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范文第1篇

医学研究领域,领域内专家、学者通常基于定性的研究方法,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依据其研究经验及积累主观性地识别某领域或学科的研究热点,形成综述类文献或报告,以供借鉴。2003年,肖培根院士[2]撰文指出:21世纪,基因技术与中药新药创制、信息技术与中药的发展、中药的可持续发展、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将成为领域内热点研究方向;2014年,李秀才[3]指出,抗肿瘤血管生成为中医治疗肿瘤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并总结了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动物类中药、植物类中药、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2011年,Guan等[4]论述了质量控制、指纹图谱、多组分定性、定量研究等与中药研究相关的热点问题;2014年,旺建伟等[5]总结了中医药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造模方法,指出中医药动物模型的评价将趋于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更多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将得到完善。此类文献对我国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推介作用,但此类研究多为前瞻性研究,需要文献著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较高的学术造诣,主观性较强。

近年来,部分学者借助文献计量学领域的理论及方法,从定量的角度识别医药卫生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高雪等[6]基于1995—2010年WOS数据库中有关蛋白质组学的文献信息,得出质谱技术为蛋白质鉴定的核心技术以及蛋白质翻译、修饰和相互作用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的结论。张明华等[7]基于1986—2009年WOS数据库中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文献信息,识别出PET技术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以前额叶皮质、大脑、活化为主的神经科学以及以记忆、注意力为主的认知科学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赵蓉英等[8]以WebofKnowledge为数据源揭示出中医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基因技术在新药研制方面的应用为国际中医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黄卓泳等[9]以1990—2009年WOS数据库中中医药类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发现1990—1999年中医药的药理作用研究为中医药领域研究重点,2000—2009年侧重于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沈建通等[10]以Medline和CNKI数据库中循证医学相关文献的mesh主题词及关键词为研究对象,基于共词分析法、PFNET算法及可视化技术发现国内外循证医学领域的7个研究主题。

综合以上学者所展开的研究,可以发现:(1)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已用于识别医药卫生领域内相关学科及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多局限于单一学科或单一研究方向,较少涉及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2)在数据来源上,此类研究大多依赖于国外数据库生产商所提供的信息,此类数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对学者的检索技巧、领域知识及英语水平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法同时保证查全率及查准率。究其原因是国内专门的医学引文数据库较少,部分数据库仅提供引文查询功能[11],无法全面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因此,笔者所在研究团队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11版)》所收录的248种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作为初始数据采集样本,创建专门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文医药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hineseMedicineSciencesCitationIndex,以下简称CMSCI)。目前该数据库中包含2004—2012年来源文献855669篇,参考文献8079116条,作者信息3549674条,数据量较大。

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为本文的核心目标,因此识别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为本文的首要问题。依据现有的期刊目录能较为直观地界定文献所属学科,诸多学者[12-14]以此作为分类标准展开研究,但诸如大学学报类期刊通常刊载多个学科论文,难以归入某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因此笔者拟从描述文献分类信息的中图分类号入手,发现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15]中,医药卫生类学科分类号以英文字母“R”开头,我国中医学学科分类号以“R2”开头,据此笔者规定:文献分类号中至少包含2个医药卫生类中图分类号且其中至少有1个为我国中医学学科分类号的文献为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医药卫生类中,“R-0一般理论”“R-1现状与发展”“R-3医学研究方法”3类文献综合性较强、难以归为某个特定的学科,为最大限度保证分析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笔者剔除了该部分数据,最终于CMSCI数据库中获得2004—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文献13259篇,并收集文献关键词字段,得到2004—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未经形式归并、语义识别的初始关键词81626个,拟据此识别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热点。

1.2研究方法

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知识图谱为信息可视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近年来信息可视化领域的专家逐渐重视可视化工具的开发及应用,主要有CiteSpace、Ucinet、VosViewer、Bibexcel、SPSS[16]等,其中CiteSpace软件为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所绘制的科学引文网络图谱能够展示某个学科最新的前沿领域及其演化进程[17],因此笔者借助该软件绘制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识别领域内研究热点。

学科或领域研究热点往往与时间高度相关,因此笔者将2004—2012年9年度的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数据以时间片段等分为3个时间片段,分年度识别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期揭示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此外,CiteSpace软件仅识别从WebofKnowledge中下载的文献格式[16],因此笔者借助VisualStudio2005以C#为编程语言,自编程序“CMSCI_TO_CITESPACE”以完成CMSCI数据库中数据格式的转化。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识别过程见图1。

