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第1篇

1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困境

1.1 教学内容方面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的教学目标不同于财会专业,非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财务管理理念和思维,明白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职能,能进行初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能从价值增长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在企业决策中潜移默化地运用财务思维,提升学生未来作为管理者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同于财会专业是在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等专业课程完成后开设财务管理课程,非财会专业学生通常只安排了会计学原理作为铺垫,由于前期知识储备不足,使得非财会专业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课程时普遍觉得难度较大,兴趣较低。其次,在教材的选择上,由于现有的教材内容都以财会专业为学习对象,没有专门针对非财会专业编写的财务管理教材,可以选择的余地较少,只能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决定授课内容和程度,随意性比较大。

1.2 学生方面

由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性较强,很多知识点又与会计、税法和统计等相关学科联系紧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非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原因,学生前期没有接触到会计、税法等专业知识,知识结构不完整,后期学习财务管理就觉得非常吃力,进而降低学习的能动性,出现逃课现象。另外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没有财会专业的学生强,学生认为财务管理与将来他们要从事的职业没有多少关系,甚至觉得这门课是多余的,感兴趣的学生不多。

1.3 教师方面

财务管理课程对于教师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和管理经验,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简明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课程的趣味性。但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在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与财会专业的差异性,仍然运用针对财会专业学生那样教学要求和模式,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无形中增加了课程难度。另一方面,受限于教学能力,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主要介绍理论和公式推导,比如在讲资金时间价值时如果只强调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和推导,对于非财会专业的文科学生来说觉得乏味,增加厌学情绪。由于教学双方的互动不理想,再加上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实际经验,学生学习压力大没有兴趣导致课堂不活跃,教师上课的情绪和积极性也大受挫折。

1.4 实践教学方面

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特别是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得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来完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实践教学既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但实践教学对财务管理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高校教师都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没有实战经历,无法较好的胜任实践教学。其次,在实验室资源配备和建设方面,很多高校由于受诸多条件限制而达不到要求。即使有部分高校投入了资金建立了高品质的实验室,资源也没有达到共享的程度,主要由财会专业学生优先使用。由于学校层面没有进行协调分配教学资源的机制,非财会专业的教师也就没有动力来进行申请了。

2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识到差异性,让非财会专业学生理解财务管理的框架体系和基本理论,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主要目的在于拓宽非财会专业学生的财务视野,做到因材施教,缓解学生畏难的情绪。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够再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

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生动活泼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将课堂知识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比如讲年金时可以与住房还贷的方式选择结合起来分析,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

情景教学法:还可以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可以将某个抽象的知识点通过现场演绎,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角色互换教学法: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讲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如果教师选择一些较容易的知识点让学生备课上台讲解,老师点评总结,既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盲点,也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小组作业现场展示、借助网络平台等互动式方法来辅助教学。

2.2 打造高水平的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师团队

对于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依靠教师个人努力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幅度是有限的。前面提到的困难中,无论是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材的缺失、相应教学案例的缺乏,都不是个人力量可以有效解决的。学校需要像重视其他教学团队建设那样,建立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团队,利用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编写出针对非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教材;结合所在专业的特色,编写符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丰富课堂教学。案例要真实生动,来源于企业,涉及企业经营的具体问题。因为案例的编写工作量大,从采编到编写完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因此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案例收集,也只能通过教学团队才能完成。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年青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理论知识较多,实际经验不足。本科院校可以借鉴高职院校的教师顶岗实习的模式,分批将教师送到企业中工作,在企业中积累丰富的经验,这样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丰富课堂知识。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建议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3.001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3-0004-02

1引言

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开始不断设立,各种慈善机构等非营利社会组织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与国外非营利组织比较,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起步比较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机制和体系还不够健全,这些不足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实现预期的关键原因。由此看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制度存在极大的欠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方法的改进与完善菰诒匦校这将对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非营利组织自身不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许多非营利组织总以自己是慈善机构的借口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政府也看在是慈善事务的份上大包大揽。一些组织一直依赖政府的帮助与扶持,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经营维持该组织的运行,所以对自己所负责任与所承担义务的履行情况较差。

真实的财务状况不能做到完全公开。近年来,在的带领下政府官员的行为不断被揭穿,其中有一部分官员挪用公众通过各种非营利组织对地震灾区、贫困山区等地区的捐款,而非营利组织对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一般不向公众说明,即使公布了,所公布的信息也可能是虚构的。

