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汉语发展史

对外汉语发展史

对外汉语发展史

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第1篇

本篇文章主要从历史语境下的汉字面貌入手,对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基于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字体设计的原则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汉字;历史语境;现代字体;现代字体设计;设计形式

文字是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出现,为人类的信息交流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字形式.在汉字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基于汉字历史语境的现代字体设计方式,已经成为了提升汉字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基于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字体设计问题进行探究。

一、历史语境下的汉字面貌

在对基于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字体设计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历史语境下的汉字面貌进行探究。通过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字是一种象形、会意和仿音相结合的文字表现形式。因此,在汉字的发展历程中,汉字逐渐成为了一种音形义的统一体。东汉文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就将汉字的构型方法归纳为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形式。这样,在对历史语境下的汉字面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汉字在历史语境中的字体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汉字的源头来看,甲骨文的形态体现出的设计思维和美感,是历史语境下汉字面貌的一种表现[1]。甲骨文的出现,可以被看作是古人形象思维的一种表现,例如甲骨文中的“鱼”字就是鱼这一生物的形象展现。第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对汉字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和治印艺术的发展,就可以看作是古代文字设计艺术的一种表现,在对《兰亭集序》《玄秘塔碑》等古代书法作品中蕴含的书法艺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代书法的发展历程中,汉字的笔画架构、节奏和章法是古代书法家较为关注的问题,例如张旭的草书就可以通过一种无拘无束的笔墨变化,让字势姿态展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艺术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书法艺术对汉字字体设计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第三,在汉字的应用过程中,庶民文化对汉字的影响,让民间汉字的设计呈现出了另外的一种特点。这就表明中国历史上庶民文化的发展,对历史语境下的汉字面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庶民文化的发展,让汉字设计表现出了一种世俗化的特点。在庶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民间剪纸艺术和年画艺术的发展,可以说为古代的汉字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这样,在对历史语境下的汉字面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汉字的历史语境可以为古代汉字的字体设计提供一定的思维和方法,这就对我国现代的汉字字体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基于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形式

通过对基于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汉字设计形式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基于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汉字设计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首先,甲骨文与象形文字的历史语境的应用,让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呈现出了一种字体图形化的特点。在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对描述对象的形象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用简单线条对描述对象进行表述,是古已有之的一种汉字表现形式。在对甲骨文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甲骨文的出现,就是字体图形化的一种表现。例如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包含了大量的象形文字。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图形化的处理方法,也成为了现代汉字字体设计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对这一汉字设计形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文字图形设计者在首先要对汉字的识别性和设计感问题进行统筹考虑,也就是说,在对这种汉字造型方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汉字设计者要在汉字艺术造型的识别性和图形感两方面取得一定的平衡[3]。因此在图形化汉字处理手法的应用过程中,一些艺术性较强的作品往往可以在引发欣赏者对图形的联想的同时,对文字的识别性进行充分的保障。例如上海永久自行车的标志和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造型设置,就是对字体图形化这一汉字字体设计形式的应用。通过对上海永久自行车的标志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对“永久”这两个汉字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对这两个字进行了一种巧妙的夸张变形,在永久自行车的标志中,永久两字的撇捺两笔被设计成了自行车车轮的形态,在对这两个汉字的其他笔画进行压缩以后,这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以后就形成了一种自行车的形态,在对这两个汉字进行艺术处理的过程中,人们依然可以从这一自行车标志中识别出原有的汉字,这就说明标志设计者在对汉字进行字体设计的过程中,对汉字的字体形式进行了保障。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也是对汉字图形化处理手法的一种应用。在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置过程中,设计者对北京的“京”字进行了一定的艺术设计(对北京的“京”字进行艺术设计,表明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是北京)在对“京”这一汉字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让“京”字中间的“口”字与这一汉字的上半部分进行重合,然后又对“京”字下半部分中的“小”字设计成了两个S型的翻转,再将这一汉字造型应用在北京奥运会会徽之中以后,北京奥运会会徽的上半部分就成为了一个运动员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图案。在对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这一汉字造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印中的这一汉字即可以被看作是“北京”的“京”字,又可以被看作是“文化”的“文”字,这就表明这一会徽既可以表明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又可以展现出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第二,甲骨文与会意这一汉字表现形式,让会意与设计成为了汉字字形设计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会意主要指的是人们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将这些汉字合成为一个汉字的方式,对这些独体字合成之后的意义进行表述,例如,甲骨文中的“武”字就是借助人和兵器的形象来表现自身含义的[4]。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领域,在对甲骨文会意思维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汉字设计者可以从文字笔画和文字结构入手,对文字的内涵和意境进行充分的展示。例如南京地区举办的第三届亚洲三年展的字体设计,就是通过对中日韩三国文字笔画进行重新组合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字体设计形式,这就让字体设计在简体汉字和繁体汉字同时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展示出了“亚洲”这一地域主题。香港设计师陈幼坚设计的“浅水湾”汉字造型,就是在对“浅水湾”这三个汉字的笔画进行处理以后,让这三个汉字表现出了多数笔画平直,少数笔画适当弯曲的特点,这就通过汉字设计的方式展示出了水的平静状态,也可以让人们对浅水湾这一品牌的含义进行充分的了解。

