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民俗 第四势力 双向互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Education Folklor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ZHAO Ka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The current ongoing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is also actively involved,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ducation did not attract due attention to folk. This paper considers education as a civi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folklore is rich, excellent educational wisdom, for the conduct of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should be actively drawn, to be by analyzing folklore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 carrier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n the core values services meaning of education, inquiry carried out to enhance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or folk, and then clear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two,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novation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folklore; the fourth force;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 ‘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是国家的重要的‘软权力’”,①发挥着“凝神聚气、强基固本”②之重大功效。自党的十后发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动员令,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响应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其中,整个国民教育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到成人教育各个领域,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到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到社会实践各个渠道,积极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无可厚非地扛起了价值观教育的大旗,充当了这场活动的主导力量;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也积极主动地配合着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以期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强大合力。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突出一点表现为人们对教育民俗所具有的服务价值观教育之重大作用的忽视。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教育性力量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智慧,其重要价值理应得到积极的关注、取用。

1 利用教育民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1 何谓教育民俗?

关于“何谓教育民俗?”我们不妨依循学术常例先从了解“何谓民俗?”着手。民俗即常言的“民间风俗”之简称,相对于官方、上层或统治阶级文化、规章、制度、典仪、作风而言,专指广大中、下层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习俗。关于“民俗”概念的含义存在“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诸多解释,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这类解释本质上是一种传统的、狭义的民俗观点,无法满足人们对民俗日益广阔、深入的理解,应对“民俗”持一种广义的理解观,即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③这一解释当属“民俗”的经典解释,受到学界普遍认可。至于“何谓教育民俗?”无论是包括钟敬文先生在内的众多民俗学家、民俗学辞书、还是教育文献都没有直接的论述,只是民俗学家巴斯科姆曾提到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许多地区均可找到”④而已。既然我们已知“何谓民俗”,而“教育民俗”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那么我们理所当然可认为教育民俗也就是民俗的一个亚类或子系统。基于这种认识,石中英教授给出了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即教育民俗 “指由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符号、习惯、笑话、建筑等等的复杂的集合体,是民间的教育文化,表现着绵延不绝的民间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⑤后进研究多对这一解释表示认可。

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与“民俗”实体事象的子系统,教育民俗天然地分沾民俗全部的共性特征(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与共(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⑥当然这主要是基于其“家族相似”性的逻辑判断。不过,教育学界有研究者对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专门研究。

尽管已有研究未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方面达成一致见解,但却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1.2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教育民俗在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

传统的依据施教环境将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做法非常热销、在理论与实践中占据着主流意识地位,似乎恰如其分、合理圆满,但这种做法或认知观点是逻辑不周密的,它并没有穷尽教育系统内全部要素,存在疏漏,如教育民俗完全被忽视了,而教育民俗作为文化形态存在的民间教育性知识与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当代生活的场景,是教育系统内重要的教育形态,堪称“教育系统的第四势力”,其重要价值应得到充分珍视。如果将教育民俗在过去时代长期被遮蔽视为一种自然的无知无觉,那么在主体意识高度自觉化的今天仍然忽视其价值,则是一种故作的愚昧肤浅。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民俗在施教场景、施教人员、学习课程、教育效果、教育媒介、教育周期等诸多方面必然是有所不及的。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仅靠传统的教育形式是不可能做到如此周全的,需要借助教育民俗的力量。俗话说“深山坞里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反映了民俗的教育影响力。教育民俗以其多样的艺术形式,包罗浩瀚的教育智慧;它贴民大众,接地气,是平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具有艺术吸引力、感染力与表达力。它的传播无主体但却泛主体,“所有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都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对象。所有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相互教育着和被教育着”,“所有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教育”⑧着。它的创新、开发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依托教育民俗所具备的独特优势,联结多元教育形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注入新活力,有利于价值观理念的全面普及、培育与践行。

至此可知,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育形态,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重视并积极利用教育民俗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这种“服务作用”又该如何进行理解呢?

