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第1篇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个性化需求不断加强,进行旅游人们更多追求的不是风景而是个性化路线、奇特经验、充足放松休闲.因此,具有文化背景的景点正面临体验式旅游的创新瓶颈,少数民族旅游点日前主要以展现少数民族特色,服饰与饮食为主,如何更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并展现个性化与体验式成为其重要课题.

关键词 :体验式;文化旅游;少数民族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50-02

无论是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群居或是现代的个人生活形式,个人存在价值在不断提升,同时也使人们对个性化发展有更强烈的欲望,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恰为这种需求奠定了基本物质基础.个人旅游的要求不断在向个性化、独特及新颖方向发展,这就使体验式旅游开始盛行;我国旅游行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同时也为更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时刻在转变及创新,但是面对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欠缺或者说不完善,旅游业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我国西南地区以云桂川黔少数民族聚居为主,虽然具有多种民族,但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较为欠缺,大部分游客只知道丽江少数民族、九寨沟少数民族和广西傣族等地,对重庆藏族、广西瑶族及羌族等旅游区基本都不知道,再加上西南少数民族旅游区的地势和地理位置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旅游区开发及发展都比较缓慢.笔者认为目前正是体验式旅游方式的盛行时期,可以根据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实际情况,开发西南旅游新路线.

1 体验式旅游

1.1 体验式旅游含义

体验式旅游目前无法给出具体的定义,主要以游客主管感受为核心,体验式旅游所规划的旅游活动能够尽可能的为游客提供个性、独特和自主的休闲方式,鼓励游客积极参与,尽可能避免走马观花的旅游形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速度的加快,人们旅游已经不再局限于游山玩水,而是远离喧嚣,享受大自然的闲适,得到身心的真正放松.所以舒适、自然、幽静的旅游区更受到人们的喜爱.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农家乐”旅游方式得到快速发展,也成为体验式旅游的代表之一,“农家乐”让人们近距离的与大自然接触,享受农作乐趣,亲身体验农村安逸闲暇的生活;除了这种娴静优雅的旅游方式,如漂流、攀岩和滑雪等冒险刺激的旅游方式也成为体验式旅游种类之一,这种旅游方式还激发了游客征服自然的动力与能力;双城换房旅游方式也是体验式旅游的一种经典,是以旅游公司为平台,多个不同城市的游客相互交换居住环境.尽管以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但体验式旅游的核心总是一致的:强调游客对景观的体验,使游客从身心上接收景观带信息,以体验接收来的自然美感与人文感受.如今体验式旅游种类越来越多,也能满足各种层级和年龄的消费者需求,也就是说体验已经成为旅游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一种趋势.

1.2 体验式对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意义

在巨大旅游压力下,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存在较多的缺陷及不足,这不仅由自然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人文因素的影响:

第一,少数民族由于表达能力限制,无法展现特性.大部分人对于西南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中,只听说过傣族泼水节,对于其他特色则很少有人知道,游客旅游过程中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参观景点、观看表演,这些只能让旅游了解比较浅薄的服饰、饮食和婚俗等,而对更深层次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则鲜为人知.少数民族文化由于缺乏表达能力和特性,自然无法引起游客的兴趣.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通过体验式旅游逐渐体现了民族特色,不仅省去了解说的烦恼,也一定程度增强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表达能力;另外,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在揭开少数民族文化神秘面纱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更多的乐趣.

第二,少数民族基本是以无形生活形式为主,具有很少的有形产品.西南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速度慢或者说无法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文化大多无法集中生产,能够成形并展示的则更少.文化资源不能单纯的通过商品来展示,而是要将其融入到体验式旅游方式中去,在游客的衣食住行中充分融入本地居民的习俗,让游客感受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例如举办篝火族会或走婚等活动让游客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与魅力,让游客能够陶冶性情.换句话说,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要在游客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来体验和发现,这样才能让游客更深入的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

第三,少数民族人民很少宣传本地资源,缺乏系统科学的旅游推广.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为例,多数少数民族以谦逊、安宁的生活方式与个人性格为主要特征,不喜欢过于宣传自己日常生活与民俗民风,外界了解度必然相应受到限制.民俗的传播又最需要个人言语相传以及行为影响等,个人因素与性格因素与本地文化旅游等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缺乏系统科学的旅游推广,缺乏对旅游消费市场的针对性推介,使得旅游资源的优势得不到最大的发挥,优质的旅游资源被闲置浪费,无法最大程度地向经济效益转化.

