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专劳动教育

大专劳动教育

大专劳动教育

大专劳动教育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引言:教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惊世之作《国富论》中,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和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将导致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无论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收益超过成本是必要前提,然后再考虑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广义上说,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因为从事教育活动取得收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教育活动的接受方则因为教育取得将来的预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将来。首先,通过教育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进入的教育层次,然后。一部分人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增加将来收入的预期,这是对劳动者愿意花费大量的成本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解释。非义务教育需要我们支付很高的成本,包括为教育支付的显成本和因为接受教育而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所减少的收入——经济学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接受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就业,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教育配置机制。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则是对劳动者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报。大多数的研究发现,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社会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一)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是一种资源,因为教育能够产生收益。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因为教育能够把不同的劳动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资水平。劳动者的教育素质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教育质量的好坏,包括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由于教育质量的好坏从大众意义上难于评价。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一般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则高,接受较低层次的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则低。大多数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素质,取得较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能够在环境优越的劳动岗位上就业,并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一般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国家,收入和教育是成正比例关系。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这就是“教育收益”。我国2006年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8744元,初中为10269元,高中为12204元,大专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为22995元、37880元,这显示了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和收入水平之间的明显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农民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他们的社会就业能力较差,从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来看,他们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边劳动边积累的。无论农民工是选择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由于受到其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素质决定了他们要提高收入的难度很大。按照相关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一项研究,大学文化程度工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是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工资的3—4倍。而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找工作和教育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打工很不一样,前者基本上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工作环境优越,而且还可能拥有非货币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工资上涨的弹性大。而农民工只能选择在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没有什么保障,无任何其他收入,工资上涨的弹性小。

(二)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素质低,只能要求较低的劳动报酬,由就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较高就业成本和转移成本,使得劳动报酬不足以弥补转移就业成本,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而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就业信息广泛,能够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转移就业比较容易。

根据我们对湖南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调查,邵阳市隆回县2008年的总人口为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为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35.2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24.3万个,占24%。其他10.9万农村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据相关部门统计,隆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转移率(转移劳动者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高达78%,中专以上为92%,初中以上为61%,小学程度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转移率只有11%。

另一项调查显示,邵阳市武冈农村人口60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43.1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10.8万人,省内及市内实现就业5.8万人,还有近9.4万劳动力既不能在本地就业,也不能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只有63.8%。剩下的9.4万劳动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都充分说明,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劳动报酬的高低。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平均劳动报酬:而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作或者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教育素质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社会平均的劳动条件和平均的社会报酬,并成为最终导致地方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教育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教育素质低的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往往形成供大于求的结果,这是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原因。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相对较低的社会生活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走上劳动岗位的农民,要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素质偏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和半文盲在广大农村市场急剧下降,但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基本不在农村就业,农村总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很少,农村的大部分人口教育素质偏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便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又会呈现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悖论:一方面,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的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从事与之相关的技术工作,但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却很难胜任其他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专业技术性质的工作,只能从事几乎所有人都能胜任的非专业化的普通型工作,这种工作自然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了。而虽然具有专业技术水平但层次较低的劳动者,很难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又基本上不愿意从事那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或者非本专业技术的工作。总之,在劳动力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会导致种类不同、级别不同的市场替代性较差,这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兴趣所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劳动者,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讲,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劳动力供给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同样,劳动力的需求则是以劳动力需求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使劳动力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个劳动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劳动者。对劳动力需求而言,最终动因取决于社会消费,是由满足这种消费的生产单位所衍生出来的对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要得以延续,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人、财、物要素,同样的物质资源让不同的人来经营和同样人的经营不同的物质资源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个人不能从事一切劳动,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产品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分工,便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二是由劳动者工作性质引起的分工,便产生了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具有不同稀缺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接受不同种类培训,有足够能力的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应紧紧抓住工业现代化、产业转型、两型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等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积极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的特长进行引导性教育,指导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能明确适合自身的专业和方向,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依托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市场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程度,是按照劳动力的稀缺性来排队的。劳动力越稀缺的市场。劳动力流动性就会越大。接受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职业技能教育具有越强的稀缺性。稀缺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定价权,因而其要求的劳动力价格较高。一个劳动者是这样,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区域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越强,这个区域的就业竞争力就会越强,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越快越好。所以必须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者的稀缺性,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的不断变换。其特征是依赖于劳动的高技能、高熟练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能够调节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劳动力的供求,促进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必须以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前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使劳动者本身的经济状况改善,同时还能使劳动者就业地的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福利总水平将增加,帕累托改进实现。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加农村劳动者的转移能力,从而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中大量采用机械作业,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因为,由于劳动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如果社会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的话,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实际上减少了。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那么帕累托改进是否存在呢?怎样实现帕累托改进呢?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转移就业。能够增加社会经济总量,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帕累托改进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时必须保证劳动力转移地劳动效率的提高与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地实现转移就业。但是,劳动力转移。如果降低了农村劳动效率,损害了劳动力转业地经济本身的发展,即使转移就业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也没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以不降低劳动力转业地农村劳动效率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为前提,才能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建立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了“老弱农业”,极大地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因此,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提高转业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水平,也要促进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提高,以提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汪粮食安全,保证劳动力输出地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劳动者本身的输入水平、国民经济总水平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实现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总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挤占城镇职工原有的工作岗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培养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农产品净加工专业人才,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深加工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放在农村就地转移上。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到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大专劳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城市化;职业教育;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5-0058-05

