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单位作风建设方案

单位作风建设方案

单位作风建设方案

单位作风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风电工程;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极为迅速,在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由于风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能源产业,各项标准不齐全,只能综合参考火电、水电以及变电工程的质量验评标准、工程项目划分标准等来制定相关的验评体系和管理体系。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改进和提高的办法与措施,以供参考。

一、 风电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数量大、种类多

风电工程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一个个单项或专项工程项目组成。从项目立项、核准到开工、建设,再到项目施工、竣工达产,长达两三年时间,有的甚至更长。主要资料包括勘测设计、招标投标、输配变电、道路、土建、设备安装、隐蔽工程、装饰装修等方面,并经文字、图纸、图表、声像、图片、照片、实物标本等形式记载,形成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工程建设档案。

(二)价值高

风电工程建设档案产生于风电工程项目建设和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工程中,涉及质量评定、事故原因分析、索赔与反索赔、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以及日常管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依据也是生产运行、维护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

(三)综合性强

风电基建档案具有周期长、参建单位众多的特征,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本身便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经过多个阶段的实施;再者,涉及有关多个单位的管辖,如电力、规划、发改委、环保、土地、消防、林业、通讯、政府等部门,使形成的风电基建工程建设档案专业性、综合性强。

二、风电工程基建建设档案管理的常见问题

近年来,由于风电场的迅猛发展扩张,借鉴火电、水电等其他电力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风电在生产运行、财务控制、综合管理等方面已逐步走向成熟。在风电开发建设进入施工建设时,风力发电陆续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及建设监理制,加强了对风力发电建设等方面探索,档案管理也取得了重大进步,但风力发电基建档案管理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1]:

(一)重工程建设,轻档案管理

为使工程项目尽快发挥效益,风电场建设方和参建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工程的有形建设,忽视档案资料的作用,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未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日常建设管理中,特别是在施工阶段面临工期紧施工任务重等情况下,只重视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和资金的控制,而忽视了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编等工作,造成工程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不能同步进行。

(二)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且执行不到位

工程建设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实施细则未及时跟上,缺乏完善的约束机制,造成风电场基建档案存在资料不齐全、整理不规范、内容不准确、设计图纸数量不足等诸多问题,加之参建单位内业管理人员参差不齐,在早期风电建设建设中监理公司无可借鉴经验,对参建单位人员未进行必要的指导,导致在基建工程期内无法有效地进行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验收检查的全面掌控,导致执行不到位。

(三)档案归档不及时且质量不高

档案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兼有持续性和时间性,受风力发电建设参建单位多、工期长、人员变动大等因素影响,各单位对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未及时收集和妥善保管,档案资料不能按规定及时移交和定期整理归档,待工程项目完工需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时再来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突击补充档案资料,导致工程竣工档案“事后算总帐”的被动局面,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难以控制。

(四)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且专业化不高

基建档案具有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特性,大部分工程存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环节众多,各个专业交叉作业等原因造成了基建档案的复杂性。风电场基建工程资料整理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配置人员需熟悉电力企业的工作流程。然而,由于管理力量薄弱,建设单位或参建单位配备的档案人员又多为兼职人员,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且未经过专门的岗位培训,对风力发电工程档案收集、整编、管理等要求不了解,对风电场现场设备不熟悉,对风力发电基建工程资料的整理工作缺乏经验,对基建工程档案工作没有清晰的认识与展望,造成工作划分不清、工程资料无法真实反映施工过程与全貌,导致档案管理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五)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且信息资源未共享

在实际工作中,对风力发电档案管理没有统一标准,也未实现信息化软件管理,加之各参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纸质文件轻视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档案未同步管理,一些资料与记录存在缺失漏项,导致工程档案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其次,由于档案工作长期被忽视,档案工作人员缺乏热情,致使档案资料不完整、不规范,无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 应对风电基建工程档案管理问题的措施

基建工程档案既是展示风电建设历程的窗口,也是推进风电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2][P.5]。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建档案的作用,必须从档案观念、管理措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强对基建工程档案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第一,要在思想上重视档案工作,更新观念。在施工整个过程中,严抓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档案工作。档案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风电建设档案不仅仅是风电学习、工程建设管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风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项目指标之一。为此,必须做好风电基建工程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与归档等工作,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