三、基于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字体设计原则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基于汉字历史语境下的汉字的字体设计过程是一种创意与行为相结合的过程,它是以汉字本身的结构为基础,在对字体的基本规律和形式美法则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对字体的形体和寓意进行的再创造。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字体的呈现方式会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从基于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字体设计原则来看,可识别性依然是汉字设计基本原则,在汉字结构已经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在汉字设计过程中,为追求文字设计效果而忽视文字基本功能与自身价值的设计方式只会让汉字的字体设计陷入误区,因此我们只有在遵循汉字可识别性的基础上,才能对汉字设计的个性化因素和艺术化因素进行完善。除此以外,形式美法则,也是现代字体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大原则。通过对形式美法则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创作的一大基本法则,因此在基于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字体设计过程中,汉字艺术设计者也要在遵循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实现汉字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5]。在现代字体设计领域,字体节奏与韵律的统一主要表现为笔画变化、笔画连接和视觉感受之间的统一,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字体设计的过程中要让字体的生命力得到强化。字体对称与平衡之间的同于主要指的是字体的重心问题,通过对汉字字体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称的字体往往会带给人一种庄重协调的感觉,这就要求汉字字体设计者在进行汉字设计的过程中要通过将字体与其他因素进行结合的方式让汉字字体设计的平衡感进行强化,以避免让字体在缺乏变化的情况下带给人一种刻板之感。

结语

文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汉字历史语境成为了促进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字体设计要在遵循设计规律和形式美原则的基础上,对设计师的创意思维进行充分发挥,在对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只有在汉字历史语境下,对字体属性进行深入了解,才能真正促进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

作者:金晓丹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威.汉字历史语境下的现代字体设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

[2]王赟.汉字形象设计与意境表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

[3]朱军.书法对中文字体设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

[4]王瑞.汉字设计方式与应用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

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字:对外汉语;专业;改革;发展

一、概述

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中外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了解,能适应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能在国内外相关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英汉双语教学及研究的创新型师资;能在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涉外文秘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实践性专门人才;同时,向高等院校输送硕士研究生生源。

二、对外汉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1.健全机构、采取措施。

(1)为确保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我国于1987年由8个政府部门(现扩展为11个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严格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管理制度;(2)各高校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行政级别(有的从教学小组提升为教学中心,多数从教学中心提升为系或学院);(3)加强了对从教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开始进行统一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现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简称“能力证书”),从教人员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持有率也逐年上升,这都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

加强了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已逐渐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对外汉语教学的科研队伍。近20多年来,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逐步形成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应走以汉语教学为基础的、开放性的兼容整合之路。这就大大推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改进,因而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而这也同时对于汉语本体研究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外汉语教学已成为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同时,设立了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建立了部级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并正逐步在一些基础和条件都比较好、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的高校建设一批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以便在教学、科研、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起示范、辐射的作用。

