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范文第1篇

>> 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法教学的新特点 国际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格局 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新特点及其影响 试析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 从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体系 后金融危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及启示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从深圳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企业突围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当代青年对《资本论》的热捧 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美国的“蛇皮战略”看金融危机实质 从金融危机看风险的传染与转化 从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的运用 从信用角度看金融危机 从虚拟经济看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和趋势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王琛:《金融危机提速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进程》(2008-11-17)

[5]孙洪波:《国际金融危机对西半球国际格局潜在影响》社科院网站

[6]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

[10]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1]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2]李兴:《危机与国际格局》,《中国财经报》2009年7月10日。

[13]方祥生:《重回“十字路口”的国际格局》,《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4日。

[14]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http:///world/2008-12/24/content_10552177.htm

[15]参见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

[16]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

[17]引自佐佐木优:《伊拉克战后美国力量的前景―五位著名专家的美国政治理想》,日〈世界周报〉2003年5月20日;

[18]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美国《外交》双月刊1999年3―4月号。亨廷顿:《正在形成的另一种世界秩序》,泰国《曼谷邮报》2001年1月28日。

[19]转引自赖斯:《多极世界不能促进和平》,赖斯在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讲话稿,2003年6月26日。

[20]钱文荣等:《专家点评:调整震荡凸显全球多极化趋势》http:///world/2008-12/25/content_10555318.htm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资金管理

历次金融危机都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企业作为经济系统的基层细胞,无疑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群体,探讨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资金管理,对于帮助企业应对未来的各种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管理的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法国调查机构Crédit Euler Hermes资料显示,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总数达60881家的法国企业破产,同比增长4%。此外,葡萄牙、美国等国也存在大量破产企业,这无不表明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管理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流入管理的影响

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部分资金流入受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债务人资金异常紧张甚至出现资金断裂事项,这就使得企业可能无法按期收回资金。其次,由于预期未来经济不景气,部分企业延期收货,甚至拒绝收货,导致资金不能正常回流。再次,由于资金短缺,部分企业提出延期付款等要求,为维护正常的客户关系,企业不得不接受延期付款的要求。

2.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流出管理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资金流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首先,为保障资金安全,部分债权人可能会提前要求回收应付账款,从而加快了资金流出速度。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加大对企业资金流动的监管力度,一旦企业有可能遭遇破产等风险,则可能要求企业提前偿还贷款。

3.金融危机对企业其他资金管理活动的影响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其他资金活动也可能遭受影响。首先,从筹资活动来看,由于市场资金紧张,这不仅会加大筹资成本,而且会加大筹资的难度,甚至难以筹集到预定的资金。其次,从产品销售等活动来看,对于大部分产品而言面临需求下降、存货增加的风险,从而会影响企业内部资金周转。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为应对金融危机,大多数企业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资金管理,如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回收应收账款等,但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现实来看,资金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资金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首先,部分企业领导者资金管理风险意识不浓,往往寄希望于“危中寻机”,在资金管理中往往容易忽视潜在风险,或者认为自身有能力把握或者处理这种风险,置风险于不顾。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领导者过于注重处理与大型企业、政府部门的关系,认为公关比内部管理重要,从而不愿意在风险管理上下功夫。其次,资金管理决策不科学,决策过程中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往往依靠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意愿进行抉择,资金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过于理想”等方面的问题。

2.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且制度难以落实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资金管理较为粗放,细化、量化管理不够。首先,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没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或者即使推行这一制度,也仅仅根据上一年度的收入支出情况编制预算书,没有与企业发展战略、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结合。其次,资金管理制度难以落实,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制度落实监督、考核评价制度,缺乏配套的奖惩制度,形成了一种将制度停留在口头上的现象,无法为制度落实提供环境支撑。

3.资金管理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有待强化

部分企业缺乏风险发现、预防、应对体系,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无法及时的进行风险预警,随着危机影响的扩大,企业内部缺乏应急机制,企业无法作出抢救性的应急处理,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此外,在应急处理过程中,部分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根据市场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指导。