2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通常由发文作者依据文章主要内容自行标注形成,旨在高度概括文献的主要内容,但同时存在着(1)关键词意义一致,但表达方式不一致,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存在着“HPLC法”“hplc”“色谱”“高效液相”“HPLC法测试浓度”等。(2)关键词含义相近或相似而表达方式不一致,如“胃癌”会被同时标注为“胃肿瘤”等,因此笔者对关键词展开了数据清洗工作,主要包括含义相同或者相似关键词的归并以及无实际分析意义关键词的剔除2个步骤,以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1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为揭示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采集此时间片段内经过初步清洗的关键词数据,导入CiteSpaceIII软件中,进行如下设置:(1)以文献关键词字段作为分析节点;(2)2004—2006年3年数据作为一个时间切片;(3)选取PFNETs[18-19]为减枝算法;(4)采用阈值插值组合(thresholdinterpolation)控制知识图谱中节点及连线数量(在识别其他时间片段研究热点的过程中,只修改时间切片字段,若无特殊说明,初始设置与此类似,下文将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阈值插值组合生成知识图谱的过程需要经过大量实验,以得到聚类效果较好的知识图谱,笔者通过大量实验,最终发现设定阈值插值组合(c,cc,ccv)分别设定为(1,1,1)、(1,1,1)、(15,1,5)聚类效果较好,所形成的知识图谱见图2。

综合分析图2及表1,可以看出“药物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医药疗法”“动物模型”“细胞周期”5个关键词词频较高,构成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进一步解读图2归纳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类主题。

2.1.1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C1)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础,使用鉴别能力强、准确率高且快速的技术手段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薄层色谱法3类方法依据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对药物质量及药物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表明2004—2006年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薄层色谱法为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重要手段。

2.1.2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C2)聚类#C2中姜黄素[21]、小檗碱[22]、苦参碱[23]3种物质为中药有效成分,均与“细胞周期”联系紧密,原因为其抗肿瘤作用与调控细胞周期、影响细胞增殖有关。同样,黄芪因其主要提取物黄酮可诱导细胞凋亡,故与“细胞周期”共现次数较多。此外,bcl-2基因作为近年来研究肿瘤细胞凋亡的热门原癌基因,在聚类#C2中也与“细胞周期”共现次数较高。

2.1.3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C3)聚类#C3中关键词“动物模型”与“脑缺血”“骨质疏松”共现,表明2004—2006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对脑缺血动物模型及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较为关注,此2种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对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有重要意义。电针疗法为近年中医针灸学中较为新兴的疗法,该方法用针刺入腧穴以微量电流波刺激穴位,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聚类#C3中关键词“动物模型”与“电针”直接相连,表明在2004—2006年运用动物模型来研究电针治疗疾病的效应机制为其领域内研究方向之一,该研究方向的形成同样表明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注重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手段与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相结合。

2.1.4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中医药疗法研究(#C4)高脂血症与糖尿病都是常见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饮酒量的上升,二者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其与“中医药疗法”共现,表明中医药疗法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中药复方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来调节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防治高脂血症及糖尿病[24]。

2.1.5中药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鉴别及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其的影响(#C5)该聚类的形成侧面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为中医药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2.2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研究热点要么针对于历史问题进行理论、方法、技术上的深入研究,寻找学科或领域内的新增长点,要么针对新的科学问题展开新的研究,对研究热点及其关注程度往往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为识别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研究热点,并将其与2004—2006年研究热点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将该时间片段内经过数据筛选后的关键词集合导入CiteSpaceIII软件。通过多次实验模拟,最终确定阈值组合为(1,1,1,)、(1,1,1)、(19,1,5),所得到的79个关键词节点、68条关键词连接线形成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聚类效果较好,见图3。为揭示图3中的主要内容及重点信息,笔者统计了2007—2009年词频位于前15位的关键词的词频、中心度值,见表2。

较2004—2006年,此时间段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较多节点拥有较高中心度值、网络结构较为复杂、连通度较高,表明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逐步具有了共同研究方向,研究理论方法不断成熟。

结合图3及表2,对比2004—2006年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可知: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C1)、中医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C2)、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C3)、高血糖症及糖尿病的中医药疗法研究(#C4)同样为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但图3各聚类网络结构复杂度均有所增加,表明各研究方向的广度有所扩展。

此外,与2004—2006年相比,2007—2009年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形成了新的重点研究方向:(1)聚类#C5中,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心力衰竭”直接相连,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构成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重点研究方向。笔者通过查询CMSCI数据库原始文献发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防治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医者可依据患者心力衰竭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25]。(2)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中药新品种、新剂型的不断开发,中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也呈增加趋势[26],在聚类#C6中表现为“中医药”与“不良反应”直接相连,表明我国中医药学科交叉领域对中医药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为注重,成为领域内另一个研究方向。

2.3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为识别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以期为领域内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提供思考,笔者同样借助CiteSpaceIII软件识别该时间段领域内研究热点,经过初始设置、多次模拟,最终确定阈值插值组合为(1,1,1)、(1,1,1)、(8,1,7),得到76个关键词节点,69条关键词连线,所形成聚类效果较好的知识图谱见图4。