一、引言

“十”提出我国在未来几年将加快城市化进程,新型城市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过去30年中,我国得益于“人口红利”,经济获得了持续增长,居民生活和社会文明等取得显著进步。然而,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大量外资企业向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迁移,我国依靠“三来一补”等贸易方式、通过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另外,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有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而推动城市化既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要求,也能够有效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促进社会功能转型。

城市化不仅意味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的逐渐缩小,而且意味着城市与农村在产业结构、要素供需方面互补共荣。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市化,关键在于城市与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及结构的转变。职业教育作为劳动力素质提高与结构转变的重要渠道,对实现城乡统筹的新型城市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11》,截至2010年,我国高职(专科)学校有1246所,中等职业学校有13941所,职业高中和职业初中有5273所,而1980年仅有3314所,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实现了迅速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及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城市化进程[2]。本研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进行定量研究。

二、文献回顾

城市化的过程是农民失去土地、离开土地的过程,城市化进程加快意味着大量农村劳动力面临职业转移。保证农村职业学校学生顺利就业,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城市化进程[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仅农村劳动力职业转移的起步时间滞后于工业化,而且,征地运动中失地农民在国家行政力量下被强制推入城市,因此应当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4]。我国城市在经济转轨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也产生了绝对数额不可小觑的大量失业、待业、下岗、转岗城市劳动力。鉴于上述问题,正确引导该类人员中的一部分人到农村去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对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将是大有裨益的。为此,国家必须制定相应政策,正确引导和鼓励这一部分人到农村去就业、创业,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或管理专长[5]。

夏励嘉和熬健猛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职业教育都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非农业人口比例逐步增加的情况下,新增加的城市劳动人口对各种形式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口比例也不断增大[6]。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影响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结构与观念,促进人口转移、经济与城市文明和谐发展。为此,我国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城市化进程[7]。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增加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并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城镇规模和综合实力决定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与数量,促进职业教育布局和结构变化。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资源,对增强城镇经济社会竞争力,改善就业结构,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贫困人口,加快劳动力流动,加速城乡一体化,带动城镇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8]。

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更新观念、加强统筹、把握定位、提升能力,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以“联动、协同、共赢”的思维,统筹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农民的职业培训,充分发挥其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的作用[10]。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技能和改善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再就业和人力资源优化与升级,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应强化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再认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中等职业教育的重心放在农村,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加快推进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其更好地发展[11]。

三、职业教育促进城市化的理论分析

(一)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城市化

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力的平均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职业教育能够通过提高劳动者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促进劳动力的技术革新与生产创新;通过培养劳动力的安全意识、设备保养与维护能力,减少生产事故,降低生产工具和设备的损坏率;通过塑造劳动者正确的政治观念、职业道德、专业思想、劳动态度,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从图1可见,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劳动生产率逐年增长,2010年我国劳动生产率达到了5.27万元/人。根据经济学原理,劳动者的收入与其劳动生产率成正相关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劳动力工资上升。因此,较高的经济收入吸引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职业教育能够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劳动者工资上升,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

图1 劳动生产率与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数

(二)职业教育能够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城市化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越来越依赖机械生产,第一产业能够吸纳的劳动力规模有限。在城市化加速过程中,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渔业等第一产业转移出来。再加上上世纪80年代婴儿潮中人口激增的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

