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绪管理论文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情绪管理论文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所谓情绪自我管理,英国学者鲁道夫•谢弗认为,就是指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抑制或者调节自己情绪的过程。能够控制、转移和修正自己的情绪,使之符合社会标准,是社会井然有序的基础。对儿童而言,把情绪的控制从抚养人的控制转为孩子自我控制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对于学前阶段的儿童,已经可以学会在一定程度上管理自己的情绪了。贝克指出,虽然照料者对孩子情绪行为的塑造很早就开始了,但是直到3岁,孩子才能做出经过控制的表情。“3~6岁的幼儿在表达和情绪进一步发展时,能采取积极行动和认知策略进行自我控制情绪;遵守情绪表达规则的能力,尽可能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在情绪的理解上,能够理解因果关系,表达情绪的行为更准确,更复杂;随语言发展,移情反应更深思熟虑。”儿童学习情绪自我管理非常重要。鲁道夫•谢弗的研究表明:“借助于父母和老师的帮助,获得相应的策略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及其表现,个体运用这些策略范围越广,越娴熟和恰当,其社会事业就越可能成功。”贝克则发现,“那些参照他人的情绪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表达发展的学龄儿童,在老师看来特别爱帮助别人、具有合作性,并有良好的社交回应”。

二、父母和教师如何观察儿童的情绪

1.观察的目的与内容

在观察之前,思考观察的目的非常重要。教师与家长观察儿童情绪的目的,在于以此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问题,以更好地帮助儿童。“通过观察,你会了解儿童当前达到了什么发展阶段,而后你能将他们的进步与这一年龄段群体应当达到的水平范围作比较,从而设计能引导他们继续向前发展的各种活动。”判断孩子情绪发展所处阶段,一是可将正常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状况;二是也可以将之与幼儿园及班级内相应年龄段的儿童发展状况比较。除此以外,为了确定观察的范围、评价和促进儿童管理自己的情绪,实施相应的干预,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学业、社会、情感学习协作组”提出的社会—情感学习所涉及的五个技能框架。借助于这个框架,可以观察生活中幼儿与家人、伙伴、老师交往时发生的各项事件,或者一些典型事件,如当幼儿的要求没有得到父母、玩伴或老师同意的时候,当行为受到老师和父母批评的时候,当接受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或游戏的时候,当活动或游戏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不熟悉的人要拥抱自己的时候,以及和伙伴有矛盾和冲突的时候等。除此以外,还要注意一天或一周当中孩子总体的情绪状态,看看孩子的情绪是稳定平和,还是敏感易起伏波动。如果有异常之处,更要多加留意,主动关怀,了解原委,教师和父母也要及时沟通。

2.观察与记录的方法

父母和教师的观察是双方合作的一部分,需要将观察的结果分享、分析、讨论,并为帮助幼儿管理自己情绪提供依据和参考,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如果是判断幼儿情绪的发展阶段,选取几个典型事件,对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中间的过程、对话、表情作详细完整的记录。记录表中写明参加幼儿的姓名、时间、年龄以及发生的环境。如果只是将幼儿的某一种情绪(如生气)作为观察对象,并且要看其发生的频率,就要根据其一般发生的频率,以5分钟、1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作为观察统计的时距。

三、家园及社区合作,创建促进幼儿管理

自己情绪的优良环境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个体的发展除了受到先天与遗传因素影响外,也受到微观系统、中间系统与外层系统等后天时空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这个社会生态系统核心的家园及社区的合作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美国社会和情感学习领域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情感学习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育;学生在课堂内外参加的积极的活动,以及在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估过程中广泛的学生、家长和社区参与。较为理想的是有计划的、长期的、系统的、有协调的情感教育应当从幼儿园开始并持续到中学”。为了促进幼儿管理自己情绪,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开发有效的促进幼儿管理

