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绪管理的知识点

情绪管理的知识点

情绪管理的知识点

情绪管理的知识点范文第1篇

【论文摘 要】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员情绪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特殊性、读者的认知特点、情感特点、个性特点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员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的必要性;提示图书馆员应通过专业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在读者服务实践中不断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综合性信息知识服务系统,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二课堂。图书馆员集知识管理、服务和教育于一体,既要科学地管理知识,还要在服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读者到图书馆来,馆员亲切的微笑、和蔼的态度、优良的气质、广博的知识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但由于高校图书馆一般开放时间较长,且面对的主要读者群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较为复杂。一些馆员在面对自身压力和读者较难解决的问题时,情绪往往容易波动,和读者发生矛盾,产生不和谐音符。因此,提高图书馆员情绪管理能力,将有助于构建和谐图书馆。

一、情绪与情绪管理

情绪(emotion)是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心理过程。情绪有以下基本特征:(1)情绪都是由刺激引发的。情绪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一定有引发该情绪的相关刺激;(2)情绪是主观的经验。情绪的产生是个人认知判断的结果,情绪的内在和外在反应因人而异,有很强的主观性;(3)情绪是可变的,它随着人们身心的成长和发展、对内外情绪的认识能力及个人的经验和应变能力而改变。情绪不只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同时也是社会现象,它有其社会接受、沟通和支持方式。

人的情绪主要包括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两大方面。正面情绪是指对人的行为持有肯定性和良性的情绪,如:爱与温情、热情、信心、快乐、奉献、服务等等;负面情绪是指对人的行为活动持有否定和恶性的情绪,如愤怒、暴躁、猜疑、仇恨、恐惧、紧张、自卑、嫉妒等等,它具有巨大的消极妨碍和阻滞作用。情绪管理是个人能正确地察觉和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并适度地运用理性克制情绪,将愤怒、暴躁、抑郁等负面情绪适度调节,转化为心平气和、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且能够合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高校图书馆员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可深化“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科学管理理念,并通过控制和调节情绪,与读者和谐沟通,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中馆员情绪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控自己情绪的能力不足

有效的情绪管理是通过有意识地自我控制,充分掌握自己的情绪,增加理解他人的能力,促进人际关系正常交往。图书馆员的情绪管理是馆员通过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响,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不要发泄在读者身上。有些图书馆员在读者服务中无法妥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容易导致急躁、不耐烦、语言粗暴等情绪变化,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读者的不满,成为馆员和读者发生冲突的直接原因。

2、认知读者情绪的能力不足

有的高校图书馆员不能设身处地去理解读者,而是以自己的立场、思维方法先入为主地分析、判断,对读者的叙述和疑问不耐烦,态度冷漠,语言简单生硬,对读者不够尊重,忽视读者的权利,对读者心理产生不良刺激而引发矛盾。

3、人际交流沟通的能力不足

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有的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交流沟通不畅,倾听、解释不够耐心,在告知读者需要的图书信息时不到位、不详细或不清楚,无法得到读者的理解和主动配合,从而导致读者对馆员的服务不满意,造成读者和馆员之间的不和谐。

三、提高高校图书馆员情绪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1、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馆员应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群体,大学生们对馆员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认为他们应是博学的;随着自动化、网络化的应用,促使图书馆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给图书馆员带来的工作压力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压力影响着图书馆员的情绪,这种波动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图书馆员的思维和行为。当工作情绪不好时,常常会对工作产生厌烦,不仅会冷漠地对待读者,还会衍生出沮丧、郁闷、生气等负面表现,从而影响了图书馆员的工作绩效,进而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此,高校图书馆员的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读者服务质量的优良、对学生为人师表的表率都反映在图书馆员的言谈举止之中,这就促使高校图书馆员在提升自己业务技能的同时,必须注重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2、高校读者的情感特点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员应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奋发进取、热爱祖国、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是他们健康向上的一面。但他们思想的丰富性、情绪的冲动性和不稳定性以及一定的闭锁心理,使得我们经常会在报纸和网络上看到高校学生跳楼、自杀、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各种报道,这说明他们在面对学习、就业及生活上的各种压力时,不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梳理好自己的情绪,发生了我们不愿听到和看到的一些悲剧。高校图书馆员在为这一群体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辞,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商,与学生读者和谐共处,构建温馨的图书馆氛围。

3、高校读者的认知特点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员应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高校的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对事物的认知、理解程度不同,图书馆员必须遵从读者的一些习惯,尊重读者的人格、自尊及权利,善于与读者沟通交流,善于发现和积极引导,达成与读者的和谐统一,共同营造图书馆的和谐氛围。

