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性营销策略

女性营销策略

女性营销策略

女性营销策略范文第1篇

(安徽财经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随着女性经济收入和社会身份地位的提高,决定了其具有较为强大的自主消费能力、影响力和巨大潜力.女性消费者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目标群体,抓住女性的消费心理,提供适宜的产品和服务,将会使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女性消费心理与企业营销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女性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企业确立自己的市场营销定位,以及准确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关键词 :女性;消费心理;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55-04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社会,经济,家庭等关系中的地位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女性人群的消费趋势日益趋于成熟.消费者心理学是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由普通心理学与社会学,人文科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其他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消费过程中,难免会表现出一定的购买行为的偏好与习性.因此,如何掌握消费者的心态,分析其购买行为,则成为了当下企业营销策略的关键所在.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体现出,消费者心理和企业营销策略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而在当今的国际网络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国民的经济收入,连带着的欲望和选择也在增长和刺激当中,其消费的企业为了想更加准确地把握消费市场,无不投入很大的精力研究消费者心理.本文以女性消费心理与企业营销策略之间的关系为选题,主要原因在于笔者身为女性,平时较常购物,从中也逐渐关注购物过程中的消费心理感知、变化与相关的企业宣传和营销手段,并对二者的关系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女性消费心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女性消费心理对企业营销策略有何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女性消费心理来制定有利的企业营销策略?本文撰写的逻辑思路分为三步:首先,参考市场营销学中所包含的心理学以及相关的营销知识,从中总结女性消费心理的主要特点;其次,紧密结合平时个人的亲身经历、观察和感受,以及一个典型案例作为例证,来分析女性消费心理和企业宣传、营销策略的关系.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归纳出对企业较为有益的营销策略.

2 女性消费者心理的主要特点

我们知道,企业市场营销的主要目标是使消费者的需求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从而促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如何有效地使消费者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成为企业营销的努力方向和目标.然而,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其行为是复杂的,常常受到各种主客观的因素影响.对于消费者在日常消费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调研、分析与研究,进而发现与掌握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行为的规律,企业才能有效地实现市场营销的目标,并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为什么要选择女性并且还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她们呢?其一,因长期以来,女性承担着家庭的每月生计、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女性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往往以最有效的方式给予解决,腾出的绝大数时间在文化活动休闲娱乐上.其二,自古以来,女性的审美观变得越加敏锐,不仅自己注重容颜,还注意恋人、丈夫、儿女和居家的形象.流行趋势也是紧跟女性的审美观变化而变化的.其三,女性掌握了家庭消费的发言权.据统计,中国家庭中,妻子掌握财权的占40%以上,而丈夫理财则占到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女性就业人数增加,女性经济地位和自我意识提高,女性在日常社会生活和有关消费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应当承认,在当今社会,女性消费已经成为整个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更是消费人群中最为活跃的群体.此外,由于女性消费者的文化教育水平、职业收入、年龄、性格以及时尚意识的不同往往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消费行为及其心理特性.一般而言,女性消费的心理特点还是较为鲜明的.企业只要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并且加上市场调研,女性消费心理的特点就能足以展现:(1)追求时髦:不分年龄,不分层次,无论是青年,还是中老年女性,有钱人还是没多少钱的人,她们希望把自己打扮美丽的心情和愿望是统一的,并且想以此展示自己的女性魅力.尽管她们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但是她们在购买某种商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商品能否展现自己最美的那一面,能否给自己的形象加分,使自己显得更加年轻和富有魅力;(2)追求美观:即女性消费者对商品外观形态非常注重,将外观与质量、价格当成同样重要的因素来看待,因此在挑选商品时,她们会非常注重商品的色彩、式样;(3)购物时易感情冲动:女性具有比较强烈的情感特征,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在商品消费中,主要是用情感支配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4)喜欢炫耀,自尊心强:许多女性消费者,喜欢以自己所使用的商品品牌和昂贵的价格来进行攀比,除了增加对基本物质的心理满足需要之外,还有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及其家庭地位,以此来区别与大众不同的地方,从而达到炫耀自己的效果.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她们会追求高档产品,而不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只要能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她们就会乐意购买.