2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体验式发展建议

2.1 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链

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发展过于孤立,没有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旅游业的发展,所以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较慢.通常开放文化旅游只是对民族特色文化的探讨与挖掘,而忽视旅游类型或娱乐方式.经过相关调查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区的发展是以云南丽江旅游为核心,而这一旅游区也是在2012年年初才形成基本的旅游产业链.体验式文化旅游的发展,要从建立关联的产业链开始,逐渐形成旅游综合服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开发.很多年轻旅游者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更多是为了了解西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因此可以印刷更多介绍民族发展历史、民俗状况等的资料与书籍.更重要的是,录制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游客短期并不能全面了解的生活状况与民俗习惯等,制作影视光盘进行旅游宣传等等.

建立产业链就要有企业的支持与投资,而且在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同时,要保护少数民族原有的特色.坚决以保护少数民族特色为基本前提来建立和完善产业链,杜绝一切以破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

2.2 设计游客参与性文化旅游方式

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制作基本是以人工为主,也就是说能够让游客亲身体验产品制作过程.如大部分游客都对少数民族文字感兴趣,可以设计少数民族文字印章、卡片或其他产品,可以让游客亲身参与产品的制作,通过游客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来更深层次的感受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字.再如,四川、重庆等地是西南旅游重地,是以银饰品最为著名,苗族银饰品可以激发游客自主设计能力,同时亲自参与到样式、雕刻等制作过程,使产品的意义更加深刻.我们注意到很多西南少数民族吸引眼球的在于饮食部分,因此可以设计关于饮食部分的创意设计,并将食材推而广之,给予游客自己了解并动手制作的机会.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增加游客对旅游地深刻印象的最好方式,也是留给游客美好回忆最简单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游客进行口述宣传.讲求个性化的时代,设计各种个性化路线与纪念品及其他,是最好的宣传手段.

使游客参与到文化旅游的方式很多,这种旅游方式将文化旅游与体验式相融合,不仅为游客提供轻松、舒服与自在的休息时间,还能满足并增强游客的自我存在感与个人意识,有利于提高游客的独特性认知.因此,广泛的参与式文化旅游不止满足休闲娱乐的目的,更能够使游客强化个人的重要意义,体会个人的强大力量.

2.3 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推广

知名度不高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又一个难题,如上文所述,大部分游客只知道四川九寨沟、云南丽江和傣族,而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了解的少之甚少.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薄弱,从而导致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低.如今,网络、媒体等先进技术发展速度飞快,要充分利用这些已有资源宣传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让游客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风情,同时也做到了宣传旅游资源的目的.在当今时代,人们接触最多的网络与影视资料,多数年轻人都通过人人、微博等交流平台来获取信息.并通过优酷、土豆等网站获得影音资料,据调查人们为获得旅游资讯,首选微博与人人,旅游网,驴友搭伙网等等,因此,西南少数民族的宣传可以扩展广阔路径,吸引年轻人的旅游兴趣.同时,笔者还认为可以进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合,共同出台相应民俗风味浓厚的旅游计划,给予游客短时间了解更多少数民族的机会,丰富见闻.

另外,西南少数民族对于商业化模式接触的比较少,在规划设计旅游路线等问题上也不是很精通,不擅长吸引游客参与实践.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宣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旅游政策和旅游路线,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更加科学和完整.

3 总结

我国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极富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和,并聚集了多种特殊地貌.所以,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要通过开发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来实现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增进的了解和认知.尤其在云南、贵州等地区最具自然风味的少数民族,最贴近大自然的生活方式,是现代都市人们所追求的生活.通过宣传,增加人们对偏远少数民族的了解,提升地区魅力,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少数民族,喜欢少数民族.