职业教育作为劳动力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承担着对数以亿计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的任务,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职业教育学校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及时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劳动力。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职业技术培训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可以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在劳动力再配置过程中发挥了合理的、必要的作用,是城市化发展的一种支撑。职业教育学校通过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并将他们转变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对城市化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职业教育促进专业化分工,提升城市劳动生产率、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能够通过专项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及时满足行业技术更新、机器升级换代对专业技术岗位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能够通过提高劳动者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促进劳动力的技术革新与生产创新。

四、职业教育促进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

表1 数据统计情况

本文使用的原始数据都来源于2006年和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包括各省市总人口、城镇人口、GDP总量、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职业高中毕业学生数、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专任教师数等。由于广西、福建、数据不全,将这三个省份删除。通过Hausman检验发现,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此外,本研究采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衡量城市化水平。

(二)职业教育促进城市化的机制分析

1.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城市化

通过回归模型发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化的表象是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人口在城市集聚的过程,实质上反映的是城市创造财富的能力增强,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的过程。城市只有保持旺盛的生产能力才能支撑居民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只有不断提高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才能保证城市化按照一定的速度发展。因此,在四个模型中劳动生产率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表2 职业教育通过劳动生产率促进城市化

选择两个变量——职业高中毕业生数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来衡量职业教育的规模水平。通过将两个变量分别与劳动生产率做交叉项,以检验职业教育通过劳动生产率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职业教育能够通过显著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促进城市化发展。职业教育与劳动生产率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表示随着接受过职业教育劳动人口的增加,劳动生产率促进城市化的作用也不断增强。

2.职业教育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

职业教育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劳动力市场之前的蓄水池,既发挥了提高劳动力工作能力的作用,又具有吸纳剩余劳动力、推动城市化的作用。用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表示职业教育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规模,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与职业高中毕业生数之比表示职业教育效率,该指数越高则表明职业教育的效率越高。通过实证模型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吸纳的农村劳动力规模越大,对城市化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大。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职业教育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促进城市化的作用基本维持不变。

表3 职业教育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

3.职业教育促进专业化分工,提升城市劳动生产率、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城市进行专业化分工,从而提升城市劳动生产率,推动城市化持续发展。当代经济生产方式变得越来越细,专业化分工和生产促使社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能够及时满足行业发展及专业化分工所需的劳动力。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满足当代经济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因此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通过构建实证模型发现,城市化发展依赖于当地专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表示当地的专业化生产水平,专业化生产水平越高的地区城市化水平也相应越高。职业教育通过促进专业化生产能力最终达到了促进城市化发展的目的。

表4 职业教育通过促进专业化分工加快城市化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职业教育促进城市化发展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相关检验模型,通过实证模型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发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劳动生产率对城市化速度具有显著影响,职业教育通过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是推动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研究结论,针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与城市化发展特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有效提高职业教育满足企业劳动需求的能力。企业是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作为利润最大化的主体,企业利润保持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其能够以最低成本从市场获得满足其要求的生产资料、劳动工人等投入要素。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及生产技术的进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的劳动生产技能也相应发生变化。如果市场不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那么必然影响企业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培训的载体,应积极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从企业角度考虑培训方式、内容、费用等问题,有的放矢地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城市化发展的效率。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主动为企业和职业院校牵线接头,努力促成校企合作,掌握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了解职业院校的办学困难,创造条件便利校企合作。

第二,职业院校应积极提高教学质量、凝炼办学特色,提供满足企业特殊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近年来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冷落,既有大学扩招热的外在冲击,也有办学质量下降的内在因素。职业院校应设置贴近企业和市场生产实际的课程,以培养出符合生产实际的人才。

第三,发展城乡统筹的职业教育,为农村学生提供专项助学资金,吸收大量农村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我国目前农村人口规模依然较为庞大,实现快速的城市化,推动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教育部门设立相应的助学资金,专款专用,吸收大量农村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学校,从就业能力和择业思想上改变农村学生,避免其成为新一代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从根本上减少农村人口,推动城乡统筹的新型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苏文锦.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66-170.

[2]贺修炎,欧阳培城.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J].辽宁高职学报,2007(8):4-6.

[3]谈卫兵.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57-58.

[4]章辉美,易帆.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职业转移[J].求索,2008(3):46-48.

[5]南海.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兼谈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流动”[J].职教论坛,2007(15):12-14.

[6]夏励嘉,熬健猛.关于广东城市化与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368-372.