四、提高图书馆员情绪管理能力的对策

1、在专业学习中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高校图书馆员不仅要学习图书馆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学习与了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更深刻的理解人的本性,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特征,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训练,在认识自己情绪的基础上,学会控制情绪、调节情绪,寻找正确的压力释放渠道,做好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矛盾的能力,增强应变力,适应高校图书馆工作需要。

2、在提升自身修养中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提高自身修养能丰富人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自身修养的提高。图书馆员要在提升自身修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情感素养,锤炼良好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充满关爱的语言与读者进行交流沟通,创建和谐的图书馆。

3、在服务实践中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图书馆员在读者服务中,不断提高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既不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又不被读者的情绪左右。要以为人师的态度倾听读者,移入情感,感知读者,并在倾听中获取信息,联络情感。用读者易接受的表情、语言和手势来传递信息,在真诚与尊重中完成每次的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青枝.论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情绪管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4).

[2] 漆美.论高校图书馆员自身的情绪管理及对学生的情绪教育[j].图书馆,2006.(2).

[3] 叶素贞,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 李雪丽.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用户情绪管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

情绪管理的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情绪智力;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3-0109-06

Mayer和Salovey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一种认识情绪意义及其关系的能力,利用知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情绪促进认知活动的能力,认为情绪智力是横跨认知系统和情绪系统的操作,通常以整体方式进行[1]。大量研究表明,情绪智力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应对效能和主观幸福感等显著相关,对个体的认知智力和决策行为、领导力和领导绩效有显著影响,更有学者研究认为情绪智力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成为社会栋梁或是庸碌之辈的关键因素[211]。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其开展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技能的总和,包括才智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变通能力、沟通能力、冲突管理能力和团队工作技能等,大学生创业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创业活动的成败。创业大学生首先应该是位领导者和管理者,从理论上来讲,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创业活动应该同样具有较强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创业能力之间有无关联,密切程度如何,情绪智力对创业能力的预测力又如何?这是值得研究者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分析了情绪智力与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了情绪智力对创业能力的影响力,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一、 研究方法

(一) 被试的选择

根据研究需要,在江苏省某综合性大学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科类、理工类、管理类、医学类的学生共550人,采用随机整班抽取的方法,施测后回收有效问卷500份(剔除部分信息不全或有明显敷衍迹象的样本),有效率为91%。其中:一年级156人,二年级118人,三年级115人,四年级111人;男生289人,占57.8%,女生211人,占42.2%;专业构成:理工类学生221人,经管类学生133人,人文类学生53人,医学类93人;有创业经历学生60人,占12%,正在创业学生39人,占7.8%。

(二) 研究工具

1. 情绪智力量表(WLEIS)。情绪智力测量采用Wong和Law编制的自陈式量表Wong and La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WLEIS),该量表是在中国情境下开发的,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12]。WLEIS一共包括16个题项,包括自我情绪评估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情绪使用能力、他人情绪评估能力4个测量因子,采用7点量表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情绪智力越高。本研究在证实调查之前进行了预测试,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01。

2. 大学生创业能力量表。袁进进在综合以往国内外创业能力研究领域主流学者的测量方法和测量量表的基础上,从机会识别能力、关系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承诺能力、战略决策能力7个维度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归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有较高信度和效度[13]。本研究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对袁进进的创业能力量表进行了改编和修订。修订后量表共有26道题目组成,采用7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大学生创业能力越高。为了保证本问卷的内容效度、验证量表题目与测验内容范围所要求的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笔者邀请了8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修订量表项目内容进行评定,并进行进一步修改。为进一步考察修订量表的信度,笔者检验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结果显示,Cronbach α系数等于0.91,说明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较为理想。

(三) 研究程序

1. 预测:在正式测试之前,本研究进行了预测试,结果显示信度和效度均达预期目标,效果比较理想。

2. 正式施测: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进行施测,要求被试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影响的评定,以确保搜集到的数据的可靠性。

3. 数据分析:首先对问卷进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将有效问卷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 19.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二、 结果分析

(一) 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差异分析

为比较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否有差异,以中位数为界,把受调查大学生分为情绪智力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显示,情绪智力高分组和低分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二)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创业能力相关分析

为考察对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创业能力的关系,对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创业能力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情绪智力与创业能力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