因此,我们在设计推广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旅游时,要顺应时代潮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根据当地风俗习惯适当的改变旅游发展战略,从原有的直线型发展、单向发展逐渐转变为循环型和多向度发展.要抓住体验式v领有的核心与关键之处,尽可能的促进游客主动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去;充分利用独特而雄厚的文化资源与特色,规划新颖、个性的旅游方式,让游客更感兴趣;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链,使其具有个性化、参与性、原风貌和一体化等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张蕊.桂林恭城瑶族文化旅游体验式开发研究[M].旅游经济,2011(1).

〔2〕李湘豫,梁留科,韩辉.河南佛教文化体验式旅游ASEB分析[M].2011(4).

〔3〕梁伟.体验经济时代的民俗旅游产品营销初探[J].红河学院学报,2006(4).

〔4〕朱世平.体验营销及其模型构造[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5).

〔5〕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对策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成果显著,然而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那么针对这一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又该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呢?文本主要就北京A职业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进行简要分析,以及对该特殊群体采取对策的探索。

一、北京A职业学院藏族、维族学生现状

北京A职业学院(下文简称A学院)是2007年在原学院基础之上成立,主要承担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约3000人。北京A职业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主要分布在藏、维、蒙、满、回等民族。此外,还有少量的哈萨克、彝、哈尼、苗、土家、穿青等民族学生。A学院从2011年开始,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大量增加,尤其是藏族和维族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A学院藏族学生现有79人,维族学生31人。A学院对藏族和维族学生的管理方式与对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方式相同,采用分散式的管理办法,即将藏族和维族学生分散在各个专业、各个班级、各个宿舍。由于维吾尔族学生生活习俗的特殊性,他们集中在一个宿舍。

二、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

(一)民族自我意识强烈,渴求被理解与尊重。A学院的藏族和维族学生比较抱团,他们喜欢一起行动,且与汉族学生的交往很少,处在自我封闭的民族状态中,尤其是维族学生。这在总体上反应了藏族和维族学生的民族自我意识十分强烈。少数民族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主要来源于他们家庭的影响,来源于世代相传的民族情感教育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少数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其他民族的理解和尊重,一旦获得理解和尊重时,就感受到与人平等而产生喜悦,并对尊重他的人表示友好、信任,表现出情感融洽及友善。反之,则会产生受压抑、被瞧不起等苦闷情绪,特别是对那些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言语、行为则更表现出极大的愤怒与强烈的不满,这些也往往成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问题的根源、民族问题的一个导火索,A学院也因此发生了一次打群架事件,也由此成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二)心理状态较自卑。少数民族学生的表现出明显的个体自尊心理与自卑心理。奥地利著名学者孔纳德.罗伦兹(KonradLorenz)曾提出了“刻印理论”,指出民族文化的刻印作用从人出生起就发挥作用。首先是家庭、民族文化,然后是中小学的标记,然后一直持续到大学里或职业中。从教育实践中也不难发现,少数民族学生有着极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与此同时,自卑感强也是少数民族学生较普遍的心理特征。通过走访藏族和维族学生,发现他们感觉自己在学习、生活和经济方面与身边的汉族同学差距较大,因此在自尊心上难以接受这些差距的存在而感到自尊受挫而自卑。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生长环境、经济条件、民族文化、思想观念等的长期影响,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较汉族学生相对薄弱、基础较差,导致这些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方面的能力较低,再加上他们的一些民族习惯、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并不一定能被身边的同学所接受等一些因素,都会造成他们产生一些自卑心理,使得一些生活上和思想文化上的差异被复杂化,加剧了少数民族学生个体与内地高校教育大环境之间的不适应感,从而也增大了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A学院,少数民族群体较多来自新疆、。俗语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总会受到生他养他的地方影响。A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有:

(一)生活习俗不适应。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尤其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表现得格外强烈和突出。他们离开了原有的生活环境到内地高校学习,首先受到冲突的就是饮食、穿着等生活习俗的改变。尽管A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种冲突,如设立清真食堂、聘请民族师傅、伙食价格优惠、伙食质量不断改善等,但是维族学生仍感觉不适应。

(二)学习活动不适应。学习活动的不适应主要是因为语言障碍带来的压力。维吾尔族的学生在进入学院之前所受的都是民族语言的教育,即使参加过内地一年预科班的汉语学习,但是仍不能满足大学里的学习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通常都是将汉语言文字转化为本民族语言后再加以理解,这就表现出思维节奏慢、敏捷性弱等情况,体现在语言交流、文字表达、害怕回答问题、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等方面。这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得部分消极悲观的新疆、的学生更是觉得自卑甚至自闭,从而引起心理问题。

(三)人际交往不适应。许多新疆、的少数民族同学由于不适应生活环境的新变化,对本民族有强烈的心理认同。在人际交住中容易把自己与自己的团体紧密的结合起来,用这种联系获得自尊,感到骄傲,这就使他们的交往范围变得狭小,从而在与汉族同学交往时就表现出不自信,甚至回避、恐惧的心理特点。人际交往障碍的严重者对别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如稍有不注意,就会刺伤其自尊心,引发纠纷。此外,宗教习俗的差异也是影响新疆、同学人际交往发展的重要原因。宗教习俗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较大,非本民族同学间的交流为避免触及忌讳而显得拘谨。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学生孤独感的增加。

(四)个人发展的不适应。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绝大多数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属于定向或者委培学生。由于生活风俗习惯的特殊性,绝大多数藏族、维族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回到新疆、发展,这使得他们的就业压力意识减弱或者盲目地认为自己的前途无需考虑。在就业招聘环节中,由于地域、专业等方面的限制,新疆、的单位和企业很少会深入内地学校招聘,而就业信息的获取也仅靠学生自己在网上获取,由于网上信息真假难辨,使得他们在就业环节又遇到种种困难。这一切使他们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不强,惰性情绪重,缺乏主动就业的观念,从而大大阻碍了新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汉语言文化、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的学习与适应。

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问题主要是适应性问题,一方面是他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周围的人适应并理解他们特殊性问题。

四、对策

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及,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是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管理问题的关键。

(一)尊重民族习惯,从实际出发,帮助少数民族尽快适应新环境。首先应该熟悉一些民族文化基本常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等基本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与其沟通交流,并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实现人本关怀指导。在少数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时,可以与学校申请适当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学校也可以为少数民族同学做一些活动,可以以座谈会、晚会的形式开展。在不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以横幅或者信息下达方式告知全校师生节日信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正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文化基础、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学校评优、奖学金评定以及学生资助方面采取适当倾斜措施。学校应尽全力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实现学习上的进步。对于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学校可以单独给他们设立民族班,这样老师就会针对他们的实际水平设置教学大纲,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授课老师就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更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学校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向各族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常识普及,以实现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二)建立专门化教育管理队伍。辅导员和班导师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处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他们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直接面对学生,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辅导员和班导师工作,完善辅导员工作职能,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A学院现有的辅导员工作体系,是以班级为单位,以辅导员为主体,以系为直接指导,通过学生工作处、团委等职能机构接受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而建立的。少数民族学生和班级其他学生一样由本班辅导员老师负责日常管理;而一线学生辅导员所带学生在事实上存在的超负荷工作量,本来就已经使他们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处在疲于应付的状态,这就使得他们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上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影响着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而有效的开展。对此,笔者建议,要适应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专任辅导员制度。根据实际,选派能力过硬、经验丰富、具有民族学、社会学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优秀辅导员,担当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任辅导员,建立在学校层面由学生工作处直接统一管理、少而精的专职队伍。在对其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后,由这些少数民族专任辅导员专门重点负责对全校各院系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同时,在具体工作上,接受其工作对象(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在基层系的指导。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身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们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状况,探求问题存在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有的放矢的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需求为根本,把他们的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少数民族学生不断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国家发展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陈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探析[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82-84.