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载体与文化环境

2.1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诚如所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⑨而教育民俗即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人民大众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囊括谚语、俗话、神话、传说、典故、笑话、诗歌、说唱、信仰、典仪、民服、民食、民居建筑、岁时、节令以及民间文艺娱乐等丰富多样艺术形式在内的集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知识、价值、观念、信仰、理想与智慧,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籍可取用的重要资源。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精选内含或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的优秀教育民俗,用以开展价值观教育。诸如“闻鸡起舞、岳母刺字-尽忠报国”表达的爱国;“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反映的敬业;“一诺千金、小信诚则大信立”反映的诚信等,面对如此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民俗资源,一方面,我们可借助学校教育和教学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或课程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社团活动中,利用学校平台来传播。有研究者还提出“学校教育可以请乡村民间的教育民俗传承者来校讲课或做讲座,讲解自己的教育智慧,培养学生们的教育民俗兴趣;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性学习”。⑩另一方面,可借助广大社会媒体诸如城市宽屏、展板、标识标语、宣传手册、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影视、门户网站、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此外,还可以引导、鼓励民间力量挖掘民俗资源,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教育民俗典仪、文艺、文娱活动。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展的“成人礼、加冠礼”仪式等活动,反映了民间力量对教育民俗的珍视。

2.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诚如“价值观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而是以文化素养的形式蕴含与文化知识背景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知识和社会观念,如……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的形式作用于人的价值活动和行为” 的。正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开发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多样的新民俗服务价值观教育。这样的话,教育民俗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知无觉地弥漫社会、融入民众观念当中、民众心理意识当中,影响民众的“知、情、意、行”。

2.3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

“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到,教育民俗也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处在当前互联网兴盛、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一切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每天必将接受各类文化洪流的冲刷,包括民间教育文化;而文化于无形之中,发挥熏陶滋养的氛围效应,润物细无声,堪称“一支隐形的暗精神力量”。

而这也为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教育民俗天然的地域、时域差异与复杂性,导致“漫水灌”、“一刀切”式的教育形式往往效力减半,如民俗在东部沿海与在西部内陆,在汉族与在少数民族,在城市与在乡村,在农忙与在农闲都是截然不同的,这需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民俗现状探索适合的方式,“因材、因时施教”方可事半功倍。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教育民俗品质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代最先进、最优秀价值目标、取向与准则的理论创新成果;而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就是要把理论探索最新成果及时普及,就是要把这种理论层面的价值自信转化为主体认知与意识层面、实践层面的价值自觉。随着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势必将把教育民俗的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种提升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导性提升。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时代价值观群的基本导向,支配并影响着从属价值观、文化的走向,先进、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势必引领社会主义文化走向先进,而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的亚类必将协同其它文化亚类一同起头并进,或者在整个文化势潮或其它文化亚类激进者的裹夹下获得超越。

二是规范性提升。价值观是文化的导向器,也是文化的调节器与制动器。一种新价值观就是一把文化或社会规范的价值新尺度、新网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其规范作用也将逐渐生效,一些优秀文化民俗被筛选、“捂热”,一些劣质的则被筛除、“冰封”,尽管无法将其从传统文化中彻底剔除,但隔绝的产生已经使其失去生存的空间、市场。

三是变革性提升。价值观历来是时代文化变革的排头兵,统摄一局之变迁。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的东西代替落后的东西,用比较理性的、合理明确的东西代替那些感觉性的、非理性的东西,用健康的、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东西抑制批判那些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随着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旧的不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消逝,新的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培育起来,正如历史是“层累地造成”一般,教育民俗也将发生这种运动,大量涌现的先进、优秀教育民俗埋覆落后、低劣者,进而促进教育民俗发生生态变迁。

总之,教育民俗在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也将反过来促成新一代优秀教育民俗的形成,正是这样,双向互动效应良性循环机制的联结与运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普及与根植人心、国民价值与道德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来自教育系统的资源与动力,当代教育民俗自身也获得质变性升级。

注释

① 季明.核心价值观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201.

②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③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④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⑤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⑥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26.

⑦ 该表基于石中英的《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龙承建的《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民俗的传承》(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刘胡权的《教育民俗论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等相关研究文献而制。

⑧ 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93-294.

⑨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⑩ 刘胡权.教育民俗与学校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3.

马俊峰.价值论的视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24.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白鹿原》;关中民俗;跨文化交际;分类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1N17)。

电影《白鹿原》的电影海报上的翻译一直用的是White Deer Plain。由于对白鹿原的熟悉,再加上对实小说《白鹿原》的喜爱,一些学者提出:“将《白鹿原》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其中以plain(平原)一词对应‘原’,这样的翻译是不够准确的。简单说就是由于译者用词不当,把原著中的白鹿原的‘原’变成了‘平原’,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白鹿原》是关中民俗文化的结晶,小说通过对白鹿原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祖求雨、驱鬼祛邪等民俗的描写,反映了关中人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心态、礼仪、信仰所折射出的该地区独具特色并且积淀深厚的关中民俗文化。翻译是理解另一个文化和本地文化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桥梁,但是英语和汉语归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着各自独有的特征,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它们,就会在两种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产生阻碍。而多数译者认为翻译的过程中最大的难处是文化差异,能体现这个难点的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如果这类英译能得到恰当的处理,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民族间乃至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又可以保持各自独有的文化个性。