(三) 大学生情绪智力对创业能力的回归分析

为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对创业能力的预测力,拟以情绪智力为预测变量,创业能力为因应变量作线性回归分析。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先作散点图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情绪智力和创业能力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比较明显,适合做回归分析。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就情绪智力对创业能力及各维度的预测作用进行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智力对创业能力有很高的预测力,解释了创业能力的50.1%的变异,(F(1,498)=500.499,P

为了检验情绪智力对创业能力回归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残差分析对拟合结果进行检验(见图2、图3)。

比较图2中残差的直方图与附于图上的正态曲线,我们可以认为残差分布是服从正态分布的。从图3的PP图可以发现,散点图绝大多散布于斜线附近,没有明显的异常值,说明残差具有正态分布趋势。因此可以认为上述大学生情绪智力对创业能力的回归模型是恰当的。

三、 讨 论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创业能力之间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情绪智力对创业能力及其构成要素有很好的预测力,情绪智力越高,创业能力越强。自Mayer和Salovey1990年提出情绪智力概念以来,情绪智力受到了国内外组织行为、管理、教育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研究者及普通民众的广泛重视,情绪智力理论也因此不断发展和成熟。作为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智力被独立于传统认知智力而被单独划分出来,并被认为对个体成长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决定事业成就方面甚至比智力更为重要。学者们把情绪智力作为预测变量,和个体成长、发展有关的诸如领导力、凝聚力、人际关系等放在一起进行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证明情绪智力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Goleman首先将情绪智力引入领导行为进行研究[14],在综合比较与领导能力相关的特质,如智力、技术、果断和有远见等后,他指出最有效的领导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具有高“情商”。Goleman研究认为,情绪智力是领导能力的必备条件和因素,一个情绪智力低下的人,即使进行再多的学习和培训,他也很难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15]。FernandesAraoz综合考察了成功管理者和失败管理者的3个必备条件:先前相关的经验(如行业知识和情境因素等),突出的智商(如专业背景、逻辑性推理和问题解决技巧等),高的情绪智力。结果发现,成功管理者和失败管理者之间最大不同点在于:是否具有高的情绪智力,也就是说,对于成功管理者来说,情绪智力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其次才是先前的经验,最后才是智商,而对于失败管理者来说,最严重的缺点是情绪智力表现较差[16]。Zhou、Voola等认为高情绪智力领导者会利用各种机会开发员工的创造性,最终使整个组织获得竞争优势[1718]。国内学者也得到相类似的研究结论。如唐春勇研究认为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领导者对于下属工作和情绪管理的能力是不同的。高情绪智力的管理者善于觉察并理解员工的情绪,能与员工进行较好的工作沟通。这种沟通有利于员工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并使管理者能有效地通过情绪管理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心理韧性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创业者首先应该是为管理者,但又不仅仅是位管理者。创业者除了具备管理者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必要具有创业知识、创新精神、善于搜集并捕捉各种创业机会并积极付诸实践的能力等等。与一般管理者一样,高情绪智力更应该是创业者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大学生创业是成就一番事业的起点,拥有较强的创业能力是其顺利创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得到了国家和高校的普遍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明确提出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各高校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纷纷开设创业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就整体而言,现有的创业教育模式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未来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要面向全体大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出更多具有自主创业能力和创造精神,善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最终实现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目标。传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通常注重创业知识的传授。然而,传授创业知识容易,内化为学生的创业能力却很难。大学生创业成功的过程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更是应对周边各种环境的挑战,灵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调动多方资源共同实现创业目标的过程。情绪智力和创业能力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创业能力强的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必然高,情绪智力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能力及整个创业过程。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应该在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采取恰当措施,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创业能力之间关系密切,情绪智力可以解释创业能力50.1%的变异,对创业能力有很强的预测力。高校应该在现有创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Mayer J D,Salovey P,Caniso D R.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M].Cambr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11.

[2] 陈 权.论情绪智力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及其教育[J].学术探索,2009(4):140144.

[3] 潘明军,铁 兵.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1):4345.

[4] 于 飞,郭慧敏,黄 辉,等.医学生情绪智力及其与应对效能间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2):169171.

[5] 韩小琼,郑 雪,丘碧群,等.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效能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8183.

[6] 潘明军.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4):442444.

[7] 竺培梁,耿 亮.大学生情绪智力、认知智力、人格与决策的关系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1):3740.

[8] 刘咏梅,卫旭华,陈晓红.群体情绪智力对群决策行为和结果的影响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10):1125.

[9] Sosik J J, Megsrian L E.Understanding Leade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Performance:The Role of Selfother Agreement on Transformation Leadership Perceptions[J].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1999(24):367390.

[10] 吴维库,关 鑫,胡伟科.领导情绪智力水平与领导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8):173179.