[2]姬云香,杨萍.教育背景差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影响研究——以兰州市三高校的藏族、蒙古族、维族大学生为例[J].成功(教育),2010(10).

[3]黄文浩.文化适应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第3篇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文 章 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 兴趣

论文摘要: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弘扬民族音乐,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但现实生活中流行音乐的传播成了重头戏,当前广大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捧流行歌星,对民族音乐嗤之以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音乐教师的重视和深思,面对着如此丰富的民歌资源,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呢?首先我们必须要做客观的比较分析流行音乐及传统音乐的优劣之处。流行音乐之所以被学生们接受追捧,是因为它具备内容通俗、旋律流畅、节奏鲜明、歌词朗朗上口、流行一时的特点。然而我们少数民族民歌的传统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旋律自由,歌词言深意长,有一定的风格特点。照此下去,若干年后,中国的民族音乐还有多少人欣赏,还由谁来发扬广大?

要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必须依靠教育,依靠我们广大音乐老师的不断努力,把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引导他们正确地去欣赏音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呢?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到孩子们还是喜欢通过以下几点来学习:

一、通过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特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的有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彝族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的特点和丰富的音乐文化,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如:蒙古族民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宽广悠扬,声音要求粗犷。藏族民歌活跃热烈、朴实优美,声音要求自然流畅等特点。又如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鸣”,其我们非常了解的歌曲《桔梗谣》、《阿里朗》等,在学习时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聆听自己体会和总结歌曲特点,慢慢的增加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二、重视对相关文化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课一定要多方查找资料丰富自己的少数民族知识,遇到问题要先考证清楚,再教给学生,否则很容易出问题。如在二年级解释彝族乐曲《快乐的罗嗦》时,不能把“罗嗦”解释成“啰嗦”,“罗嗦”是彝语的译音,有的译成“诺苏”,是指彝族人的意思,“快乐的罗嗦”可以理解为“快乐的彝族人”,又如藏族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二年级的孩子们就会问老师日喀则是在哪?我当时回答了“土质最好的庄园”,学生还会问“土质最好的庄园在哪”?在歌词中还有“啊索啊索马里拉”是什么意思?学生听了也是一脸茫然,这时我们就需帮助他们了解其含义,其实这句歌词没有特殊的意义,在这首藏族歌曲中,只是为了帮助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就简单易懂了解歌词大意。在教学中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等文化是为了辅助更好的感受音乐,但不能喧宾夺主,突出了相关文化而忽略了音乐,否则音乐课就成了地理历史课,所以要很好的把握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识活动,新的概念和知识技能的形成都是以感知开始的。如果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参加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鲜明生动的形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感受音乐,调动情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生对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很少,特别是他们的风土人情、服装服饰等,如果只凭老师的解说就会显得很空洞、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帮助孩子们更真切的感受与理解,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五年级学唱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彝族人民赶圩的视频,那些穿着民族服装的大人们挑着担,孩子们跟在一旁欢天喜地地去赶圩的情景映入学生们的眼帘。再如六年级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播放有关草原风光片段,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晚霞夕照、彩蝶纷飞、白鸟歌唱、毡包犹如白莲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犹如珍珠撒,让学生了解蒙古人民以放牧为生,自由、安宁、美满、舒畅的生活特点,无需更多的语言,就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人们的心情,引起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

