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凌河口湿地;自然生态分布;生态功能;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2-0319-02

大凌河下游凌河口湿地属于河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这里有大面积海洋、滩涂、湿草、沼泽地等形成的湿地,属滨海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分芦苇沼泽、滩涂、浅海海域和河流、盐田及水稻田6种湿地生态类型,是辽宁省的重要湿地之一。湿地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1,2]。近年来,随着大凌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内各地市、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地区之间争水问题日趋严重,工业用水无偿挤占农业用水,生产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等现象不断发生,河口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河口湿地发生严重退化[3,4]。因此,大凌河口湿地的保护刻不容缓,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与高度关注。

1大凌河口湿地概况

1.1河口湿地的地理位置

大凌河干流全长435km,流域面积2.35万km2,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渤海辽东湾北海岸,东起大凌河河口背河,西至小凌河河口钓鱼台礁,海岸线长83.7km。wWw.133229.COm凌河口保护区东部与辽宁双台河口部级自然保护区隔大凌河相接,东部为凌海市大有农场,西部为娘娘宫镇,中部为建业乡。

1.2湿地的水文特征

水是构成湿地的主要因素。在大凌河河口处,湿地是由地表水、地下水、潮水等组成。大凌河河水年平均径流量为19.16亿m3/年,最大含砂量90.3kg/ m3。大凌河下游属温带季风气候区,60%~70%的降水集中在6、7、8月内,形成洪汛期,在下游形成一片泽园,而且当地降水由于地面坡降仅有1∶1 000~1 500形成地表径流,绝大部分降水滞留原地靠蒸发排泄,大凌河口的潮差平均为2.39m,最大潮差达到5.06m,感潮河段直至凌海市,加上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结果在河口及附近潮沟及沿海岸形成了落潮成滩。

湿地的地下水埋深仅为0~1.1m。受海水和潮水的影响,地下水含盐量高,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矿化度高达10~20g/l(含cl-、na+、k+等)。在闫家及新庄子一带形成高氟区。

辽东湾海水水色较深,透视度较低,沿岸河水的注入,使海域中有机质、营养盐含量丰富。冰期长达3~4个月,可形成沿岸冰和冰脚,冰厚为10~40cm。

1.3湿地的土壤特征

大凌河下游湿地是由河流冲积沉积物和海水沉积物组成,并通过生物和人工的培植形成含有一定盐分的多种土壤,其中有潮滩盐土、滨海盐土、淤泥沼泽土、盐渍化草甸土和水稻土,各种土壤的特征见表1。据调查,大凌河下游湿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加权平均值为1.12%。

1.4湿地植被

由于大凌河口湿地土壤过湿,盐分较重,所以植被条件较差,喜湿耐盐植物多,中性植物少,其中优势种和建群种全为喜湿或喜盐植物。大凌河下游植物群落的生产能力见表2。

1.5湿地动物

凌河口湿地动物种类丰富,每年有大量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有动物199科794种,已发现浮游生物82种,无脊椎动物60种,脊椎动物500多种。发现鸟类250种,其中水禽145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白鹤和二级保护动物白枕鹤和羽鹤。据该管理处专家考察,该区年迁徙栖息珍稀水禽达6万多只,经中外专家认定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国际通道。

2大凌河口湿地生态功能变化

2.1蓄水调洪功能下降

辽东湾北岸湿地连片面积约有3 660km2,目前开发稻田和盐田约占47.8%,保留自然面貌的地区只占52.2%。再加上道路的修筑,防潮堤的兴建,使得水流阻隔,能够拦洪蓄水的地区只有1 400km2左右,蓄水调洪能力明显下降。

2.2生物群类锐减

自然湿地的面积减少会直接导致生物种类的减少和改变,按岛屿生物地理理论的推测,生物群类的减少能达到25%。

2.3营养物质的转化机制发生变化

原有湿地的营养物质转化机制受到破坏,转化为稻田和虾田所需的营养物质,排泄物质同原有湿地的自然排泄物完全不同,由于人类的介入,大量的农药、化肥随之排入,对近海海域构成污染。