自己情绪的课程,使之延伸到幼儿园环境的所有方面,以及家庭和社区。对于幼儿来说,除了直接教学以外,让幼儿管理自己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将之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以及幼儿的所有经验中去。在此基础上,努力让幼儿父母介入这个过程,引起他们对于培养幼儿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的重视,并帮助他们了解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指导。

2.成立家长间共同讨论、学习的网络平台

重视和谐互助社区的建设,改善父母的情绪。贝克的研究发现,容易沮丧的父母的孩子患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要高2~5倍。虽然遗传基因起部分作用,但父母抚养的质量———尤其消极的交互影响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说明,建立起互助的良好社区环境,在工作、生活中解决彼此的难题,改善社区每位父母的情绪,这些对于儿童的情绪发展将是极为有利的。

3.帮助家长了解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指导,促进与教师的合作。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大都非常重视,所缺的就是恰当的方法。这方面需要幼儿园做一些普及工作。

(1)亲子之间有关情绪的对话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他们的情绪,获得安慰。专家学者研究发现,在情绪体验上与父母有更多交流的3岁儿童,3年后在小学阶段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更好地解决与朋友的争执。可以说,家庭成员对情绪体验的交流有助于儿童的情绪理解、移情和社会能力的发展。鲁道夫•谢弗则指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对话有以下作用:它使孩子能够直面自己的情绪;它帮助解释别人的行为;它加深孩子对范围不断扩大的情绪的理解;它可以洞察人际关系的实质和背景;它使孩子能够与他人分享情绪经历,将之纳入人际关系之中。

(2)关于促进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指导方针,专家认为是以鼓励儿童的主动性为主。其具体方法包括:鼓励儿童做出选择并且付诸行动;确保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利用各种不同的角色来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能容忍意外和错误,特别是当儿童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时候。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务,服务营销,情绪情感

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它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对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他人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1.这种看法说明,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研究营销人员的情绪情感在服务营销中尤为重要。

一、服务营销中员工情绪情感的影响

有形产品在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则与之不同,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活动或利益,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2。这也就是说服务基本上是表现出一系列的行动,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与提供服务的员工、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用以解决顾客的问题。由于服务是一线员工与顾客面对面进行的,因而在服务营销中,一线员工情绪和情感控制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决定了员工提供服务的质量

情绪资本是智力资本的燃料。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组织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一般说,诸如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正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过程,而诸如恐惧、愤怒、悲哀之类的负情绪会抑制或干扰认知过程。

服务具有不可分离性的特点,即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时,也正是顾客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在服务过程中,要能提供给顾客满意的服务,一线员工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准确可靠地执行所承诺的服务,还要在对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表现出帮助顾客及提供便捷服务的自发性,能将顾客当作个体对待,从而给予顾客关心和个性化的服务,强调在处理顾客需要、询问、投诉、问题时的专注和快捷,激发信任感,和友好态度,能增强顾客信任的能力。这些要求中情绪情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而负面情绪则会使得原本顺利的过程出现障碍。如由于意识到即将出现的危险而产生的惧怕和不安、某种委屈和不平之事而引起的极度不满和对立情绪,无动于衷、缺乏干劲、对企业的事情不感兴趣、压抑等等都会影响到一线员工的认知水平和反应能力,从而降低服务质量。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员工就是服务、员工就是顾客眼中的组织、员工就是营销者”。

3.在服务中满意的员工有助于产生满意的顾客,如果员工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乐,顾客的满意也难以实现。

(二)员工的情绪表达影响着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

情绪和情感还具有表达功能。当一个人某种情绪情感发生时,会伴以身体外部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表情,情绪情感正是籍以表情而获得其独特的表达功能。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会影响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还能反过来在影响这个人的情绪与情感,这是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

服务不是实体产品,服务既无可见的实体,又无可衡量其质量高低的统一尺度。服务质量的高低,只能由服务对象感知。而这种感知结果的好坏,在感性消费时代至关重要。顾客作为拥有复杂的情感的个体,他们不只需要产品与服务,也希望与这些产品及服务建立起感情关联。当顾客感到员工用真诚与热忱对待他们时,他们也会以相同的情感回应。一个愤怒和沮丧的营销人员尽管按照工作流程对顾客进行了周到的服务,但可能会由于自己情绪情感而使顾客并不感到满意。这种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情感投入和情感互动,会变成企业持续成长的因素。