[7]陈选能.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06(1):131-133.

[8]曹晔.城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5-9.

[9]高利兵.新农村建设中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6-17.

大专劳动教育范文第3篇

1.新疆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就业人员总量稳步增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在全国19省市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新疆依靠自身的资源、能源和区位优势,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就业人员增长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社会秩序不断趋好。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可知,从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间,新疆就业人员从685.5万人增加到924万人,增长了34.8%,年均增长约3%。可以看出,新疆劳动就业总量在这十年期间呈稳步增长趋势,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2.新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吸纳就业人员有限。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劳动力市场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就业人员逐渐增加,就业岗位趋向多元,就业渠道逐步拓宽,就业结构渐趋合理。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的相关数据可知,新疆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56.64∶13.45∶29.91调整为2011年的48.66∶15.63∶35.71。由此可知,新疆产业结构的现实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比重有所增长,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增长较快,成为吸引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的重要途径。此外,由于起步晚、质量不高等因素,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缓慢,行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行业吸纳了较多就业人员,作为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现代服务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3.就业人员构成复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加之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致使新疆劳动力市场基本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中专毕业生、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力等群体共同作用,加剧了新疆就业问题的严峻形势。新疆民族构成复杂,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但由于语言、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同胞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阻力。此外,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信息等因素的制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大、中型企业数量较少,使得市场能容纳就业人员的数量有限。目前,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的失业人口数量难以准确统计,城市中大量劳动力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使得新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势堪忧。

二、新疆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

高等教育作为正规教育系统的顶端和劳动力市场高级人才的输出口,对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只有进入劳动力市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结构,当两者相协调即供需平衡时,高校毕业生能够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促进。[2]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具体来说,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和形式结构。[3]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可知,2011年,研究生培养机构12所,研究生在校生人数14099人;本科院校11所,本科生在校生人数141763人;专科院校21所,专科生在校生人数116956人,成人高等学校8所,成人本、专科生在校生人数59609人。实践表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疆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一)新疆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调

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既要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不同人才类型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不断调整的外部动力,因此,新疆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状况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新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随着制造业、房地产业、信息通信、旅游业、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人才,而高校学科建设脱节了市场需求,造成研究型、理论型人才偏多,实用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加剧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其次,新疆高校的专业类别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某些专业设置重复导致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类型雷同,致使在某些行业出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超越了岗位需求,超越了社会产业发展的实际容纳能力,进而出现了教育过度的问题;再次,专业口径划分过细,法律、计算机、管理学等传统学科专业设置过多,如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电子商务等新兴、交叉、综合学科专业发展缺乏力度,基础理论型学科较多,应用型学科偏少,造成高校毕业生难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4]

(二)新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失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发展,使经济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有利于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结构需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金字塔”型的高、中、低层次人才结构更能促进经济腾飞。目前,新疆经济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劳动力结构特征表现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知识、技术密集型为辅;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表现为以职业教育为主,以研究生教育为辅;劳动力需求类型表现为以实用型、技术型为主,以知识型、研究型为辅。然而,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新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存在失调现象,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2》可知:2011年,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在校生人数比例约为1:10:8,呈现出典型的“腰鼓型”人才发展结构,也说明近年来,新疆专科教育规模偏小,特别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比较薄弱,本科、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本科层次的教育规模偏大,发展过快,使得整体就业压力增大,研究生教育与本、专科教育相比,比例仍然偏小。

(三)不合理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剧了新疆劳动力市场分化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东中西部依次从发达到落后的三级阶梯分布,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在人才需求总量和类型方面也不尽相同。与此相呼应的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较少,质量较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成为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呈现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集中了大部分高等院校,这种局面的出现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的社会经济因素。新疆地域广阔,南北疆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南北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北疆高校数量多,类型齐全,分布较广,培养出了类型多样的高层次人才,促使经济快速发展;而南疆高等教育数量较少,类型较单一,致使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加剧了南北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此外,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也使得就业人员在地域、产业、职业等方面的分布不均。

(四)新疆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割裂,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必须主动把握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积极推动自身结构的合理配置,而不是消极等待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再作调整。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影响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疆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由于实行“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投资、办学、管理等方面影响着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及成人教育的发展,制约了各层次高校的办学自主性,致使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比例失衡、发展失调。其次,由于体制、高等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民办高等教育融资困难,办学力量不足,大部分民办高校只能在公立高等教育的夹缝之中寻求生存,致使民办高等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社会认可度较低。再次,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办学目标趋同现象严重,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目标定位不准确,脱离自身实际盲目攀比求高,致使专科院校为“升本”需要,过多、过度进行理论教育,而忽视职业、技能、实用教育。[5]

