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云计算的技术培训

云计算的技术培训

云计算的技术培训

云计算的技术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云计算 远程教育 培训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93.07

一、 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是指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即把存储于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其他设备上的大量信息和处理器资源集中在一起,协同工作。

二、云计算在目前行业内的状态

目前各大IT厂商(IBM、微软、Google、Amazon)都已推出自己的云计算产品,但是各产品的功能和涵盖的领域有很大不同,没有统一的一个标准。随着各产品的逐渐成熟,一定会出现更加完善的标准从而能够使得每个厂商的“云”能互联、互通。Google当数最大的云计算的使用者。Google搜索引擎就建立在分布在200多个地点、超过100万台服务器的支撑之上,这些设施的数量正在迅猛增长。

借鉴谷歌(Google)的梦想“整合全球信息”,针对石化企业点多面广的特点,云计算能实现在远程教育培训系统中将分散在不同地域,所有可以数字化的不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一个简单的“插头”提供给用户,打破固有的培训学习模式,员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岗位技术水平、业务管理能力,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回报社会。

三、云计算主要技术特征:

1、资源配置动态化。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划分或释放不同的物理和虚拟资源,当增加一个需求时,可通过增加可用的资源进行匹配,实现资源的快速弹性提供;如果用户不再使用这部分资源时,可释放这些资源。云计算为客户提供的这种能力是无限的,实现了IT资源利用的可扩展性。

2、需求服务自助化。云计算为客户提供自助化的资源服务,用户无需同提供商交互就可自动得到自助的计算资源能力。同时云系统为客户提供一定的应用服务目录,客户可采用自助方式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服务项目和内容。

3、网络访问便捷化,客户可借助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标准的应用实现对网络访问的可用能力,使对网络的访问无处不在。

4、服务可计量化。在提供云服务过程中,针对客户不同的服务类型,通过计量的方法来自动控制和优化资源配置。即资源的使用可被监测和控制,是一种即付即用的服务模式。

5、资源的虚拟化。借助于虚拟化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计算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

四、云计算在企业远程教育培训中的核心技术:

1、提供并行计算。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是指同时使用多种计算资源解决计算问题的过程,是提高计算机系统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多个处理器来协同求解同一问题,即将被求解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各部分均由一个独立的处理机来并行计算。并行计算系统既可以是专门设计的、含有多个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也可以是以某种方式互连的若干台的独立计算机构成的集群。通过并行计算集群完成数据的处理,再将处理的结果返回给用户。

2、具有安全网关及安全平台的云技术方案:

基于当前云计算应用安全性较差的现状,在常规云计算实现的基础上,远程教育培训系统中采用包含安全网关及云安全平台两道屏障,安全网关中的双因子认证模型可以克服传统单点登录模式中登录信息容易被窃取的问题,而云安全平台中的对外授信机制,对远程教育培训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包括对文件、网页、应用服务等资源进行安全评估与认证,以确定信息安全风险级别,该方法可以提前发现网络中的潜在威胁,提高用户访问系统的安全级别。

3、虚拟化技术:

云计算的虚拟化基本架构主要包括云服务器、存储和网络。

虚拟化技术使得云计算或网格内的各项资源调度和分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灵活性和按需分配。虚拟化使得用户不用关心特定应用软件的服务方式、不用关心计算平台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环境等底层资源的物理配置与管理、不用关心计算中心的地理位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软件作为服务(SaaS)、平台作为服务(PaaS) 、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虚拟化是支撑云计算的重要技术基石,云计算中所有应用的物理平台和部署环境都依赖虚拟平台的管理、扩展、迁移和备份,各操作都通过虚拟化层次完成。

从而把各种IT资源、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和存储网络等要素都进行虚拟化,放在云计算平台中统一管理。虚拟化技术打破了各种物理结构之间的壁垒,把物理资源转变为逻辑可管理资源,所有教育培训资源都透明地运行在各种物理平台上,资源的管理都将按逻辑方式进行,完全实现资源的自动化分配,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置,就能通过网络服务完成培训学习任务。

五、云计算在企业远程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1、降低企业管理运营成本

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员工培训,传统的员工出差模式培训,不仅耽误工作时间而且会产生大量费用支出,采用云计算所提供的远程教育培训资源,既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自由学习平台,又能很好的降低成本,节约费用。