2.4生物的生产力下降,相应输出量减少

沿海建虾田、盐田和拦潮堤坝,阻断了盐水、淡水间的交换和融合,使原有的沼泽水体性质发生变化,植物的生产量大幅度下降。随着临海沼泽的逐渐消失,芦苇的产量将大大减少,随着芦苇的减少相应的伴生生物和以芦苇作为栖息场所的生物量也随之减少;如河蟹的上市量在20世纪50年代仅附近一个县就高达600~700t/年,从80年代以后沿海虾田、盐田和拦海大坝的修筑,河蟹的上市量每年不足80t/年,到目前仅仅靠人工投放蟹苗收取成蟹,天然产的河蟹逐年减少;过境的鸟类也急剧减少。在大凌河入海口处调查过境小鸟,过去每年3、4月每小时可见100~150只,而近年同期调查过境小鸟量仅为10~30只。

2.5鸟类的栖息和营巢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大凌河河口地区工业油田、稻田等逐年的开发,使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歇息的苇沼泽地逐渐消失,目前下游的东郭苇场和大有苇场成为丹顶鹤主要栖息地。经有关专家长期观察,凌河口相邻的双台河口区湿地几乎没有见到丹顶鹤歇息的痕迹。因此,保护好大凌河下游地区的湿地是非常重要的。

3河口湿地的保护对策

3.1提高民众对河口湿地的保护意识,加强立法管理

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湿地的保护力度,宣传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增强民众保护湿地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区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建议有关部门依照《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不断促进湿地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做到依法保护和管理湿地。

3.2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退耕还湿工程

湿地的恢复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迫切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尽快恢复湿地的重建工作,对退化湿地应采取有效措施逐渐恢复其原貌,适量限制周围工业油田和农业稻田开发,退耕还湿,对周边的低洼易涝、不易生产粮食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湿,从而扩大当地的湿地面积,在此基础上逐渐恢复湿地原有的丰富资源,为鸟类繁衍栖息及植物的生存生长提供环境,使其更有效地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

3.3建立部门协调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程,目前由林业、环保、国土、旅游、水利等部门负责,这种行业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各部门在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管理不当。只有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湿地资源保护的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并合理开发利用湿地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编辑

4参考文献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景观;反馈机制;视觉生态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63

1 牟汶河地理区位及在城市生态中的意义

1.1 地理区位

牟汶河发源于钢城区黄庄镇松崮山南麓,向西流经龙巩峪、丈八丘、傅家桥、宋家庄、回家庄,穿葫芦山水库,流经颜庄东、下北港、马盘龙、站里、官厂、莱城南、叶家庄、刘家庙、闫桥至马小庄出境,全长65.5公里。牟汶河湿地公园位于莱城区,西至西海公园以西溢流坝,东至凤凰岭及泰丰橡胶坝。

1.2 在城市生态中的意义

牟汶河流经莱芜市区南,现有河道已经大部分经过初步治理,沿河道生长有垂柳、毛白杨、雪松、紫薇、碧桃、水生植物、地被植物野牛草、米口袋、黄蒿等。如果进行规划建成湿地公园,不仅可以保护现有的自然景观、植物,而且可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成为市区的休闲娱乐场所和城市的天然氧吧。

2 牟汶河自然、人文景观现状分析

2.1 自然现状

牟汶河原为城市市区与乡(镇)的分界线,现随着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市区的一部分,经过前几年的河道污染治理,牟汶河河水已经变清了,白鹭、野鸭等水鸟已重返,鱼类种类逐渐增多。

2.2 人文景观现状

古老的大汶河久负盛名。根据《水经注》的记载:北汶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西南经嬴县入泰安,谓之嬴汶。南汶水出沂源县西南松崮山,由钢城区黄庄镇入境,经牟县城西南,西流至泰安境内,与嬴汶相汇,至徂徕山与柴汶相合,再西流至东平湖,又随黄河水,转头向东流入渤海。莱芜位于汶河上游,崇山峻岭,历史上泉水众多,叮咚相汇,支流湍急,斗折蛇行。两岸峰峦逶迤,形成奇景。“汶水西流”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引得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精彩诗篇。有诗赞曰:“二十余泉入汶流,清波西去日悠悠。平沙两岸参差出,黄叶青苔次第浮。客路断桥前夜雨,人家返照旧时秋。只今风景看无异,江北江南迥自愁。”