与前2个时间片段类似,笔者对关键词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相关统计,得到词频位于前15位的关键词词频及其中心度,见表3。

图4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关键词共现及聚类知识图谱Fig.4Knowledgemapping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

图4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关键词共现及聚类知识图谱Fig.4Knowledgemapping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下载原图

表3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高频关键词基本信息统计Table3Statistics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下载原表

表32010—2012年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高频关键词基本信息统计Table3StatisticsofhighfrequencykeywordsininterdisciplinaryfieldofChinesemedicineduring2010—2012

由图4及表3,与2007—2009年对比发现,高效液相色谱法、细胞周期、药物鉴定、中医药疗法、动物模型仍然为2010—2012年高频关键词,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C1)、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C2)、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研究(#C3)三大研究方向延续性较好。

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构成2004—2006年以及2007—2009年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聚类#C4中,关键词“糖尿病”未与“中医药疗法”直接相连且位于不同聚类中,但其与中药“三七”直接相连,同样从属于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可视为2010—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侧面表明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糖尿病,在研究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深入。

图4中,关键词“caspase-3”首次出现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与“细胞周期”直接相连,通过查证发现caspase-3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最主要的终末剪切酶,与细胞周期关系紧密,该共现关系的出现表明2010—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关于中医药作用细胞周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此外,聚类#C2中,关键词“细胞周期”与“抗肿瘤”直接相连,且二者均为高频关键词,进一步研究现有文献,笔者发现国内已有相关研究发现姜黄素、大黄、苦参碱能够对某些肿瘤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效应途径。综上,中药作用于肿瘤细胞周期,进而诱发细胞凋亡,影响其增殖为近年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

3结语

本文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11版)》所列之248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内中文核心期刊文献数据为基础数据,基于《中图分类号(第4版)》识别我国中医学学科与医药卫生领域内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文献,借助CiteSpaceIII可视化软件对其关键词展开共现、聚类分析,最终以3年为时间片分年度揭示2004—2012年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得出以下结论:(1)2004—2012年,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动物模型实验验方法研究、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研究以及高血脂症与糖尿病的中医药疗法研究一直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此类研究方向的形成说明在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中医学与药学的学科交叉为领域内学者学科交叉行为的主要表现,所形成的四大研究方向延续性较好,不同时间片段研究重点有所侧重。(2)2004—2012年,高效液相色谱法、反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3种实验方法成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方法中的重要手段,进一步表明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我国中医学与药学学科交叉得到了广泛关注,中药质量鉴定与化学成分研究为该领域内研究热点。(3)2004—2012年,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构成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内的重点治疗方法。传统中医治疗在既有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治疗某些中医优势疾病,如中医药抗肿瘤、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电针治疗疾病的效应机制等。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范文第2篇

1 地市级临床研究型医院核心管理机制的优化路径

管理机制是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2]。临床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需要从发展、运行、保障等三个方面思考相关机制的优化完善并使之相适应。

1.1 优化发展管理机制,增强综合实力

1.1.1建立有效的人才引培机制

临床研究型医院需要复合型人才,就是既拥有高超的临床技术水平,又具备良好科学研究思路的临床科学家[3]。近几年,医院树立筑巢养凤亦引凤的人才建设理念,积极打造临床研究型医院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一是养凤,立足自身培养人才,医院修订了《关于学习进修管理的暂行规定》,鼓励科技骨干到国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进修交流,回院三年内必须在科研立项和新技术开展上有所建树,并与进修学习费用挂钩,做到激励和约束同步,有效提高了学习进修的成效。二是引凤,吸引高端人才加盟。医院除了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外,还建立了一系列人才创业配套机制,如设立科研经费支持、推荐进入临床导师制、建设中心实验室和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等等,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1.1.2 建立高效的科研创新机制

在继续加大科研投入的基础上,医院在课题立项上,树立科研来自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理念,围绕临床业务开展科研攻关,如2014年,推荐心脏中心无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一体化治疗获得市卫生局重大项目,神经外科多模型神经导航联合荧光导向技术在脑功能区胶纸瘤中的应用研究获得市科技局立项;2015年,推荐消化内科无锡地区胃癌血清学筛查的研究获得市卫生局重大项目,个体化干预单次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腺癌检出影响的临床研究获得市科技局立项。另外,在实验室管理上,医院积极引进博士级实验室人员,梳理工作人员的研究方向和技术特长,突出流式细胞和基因诊断方向,为临床科研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加大实验室的设备投入,目前已有10个国家自然项目在本院实验室完成。另外,医院还根据需要在相关临床科室设置科研岗,并纳入科室目标年度考核,促进一线临床科室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1.1.3 建立长效的学科建设机制