非营利组织在票据领用和使用时的管理不严谨。该问题主要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中出现。这是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从事非营利职业的专业人员稀缺,而高校教育缺乏对这方面的专业教育。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信息缺乏利润指标。这不仅破坏了财务指标的完整性,而且使财务人员在制定财务目标和财务预测时产生争议,在类似的组织间也不能运用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导致非营利组织无法进行自我评价,也无法评估某一会计期间的营运状况。

3改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政府应该对社会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让非营利组织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政府在扶持非营利组织时所表现出的不仅是对非营利组织的鼓励与支持,更多的是一种大包大揽的行为。因此,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以改进,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组织内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能把他们的工作当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来对待,靠组织自身的智慧来经营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应该将每年的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向捐助者、社会、政府等部门或人员公开,同时接受政府部门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但是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政府部门实施的审计并不能有效的保证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真实性,因此,可以让会计师事务所加入对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审计的行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从而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相关课程在高等教育领域里还没有普遍开设,而针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专业更是稀少。专业财务人才稀缺,尤其是会计核算人员流动性大一直是困扰广大非营利组织的难题。教育部应该鼓励各高校增加非营利组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多专业人员,使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时驾轻就熟,以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发展。

非营利组织是由政府直接管制,但是政府作为地方的力量核心,其负担的的职责很多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可能力不从心。其次,非营利组织减免税政策的税收管理问题也需要改善,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因此,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机构来管理非营利组织这一部分的运行,监督非营利组织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以及对收入、捐赠等款项的使用是否合理。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非营利组织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的作用无法替代,但是非营利组织到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亟待改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应该受到社会监督;政府部门也要有针对性地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与控制,预防和应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使其财务管理工作运行更加顺利。

主要参考文献

[1]宋亚伟,赵宏伟.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3(8).

[2]秦潇.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XX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例[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4.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第3篇

【摘 要】财务管理课程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持续升温,该课程也逐渐成为很多学校开设的通识课,以满足学生了解相关财务管理知识的需求。该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采用何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当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尝试以大学生创业活动为突破口,将其作为调整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主线,围绕当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逐步提高各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满足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创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教学内容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24-02

作者简介:肖晗,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朱民田,女,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编号:UPRP20140016)、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辽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L14AJL005)和2013年度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基于创业教育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购置资产(投资),融通资本(筹资)和管理营运资金以及如何进行利润分配的学问。它以财经法规制度为准绳,遵循一定理财原则,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诸多方法组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活动,处理和协调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强、迅速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与企业内外部联系广泛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目前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中,财务管理不仅是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经管类非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尤其是近年来很多院校基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完善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等角度考虑均开设了财务管理一类的通识课程,由此可以看到财务管理知识已不再只与经管类专业学生相关,其所蕴含的理财知识和管理技能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之一。

虽然财务管理课程已经为应对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才需求逐渐步入高校课堂,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仍以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为主体,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许多理念都是基于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以上市公司为背景阐述,分析方法囊括了经济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论及教材,学生普遍反映概念抽象、专业性强,术语较多,不便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学习;同时实践教学的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导致学生明知知识的重要性,但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基于以上情况,很多教师、学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真知灼见。例如,孙艳春、郭磊等人基于案例教学提出改革建议,认为案例教学应提升至财务管理教学的核心地位,并且应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梁明提倡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运用Excel系统,通过与会计手工实训对接,以此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很多教师以就业导向、业务素质培养目标为依据开发设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在明确能力要求、职业素养的基础上,构建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如李红梅、张胜群、张爱辉等。本文在总结众多观点的基础上,认为高校的财务管理知识教育应以大学生创业活动为抓手,配以相应课程建设,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考核方式的改革等等内容都应围绕创业活动展开,将其作为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二、以创业活动为主线改革财务管理课程的相关依据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学方式之一就是牢记学校教材必须与实践经验两者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从而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也将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并强调“学会生存”是核心。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之多创下历史新高,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又被连续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形势如此严峻,很多学生必然会选择自主创业作为就业途径,希望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这对于实现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价值、落实“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的演变与升级、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此外当下竞争日益激烈,必然要求人们具备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技能,即使不进行自主创业,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管理技能也是必备的生存之道,日常生活中诸多事务都离不开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帮助,如按揭买房买车、资金借贷、投资理财、购买保险等等。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身处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每个部门、每个职工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过程产生财务关系。从创业活动的角度来设计财务管理课程,会将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全貌具体而又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的放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财务管理课程的安排围绕学生创业活动展开,这个全新的视角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原有课程体系设置的框架,帮助学生树立理财的理念,培养学生财务决策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创业者应具有的合理使用和管理资金的核心能力。将财务管理理论及方法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将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以学生创业活动做为突破口,围绕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总体目标,符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三、以创业为主线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建议