[11] Goleman D.Emotional Intelligence[M].New York:Bantam Books.1995:267.

[12] Law K S,Wong C S, Song L.Constructvalidity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Its Potential Utility of Management Studi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4,89(3):483496.

[13] 袁进进.创业者创业能力及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17.

[14] Goleman D.What Makes a Leader?[J].HarvardBusiness Review,1998(11、12):92102.

[15] Goleman D.An EIBased Theory of Performance[M]//Cherniss C,Goleman D.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orkplace:How to Select for,Measure,and Improv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Individuals,Group and Organizations.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1:2744.

[16] Fernandes Araoz C.The Challenge of Hiring Senior Executives[M]//Cherniss C,Goleman D.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orkplace:How to Select for,Measure,and Improv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Individuals,Group and Organizations.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1:182206.

情绪管理的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情绪智力 情绪自我意识 积极防御系统

一、关于情绪智力与情绪竞争力

关于情绪智力(emotiona intelligence),美国新罕布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梅耶在他的论文中这样阐述的:“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2000年巴昂主编了《情绪手册》,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强调了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并指出情绪智力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情绪竞争力一词是由格尔曼在2005年再版的畅销书《情商》“10周年纪念版序”中提出的。他解释了情绪竞争力(cometiona competency)与情绪智力的区别,“情绪智力决定了我们学习自控等基础能力的潜能,而情绪竞争力则代表我们掌握的这种潜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职业能力。”他还强调了:“情绪竞争力是一种习得的能力”。通过对格尔曼情商理论的研究,关于情绪竞争力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它是对情绪智力的学习和运用的能力。比如职场角色运用情绪竞争力来提高职业竞争力;家庭角色运用情绪竞争力来维护家庭亲和度的能力;社交角色运用情绪竞争力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能力等。情绪竞争力是“一种主导性向,它对其他所有能力的发挥起到了促进作用”,情绪竞争力是情绪智力研究的终极目标。

决定情绪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当以自我情绪意识建设、认知系统建设及防止负性情绪影响的积极防御系统建设为重点。

二、情绪竞争力的管理与建设

1.情绪意识建设

情绪意识,即自我情绪意识,是情绪竞争力的基础。佛洛伊德对此有过这样的论述:很多情绪是无意识的,所有情绪都可以是无意识的,在个体体内沉淀或偶尔冲到意识层面。这些无意识层面活动的情绪对个体的感觉、认知与行为,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个体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无意识状态下会突发,比如很多人会在酒后有暴力倾向,而生活中,准确说在清醒状态下,是不大可能发生的。无意识一旦进入意识层面,被大脑皮层接收,他就可以重新评估当时情况,从而改变自己的心态与行动。

情绪意识建设的途径是感官体验训练。唤醒大脑皮层的方式就是体验,是重复的刺激。利用现代影像资料,用形象的方法训练人们识别他人情绪;也可以用经验介绍,当情绪状态出现时,利用身体上生理变化的状态(比如发怒时,血热上涌,脸红,青筋突出,眼睛充血等)以提供自我觉察能力。当情绪被意识到后,有主动与被动的处理方法。被动就是被情绪吞没,听任情绪摆布;主动就是在情绪的作用下,接受并理智处理该情绪,使情绪受控而不是被控。并开启应对机制,使冲动降低,避免无理发泄。

2.认知系统建设

关于情绪与认知的关系,二十世纪中叶有三个代表性理论,他们分别是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评定―兴奋”说、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的“情绪唤醒模型”和拉扎勒斯提出的“认知―评价理论”,他们一致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环境刺激,认知过程和生理唤醒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情景刺激往往不会直接决定情绪状态,从情景刺激到情绪发生,存在一个中介,就是对刺激情景的评价。对于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态度与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认知情绪理论的借鉴意义在一,在瞬息万变的复杂时代,外部环境无法掌控,生理反应也不是人为可控的,只有认知环节是唯一可控的,因此它是情绪产生的最关键的步骤,所以情绪竞争力的培养,从认知入手应该是最佳切入点了。

认知培养包括:

认知建构。认知的确立根植于人的生活环境,直接受制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环境的耳濡目染,长辈与教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对个体的认知结构图式建立起着决定性因素。所以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不可不重视这种无形的灌输。

认知重构。一旦认知出现偏差,就需要进行修正――认知重构。因为个体的认知偏差会导致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比如研究抑郁个体,会发现普遍存在的认知偏离的状态,突出标志就是惯于看问题的消极面,放大消极影响,进而对自己产生无力感和无价值感,从而任凭抑郁发生。改变其认知图示最关键,就是使其放弃偏执,客观面对现实,把情绪状态保持在正常波动值内,从而避免抑郁发生。