三、金融危机下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思考

虽然爆发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影响逐步退去,但无论是从金融危机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当前全球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来看,未来仍然会爆发形式不同的金融危机,因此必须深刻总结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经验与教训,以用于指导企业不断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1.认清形势把握金融危机下资金管理重点

不同类型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有所差异,但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下,首先,必须加强对资金流出管理,即要把握好企业的存量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要积极推动成本节约,执行节本增效政策,要谨慎的分析和把握各种投资活动,积极开展各种筹资活动。此外,积极与上游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和协商,适当的减缓资金流出的速度,保障企业内部资金安全。其次,必须加强资金流入管理,加强与债务人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其资金流动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尽可能的提前收回应收账款、外借资金,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2.规范管理科学决策是应对金融危机加强资金管理的必然途经

首先,企业要构建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针对资金预算、筹资、营运等具体的经济活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各项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有章可循。其次,要完善资金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技积极组建企业资金管理委员会类似的管理机构,有企业总裁或者高级副总裁直接负责相应的工作,并明确财务部、资金部等资金管理执行部门的职责,明确各负责人、经办人员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再次,企业要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决策流程,企业要明确资金管理活动的基本流程,如在重大资金活动中要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经生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批后报企业领导层审批,有效的控制资金管理风险。再如,企业可以明确定期召开资金管理会议,要求财务部门提供资金管理报告,对资金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积极予以完善,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3.创新理念和方法是应对金融危机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创新资金管理理念,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理念在资金管理中的应用,并推动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等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使这些理念能够落到实处。其次,要创新资金管理方法,有条件的企业要推动内部银行管理模式、财务公司管理模式的应用,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可以积极完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以此提高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等重大风险的能力。再次,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资金管理,企业要进一步积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符合企业特性、具有一定智能的财务风险自动预警系统,积极开发企业资金管理软件。

参考文献

[1]冯晓威.金融危机下企业资金管理重点和控制分析[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1):36-37.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范文第3篇

金融自由化在促进总体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并提高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Demirguc-Kunt&Detragiache,199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发生的频度增加了;并且,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会迅速传递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而不管其经济基本面是否恶化、金融体系是否健全、制度是否完善。危机的频发性和传染性,其因由是繁杂的:既有危机策源地——拉美和东亚国家二十多年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艰苦挣扎,又有全球范围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强化,国际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资本市场之间资金流动与信息传播的不断加强,使得各市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资本市场的协同性、联动性越来越明显;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的跨境溢出效应和传染效应己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金融和贸易自由化政策消除了资本自由流动的障碍,推动了国际资本的涌入,也促使国内资本迈入国际市场,不仅加强了金融市场的国际连接,也加剧了金融动荡的国际传播(Bekaert&Harvey,2003)。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这一轮资产价格的膨胀就具有明显的联动性特征。在这种联动性市场特征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机构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种联动性的经典例证,美国的次贷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以空前的速度和破坏力席卷全球,从而最终演化成为全球金融海啸。金融危机跨国传染作为一种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开始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Masson,1999;Allen&Gale,2000;Forbes&Rigobon,2002;Pritsker&Kodres,2002;Goldstein&Pauzner,2004)。对金融危机传染问题的早期研究主要围绕传染性是否存在而进行争论,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开始尝试对危机传染性进行度量、检验和实证。尽管他们提出的方法千差万别,也难以统一,但对金融危机存在传染性的看法已达成一致。目前学术界对金融危机传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探讨金融危机传染的原因或是传染渠道,包括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全球化的投资以及投资者行为等。二是对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研究,包括两国通过经济、金融等正常时期就存在的渠道而导致的金融危机的溢出效应和危机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行为等导致的纯传染效应这两部分。三是在金融危机已经发生的前提下,通过汇率、股价等市场价格或收益率的共同运动的形式去测度和判断国家间是否出现金融危机传染。最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上,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判断金融危机传染是否存在,如市场间的相关系数是否发生显著变化,一国危机发生的概率是否显著增加等。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基于金融时间序列的非线性、非正态性和时变动态性等提出的非对称的DCC-MGARCH模型、时变多元Copula机制模型等理论模型和检验方法在对金融危机传染现象的实证检验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ark&Song,1998;Baig&Goldfajn,1999;Forbes&Rigobon,2002;Climent&Meneu,2003)。下面我们将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染进行实证检验。并以此研究来认识金融危机传染的危害,以及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二、数据描述

