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一语文教学策略

高一语文教学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语文教学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一语文教学策略

高一语文教学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素质教育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好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要在课堂中越来越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精神。提倡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轻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学习高效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实现共同发展。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应该如何实施合作学习?

一、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要想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规模一般在4~6人,在组建小组时保证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分组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使组内成员做到全身心和全程参与,让每位成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合作信心。但是,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他们的性格、思维能力、学习态度和兴趣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随时对其进行调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变化适时地对学生重新分组。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最有利于发展的小组,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在合作学习中利用活动,鼓励学生加强锻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课堂活动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得活跃,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可以增强互动教学,让教师的教学理论得以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来,深化教师的教育理论,便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例如: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利用课堂朗诵和脱稿演讲活动教学,课堂演讲活动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改善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活动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其在教学活动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优化教学的评价方式

在高中语文合作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的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都是很单一的,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促进合作学习。教师的评价有很多种新的方法,如:自评、他评、组评、集体评,教师都可以根据情况自由运用。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合理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前,学生的表现只有老师一个评价者,好与坏,都是根据教师来下定义。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地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所以要在教学中优化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自由运用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合作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总结经验,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实现学习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媛媛,熊涛.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2).

高一语文教学策略范文第2篇

一、“以美育德”策略的实施原则

第一,语文学科的本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以美育德的实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学科的本体性”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美德教育应与语文学科基本要求及本质特点相符,体现出学科的基本特性,不可顾此失彼。第二,美育渗透的适切性该原则强调的是“以美育德”应能充分利用文本中体现的科学美、形象美及情感美等内容,实现最终的美育、德育目标。因此,在实施“以美育德”策略的过程中,应做到合理选择渗透的内容、角度及方法,注意保持渗透的适切与适度,保证渗透的有效性。第三,“以美育德”方法多样化在教学中实施“以美育德”,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达到最终的目标即可。因此,教师可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只要让受教者产生愉悦感与审美享受,目的是实现改造学生意识及心灵、提升其道德品质等美德教育目标。

二、以美育德的实施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以美育德”,最好借助审美教育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避免以往采用单纯道德说教模式。只有在良好的人文陶冶下,才能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灵、丰富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首先,要积极营造“美”的氛围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有密切联系,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若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顺利实施“以美育德”,首先应注重“美”的课堂氛围的营造。因此,教师应根据文本特点,积极为学生创设“美”的氛围,利用良好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其情感因素,从而能够走入学生心灵,为其传达各种美。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的《雨巷》该首诗时,教师可事先寻找一些该首诗的朗诵、表演,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例如,在课堂导入时,可先向学生播放一段以“雨巷”为主题的舞蹈表演,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舞蹈中“撑着油纸伞姑娘”传达的美。当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了解后,再播放一遍该首诗的朗诵文件,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文字的美及文字所表达的美,形成一种美的陶冶、净化。除此之外,美的氛围还要求教师学会倾听。高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文学作品解读,而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由理解与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并与学生真诚交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并适当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与“美”的品质。其次,要善于运用“美”的文本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文本,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可以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世界、社会。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教材其实就是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审美系统。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以美育德”,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自然、社会及人性的美,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通过对美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形成高尚的人格。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的相关内容时,在名著导读环节中,有一本名著为《巴黎圣母院》。实际上,大多小说的创作往往以社会现实为蓝本,作品中的人、事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或是启迪人们反观现实社会,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巴黎圣母院》中,有一个长相丑陋的人,但有着人性的美好。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该部分素材,引发学生共鸣,并从小说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之人、平凡之事给予更多关注,发现这些潜藏的道德美,使其领悟与感受世界与人性的美好,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方式。还有,要积极创造“美”的手段“以美育德”的实施,还要求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传授内容的丰富美与授课方式的条理美,还应积极创造更多的新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文字是人们表达心声的一种重要工具,故美的文字往往能够触发读者的内心情感,使其产生共鸣,并进入一种“物我同行”的境界。在此期间,读者既获得了情感体验,德的智慧也得以提升。

