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网络交友的认识

对网络交友的认识

对网络交友的认识

对网络交友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母校将进一步规范并不断加强各地区(行业)校友会的信息化建设。

1、各地区(行业)校友会应做好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群等方式宣传校友、通报校友和母校信息,以更加简便、快速和有效的方式广泛联络校友,凝聚人心、增强团结、振奋精神、拓展资源、助力母校。

2、“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会腾讯微博”,“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会新浪微博”,“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会微信平台”是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会的官方传媒平台,由校友关系发展部负责管理运行,履行学校校友联络和信息职能。

3、西安交通大学各地区(行业)校友会应全面梳理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西交大、西交”为冠名的校友网络群,审核入群校友身份,制定实施信息规则,避免校友对群信息产生误解,并在运行过程中有效保障校友信息安全。

4、学校校友关系发展部将根据近期西安交通大学各地区(行业)校友会的信息梳理情况,牵头建西安交通大学各地区(行业)校友会会长、秘书长网络群。每个校友会有2-3名经母校认可的负责人可加入此群,以成工作联络、信息通告的平台。

5、对于正在筹建中的地区或行业校友会,成立网络工作群前应向校友关系发展部报备。待校友会正式成立后,可扩展为校友会的官方网络群。

6、除各地区(行业)校友会主办的网络群之外,其他各类西安交大校友网络群均为自发的校友联络平台。

二、广大校友应当自觉加强母校品牌保护意识。

1、根据学校规定,凡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西交大、西交)命名的各地区(行业)校友会组织,应当在校友关系发展部备案,由学校为校友会负责人颁发聘书,工作上接受母校校友关系发展部指导。各地区(行业)校友会需设各类分会、联谊会、兴趣小组等,应当向母校和校友会提出操作方案。各类活动应当遵循属地组建、属地活动的原则,如需跨区,应征得当地校友会同意。仅建立网络群不代表组织获准成立。

对网络交友的认识范文第2篇

网络是解疑答惑的老师。我最初接触网络是通过网络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起初,在工作中遇到好些以前没有遇到的课题。我很困惑,也很为难。觉得自己已经落伍,不能在胜任现在的工作。但研究课题摆在了自己的面前,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在自己经过一段的苦苦探索后,还是没有什么头绪。有人建议我说,上网查查,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上网查了,果然不让人失望。我从中获取营养,吸收人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问题很快迎刃而解。网络真的是我的良师益友。

网络是交友的途径 。 的确,在网络上能认识许多朋友。网络规则我不懂,在网络中,更多的接触的是异性朋友,它优于现实,避免了在现实中的许多尴尬。通过交流认识了许多不同行业的人,也更多的了解了人们的困惑和需求。在网络中,朋友间彼此倾吐着在现实中难以倾吐的苦恼;彼此分担和分享着苦痛和快乐。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是,网络同时能让人放弃许多朋友,正如一个朋友所说的:网络朋友不是朋友,这样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人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确是这样。我认为网络之交薄如雾,丝丝微风既会吹散彼此的情谊。网络虽然有这样的特点,但我仍然这样认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经营、需要真诚;网络中的朋友也同样需要经营和真诚。这样才真的不失是一种交友的好途径,快捷,方便,利于交流。

网络是现代生活的必需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能缓解这一压力的当然少不了网络。在这个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当然也离不开网络,网络为现代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成为了传递信息的最佳的途径。没有人否认,网络带给人的好处和优点。如某某病人需要肾源,网络查询很快便能知道,网上查罪犯更是了得,天地之大,竟然无罪犯的藏身之地……

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网络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能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它无法代替生活中的种种。在网下,你能真切得体会亲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能尽情呼吸自然清新的空气;能领略观赏美丽迷人的景观;能品香茗,尝美食……总之它是网络所不能给予的。网络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对于体味生活的滋味,它不能给你,真正能给你这种滋味的是能用手触摸到的地方。