2007 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于 2008 年中演化成全球金融风暴,此次危机影响深远,几乎遍布了所有典型的发达国家市场和新兴市场,因此,在进行研究时被传染国的选取也非常广泛。我们一共选取了包括美国在内的28个主要国家(地区)的股票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既包括欧美较为成熟的市场,也包括亚非拉的新兴市场。表1中给出了实证中选用的、具有代表性的28个国家(地区)的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指数名称。我们将雷曼兄弟倒闭作作为危机发生的起点,选取的样本期为2007年1月1日到2008年10月31日的日数据,其中2007 年 1 月 1 日到 2008 年 9 月 14 日为正常期,2008 年 9 月 15 日到 2008 年 10 月 31 日为危机期。各国股指的日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和标准普尔的全球版财务分析资料库(Compustat global)。这里采用摩根斯坦利的全球指数(MSCI)作为模型中全球共同因子的代表。该指数用于测度全球证券市场表现,通过对自由流通市值进行调整来构建。剔除因各个国家(地区)节假日的差异所导致的休市时间不一致的日数据,少量数据的剔除对样本的影响不大。

三、Pearson相关系数的费雪Z转换检验

用简单样本相关系数法判断金融危机传染性是否发生,综合了偶发性和非偶发性两种传染渠道的影响。我们先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来计算样本的相关性系数以判断次贷危机的传染性。两变量X和Y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据此我们计算出全样本期、正常期和危机期三个阶段除美国外的其它27个国家(地区)股市与美国股市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结果表明,除了新西兰、意大利和以色列三个国家以外,其他国家(地区)与美国之间的相关系数在危机后都有所上升。然而,从具体数据上来看,危机后大部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与美国的相关系数上升的幅度都不是很大。而对平时与美国股市的相关性较低(相关系数小于0.1,与美关系较密切的印度、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国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2,中国则是负相关)的亚洲各国来说,危机发生之后,这些国家(地区)股市与美国的相关系数呈多倍上升。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相关系数上升的国家(地区),可以说明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出现了金融危机传染效应。但这并不精确,因为有些国家的(地区)的相关性系数虽然在危机之后增大了,但是增幅很小。据此很难区分这种增加到底是真的发生了金融危机传染,还是由于数据或其它原因引起。因此,得出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为此,本文将采用费雪Z-转换(Fisher z transformation)检验进行判断。要检验金融危机传染是否发生,我们就要对如下的原假设进行检验,也就是:其中 ρT与 ρC分别代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被传染国与危机发生国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如果原假设成立,则表明危机发生后两国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没有显著增加,也就是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传染,如果拒绝原假设,则代表危机发生后两国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显著增加,即发生了金融危机传染。对于两个相关系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判断,一般采用费雪Z-转换(Fisher’s z-transformation)的方法(Fisher,1915)进行检验。

首先,假设我们估计出的样本相关系数为 ρ,采用费雪Z-转换,得到这个相关系数对应的 Z 值。如果要对两个估计出来的相关系数进行如下的假设检验:假设估计出来的相关系数ρC和ρT分别来自于两个独立的二维正态分布的两组样本。在两个相关系数相等的条件下,即其中,n1和 n2分别代表两组样本的样本观测值个数。原假设是两个相关系数相等,但由于统计量服从的是正态分布,使用双边检验我们就能判断出ρC显著大于ρT的国家(地区)。实现这一检验,首先,我们要将表2中计算的危机前后的Pearson相关系数通过费雪 Z 转 换 ,得 到 其 对 应 的 Z 值 ,然 后 计 算 出,并 与 一 定 显 著 性 水 平 下 正 态 分 布的临界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危机发生后相关系数是否显著增加,或者是否发生金融危机传染。为了能精确判断本次金融危机跨国传染是否发生,我们也对27个国家(地区)危机发生前后与美国股市的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了费雪Z-转换,然后再判断该相关系数是否显著增加,并将其计算结果放在表2中。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27个国家(地区)中,德国和挪威股市在危机后与美国股市之间的相关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增加,加拿大、泰国和希腊的相关系数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增加,而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印度、阿根廷和巴西则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增加。从上述结果来看,在此次金融海啸中,一共有10个国家(地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对于其余的17个国家(地区)来说,虽然大部分国家(地区)在危机发生后与美国的相关系数都有所增加,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共同点,这些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相关性本来就很高,因此在危机之后相关系数并没有大幅上升,从而导致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我们也不能认为该国(地区)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