3.积极防御系统建设

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芭芭拉・佛雷德里克森曾在他的著作《积极情绪力量》中提出了积极情绪的内涵,“积极情绪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产生的感受”。她的“拓展―建构”理论提出积极情绪具有建构的功能。这一建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积极情绪能拓展个体注意、认知、行动的范围。另一方面积极情绪所建构的积极资源会更持久,科学研究表明,消极情绪窄化个体的认知范畴,使面临危险的个体能集中力量摆脱困境,收益是直接的,瞬间的;而积极情绪恰与之相反,它给个体带来的能量是间接的,长远的,它能够帮助个体形成良性循环,持久的积极情绪使身体更为健康,使智力持续增长,促进个体心智向更高一级发展,对人更和善,对事更积极,更富有同理心,更具良性人际环境等。

消除消极情绪不是个体进化的目标,而建构积极情绪,用积极防御消极,使个体情绪情感达到平衡,才是根本。

拥有积极情绪的可行性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

释放模式。紧张、压抑、愤怒三种危机情绪,如果长久控制人的大脑,人处在消极“围城”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影响人的健康。巴普洛夫曾言:“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是以给各种疾病打开方便之门。”所以,需要释放,需要通过学习放松技巧,情绪转移技巧,点燃愉快技巧等等来维持身心平衡。

目标模式。生活最忌无目标,身体最忌无聊与懒散,缺乏理想无所追求的人很难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接受,所以为自己确立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而汲汲以求,谓之为积极生活态度。

乐观模式。由于人脑的神经回路相对强弱会使情绪意识能力存在高下之分,即回路对情绪产生协调作用,生活中有些人更容易捕捉到欢乐的情景刺激,进而引发积极情绪;而有些人则反之。所以积极的人就越积极,消极的人就更加消极;乐观的人不好冲动,消极的人难以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看待苦难,能降低负性情绪给个体带来的风险,这种通过保有乐观心境来改变情绪状态的方法,就相当于给个体注射了心理疫苗。

综上所述,自我情绪意识是情绪竞争力的基础能力,起到唤起作用;认知系统建设是提高情绪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属于方法论范畴;积极乐观模式则是保有情绪竞争力的最佳防御系统,是使情绪平衡的根本,三者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情绪竞争力的有效管理与提升。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第465号)

参考文献:

[1]MAYER J,DIPAOLO M,SALOVEY P.Perceiving affective content in ambiguous visual.Stimuli:A copoftent 0f emotional intelligence.J Personal Assess,1990,53:3-4

[2]郭德俊.情绪智力探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79

情绪管理的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特点;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9-0015-04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个体心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基本情绪有四种,分别是喜、怒、哀、惧,幼儿日常表现为高兴、生气、难、害怕情绪。幼儿情绪能力是指幼儿察觉、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表达、调节和控制,以帮助自己应对挑战、达成目标以及有效参与社会互动的适应性情绪反应。幼儿情绪能力对幼儿的认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能力低的幼儿,在面对挑战时往往很难控制自身的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到人格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甚至会导致无法与同伴和教师进行有效互动。本文拟在分析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讨论幼儿情绪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供学前教育界同仁参考。

一、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特点

研究者曾在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选取262名幼儿为被试(其中,男孩143人,女孩119人;大班86人,中班93人,小班83人),通问卷调查和观察法,了解幼儿高兴、生气、难、害怕四种基本情绪的表达、识别和调节特点。

关于幼儿情绪表达特点的问卷研制与观察研究。研究者先访谈了数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以了解幼儿四种基本情绪下的行为反应模式,进而形成《幼儿日常情绪表达观察问卷》。随后,研究者培训参与调查的带班教师,促使其规范使用本观察问卷对幼儿的情绪表达进行观察记录。共收回262份有效问卷。

关于幼儿情绪识别特点的问卷研制与测查。研究者先绘制了高兴、生气、难、害怕四张情绪脸谱,请10位成人尝试识别,以确认这四张脸谱是这四种情绪的典型表现。随后,研究者通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可能引发幼儿四种基本情绪的典型情绪情境。最后,研究者研制了《幼儿情绪识别能力调查问卷》。请两位发展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为主试,使用标准化指导语对幼儿进行测试。测试程是这样的:主试先将四张情绪脸谱放在幼儿面前,请幼儿依次告诉主试每张脸谱代表哪种情绪。如果回答错误,主试告诉幼儿正确答案。随后,主试询问:“明明小朋友在高兴(生气、难、害怕)的时候可用哪张情绪脸谱表达?请指给我看。”之后,主试进一步询问:“明明小朋友在被别的小朋友推了一把后,会出现什么情绪?请用手指点出相应的情绪脸谱。”主试在问卷上记录幼儿的回答。共收回有效问卷262份。

