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摘要】在地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教学案例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教学案例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能够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学习环节将教学案例分为导入式案例、插入式案例、检验式案例、实践式案例和启发式案例,并分类运用,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课程;案例教学;分类运用

地理课程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教学密度大,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和实现教学目标,是所有地理教师都要面临的课题。

事实上,不少教师已经认识到运用教学案例辅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好处。不过,在现有的论文里很少有根据教学目的不同而对教学案例进行分类运用的内容。本文根据作者本人的课程教学实践,并经过与相关教师进行研讨,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需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不同教学环节,将教学案例分为不同类型并分类运用,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导入式案例

所谓导入式案例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地理课程开课之初或者一个地理知识单元开始之时设计和运用的具有课程导入意义的案例。这类案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导入式案例适合选取那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或时事相关的地理案例。对于学生而言,地理课程往往不被他们重视。因此,在地理教学导入课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通过巧设案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处于爱听乐听的最佳心理状态。例如必修一第一章时我们可以通过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开始我们的课程。教师首先举出案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凭直观感觉和认识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再给出标准的答案。通过这种基于常识的处理结果的不同的直观对比,往往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触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二、插入式案例

插入式案例是为了让学生确切理解所讲授的地理概念或理论而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插入的协助理解各种抽象概念术语的案例。这是一种主要为了释义、解疑、说理而插入有关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以求获得正确认识的案例教学方式。它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教师必须明确,插入式案例只是作为佐证,不能喧宾夺主,冲淡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这种案例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习内容,比较适用于地理基础知识中概念、原理等内容的讲解。例如在讲经纬网的时候,对称经线的求法时我们可以把地球比做西瓜,让学生们用生活中的经验去解决问题。适当插入一些短小精悍的案例,便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所学内容。采用插入型案例教学时所选用的案例应该篇幅较小,针对性强。其次,应当同传统的系统讲授法结合运用,案例围绕讲授并为之服务。这种案例教学中,教师是讲解员,学生是接受者。这样的案例,能将复杂、晦涩的术语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非常容易地领会到概念的确切含义。

三、检验式案例

检验式案例是为了检验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而运用的、由学生进行合法性分析的案例。这种案例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其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针对学生容易发生错误记忆或不完全理解的知识点,抛出一个在若干方面不符合规定的案例,请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找出其中不符合规定的地方,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一步步进行启发,与学生一一分析案例中的问题,直到全部挖掘出其中不正确的地方。例如在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这个问题上,同学们总是觉得不能理解,那么我们可以假设地球不发生自转,在地球上找到一个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标记,然后让学生们动手演示,这样一步步的分析论证。这个案例更加关注操作方面的问题,就此帮助学生全面地分析案例,并有效帮助其全面理解和准确记忆知识。运用这种检验性案例能够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同时训练和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实践式案例

实践式案例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差距,提高学生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实践能力而运用的具有操作意义的案例。这种案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提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实践性演示,并分析案例应该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在学生给出解释的基础上,教师再提供现实中案例的处理情况。例如在讲中国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家乡的气候的一总结,更可以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看看我们身边的植被类型,通过此类案例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理论上和实践中应用,激发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启发式案例

启发式案例是为了提高学生扩散性思维能力。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师一定要选用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案例,在讨论中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点拨,还要注意扮演好导演、配角、评论员等多种角色。

当然,各种教学案例的作用也不是单一的,有的案例可以从多个方面实现教学目的,也有的课堂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案例。本文通过区分和界定,不过是更为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教学案例的不同作用,更明确不同课堂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取和适用不同的教学案例,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无论哪种教学案例的运用,都需要教师选取带有典型性和时代性的案例,都需要尽可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同时注意教学案例运用中各个环节的恰当处理,在合适的时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场地,并借助各类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学手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必须明确的是,运用地理案例并不是要用案例教学取代常规教学,恰恰相反,教学案例的运用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的辅手段。

参考文献:

[1]廉清.案例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6).

[2]闫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6).

[3]刘天君.法学案例教学法探究[J].教育探索,2006(3).

[4]郑淑芬.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8(4).

[5]李学兰.法学模拟教学方法之理论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3(4).