(三)对外汉语教学基金和汉语水平考试

设立了面向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学基金――“汉语桥基金”,加强了与国外汉语教学界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加强了对国内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建立了被定为部级标准化考试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和相应的HSK汉字、词汇、语法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

1.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

(1)突出本专业的课程特色。一般该专业本科阶段开设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文字学”、“语音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二语言教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等课程。(2)充分重视英语课程的地位。“对外汉语”专业属于外语类招生,因此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在外语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北语为例,该专业在低年级主要开设“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泛读等系列课程;在高年级主要开设“英语翻译”、“英美文学”、“西方文明史”、“第二外语”等课程。(3)注重文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众所周知,留学生在汉语水平达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兴奋点会转向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课程。

三、小结

“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同时又是一个交叉型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同于一般大学中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同时,“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且有进一步发展前途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该专业所培养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扎实掌握与汉语言文字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同时还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因此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除可在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还可在新闻媒介、国家机关、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还有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既不是政治工作也不是教育产业,而是一项教育事业,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则来办学。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首先是要抓住当前“汉语热的机遇,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其次是要正确认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改进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状况。对外汉语教学的办学方向应是向世界推广汉语,宏扬中华文化,使汉语成为具有文化魅力的世界性语言;培养理解中国、对中国友好的汉语人才。这项事业的本质属性应是教育事业,而不是其他。

【参考文献】

[1]袁飞.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与意义[J].管理观察.2011.

[2]陆俭明.关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研究之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1999,(4).

[3]和跃.语言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J].管理观察.2011,(1).

[4]袁飞.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理念[J].社会经济与教育探索.2011,(2).

[5]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4).

[6]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3,(2).

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汉语语言文字;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6 — 0118 — 02

中华民族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伟大一员。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为中国人。中华民族是由至少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共同体,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融合壮大,创造了一体多元,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民族不断的融合中,构建了和谐社会,发展了力量强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发展对人类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文字产生于人类成长的幼年,并步入早期的萌芽文明。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早在史前的岩画和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出现了有代表语言的“符号”。在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文字一直传承至今,文化没有间断,贯亘古今,源远流长。

普通话,是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是民族认同的纽带56个民族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一、语言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地域广袤,少数民族语言和各地方言普遍存在是很正常,也很普遍的客观现象。在非信息时代的历史长河中,又是如何交流,如何统一意志,共同缔造一个伟大统一富强的国家呢?是一个不解之谜。秦始皇同六国交往,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其间也不能一句话也不说,光动干戈。孔子应该是山东人,又周游列国,都能听懂山东话?还听信他的儒家学说,并言之“半部论语治天下”。

屈原是楚国人,还有李白、杜甫都不可能会讲今天的普通话。那二千多年、一千五百多年前的“论语”、“楚辞”、“唐诗”,今天怎么还能朗朗上口,字正腔圆呢。古代也应该有通用汉语,就像今天的普通话一样。然而历史上却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我们忽略了一件事,就是秦始皇的功劳。秦始皇统一了车輙、度量衡、货币、文字。就统一文字而言,应当是两个方面;一是统一写法,二是统一念法。同是一个字,念法不一样是不行的。日本人就没有学好;例如“信”字,我们意思是“信件”,日本人却搞成了“手纸”,这是不行的。屈原、李白、杜甫不能用方言,得使用统一了的文字和发音来写诗,所以我们现在读起来,不仅合辙压韵,而且好听,况且诗词格律是很严格的,现代诗人也得亲遵守,按规矩办事。语言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华民族特别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发展,所以秦始皇“焚书”也无法阻隔历史,仍然以语言文字的方式,传承下来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中国的文化影响了世界,造就了西方的汉学家,还有日本、韩国等外国人,也用汉字、毛笔、宣纸写书法,尊之为“书道”。世界各国的汉语热经久不衰,许多国家还设立了孔子学院,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国文化。

二、汉字的久远历史和勃勃生机

语言是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并且要用文字的方式来记录它,任何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都要靠文字的记载,来表达文化的传承。