第二,健全完善风力发电基建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符合风电特征的档案体制和保障对策,编制统一的分类方案和规则,从工程建设启动与收集档案工作同步进行,做到过程受控,确保制度的落实。建设单位负责收集整理本单位工程管理的前期文件,并做好各参建单位移交档案资料的接收,使参建单位能够保质保量地提供合格的竣工资料,使归档工作有章可循,档案充分发挥其原本的作用[3]。

第三,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责任制度。首先应明确建设单位与参建单位领导的责任,增强档案意识与支持力度。在基建工程档案立卷之前,要求对建设单位的档案员进行辅导和培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归档的范围,向建设单位档案人员提供完整细致的归档范围,特别是针对立项材料、报批材料、工程图纸、设计变动等部分重要的文件熟悉掌握,以方便于对参建单位的兼职档案员进行检查。

第四,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企业应加强对档案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调动档案人员工作积极性,使档案人员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自觉增强责任意识。对工程项目必要材料归档有充足的了解。档案管理人员自立项开始,就积极介入,深入现场,对参建各方所产生的档案,档案员需要作到心中有数,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建工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进程的顺利进行。

第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建立高效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系统,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进程。并按照行业标准配置专门的档案室,配置相关的专业档案设施和管理软件,配备专业档案人才,为实现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处理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利用现代化手段技术对风力发电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信息整编,加强对纸制档案的电子档案建立和转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提高档案检索能力,有效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四、结论

风力发电基建工程档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资料,也不是简单的搜集整理工作,它是工程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的控制手段之一,工程档案在质检验收、安评、环评、达标投产等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档案资料管理将对风电场的运行、安全、检修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重视对项目档案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不断总结完善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经验,使档案资料能更好的为风电工程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爱芹.电力基建档案整理的常见问题[J].档案管理, 2010,(5).

单位作风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作业 风险 消减控制

随着油田建设的大发展,新区块的不断开发、老区块的不断改造与维修治理,使产能建设项目、油田维护维护项目、安全环保隐患治理项目逐渐增多。而大多数地面建设项目任务重,时间紧,导致危险因素和可能发生的事故较多,为了降低油田建设施工作业风险,保证油田建设安全平稳的运行,必须对地面施工作业实施有效的风险消减和控制措施。

1 地面施工作业风险削减的环节控制

1.1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在地面作业施工中根据施工项目进度、天气变化以及现场情况,要求施工单位要与建设单位建立安全信息沟通渠道,注重事前沟通,加强事故预防,及时、详细、全面队施工中涉及重大风险的事项进行全方位安全信息交流;加强安全风险辨识,提高安全过程控制,强化应急预案演练,从而及时消减安全风险。

1.2 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掌握专业的安全操作技能

作业人员是施工作业最基本的安全因素之一,参与施工的各类特种作业人员,诸如供电工、起重、爆破、金属焊接气割、架子工、井控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专门机构经过培训、考核颁发的资格证书,并且按时复审,才能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自身安全,从而确保施工作业过程安全可靠;另外对施工作业过程所使用的设施设备,生产厂家必须为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的正规厂家,设施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及铭牌,定期必须经过专业机构安全检验,并持有安全检验证书。

1.3 作业计划书全面详细分析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辨识

作业计划书必须对施工作业进行全过程描述,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辨识,从前期准备、现场交底、设备布置、作业人员确认、作业许可确认、作业交底安全教育、作业安全措施、现场安全应急器材、气体防静电检测和作业安全监督等几个方面分析,找出危险点源,确认安全风险,从而为风险消减和控制提供安全依据。

2 施工作业风险控制措施的具体方法

2.1 建设单位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2.1.1严格审核施工单位资质

要求作业队伍资质与所承揽的项目,必须持有锅炉、压力容器作业队伍持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资格证书;使用的起重机械作业队伍持省级起重机械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资质证书。如果请用外单位包工的项目,必须签订《安全合同》,双方安全责任明确。

2.1.2建立作业计划书审查、审批制度

(1)一般作业实行班站作业票制度

对进入站内的各类作业,由施工方提出申请,经站(班)长落实安全措施并同意后,方可进行作业,并在许可控制板上反映作业动态,让员工清楚站内正在进行的所有作业状况,使集气站内所有作业均处于有效受控状态。