本文以《白鹿原》中关中民俗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关中民俗文化的深入理解,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列出英译问题所在并按类分别予以深入分析。

一、关中民俗文化及英译现状

民俗,通俗点说,指的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人们长期世代延续而形成的习俗惯制、信仰、礼仪等民间大众文化传承现象的总称,是经过人民群体以及社会大众约定俗成,并使之流行、得到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1]

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并延续传承的中下层文化,是民间的“日用而不知”“集体无意识”文化,和上层文化相比较,它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特点。民俗是民间民众的大众文化,英语中的“民俗”一词,这里“民”指民间,“俗”意为大众。民俗这个词是由撒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两个单词合并而成的,意思指的是“民众的知识”或者“民众的智慧”。民俗也是一种口语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书面文化,另一种是口语文化,民俗是口语文化。这就说明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主要是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家理查德・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指的是关中地区人们创造的中下层文化,也叫做关中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展现着关中历史,是历史在现实的沉淀及延伸,所以它既是现在的,又是历史的。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北到黄土高原,南抵秦岭,西到宝鸡,东到潼关,是东西延伸的矩形。东、西方向分别与山西、甘肃、河南等省份交界,南、北方向与陕南山地以及陕北的黄上高原相邻,是陕西经济文化的顶梁柱。“秦中自古帝王州”,号称天子脚下的关中从古就有许多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生活习俗和生活习惯。

关中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这里的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关中成为我国最早走进农业文明的地方之一。由此为当地的关中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证,使他们得到温饱。农耕就成了关中地区的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三千年从未改变。“男耕女织,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方式就从那时起一直流传至今。

与此同时关中地区又是在历史上一个争夺较为激烈的焦点,伴随着一次次不同程度的战乱,民族大变迁以及大融合。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迁徙和许多河南灾民、回民的定居,都对关中纯正的民俗文化和方言起到了融合作用,之后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关中地区传统民俗为主体,以多样特色的地方风情为格局。

任何地方的民俗都可以归为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历史根源性。[2]尤其在人类生产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可以说民俗在最大限度上要依赖自然环境,也可以说民俗是人们为了适应地理环境而取得的成果。特别是物质民俗中包括的居住,饮食,服饰习俗等,他们最易辨别,也最容易反映出民俗与环境的关系。关中民俗亦如此,它是该地域人民在和自然环境的对抗斗争中取得的经验中传承下来的,也反映出这里的自然与人文关系。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可以制约某一个领域人们的思考方式。通过研究关中民俗,可以深入了解该区域文化,了解自然区和文化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

陕西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自从有对外交流之初就从未间断,但大多都是处在非系统的零散的研究,尚未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是部分的,即各景点、民俗传承单位自主进行的翻译,其结果和效果各异,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及对外交流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二、关中民俗文化的英译分类

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必须要掌握住一个大方向,使得在英译的过程中保证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的并重。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表达出语义,而且要体现出地域的民族色彩或者地域色彩,以确保民俗文化的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并达到不同文化之间有效交流的目的。关中民俗文化英译中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归类的办法,将所有的难点重点分门别类,然后根据“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的原则,通过不同的途径翻译,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以促进关中民俗文化走出去。

(一)图像传译

很多关中民俗,在目的语的文化中,很难找到类似的标的物,而且该类民俗文化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目的语的读者又对该民俗不甚了解,因此采用图片的形式去展现关中民俗的特点,用附之于一定的文字来达到解释说明的意图,这种就比较直观、简洁,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锅盔”(guokwei),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类似于西方的面包,整体呈圆形,浅锅小火烘烤而成。“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二)模仿法

模仿法(音译法),指的是用目的语模仿源语所传递的信息并附加于一些阐述说明的文字,简单点说,用目的语复制或移植源语的信息,这种方法也叫做直译。模仿法运用了人的通感,尤其是形象的通感来传递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要求译者在英译的过程中应该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原汁原味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比如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差别,要求译者对原文本中的单词保留源语发音,并作出一些解释或者补充,达到可以再现源语的文化色彩。比如:饺子jiaozi;豆腐脑Doufu Nao;秧歌yangko;社火shehuo等音译词。

作为文化交流的译者应意识到,随着文化交流频率越来越高,英语逐渐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包容接纳的发展趋势,这就鼓励英译者在对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可以更加自信地采用音译法。[4]