对网络交友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型网络社会 人际传播 影响

曾几何时,身边的朋友都开始“种菜”、“偷菜”等等,他们要么惦记自己的菜,要么惦记着去偷别人的菜,这种依附于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小游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在网民被卷入“偷菜”风暴时,学者们也正在讨论网络变革的到来,以社会型网络社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网络模式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交往也日趋现实化,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出现真正动摇了“物理实在”与“虚拟实在”的不可通约性①。社会型网络社区已经在慢慢改变人们的人际交往习惯。

一、社会型网络社区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人际交往的多样化。社会型网络社区包含了网络日志,网络游戏等环节,与传统的网络服务相比,它把个人网络空间与公共网络空间相结合,服务更加多样。人们可以通过阅读朋友的日志对朋友的近况有所了解,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与朋友进行互动。在同一个平台的基础上,将个人空间、兴趣、地域等多种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交叠在一起,搭建起一个更加立体、更多样化的人际交往平台。

2、满足人际交往的远程互动。在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基础平台上,网民可以通过访问朋友的页面来了解“朋友的朋友”的状况,通过这种交友方式能够比较好的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并对交友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也为自身的发展拓展空间。在社会型网络社区中,用户间的人际关系建立和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换被摆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使拥有社会型网络社区的人们实现了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

3、信息传播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目的的相对单纯。大部分的社会型网络社区采用实名制,比如“人人网”、“开心网”等,在实名制的约束下,用户在这些社区中的资料比较趋向于真实,因而使得用户构成比起其他社区交友网站显得更单纯,也消除了很多的网络中的虚假和不确定的信息②。且这些社会型网络社区的交友多是依托现实人际关系而进行的,这就说明用户在这些社区的“网友”多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这也保证了社区交友环境的单纯。同时,大部分的用户在使用社会型网络社区时多是为了寻找熟人和单纯的沟通交流,他们对于查看陌生人的网页以及和陌生人聊天并不抱有很大兴趣,因而这种社区的人际交往目的相对其他网络社区较单纯。

二、多样的应用程序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社会型网络社区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应用程序也给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同于日志和相册中用户对于自身情感的抒发,用户在使用社会型网络社区中的应用程序时也以互动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

以现在流行的“种菜”等小游戏为例,网络用户通过在自己的“菜地”里“种菜”,以及去好友的“菜地”里“偷菜”来进行游戏,不仅仅满足了人们获得“果实”的心情,同时它也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你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你昨天怎么偷我的菜啊,今天我也偷你的”或者是“xxx的菜熟了,快去偷”等等。“偷菜”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游戏,还变成了一个网络生活者每天巡视他的朋友的过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们慢慢转向了“认生不如认熟”的交往模式,利用虚拟的小游戏给朋友取个恶搞的绰号,或者是让上司在游戏中给自己打工,或者是“攒钱”给自己买辆豪华跑车,或者是为即将过生日的朋友送一个“网络蛋糕”,这些游戏既表达了自身的愿望,又无伤大雅,在游戏中还能和交往不多的同事,或者好久不见的朋友来进行互动,通过这些小游戏来促进自己和同事、朋友的感情,并增加交流的话题,不仅对促进网络虚拟人际交往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通过社会型网络社区这个平台增强了自己和现实中人际交往对象的感情。

三、社会型网络社区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社会型网络实际是将聊天室、博客、BBS等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网络社区,这种方式虽然把人们的网络虚拟交往同现实交往结合了起来,但同时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社会型网络社区中,用户主要是通过日志、照片、留言、游戏等方式和朋友进行沟通,因为对于一些用户而言,社区成为了展示自己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他们常常会上传自己的照片,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描述,常常暴露了自己的隐私而不自知。同时,部分用户也会因为朋友对自己页面的关注程度或者对自己日志的评价等等而影响日常的交往,从而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那些不善于在社区上展示自己的用户也会默默的关注朋友的页面,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窥私欲得到了满足。这种过于曝露自身隐私与不自觉窥探他人隐私的行为最终也会伤害到用户的现实人际交往关系。