学科建设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医院发挥医疗、教学、科研三大功能的基本平台,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根本,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实力的象征[4]。学科建设必须致力于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好学科带头人,这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二是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学科人才队伍;三是创学科技术品牌和特色优势技术;四是加强内涵建设,适时扩大规模。2014年,医院出台《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就学科带头人的岗位设置、选聘条件、岗位职责、福利待遇等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选拔出了包括国内肺移植专家陈静瑜在内的31位学科带头人,极大地推动了医院学科建设的步伐。随之,医院又在2014年底出台了《学科带头人年度考核方案(2014年2017年》,对学科带头人聘期内的学(专)科建设、专科诊疗技术发展与辐射、专科人才培养、课题立项、科研成果、研究生培养带教、领头作用等项目进行百分制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促进学科带头人真正发挥作用。

1.2 优化运行机制,满足患者医疗需求

1.2.1建立充满活力的技术进步机制

地市级公立医院的首要功能是满足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医疗救治和健康保健需求,自2007年无锡市人民医院成立以来,医院实施了以院控、标志性、一科两技、适宜为内容的四项技术管理和腔镜、移植、内镜、创伤急救、实验室检测、影像仿真、网络、护理等八大技术平台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医院于2013年修订了《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规定了不同等级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流程,院部重点管理院级重大和国内先进性技术的开展,每年各个等级技术循环转化,不断确定新的技术进步方向。另外,医院为了鼓励新技术的开展,在医保政策、设备投入、启动经费和技术负责人的待遇等方面,都给予了管理机制上的倾斜,支持临床一线开展新技术的积极性。

1.2.2 建立教学相长的临床教育机制

临床研究型医院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住院医师。无锡市人民医院作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致力于住院(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截止到2014年,已接收本院以及其他二三级医院699人住院医师培训,已完成培训350人;接收无锡市首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转岗培训学员207人,完成培训137人。同时,医院作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常年接受七年制临床本硕连读四个年级四个班100多人的临床教学任务,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理论和技能考试、教学查房比赛、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均在南京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中名列前茅。教学相长,医院在完成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促进了本院带教老师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巩固与提高。

1.3优化保障管理机制,确保医疗业务开展

1.3.1 建立规范的设备管理机制

顺应临床研究型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医院建立了设备分类管理模型,对全院五十万元以上186台(套)医疗设备进行了分类管理,按照功能分成诊断类、治疗类、辅助类和科研类四大类,不同类别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监管方式,诊断、治疗类的设备通过收费系统从诊疗例次和收入情况进行监管。另外,对四类设备可开展项目、已开展项目及未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督促临床科室加强设备功能开发,提高设备使用率。

医院还定期开展设备效益分析,每月对全院十万元以上设备进行效益分析统计,对医技科室进行效益分析考核,力争设备收益同期增长10%,同时,针对往年开展情况不佳以及新购置的十万元以上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医疗设备开展项目化管理考核,主要是对这些设备的开展例次进行考核,经过考核反馈督促,医技科室的设备效益增长每年都能保持在10%以上。

1.3.2建立强大的信息支撑机制

现代化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数据集成平台可以助力临床科研的开展。医院信息系统运行多年,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医院搭建数据集成平台,将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数据整合汇总,对大量的异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查询和分析,应用于决策支持(BI)、疾病追溯、病人安全控制以及病历的查询等,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医院通过数据集成平台提供病人360信息完整展示,包括患者信息、手术记录、检查报告、用药记录、诊疗小结等信息,将医生关心的热点进行了重组和整合,便于医生全面掌握病情,辅助医生做出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诊断与治疗。

2 地市级临床研究型医院优化核心管理机制的成效分析

自2014年确立临床研究型发展方向以来,医院积极优化相关核心管理机制,全面促进了科研、技术、学科、人才等方面建设,医院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

在科研创新上,两年来医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科技厅临床医学专项(200万资助)1项;获得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三等奖和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创新三等奖各1项、还获得江苏医学奖3项、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31项(其中一等奖3项),无锡市政府腾飞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12项;发表SCI论文146篇、中华核心84篇,获得国家专利共148个(发明专利5个)。江苏省人体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科技厅中期检查。

在技术进步上,两年来医院开展国内首例先心病介入封堵同期双肺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症;2014年,医院肺移植团队共完成肺移植101例,创出年肺移植手术总量全国新高,进入世界肺移植先进行列;心内科磁导航下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稳步提升,年均完成总量超过30例,数量位居国内第一。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手术、心脏电生理手术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心外科继续保持市内领先水平,年均手术总量占全市80%以上。

在学科建设上,两年来医院新增眼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儿呼吸内科、神经内科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检验科顺利通过了省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现场复评。目前医院已形成1个省级诊疗中心、1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1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组成的重点专科群。