(三)意译法

意译法或者称作替代法,指“易词而译”。替代法的可行性主要根据是审美有效性和文化适应性相近,最终取决于语境。《白鹿原》中提到的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小孩儿都会有小名。把“小名”翻译成“pet name”就脱离了原语境,这只是在表层结构上实现了文字的转换,却没能实现目标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信息对等传递。熟悉源语文化的人看到“小名”这个词自然会理解其深层结构,它是一种“贱名文化”,常选用一些贱、俗、土、丑的字眼,人们认为小名起得越卑贱,越容易养活,也直言不讳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所以只有理解了这一深层结构,译为“childhood name”,才是对原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翻译。电影《白鹿原》用Bailu Yuan的汉语拼音是不可取的,那会让人读成一个简单的中国人的人名。如只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或Plain of White Deer,则又少了故事中“白”和“鹿”家的含义。因此,可以采取意译法翻成成“Two Families in Fifty Years”。

(四)阐释法

用翻译、疏解的方法解答源语文化的信息,也可以称为加注补义法。阐述法是一种很有必要的翻译手段,也是一种跨文化翻译的补偿手法,在民俗文化内涵的翻译中用得非常多。加注补义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文化。加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长可以短,可以在文内括号注、脚注、题注以及边注等,除了上面说到的直接表达原文包含的信息外,也可以包括与原文内容相关而并非原文本身包含的信息部分。众所周知,小说《白鹿原》出版至今近20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也有14年,但至今还没有英文本《白鹿原》面世。如果在英译时能采用阐释法,用脚注的形式介绍有关关中民俗的重要观念和风俗习惯,会帮助不熟悉这方面知识的外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相信这方面的空白不久会被填补。

(五)淡化法

民俗翻译中的淡化法是指语际转换中,对原语境意义的淡化或者消除,也就是将原文中有些词汇甚至句子在译文中不予译出,这是因为在译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原文的词汇,但是其原文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完整了。为了取得有效的交流目的,对那些失去很长时间的民俗习惯的词汇就能够采取省略不予翻译的方法。也就是省去那些影响理解的跨文化冲突的字词甚至语句。[5]

三、结语

《白鹿原》的英译至今为止还是一个空白,好的影片英译要充分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在尊重原文、电影主旨的前提下,通过译文的语言艺术,达到最好地体现异国风味效果。关中民俗作为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具备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征,而翻译交流的另一方却完全没有任何理解该民俗文化的基础和心理,要达到观者乐于欣赏、易于理解的目标,就需要理解对方的文化以及对方的民俗,有相通或相似处才更有利于理解,也更有利于对方产生共鸣而对我们的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推介我们的关中民俗,让民族的民俗成为世界的民俗的目标。这既是对民俗翻译工作的巨大挑战,也要求译者具备更高标准的综合素质。在全球化的今天,充分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差异,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语言在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03).

[2] 苟小东.陕西省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0:42.

[3] 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03-105.

[4] 李淑玲.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及应对策略[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04).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越南 民俗 文化词语 翻译

索绪尔曾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1](P43)世界上有多少个民族、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每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己形成的,其中一大部分可叫做“民俗”。“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习俗、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约定俗成的稳定的民间文化模式。”[2](P1)

随着革新事业的不断深化,越南与国际的交流日益频繁,其中与中国多方面的合作交流更加广泛深入。要想让世界真正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就必须对其进行介绍和传播,而翻译在越南文化的国际推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民俗词语的翻译。民俗词语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交际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学习者往往将了解越南民俗词语作为深入了解越南文化的捷径之一。

然而,由于越南词汇的语义打着民族文化的烙印,民俗词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翻译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或障碍是大部分越南民俗文化词语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如越南民间饮食中的“bún、ph?、mì、h? ti?u”等词语,传统服装“áo dài、áo the、áo y?m、áo bà ba”等都是越南文化有事物的词汇。翻译这些词语,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对等词,导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译法,如“ph?”被译为“米粉”“米线”“河粉”“汤粉”“牛肉粉”等;“áo dài”被译为“奥戴”“长衫”“长袄”“越南国服”“越南旗袍”“越南民族服装”等。值得说明的是,这种词汇空缺现象完全属于一种自然现象,因此翻译时我们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尽可能地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

对于这些民俗词语的翻译,照字面直译是行不通的,翻译者需要了解原语(越南语)的文化内涵,然后进行分析解读,采用“音译”“意译”“音意兼译”“音译加注解”“意译加注解”“音译加意译加注解”等灵活的手段,尽可能让译语读者能够获取等同于原语读者获取的信息。这些翻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化的差异性给翻译带来的困难,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正因为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所以进行越译汉时,笔者认为,文化的移植比语言的移植还重要,也就是说既要译出其语义,又要译出其民族文化色彩,这样才能达到民俗文化词语翻译的最佳效果。以下是民俗文化词语翻译的一些方法。