2、引入混合式培训模式

随着IT技术的兴起和组织学习技术的演变,“混合式”学习正成为引领培训发展趋势的全新概念。

混合式学习是以企业发展绩效为目标,在平衡关注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集面授、在线、体验、行动学习和测试评价于一体的新的企业学习方式。

简单地说,混合式培训就是在培训的前中后期引入IT技术和辅培训技术,支撑培训效果达成和延续的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云计算,可以把分布在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上的数据统一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虚拟的实验环境,在网络中员工实现自主学习平台。

3、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云计算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带宽和稳定性要求很高,企业需要花费巨额代价。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运行平台稳定性和网络安全性、云服务是否适用,对于企业来说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云计算可以为企业远程教育培训提供安全、高效的软硬件环境,推动企业信息化培训进程,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为企业培训新模式带来冲击力。

参考文献

云计算的技术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云计算;云教育;残疾人运动员;信息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5-0067-02

1 前言

在移动互联时代,云计算、计算机网络、社交网络和智能终端等技术平台下,教育变革深深影响着人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云教育”作为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创新模式之一,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云教育的推广应用对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实现教育公平以及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起着积极作用。

基于残疾人运动员高强度训练、人员相对分散、培训时间受限等特点,通过云教育方式针对残疾人运动员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成为较为理想的模式,可以实现残疾人运动员教育公平、按需学习和终身学习。残疾人运动员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对进一步挖掘个人发展潜力,改善其生活状况,提高综合素质,融入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2 云教育技术特点阐述及发展现状

云计算成为2010年管理信息化行业十大关键词之一,云计算的发展势不可挡。云计算在学术界定义为: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模式,其推动力来规模化带来的效应,在这种模式下,一些抽象的、虚拟化的、可动态扩展和被管理的计算能力、存储、平台和服务汇聚成资源池,通过互联网按需交互给互联网终端用户。从技术角度来说,云计算不是一项新技术,二是一种计算理念或者计算模式,它是基于分布式处理、并行计算、网格计算等发展而来的,同时将这些技术融合展现。

云计算作为互联网领域一种极具成长的模式,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超大规模,让“云”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2)虚拟化,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形态终端获取应用服务;(3)高可靠性,使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安全措施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4)通用性,针对不同的应用,可以构建对应的应用模型,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形态;(5)高可扩展性,规模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变化,满足用户规模变化和应用拓展;(6)按需服务,体现了其低成本的商业价值,让用户得到收益最大化,减少购置边缘化设备和服务成本;(7)成本低廉,“云”端高容错性技术接入及其廉价的节点构成云网,免去各类需求用户维护高昂数据中心的管理成本,提升用户体验,降低时间成本。

3 云教育在残疾人运动员信息技能培训应用分析

中国的云教育目前处于探索、示范和发展的起步阶段。云教育的定语及论争都相对浅显。云教育是一个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模式,是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学校信息化原有基础上做好集中式管理和资源共享整合,建立一体化可管理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打破教育的信息化边界,试图解决传统教育信息化模式中的传递慢、传递难、沟通难、资源少等突出问题,实现跨越国界、无地域、多语言、不受时空限制的对接模式,让云网中的师生共用一个综合平台,实现各类受教育群体的平等学习、共用共享、自由选择的权利,融合教学、管理、学习、交流、共享、考核、评估甚至娱乐等各类应用服务,让教育真正实现信息化。云教育在技术应用、学校师资、资源开发、教育管理、设备成本投入、学习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根据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推算,目前我国各类残疾人综述为85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6.34%,残疾类型有: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中重度残疾月2518万,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整体低于全国受教育水平,其中大学程度94万人,高中程度406万,初中1248万,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不识字或者识字少的人)为3591万,文盲率高达43%。

江苏省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南京)是经省政府批准建设的大型综合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服务于全省479万残疾人,每年容纳2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和100多名工作人员集中训练培训,既是江苏省残疾人运动员和国家田径、举重、射箭、游泳、乒乓球、田径等项目的主训练场,也是残疾人文化艺术交流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基地,是展示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的窗口。2013年起组织开展对现役运动员进行信息技术轮训,目前现场培训工作开展3期,培训人员60余人,涉及肢残、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等常见类型,培训内容包含计算机系统使用、办公软件使用、上网应用、聊天工具、基本图像处理等信息技能。