关于幼儿情绪调节特点的问卷研制与观察研究。研究者基于对幼儿情绪表达和情绪识别特点的调查,为每种基本情绪创设了三种典型情绪情境,并为每种情绪情境确定了若干调节策略(分为积极、消极两类),编制成《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由参与调查的带班教师观察幼儿一周的表现,记录幼儿在每种情绪情境下不同调节策略出现的频率。几乎不发生记为1,偶尔发生记为2,经常发生记为3。共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其中,小班75份,中班75份,大班76份;男孩126份,女孩100份)。

研究者深入分析了问卷调查结果和观察所得,简述如下。

1.情绪表达能力

幼儿在高兴、难、生气时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行为,平均分别为25.19%、24%、35.94%。幼儿的破坏行为可分为指向他人和指向自我两类,在不同情绪下会有不同表现。在高兴时,指向自我的破坏行为占23.94%,指向他人的破坏行为占1.25%。在难时,指向自我的破坏行为占24%。在生气时,指向自我的破坏行为占13.84%,指向他人的破坏行为占22.10%。

引发幼儿高兴情绪的事件依次为感官得到满足(占56%),需要得到满足(占26%),受到表扬(占18%)。引发幼儿难情绪的事件依次为受到批评(占34%),同伴争执(占25%),失去心爱的人或物(占22%),愿望破灭(占10%),身体不舒服(占9%)。引发幼儿生气情绪的事件依次为同伴争执(占76%),需要得不到满足(占13%),受到批评(占11%)。引发幼儿害怕情绪的事件依次为遇到危险的情景或事物(占34%),受到批评(占29%),遇到不可预知的事物(占20%),看到别人害怕而害怕(占17%)。可以说,同伴争执、受到批评和需要得不到满足是引发幼儿生气、难和害怕情绪的主要事件。

在情绪表达能力方面,大、中、小班幼儿年龄差异不显著。

2.情绪识别能力

总体来看,幼儿对四种情绪脸谱的识别准确率较高,平均值为93.69%。大、中、小班幼儿存在显著差异,中、大班幼儿的识别准确率显著高于小班幼儿(p

与脸谱识别准确率相比,幼儿对他人在典型情绪情境中的情绪识别准确率低很多,平均值仅为58.64%。在四种典型情绪情境中,对高兴情绪情境的准确识别率(88.99%)远高于其他三种情绪情境(生气情境为45.87%,难情境为49.08%,害怕情境为48.62%)。不同年龄幼儿对他人在典型情绪情境下的情绪识别准确率有显著差异,中、大班幼儿的识别准确率显著高于小班幼儿(p

3.情绪调节能力

总体而言,幼儿使用积极调节策略的频率显著高于消极调节策略(p

二、幼儿情绪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以上调查和分析,研究者认为,幼儿情绪能力的培养要重在了解引发幼儿积极和消极情绪的事件,重在引导幼儿减少情绪表达时的破坏行为,提升幼儿在日常情境中的情绪识别能力。促使幼儿采用更多积极策略调节消极情绪,提高适应能力。为此,我们建议从幼儿和教师两方面入手,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

1.培养幼儿的情绪能力

借助情绪绘本培养幼儿的情绪能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情绪绘本是指那些用图画故事表现某种情绪状态的绘本。这类情绪绘本很多,教师可以选择画面优美、故事精彩的绘本,组织幼儿阅读,借此提高幼儿的情绪识别、表达和调节能力。

就情绪识别能力培养而言,教师可以借助系列情绪绘本,引导幼儿识别喜、怒、哀、惧等情绪。教师要注意多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尤其是故事人物的脸部表情,帮助幼儿识别不同的情绪。例如,幼儿发现高兴时眉毛是上扬的,伤心时眉毛是往下耷拉的,悲伤时可能会掉眼泪,害怕时嘴巴会张大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和同伴的情绪。可以通“猜猜我的心情”活动,让幼儿观察同伴和教师的表情,猜测对方的心情。