四、演唱与律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第4篇

一、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想要全面的传承与发展就要要求传承人不仅能够了解音乐本身的内涵,还要了解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史及民族历史。但由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普及程度和传唱度都比较低,导致现阶段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人才流失,缺少专业传承人才。例如,湖南桑植民歌,目前只在一些熟悉民歌的中老年人之间传唱,青少年很少懂得小调、山歌,导致传承人才储备不足,一些高校即使培养了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但因就业困难及创业等原因,也导致了人才流失。此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也大不相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更多要依赖民间音乐艺人,这些民族民间艺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人和传播者。但是当前大部分少数民族民间艺人未受到重视,他们参加不了一些大型的表演活动,也没有在校园内进行传统音乐教学。有一些少数民族民间艺人逐渐老去,虽然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但是传承和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也随着这些民间艺人的去世而消失。这不仅是传统音乐的遗憾,也是民族特色文化的损失。随着全球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不断交流,在音乐领域方面,我国音乐文化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强烈冲击,比如“爵士”“摇滚”“嘻哈”等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感,加上在商业化的包装体系下,快速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追捧。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环境,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关注度和传唱度低,使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始终处于相对弱势,加上西方音乐对年轻群体的分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相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当地政府由于资金匮乏,能够投入在传统音乐教育和文化保护资金也不足。例如,广西地区每年都有对山歌的传统节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这种富有特色的对歌活动只能在村镇内举行,规模较小,设施简陋,缺少创新,对年轻人缺少吸引力。再加上当地对传统音乐教育重视度不够,教学音乐设备和师资的匮乏,也阻碍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发展。民族语言是民族音乐的载体,也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和传承的基础。我国是一个融汇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和多文字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据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共有100多种语言,一些民族内部因区域不同还包括多种不同的方言和土语。例如:彝族是中国第6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壮族按不同区域使用壮语、阿西语、土语等。而这些少数民族语言中有很多是没有对应文字的,只靠当地族人的口口相传,这种情况也为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虽然目前当地乡土音乐教材都配备汉语注释,但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底蕴还存在差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音乐与语言相结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也比较少,很少能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课程,在一些高等学校音乐课程中,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课程也大多作为选修课。而目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材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缺少本土特色。有的教材是当地音乐教师自己编制,达不到统一规范,对学生的音乐培养存在质量上的保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针对当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人才流失的情况,为了培养专业的传承人才,需要完善当前的教育体制,激发青少年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确保基础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将民族传统音乐作为必修课程引入课堂,通过专业的知识讲解和传唱,让学生形成对民族音乐的基本认识,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好第一步人才储备。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者是民间艺人,他们是传统音乐的真正爱好者、实践者和保护者。各级教育文化部门要重点推进知名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开设民族传统音乐的课程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魅力。例如:开设“走进维吾尔族民族音乐”的大型专题活动,在感受欣赏学习维吾尔族民歌之前,让我们先看一段录像了解新疆的地理环境与生活概况,录像中有葡萄、哈密瓜,有古老的建筑风格,有小伙子弹着冬不啦,有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姑娘,有美丽的天山……之后由民间艺人启发学生感受、分析、讨论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师生们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载歌载舞。同时,少数民族各个地区的学校也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高质量的传统音乐师资队伍,为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对有民族音乐基础并熟悉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考生,教育部门可以联合校方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在校期间政府给予一定资助费用,学生在毕业后回到本民族区域从事传统音乐教育工作,将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音乐理念带回到本民族地区,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新时代的音乐理念相结合。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音乐审美的多元化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下,更加关注音乐的流行和时尚。要吸引年轻群体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关注,无疑需要跟上时代音乐的步伐,将民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恰当融合。例如:《飞鸟情歌》它的曲风是HIPHOP和R&B相结合的,但是创作者赋予了它新的文化魅力,将藏族的谚语故事结合到其中,让人了解到神秘传说中的爱情信仰。江西民歌《十送红军》在金婷婷改编后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传唱,一些不了解这首民歌的年轻人也纷纷寻找这首原唱歌曲,不仅增加了这首少数民族传统歌曲的传唱度,也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播。还有壮族“对山歌”也被多次应邀到大型舞台,民歌《唱山歌》和《藤缠树》由年轻歌手身穿壮族服饰进行演唱表演,他们用自然的声音唱出了山歌优美的旋律,对歌衔接紧凑,加上传统音乐配合着现代化的音乐设施,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对山歌的民族特色,对山歌也逐渐变成了一种新的音乐时尚。还有很多有才华的创作人将民族曲调融入流行创作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管是怎样的融合和创新,都是源于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喜欢,他们不断打破音乐的局限性,用歌曲充分表达了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活。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政府政策上的改革和经济支持。在政策上,政府应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建立保护传统音乐的制度,明确各个机构的管理职责,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点保护对象;在经济上,要加强民族传统音乐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增加传统音乐教育经费的预算,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师资力量方面,可以动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人和民间艺人,鼓励他们投入到音乐教育事业中来,可给予一定的工资补助或特殊待遇等。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载体,歌词依托着旋律才创造了优美的音乐。如果没有语言,音乐就失去了灵魂。而少数民族的语言无论从说、写和学习上都比较困难,只有本民族及当地人比较熟悉,对其他人来讲很少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这100多种语言,除了汉语之外,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但没有书写的文字表达。所以,想要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做好语言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开展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和学习,保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基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但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甚至想要学习也找不到合适的音乐素材。在面临传统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的情况下,开发具有少数民族当地特色的乡土音乐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第一,在现有教材中找到合适的音乐课节,把民族元素赋予其中,学生会好奇原来很熟悉的教材内的音乐课程做出的改编,无形中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本中《刘三姐与阿牛哥》的课程,就可以把壮族的民族文化和乡土音乐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山歌的历史和意义在改编后渗透出来,让学生们在感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魅力的同时,更加熟悉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第二,音乐来源于现实生活,少数民族音乐都是基于生活创造的,如南京市彩调剧的演员和爱好者,经常会自发聚集在广场,身着民族传统服饰,演唱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现场气氛更加真实和热烈,也深深吸引了周围观众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如果将彩调剧引入到乡土音乐教材中,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壮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它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5000年的历史文明,也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晶。进入新时代,想要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开拓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想要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和民族地区自身的不断努力,解决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面临的诸多问题,达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燕阔.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策略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6(9).