通过3期轮训感受到运动员对熟练掌握信息技能的渴望,培训也出现了各类急需解决问题,如学历层次差别大、年龄层次跨度大、接受能力区别大、日常训练强度大、人员时间集中难、培训统一时段受限请假案例过大、培训内容和教案难度难以把握尺度、培训效果评估难等,导致培训中人员流动大,传统的教育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我国改革开放后重视残疾人发展问题,在残疾人教育和培训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分支,教育不公平在残疾人教育上有了较为突出的改善,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教育和培训效果,改善残疾人运动员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云教育平台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上述方案。

云教育技术在残疾人运动员信息技能培训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云教育建设平台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培训资源建设部门将信息资源转移到教育云平台,不论运动员身在何处,只要通过连接网络的终端,申请获得教育云平台的访问使用权限,既可以公平使用教育培训资源。

2)可以降低成本,培训机构通过云计算虚拟化技术无需提供高配置终端,降低购买培训资源的硬件成本,信息资源转移到租用教育云平台,服务器的购置需求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人力、研发、更新、能耗)降低。

3)教学资源网络数字化,培训师或者“电子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崭新的教学活动模式,指导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终端在线查看教师教案、教学视频、提交作业、信息交流指导,交互性、协和自主性通过云平台得到实现,让培训学员能够切实学习到自己感兴趣和具有个性需求的信息技能。

4)残疾人运动员面临退役问题,掌握信息技能给运动员们广阔的发展空间,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残疾人运动员加入到教育云平台,在训练之余查看对自己以后工作有帮助的培训视频,在政府的主导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妇联、残联以及其他行业协会,通过云平台不断更新最新的培训视频,让残疾人运动员按需学习,自由选择,相信残疾人运动员个人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4 总结

当前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社交网络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让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通过云教育方式拓展残疾人运动员发展空间,掌握当下流行的信息技能,丰富残疾人运动员的学习和业余生活,让他们一起享受社会发展所带的福利。作为最新的发展方向,云教育让教育信息化在残疾人培训事业上的发展路途更加明确,残疾人运动员作为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激发,通过自主学习、个性学习、选择学习的方式,让他们的受教育权利、文化权利、发展权利得到保障,融于和谐幸福的社会公共文化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中新网,2007.5.

[2]省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揭牌[P].新华日报,2007.11.

[3] 杨娇,许采娟,等.“云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5(6.)

云计算的技术培训范文第3篇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责任,“云”技术带来的信息时代大革新,为高职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强大的支撑。培养云计算人才是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不仅为云计算技术发展与推广提供大量的人才保障,也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渠道。

【关键词】云计算 创新创业 服务平台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号召,随即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如何形成、创新创业的理念如何普及和深入人心、创新创业的文化内涵如何塑造成为全社会各个阶层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将高等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成为新时代教育理念并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强化创新创业课堂教学、落实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如何高质量地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思考和勇敢探索的主题。

传统的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机遇,如何跟上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浪潮,培养符合市场发展潮流的新软件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进行及时调整,更加需要对课堂教学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新技术应用、实习实训环节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塑造和创新创业专业能力的提升,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注入助推剂。

1 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本质

国家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实践教育。这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高度融合,也是高职院校坚持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办学理念的再度深化。

目前,高职院校众多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还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如将简单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内容的一部分,甚至不分专业、不分对象、不分时段的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完全从此形式上粗暴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另外在师资配置和教育环境上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调配和投入,还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这些不仅对学生实践技能学习没有产生正面的积极因素,反而让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念产生极大的误解,可能会对其就业观、职业观、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其次,缺乏对创新创业的进行深入研究与学习,特别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的依存关系的缺乏研究和积极实践。

2 “云”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什么是“云”(cloud)?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给出的定义是,“云”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可快速提供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资源。简单理解,“云”就是一种通过网络方式按需获取资源的模式,使用者可以如同普通家庭使用煤气、水、电一样使用IT网络资源。

了解“云”的概念,我们就能窥探出“云”平台在智慧校园创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整合、区域经济服务、校企深化合作等方面的巨大潜力。目前许多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也看到“云”的巨大作用和威力。

如北京工业大学的科教云,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水平、低成本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给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服务,不仅将高性能计算送到校园用户的桌面上,成为学校的技术支撑平台。同时,也为北京市和教育部也要求学校建设一个开放的公共计算平台,面向社会和兄弟院校,为企业研发以及市政项目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