四、实名制对社会型网络社区的意义

大部分社会型网络社区所采取的实名制对于网络人际交往有重要的意义,用户通过自己以及他人的真实信息,能够更加有效的找到自己想要认识的人,使得网络虚拟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得以融合,对用户的人际传播有很重要的意义。

1、在实名制的前提下,用户通过自身的真实信息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获取的也是他人相对真实的信息,因此能够提高网络人际交往的效率。同时实名制社区用户构成比起其他社区交友网站显得更简单,有效抑制了不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现实生活的道德规范能够继续影响网络中的人际交往,从而也有效避免的匿名制导致的网络道德危机。

2、用户在实名制的网络社区中能够有效率的寻找到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或者想要认识的人,从而延伸现实人际交往。实名制网络社区的用户往往在网络上寻找朋友比较倾向于已经认识的人或者是同一学校,同一地区的人等,即现实生活中有比较多接触可能的人。同时,在虚拟社区中交往比较多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一起聚会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也体现了实名制社会型网络社区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

3、虽然说现在大部分网民在和别人进行聊天沟通时大多选择QQ、MSN等聊天工具,但这些聊天工具属于即时性、隐私性的沟通,需要两个人同时在线才能构成谈话的过程,且谈话内容一般不为别人所知。而在公开性、非即时性的沟通方式中,社会型网络社区成为大多数人所偏好的一种沟通方式③。在无法和朋友进行面对面沟通时,大部分用户会选择阅读朋友的网络日志、网络相册等来了解朋友的最新动向,而不是通过向第三者打听这种方式。也就是说,在不是一对一的即时沟通中,社会型网络社区是用户联络感情很好的方式。

五、社会型网络社区给人际传播带来的启示

1、正确合理的使用社会型网络社区平台。社会型网络社区对人们的影响日益扩大,但其终究是网络虚拟的人际交往,必须适度使用这个平台,减少对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在平时的社会性网络社区交友活动中,应当以一种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来进行,不宜过度沉迷,也不宜在交友过程中过于被动。同时也要为自己的现实人际活动保留一定的时间与精力,这样才能在社会型网络社区这个人际交往的辅助平台上更好的处理自己的现实人际关系。

2、提高用户自身的隐私保护意识。社会型网络社区吸引大众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其真实性,人们在上面获得的是一份真实人际关系的延续。但将大量的私人信息暴露于网络之中也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虽然现在大部分社会型网络社区都有隐私保护功能,但用户个人更加应该自己主动提高隐私保护意识,提高自己资料的阅读权限,这样才能在交友的同时保护自己的资料不外泄,保证了自己的隐私安全。

3、社会型网络社区应加强开发应用型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喜好和愿望,在满足自身盈利的条件下应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为用户的人际交往提供更加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服务。

总而言之,社会型网络社区是现代网络与现代人际交往共同的产物,它把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与现实的人际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它标志着网络虚拟交往向现实的回归④。但我们在正确合理的使用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现实人际交往,毕竟,网络交往永远无法取代现实交往。■

参考文献

①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0

②柏希熙,《探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家园“校内网”的生存状态》[J].《继续教育研究》,2007(4)

③张瑞,《“校园SNS”火爆的学理思考》[J].《传媒观察》,2007(2):53

④杜迈南、何姗、焦宝,《校园SNS:拟态环境中人际传播的回归》[J].《青年记者》,2007(6):35

对网络交友的认识范文第4篇

网络交友时代

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单纯由两个人的思想和文字交流中擦出爱情的火花,其实是很真诚的,也很难能可贵。去除了出身、地位,年龄和外貌的因素,只依靠个人的修养、学识和内心世界来获得异性的好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恰恰因为网恋的难度和纯洁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深陷其中,乐此不疲。似乎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纯洁无瑕、远离世俗的爱情。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中国的网民超过了1亿,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应用大规模普及的后网络时代,但是,相对于其他网络服务的迅猛发展,国内的网络交友服务似乎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市场也没有呈现出应有的上升势头。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受众舆论对于网络交友曾经的负面效应矫枉过正,大众对于通过网络进行交友乃至征婚的信任度缺失。另一方面也在于,国内现在也的确缺乏专业的、有影响力的网络交友服务商。