三、优化新疆高等教育结构的应对之策

在高等教育大幅扩招的背景下,新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局面随之出现,加之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劳动力市场相互分割,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分析新疆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不相适应的基础上,从推进新疆高等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构建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高等教育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不仅遵循其内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高等教育体制、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必须适时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科类结构调整的方向性和前瞻性,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应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将对高校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使高校充分享有学科和专业设置、调整的自。为适应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新疆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开设复合专业和交叉学科,切实拓宽专业面,培养基础扎实、职业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加大发展偏实用性、应用类专业。在十二五规划中,新疆明确提出“三化建设”的总目标,涉及到了化学化工、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现代农业等行业领域,必然对理、工、农、医等学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大。新疆高校应在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现有的学科结构,减少专业设置的重复率,增设市场需要的新型专业。其次,借助外力支援,开设新型学科。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支、受援高校数量逐渐增多,新疆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契机,克服自身办学条件的不足,通过联合培养、插班学习、教师支教等方式,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名校的师资、学科、实验室等优势,为高新技术产业培养一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再次,新疆高校应从自身的办学水平和能力出发,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与市场需要紧密结合的学科调整动态机制,在原有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特色,突出专业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新疆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培养院校、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院校规模较大、人数较多,致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呈“腰鼓”型,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因此,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规格的人才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合理调整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间的比例关系,随着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企业的产生,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需要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也需要一大批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因此,在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还应把大部分增量主要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逐步控制本科教育规模。其次,明确不同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新疆高校应明确自身的办学目标,本科院校要以建设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侧重于培养高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专科院校不盲目跟风,凝练自身的学科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技术,培养留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实用性人才,形成多种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功能。

(三)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推动南北疆经济协调发展

南北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新疆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北疆集中了全疆绝大部分的高等院校,聚集了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某些专业人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而南疆高等教育水平较落后,急需大量高级人才,致使“马太效应”的发生。为提高南疆人力资本水平,加快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应统筹协调,立足现有基础,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府可以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加大对南疆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重点建设一两所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高校,能够很好的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并在新建高校、学科布点和扩大高校办学规模等方面对南疆地区重点扶持。其次,南疆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努力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着重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借助兄弟院校的优势,通过联合培养、教师支教等形式为南疆培养紧缺的高层次人才,进而支持南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次,政府应重点在南疆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适当扩大当地生源的招生人数,满足当地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四)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大专劳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民工荒;就业难;职业教育结构

一、刘易斯模型简介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理论,因而“刘易斯拐点”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很多研究学者用它来判断劳动力无限供给现象是否结束等一系列经济问题。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将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分别是农业部门(传统部门)和工业部门(现代部门)。两个部门的主要区别是:农业部门使用土地和劳动进行生产,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由传统习惯的维持生存的固定报酬决定,并且高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工业部门使用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实际报酬由要素的边际产出决定。另外划分两个阶段: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和劳动力短缺阶段。在第一阶段劳动力过剩,维持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决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第二阶段,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部门吸收完毕,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水平。他认为经济发展是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且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至此二元经济完全消除,劳动力市场从此进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此转折点称为“刘易斯拐点”。

虽然刘易斯模式成功地解释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生产在二元结构下的发展过程,得到了学界的广泛接受,同时也很好地阐释了前几年中国的“民工潮”现象,但却不能对近几年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民工荒”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因为根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经过30年的大发展转移出了2.5亿-3亿的农民,现在仍然还有2.5亿-3亿的农民,因此中国仍将长期处于劳动力过剩阶段。从绝对总量上看,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大学生就业难,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增长需求,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技能人员。

二、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和“民工荒”原因分析

1.生产力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变革。经过了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产业结构改革,以IT产业为代表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逐渐取代了需求大量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对劳动力需求量越少,对劳动力水平的要求越高,其工人待遇也优厚;相反,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采用的技术较为落后,需要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参与其中,且产品竞争力差,企业效益不好,因而员工的待遇也十分低下,从而迫使大量民工流出,形成了“民工荒”。