1.将成功的学生创业计划作品作为案例引入课堂,组织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至少能够从三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分别是分析问题、与他人沟通和让他人接受的能力。实施案例教学对于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来说,恰好适应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征。

案例教学是不是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案例选择的得当与否是第一步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这项工作往往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案例的选择不仅要贴近管理实践和经济生活实际,而且要尽量选择来源于我国工商企业的案例,题材要新颖有趣味,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传统财务管理教学中有很多经典案例,如戴尔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福特汽车公司的资本重组等,这些案例篇幅较长,内容复杂,对于非财会专业学生来说理解较为困难,即使财会专业的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也并不轻松,很多学生连完整阅读的兴趣都没有,更不要说深入其中,因此并不适合在教学中使用。

以学生创业活动为中心改革原有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尝试引入大学生创业计划中的优秀作品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创业与就业紧密相关,与当前市场需求紧密相关,这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管创业计划只是模拟的创业活动,但进行策划的整个过程,包括从创业的可行性分析到撰写完整的商业计划书都丝毫不逊色于一个真实的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因此利用这种完全以学生自主创业为背景的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学生自始就参与其中,创业团队自行选择的创业项目,拿出来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共同讨论研究解决方案,必然会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2.以创业活动为主线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在授课内容方面,教师除了讲解财务管理教材本身的内容外,还应当以个人创业为主线对课本知识进行有益的补充,适当增加一些创业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重新拟定教学大纲,增加风险投资、创业管理等内容,适当减少理论性过强,或与实践联系不大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因此,基于创业活动来安排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至少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融资计划、财务预测、风险控制、企业社会责任等几方面的内容:

(1)融资计划:主要讲授如何预测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如何安排资金的用途,制定资金的使用计划,如何确定投资者的权利,设计资金的退出方式以及制定债务性资金的偿还计划等。

(2)财务预测:讲解如何根据市场预测以及资金的安排编制未来3~5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掌握未来的收入、利润、资金流动和收益率等重要信息。

(3)风险控制:主要包括决策风险、项目可行性分析、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实施以及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措施等内容。

(4)社会责任:主要介绍如何利用社会责任体系来完善公司价值评价。企业价值,不仅应包括现有和潜在资产的市场价值,更应该包括社会价值。因为企业在注重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除此之外,调整教材的章节顺序对于根据创业活动的组织过程来改革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项目投资”是财务管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涵盖了投、融资决策和项目营运的整个过程。学习“项目投资”需要学生对企业筹资、资金成本、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等很多环节有一定的了解。而实际情况是,现有的财务管理教材往往是在第一章“总论”、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第三章“筹资管理”后就安排“项目投资”这部分内容,而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知识都是安排在“项目投资”之后,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这些知识之前就已经开始学习项目投资了,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对理解项目投资造成影响。因此,应将“流动资金管理”、“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提至“项目投资”之前进行讲授。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项目投资的全过程,也有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的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和流动资金管理方面的知识运用到项目投资的分析过程中。

3.调整现有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突出对能力的测定。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仅仅依靠一份试卷是不能真正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情况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试卷的内容通常分为客观和主观两部分,客观题通常是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主要是对一些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核,无法反映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主观题以案例分析、论述等题型为主,虽然考核的是应用能力,但是由于试卷篇幅有限,也只能考核部分知识点的应用,尤其无法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做出有效评价;二是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学生获得高分往往不是因为具有出色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主要依靠短期内的记忆。

另外,成绩评定缺乏科学设计,期末总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考勤、课堂表现等成绩构成,而事实上考勤情况只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期末卷面成绩比例过高,卷面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出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情况,对于平时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以及学习效果都无法给予有效认定。因此,这样的课程考核方式无益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为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打破以往“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这就需要在确定最终考试成绩时增加平时形成性成绩的比重,而平时成绩并不应该仅局限于考勤、回答问题等简单的形式。以创业活动作为主线调整财务管理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能力进行考核,综合素质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因此过程性评价比最终试卷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教师可以考虑将学生在创业案例中的讨论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情况作为评价依据,而且应赋予较大的分值比重。这样一方面可以以学生在搜集、分析资料、推理判断、得到结论的过程中以及在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作为评分标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学生在撰写的商业计划书中是否清晰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做出比较透彻的分析,是否得到有意义的结论等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当中去。

在教学中引入创业活动的思想,将其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安排的主线,在确保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创业活动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推动财务管理课程进一步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有助于培养“知识与技能双重型人才”,适应新的形势,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璐.基于创业教育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张爱辉.基于业务素质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J].财会通讯(综合),2013,(1).