3 规划的依据、范围、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牟汶河湿地公园规划以生态理论为指导,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资源为前提,突出自然野趣和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3.1 规划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山东省城市绿化规划技术纲要》、《山东省湿地管理办法》和《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等法律法规制定牟汶河湿地公园规划,对河道、沿河湿地生态环境、植物、动物进行保护性规划。

3.2 规划范围

下游起点为西海公园以西溢流坝,上游至凤凰岭及泰丰橡胶坝。

3.3 指导思想

依托国家出台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主要内容,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从整体上维护牟汶河流域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牟汶河湿地公园规划围绕防汛抗洪、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服务生产、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进行河道治理、生态绿化等,最终将其建成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景观、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绿色景观区。

3.4 规划原则

采用宏观统一性、植物景观布局的丰富性、以人为本、景观保护规划的前提性、景观规划的反馈机制等原则,合理规划,统筹布局,这样不仅可以形成层次丰富、色彩多样的景观效果,而且可使湿地生态景观、生态环境得以维持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3.5 规划目标

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对规划范围内牟汶河流域的水、岸、堤、路、景进行综合规划治理,将牟汶河湿地公园建设成具有一定文化内涵、自然景观丰富的、植物种类繁多的、寓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并具有一定科研意义的综合类公园。

4 总体规划布局

牟汶河湿地公园按照牟汶河流域综合治理的远期目标,对其范围内的水、岸、堤、路、景进行规划,形成“一环、两廊、三景区”。

一环。沿河形成的景观环路。下游起点为西海公园以西溢流坝,上游至凤凰岭及泰丰橡胶坝。这一景观环路是整个牟汶河流域环路的一部分,通过它将整个湿地公园的各个景区、景点串联在一起,形成景观序列;两廊。沿牟汶河形成的水廊、两岸生态林廊;三景区。西海公园景区、绿叶岛景区、凤凰岭景区。

4.1 西海公园景区

包括西海公园及对面(牟汶河南侧、泰莱高速路以北)沿河区域。此区以现已成形的西海公园为重点,强化原有“西海八景――碧波扬帆、叠瀑飞雾、碧野芳亭、绿波引胜、秋色之辉、林深鸟鸣、紫荆缤纷、童趣欢天”,在植物配置上进一步丰富绿化层次和植物色彩效果,适当增加部分休闲小品,满足日益增长的游人需求。西海公园对面部分与西海公园风格保持一致,面积11.6公顷,长1395米,布置了两个广场,一个下沉式广场,中间为喷泉水池,广场周围是1米宽的三步台阶式平台和两个弧形花架,沿河设膜结构;另一广场有弧形廊、假山水池组成,并且布置座凳、花池等园林小品,主要设置反映莱芜风情的三个景点。莱芜民俗风情。开展莱芜风俗活动,体现莱芜特色,让游人置身其中参与活动,体验民间风情乐趣;莱芜名人义士展。布置莱芜二十九进士榜,陈甘雨、张梅亭与《莱芜县志》文史展,让游人了解莱芜历史及名人;莱芜乡土文化展。莱芜梆子及发展历史展览,让游人了解莱芜戏曲文化的发展,并参与戏曲活动。同时沿河岸浅滩适当栽植湿生植物千屈菜、水生鸢尾、水葱等,为鸟类、鱼类提供生活空间,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牟汶河的湿地生态环境。

4.2 绿叶岛景区

803省道以西、牟汶河和孝义河交汇处,此处规划建成生态居住区。由于此处为地质塌陷区,以低层别墅为主,绿化面积大。沿河部分建成带状湿地公园,以绿化为主,适当设置垂钓区,满足小区居民需求。小区绿化景观结合小区整体规划进行设计、建设。

4.3 凤凰岭景区

凤凰岭及泰丰橡胶坝区域。地形起伏小,地势开阔,面积较大,规划建成凤凰岭景区。以四季变化为主题,通过不同植物与建筑小品的搭配来形成春花、夏荫、秋色、冬景的四季景观。

4.3.1群芳竞秀(春景区) 此区位于全园主入口区,以蔷薇科、木兰科、木樨科、忍冬科植物为基调,该区的季相景观是春天,栽植以各类海棠为主,同时栽植芍药、牡丹、樱花、桃、梅、杏等,较小的灌木连翘、迎春布置于水边路旁,以呈现繁花似锦,绚丽多彩的景象,与牡丹亭、海棠轩建筑小品等搭配。