(2)对高危特种作业,实行分级审批管理。

作业区级负责审批动土、三级动火、登高等作业,建立现场安全监督记录。相关记录报厂质量安全环保科备案。

厂级负责审批集配气站年度检修、清管作业、改扩建施工、临时用电、站内二级动火、在役天然气容器、油罐等有限空间作业。相关记录厂质量安全环保科备案。

油田公司级负责审批一级动火和大型改扩建设项目施工方案,相关记录报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备案。

(3)执行开工许可证制度

针对重大危险作业实行开工许可证制度,建设单位现场监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各项措施均落实到位后签发开工许可证,施工单位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2.1.3风险削减措施的评估与管理

由项目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依据该项目的风险评价报告,组织制定风险削减措施方案,报厂HSE办公室审查,管理者代表审批;作业区(大队)项目由项目所在单位,依据该项目的风险评价报告,组织制定风险削减措施方案,报厂HSE办公室审批、备案; 风险削减措施批准后,由质量安全环保科提供给被评价单位,由被评价单位组织实施,质量安全环保科监督验收,并填写验收报告,进行措施实施效果评价,记录评价结果。 经评价确认风险削减措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应重新制定风险削减措施,交被评价单位实施,进行再评价,直至符合要求。

2.2 施工单位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管理。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应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要加强施工单位管理层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HSE意识。第二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从事工作的危害因素、操作规程、基本安全生产知识。在日常安全中,施工单位要加强自身的三级安全教育。加强现场监管。建设方应自觉克服“以包代管”的错误思想,对工程进行施工全过程监控。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进行监督检查,对违背方案的施工项目提出整改意见。

建立施工单位业绩考核制度。将施工单位安全行为记录在案,作为准入资格的参考依据。对现场实行挂牌监督,在施工现场实行挂牌制度,标明施工项目的基本信息。必要时设置安全生产曝光台,对违章违纪行为予以曝光。

2.3 相关技术部门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工程项目管理室组织建设单位生产部门、安全部门、工艺技术部门、消防部门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在现场开展作业交底会,从作业前工艺方面、技术层次,和安全教育等方面,就方案的技术细节和安全注意事项向施工人员进行一一讲解,建立详细的存交底记录,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留底保存。

2.4 现场安全监督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审核施工作业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为其安全措施的正确性负责。了解并掌握现场作业情况,做到“三清楚”,即:停电范围、工作地段、工作任务清楚。详细检查工作票,重点检查工作票中停电范围、工作地段、工作任务、安全措施、危险点及控制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并满足安全作业要求。检查施工前对作业中危险点分析、布置安全措施和交待安全注意事项情况。施工前认真检查人员着装、安全工器具,人员精神状态和车辆情况。定期巡回检查作业现场,做到“三找”,即找措施漏洞、找不安全因素、找违章行为,并及时处理,坚决制止现场的违章指挥和冒险蛮干行为,当无法制止时,及时叫停并给予处罚。

3 结论

通过对油田地面施工作业安全风险消减与控制方法和具体内容的阐述,要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行业标准,加强建设方与施工方的沟通,认真履行双方的在施工过程中的职责,确保有效的安全监督等成为关键,从而全方面、全过程地保证油田建设安全平稳运行。

单位作风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全体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区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各乡(镇、街)党委书记、分管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驻区各行政、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

今天会议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下面开始会议的第一项议程:请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同志宣读《中共区委办公室转发中共市委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下面开始会议的第二项议程:请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同志宣读《中共区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实施方案的通知》。

下面开始会议的第三项议程:请区委书记同志作重要讲话。

今天会议的所有议程到此结束。会上,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同志宣读了《关于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同志宣读了我区《关于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方案,最后,区委书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既传达了全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的精神,又安排部署了我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活动,明确了我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和具体措施。会议开得很好,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再讲三点意见:

一是要尽快召开动员大会。各乡(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尽快召开动员大会,并通过宣传发动,广造声势,使广大干部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准确把握会议实质,使其自觉认识到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转变作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迫性,做到统一思想,明确要求,形成共识,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乡(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依据全区《关于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单位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切勿流于形式,走过场,要从实际出发,从可行出发,从长效出发,制定行之有效、客观科学的方案。要通过细化措施,切实增强方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真正使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要坚持边查边改,边改边纠。各乡(镇、街)、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要按照“不遮掩、不怕丑、不怕痛”的要求,深刻剖析自我、准确查找问题。要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找出症结,立查立改,立改立行,特别是问题较多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梳理、狠抓落实,真正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干部队伍作风的明显好转。各乡(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对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中顶风违纪或整顿后再发生的问题,要从重从严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各乡(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在4月20日前将本单位的自查材料报区委干部作风建设督查组办公室。

单位作风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内部监督 风险点 党风廉政建设

一、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理论基石——内部监督理论

检察机关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将风险防控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以防控廉政风险为核心内容,针对可能诱发腐败的各类风险,通过分析评估,找到风险点,形成对防控工作实施“过程”和“质量”管理的预防腐败工作机制。它将科学的管理理论应用于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实践之中,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有效预防检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为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载体和途径。

该项工作,在国内走在前列的北京市各基层人民检察院,他们的纪检监察部门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对检察人员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与岗位廉政风险评估,确立工作目标及工作程序,形成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它体现了“预”与“防”两方面有机的统一,通过“预”来预见腐败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判断具有廉政风险的环节和领域;通过“防”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梳理出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主要方面

(一)把握廉政风险性质,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

1.明确廉政风险类型

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公务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以及腐败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由于风险因素复杂,为明确风险防控的主要方向,查找之前需要科学地划分风险类型。如果从内容和性质上分类,显然难以做到,也不便把握,而从工作的外延上进行分类查找相对而言划分简易,也尽可能地顾及了全面。以此为标准,将廉政风险分为如下几类:一是个人廉政风险。二是部门廉政风险。三是单位廉政风险。

2.三个层面双向排查的有效方式

风险排查,是构成防控机制的最基本要素,也是下一步采取防控措施的重要前提,其目的主要在于明确风险范围和风险点。风险点的查找主要是全体检察人员紧抓“找、防、控”三个环节,通过个人、部门、单位三个层面结合案件流程和岗位职位的方式重点查找廉政风险,以便及时预防与化解岗位廉政风险。

按照规定,全面排查。首先是领导干部和其他检察人员在梳理自身岗位职责和权力清单的基础上,从岗位最基本的廉政制度要求、最容易发生腐败的环节和思想认识最模糊的问题等方面入手,初步查找个人职业道德、岗位职责、制度落实、外部环境等方面风险。其次是各科室对照工作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采取召开科室、科室会议、座谈会等形式,组织本科室检察人员认真讨论本科室在业务工作流程和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查漏补缺。再次是从整个单位的角度,认真查找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

创新方式,双向排查。双向排查是指案件流程和岗位职位相结合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的方式。一方面,从纵向依据案件进程查找出案件线索筛选、初核、立案调查、暂扣封存涉案款物、移送犯罪线索等工作环节的廉政风险,并根据风险发生机率、危害程度、形成原因等评估风险属性和等级,便于加强进程监管。另一方面,针对岗位职责的不同,从横向上查找每个岗位的风险。对案件审查部门负责人、案件主办人等不同岗位职责,逐一查找特定人的廉政风险,切实把风险点找准、找全。

3.风险等级的评估

根据风险发生的几率大小和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高低,将个人、部门、单位风险分别划分等级,具体可分为三级:一级风险为发生机率高,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后果,有可能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风险;二级风险为发生机率较高,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较为严重损害后果,有可能违反党纪政纪和相关法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风险;三级风险为发生机率较小,或者一旦发生造成的影响程度较低,在单位或岗位内部,通过一定手段很快能解决的风险。

(二)教育防控为基础,突出特色制度防控

防控措施是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核心环节和关键要素,关系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能否落到实处的问题。

1.开展岗位廉政教育,让权力得到“提醒”

预防腐败,防控风险以教育为先,必须要让“有岗位即有风险”、“有权力就有风险”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构建岗位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需开展多种形式的风险教育模式。一是警示、示范教育。二是风险模拟教育。它将容易引发和滋生腐败行为的关键点和高风险岗位作为重点,以廉政风险为依据,把枯燥的岗位廉政行为规范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情景,是通过细分岗位类别、设计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措施等手段进行个性化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2.防范廉政风险,完善内控机制