一、音译法

音译法也称为直译法、模仿法,其直接移植原语的文化信息,保留原语的发音。但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往往需要译者作一些注解、说明。一旦这种说法被广泛使用就无需解释了。例如:世界有名的越南民族服装“áo dài”过去常被译为“越南国服”或“越南民族服装”,但这种译法过于冗长,不符合表达效果,目前最普遍的译法为“奥戴”。音译法多见于翻译人名、地名以及越南特有的美食、艺术类型等,如:quan h?“官贺”、ca trù“歌筹”、ví d?m“威任”等是越南所独有的民歌和民间演唱艺术,在汉语中找不到相应的民俗词语,只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英语日益显示出其国际语言的地位,并且也朝着对其他民族文化词语吸收、容纳的趋势发展。这些越南民俗词语英译时都采用音译,保留越南语的写法,仅是去掉声调而已。

有时候,为了便于理解,还采用音译加注解的形式。最通常的注释法是在词语后面加括号,例如:chèo“嘲戏”(一种越南传统歌唱艺术,以舞台为叙事的形式);tu?ng“喽戏”(又称hát b?i“倍唱”,是一种曾进入宫廷的演唱艺术。在越南每个地方还有自己独有的喽戏种类,如广南喽戏)。

二、意译法

意译法也称为替代法。不少越南民俗词语在汉语中无法找到直接对等的词汇,可以采取意译的方法进行传达。翻译时应摆脱字面句式的束缚,探究深层的实质含义。这种译法多用于翻译饮食词语,例如:bánh d?o“糯米软糕”,bánh tráng“薄粉、粉纸”,bánh c?m“片米饼”,bánh l?c“木薯粉饼”,bánh ít“粘饼”等。对于表意地名也可采取这种译法,例如:C?u Gi?y“纸桥”,s?ng ?áy“底河”,núi Rùa“龟山”等。

有时候,意译法仍难以让读者理解那些蕴含文化内涵的词语,这时可考虑意译加注解法。例如:kh?n m? qu?“鸦嘴巾”,nón quai thao“平顶斗笠;扁斗笠”(越南北方妇女的传统服饰)等。

三、音意兼译

音g法和意译法是对外来词的两种最基本的翻译方法。音译法纯属语音翻译,意译法则属语义翻译。前者不考虑词义对应,后者不考虑语音对等。而使用音意兼译法,既要顾及语音又要顾及词义,力求创造出音意兼顾的一个外来词,引发美好想象,这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因为难度高,所以这样译出来的词语不多,还需进一步扩充,例如:áo bà ba“三婆袄”,Thánh Gióng“勇圣”,hát Xoan“春歌”等。

在音意兼译都不能做到表达清楚时就只好加以注解,例如:hát ? ?ào“陶娘曲”(是一种由艺妓表演的曲艺形式。因其主唱者称“陶娘”或“桃娘”,故名“陶娘歌”。因传统的点歌、评歌方式是投签方式,故又名“歌筹”)。

以上是越南民俗文化词语翻译的三种基本译法,采用哪一种译法还要对词语进行多层面分析。翻译这些带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民俗词语难度很大,对翻译工作者而言是极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充分了解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才能使译文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费尔迪・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谭汝为.民俗文化语汇通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3]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俗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认知

一、俗语与文化

(一)俗语的定义

俗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俗语称作“熟语”,包括成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名句、警句、俚语等;狭义的俗语与谚语、惯用语和成语等并列,是一种独立的语类,专指那些在人民群众口头上广泛流传,具有口语性、通俗性,是一种定型化的又有灵活性的常用语句。大多数俗语都具有生动、形象或哲理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俗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们无论是在口头上还是在书面中都乐于使用它。俗语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体现了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

(二)俗语的文化背景

文化犹如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其源头是哲学和宗教,支流是文学、艺术、科学。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体现了这个民族的世界观和道德意识,审美意识是世界观和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观和道德意识在文学、艺术和现实生活中的映照。各民族的俗语含有大量文化因素,这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中英俗语对比的意义

俗语是语言的精华,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常隐含着比字面意思更深刻的涵义,富有哲理性和生活气息,因而往往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对英汉俗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模式。

(一)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

通过对英汉俗语文化的分析比较,可以掌握两种语言中俗语的来源,以及俗语的民族性和比喻性特点,丰富中西方文化知识,发现民族与语言的共性,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强化中西文化差异意识,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促进国际间的交流。