4.3.2烟波乐处(夏景区) 此区位于汶河沿岸,大面积的浅水面,可栽植荷花、睡莲等,水边栽植芦苇、菖蒲、石菖蒲、香蒲等水生植物,水边配置垂柳、木芙蓉、迎春、棣棠、柽柳、水杉、络石、千屈菜、鸢尾、萱草、马蔺、水葱、麦冬等湿生植物,周边植物除常绿树雪松、黑松、大叶女贞外,还配置合欢、紫薇、石榴、栾树等夏花植物,形成盛夏浓荫、碧水粉荷的景象,搭配小品水榭、张拉膜等。

4.3.3黛色飞红(秋景区) 秋色景区位于公园西部相对较高的区域,植物配置随坡就势,植物物候表现主要体现“秋叶变色”和“果实累累”。以象征秋实,种植木犀科植物,片植女贞、丁香、栾树、无患子、萱草、沿阶草等;以色取胜,片植槭树科植物,以枫树、黄栌为主,辅以银杏、白蜡、栾树;以果点景,片植柿树、楝树、火棘,林下植兆拥取A偎植木芙蓉、美人蕉,道路两边配菊科植物,搭配爱晚亭、秋韵轩等。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共生理论;湿地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9-0055-04

2007年度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杭嘉湖平原水乡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Y507256)。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英国《自然》杂志1997年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全球生态系统价值为33万亿美元,其中只占地球表面积6%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估计为14. 9万亿美元,比值达到45%。[1]湿地生态系统蕴含的高价值及湿地利用中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受社会经济系统的关注度不断地提高。一方面保护意识和力度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开发利用力度同样不断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之间的互动规律,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已成为实现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互动关系分析

“共生”(Symbiosis)是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从一般意义上说,即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形式形成的关系。它最初源于生物学概念,是在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贝里(Anton de Barry)提出的,指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20世纪50年代后起,共生思想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医学、农业和经济等诸多社会领域。共生主要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就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而言,两者具有典型的共生互动关系。

1.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存在着内在的共生性和和谐性,本质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能达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共生和谐发展。从产业属性看,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保护冲突最小的产业之一,它以湿地资源、湿地生态环境为依托,对湿地自然及人文等资源进行直接利用,基本没有生产活动,相对于其他产业,湿地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破坏和湿地资源的消耗最小,和谐性最强。通过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可实现部分湿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减少湿地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还可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传统产业,达到减轻污染排放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湿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会地推动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能提高地方政府与社区公众对湿地资源价值的认识,增强保护意识,进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毁损,促进环境改善;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将使旅游者更好地领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大大提升公众湿地保护、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和完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反哺机制,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从两者的共生关系角度看,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和健康运行。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是湿地生态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存在着外部协同进化、和谐发展的要求,如果不能协同进化、和谐发展,就会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退化,进而影响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两者存在着典型的共生关系,其核心在于湿地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即把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以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夯实生态旅游产品基础、环境基础,以生态旅游发展促进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互为资源、互相服务,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统一的前提下,实现有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存在着外部协同进化和共生和谐发展的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两者共生规律的把握和认识,常难以协调发展,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上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开始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旅游消费者的大自然情怀不断提升,湿地生态旅游迅速发展,各地都兴起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热,将其作为旅游产业的重点加以发展,相关主体大力开发湿地经济价值,对湿地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地方政府为解决湿地保护经费,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解决财政困难,大量引入非政府资本,出让经营权,鼓励决策者和经营者充分利用廉价的自然资源,尽快尽多地将其转化为经济指标的增长,淡化了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湿地经营企业作为经济人,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更多地注重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缺乏规划,急功近利,导致开发过度,建设强度过高,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监管体制和相关立法不健全。湿地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涉及内容广,综合性强,我国现行国家行政机构设置的现实,决定了必须由众多的国家行政职能部门来共同参与实施。但就目前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而言,相关法律法规实际上并没有明确各有关部门间的关系,或仅就某部门,主要是少数密切部门的监管权作出了规定。法律法规范的缺陷,导致自然资源保护监管工作相当薄弱;制度上相关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不明,导致了趋利行为扩大化,只顾眼前开发,不顾湿地资源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开发、更新的补偿机制尚处探索阶段,使许多资源仍停留在无价和无偿开发阶段,更加剧了湿地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和严重破坏、浪费。