在人才教学上,两年来医院共引进博士44名,成功创建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增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5人。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获得抗感染药物专业和心血管内科专业两个专业招生资质并如期招生开班。

2014年,医院完成门急诊量257.15万人次;出院病人数7.3444万人次,手术总量28659人次,业务收入19.93亿元。医院连续三年跻身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前15名。

3 地市级临床研究型医院优化管理机制的思考

3.1注重管理机制的目的性,推动临床研究型医院快速发展

管理机制的构建服务于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临床研究型医院发展目标确立后,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必须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要勇于摒弃阻碍临床研究型医院发展的管理机制,增加有利于临床研究型医院发展的管理機制,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服务于发展。

3.2注重管理机制的系统性,促进临床研究型医院有序运行

内在关联性是管理机制的本质特征,临床研究型医院管理机制中,发展管理机制侧重于科研、人才、学科等发展要素的管理,运行管理机制侧重于技术、教学、绩效等运行要素的管理,而设备和信息化管理则属于保障机制的范畴,三者相互关联,形成闭环系统。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野生动物医学 野生动物保护 兽医学 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129-02

野生动物医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是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以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动物疾病防治为研究内容。野生动物医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生的培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中还没有野生动物医学这个学科。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的招生培养需要借助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学等学科平台进行。

一、野生动物医学方向的研究生将成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救护领域的研究型或者综合型人才

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对动物医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的本科生在野生动物疾病研究基础上作更高层次的培养。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其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初步应用,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知识内容学习得并不深入。野生动物保护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对野生动物疾病方面的知识只作一个大概的了解。而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就在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将这两个不同专业体系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养既熟悉动物疫病防治理论又掌握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跨学科体系的研究型或者综合型人才。

研究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侧重对野生动物疫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在对病原体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后,结合发病野生动物的行为特征,提出疫情、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该类型的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将来野生动物疫病防治领域基础研究做人才储备。野生动物医学研究型研究生可按照科学硕士进行招生培养,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博士学习,并最终将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作为其终生的职业。

综合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要以野生动物保护具体工作单位或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需要为培养出发点,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基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或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者的业务水平,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救护能力。该类型的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野生动物医学综合型研究生可按照专业学位硕士进行招生培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与相关生产实践单位接触,了解相关生产实践单位在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中遇到的问题,有目的开展相应的研究试验,以便将来在工作中解决这些问题。

二、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一)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不再以教师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为首要任务。研究生授课体系应该具有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素养、自主获取知识的功能。对于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应将科学的野生动物保护观根植于心,熟悉国际、国内野生动物保护行业的现状,使学生明白其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服务于野生动物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个根本的大局,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人文意义。

(二)野生动物行业有其特殊性,在进行野生动物相关工作的时候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为野生动物高级人才,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一定要熟悉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国际、国内法律法规。适用我国野生动物和利用的法律法规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一类、二类传染病》《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三)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需要结合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两个学科体系的知识进行培养,需要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在培养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应该围绕“野生动物疾病防治”这个核心点,建立“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这两个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本科为动物医学背景的同学应该选择“野生动物保护”这个模块中设立的课程,本科为野生动物保护背景的同学应该选择“兽医学”这个模块中设立的课程。但无论是“兽医学”还是“野生动物保护”模块中的课程体系,都不能简单的照搬各自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也不能采用本科阶段的授课方式。

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自学能力,在课程设置和授课过程中不需要全面系统的讲述,只需要给学生点出各种课程核心内容即可,按照“师傅领进门,学艺靠个人”的观念进行授课。“兽医学”模块体系,可借鉴兽医学一级学科的分类法,分为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三大综合课程。“野生动物保护”模块设置野生动物管理学、生态学、动物学这三大综合课程。

基础兽医学重点讲述怎样应用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知识阐述发病机制,诊断具体疾病,指导用药施治,通过例证法使学生掌握这几门课程的用途即可,而这几门课程系统的理论和概念,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可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学。

预防兽医学重点讲述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在传染性疾病发生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可通过几个重要的疾病如禽流感、血吸虫病对野生动物及人类自身的影响来讲述。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范文第4篇

一、引言

基础研究作为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推动着我国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在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高校基础科研的组织机构是否合理,关乎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资源、协调内部领域之间和外部同行之间的合作的重要计划和策略[1]。生物医学作为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其他重要学科,承载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引领文化的责任。高等教育与科研中的生物医学,又有别于其他重要学科,受影响于现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成员的效率和有效性[2]。随着生物医学领域基础科研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同部门、多学科交叉在培育重大创新成果的作用日益显现[3]。如何从基础科研组织架构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性创新改革,是当代高校“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实现生物医学可持续发展乃至跨越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生物医学基础科研组织机构和平台框架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策略分析,进而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和改革。