(二)研究中英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客观世界,还来自于各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由于使用者在自身认知能力和外部认知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使用者的理解上会有或多或少的偏差。这些偏差也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在背景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为研究中英文化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动物俗语视角下的中英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俗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体现了人们对动物的情感态度,有关动物的中英俗语不计其数,构成了中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和解读这些动物俗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认识、了解和利用两种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一)农耕习俗差异

中英文化中都有形容一个人很强壮的俗语,但是英文中使用“as strong as a horse”(像马一样强壮),而中文中使用“他强壮得像头牛”。因为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就决定了民族之间在习俗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

英国是一个山多地狭的一个岛国,在古代主要靠马来耕作,牛只是用来产奶。由于马在农业耕种中的重要作用,与马有关的俗语就屡见不鲜。如:“as strong as a horse.”(像马一样强壮),“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 ”(好马无须加鞭。)“A good horse is never of an ill color. ”(良马无劣色。)“a horse of another color.”(完全另一回事。)

中国土地大都以平原为主,古代的耕作主要靠牛完成,因此中国人认为牛是强壮、性格温顺、勤劳善良的象征。由此就有了“他强壮得像头牛”,“九牛一毛”,“九牛二虎之力”等表达方式的产生。

(二)民族情结差异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如:中英语言都有许多以动物为内容或作比喻的俗语,但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不同。

英语中大量存在与狗有关的俗语,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时。)

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极其喜爱动物,对狗这种动物更是宠爱有加,他们认为狗是忠诚友好的象征,不仅是狩猎、看门、工作的得力可靠的好帮手,更是生活中重要的伴侣和朋友,是抚慰人们寂寞空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将其视为家中的成员,与狗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狗的形象在英语俗语中是褒义的。

汉语俗语中狗的形象大多为负面形象,如:“落水狗”、“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狼心狗肺”。因为在汉语言文化中,狗如同鸡、鸭、猪一样是一种地位十分卑微的动物,受到人们的鄙视。人们常常把狗与“下贱”、“低微”、“无赖”等贬义词联系起来,所以汉语中以“狗”喻人喻事的俗语多会引起贬义的联想,其形象自然就不受人恭敬。郭沫若说:“我是中国人,很不喜欢狗,这种情结似乎是一种国民的情绪。”

(三)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俗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宗教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俗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上的差异在俗语上也有明显的反应,英国教堂是教徒说教做弥撒的地方,不存放食物,所以有俗语“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意思是“穷得像教堂老鼠,赤贫如洗”,而中国的老鼠总在圣庙里偷吃贡品,过着“硕鼠”活神仙般的生活。

中英不同是两国俗语差异产生的重要元素。在英语文化之中,西方人普遍信仰耶稣基督,认为神一切的存在,不乏对平等自由等言论的向往与可望,在俗语之中也有相应的表达。在中国,儒、道、佛等宗教不断地处于更替的过程之中,没有唯一的信仰所在,在俗语之中几乎没有相应的体现。例如在“自助者天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中,中国只是相信有天的概念,天也是幸运的反应而已。而在西方文化之中,则是反映上帝进行帮忙的概念。

(四)文学意象差异

“Dragon”(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有关“龙”的俗语非常多,且含有褒义,如“龙跃凤鸣”、“龙骧虎步”等。中国的龙文化是一种神秘文化,代表着神秘、祥瑞和权力。龙是力量、财富、繁荣及祥和的象征,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可说是十分狂热的。中国人盼望生个龙子龙女,不论生活在世界任何角落,华人都视自己为龙的传人。如果没有了龙,中国的文化传统,包括建筑、服饰、喜庆节日、饮食、民俗乃至语言文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英语俗语中,赞扬“龙”的词语非常少,且含有贬义。跨文化交流中,“dragon”指凶暴的人,严厉的人,凶恶严格的监护人,凶恶的老妇人(尤指很少给在其看管下姑娘自由的老妇人)等,以“dragon”组成的词组也多含贬义。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排列或多层的楔形反坦克混凝土障碍物。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也是正直的、能为人民着想的,为了解救人间干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类似巨型爬行动物,身上有翅口中喷火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圣经《启示录》中的龙是魔鬼撒旦的化身,王子用利剑与凶龙搏斗,斩其头后救出弱女,是英雄救美女的西方版本。长相凶狠的龙被古代西方人用在盾牌,军旗和徽章上,用以起到阻吓敌人的作用,所以龙在西方也是战争的象征。

三、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俗语是英、汉两个民族各自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反映了该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大量的俗语与动物有关,本文通过对比中英两种语言在与动物有关俗语方面的差异,从深层分析两国文化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指出其在文化上的深层次差异,意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俗语,进一步了解和克服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HORNBY AS.Oxfordad 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阎文培.现代汉英俗俚语对比研究(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陈美芳.英汉词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1):33-37.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第5篇