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够。旅游业因其低污染,素有“无烟产业”之称,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其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其实低污染,并不等于无污染。事实上,旅游活动过程是与旅游资源环境的一种零接触过程,它对环境仍具有内在的、隐性的破坏力。就湿地生态旅游区而言,旅游者的行为和旅游交通工具会带来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视觉污染。客流量过大,会突破景区承载容量,导致湿地生态旅游区环境以及生物圈的正常循环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破坏。可见,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破坏是直接的、近距离的,它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同样显而易见,且难以避免。

二、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互动的系统结构

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共生系统所涉及方面尤其是利益相关者众多,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就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互动系统结构而言,主要涉及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能量、共生界面五个方面。

1.共生单元。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不同的共生体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不同。不同层次的共生分析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也不同。构成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共生系统最基本的能量生成和交换单位可分为:旅游企业、旅游者、社区、保护区等,它们构成了共生体的基本共生单元,其中旅游企业又包括旅游经营商、旅游商、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企业等,它们在与其他共生单元的互动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可强烈地影响其他共生单元及其相互关系。共生单元中,刻画共生单元间联系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共生度与关联度。共生度是衡量共生单元或共生系统间因各自内在属性而相互影响的程度,关联度则侧重强调共生单元整体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共生系统、共生单元间存在一个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共生关系形成过程中,共生伙伴的选择有其规律性,共生单元会优先选择能力强、匹配性好的候选共生单元作为共生对象,即共生单元间的关联度不会低于一个临界值,它为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具体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在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结构选择和优化过程中,注重提高“共生度”与“关联度”,形成良好共生的状态,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共生单元的另一个重要关节点是共生密度,它反映了共生关系中共生单元数量的多少。在共生系统发展中,共生单元即使具备所有共生条件,也不能无限增加,这是因为密度增加在增强共生能量的同时,也加大共生损耗。因此,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保持共生密度的均衡状态十分重要。

2.共生模式。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相互结合的形式以及相互作用的强度。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共生模式可分为两大类,即反映共生组织程度的共生组织模式和反映共生行为方式的共生行为模式。从组织程度看,共生模式又可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形态(见表1);从行为方式看,共生模式可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关系(见表2)。就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共生系统而言,旅游企业、旅游消费者与湿地保护区间形成了偏利、间歇共生模式,而当地社区与湿地保护区则形成了偏利一体化共生模式。对称性互惠共生是最有效率、最稳定的系统。在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共生系统中,生态环境的权利很难体现,导致片面追求湿地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而造成对与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偏利共生行为不利于系统的共生进化,需要对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共生系统进行合理设计,确保系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方向转化。

3.共生环境。“共生体与环境之间的不同结合状态对于共生体的进化、发展有着不同的推动或抑制作用。”[2] 共生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共生模式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合即构成共生环境,它是共生关系存在、发展的外生条件。共生关系存在的环境往往是多重的,不同种类的环境对共生关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都是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共生系统的共生环境,其中法律环境对共生单元及其之间的关系影响最为直接,是直接和主要的共生环境。

4.共生能量。共生能量是共生系统生存和增值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是共生系统及共生单元的质量提高和数量扩张的前提条件,它由系统质参量的状态及变化决定。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共生系统中,必须关注决定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及变化的质参量问题。从共生单元角度看,各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包括旅游企业质参量(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表现为所提供旅游产品质量的高低、企业的获利水平、社会责任等)、旅游消费者质参量(指旅游消费者湿地生态旅游的有效需求及品质要求)、社区质参量(指当地企业或居民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中增加收入的,改善生活环境条件等获利能力及生态利益需求)、保护区质参量(指湿地生态旅游区各种生物群落和非生物自然因素等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

5.共生界面。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机理,是共生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因。它既可是有形界面,也可是无形界面;既有单介质界面,也有多介质界面;既有单一界面,也有多重界面。就确定的共生关系而言,共生界面往往是多种形式的组合,对共生系统的能量有很大影响,且会受共生环境的影响。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共生系统中,共生界面主要表现为:旅游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提供的设施及创造的工作岗位及经营行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和保护区的旅游活动行为、当地社区居民的行为等。