本文旨在研究当前国内外生物医学领域基础科研的组织机构现状,对不同组织架构进行优劣势分析,进而探讨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跨学科发展模式中需注意的问题。

二、国内外生物医学基础科研组织架构现状

国外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机构多以政府部门直属单位(如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地方大学为立足点,常见研究院(所)、研究中心、学系等组织机构,同时不少大学含有合作或附属医院开展基础-临床转化研究单位。除此之外,相对独立的医院/诊所(如: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梅约医学中心等)也非常注重基础研究为临床个性化治疗和发病机理解释的作用,成为国际上创新的医学教育和世界领先的医学研究的典范。一种集成多国(地区)某一领域科研优势,并由多国参与投入投资的科研组织架构日渐兴起。总部位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欧洲衰老生物学研究所(ERIBA)即在荷兰政府、欧盟、格罗宁根大学以及欧洲多家企业的资助下,联合致力于衰老发生发展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随着交通运输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地理上的差距对基础科研的影响越来越小,以某一专业基础研究而形成的多地甚至跨国研究所(中心)为大数据时代基础科研的靶向性提供了更高准度的平台。以德国心肺系统精英组(ECCPS)为例,它在黑森州的法兰克福、吉森、巴德瑙汉姆三地分设基础转化研究中心,聚集全世界心肺系统基础临床学者开展该领域顶尖研究。由此可见,当今国外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出了传统学府研究外,呈现出“抓特定领域,重协同合作,促转化研究”的新格局,其中不少研究所、中心的建立依托了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三级联动,就某一专业学科的科学问题集中优势力量寻求突破。

与此相比,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基础科研的组织机构大致可以包括以下三类。1、政府(中央或地方)拨款兴建的基础科研的院、所,是独立法人机构,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投资,随社会需求和任务变化,组织机构进行设立和调整,具有灵活和机动性,适合于联合攻关和解决社会特殊或急需研究项目。2、私立或独立基金建立的研究院、所,由基金会作独立法人,聘任院、所运行机构,与政府建立科研机构形成对比,国外发达社会较为常见。3、接受政府和民间研究经费、由大学等教育机构兴办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包括院、所、中心、实验室等。

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建立的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在形式、种类方面多种多样。院、所、中心、实验室名称很多,其大小也不尽一致。在西方国家,院所大多称为“Institute”,有的国家为凸显院的规模,则将院称为“Institute”或“Academy”。国内外大相径庭的是,称之为研究所或中心的机构很多,有的所或中心其实规模很小,名不符实、甚至为一个私人基金或一个人而设。目前,国内外大学设立的研究所或中心普遍并存着两种在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的不同形式:(1)、综合性的院制机构,由大学直接扶持和管理,如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2)、专业性研究所,由大学扶持和二级学院管理,如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下设的神经发育与再生研究所、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下设的衰老研究所,等等。

优劣势分析

无论国内或是国外,对于专业研究人员学院或大学的直属专业性研究所是较为理想的研究环境。规模在20个主要研究者(PI)左右和100-200工作人员的研究所,是攻克关键科学研究问题的理想环境。在这个环境下,研究人员将具有关键的科学家集体人数或人力资源,有利于密切接触、交流与内部合作,同时便于仪器平台和设备的使用,共享各类规模的设备和仪器,也便于管理。然而,对于规模较小的研究机构,由于研究人员匮乏(尤其是PI的人数),以及设备平台的规模限制,如需运行诸如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这样的研究机构,则要求人员素质整齐、在科学水平上要求较高的团队,并且运行经费和管理上的支出也是相对昂贵的。而设立于医院内的科研平台往往缺乏“基础-临床结合”研究背景的专门人才,尽管拥有设备、临床样本资源优势,却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学转化平台。

大学直属综合性研究院、下设分门别类的研究所,规模较大、整体环境具有人才和设备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利于生物医学领域多学科交叉、多学科联合攻关;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以及各种技术的联合使用和管理;有利于大型和新技术平台的建立、发展和更新,尤其不断添置新仪器设备和各类技术专长人员的培训和支撑技术团队的发展;有利于运行经费上的统筹使用和管理上人员的精简。因此,国家、省市各部委扶持、大学直属综合性研究院可能是未来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机构的主流发展方向。然而,规模效应由于资源权重相对分散,不可避免地延缓了高精尖产出。因此,相比国外新成立的专一研究机构(如ECCPS,ERIBA),投入产出效率仍相对落后。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校建立独立于以教学为目的和主体的研究院、直接由大学顶层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务实的机制尝试。浙江大学已经建立了13个独立研究院, 29个交叉研究中心,分别平行于其它院系。下表从多角度比较了我国大学研究院与学院研究所的优劣势表2. 大学研究院与学院研究所的优劣势比较