四、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的单因素模型回归判断

Forbes and Rigobon(2002)研究得出“金融危机中各国的共同动荡只是因为国家间的相互依赖,而不是出现了金融危机传染”这一结论,Corsetti et al(.2005)对此提出了质疑,并以此构建了单因素线性相关模型,推导出了相互依赖的理论测度。该模型先假设国家 i 和 j 之间的股价指数收益率及其运动过程可以用公式(1)来描述:其中 rj代表危机发生国的股价指数收益率,ri代表被传染国的股价指数收益率,f 代表全球共同因子,γi和γj分别代表被传染国和危机发生国的国家特质因子负载(类似于CAPM中的Beta值,代表该国受全球共同风险因子影响的程度),αi和αj为常数项,εi和 εj则分别代表两国国内的特殊波动。在这里,f 、εi和 εj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并且都具有有限的方差。利用单因素模型对各国(地区)在此次金融海啸中是否存在纯传染效应进行判断之前,先要对上面给出的单因素模型 ri=αi+γif+εi进行回归。我们先利用全样本进行回归,相当于假设在危机发生前后,各国全球因子前的系数不发生改变,即各国之间的关系不会发生结构性突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回归结果放在表3中。

从表3我们发现,28个国家或地区全球共同因子前的回归系数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摩根斯坦利的全球股指对这些国家的股指收益率变化有重要的解释能力。同时,这些国家或地区回归的常数项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不显著异于零,这说明以全球股指为解释变量的单因素回归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各国(地区)收益率的变化。多数国家(地区),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回归的 Rˉ2值都比较高,基本上都达到了0.6,而对中国台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以色列等新兴市场来说,回归的解释能力就大为降低,Rˉ2值都处于0.2左右。甚至于对于中国、新西兰和沙特这三个国家来说,Rˉ2值仅接近0.1,相较于西方各国,全球指数对这几个国家的解释能力就显得更低了。

五、经异方差调整后的相关系数对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的判断

根据前述单因素模型,在进行单因素回归之后,还可以通过公式(2)计算被传染国(地区) j 经异方差调整后的相关系数 j,①然后进行下一步的传染性判断。在根据公式(2)计算调整后的相关性系数之前,要根据各国(地区)和危机传染源美国市场的数据,利用样本和前面计算的回归系数和残差方差来计算 ρTj、δ 、λT和 λC,其中 ρTj代表危机发生之后其它国家(地区) j 与危机发生国美国之间的相关性系数,δ 代表危机发生地美国在危机爆发前后股指收益率的方差变化的百分比,λT和 λC分别代表美国在危机爆发前后国家的特质波动与全球共同因子引起的波动的比值。在计算这些变量的时候,ρTj使用危机发生后国家(地区) j 与美国的样本Pearson相关性系数来估计。γ2c就是危机发生地美国回归系数的平方,可以直接得到。Var(εc|T) 和 Var(εc|C) 是分别利用选取的正常期和危机期两段时间内对美国股市数据回归残差计算其相应的样本方差来估计。Var(f|T)和Var(f|C)则是直接利用正常期和危机期全球共同因子的样本方差来估计。同理,Var(rc|C) 和 Var(rc|T) 也是利用美国在正常期和危机期的股指收益率的样本方差来估计,然后利用这个估计值来计算 δ 的估计值。通过样本和回归结果计算出的美国的 δ 、λT和 λC的估计值放在表4中。从上面的计算结果来看,危机发生之后,美国股市动荡加剧,相比较危机发生前,其方差增大了16倍。从整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来看,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闭,对手风险急剧放大,导致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的信心崩溃,美林被收购、AIG国有化,通用、花旗等一个个巨头相继陷入危机,爆发了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海啸。这一情况在 δ 的数据中有所反映。计算出这三个数值之后,结合前面计算出的各国(地区)的危机前的样本相关系数ρT,通过公式(2),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各国(地区)对应的经过异方差调整后的相关系数 。当然, 是在假设危机发生后各国(地区)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发生结构性突变的假设下得到的。在得到 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如下的原假设进行检验:H0:ρC≤ ;H1:ρC> 我们将应用费雪Z转换来对两个相关系数进行假设检验的结果放在表5中。从表5中可以看出,应用单因素模型来对相关系数进行异方差调整,进而对纯传染效应进行判断的方法得到如下结论: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香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而中国大陆则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而其余的25个国家(地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不显著。