当官员不能固守住自己的道德和良知时,单纯的道德教化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才是最好的“防腐屏障”。

(1)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对干警执法办案等行为时容易出现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前期分析,充分运用干部考察、述职述廉、处理涉检信访、网络舆情监测等成果,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研判,及时遏制苗头的发展,预防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2)建立廉政风险评估机制。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从案件分析、干部考察、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媒体报道、问卷调查等方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充实和完善廉政风险信息库。(3)建立风险防控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廉政风险防控效果进行动态监控。对不按照规定执行预警提示、不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科室和个人,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提醒警示、谈话诫勉、通报批评、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对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力、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领导责任。

三、永嘉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实践:特色工作与防控机制建设相结合

永嘉县人民检察院对开展岗位廉政防控机制建设高度重视,注重理论创新与工作实际运用,更加侧重于从制度层面来防控岗位廉政风险,将几项特色性的工作融入到了机制建设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推行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规避廉政风险。着重对领导干部、部门主要负责人、办案检察人员以个人自学、集中学习、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轮训,着重让检察人员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进一步克服和解决执法办案方面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公正、廉洁执法。

二是对案件进行流程管理。区别于传统的案件管理模式,我院开阔视野,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检察业务动态管理系统对案件信息实行案件网上录入、网上流转、网上同步监督等流程管理,以科技手段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最大限度地压缩办案人员滥用检察权的空间,切实提升廉政风险防控科技化水平。

三是执法档案制度、廉政档案制度与利益冲突回避机制结合。我院着力把三者合一,使内部监督工作形成新的抓手和载体,进一步促进检察人员办案质量意识的提高和接受监督意识的提升。执法廉政档案将公诉、侦监、反贪、反渎等多个执法部门的检察人员的执法行为以档案的形式记录下来,全面、客观、准确反映执法行为,并对执法的环节、流程以及执法行为的优劣进行执法质量评估。

四是推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永嘉县检察院将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有效地与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相结合。如规定我院在对于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充分的轻微刑事案件要在三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十五天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能够有效节省办案资源,缩短办案时间,提高办案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办人情案、关系案的风险。

五是结合党风廉政建设与检务督察。一是向内部各执法部门发出对重点案件进行督察的通知,要求对不立、不捕、不诉、撤销等九类案件在办结后十个工作日内向监察室网上报备,接受常规性监督。二是开展专项案件评查。每年定期向业务科室所办的重点案件开展专项评查活动。通过对案件的重点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检察人员利用执法权利“交易”的可能性。

四、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广大检察人员岗位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

一方面,认识不到反腐倡廉工作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缺乏主动参与、主动监督的自觉性,尤其是业务科室的干警工作任务繁重难以配合机制建设;另一方面,广大干警对权力运行的情况不了解,加之缺乏实施有效监督的平台和渠道,群众监督难以真正开展。

(二)监督部门的难处

一是监督的目标不够具体明确,对权力部门、权力岗位监督重点不明晰;监督的途径不够具体明确,局限于会议监督、文件监督,监督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和要求上。二是在工作中,监督部门不敢进行深度监督,担心承担影响业务发展的骂名,导致对权力的实质性监督“缺位、不到位、难到位”。

(三)党风廉政建设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难结合

尤其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业务工作难结合,一般只局限于党纪条规的学习和队伍思想教育,没有很好地融入业务工作之中,特别是没有体现在对权力运行的控制之中。一方面,岗位廉政风险逐步积聚,急需加以防控;另一方面,防控措施缺失,出现管理真空,长期以往,必然加剧廉政风险,甚至引发案件的发生。

五、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对策思考

任何问题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我们能从制度建设入手,使其能为业务工作服务,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弥补漏洞,消除隐患,完全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和不正之风发生的概率,避免很多遗憾。

(一)摸清权力倾向

在自查的基础上,监督部门着重摸清各部门有何种权力,权力集中在哪些方面、哪些岗位、哪些环节。从检务公开和落实监控责任上入手,将每一个廉政风险点都置于监督之下,间接加强检察人员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同时也减小监督人员的阻力。