三、新型生物医学组织架构模式探讨

如果说跨学科研究是生物医学或其他学科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那么基础-临床相结合是实现生物医学转化、知识运用实践的必经之路。通过上述优劣势比较不难发现,对大学院校而言,大学直属综合性研究院(中心)、下设专业研究所是在资金资源有限情况下的最优模式。但由于多专业研究所和中心、以及有限的人力资源,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上需要有效合理地计划设计,优化资源配置。

1.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

为了能够有效顺畅地进行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高校或研究机构需要成立有别于传统独立院系的跨学科组织,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需要得到相应的科研支持和人事认证。跨学科组织成立的步骤应该包含:撰写申请,提交议案,审核,核准,划拨经费,执行。为了有效促进传统生物医学形成跨学科的氛围,大学可以采取设置“小而全”的学院方式,让更多学科可以在同一组织下交叉碰撞。同时,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设置大院系,或单独设置实体或虚拟的“跨学科促进学院”,以经费等激励措施鼓励不同学科相互交叉。

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会面临初创时的困难:缺乏资金、管理经验、有效沟通等。不仅如此,作为与传统学科模式较有偏差的新模式,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难以避免的与传统的学科管理模式产生矛盾。比如,最为突出的人事问题,教师既属于学院(系),又同时属于研究院(中心)管理,而且面临双重的考核标准。初创的跨学科组织,无论是实体或是虚拟形式的,往往迫切地寻找项目和资助,使得科研精力不足,难于准确地把握研究热点。此外,很少有跨学科中心的主任备有识别和预防共性问题,如招聘、合作、资助等问题的工具和措施,使得一旦这种预先可知的问题发生时,仍然是乱作一团。发达国家认识到,对于跨学科研究中心而言,专业的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当科研人员仍然扮演着跨学科研究中心管理者的角色时,他们通常会得到具有大型跨学科科研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的支持。

2.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

在开展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过程之中,合理分配研究经费,研究成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并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是提升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成果水平的有效举措。研究主题的明确,是需要在长期的探索中慢慢明晰。除了在立项过程中要认真谨慎以外,研究机构的建立往往不适应机构原有的组织模式,因此,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的成立往往会采用新的管理模式,这种变革会与原来的模式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包括资金分配和人事聘岗等问题。有时,因为高校的行政化力量过强,甚至会导致立项破产。为此,如何能有效地协调新型机构利益和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战略目标,也是立项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新建立的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在运作的过程中,需要负责人的全力配合,才能保障组织机构的长期稳定。发达国家通过高校配比,或者激励负责人个人的方式,使得负责人有足够的积极性扶持新型组织机构正常运作。跨学科人才是进行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的智力支撑,是整个运行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跨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还专门安排了主管研究的副校长兼副教务长负责协调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实现沟通顺畅。

3.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

新型生物医学基础科研机构所涉及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建立健全的跨学科学术评价制度、鼓励团队协作、承认在其它学科出版物上发表的成果等。评估和考核除了决定某个跨学科组织后续研究资助的力度外,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废止表现欠佳的跨学科夕阳组织。发达国家建立了系统的、常规的、定期的考核制度,实行跨学科组织主任问责制,表现欠佳的跨学科组织的解散作为常规的操作,而非特例。在定期的资助竞争当中,自然形成了包括现存的跨学科组织和新立项成立的跨学科组织在内的所有跨学科组织的资助优先级。在发达国家,如果某个跨学科组织不能获取足够的支持,那么废止应该是一项默认的操作。

除了对跨学科组织进行评估外,还需要对跨学科组织中成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然而,跨学科研究多数以合作形式出现,要区分联合署名的各作者贡献权重较难。在强调论文主要贡献者是第一作者的环境中,就合作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者而言,常面临如何通过署名的排序真实反映作者对于研究贡献的困难[4,5]。国外学者提出了两种指标对个人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进行定量评估:跨学科整合度(I),即Integration;专业度(S),即Specialization。对于如何定量评价跨学科学者乃至学者研究的跨学科性,此种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性[6]。

跨学科研究评价的原则性问题需要根据跨学科研究机构自身的目标和文化对跨学科研究进行评价。目前,学术界广泛采用的评价制度是同行评价制度,虽然它的合理性至今仍然受到公认,但是对跨学科而言,同行评价制度对其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如某领域专家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和科研的影响,其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不完全理解跨学科研究。针对这种情况,有学者提出一种创新的跨学科研究评价,即首先,申请人和评审人之间交互评价;其次,申请人之间就公开的内容可以相互交流并提出建议;第三,由网络引导的评价过程。虽然过度公开透明的评审过程不利于控制评审的公正性和保护知识产权,但是这种评价方法不失为跨学科研究评价的一种积极尝试。

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位一体化;数字医疗;生物医学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34-02