摘要作为民族文化的基因,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特点。本文通过从交际、社会、文化、历史典故和地理环境等方面比较中西民俗的差异,指出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翻译民俗特色鲜明的词语时,不能只求概念意义的一致,而要寻求两种文化中的语用功能对等。

关键词:民俗 跨文化交际 翻译 语用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日趋广泛的今天,中西文化差异往往成为交际的障碍,作为文化基因的民俗更是因为地域特色鲜明而成为交际的绊脚石。因此,就需要通过翻译来充当桥梁和纽带,起到沟通文化交流、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融和的效果。

人类社会总是以相对集中聚居并具有共同生活历史的民族为区分单位,一定的文化总是在特定民族的机体上生长起来。一个民族的特征除了体格体貌特征外,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基因――民俗。“民俗不仅仅是一般的民间的风俗习惯,而是一国一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的总和――人类社会中一国一民族最独特最根本的基础文化或地质文化。”中西民俗各有特色,差异明显,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语义的是词汇,词汇反映着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于民间神话、历史典故、社会制度和文化艺术之中。奈达(Nida)曾给翻译下过一个经典定义:“翻译即译意。”但从民俗学的角度看,翻译不是翻译其概念意义,而是寻找两种文化中的语用功能对等。比如,将“龙”译为dragon,二者的文化含意却大相径庭。因此,用某种语言表述的文化信息,一定要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具有相同文化语用功能的表述方式,这属于中西民俗差异及翻译策略的一种体现。

一 中西基础文化方面的民俗差异与翻译

基础文化方面的民俗,是整个民族的成员在交往中形成的民俗规约,反映着民族的心理、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

1 交际风俗

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交际习俗不同造成翻译的概念意义不对称。中国人遇到熟人时往往会问对方“你吃了吗?”、“上哪里去啊?”,如果将这两句问候语直接译成英语,那么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都会不高兴,他们会觉得难以接受和理解,甚至认为你干涉了他们的自由。译为英语则应为hi!或者Have a nice day.或者How are you doing?这正是社会习俗不同所引起的翻译不对称性。

不同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习俗渗透着漫长历史沉淀的不同生活习惯,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文明礼节。如:

今天饭菜不好,请多包涵。来,先干上一杯。

这是中国人在家宴请客人时常说的一句客气话,以示谦逊有礼。尽管事实上已是在精心准备,热情招待,美酒佳肴满桌,但仍然会说“饭菜不好”、“招待不周”之类的客套话。这种体现中华民族谦虚自抑的客套话如果直译为英语,西方客人可能难以理解主人的用意。因此,必须按西方的交际习惯处理,以实现语用功能对等:

There are best dishes we’re able to prepare.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Now, to everyone,cheers!

从交际功能对等的角度来衡量,这种译法准确贴切,传达了中国人热情好客的礼仪风尚。

2 社会习俗

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必然形成不同的社会习俗文化,这使得接受者在接受外来文学时有时难以忠实于原文,只能译出基本的意思。如:

He had been faithful to the fourteen-year-old Vicar’daughter whom he had worshipped on his knees but had never led to the altar.

他一直忠于14岁的牧师女儿。他曾经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始终没有同她结婚。

结婚是人生大事。西方结婚仪式通常是在教堂举行,由牧师或神父主持,男女双方面对圣像相互起誓。句中的led to the altar字面意义为“来到圣坛前”,传达了西方结婚仪式的重要信息内容。但由于汉语读者缺乏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如直译为“来到圣坛前”会使读者不易理解。为实现语用功能对等,只有照顾译入语的文化习惯,译为“结婚”。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各自不同的传统观念,也对接受者在接受外来文学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到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

“An Q,may you die sonless!”sounded the little nun’voice tearfully in the distance.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封建传统道德观念,一个家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幸,不生儿育女是对祖宗最大的不孝。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骂人“断子绝孙”是最恶毒的咒语。而在西方社会,这种观念要淡薄得多,尤其是在追求享乐的现代年轻人中,独身主义蔚然成风,断子绝孙对个人和家庭而言无足轻重。因此,在译文中,最好加以注释:a curs intolerable to the ear in China,才能使译语读者确切理解原文的文化语用含义。