包括文字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人们只能靠结绳来记事。汉字是世界上传承下来的最古老的文字,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世界上曾有几种表意的文字体系,如古埃及的文字等,都湮没在人类发展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虽刻碑铸石,已失去了表达语言形意的信息,而成为失去生命,并与历史隔断的死亡了的文字,失去了属于文字功能的所有意义。

世界上只有汉字川流不息,永不间断,血脉相连,承载着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是人类一枝独秀唯一传承下来的文字。

关于汉字的起源,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仓颉造字,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文献《韩非子·五蠹》篇“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秦时的李斯所编的字书,首句也是“仓颉作书”。古人曾称文字为“书”,作书即是造字。但到了战国晚期的古籍中,并没有关于仓颉的记载。仓颉造字,只是一个传说,并没有切实的依据和佐证。第二种说法是伏羲作八卦,圣人易之以为书契。后来“书契”,用作“文字”的同义词。文字产生以前,结绳和八卦确实曾经起过类似文字的作用。

考古发现证实,汉字形成完整的体系,应始于夏商之际的铭文和甲骨文。原始文字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统治者为完善社会的统治,促进和加速了文字的发展,开成了完整的文字体系。汉代人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正是为统浩集团或是部落的首领服务的史官、巫师们为后世留下了完整的汉字体系的传承。

汉字在几千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字音、字意的本质,除个别现象并无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形体和字的结构上,古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字形体的演变,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历史必然结果。

汉字的造字法及其规律,称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字的形成过程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基本的造字原则。转注、假借,是在文字运用过程中的再创造。汉字之初始,应是从简笔图演变而来,象形文字与图画最为近似,多为名词。象形字,是汉字最为突出的特点,在甲骨文中尤为突出。岩画中的日、月、山、水等,同甲骨文中的字十分相近。汉字的发展,由繁到简,是基本的规则。文字虽然与写实渐行渐远。但字的结构、偏旁部首仍万变不离其宗,保留着象形、会意的内在因素。古代称非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为“夷”, 说的是一人一弓。门字是由左右两扇构成,门内的变化又很多,有开、关等指事。“牢”字,是牛关在房子里。“狱”字,左右为犬,中间不敢言语。这样的例子很普遍,所以汉字好认、好记,其中不乏艺术性和故事性、趣味无穷。汉字的结构是形体艺术,会意又包含着人类的智慧。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如:篆、隶、草、楷书等基本字体的结构变化,在中国文化中书法艺术独树一帜,成为人类文化的宝库。

世界上许多民族的文字,都是从图画开始的,但多数变成了用字母来记音,成为语言符号的符号,失去了形意的功能。惟有汉字以形示意,并且以这种文化形态,发展传承为蕴涵着深厚文化传统的书面语言符号。在新时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中,汉字也在发展与完善其象形表意的功能。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体现了汉字无限旺盛的生命力。

三、文化构建了统一融合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的历史是多民族融合统一的历史。民族文化的融合,不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一统天下。汉文化在中国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不可遏止的核心作用和巨大的推动力量。

语言是在人们交往的需要中产生的。汉族和中国的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即一个作为征服者的民族共同体,在与中原生产力先进的被征服民族的交往中,他们不仅采纳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同时也必须采用被征服民族的语言。例如历史上曾经入主中原的鲜卑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汉语技能,并接受了包括教育和风俗,学会了汉文化,就连少数民族的皇帝也文采出众。汉族语言文字成为通用的,国家语言文字。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兼容性,少数民族文化很快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文化洪流中来。

在这个融合中,不乏连民族也被融化进来。例如,我国历史上曾经很活跃的匈奴、鲜卑、勃海、契丹等少数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洪炉中,融入了汉族和其他族,而再不见于经史的记载。

汉族文化,也大量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不断的充实和发展。满族人流传下来的“旗袍”,是享誉世界中国人最美的服装经典。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于“龙”的崇拜,满族建立的清朝,将“龙”的崇拜发挥得更加极至和神圣。