高一语文教学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留白”艺术 策略剖析

“留白”在艺术领域的表达中属于一种呈现手法,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可以对作品的主题进行更加深刻的表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运用的“留白”艺术与此是想通的,就是教师所讲授的部分只是语文教学的小部分内容,其他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思考、判断,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改善原来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成效。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留白”艺术分析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对世界有一个自己的认识,还可以获得思维的发散以及提升审美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但是不应该过分的干预学生的自主阅读,所以在阅读中应用“留白”艺术就非常必要了。应该对文本进行分析、挖掘,进而发现其中的“留白”,对文本中所出现的空白点就要寻找其包含的价值意蕴,在语文课堂上的文章阅读鉴赏需要具备充分的想象力,语文教学的开展应该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进行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填补文本阅读中的空白部分。并且还需要对课文进行延伸,持续这种“留白”,比如在沈从文的作品《边城》中,结尾的一句话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句话来结束整个故事就主动的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是作者的“留白”,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感受来进行文章故事的延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进行遐想,加强对文章的深度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以及自学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导语的“留白”艺术应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导语就像是一本书的序言,在课堂中,教师一般为了节省时间而直接从标题开始,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一种概括与提炼,是整篇文章的文眼。从导语开始入手的教学是对课文学习和初步分析的一个突破口,通过“留白”艺术的运用可以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比如在学习《宇宙的边疆》这一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宇宙真的有边界吗?”“宇宙的边疆在哪里?”“宇宙边疆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阅读文章,避免了课堂阅读的枯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去阅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可以促进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高中语文朗读与文本解析的“留白”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教学中通常在学生没朗读之前就进行主观的朗读指导,告诉学生该怎样读,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这种做法对学生的主观情感体验的培养非常不利。在进行朗读之前教师不应该进行过度的朗读指导,在学生朗读完成之后也不必立刻的进行讲解,留给学生足够的朗读回味与思考的时间,因为教师的朗读体验不能够代替学生自身的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为了尽快的实现教学目标,就省略了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的环节,在学生还没有对课文进行“消化”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提问,使得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对文章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朗读环节需要为学生进行“留白”。另外,在文本解析环节,也应该进行适当的“留白”,以便于推动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应该为学生留出文本解读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体悟,比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场景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创设一个比较良好的情感气氛,让学生体会祥林嫂悲惨的遭遇,从祥林嫂的遭遇可以进行思考,表现的中国社会当时的哪种矛盾的深化呢?找出文中因为封建迷信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些问题的提出都可以让学生去自主完成,教师不应将答案直接讲出来,而是去引导学生,从而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及课后作业的“留白”

在课堂上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也是启发性教学的核心,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探索问题的热情,教师要创设这种“空白”,把学生引入深层次探索的阶段。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可以在比较平常的地方提出问题,以此来突破学生的思维惰性,有利于引起学生进行文章探究的兴趣。此外,还有课后作业中的“留白”艺术,这是巩固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在进行作业设置的时候需要与学生主体的原则相一致,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能力,比如在《项羽之死》的学习中,在作业布置中可以让学生思考“项羽应该躲江东吗?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找资料来使用三百字左右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就属于“留白”艺术的内容。

五、结束语

语言是一种艺术,而“留白”运用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则属于一种巧妙的手法,对“留白”艺术进行正确的运用可以促进语文教学自主性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发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为学生的自助学习提供足够的空间,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进程,加强实践中的探索意识,不断创造更加优秀的“留白”艺术,使语文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高一语文教学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06-01

提问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问题的设置、提出、回答等,对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提问方式

根据不同的提问分类标准,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分类,如把问题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帮问题和评价性问题等。其中被接受和采纳的最广泛的问题分类是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参考性问题的答案大多数是不确定的,学生在回答时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而展示性问题指的是那些答案确定或将既定答案说出来的那类问题,它更强调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Example 1:

(Present pictures of a popular seaside resort)

T: Who’s visited this place? Where is it?

S: Veracruz.

T: That’s right. When did you go there?

S: The last year.

T: Ah---last year.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visit.