一、“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工程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我国经济建设主战场,应责无旁贷地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1,2]。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研究型的综合性的,大体是我们国立的重点大学”;“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和“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都带有浓重的学科体系特点。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提高,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从而出现了人才市场上供求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缺失决定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而“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其弥补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能力培养上的不足,符合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构建“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应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以数字医疗仪器为特色,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具有能将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医学电子仪器的设计制造、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在其他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等工作的高水平、创新复合型人才。因此,推进人才模式研究,合理安排知识内容,突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培养学科归属感、自豪感,让社会更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储备,这些都将列入我们的学科规划。

在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中注重解决三个科学问题:①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问题,实现我校独具特色的新型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研究;②信息背景和导向问题,实现扎实的信息技术背景、服务数字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③产学研研发平台和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建设,利用现有多企业协作的省部级科技平台,培养更具活力、创新型研究生人才。

三、“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优化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体系

知识结构是指知识的构成状况,即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的相互比例、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所形成的整体功能。知识结构通常包括核心知识和拓展知识,它们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核心教育和拓展教育。由于以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所接受的核心教育内容不一致,各高校差别非常大。比如医学院校往往强调医科内容,学生最初接触的知识往往是纯医学内容,在进行后续的拓展教育时,由于工科基础太薄弱,学生感觉非常吃力。而在工科院校,核心教育内容重视工科,按理说进行拓展教育比较轻松,但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干什么的?”“与自动化等专业的区别在哪里?”“重庆邮电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些什么?”这些疑惑让学生的拓展教育受到制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教育课程群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基本知识;(2)工程专业核心课程;(3)生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4)人文与社会科学;(5)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二)突出信息特色,探索教育创新如何服务地方经济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需要宽厚的信息背景,要利用运用大量的通信、计算机领域和仪器仪表知识。重庆市“10+2”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信息(数字医疗等)、生物(生物医学工程等)等高技术产业,构建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在生物医疗、信息、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国家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因此,本研究将立足信息学科基础,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医学电子仪器为学科特色,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具有能将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医学电子仪器的设计制造、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在其他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等工作的研究生创新人才。

(三)构建、探索运行具有可推广性的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

研究生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解决问题、理论分析、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研究实践平台是研究生创新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教育工作者担负了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开拓学生科学视野,提升学生科研素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医学工程型人才的教育工作中,生物医学工程的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该广开思路,不仅重视研究理论教学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要积极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创造环境和氛围。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目前研究生水平评价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第一是课程考核;第二是;第三是论文答辩。这三大模块基本上确定了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处理课题能力和总结能力。但是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种交叉学科,其评价方法应该体现学科特色,需要更加细致化、过程化和量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评价指标体系的选用。既有学科特点,又有产学研创新,交叉学科,信息特色。比如:课程学习体系,必然要包含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健康康复要求等多方面、多模块的知识体系,包括课堂学习、文献查阅、情报检索、归纳总结等能力,知识产权申报与总结;产学研平台实习和解决企业需求能力评价;发表科技作品,不但包括科研论文,还应该强调文献综述发表,专利申报,软件著作权发表等事项。(2)指标体系权重设计和评价算法。通过充分调研、征求导师、同行、学生意见和建议设计各参数权重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和体系指标权重设计相应的评价算法,通过量化和定性评语方式确定研究生创新能力。(3)评价效果研究。通过评价体系的研究,跟踪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同时进行评价方法效果复核。

(五)探索研究生研究、学习生涯规划

研究生生活时间短,而学习、研究任务重。研究旨在实现一种明确的、有序的研究生研究学习生涯规划,解决如何尽快适应交叉学科学习研究、如何规划研究生涯问题。通过研究生涯路线图的形式研究在不同学习阶段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所需从事的工作、参与的课题、掌握的技能、乃至发表的作品。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基础入学研究生的研究生涯路线图,获得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研究过程管理。探索学习、研究过程的宏观目标与微观管理的有机联系,通过共性问题,提炼出不同类型入学研究生将要践行、实现的研究路线图。在研究中还将全面研究国际、国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中的优势体系、培养方案,进一步提炼出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新战略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群,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全面实施与整体提升。

四、结束语

实现独具特色的新型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研究,实现扎实的信息技术背景、服务数字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建设产学研研发平台和研究生培养平台,利用现有多企业协作的省部级科技平台,培养更具活力、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必须探索本学科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法和教学改革模式,在可能情况下与我国“卓越计划”进行有效接轨,探索在数字医疗人才培养领域开展应用型、工程型、创新性卓越工程师的可行性[4]。显而易见,只有注重过程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有内在的驱动力,才能保证“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张阳德,,任力锋.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04,12(3):106-107.

[2]陈武凡,谭小丹,周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色教育的系统规划[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