就情绪表达能力培养而言,教师可以借助情绪绘本来帮助幼儿学习和积累情绪表达词汇。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猜想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反应,如“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说”。幼儿可能会说:“我真的很生气!”“我伤心极了!”“我很难!”“妈妈批评我,我实在太伤心了!”“我心中的小火球马上就要爆发了!”日积月累,幼儿的情绪词汇会日渐丰富,可以用语言恰当表达情绪。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幼儿注意不同故事人物的情绪体验差异及其原因。教师可以采用绘本情景再现方式,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不同情绪产生的原因,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

就情绪调节能力培养而言,教师可以帮助幼儿通情绪绘本学习科学的情绪调节方式,如生气时可以“深呼吸,让自己心中的大火球慢慢变小”等。

当然,幼儿的情绪变化与所处情境密切相关。因此,要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需要结合相应的情境。调查发现,引发幼儿消极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同伴争执、受到批评和需要得不到满足等。这些情绪事件均涉及到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从同伴交往和情绪调节两方面着手,设计组织一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情绪能力。

2.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是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促进者,教师对待幼儿的方式会影响幼儿的情绪,同时教师自身的情绪能力也会影响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是改进批评和表扬方式。教师可通各种有效途径了解幼儿情绪能力培养的相关知识。学习科学表扬或批评幼儿,以求既达到评价效果,又不加剧幼儿的消极情绪。

二是给予幼儿有效的回应。有效的回应也称为支持性反应,可分三个层次。(1)教师能够在观察、倾听、互动中察觉幼儿的正面或负面情绪。(2)教师能够悦纳幼儿的情绪,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教师认为幼儿的情绪是正常的、可接纳的,并且相信幼儿能够有效调节情绪。(3)教师能够通个体化的支持性回应,帮助幼儿宣泄情绪,并学会调节情绪。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有效回应,以帮助幼儿提高情绪能力。

三是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师自身也要多学习各种情绪表达和调节策略,以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幼儿的情绪能力,这是幼儿园管理者应该承担的责任。有研究发现,教师的工作特征、个人身心特征和家庭因素是影响教师情绪反应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幼儿园管理者应该在这三方面给予教师支持和帮助。

教师的工作特征主要是指教师是否能够耐心面对幼儿,有效开展一日活动。幼儿园管理者一方面要努力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积极帮助教师树立对幼儿教育的使命感。幼儿园管理者可以通新教师入职培训和园本培训等方式,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政策,帮助教师了解职业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幼儿园管理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既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又能尊重教师,采用人性化管理策略,让教师愉快工作。

情绪管理的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士兵 情绪特点 负性情绪 情绪管理

青年士兵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渐趋成熟的关键时期,正确地认识情绪,掌握情绪管理的常用方法,对广大士兵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士兵情绪及其特点

情绪是个体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产生的内在体验。从实质上讲,情绪反应的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求,因而体验到的情绪也是各不相同的。当客观事物满足个体的需要时,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喜悦、快乐等,我们可称之为正性情绪;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或者违背个体的主观需要时,个体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愤怒、郁闷、焦虑等,我们可称之为负性情绪。

当下军营里的90后逐步增多,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年龄大约在17―20岁之间,这正是生理与心理上“暴风骤雨式”的青春期,其情绪体验与表达既具有一般同龄人的共性,同时由于军营特殊的环境和军人特殊的职业要求,又使得他们的情绪和一般同龄人有很大的差异性。一方面,青年士兵的情绪体验强烈,情绪表达也很直接,他们不会有太多的掩饰,情绪表达一般会真实地反应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他们在对喜欢的东西毫不掩饰地表示追求、对令其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和羡慕、对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对不平之事表示愤慨等方面表现得比以往时代的同龄人更为强烈,具有冲动性、直接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的情绪及其表达又很不稳定,在顺境中或是遇到令其高兴的事情时,往往笑逐颜开、意气风发,而一旦遇到挫折或意外情况发生,他们则垂头丧气、惊慌失措甚至大动肝火,情绪具有波动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军营特殊的环境和职业特点,加之年龄小、阅历浅,一些士兵找不到正确的情绪发泄渠道,致使许多思想情感不会轻易向他人吐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心理上的闭锁性。

二、负性情绪对士兵发展的影响

军队是一个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危难险重的任务和紧张艰苦的生活,常会引发士兵的不良情绪反应,如焦虑、冲动、自卑、人际关系敏感等。这些负性情绪,会对士兵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第一,过度的负性情绪体验会危害士兵的身心健康。

过度的负性情绪体验,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使士兵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判断力、自制力被削弱,甚至有可能使人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行为失常,许多反应性精神病就是这样引发的。而持久地负性情绪常常会使士兵的大脑机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如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大多与长期的负性情绪有关。