三、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系统和谐发展的对策

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共生系统。实现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发展,必须创新思路、创新对策。

1.健全投资融资机制和监督机制。湿地生态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作保障。投入不足或不当,即使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同样会制约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并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对经营者的经营条件和投资项目缺乏规划调控,不同地区和部门间就易形成条块分割,导致湿地旅游市场出现大量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既影响了投资效益,也损坏了湿地生态环境。为此,其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建立和完善投融资机制,通过合理的机制对资产占有分配、经济利润分配和社会利益兼顾提供保障,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湿地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其二要不断完善湿地生态旅游投资责任约束和监督机制,通过政府统一规划和项目审批约束及景区管理委员会监督、股东人会监督、法律法规监督、合同约束等多种形式,监督、控制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互动系统中各种行为主体的行为风险。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职能,完善对湿地生态旅游企业和投资开发公司的投资行为的监督管理,避免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为此,要制定科学的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和法规办事,对湿地旅游企业要明确环保责任和要求,积极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湿地环境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增强政府自律和制度监督。近年来,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发展,在处理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上,频频出现短期行为,导致开发过程中湿地生态环境破坏日益突出。对此,要加强对政府政策的环境审查,不断完善湿地生态旅游对环境影响的论证和审查。要完善政府政绩考核标准,将环境保护纳入考核指标中,建立有效的绿色考核机制。

2.不断完善共生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湿地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共生模式,不能单凭某一方面的努力,需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和配合。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完善运行机制,努力建立、健全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其一是完善共享机制。在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系统中,共享是共生单元间的基本关系,要建立和完善以利益为纽带,在合作中获益,实现双赢(或多赢)互惠共享机制,努力实现共生单元间在资源、环境、共享、人才培训、交通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网络等各方面的共享,以共享减少环境损害和资源浪费;其二是完善一体化协调机制。促进共生大环境建设,实现“共生体共同适应、共同激活、共同发展” [3],必须建立健全一体化协调机制,它是湿地生态旅游共生机制中的高级形式。通过契约或成立特定的专职机构,以分工、分配、协作和共同建设等方式,以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制度统一、系统开发为原则,扎实推进湿地生态旅游客源协调、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品牌共建、形象共塑、基础设施共建等各项工作,保证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合作的效能、效益;其三是健全生态效益补偿。生态效益补偿是“为控制生态破坏,遏制资源衰竭而征收的费用,征收的范围是现行排污费没有覆盖到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各种行为。” [4]湿地生态旅游不断发展,其对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引进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十分必要。通过对湿地旅游资源利用者合理征收湿地生态破坏税或生态建设税等生态补偿措施,一方面制约了利益主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使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有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从而确保湿地生态环境健康和永续利用。

3.开展多层次的湿地环境、安全意识教育。目前,我国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湿地环境意识、生态知识的缺乏,必须高度重视湿地生态环境教育,树立湿地环境安全观念。其一是增强全民的湿地环境保护意识,普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提高全民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素质;其二是加强湿地生态旅游区相关主体的专业培训,提高相关主体的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促进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制定、科学决策及经营者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其三是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宣传教育基地功能,加大湿地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湿地生态旅游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素质。可结合湿地生态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成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在保护区内参加捡拾垃圾、义务导游、美化环境、环保宣讲等公益活动,增强对旅游者的感染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谢 屹,温亚利.我国湿地保护中的利益冲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61-64.

[2]邹统钎,陈序桄.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6,(9):70.

[3]钟 俊.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重庆师专学报,2001,(3):19.

[4]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92.