如银川的智慧城市案例,采用最新的云计算架构搭建城市数据中心,使各种应用系统能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服务,消除地域的限制,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还有众多的案例和实践活动,都证明中国进入“云”的时代。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在软件外包、软件测试、移动互联开发、网络游戏等多年的软件人才培养基础上,2015年开设了阿里云“云计算”人才培养定制班,目标就是培养“云计算”相关的运维技术人才和开发人员。2016年与深信服公司联合修订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准备在当年筹备并完成“云”资源教学库、“云”计算实习实训平台,阿里云教学资源融合等建设内容,特别是在师资方面集中进行云计算技术的系列培训,初步完成了师资储备。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云”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云计算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环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服务平台,更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撑平台。

3 创新创业教育与云平台服务

现阶段,“云”平台的建设从技术角度并无太大难度,借助国内大企业的技术和人才,可以快速完成平台设计和建设。

真正考验在平台建成后的运营思维、运营策划及实施。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对对“云”平台有四个建设目标,它首先应该是云计算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平台,另外它还应该成为智慧校园的发展平台,第三个目标就是建设成为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第四个目标是打造一个深化校企合作的服务平台。

目标一: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云平台本身需要大量的运维和开发人员,这有助于直接将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专业学生本身就是平台的运维人员,专业教师就是平台应用的开发人员。第一个目标的完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云计算技术人才的需求难题,也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无比良好的培养环境。目前,容纳36人规模的云计算实训环境已经开始建设,下一步将扩大到90人规模。

目标二:校园是一个人群高度集中的生态圈,需要综合的管理和经营。一个智慧的校园应该从生活、学习、教学教育、社会实践、后勤管理等方方面面提供合理的资源分配和获取途径,这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支撑和科学分析决策。“云”平台应该是综合的应用服务提供、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科学决策的平台。学生、教师、工作人员都能通过无线、有线、线下各种方式渠道,便捷地在平台上找到各自所需的生活、学习、工作资源。

目标三:服务区域经济,深化校企合作,提供具备创新创业理念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被赋予的历史责任。“云”平台将会是创新创业理念的最佳传播和实践平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技能都可以在该平台上得到有效展现和锻炼。平台功能可以从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基础IT资源扩展到为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提供有效市场分析和实践技术指导,并提供学生与企业的直接对话交流渠道。

目标四:依托“云”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各种网络、咨询、信息、技术服务。进行校企资源的全面整合,通过云计算资源库建设工程,整合并发掘校内综合信息资源,引入企业资源,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IT资源综合服务。既可以合作开发校园资源,也能合作开发校外市场,自大限度实现校企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最大化。

4 云计算的研究

经过与企业多次交流和论证,在原有软件外包人才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以云计算运维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云计算开发为第二目标的课程体系方案如图1所示。

当然目前课程体系结构图只能简单反映出课程名称、教学时数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远远不能真实体现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也就是说,从课程体系中还无法明确展示云计算人才的市场具体岗位标准,这与三方面相关:

(1)云计算技术发展速度太快,人才规格变化太快;

(2)整个云计算专业开设时间较短,人才还未经过市场的真实检验;

(3)云计算师资团队磨合时间较短,师资技术能力还存在欠缺。

真正的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逐步修订完成的,是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其中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内涵需要在整个人才专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实践、综合素质提升中全面贯穿。以上是我们在面对云计算这个全新专业,站在“云”的角度对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思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心得,仅提供给教育同仁做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钟晨晖.云计算的主要特征及应用[J].教育技术导刊,2009(10):3-5.

[2]孙照.共建教育云平台 服务教育信息化――华网“云计算”教育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助力江苏教育现代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1):93-93.

[3]张亚东.浅谈云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76-76.

[4]周月娥.面向高等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云计算解决方案[J].电信网技术,2014(03): 81-85.

作者简介

李文杰(1978-),男,湖北省云梦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云计算的技术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云计算;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前言