长时间以来,一提到网络交友,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散落在各地的热线和信息港的交友频道,大多数页面粗糙,资料简单,缺乏整体的规划和人气的累积,而交友这项服务恰恰需要详实的会员资料和人气滚雪球般聚集的效应。这些都是各地的信息港所不具备的,按说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应该具备相应的资源,但对于门户站点来说,又很难在交友这个领域做出专业的深度来:没有专业的服务,就很难赢得真正有需求的用户的信赖:我们会想到去新浪看新闻,去网易逛社区,但谁会很认真地去这些综合性网站登记征婚呢?即使偶尔逛逛交友频道,也是抱着游戏的心态,交朋识友而已。甚至有些门户网站的交友约会栏目已经沦为寻找乃至易的网络平台,欠缺合理的过滤和适当的管理,导致网络交友在人们心目中不再纯洁,变成了一个很容易藏污纳垢的空间。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涌现出有专业网络服务经验的网络服务公司,树立健康、纯净、透明的良好行业形象,同时在网站功能和管理过滤方面保障会员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才能扭转人们对网络交友网站的不佳印象。例如,在国外已经有了这类成功的交友网站,其中最突出的无疑是已经成立上市公司的,简洁清新的页面,丰富翔实的个人资料,遍布全球的会员体系,都值得国内同行加以借鉴。

从目前国内的网络普及程度和人们通过网络交友征婚的需求增长来看,现在正是网络交友服务大有所为的时候。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高学历、高收入的都市白领群体恰恰是网民主要构成部分,而且他们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但当事业有成的他们蓦然回首想步入婚姻殿堂时,却发现自己已身处爱情世界的边缘地带。据调查,大龄未婚白领择偶受限的原因大致为以下几类:选择面太窄、工作太忙、要求太高、对婚姻感到恐惧、性格内向不善与异往等等。

针对这部分人的实际情况,通过网络寻找另一半成为了很多人乐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征婚、交友新模式,专业的交友网站不仅为都市白领开拓了择偶的新天地,也反映了白领一族婚姻观念和情感生活的可喜变化。

根据艾瑞市场的研究显示,目前该市场也存在许多问题,相应政策还不够健全,在某些方面存在漏洞,真实透明的网上婚恋交友环境成为社会各界及用户的最大期望。

可喜的是虽然国内还没有像那样的大型国际交友网站,但令人欣喜的是:有些交友网站也已经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健康化的阳光路线,例如,多年来一直在国内网络交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交友中心(),在经历了2004年底的资本运作之后,逐渐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2005年4月起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改版,在保持创建六年来的健康、正面、阳光的品牌形象同时,着重提升了网站的人性化功能,致力于保障会员资料真实有效,沟通安全可靠。

第二代交友网兴起

根据艾瑞市场的研究显示,2005年中国网上婚恋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100万元,同比增长145.9%。未来三年该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市场规模为6.5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6.2%。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促进之下,网上婚恋交友市场吸引了各方投资人的关注。而以、friendfinder等为代表的国际交友网站和风险资金的注入让本已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白炙化。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现在我们遇到更多的是那些来自第二代交友模式的SN网站及分类交友网站(都属于WEB2.0网络)的加入邀请。在这类网站中,尤其是二代SN网站多为朋友邀请朋友参加,也就相对更为真实。对于人际交往圈相对封闭的人而言,这不失为结识新友、拓展社交网的一个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社交型(SN)网站在国内的兴起,此类网站频频受到国外风险投资商的青睐。据碰碰网一高层向记者透露,他们刚获得软银亚洲12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并计划2007年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国内第一个推出上市计划的SN网站。