结合表3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地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不仅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而且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说明危机是通过正常时期就已经存在的贸易等固有的传染渠道以及正常期不存在的投资者行为等传染渠道向中国大陆和香港蔓延。对于德国、挪威、加拿大、泰国、希腊、印度、阿根廷和巴西等8个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国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不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这表明这些国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虽然存在金融危机传染,但是并不存在纯传染效应。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防范 法律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法律制度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地位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有经济体制、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但是从近些年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法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经济学证明,完善有效的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在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业天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可以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常态①金融法律制度的主旨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金融风险.而是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金融监督管理者可容忍的范围和金融机构可承受的区间内HI。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必由之路。一法律是市场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的保障健全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合格的市场主体。而合格的市场主体本身又包含了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两层含义。一方面,法律明文规定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从而杜绝不健全主体及非法进入者对市场秩序的冲击,避免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另一方面,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可以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成为自觉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理性“经济人”.依法规避金融风险

(二)法律是金融交易信用的保护器

金融主体间的交易,普遍以契约交易方式完成。契约自身的平等、诚信、等价有偿等特点可以担当维护交易安全、分担交易风险的重担。而作为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契约制度,不仅能使合格交易得到确认,而且还能以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的履行.有效避免信用危机形成和诱发金融危机。

(三)法律是金融稳定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化保障

按照世界银行(2001)的界定,法律制度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金融运行质量和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层面。金融业的运行与发展都是在该基础层面上的技术性活动。法律制度基础越牢固、完善,建筑在此层面上的金融活动就越稳定.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即使发生危机.法律制度也能够有效地把损害降到最低②。由此可见,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必要的有效手段

二、他山之石:国际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1.美国。经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为有效地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1)建立健全有关金融法律体系,完善金融危机预防法律制度.维护银行业的适度竞争。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和金融危机的爆发。(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恢复存款人市场信心,保障存款人利益,有效。控制了金融危机的爆发。(3)建立合理的伞型监管体制和金融稳定分工协调机制,在促进自由竞争、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成效明显。(4)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现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竞争,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提高其效率和抵御风险能力。

2.英国。(1)立法建立良好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在维护金融稳定、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预防金融危机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2ooo年颁布《英国金融服务法》成立金融服务局(FSA),创新金融监管模式,以跨行业单一监管取代分业多元监管,确保金融业具有竞争力,确保信息公开,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效果显著。

3.其他欧洲国家的做法。1987年底巴塞尔协议公布后,法国制定新的监管条例,通过立法手段促使银行,尤其是国营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比率.通过充实资本来预防银行支付危机的发生。意大利则效仿法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国营银行资本力量的法律措施。欧洲各国通过鼓励提高资本充足率.为银行稳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切都有助于银行风险的进一步降低,加强了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在危机预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加强了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修改《日本银行法》,提高El本银行的独立性。(2)设立金融监督厅,使政策制订和执行分离,强化维护金融安全的监督体系。(3)取消分业经营制度,但同时保持着强有力的金融监管。(41完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透明度。(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设立专门的不良债权回收机构.化解金融危机。(6)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对维护公众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韩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