[3]华玉昆.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设置探讨[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6).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第4篇

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开始不断设立 ,各种慈善机构等非营利社会组织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但是与国外非营利组织比较,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起步比较晚 ,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机制和体系还不够健全,这些不足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实现预期的关键原因 。 由此看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制度存在极大的欠缺 ,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方法的改进与完善势在必行 ,这将对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非营利组织自身不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许多非营利组织总以自己是慈善机构的借口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 ,政府也看在是慈善事务的份上大包大揽。 一些组织一直依赖政府的帮助与扶持 ,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经营维持该组织的运 行 ,所以对自己所负责任与所承担义务的履行情况较差。真实的财务状况不能做到完全公开 。 近年来,在的带领下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不断被揭穿 ,其中有一部分官员挪用公众通过各种非营利组织对地震灾区 、贫困山区等地区的捐款,而非营利组织对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一般不向公众说明,即使公布了,所公布的信息也可能是虚构的。非营利组织在票据领用和使用时的管理不严谨。 该问题主要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中出现。 这是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 ,从事非营利职业的专业人员稀缺,而高校教育缺乏对这方面的专业教育。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信息缺乏利润指标。 这不仅破坏了财务指标的完整性,而且使财务人员在制定财务目标和财务预测时产生争议, 在类似的组织间也不能运用财务指标进行比较 ,导致非营利组织无法进行自我评价 ,也无法评估某一会计期间的营运状况。

3 改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政府应该对社会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让非营利组织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政府在扶持非营利组织时所表现出的不仅是对非营利组织的鼓励与支持 , 更多的是一 种大包大揽的行为。 因此,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以改进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组织内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能把他们的工作当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来对待,靠组织自身的智慧来经营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应该将每年的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向捐助者 、社会 、政府等部门或人员公开 ,同时接受政府部门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 但是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政府部门实施的审计并不能有效的保证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真实性 ,因此 ,可以让会计师事务所加入对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审计的行列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从而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相关课程在高等教育领域里还没有普遍开设,而针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专业更是稀少 。 专业财务人才稀缺,尤其是会计核算人员流动性大一直是困扰广大非营利组织的难题。 教育部应该鼓励各高校增加非营利组管理以及 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 从而培养出更多专业人员 ,使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时驾轻就熟 ,以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发展。

非营利组织是由政府直接管制 ,但是政府作为地方的力量核心 , 其 负担的的职责很多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可能力不从心。 其次,非营利组织减免税政策的税收管理问题也需要改善 ,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 。 因此,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机构来管理非营利组织这一部分的运行 ,监督非营利组织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以及对收入 、捐赠等款项的使用是否合理。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 F530.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42-01

财政部于2004年8月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范围内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已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是会计改革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项突破和重要成果。

1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特点:

民间非营利组织是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具有如下的组织特征:①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②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③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其财务会计制度的特殊性。

1.1会计目标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决定了它的会计目标。即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缴纳的会费、社会各界的捐赠以及接受服务对象缴纳的服务费等,所以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满足会员、捐赠者、服务对象以及监管部门等会计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1.2会计核算基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基础引入了企业会计的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即要求该组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成本管理,从而弥补收付实现制会计的不足。但其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不设置成本要素。

1.3会计要素的设置针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设置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会计要素。用“净资产”要素反映该组织拥有的权益,而不必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来反映资源提供者享有的所有权和其应该从组织中取得的回报。当然在权责发生制下,也不必采用政府组织中收付实现制的“支出”要素来核算。

1.4会计计量基础民间非营利会计组织坚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同时,对捐赠、政府补助等特殊交易事项收入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基础。因为捐赠资产和政府补助资产等都是无偿取得的,难以按照实际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这样更利于真实、完整地反映组织的经济活动。

1.5收入的确认和费用的分类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中,对于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交易,按交换交易收入的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对按非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交易,按非交换交易收入的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民间非营利组织对费用的核算严格区分业务活动成本和期间费用。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

1.6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民间非营利组织向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其中,基本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按财务报告编制的时间,分为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期财务会计报告。

2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结构优化

目前,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制度和管理还相对滞后;尤其是公立的非营利组织,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造成当前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资金缺乏的局面,这使得非营利组织没有应有的能力实现为公益服务的社会使命,一些民间非营利组织甚至由于资金太少而难以为继。目前我们必须打破那些认识上的不足,加强财务建设和管理,才能确保非营利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期刊更多

理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审计厅

中国财政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