S: I was… I went with my family. We went four days…

T: Very nice. Ask Ana about her holiday--what she did…

在这个对话中,教师首先展示了一些有关Veracruz的风景图,然后提出了一个展示性问题,“谁去过这个地方?它在哪儿?”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这幅图上,于是第一个学生就做出回应“这是一幅Veracruz的图片。”紧接着老师就提出问题“你什么时候去的?”,学生回答“去年去的。”然后老师又提出一个参考性问题“描述一下你在Veracruz的旅行”,从而进一步引出新的话轮,学生可以说和谁一起去的,去了多长时间,都玩了些什么等不同话题。最后再让学生相互提问假日情况,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对话, 不但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也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的互动。当然,课堂提问也不能全是参考性问题,应将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相结合,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恰当的提问方式。

2 正面的、积极的反馈话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所以教师的反馈话语自然就成为学生衡量老师对自己肯定与否的重要工具之一。实验表明,教师的反馈情况直接与学生的回答成正比关系,即教师的反馈越是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学生越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的反馈话语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将反馈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积极反馈又分为简单表扬,简单表扬后进一步阐述或发问。简单表扬大多是非常简短的评价,比如 “yes”, “good”, “excellent”, “thank you”等等。简单表扬后进一步阐述或发问通常是在简单表扬后面加上其它相关信息或是进一步提问。消极反馈包括四种类型:批评、提供准确答案、指导学生自我纠错和转问其他学生。如Example 2:

T: … So what does this mean?

S1: It tells us the deep friendship among soldiers.

T: Yes, that’s right. In spite of the terrible result of the war, there’s still great love, encouragement, great help among the soldiers, right? So love always comes when people are in trouble. 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r friends are in trouble?

S1: I will help him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

T: Very good! He must be very grateful or having such a precious friend like you…

高一语文教学策略范文第5篇

接下来笔者就长期以来一线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实施愉快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创造一个让学生愉快学习的优美环境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学校、班级要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设置优良而美化的环境。这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标志,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秩序。优美的环境能使中学生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乐于学习,有助于愉快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充分发动学生,让他们人人都为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出一份力,把学校布置成一个整洁、清新、美丽的乐园,使每个走进校园的人都感到赏心悦目、精神抖擞;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美的、激励奋发向上的小环境,使置身其中学习的同学们都感到轻松自然、其乐融融。

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愉快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联袂演出,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师生关系和谐,关键在教师。教师应热爱所有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像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那样:“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不管在什么场合,教师都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只有意识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对优差生应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公允不倚、不带偏见。平时应多鼓励引导,忌无处不到的批评训斥,任何鄙夷讥讽、怒斥甚至体罚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都是求进步的,都是要学习、有旺盛求知欲的,都是能够改正错误的。

三、制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愉快教学的最佳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气氛分不开。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产生一种对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

首先,提倡教师笑进课堂。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有学生这样比喻:“在炎热的夏季,老师的微笑如甘露,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日,老师的微笑似春风,总让我们感觉到温暖。”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要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让学生感到听你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

再次,要善于发挥正强化的作用。“正强化”这一心理学术语是指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手段发掘一个人的优点,使之得到及时巩固、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教师在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正强化,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还可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故意设置障碍,造成疑虑,教师佯装不知,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争论,以及用故事、表演、挑刺、幽默等趣味性措施,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更全面。

四、善于调控扣人心弦的教学节奏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术语,杰出的乐师总是十分讲究节奏和旋律的美,以此抓住听众的心,使之驻足凝神、屏气入境。教师也应像乐队的指挥一样,善于调节,使课堂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教学节奏是愉快教学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过快,否则感觉不到乐趣;也不能过慢,否则断断续续,学生感觉不到完美;又要抑扬顿挫,既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又有“小弦切切如私语”,以此紧扣学生心弦。

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住学生生理和运动的节奏,使教学节奏与之相适应。13―19岁的中学生,其大脑的兴奋中心呈曲线变化,波浪式推进,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巴甫洛夫认为:在50分钟以内,大脑兴奋中心总会出现一个疲劳波谷。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利用兴奋中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善于在疲劳波谷期设计精彩的提问,或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加快节奏,形成教学小,让学生兴奋起来,度过疲劳低谷,从而弥补生理心理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