中华民族文化是在民族融合中不断发展,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

四、汉语语言的统一和神韵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除少数民族外,汉语方言的存在,也是很正常的客观现象。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分为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等几大类别。但汉藏语言系统,是汉语中最基本的语言。在汉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秦汉以前,南北差异很大,基本不能相通。我们现在说建立友好关系,常说“永结秦晋之好”,其实秦晋的方言并不相通。汉语语言的发展,经历了历史上,北方人不断南进的过程。汉语语言,是不同历史时期,北方话与南方土著语言的交融产生的结果。汉语语言的发展,到了明清之际,方言分布大体上与现代已无太多的差别。方言的形成取决于历史的因素。方言的状态,主要是语言中声母、韵母、声调等存在的语言差异,这是历史文化在语言文化中的积淀,是文化的表面现象,主体语言是一致的。

汉语还讲究神韵,这是在汉字形意、会形、会神的基础上,造就了神韵。汉语有自己的语言艺术。形是外表的体现,神是汉语语言的精髓。汉语讲究语法和修辞,又形成十分严格的音律。汉语的内涵是“神而明之”,自古以来汉语强调“文化意为主”,书道苛求“意在笔先”。古代汉语在语韵方面,要求十分严格,形成了语言艺术。汉语语言的神韵,音韵是构成神韵的基本要素。语言在意韵中的流动,追求韵律的清亮和意境的清亮、优美、空灵。汉语是一种十分优美和谐的语言。朗诵是汉语的十分完美的语言艺术,如诗、如画、如歌詠。汉语语言文化虽历经千载仍一脉相承,汉语传承下来的诗词歌赋,仍为千古绝唱。世界是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四分之一的人在说汉语,汉语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汉语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学问没有止境。现代社会,国学热,方兴未艾。语言的传承永续,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原动力,文化是民族之魂。汉语语言的神韵,是汉语经久不衰的魅力。

普通话构建中国和谐社会

普通话,是中文的标准语言。中国人口众多,语言庞杂,为了加强信息沟通和加快发展速度,语言统一事关民族之大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广泛推行,汉语拼音和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用北京话来标音。北方话主要指的是东北话,其中的核心是黑龙江和吉林的地方语言。东北话是由历史的熔铸和白山黑水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东北话的形成首先受满族语言文化的影响。满族视黑龙江为“龙兴之地”,在满汉文化的融合中,产生了汉语东北话。

在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大业中,清代又一次确立了中国地大物博的领土版图。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朝,用统一的汉族语言经略了,幅员广阔的大中国。东北话成为官方和民间往来通用的标准语言。在这个语言统一的进程中,满语变成了濒临消失的语种,只在普通话中保留了部分满族方言。满族在中国汉语语言文字的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现代普通话,经过近六十年的不断推广,已经炉火纯青。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成为富国强民的纽带。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不仅语言相同,而且同宗、同族,同为炎黄子孙。两岸的认同不断加强,除宽松的政策外,“乡音”连结了两岸中国人的心。

联合国大厦响彻着一个共同的中国声音,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之魂。

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

汉语言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载体,与传统型的中国国学、中国华文文化相比,其涵盖的内容更多、涉及的范围更广、富含多元化的内在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包容性,是将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以及中国等多元素进行相互融合的文化。

一、汉语言文学的基本内涵

汉语言文学研究主要是对汉语语言相关方面的研究,就宏观意义上来讲,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相较于国际上的文化相比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我国在汉语语言以及汉语文学方面都具有较深层次的研究以及探索,因此,其蕴含的领域范围也相对较广泛。汉语言文学主要包括汉族文化、中华文化语言文学以及中国汉语文学三大部分共同组成。汉族文化的文学内涵主要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的文学,较为灵活的展示了我国民族发展中的发展过程以及民族精神等,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发展媒介。而中国汉语文学则是将汉字文学逐渐发展到56个民族文化当中,使得各个民族的文化都能够有效的融合起来,并进一步汇总。中华文文化语言文学主要是对我国民族文化在实际范围内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方法进行综合。