据了解,碰碰网是由国内知名SP――深圳浩天公司斥重金购买了新的域名“”碰碰网后重建而成的。此前,浩天四处招兵买马,召集大量精英创建了全新SN交友网站“”,并在国内的SN交友网站中已小有名气。艾瑞市场公司统计表明,碰碰网上线之后,短短数月,就已经飙升到国内综合交友网站第二的位置。其在线总注册会员数已超过百万。而且,这些用户都是具有极高的在线率,平均有七成的用户每日或隔日造访,超过八成的用户乐于将在网站上获得的乐趣分享给自己的朋友。

碰碰网采用的“兴趣+交友”的新型SN社交网站模式,通过 WAO2.0+WEB2.0的经营模式,将无线资源与SN交友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贯穿线上、线下和无线的三位一体的影音娱乐交友模式。再加上浩天是全国首家为其600万IVR用户群体提供语音嵌入式广告的SP;线下活动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浩天支持组织用户开展线下活动,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据数据显示,至今已举办了1200多场精彩的线下活动,参加的活动会员多达30万人。

另外,眼下正在京、沪、穗、蓉等大都市中逐渐流行起一种“姐妹圈子”,这个圈子是以交友网站为载体。它既不同于“同城约会”,也不同于富婆间流行的“怨妇俱乐部”,更不是带有地下性质的“女同志聚会”,而是可以让女人放松地谈论隐私和困惑的网络聚会。国内首家高端交友网站女人邦,推出的“姐妹圈”正好顺应了这一潮流,成为交友网站的新宠。

女人邦的负责人介绍说:“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最大范围内结识约会的理想对象,寻找到心灵的伙伴,借助它建立自己的人脉圈,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

对网络交友的认识范文第5篇

邓琳

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思考与调查

摘要: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作为祖国的新一代的青少年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股网络旋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利有弊,在开阔青少年额眼界、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运用网络、健康成长是家长与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与分析。

本次问卷共发放50份,取其中十份进行整理,其结果分析如下:20%在10岁以下开始接触网络,45%在10~15岁35%在15岁以上。上网地点有64%的青少年喜欢在网吧等娱乐场所上网,他们认为在网吧等热闹的地方打游戏更有氛围。有86%的人大部分上网时间用于交友聊天,60%的人大部分的上网时间用于看电影、电视、玩游戏、听音乐,而只有少数人的大多数上网时间是用来翻阅资料。由此可见,青少年的大多数上网时间是用于娱乐活动。对于青少年的网上交友70%的人表示赞同,认为网上交友可以扩大交友面、随时与亲人朋友取得及时的联系。但因为网上存在的诈骗信息使得部分人不支持孩子网上交友。对于网络上真实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和诈骗信息,6%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在其监督下上网。以上为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目前,有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把虚拟世界打打杀杀带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少年比比皆是。综上所述: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问题刻不容缓。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一)网络是一个多元化的平台。

它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学识层面,有利于青少年视野的开阔、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二)网络是一个自由化的平台。

它存在着许多新鲜的和未知的事物,可以最大化挖掘和发现青少年的潜力。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世界里畅所欲言,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这就有利于他们正确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有利于他们正确地看待周边的人和事;

(三)网络是信息交流最广泛的平台。

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 它可以使青少年以一种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积极利用现代化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们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 动态,因为这几年的高考还在改革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措施。而平时好些学生不大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 只一味地埋头书海, 所以可以从网上查询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四)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中"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五)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朋友一样。 学生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 交流, 而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往空间,许多孩子可以变得自信、开朗、幽默。网络文化为他们探索自律、独立的自我起到了安慰和牵引的作用。

三: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一)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

网络的隐蔽性。

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 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容易给青少年犯罪以可趁之机;

网络对青少年自身的身体健康影响。

网络操纵时间失控,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四:建议与对策。

(一)保护自己。抵御网络不文明内容的危害。增强自互意识

(二)从学校出发,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让青少年认识上网的利与弊,尽可能 利用现代技术来获取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增加与家长的交流,共同引导青少年正 确的使用网络。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网上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的 吸引力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辅导课程, 引导青少年心理上的 健康成长。

(三)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宏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