[6]朱文星.高校法律意识教育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刍议[J].消费导刊,2009(9).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等数学;Mathematica;数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114—03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数学软件技术的发展,如何借助于它们实现现代高等数学教学与学习的改革来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成为世界各国实现教育信息化持续关注的课题。由于高等数学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推理、论证,因此进行将数学软件Mathematica融入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实践与评估过程等的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则主要通过构建可视化的教学案例,让数学思想和理论“可视化”[1],从几何直观、数值分析和符号推算的结合中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增强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和学习效果。根据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构建的案例分为演示型案例、探索型案例、学科交叉应用型案例和理论说明型案例等,以下是各案例类型的具体实现过程与方法。

2 演示型案例

这种类型的案例主要通过图形、动画和数值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在案例的演示过程中对高等数学中相关图形、方法和结论加强直观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方面最有直观效果的就是Mathematica软件的绘制函数图形的功能。借助Mathematica软件提供的绘图命令函数,可以快捷绘制各类函数所对应的曲线和曲面图形。借助动画创建命令函数则可以实现交互式动画的演示效果。

案例1:摆线[2]。设动圆的半径为R,圆心至定点M的距离为d。通过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可得定点随着圆滚动生成的曲线参数方程为:

将3个不同的参数R,d,t设置为可控参数,可实现交互式动态演示。通过调节不同参数值可以看到不同预置条件下生成的曲线过程,了解各参数的意义和摆线的实际曲线图形。

案例2:旋转曲面[3]。根据图形的生成过程,空间曲线x=φ(t),y=ψ(t),z=ω(t),t∈[a,b]绕z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曲面的参数方程为:

绕其他坐标轴得到的曲面方程可以类似得到。通过取具体的空间曲线数学描述,可以实现曲线生成曲面的交互式动画演示,观察曲面生成效果。在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中能够构建演示型案例的内容很多,这里只是其中的两个例子。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演示型案例能够在视觉上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态,感受到数学的奇幻莫测的变化,从而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探索型案例

大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高等数学作为几乎所有专业都要开设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主要接受教育的形式,在这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挖掘新问题,探索新领域,提出新观点,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选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多角度、多方面的思维品质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适当地构建合适的可视化教学案例能够起到极大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案例3:交错级数的重排。有限个数相加,改变求和的顺序其和不变,这一性质称为加法的交换律。这里的问题是交换律对于无限个数相加还成立吗?根据交错级数的定义,借助于具体的交错级数进行探索。在数学软件的帮助下进行数值性的探索与验证,并通过图形绘制功能演示直观逼近效果。在实验中也给出数值列表和具体的项求和形式,通过实验探索得出有趣的结论。

案例4:曲率。在现行的高等数学教材中对于曲率的引出一般都是通过弧微分的介绍,分析弧长变化与切线转角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方法,直接使用圆的大小来度量曲线弯曲程度的方式进行引入与介绍。这样就很直观地和中学内容衔接起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在实验结果的理论探讨过程中还加深对之前极限与导数内容的理解,可谓取得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具体实施方法:利用Mathematica软件计算不同圆的半径,利用给定函数y=f(x)对应的曲线上三个点的坐标(x0,f(x0))和(x0±h,f(x0±h))求得对应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计算公式;根据计算得到的公式,取f(x)=x2为例绘制曲线与不同位置的曲率圆,观察曲线弯曲程度与曲率圆大小的变化对应关系;对Mathematica中求得的公式,取t0进行理论推导得到半径和圆心坐标的极限值;最后发现得到的结果与教材中利用弧微分推导得到的结果一致,从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但是该方法相对于弧微分方法来说更加直观、简单和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4 学科交叉应用型案例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案例教学法 含义及优势

实施策略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优势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例教学法,它是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典型的案例指导学生研读、分析,在争鸣对比中了解并理解经济规律、政治观点以及哲学原理,并试图通过创设教学实践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枯燥的政治原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有显著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课堂案例剖析这种教学法的价值。

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枯燥且深奥的哲学、经济原理的理解

如“影响价格的因素”作为经济生活第二课的内容,表面看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但其中涉及的经济学原理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价格”“价值”“价值规律”等。经济学原理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较大的难度,但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这一内容。

例如,阅读以下材料:

(1)下雨时露天菜场蔬菜降价;苹果遭雹灾减产,苹果价格高于往年。

(2)冬季皮衣能卖出好价钱,夏季只能打折出售;同一品种的西瓜刚上市时每斤卖到几元,大量上市后只卖几角。

(3)羽绒服在东北卖出高价,在海南降价也很少有人买;沿海地区海鲜价格便宜,内陆省份价格偏高。

(4)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世界油价上涨;SARS传播得到控制,消毒液和相关药品的价格回落。

通过对以上四则简单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轻松地看出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因素影响着价格的变动。这样将抽象的书本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生活常识分析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对枯燥的政治课堂的兴趣以及探寻思想政治学原理的欲望

高中政治原本是由枯燥的理论和深邃的哲学、经济学原理组成的,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政治课堂效率不高的一个客观原因。而案例教学法利用具体典型的案例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配以由浅入深的提问,学生被充分吸引,思维被迅速激发。学生在探索中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再加上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提供了平台,在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中,学生们彼此交流,互相争鸣,展现自我,着实有利于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注重时效性

学生的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学生也是不断变化的,在信息时代,学生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如果教师所设置的案例过于老套,不够新颖,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所设置的案例越新颖,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就越高。教师所引用的案例也不应是陈年旧事,而应紧跟时展,要切中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