持久的负性情绪还会严重危害士兵的生理健康。 强烈或长久的负性情绪会造成心血管机能紊乱,引起心律不齐、心绞痛、高血压和冠心病等,严重时还可导致脑血栓或心肌梗塞,以至危及生命;持久的负性情绪还会影响士兵消化系统的功能,引发胃溃疡;同时还会引起肌肉收缩甚至引发痉挛疼痛,长期下去更会影响士兵的内分泌系统甚至是免疫系统,导致士兵抵抗能力的下降。

第二,过度的负性情绪体验影响士兵的人际关系。

人具有社会属性,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爱与归属感,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使士兵从感官上感受到轻松愉快,更是事业发展、生活幸福所不可或缺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情绪基础之上的:易发怒、缺乏同情心,不能以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他人交往,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很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失败。人际关系紧张,对周围人充满敌意,长此以往,与周围人关系紧张冷漠,缺乏沟通交流的对象,更不利于负性情绪的宣泄。

第三,过度的负性情绪体验会影响士兵的人生观、价值观。

负性情绪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也并非是完全无益的,只要是能在适度的时候及时调整,就会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但若不能及时调适,则会形成情绪恒常性,即“个体从小表现和养成的经常出现的情绪色调。这种经常性往往镶嵌在成长中的人的个性之中,成为一个人个性的情绪特征,情绪特征是构成个性的主要成分”。长期稳定的情绪表现,被看作是相应的人格特质,如多疑、忧郁、悲观等,这些以负性情绪占主导的人格特质不仅对身心、学习、工作都不利,而且经常以此种心态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会影响士兵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提高士兵情绪管理能力的措施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士兵的情绪认知能力。

情绪本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其价值,我们要了解、接纳情绪,并学会如何与之相处,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管理情绪。要提高士兵的情绪管理能力,就必须了解士兵的情绪特点和常见的情绪特别是负性情绪的困扰,加强对情绪调适能力较差的士兵的关注,做好相关建档管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情绪等心理知识的普及,使士兵认识到情绪管理对自己学习、生活、感情的重要性以及正确进行情绪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士兵的情绪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二,指导士兵掌握常见的情绪管理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指导士兵学习并掌握有关情绪调节的技巧和方法,以缓和、转移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一是情绪宣泄,负性情绪需要及时的释放,否则长期的压抑,会导致最终的爆发,后果会更严重。士兵在遭到负性情绪的困扰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情绪宣泄,如选择朋友、咨询专家、网络等进行倾诉;通过写日记等发泄并整理自己的情绪。二是情绪转移,士兵在遭遇负性情绪时,可以选择离开当时的情境,转移注意力,如听听曲调高雅、旋律优美的音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等。三是情绪升华,负面情绪主要是由于个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若一味地沉浸于自己的弱点,可能会在一些不良行为中寻找安慰,从而导致无法自拔。士兵应该扬长避短,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弥补不足,将理想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去,实现情绪升华。四是理智疗法:宣泄和转移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情绪管理方法,情绪升华也很难认识到情绪的本质,而ABC理论则有助于士兵正确认知自己,从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这里的A是指引绪的事件,也就是说我们能感觉到的事实;B是自己对A事件所持的观点;C则是B所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一般我们总是认为是事件直接引发了我们的反应,但是实际上是我们的观点造成的反应。我们需要首先认清引绪的根源,也就是我们的观念,理清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才能去调控情绪。

第三,创设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氛围,稳定士兵的情绪。

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氛围,有利于士兵情绪的稳定。首先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气正风清的良好心理氛围,让士兵通过正常渠道与他人积极互动,真实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其次,要创造条件充实士兵的精神生活,帮助士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在自身进步中体验积极情绪;此外,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陶冶士兵性情,通过各种活动,加强战友之间的沟通交流,生活变得充实,一些不良情绪容易被释放,而士兵会在活动中认知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最终发展自我。

第四,加强团体心理辅导,对士兵负性情绪进行适时干预。

情绪虽然是对事物的短暂的反应,但若不能及时进行调控,长期积存,容易导致抑郁、焦虑、强迫、自卑等心理问题。士兵对单独的心理辅导往往比较排斥,而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个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能够更正确地评价自我,并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调适的能力,从而具有健康的心理行为和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前对士兵进行情绪管理的适时干预,可以避免许多不良问题的发生。

当然,士兵也需要觉察自己和他人真正的情绪,并学会适当地表达、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士兵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清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烦恼,对自我进行恰当的评价,确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