(二)加强宣传动员,公示廉政风险点

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在全检察机关范围内进行公开公示,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完善岗位廉政风险点,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最大限度地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

单位作风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1.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风险与原则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初衷往往都是好的,但是否所有的优化工作都能够实现目标呢?一些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时间进行方案优化,但由于工作方法不当,往往出现调改了一个地方,却引发更多相关问题的现象。经过反复调改,却发现不是对中标方案进行了“优化”,而是丑化、劣化了原有方案,甚至颠覆了中标方案,轻者延误了工期,重者则造成工程建设管理的重大失误。因此,为了实现优化目标,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过程中,如下几条原则是应该严格遵循的:

1.1识别并坚持中标设计方案的精髓,避免颠覆性的修改设计。

招投标制度对中标方案的法律地位是有明确规定的,且大型重要项目的中标方案一般都经过了建设单位高层领导的认可,所以不能敞开来优化,而是应该充分挖掘、识别、提炼出原有中标方案的亮点,在保持原有方案精髓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切忌进行颠覆性的修改。

1.2坚持并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主导作用。

优化不成反遭劣化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但非专业因素过多地干预甚至主导优化过程是其中一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单位的参与热情或领导的主观意愿不知不觉中影响或压制了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中标单位也常常存在任务完成式的被动工作心态,结果是系统思考不足引发更多的问题,造成方案的劣化。虽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博采众长的活动,但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确保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来自各方面的的意见与建议必须要经过建筑师的整理、甄别与过滤后,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段与技术举措加以落实。建筑师要摒弃任务完成式的消极态度,积极承担起方案优化的主导责任。同时,建设单位要给予建筑师以充分的信任与授权,并在工作程序、机制上给予保证。

1.3自顶向下,抓大放小,做本阶段应该做的事。

由于中标方案大多为概念设计深度,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应采取自顶向下的优化策略,优先着力于宏观与总体层面上的要素,重点关注于本阶段必须完善与决策的重要事项,避免过多、过早地陷入局部细节问题中。一些设计节点或专业技术措施可以留待工程设计阶段由设计院依靠自身能力加以解决。此外,在此阶段过早敲定的设计细节可能会随着后续设计工作的深入而废弃,造成工作上的浪费。

2.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2.1重视成本要素

目前成本指标已成为限额设计的一项硬性约束,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然而,在投标阶段,设计单位的关注点集中在建筑专业,建筑估算往往仅能达到匡算深度。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结合具体的中标方案,对建筑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成本限额指标对功能、材料、结构形式、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优化与协调。

2.2关注文化、功能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在功能方面,由于招投标之前尚无建筑方案雏形,建设单位对功能需求的描述往往是粗线条的,大量技术指标尚有待细化与明确。因而,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基于中标方案对功能要素进行梳理,并逐一验证落实。同时,力争通过功能集成,碰撞、激发新的想法和创意,使功能更趋完善与优化。

2.3加强质量设计与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还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基础,并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使专业人员的强项得到发挥,以此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

2.4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模式

“倒三角工作法”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模式。下面将结合某总部办公大楼建筑(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计方案优化的具体案例,对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方案优化模式进行简单介绍。如图1所示。

该项目的工作过程在启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之初,工作团队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中标方案的精髓以及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设计特质与手法,并由高至低排序,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倒三角”模型。五段式的体量关系集中体现总部大楼的稳重和大气,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认可度与接受度也最高;其次是位于建筑中部的通高中庭,成为夜景效果的视觉中心;再其次分别是德式的建筑立面肌理以及对称式的功能布局。基于倒三角工作法,在优化过程中,沿倒三角逆向而上,首先从位于“倒三角”最底层的功能要素入手,依据功能使用的合理性,结合出入口的交通组织,在保持对称性的基础上,将其功能布局从“东西分区”调改为“南北分区”。进而,从文化要素入手,在保证其立面肌理的基础上,对立面色彩、幕墙比例进行优化,使其更符合该企业的文化定位。之后,从绿色环保节能出发,对通高中庭进行了内部尺度的优化。而对于专家和领导普遍认可的五段式体量关系,则作为方案的重要特质原汁原味地给予保留。

总 结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要求的提高,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以全过程、全面性的管理理念和新的设计思路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与优化,才能提高投资效益,同时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