(三)服务中一线员工面临更大的情绪压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肯定,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线员工的情绪情感状态,服务产品的这种特性要求工作中除了一般需要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外,服务中还要求员工情感的付出。情感付出一词由阿里·霍克希尔德提出,意指提供优质服务所需的超过体力与脑力技能之外的劳动。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付出在很多时候和员工本身的情感是相矛盾的。在某些情况下,一线员工感到他们被要求做的事情与他们的个性、价值观、生活取向之间存在着冲突。服务中的其它一些因素也会强化这种压力。在组织机构内部的政策与客户要求发生冲突时,一线员工需要确定是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还是尽可能满足顾客的愿望,员工在情绪、情感上倾向于哪一方才是合适与合理的。另外顾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时甚至相互冲突,在为众多顾客服务时,经常很难或不可能同时为一群口味各异的顾客提供满意的全方位的服务。而在服务中每个顾客的表达能力和方式不同,一线员工必须能在不同的表达中清楚捕捉其消费需要的核心,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

虽然标准化管理对提高服务营销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但标准化无法成为服务营销质量管理的基本哲学。服务营销活动是一线员工直接与顾客接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企业无法控制的若干因素,只有一线员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经济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某些因素变化对企业的不良影响。

二、有效开展员工情绪情感管理的方法

由于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服务市场不断增大,服务在经济中的主导性作用日益增加强,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及其经济贡献已经引起了人们对服务业的广泛关注。在我国服务行业中,管理好员工情绪已经成为更好地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的一个关键。

(一)招聘合适的员工

在服务领域员工招聘中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在专业服务领域中如律师、医生、教师等的招聘中,只强调员工的专业素养;在一般的服务领域中,如不需要太多劳动技能的行业中,如各行业的服务员、导购员等,更多强调低工资和低成本,很少注意员工的服务意愿和服务精神。“招聘一个友善的人容易,把一个不友善的人训练成一个友善的人就困难多了”4。兴趣是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力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或积极的情绪反映。相比较而言,社交取向的人更喜欢社会交往性工作,这类人通常喜欢周围有别人存在,对别人的事很感兴趣,乐于帮助别人解决难题。

(二)树立为消费者平等服务的意识

一般企业在招聘到员工之后都会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但在培训中只注重对员工劳动技能和工作流程的培训,忽视对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培养。在员工培训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素质培训之外,更要明确服务人员的存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培训员工以便提供标准化的友善服务。快乐工作,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了能够做到这些,必须具备平等的意识。一个优秀的服务人员,他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和客户是平等的,他认为为顾客服务,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具有能满足他的需求,我的服务具有良好的内在价值,是和客户等值交换的。他为客户服务的时候站的角度是平等的,不会感到为客户服务是低人一等的。

(三)引导员工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显而易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情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我们教师该如何强化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当我们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流露出消极情绪如冷淡、厌倦等,我们又该如何巧妙地化解学生的消极情绪,使其转化为有利于学习的积极情绪呢?在课堂四十多分钟的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前期、中期、后期的情绪变化,做到适时调节,张弛有度,松紧有致。