正是因为会计电算化是新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所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则俨然已经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云计算背景下,更是对会计工作人员以及会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转型要求。因此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研究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基于云计算背景对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以期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与云计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云计算给会计电算化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传统会计电算化工作是通过在计算机之上安装一个独立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而开展的相关工作。因此在会计数据的使用范围上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只能是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单位、使用人员中进行操作,以至于会计数据的利用效率也相对较低。而基于云计算背景下的会计电算化,其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不会受到任何软件的局限,使用者也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使用,大大的实现了会计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了会计数据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传统会计电算化在数据使用上的局限性,而带来的数据处理压力。并且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云计算,其会计数据在安全性上,可靠性上都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同时因为信息交流更加及时,会计信息数据本身的附加值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说云计算作为信息时展的重要产物,其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使得会计数据向着复杂化、多元化、海量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2.云计算背景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第一,从高校入手做好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云计算时代使得会计与业务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是已经融为一体。所以基于云计算背景之下的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软件不再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唯一的重点,而应该是以学习与实践相互结合,以会计学作为根本,以计算机应用作为辅助,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与业务处理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原有的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上加以改变,增设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以便于使会计电话算人才培养更加的科学化、专业化。同时,各大院校还应该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层次,做好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多利用仿真模拟实验环境,丰富与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的同时,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学习,实现从仿真实训到真是实训的跨越式转型。尤其是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往往使用的是电脑终端实训作业,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工作多半在局域网中进行。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远程操作控制提供了可能性,也使得这项工作变得更加的简单、易行。所以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多实用一些移动办公终端引领学生们开展会计模拟实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信息整合意思,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理念,这也是各大院校跟随社会的需求变化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行的重要革新。第二,从企业入手做好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在云计算背景之下,要想从企业的角度入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工作,就必须要对云计算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所有知识按照会计工作人员的不同岗位需求,进行集中化的介绍与解读。尤其是要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进行重点的培训。这是因为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已经相对较为普及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基于云计算背景下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而云计算又是各个企业基于现代化经济发展形势而不可逆转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企业以本身的内部数据信息作为重要基础,蜕变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信息化大公司的重要助力。所以在这个发展的进程中,正确的认识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发展,会计工作进步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以电算化人才为核心的企业会计工作变革,由企业牵头为会计电算化人员提供培训学习机会,达到培养与构建专精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的根本目的。同时,企业还应该基于云计算背景对会计工作流程加以优化,对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加以优化,从而更好的处理企业会计信息,逐步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云速度发展。

结束语

云计算的出现将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这也就意味着会计行业正面临着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背景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更不能墨守成规,一味的去承接旧的思想理念、教育方式,更要积极主动的做好改革的准备工作,不断的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从而培养出云计算会计电算化人才,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懿.云计算时代下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研究[J].才智,2018(07).

[2]李霞,张健.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中问题和教学策略解析[J].时代金融,2014(29).

[3]张莎.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05).

云计算的技术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521.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27-03

引言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广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等领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现在学生和普通人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已离不开信息技术,随着手持电脑、智能手机和无数电子产品的普及,不论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百姓都走进信息时代。从调查资料来看,全国很多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随着信息技术全民化,从过去高校很热门的部门,到现在开始逐渐走入低谷,甚至有的高校已撤销了原有的部门,这就再次给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痛苦而不得不直面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的明天在哪里?

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立的历史沿革

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由网络中心、电教中心与计算中心三个原有职能部门演变而来。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计算机的应用还未普及,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云南省,对教学的推动作用也不是很大,高校中的网络中心、电教中心与计算中心只是作为一种教育现代化的象征性机构,仅仅是现代教育的点缀,充其量也只是“教学辅助”。即使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网络应用与教学已经如火如荼地在各高校展开实践,网络中心、电教中心与计算中心也适时地合并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但由于教育的社会滞后性,加上云南大学处于西部地区,教学中仍是以“教师、书本、黑板”为中心的“三中心”传统课堂授课模式,教师仍偏爱于他们长期用惯了的粉笔和黑板。加上很多教师对计算机的应用还处在萌芽状态,计算机、投影、幻灯等一些现代教学媒体仍摆脱不了“装饰品”的地位,仍然不能成为教学与教改中的“必需品”。所以,当时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想在高校的教改中发挥作用确实是勉为其难了。

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现状

(1)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加速我校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从2000年开始,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就开始加速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常规的电教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为实现学校制定的“国际知名、国内领先,西部一流,辐射东南亚”的办学理念,近几年来,以呈贡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云南大学开始大规模建设先进、高效、实用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力求达到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环境省内一流的水平。在2002年校本部文渊楼建成了26间多媒体综合教室、8间语言实验室,为了更好地保障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正常运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还建设了连通两校区所有多媒体教室、机房、办公区域的高速局域网络,目前连同呈贡新校区共建成230多间多媒体综合教室,其中本部校区36间、精品课程3间、多功能语音教室10间,建成6个公共教学机房共计1356台计算机,完善了代表云南高校最先进的网络远程控制系统。