二、对于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分析

(一)古代汉语言文学审美特点

对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主要涵盖了人文性汉语言文学以及思想性汉语言文学,在进行审美的过程中应对各类文学作品的重要思想、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以及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对汉语言文学的评价标准不应限制于汉语本身的语言美感,还应对汉语言内在蕴含的基本思想进行探索,从而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我国古代的汉语言文学对这两方面都进行过全面的探索与实践。例如:我国南朝时期对作品的艺术形式更加注重,当时的骈体文以及宫体文极为重视字面的美感程度,善于运用大量较为优美的文字对文章加以修饰,即使文字外表确实华丽,却往往使得文章的内部结构不够充实,使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因此,对这种艺术形式就容易缺乏高度挖掘的实际意义。不同于这种文化的是战国时代的墨家代表作以及法家代表作,其更加重视文章内容以及实用价值,但是外在缺少一定的美感,使得人们常常感受到内容相对枯燥乏味。这两种文化现象主要代表了我国汉语言文学存在的两种极端现象,都是对标准审美的不正确做法,在真正意义上能够受到群众欢迎与热爱的汉语言文学审美是将文学的思想性以及艺术性进行有机结合的审美形式。

(二)现代汉语言文学审美

当今时代是传媒广泛运用的时代,针对汉语言的审美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言审美特性逐渐为语言的应用探索带来了新的内涵与变化,社会时代背景的改变也逐渐改进了文学的主要形式。例如:民国时期,我国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形式更加着重于对文学思想、文学历史以及文学形式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文学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深入的思考,对社会人性进一步的反思,对文学形式本身进行批判,进而在相对较为特殊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进一步赋予了汉语言文化的审美内涵以及独特的功能。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者积极的对社会历史进行反思,逐渐对社会上的伤痕进行揭露,对社会人性进行全面的反思,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浪潮,大多数文学作品的创作不单单引领了语言审美的热潮,并且为历史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就大层面来看,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探索路线,采用文学作品实现真实的文化情感与表达。

三、汉语言审美问题的沉思

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生活的感悟以及思考,针对不同的文化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学。不同的文化时代,塑造出来文学世界的景观也各不相同。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是从对历史的感悟以及反思中得出来的,当时的文学主流就是反思中的审美文学。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断的沉淀、不断的沉思,使得人性、意识形态、文学本身都充分得到了进一步的沉思以及改变。经由创新式的角度能够有效地观察出,沉思的历史以及波动的政乱恰巧为文学带来了一定的创设环境,提供给文学以时代化的创新式创作视角。作家与诗人对历史残酷的伤痕进行全面揭露,对历史进行充分的反诉,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拯救。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不同的文学浪潮相继涌现出来,就宏观角度来看,文学的审美沉思经历了十余年之久,就像黑暗中的光亮一样,不断的对光明有着迫切的渴望,并且不断的追逐着内心的理想。

四、汉语言文学美的有效展现

(一)汉语言语言之美

基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占地面积也相对较多,并且拥有56个民族,语言就较为丰富。例如南北方的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南方人一些读音发音不够标准,通常情况下对汉语拼音中的l和n分不清,普通话相对不够标准;北方人对一些平翘舌音也难以发出来,使得普通话极不标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仍然使用自己的语言,甚至一些少数民族人们仍然运用自己的文字,例如朝鲜族。虽然我国的语言足够丰富,但是普通话作为国家的标准用语,对汉语的审美应主要遵从普通话为基本标准。

(二)汉语言文字之美

中国古代的诗歌足以将文字美展现的极为到位。中国古代诗歌通常善于采用一些写作手法,如对偶、拟人、白描等。采用一些相对美好的意象,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样呈现给读者的就是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一些诗歌还善于采用较为良好的修辞手法,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得不对作者的文笔感到惊叹,一些好的诗歌具有好的意境,并且诗词中蕴含的寓意也极深,逐渐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或者逐渐将现实的无情进行揭露。时代不同诗歌特点也相对不同,但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字都能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汉语言独特的魅力。例如一些汉字的美主要体现在从甲骨文到楷书的一系列转变中,中书法传承下来后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在我国文化的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在不同的时代展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我国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还应涵盖诸多的方面,不但有助于对中文影响力的扩充,还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要对汉语言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时代审美相结合,对审美问题进行积极探究,逐渐提升我国的国人素质,并促进汉语言文化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元英.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4(24):136-136.