2.民工素质提升致使“民工岗位”引力下降。农民工进城工作之后,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学习以及其他职业技能培训,已经逐渐成为一支较具竞争实力的群体,他们不再把目光仅仅放在一些有“民工专属岗位”之称的低素质低收入岗位,而转向追求更高素质要求和更高工资待遇的岗位。“民工岗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直接造成了许多需求大量农民工从事低素质要求工作的企业失去了劳动力来源。

3.企业的用工观念及技术进步原因。东南沿海地区多为农民工的聚集地,且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工贸易产业所占比重非常大。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贸易企业和工厂在优胜劣汰中倒闭或开工不足。依靠昔日粗放的生产方式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发展企业的老路行不通了。严峻的经济形势迫使企业必须尽快进行产业升级,而在这方面又遇到瓶颈,市场所能提供的只是农村的普通劳动力。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培训,农民工只能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无法满足企业对有经验、懂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工人的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有一定技能的技工供不应求,从而造成了“民工荒”中的“技工荒”这一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4.高等教育扩招,过多的本科教育与技能性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对称。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1999年至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4.7%;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发展到14427所,年招生规模873.6万人,在校生2178.7万人,毕业生619.2万人,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规划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到1215所,年招生规模313.4万人,在校生964.8万人,毕业生近285.6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占了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一半,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我国目前的劳动力供给结构确实正面临着一个拐点,尤其是随着前几年高等教育的扩招,使我国提早进人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当前“二本”线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在扩招以前都是以高中生身份就业,成为技术产业工人的;但是在高校扩招之后,他们的就业诉求发生了变化,技术工人不会成为这些高校毕业生的选择。由于就业观念没有改变,使得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一方面是大学生工作难找,另一方面却出现产业技术工人招工难的问题,而这必将导致工人工资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我国劳动力短缺还是一个地域性、部门性和技能性短缺的问题,是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变化。按照经济学理论,这恰恰是“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前兆。

5.“专科”教育落后。受我国传统观念以及民办“专科”和公办“本科”体制的影响,无论是企业还是学生自身,都对“专科生”存在一定的偏见。其结果是,“专科”学校不教专业技能而成为“专升本”的跳板。于是,企业更不愿意招聘专科生,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专科生”数量偏少而“本科生”数量偏多。而从劳动力需求来看,当前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对农民工有需求以外,还对拥有熟练技术的专科生有较大需求。如果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有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科生,那么民工短缺可以由专科生来填补,而大学生过剩可以由专科生来分流。也就是说,在体力劳动者农民工和纯知识型大学生之间,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一定知识的专科生,这种多元化的人力资本结构,有利于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三、“民工荒”问题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由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民工荒”及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就其本质而言是由就业岗位与就业人员的结构性失衡引起的,下面围绕结构性调整提出相应的措施。

1.职业教育结构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教育改革跟上市场化就业需求,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就业形势,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开始短缺,而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中端劳动力却出现过剩。一方面,自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始发生根本转变,被认为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其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532万,当年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为70%;2009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10万,加上还有100多万历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应届大学生就业面临最为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从2004年末以来,“民工荒”现象陆续出现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工荒”现象有扩大到全国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的迹象,我国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民工日渐短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应该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

2.从知识技能入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立足培养双师型师资。有资料表明,职业院校66.6%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这一比例在部分职业院校甚至高达96%。因此,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性,职业能力的高低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专业对口是否,能力体现如何的关键。对“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尽可能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进行,而不能仅仅依靠在校内实习实训场所进行培养。专职教师的培养应重深造,提升能力关,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通过考察、培训、挂职顶岗、带队实习、跟班研讨,了解企业行业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熟悉新装备、新技术、新方法、新规章,提高教师以工作任务引领、实施工学交替、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的能力。

3.就业要作为教育结构调整的第一目标,再考虑能力提升。受我国培养精英人才传统的影响,职业教育中也存在侧重理论知识学习、轻视实践的弊端。尽管很多时候职业教育同样担负着培养学生社会认同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就业。从有关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职业教育的就业率比其他类型教育低,失业率高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曾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职业教育改革目标中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明天的后劲和能力提升,而是今天的就业。

4.开放教育改革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是由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特征决定的。职业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合格人才,而人的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职业教育不仅要满足就业培训要求,还要满足继续教育的需要。一是一般劳动者的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就业问题,包括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后备劳动力,以及下岗后需要再就业的劳动者。为他们服务的职业教育要直接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结合就业的需要。二是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培养,需要解决的继续教育及未来发展问题。这一层次的人才是把企业的各种科技、知识、质量因素转化到产品或成果中的关键,职业院校学生的地位和培养质量,决定了技能性人才群体的发展出路和方向。

总之,虽然“民工慌”和大学生就业难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职业院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与当代企业劳动力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可以指向改革目标和方向,即学校对要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有着更本能的敏感,提高对劳动力市场信息主动、灵活、及时的反应能力,从而促进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肖称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0,(34).