(2)中心在学校的坚强领导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云南大学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形成和应用,及学校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云南大学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为此,学校成立了主管校长为组长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教师培训网络课程,开展了校本、院本及师本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贯穿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全天候一站式面向应用的师本培训,紧密结合教师个体需求,按需培训,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现场化、实效化,立竿见影,培训融入到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培训向广大教师推广了云计算的网络在线协作工具Web-Office、思维导图软件、Google个人知识管理、Web2.0新媒体工具、红蜘蛛网络教室、音频处理软件、PPT课件制作、科研文献管理软件等信息技术工具,建立现代教学思想,努力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3)从2003年开始,云南大学全面开展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自主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新型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通过云南大学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教学平台,经过10年的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历经三代系统的改进和更新,已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大学外语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教学体系最完善、应用面最广泛、与本科教学联系最紧密、资源建设最完备、网络教学实效最显著的学科教学平台。以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要求进行了自主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大学外语教学从入学分级测试开始,贯穿学生本科学习各个阶段的自主网络化学习全过程,建立了教学、管理、考试、资源库、教师培训五大网络教学功能模块,使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学习、教师监督、网络授课、教务管理、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教师培训等都能通过网络平台高效率完成。同时提高了全校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

(4)随着学校现代教学环境硬件设施的初具规模,加速了学校现代化教学水平的进程。但中心人员的现状则让人担忧,就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6名工作人员而言,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人员寥寥无几,岗位教师高、中、初级职称比例没有大的改变,部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管理和运维水平处于低层次,只能满足保运行的基本工作,还不能真正支撑起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5)就云南高校而言,基本上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都已撤销及合并,原有工作人员中一部分搞科研的人员分流给信息学院,一部分管理教学设施设备人员分配给后勤和教务处,甚至有的高校把教学设备设施外包给社会,形成社会化服务。然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任务是支持发展教学,且重在发展教学。它的任务在于帮助教师和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媒体,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同时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一份关于上海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的调查报告则显示,凡是注重发展教学与科研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反之则严重滞后。[1]这就给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提醒,要注重发展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迎接更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观念。

三、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面临的挑战

(1)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的深入应用,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面是伴随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一批既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又具有过硬技术应用水平的高素质教师承担教育技术的推广工作,而中心现有教师职工大部分的业务素质还停留在基础保障运行任务上,没有真正地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在云南大学教学中的瓶颈,没有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业务领域的工作推到前台,让学校师生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随着多媒体教室普及,中心若只能承担硬件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必然导致其部门逐渐走向一条越来越窄的道路,涉及面窄,每天只是局限于保障设备完好、确保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机房上好课,长此以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就面临裁员和合并的危机。

(2)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高校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先头部队,虽是一支“老兵新队伍”,但其作用的发挥决定了教改的进程。面向学生的学习,开创教学新模式,构建数字化的学习资源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责无旁贷的职责。同时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集中教学形式发展为班级教学、远程教学、个别化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教学模式。目前,虽然班级教学仍然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随着幻灯、录音、影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模式逐渐发展为“课堂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对于职能的转变无法很快适应,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众多的传统职能中有相当一部分职能与其他职能机构出现重叠。[2]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信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改变。当计算机、网络和数码技术不断应用于许多现代教育的传统职能领域中时,新技术实现方法替代了原有的专业技术和器材的使用,原本专业的领域逐步被计算机和数码产品的使用技术替代,于是出现了相关职能部门也可以胜任部分原来只有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的工作。

四、面对挑战应该做出的积极变化和应对

(1)继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做好多媒体教室设备系统硬件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确保教室设备和系统全天候对教学支撑功能的实现。

(2)积极扩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目前的业务范围,积极培训教师用好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发挥部门在高校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①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房的建设与管理、云大教育调频广播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和学校有关部门联合开办调频广播电台节目(如同团委、宣传处联合办好校园新闻、英语讲座、娱乐等节目的制作和开发)。②精品课程的延续,加大对名师、名教的课程录制,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特别是对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要常态化,如教育技术理论的普及、先进教学模式的倡导等。

(3)积极和学校教务处和各学院、各专业教师联合研究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科教师信息技术的素养。逐渐淘汰不能适应发展的工作人员,加大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形成渐进式换血,添加新鲜血液。教育技术中心教师必须要有紧迫感,认清当前现代教育技术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必须慎重选定自己的业务发展目标和业务拓展方向,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和思想,不断超越自己,奋发图强,为云南大学提出创建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挺进全国50强的目标做好一名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