(一)课堂前三分钟教学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前三分钟的教学对整堂课的气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堂前三分钟的教学有吸引力,可以把学生的情绪从躁动的课间十分钟拉回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的情绪与课本学习融为一体。很多艺术类、感人的、有趣的活动都能给人发泄感情的空间,学生往往对此是既有兴趣,又能抒发情感。那么在课堂前三分钟的教学我们不妨为学生朗诵一首精美的诗,为学生唱一首动听的歌,为学生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猜一个有趣的谜语,当然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挖掘,既能使学生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又能为课文的学习作好情感的铺垫。例如,当我走进教室时,学生还在为上节课的某个数学题争论不休,我环顾了一下教室四周,深情地对学生说:“我们不仅要做个数学知识海洋的冲浪者,也要去尝试着做个语文世界的探索者,领略语文的魅力。”接下来,我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歌颂父爱的小诗:“一双赤脚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那是父亲”,并动情地诉说着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随即导入新课,亮出课题——“背影”。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动情的朗诵、深情地叙述中躁动的情绪归于平静,并对所要学的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们语文教师对课前短短三分钟的教学进行艺术化的设计,创设一种具备语文特点的导入情境,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而且能较快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因此,如何组织好课前三分钟的教学是调节学生情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课堂中间时段教学每一节课的中间时段(课上15分钟—35分钟)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期,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等得到提升和发展的重要时段,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情绪高涨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说:“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健康与圆满。”那么我们教师强化并利用好学生的这种积极情绪,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一时段我们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热烈的讨论、激烈的辩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等生机勃勃的积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像花儿一样“开放”,学生也会看到的更多、想到的更多、创造的更多,和老师、同学建立更和谐、更亲密的关系。例如,在教学梁衡的《夏》一文时,我主要设计了赛读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选择文中1—2个景物描写片段,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氛围,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以读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读出了夏天到来时的热烈和强大气势,读出了农作物迸发出的旺盛的活力,学生的积极情绪也随着对课文的有感情的朗读而得到了强化,整个课堂充盈着他们喜悦、激动、自豪的情绪,这种情绪了也更加推动了学生对“夏”的特点的理解。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情绪为着落点,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绪和教学内容得到有机的统一,达到互为促进、互为增效的目的。

(三)课堂后五分钟教学课堂后五分钟这一时段学生常常会出现疲惫、懈怠等消极情绪。在这一时段,我们教师可以在前一时段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更为深层次的思考,刺激学生的消极情绪,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让他们再次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在教李森祥的《台阶》一文时,我们可以在课堂后五分钟设计以下的问题:①父亲用大半辈子造一个高台阶的新屋到底值不值得?②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和《台阶》都是写父亲的文章,在立意和选材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③《台阶》中的“父亲”这一农民形象和鲁迅的《故乡》中的“闰土”这一农民形象有何异同,当今的农民这一群体和他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一系列问题不仅把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引向了深处,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课堂后五分钟的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同样不可忽略,调节好学生这一时段的情绪将使课堂教学由浅入深,留给学生无限的思考和展望。

二、乐于引导学生表达情绪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绪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和冥想。根据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语文课堂上教师则可以主要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即“说”和“写”来引导学生表达情绪。

(一)说一说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发言权,把他们的情绪尽情地表达出来。这种情绪的表达可以是对课文的质疑,对老师和同学观点的不认同,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两点想法。这种“说”的情绪表达使认知活动成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也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以后,可能会惊叫起来:“什么?微笑和管理,完全是一对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怎么扯到一块儿了!”

是的,一般人们都会觉得,管理就是指令、约束、制度、文件……都是与冷冰冰的面孔连在一起的。甚至在2500多年前的大圣人孔子也是持如此见解。他也曾说过,“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第二)

但是,人们忽视了管理的目的之所在。管理的目的就是让他人做好工作。这个“他人”就是被管理者。他人怎样才会做好工作呢?