[2] 邓志革.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刍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

[3] 陈希涌.从刘易斯模式引出的我国“民工荒”问题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4] 李秋萍,王珍.对“民工荒”现象的理性思考[J].时代金融,2010,(4).

[5] 苏剑,盛磊.刘易斯拐点、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25(3).

大专劳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实用性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在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前提下,结合公共基础体育教学,选择适应未来职业所需的体能的教学内容,培养职业心理素质,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为提高劳动效率、社会生产能力服务。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现代职业劳动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提高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健康能力,培养职业实用性体育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新目标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并不排除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功能。但这些并非真正的出发点, 就其实质而言,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重在实用, 最终目标是要通过一些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身体练习, 积极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经过长期的实践过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它既具有一般教育原则的共性, 又具有体育自身特有的个性, 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则是为所学专业、工种所服务, 一是满足不同专业, 工种对学生身体条件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是进行补偿性和对应性的身体锻炼; 三是防止因职业而造成的身体损伤, 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专门性动作练习。

二、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高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指根据学生目前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为培养未来职业人员所必备的实用性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职业特殊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加入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内容,可以配合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体能、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同时,针对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从社会适应性、抗挫折能力、特殊职业身体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

三、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

1.紧扣专业特点,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

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性很强,各专业特点分类很多、差异较大,有计算机类,电子工程类,建筑类,机械类,旅游类、教育类,金融、会计类等等。学生今后将从事与这些专业相关的职业,每一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体能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紧扣职业劳动的需要,根据各种专业的特点,进行各种实用身体素质训练,从而使学生获得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劳动要求,并为将来在各个岗位上干出成绩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2.使体育运动素质在职业体能上得到有效迁移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强度大、节奏快、效率高的方向发展,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虽然普通的体育教育也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但它不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体发育的可塑性很大,如果能在体育教育中有目的地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锻炼,就会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使职业技术学习的提高大走捷径。因此,针对未来职业劳动技能特点,开展实用性的职业体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四、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施

1.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各种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劳动的需要,及对从业者的体能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机械专业针对性的劳动特点通常是大强度的体力劳动,并且上下肢的力量相当重要,耐疲劳能力也是其特点,可见只有全身参与运动才能达到劳动要求,根据这些特点,应该选择轻器械体操练习等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人体的协调能力和力量素质进行重点发展。又如:建筑专业针对性的劳动特点通常需要良好的悬垂、支撑、攀爬和高空平衡能力等基本活动能力,根据这些特点,平衡木、单双杠等器械在针对性的训练中应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支撑、悬重、攀爬能力的发展和学生平衡稳定性的发展进行针对性训练。

2.模拟性教学的进行

不同的职业劳动呈现不同的外在形态,对技能的要求各有其特点。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劳动的基本方式来进行研究,通过体育的手段,应用近似劳动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完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建筑行业在职业劳动中通常会有抛接砖块、物体的情况出现,为此,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进行排球垫球的模拟训练,基本姿势,使用方向的顺序要近似。保持垫球基本姿势进行训练来培养学生们的泥瓦工的劳动能力。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模拟劳动技能进行教学,也可模拟劳动现场来训练,划出劳动临时场地于操场上,让学生站在间距、高度不同的位置上,抛接实心球进行练习;将不同重量的哑铃放于不同的位置,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搬运轻型杠铃,使重物快速移动,学生可以在兴奋的游戏氛围中锻炼身体,同时也增强了劳动能力,强化了劳动意识。

3.适应性教学的进行

任何职业的劳动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旅游、建筑等行业,多种环境的考验是必须能够适应的。体育教学中,要将各种自然条件巧妙与体育手段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利用和锻炼,对学生耐热,耐寒的能力进行培养。如:在冬季进行户外体操、户外长跑等训练,夏季也要将体育活动更多的安排在户外,使学生身体对自然环境更好的耐受力和适应性。

总之,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素质锻炼,是在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实用性体育教学,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让其走上实习工作岗位后,较快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基金项目: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1SB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