[2]笪方能.民族音乐在文化生态中优化发展的传承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3).

[3]刘丹,张琰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衰弱的识别、发展轨迹及干预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5):119~122.

[4]鄢秀丽,戎龚停.新时代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18(4):116~119.

[5]李继超.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重塑———基于文化消费背景[J].贵州民族研究2019(1):80~83.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第5篇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发展程度上都存在诸多差异,这也是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尊重民族差异,平等相待各民族,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谐。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弘扬各族群众先进的价值观,对实现民族和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地理环境、民族心理、民族习俗、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的差异,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极不平衡,在价值观方面反映出不同特点。但是,从整体而言,在这些个性特点的背后,仍有共性的一面,具体说来,包括如下几点:

(一)浓厚的宗教性

我国少数民族宗教形态丰富,类型齐全,是包容和沉积少数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储藏库。包括有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包括汉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含天主教、伊斯兰教等等“宗教信仰是传统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任何宗教都是真实的,任何宗教都是对既存的人类生存条件做出的反应,尽管形式有所不同。宗教力图用神的观念来解释世界,解释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内心信念,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行为,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

(二)丰富的习俗性

在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不同少数民族形成各具特色的众多风俗习惯,在每一个民族中,都可以找到充满鲜明个性的文化事象,多样性是少数民族习俗的显著特点,这使得少数民族价值观反映出丰富的习俗性特点。从少数民族的饮食、居住、审美、节日、礼仪等习俗中,无不发现本民族价值观的影子。

(三)系统的整体性

价值观是少数民族文化系统的内核,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价值观贯穿于少数民族文化系统的各个层次中,实物、心物、心理,反映出一种整体性的特征。价值观贯穿于文化的实物、心物、心理各个层次之中,形成某一少数民族特有的整体性文化。

(四)生动的具象性

具象,是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具象就是借助某种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原理,来阐明特定的概念、情感和意象。少数民族一方面从对大自然种种姿态的观察中获得某种启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认识套到自然界里。然后借助具象来认识事物、征服自然。通过类比于自己已有的内在经验,如动作、目的、愿望、恐惧等来设想自然界。自然现象被人对象化后,成了有意志的现象,它具有对人的行为按特定的模式做出反应的特性。