所有的人都具有自我意识,其行为只是谋求自我肯定的存在物,不会无缘无故地为谁做什么,更不用说付出努力、做出牺牲去做好。所以,想要他人积极主动地努力为你做好工作,通过微笑来实施管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情绪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现代林业营林工作的意义

虽然我国曾加大力进行过“退耕还林”等工作,但是林业土地还是在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扩张,导致土地面积大幅度缩减,所以,对林业的管理就愈加重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调节树木的生长环境等,保证数目的长势良好,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享受到森林带来的好处。另一个方面,进行良好的林业管理,能够减少诸如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如果在多沙漠地区进行林业管理,能够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的产生。林业管理对我们的生存也有诸多好处,大面积的绿化,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过滤污浊的空气,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对保持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二、现代营林工作的一些问题

由于现今营林工作让然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一是森林的数目种类太少,这是由于种子种类比较少造成的,如果营林工作者的水平太低,就会造成树木的培育工作遇到困难,在进行森林的改造工作时,数量不能达到要求,而且质量也会差强人意。第二是营林工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于经济的发展,造成木材的大量紧缺,如果营林工作不完善,木材产量较少,再加上对市场的考察不周等因素,木材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很多营林工作者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略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目光短浅。第三是营林工作者没有发掘出森林的潜在价值,太过重视经济效益,造成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因素是国家对营林的不重视,营林工作者福利少、工资低,工作缺乏主动性,效率低下。第四是营林工作者的知识水平以及工作素质不够高,无法满足森林的维护需求,树木质量低下,很难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现代营林工作的策略

针对现代营林工作中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才能保证营林工作的顺林开展,保证森林和树木的质量。

3.1因地制宜,效益结合

作为林业发展的基本,营林工作在生态发展和建设中都有重要作用,这些也都需要良好的森林资源支持。国家的政策也让地方单位和政府加大了营林力度,但是没有恰当把握,只看到了森林的生态性和公益性,忽视了经济效益。造成的主要问题就是退耕还林过度,很多林农经济效益非常差,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个问题造成林农营林观念的缺失,对营林工作有反对情绪。营林管理人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情况灵活转变营林工作力度,同时允许林农使用一部分退耕还林的土地,终止经济作物,保证自己的生活需求。也可以让林农在森林中进行草地养殖,通过放牧获得经济效益。有的地区为了追求森林发展的速度,种植的树木种类太过单一,如果发生病虫害,就很有可能“全军覆没”。所以,应该随着需求不同,灵活的进行营林工作,例如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比较干燥,风沙天气较多,就可以种植诸如胡杨、沙枣等树木,不仅满足了营林工作的需求,还能够缓解风沙天气的影响。

3.2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营林工作是需要多方面工作的,而不仅仅是政府或者单位的工作,同样需要民众的支持,民众的森林保护意识就会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营林工作的不完善,森林保护意识不普及,很多边远地区的人民,为了满足经济需求,不加限制的大肆破坏森林,而且意识缺乏,造成森林种植工作困难,森林生长远远无法满足砍伐需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政府和相关的林业单位,应该加强宣传,通过讲座、传单、广播等方式,让人民了解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还应该着重强调,破坏森林会给他们带来的不好的影响。通过宣传工作,能够在社会上营造出保护森林的氛围,在群众中普及森林保护的意识,这样,群众才能形成保护森林的主动性,保障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3.3完善体系,提高水平

很多地区只重视树木的种植,但是对后期的维护养护工作毫不在意,认为种植树木就是全部工作。有些地区的林业部门,发放津贴的数额是依照种植树木数量决定的,这就造成了“重造轻管”的现象非常严重。对于这个问题,完善体系,转变营林工作者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营林工作者的绩效考核不仅仅包括种植树木,还应该包含后期的树木维护工作。营林工作者态度良好,维护工作效果突出,可以给于适当的奖励;而那些不把维护工作放在心上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于严厉的惩罚,以儆效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看到,传统的森林养护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应该将最新的科技运用到营林工作中,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树木成活率和树木的健康状况。林业部门应该以森林的发展为中心,研究相关的森林科技,例如遗传、育种、病虫害的防治等等。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森林,可以进行适当的旅游业发展,开发森林,在森林中设置一些标语或者牌子,提醒人们保护森林,这样不仅能够加强人们的森林保护意识,还能够通过森林,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些经济效益可以投入到营林工作中,保障森林的发展。很多地区有建设了森林公园等设施,这就是森林开发利用的实际例子,地区争取也要适当的利用,让森林承载文化和人文因素,促进文明社会的建设。