[2]张丽霞.论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4(35):129-129.

对外汉语发展史范文第5篇

文化传播也即文化扩散,是将一个社会的思想理念、技能经验和文明创造传播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播到另一个区域的过程。

人类的发展,历史的沿袭,文明的传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世界各个民族文化间相互不断地吸收、借鉴。不同民族为了自身的延续和发展,一定会以其特有的方式去传播本民族的文化特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史,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正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之一。

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文化传播。

1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的传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在贸易、投资、金融、教育、体育等方面与国际的“接轨”不断增加, 因之,学习汉语的风潮席卷了整个世界, 留学中国也成为许多外国学生的选择。除了语言的训练,文化的传播亦是对外教学的重要任务, 正如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秘书长张德鑫先生所言: “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宗旨是弘扬中华文明,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就是传播中国文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结合文化的渗透,不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言文化水平的途径。

1.1 以汉字为本位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曾有四种古老的表意文字:汉字、楔形文字、圣体字、玛雅文字,后三种文字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汉字虽历尽五千年沧桑,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的音、形、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小小的方块字折射出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积淀了古代的文化现象和不同时代的文化内容。

对于那些习惯了拼音文字的留学生来说, 多数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不易辨认、不易记忆、不易书写,汉语之难,难在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将汉字置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授课,使汉字知识与文化内涵自然、有机地融合,即可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如:结合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社会面貌来讲授“男”、“女”两字字形,“女”字字形,甲骨文是一跪坐的人形,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安然、闲适;“男” 字字形,甲骨文则是上“田”下”“力”,在农业社会中,男子多“用力于田”,而女子主要是以室内劳动为主。而“妇”字从“女”、从“帚”,封建社会的劳动分工,在字形上表现得多么清晰。

1.2 以词汇为依托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有庞大的词汇系统,词汇语义丰富、深刻,融合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汉语词汇能够直接反映本民族生活的变迁、价值观念的沿革和文化的发展, 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指出的:“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因此,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就不仅要了解词汇的具体指称意义,更应着重理解其所隐含的文化内涵。

留学生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对词汇望文生义而发生误会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了解该词的文化涵义,没有真正懂得其意思,也就影响了他们正确地使用这个词进行交际。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特别注意对那些文化涵义较为深刻的词汇的讲解。而汉语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常与中国历史、典故和文化传统有关,如“拔苗助长”、“画饼充饥”、“滥竽充数”、“对牛弹琴”、“望梅止渴”等等,这些词汇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如果结合历史典故讲解其文化含义,即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便于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词汇。

在汉语中还有大量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的词汇,如中国人常用“红眼病”来表达某人强烈的嫉妒心,“羊肠小道”则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那些狭窄曲折又险峻的山间小路,又如“拦路虎”比喻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因“虎”在汉语文化中占据着百兽之王的地位,故用其来比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的“龙”、“凤”在汉语中都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2 对外汉语课外活动中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传播,不仅要贯彻在课堂教学上,还应该融汇在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涉及到相关内容时,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文化内容来,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觉得生硬,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碰到中国各种节日时,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通过与留学生所在国的传统节日的比较,了解其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印象。

旅游活动也是对留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旅游活动是他们学习汉语的“第二课堂”。旅游不仅使留学生更直观、真切地了解中国,更使其体验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学生在北京游览了古老的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壮丽的天坛、雄伟的天安门等等,当留学生看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物,读到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汉字,都在潜移默化地体会一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就是活生生地读到了一段中国的历史,他们在这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社会大课堂中汲取营养,培养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可谓是一种“文化之旅”。

留学生的课外活动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丰富其课余文化生活。如在中国传统节日时举办的联欢会等文化体验活动,以及与留学生所学专业和课程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还可以通过汉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美食节”、“运动会”、“中国文化技能比赛”等等,这对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使他们的汉语学习由书本进入到实际,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开阔其视野,增长其见识的同时,更使其直观地了解、学习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