如在讲授“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时,就可以引用2013年两会报告的部分内容。“ 以民生促民主,以民主保民生”,是2013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在“两会”上,与会代表们心系民生,发扬民主,所提议案和提案的三分之二是民生问题。“民意的直通车畅通无阻,各种意见直接送达政策编制者面前,有的还直报中央领导。与此同时,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基层密集调研,到农村、进社区、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工人、医生、街道干部,还有农民工……被请到中南海座谈,发表意见。”

民生的种子在民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民主的土壤在民生的大树下更加殷实。民主和民生犹如相互咬合的齿轮,共同推动中国加速发展的车轮。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问: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角度,谈谈你对“以民生促民主,以民主保民生”这句话的理解。

这样联系时事热点的研讨,既理清了深奥的哲学原理,又拉近了学生与时事政治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注重趣味性

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因此,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设计的案例既要生动有趣,又要具有典型性、通俗性,还要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探究并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如在讲授“量变与质变”一课时,可以举例:“在温度小于100℃和大于100℃的情况下给水加热,水的性状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轻松判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使看起来深奥难懂的哲学原理易于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蕴含启发性、思维性

政治课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原理和规律,要顺利完成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对于当下的中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典型而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帮助学生突破认识的瓶颈。所选用的案例必须配以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设问,从而水到渠成地将深奥难懂的原理通过案例“告诉”学生。

如在讲授“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课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一个成语“破茧成蝶”为线索,先后设问:(1)破蛹为蝶,蝶从蛹中来,是浴火重生,这是蛹的失败吗?(2)在化蛹为蝶的过程中,蝶和蛹是什么关系? (3)蝶与蛹相比有什么变化?通过层层铺垫最后得出:蝶对蛹实现了生命的升华 ,是生命的飞跃。可见蝶对蛹的这种辩证否定是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建立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这一认识。

总之,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教学,教师要通过阅读和思考增加自身阅历,提高学科素养,遴选出典型有效的案例。适时、适度地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理解等能力,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浅入深出”,让学生感受思想政治课带来的愉悦,为中学政治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屈亚红.高中政治案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5).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内科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206

多媒体直观教学在内科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是指通过多媒体将图片、视频演示、Flas等具体形象展现出来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动静相兼、视听结合、直观性极强的特点,能使微观的现象形象化[1]。其在内科学教学的作用如下: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偏小,素质相对较差,理解能力欠佳,我们采用文字配合相应的图片、视频、Flas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讲述“满堂灌”的单调教学模式,通过声音加影象,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浓厚。②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内科学的临床表现多而复杂,学生在没有到临床实践之前,往往只能通过对书本文字的死记硬背来记忆,记忆时间短暂,很快遗忘,即使教师加上肢体语言的讲解,学生往往也是难以理解。如果通过多媒体插入图片、视频、动画等方法,可以使得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譬如,在讲解心肌梗死的支架介入治疗时,学生通过文字难以理解,如果在多媒体中插入Flas,将放支架的过程演示一下,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了这个难点,大大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并且记忆时间长且牢固。③提高教师备课兴趣与教学质量: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课采用的方法及讲授的知识如果一直不变的话,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中,将会感到备课无兴趣,讲课无激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不但可以在网上搜索新的医学信息,开拓视野,上课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同时又能第一时间将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了教师的备课兴趣与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在内科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列举与理论相关的临床案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内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如下:①引导学生学习,开发学生思维: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授课的内容选择典型的病例,在讲解一个疾病之前,先列举一个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病例,并提出与讲解内容有关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起到引导作用。其教学意义在于受教育者思维方式的培养与开发,“鱼”“渔”共授[2]。②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理论知识:由于学生未接触过临床,单纯讲理论,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不能理解,往往听课有疲惫感,如果插入与讲解疾病有关的病例,既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又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③利于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典型病案,这不仅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到临床实践中查阅资料扩充知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医学新动向,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所选病例进行课堂设置。