Suggestions for the Harmonious Co-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 of Wetland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en Jianfeng

(Department of Tourism, School of Law & Commerce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关于;湿地;生态保护;研究

0.引言

党的十明确了推进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地位。盘锦湿地经过几十年的保护和发展,目前湿地总面积达3150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1590km2,占湿地面积的50.8%。被称为“世界重要湿地”、“中国最美湿地”。积极探索湿地可持续保护的新路,破解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难题,做大湿地文章,福祉社会和谐,共享环境红利,对提升滨海盘锦核心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主要工作及成效

1.1加强组织领导,科学指导湿地保护工作

按照国家环保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强了对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省政府盘锦湿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盘锦市相应成立了湿地保护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盘锦市林业局与双台河口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合署办公,负责全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赵化明副省长在盘锦调研湿地保护工作期间,提出明确要求:盘锦市要进一步科学规划,符合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初级阶段实际,不求理想化,不一蹴而就,确保湿地功能不下降,面积不减少。要做好移民安置和退出计划,不走弯路,切实提升湿地功能,有力支撑盘锦生态经济发展。从而,为深入开展盘锦湿地保护指明了工作方向。

1.2加强湿地管理,实施生态保护工程

盘锦市把湿地保护工作提升为部级保护的高度,建市伊始,市政府就批准建立了双台河口市级水禽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上升为省级保护区。1988年升格为部级自然保护区。坚持做到湿地保护科学规划先行。组织编制了《湿地保护规划》,委托国家林业局林业勘测规划设计院编制的《盘锦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14―2020)》已通过专家论证。加强湿地保护地方法制建设。完成了《盘锦湿地管理办法》。目前盘锦湿地建有部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羊圈子省级重要湿地1处。

1.3以湿地生态效益补偿为抓手,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按照省政府对盘锦湿地提出的“湿地面积不减少,湿地功能不萎缩”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科学部署,积极推进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全面促进双台河口湿地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组织编制了《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共计4000万元,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湿地渠系改造清淤和扩大水域面积工程,以及湿地生态补水和湿地周边环境整治,对候鸟迁飞路途的重要湿地,因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给土地承包经营权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对因保护湿地遭受损失或受到影响的湿地周边社区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打造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区发展模式,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

1.4以湿地环境治理为举措,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2010〕63号)精神,组织制定《保护区内生产生活设施规范整改及生态恢复工作实施方案》,加大规范性治理工作力度,对保护区内地上通讯、通电设施进行并、合、拆,对区内主要公路两侧的线路进行合并布设,对支路两侧的线路进行地埋,避免成网连片。对保护区内生产建设设施和水产养殖、种植业开展整治清理工作。制定实施了《双台河口部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实施方案》、《双台河口部级自然保护区内滩涂水产养殖清理和生态恢复计划》和《双台河口部级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水稻田、旱田种植清理和生态恢复方案》。

2.影响湿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保护区历史遗留亟需解决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盘锦湿地生态地位得到了世界公认。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保护内仍然存在生产经营等人为活动,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和湿地内野生动植物种群繁衍、栖息生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

(2)湿地保护面临多头管理与各自为政的问题。根据工作实际,我市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环保等多个部门工作职能均涉及到湿地。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造成湿地保护工作统一性不够、协调性不强、衔接性不严,各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湿地保护工作成效不够突出。

(3)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保护区成立以来,始终未建立形成相适应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致使自然湿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湿地保护和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苇场职工因保护湿地牺牲经济利益而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严重地挫伤了其保护和发展湿地资源的积极性。

(4)保护区内渔业养殖用药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保护区内存在近海养殖业。由于渔业养殖用药管理不到位,湿地养殖大量用药情况普遍存在。养殖废物直接排放到近海,导致养殖区域周边湿地植被难以生存,近海海域水体环境污染,直接威胁鸟类生存。

3.湿地保护工作对策和建议

(1)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管理。建议由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林业、水利、环保、国土、海洋与渔业等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湿地保护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湿地工作会议,统一协调和决策湿地保护和发展各项事宜。

(2)争取国家资金扶持,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议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实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湿地保护政策资金支持,对苇场职工等湿地保护方给予经济补偿,夯实湿地保护的群众基础。对已破坏的湿地进行生态恢复,尽快恢复湿地原貌,提高湿地资源的整体生态功能。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第5篇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ecotourism is significant for wetland p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wetland park and ecotourism, and expatiat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five features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which are protection,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tland park.

key words:wetland park; wetland culture; ecotourism; longterm benef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wWW.133229.CoM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保护性。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4]

(3)专业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5]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

(1)规模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6]

(7)利益的长期性。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

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禄康. 湿地与湿地公约[j]. 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2]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007(1):67-71.

[3]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06(2):56-61.

[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

[5] 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 方躬勇. 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7] 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