(五)开放的兼容性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开放、兼容而不是封闭和保守的系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流动交往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交融,通过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因子来不断丰富、发展自己,做到“和而不同”,这样,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核心的少数民族价值观会融合不同质的文化因子。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价值观是个体从自身需要出发,按照自己对事物所理解的重要性,经过多次反复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包含情感和认知成分的进行评价和抉择的观念系统。

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自己的民族,从小受到中华民族爱国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本民族民间文学、节日风俗、内部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并且通过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体现出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深深地打着各少数民族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执着和信念,并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之中,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性格和行为。从形式上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主要分为政治、人生、道德、择业、爱情价值观等。

(一)政治观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他们虽然多数生活在地理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在党的民族政策、扶贫政策、对口支援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由于过去生活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进入大学后,有了更为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他们更多地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大政方针的制定,对党和政府制定重大举措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尤其关注党和政府制定的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和重大举措,关心家乡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主流是好的。但在个别学生思想深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极少数大学生仍然留有极端民族主义的思想,排斥非本民族思想文化的吸收,具体表现为学习汉语不积极,进步较缓慢。

(二)人生价值观

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各项优惠、扶贫、对口支援等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对人生充满了希望,为祖国富强、家乡繁荣而努力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而且由于从小生活环境的艰苦,练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的精神,特别是受到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和获得国家各类奖、助学金,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贫困、汉语水平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就业受挫等因素影响,表现出自暴自弃、消极等待,甚至个别学生只重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缺乏远大理想,只贪图一时的物质享受,不愿付出艰辛的努力,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

(三)道德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少数民族传统美德方面,有较为一致的认同。能够不断弘扬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积极因素,在对待爱国奉献问题上排在前5位的是“个人事小国家是大”、“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奉献”、“国家发展是前提”。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大多数学生能够忠诚和服从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个人品德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呈现出“真诚待人”、“诚信”、“有良心”、“孝顺”、“与人为善”、“民族平等”、“同甘苦”等品质。但由于受到本民族族群意识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善于与本民族的同学进行交往,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弱化,偏重于本族群同学的聚会和交往,对院(系)和学校的活动关注度较低,建立的少数民族学生社团较少,组织院(系)或学校的活动较少,参与度也较低。虽然有正确的是非、荣辱、美丑观念,但只崇尚道德的行为,而不愿亲身去实施道德高尚的行为。

(四)职业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牧区,“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非常强烈,希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坚定,进入大学以后,有了优越的学习条件,不仅可以学到广博的理论知识,还有机会学到很多的实用技术,这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尽可能多的学习实用技术、获得更多的证书是他们努力的目标,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五)爱情价值观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完全摒弃了过去少数民族早婚的旧习俗,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爱情问题,能够把爱情建立在纯真、美好的情感之上,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受到网络和城市生活的影响,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西方“解放爱情”思潮的影响,把爱情变成了物质交易,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快餐式爱情”屡见不鲜。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受挫折能力较弱,不能正确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忙于谈恋爱,而疏于学习,使学习成绩下降,压力过大而产生轻生。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

从以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本质和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功利性、多元性和矛盾性的特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少数民族的特点,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高校一直以来就是成为他们进行干扰、渗透和破坏的突破口。因此,要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元化指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做到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二)加强人生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的实现有两个方面:意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责任、创造、奉献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因此,要想取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就必须使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相统一,协调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且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是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凝聚着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和培养,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三免一补”、内地初中班、内地高中班,还是高等教育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是受益者,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常怀感恩之心、报国之志,发奋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适当的公众舆论氛围,增强对少数民族优秀价值观的传承

每一个民族都有对本民族的一种认同,并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在族际交往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其他民族显现自己的“形象”。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大减少了公众亲身体验的概率,人们对少数民族的印象更多的来自大众传媒,而在当代的传媒环境中,更多报道的是民族地区的落后、没有文化、贫穷的一面。这些报道逐渐形成了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常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大众传媒作为营造社会共同价值体系、形成社会共同认识的途径之一,要创设适合少数民族优秀价值观传承的公众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品位、认识水平、时尚潮流,通过长期的文化熏陶形成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