3 文化联想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氛围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英美人对数字的神秘观念不亚于我们中国人。在一些英美人看来,“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这已经是普通常识,而对“9”呢?按照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的解释,“9”也是个神秘的数字。“3”是“三位一体”,是个完美的“单数”。“9”是三个“三位一体”(a trinity of trinity ),因此,nine在西方文化中曾出现在“吉”(或“凶”)的各种各样的神话背景中。美国女足夺冠,总统在白宫南草坪接见予以褒扬,女足赠总统球衣一件,号码是99。

对颜色词的不同联想也反映出不同习俗、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西方,白色象征纯洁无暇,新娘在婚礼上往往穿白色的礼服,而在中国葬礼上的悼念者才穿白衣。与此相对应,中国传统婚礼上的新娘一般穿红色衣服象征幸福吉祥,而红色在西方常常令人联想到鲜血和死亡。另外,中国人有“红白喜事”的说法,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习俗的欧美人来说,把诸如生儿育女、娶媳妇、贺生日之类的事情称为“红喜”也许是人之常情,英语中就把这些喜庆之日称为red-letter day,但把死了人也称为喜事即白喜,就会使他们百思不得其解。颜色词green,对应在汉语中的绿色代表“勃勃生机”,而在英语中green的联想意义较多,可以表示“妒忌、眼红”或“缺乏经验、知识浅薄”等。汉语中我们说某人嫉妒别人,害了“红眼病”,译为英语时“红眼病”则为green-eyed。

4 历史典故

由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原文的文化语用功能。

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中的“舜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为人民所爱戴,代表圣贤,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容易懂。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若采取音译,会使他们莫名其妙;如果增加注释,会显得累赘,同时也使诗句失去了诗气。于是我们在西方文化词汇中选择和“舜尧”具有同等语用功能的概念Sage-Kings来代替,译为:Spring winds move willow wands,in tens of millions: Six hundred million we shall all be Sage-Kings. 这样的翻译简单明了,音韵铿锵,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二 中西地质文化方面的民俗差异与翻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民俗,地质民俗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自然地理环境方面,中国以陆地为主,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生产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因此与土地的关系比较亲近,与之相关的习语也就相对较多,如“斩草除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未雨绸缪”、“疾风知劲草”等等,都与农业生产有关。英国则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与之相关的航海业、造船业很发达,这一特点使他们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航海、海洋文化,所以英语中有许多与水、海洋有关的习语,如talk fish story(吹牛),know the rope(熟悉内幕,rope指船上用来挂帆的绳子)。汉语文化中所说的“未雨绸缪”,用相应的英语习语表达为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修帆趁天晴)。在英语中形容一个人花钱大手大脚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在汉语中是“挥金如土”。由此,自然地理环境对习语文化内涵的影响可见一斑。

文化传统的不同,首先造成了对事物认识的差异。如动植物词汇为中西方语言所共有,但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使人们对客观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审美感受,因此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猫头鹰(owl)在中国人眼中一般是不吉利的象征,是倒霉、厄运的征兆,因此民间有习语“猫头鹰进宅,好事不来”。然而在西方owl却有与此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它是聪明、智慧的象征,与此有关的习语有A wise old owl lived in an oak、as wise as an owl等。此外,owl还是希腊神话中雅典城守护神的标志。又如,“狗”在中国文化里,虽说也有“忠诚”的意思,但在大多数时候,尤其用来形容人时都是贬义,如“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狐朋狗友”、“走狗”等。而在西方人看来,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可爱而忠诚的,因此在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很多而且多含褒义,如lucky dog(幸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dress like a dog’s dinner (穿着极其讲究),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等等。然而,使用或翻译不当则会让人误解,如汉语中贬义的“走狗”若译成“running dog”,则不能实现汉语所要表达的语用功能,反而会让西方人不得其解。此外,蝙蝠(bat)、狮子(lion)等在英汉文化中也有不同的内涵。中西文化对许多动物的联想都是不同的。

英语民族有爱狗的传统,中华民族则崇敬龙。在我国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其中的“龙”的含义是褒义的。“龙”在我国还曾被作为帝王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而在西方文化里或是在基督文化里,“龙”的含义与我们恰恰相反,在《圣经》中,“龙”即是恶魔,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正因为这样,我们所说的“亚洲四小龙”在翻译成英文时成了four young Asian tigers。之所以进行了必要的转译,将“龙”转译成“虎”,就是为了实现两种语言的文化语用功能对等。

三 小结

中西方不同的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导致不同的民俗传统,并且每种语言都有相应的俗语、典故等“文化负载词语”反映这些民俗现象。翻译这些民俗特征鲜明的词语时,往往不能按照词语的概念意义进行翻译,而是要根据其功能,选择译入语中文化语用功能相对应的表达方式。

注:本文系“上海海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9

146)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Nida, E. A. Translating meaning,San Diams: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