四、结语

综上,新时期的森林营林工作仍然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所以会出现一些问题。林业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加强管理和宣传,让森林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森林建设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的平衡,做好营林工作。

作者:吴志勇张金华苏桂云单位:内蒙古乌尔旗汉林业局西日特气林场

第二篇:林业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

一、我国林业概况

林业部门是我国生产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从事于林木营造、保护、培养、采伐等多项工作。林业生产链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环节,即苗木培育、木材采伐运输与加工销售等。通常情况下,林业产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原木材料或经过粗略加工的原木产品,一类是从经济林上采摘的果实。林业部门不仅可以从上述的林业产品中获取较为丰厚的经济回报,还能从对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中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我国幅员辽阔,占地约9326410km2,居于世界第三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0万hm2,森林面积15894.10万hm2,活立木蓄积量124.90亿m3,森林蓄积量112.70亿m3。由此可见,我国具有相当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如此,森林资源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多数为幼龄林与中龄林,成熟林与近成熟林较少(如表1所示)。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部分企业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这一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二、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2.1缺乏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技术

当前我国的林业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理论基础,使得林业管理水平较为薄弱。由于我国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林业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的技术型实用人才,就现阶段而言,从事于林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具有林业管理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不到15%,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较为明显。除此之外,我国林业管理工作还缺乏必要的科研支持与资金投入,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就不可能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高效高产更是无从体现。科技力量的缺乏使林业生产一直停留在人力劳动阶段,不仅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阻碍了林业生产的健康、长远发展。

2.2缺乏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管理活动多依靠当地政府部门拨款维持,没有其他的渠道获得管理经费。要想确保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政府部门就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这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林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建立惠民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支持林业发展,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2.3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减少,存在“少种多伐”现象

当前我国对原木需求量较大,且“种少伐多”现象较为突出。树木作为一个生命体,具有一段较长的生长时限,一棵可被利用的树木从苗木到成年,至少要历经10年~20年的时间,而砍伐下它们只需要几分钟。我国地广物博,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长此以往,极易出现“无木可采”现象。

2.4林业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自从认识到森林资源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后,就制定了一系列较为严密的政策与法规,试图以此为依据,加强违法打击力度,以达到规范林业采伐行为、杜绝滥砍乱伐现象的目的。但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在许多地区,国家的规章制度只是一纸空文,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将监管工作落实到位,为违法砍伐树木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了可乘之机。甚至还有部分管理人员仅为了一己私利,丧失了最后的道德底线,放纵、默许、参与肆意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林业监管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深化林业改革

相关政府部门可以用宏观调控这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让林业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过度,日益走向健康、长远、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想进一步加强林业管理、促进林业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要政府、林业管理部门与相关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偷伐木材或违规滥砍乱伐木材资源的个人或组织一经证实,就应该移交公安机关,结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视情节轻重予以惩处,彻底消灭这股不正之风,还林业一个干净、和谐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原料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采伐树木的同时大力营林,为林业与企业双方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2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与奖惩机制

林业管理部门要有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与奖惩制度,开设匿名举报箱,举报情况一经核实,就对举报人实行物质奖励或相应的职务奖励等。同时,要视被举报人违规情节的轻重采取惩处措施,若责任过重,具有犯罪行为,则应该将其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为林业管理的未来发展扫清障碍。除了林业管理部门内部外,还应该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护林人员与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追责机制还能在发生森林火灾或偷伐林木事件时,通过详尽的值班表找到负责人,使其对该事件负责,以这种方法为每一位林业工作人员敲响警钟,规范他们的行为,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将所有不利于林业发展的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3.3加大林业科研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

资金与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约林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林业部门要想迎来发展的春天,就必须要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切实将人力资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为林业发展铺平道路。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管理人才,不断增添新鲜血液,丰富壮大林业建设队伍,使其用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战经验,对林业管理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带领林业建设团队走向健康、长远、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