多媒体直观教学联合案例

如果将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联合应用,就是将案例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使得案例更加直观和生动,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增浓,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记忆深刻。如先放一段剪辑好的案例视频:某一病人在活动中突然感到胸痛,手放在胸口上面,脸部有痛苦的表情,紧接着提出问题,“这位患者发生了什么?”进而引入这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在讲到处理措施时,可再放一段视频:患者经立即休息、口含硝酸甘油、深吸气咳嗽的措施暂时缓解心绞痛的发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对所放映的病例进行认真讨论,教学能够互动,学生思维得到了启发,加强了学生的记忆,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们曾对两个班级的不同学期在内科学教学中,分别采用以讲授为主、不含案例的单纯多媒体教学(对照组)和多媒体直观教学与案例教学联合应用教学法(多媒体+案例教学组)。经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数据以均数X±S表示,组间经t检验,两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平时测验及期末考试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媒体+案例教学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小结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以其兼具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优势,目前在中职教学中基本已普及应用。临床案例插入疾病讲解中的作用,也已经被大多数的内科老师所认可,但案例若仅仅靠口头描述,不够直观形象,不能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实践证明,将临床案例以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开拓了老师的视野,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尤其对目前卫生学校普遍素质较低的学生,更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案例教学法最早兴起于美国法学教育领域,这种教学法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批判精神,反对“不考虑知识的职业用途的纯理论教学”和“为了法学而法学”的盲目倾向[1],反对脱离现实的纯理论讲授方法。在我国应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2]虽然被普遍使用,但由于对这一教学法的不同理解,教学实践模式存在差异,教学效果也不同。应用法学与法的实践有直接联系,它所处理的是直接经验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应用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以外,还要训练学生的法律技能,培养学生对法律意义的理解,形成法律思维方式,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其能“像律师一样思考”,“科学概括出来的知识并不能直接地驱使实践,还必须有一个启蒙过程以使特定情景中的实践者能对自己的情景有真正的理解并作出明智而谨慎的决定”[3],案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提供一个模拟的情景。在应用法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模拟的现实情境里,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法律事实,研究法律关系,寻找法律依据,做出法律上的判断。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客观分析的能力,有效地训练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实践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从案例开掘程度出发的案例教学法应用模式 全面剖析式案例教学全面剖析式案例教学是针对典型个案涉及到的某一应用法学学科的全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可以选择案情比较复杂的案例,详尽分析案例涉及到的各法律关系、证据,讨论适用依据。法院的正式裁判文书是很好的选择。全面剖析式案例教学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情境中,梳理其中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和分析,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在普通法系国家广泛使用。普通法国家的法学教育是培养律师和法官的一种职业训练,这种全面剖析式的案例教学对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院裁判的依据是成文法,法律体系与法学教育模式都与普通法国家有本质不同,可能在一个案例中会出现几个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对案例涉及到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若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案例研讨就无法进行,所以,全面剖析式案例教学适合在本学科教学内容大部分完成或者学期末进行综合训练时使用。 问题导向式案例教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方式而获得。[4] 问题导向式案例教学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探索知识,在案例设置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问题的设计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匹配,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梯度,要体现内在逻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案例中围绕问题进行自主研究,通过相互交流合作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更深入地理解问题背后的法律原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问题导向式的案例教学适用于应用法学各学科的教学。 (二)从教学逻辑出发的案例教学法应用模式 演绎法 演绎法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路,先分析讲解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案例,做出判断。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理论知识如同公式,案例的分析判断是套用公式的结果,这种思路缺少对理论知识的论证,案例发挥的作用有限,教学的实质是举例说明。 归纳法 归纳法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路,是以案例为出发点,经过讨论分析,学生自己归纳出本案例涉及的法学一般理论。理论知识通过对一系列案例的分析归纳出来的,这种抽丝剥茧般探索真理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严密的法律思维方式。 二、应用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法运用的要求案例 应用法学教学使用的案例属范例式案例,着重于提供可在类似的情景中加以遵循的行动指南和模式的案例[5],良好的教学案例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必须与案例应用的目标相匹配,必须体现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不能偏离目标;二是案例要以教育中非常普遍而重要的问题为素材[6]。一个好的案例相当于把一部分真实生活及真实生活中的棘手问题引入课堂,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三是案例内容应当丰富,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且要有细节的描述,以增强学生对这一情景的认同;四是案例应当是陈述性的而非思辨性的,要客观地陈述,不要有过多地分析和解释。 教师 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帮助者,是配角,学生是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探索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在学生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要把握方向,点评学生的观点要准确精当;其次,教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司法实践中对同类案例的认定和处理情况;再次,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所以教师不仅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所准备,还要能准确把握时机引导学生的思考,或者启发新思路,或者提出新建议,使案例教学顺利进行。 学生 学生在课前必须有一定的准备,对课堂上要讨论的案例和讨论题要有了解,需要提前阅读,深入思考,查阅与案例相关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课堂上要敢于论证和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三、案例教学法与举例说明的区别 #p#分页标题#e# 用事例说明一个固定的结论,让学生在头脑中强化这个结论的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主动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很难被观察到,无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学生对案例的研究、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己从中寻找答案,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结果,在交流中,学生获得的是独立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的综合提升。案例教学法从选择案例、设计讨论题到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操作起来较举例说明更复杂,要求也更高。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及法学教育体系框架下,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法学教学中应当采用归纳法,以问题导向式案例教学为主,全面剖析式案例教学为辅;教学准备过程中应当把选择案例和设计讨论题作为重点,教学过程中以组织引导帮助学生为主,点评与总结要精当且富有启发性,并注意区别案例教学与举例说明的不同,让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法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