韩国接受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金融稳定,防止危机重现。(1)在加强韩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先后成立了金融监督委员会(FSC)和金融监督院(FSS),实施集中统一监管体制。(2)修改《韩国银行法》、《存款人保险法》等法律制度,实行金融结构调整。(3)充分发挥韩国资产管理公司fKAMCO)重要功能.提供金融机构重组所需资金支持。(4)建立良好的会计制度,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估体系以及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体系,为韩国金融危机防范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国内融资方面。拉美一些国家不断完善和补充有关直接融资、债券和股票市场方面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为本国经济的增长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发展基金,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外资,特别是短期资本支撑经济的局面。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发生过金融危机的马来西亚、泰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在预防金融危机方面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加强了对金融危机法律防范制度的建设。

(三)新巴塞尔协议中防范金融危机的有关规定

新的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一是更新了最低资本要求,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纳人了风险资产的计算范畴.从而更能反映银行资产所面临的真实风险状况。二是从外部监管的角度督促银行保持资本充足性要求和完善内控机制,防止将来可能产生的危机因素。三是引入市场约束规则,建立银行强制披露信息制度,迫使银行有效配置资金,保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四是强调对银行业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监控,将建立银行业监管的有效系统作为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并注重建立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

(四)各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巴塞尔协议有关规定的启示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报道;21世纪经济报;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253-01

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业获得迅速发展,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人们对金融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此基础上,金融媒体得到迅速发展,以金融报纸为主体,以电视、报刊、网络的金融报道为补充的金融报道体系初步形成;金融报道数量和规模明显扩大。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中国的金融报道渐成气候,金融作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各媒体也在不断提升金融报道的水平。

一、正面报道为主,给公众信心

在《21世纪经济报》9月报道中,金融报道一共1480篇。其中内容直接涉及到金融危机的报道是440篇,占整个报道的29.7%,接近三分之一。在这440篇直接金融危机报道中,关于国内情况报道的文章一共是360篇。

在这360篇国内报道中,本人分析了报道内容,可以说,国内报道内容大部分是正面报道,360篇金融报道中,有150篇涉及到“经济增长、转好、提升”等内容,占国内金融报道的42%。例如,9月1日报道《交行已经为宏观调控做好准备》,9月2日的人物访谈《铁路建设资金不存在缺口》,9月3日的《推进增值税转型面临好时机》,9月4日的《上半年海峡两岸双边贸易增长迅速》等。仅9月5日这一天的报道,就有10篇类似报道。

从以上这些报道可以看出,《21世纪经济报》运用了传达式、体验式、分析式等金融新闻写作的方法,并且除了具备新闻属性之外,还具备了金融报道的自身的服务性、敏感性等特点。它的国内新闻,正面报道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与该报纸的自身情况有关。《21世纪经济报》是中国最受关注的经济类报纸之一,其言论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舆论导向。所以,把握好金融报道的舆论方向、在危机中给国人以信心,是该报乃至全国金融报道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二、对金融危机的理性认知

在此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1世纪经济报》也调整了其报道内容,及时改版,将其报纸原来的8个版块,修改划分为综合、时政、国际、宏观、区域等24个版块,每一个版块,都相对应地介绍相关的金融危机的新闻,全面地梳理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在9月的金融报道中,《21世纪经济报》共发表社论3篇、社评17篇、特稿17篇、时评42篇。用事实和评论,非常详细地向国内读者报道金融危机。

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报道,《21世纪经济报》的态度和立场是比较公正客观的,对于外国情况的报道,没有用社会主义国家的有色眼镜去对待,而是以一个媒体的客观的立场去陈述事实。在9月份的有关金融危机的报道中,对国外金融情况的报道篇数一共是80篇,这80篇中,内容主要涉及欧美和亚洲国家。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国家情况的报道,来向公众传达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经济金融动向,同时也还是公平地将其他国家的“挽救手段”如实报道。

三、写作更具亲和力,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21世纪经济报》是一家经济类媒体,其金融报道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进行金融危机的报道过程中,也十分注重报道方法,使其能为更多大众读者所接受。分析9月份的报道不难看出,《21世纪经济报》采用了很多报道方式。例如,传达国家金融政策的传达式报道,对业内专家的采访,对政策、法规、事件、数字、形势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