2.1 女性感性的消费心理

经验表明,在为人处世以及社会评价方面,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一般都较为感性而非理性.在消费心理和购物的行为习惯上,也是如此.众所周知,爱美是女性的天性之一.她们较喜爱美的事物,且无时不希望自己的外貌相较于他人更加美丽出众,从而更加确立自己的自信.她们在购买商品时,也往往有别于男性的购买取向,往往侧重于商品的外观包装,即更加注重和强调商品的外观效果.对于同样用途、价格、质量的商品,总是更多地选择包装较美、质量较高的.再者,随着职业女性的教育程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工作能力以及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在日常消费支出上,也随之具有更为自主的支配权.购物时,除了满足自己的时尚意识外,往往也显示出其对生活品位的感性追求.而这不难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女性的消费行为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商品外观的色彩、造型和与众不同的时尚美感.女性消费者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商品外在美感事物反应较为敏感,常常以自己的购物眼光、喜好来分析和评价商品.她们总是觉得自己购买的商品是最好、最有质感的.此外,无处不在的电视、网络的广告宣传,更容易影响女性消费者的感性、冲动购物行为.近来,在自我意识、品牌效力与追星心理的驱使下,现代女性消费者在消费方面,更突显出对于名牌的崇拜心里,从而用来显示自我,表现自己的经济能力、社会身份和与众不同的品位.

2.2 女性注重购物服务细致性的消费心理

女性品牌消费不仅仅是物质性、功能性的消费需要,同时,也与她们的情感满足相关联.女性消费者特别注重购物服务的细致性.因此,具有较高服务理念的企业,也能有效抓住现代女性的购物满足心理.可以发现,当下女性消费者,愈来愈注重产品的形象和由此延伸的服务价值.在企业的广告宣传中,经常会充分借助产品的内涵来体现目标顾客的心情、美感、档次、身份、地位、情调、气氛等.同时,也能善于营造和谐细致的环境,来吸引女性顾客.广大企业在为女性消费者服务的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和喜好,讲究语言交流的艺术性.在销售过程中,非常重视艺术性和规范性,以良好周到的服务,吸引女性的购买行为.以尊重女性消费者的自尊心,满意的服务,赞美女性消费者的选择,来极大地促进销售推广活动,并赢得女性消费者心理满足感和日后的忠诚性.通过对品牌商品的消费使女性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种附加价值,也成为了女性购物的重要动因.这也正如学者姚金武在其《当代女性消费的新特征与女性市场营销策略》一文中提到的,现代女性比较青睐商品的象征意义,并经常会追求购物所带来的心理情感满足.

2.3 女性热衷体验式的消费心理

知名畅销书《体验经济》中写到,有别于企业提供的商品,它更强调销售过程中,特别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就像服务曾经从商品中分离出来那样.而在体验经济时代中,女性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商品,而是一种感觉、体验与体验后的回忆.而企业为了让消费者留下美好的购物回忆,满足追新求奇的女性消费者乐于体验各种新鲜事物的消费心理,它也不再是仅仅提供商品,而是更为注重提供一种加入感情力量的营销体验.乐于体验、尝试的女性消费心理,往往使其成为企业新产品的体验者和带动者.

3 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充分考量女性的消费心理

在现代社会,女性消费心理也随着时代环境、流行文化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同时,也由于女性的个性化、价值观的变化,现代女性的自主意识增强,她们的消费心理也出现了以下新的动向:(1)变身动向:现代女性希望生活多样化和尝试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且能经历各种体验.具体表现在女性日常生活的服饰、发型和装饰方面的多样化;(2)挑战动向:女性消费者希望自己能亲身体验并尝试挑战某些标新立异的商品和事物;(3)自立动向:现代女性希望在经济和精神方面都能自立,希望脱离传统,按自己的心意生活;(4)便利动向:女性消费者希望采购的便利性.由于职业女性往往要兼顾工作与家庭生活,所以,在进行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用品时,更加注重便利性.这也就是现代女性为什么一般喜欢到超级市场、大型购物中心等场所购物.这不仅仅因为那里的产品较为可靠,还是因为那里能使她们一次性方便快捷地完成多种消费;(5)愉快动向:女性消费者希望过得快乐,希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种动向以女性大学生和独身女性最为显著.她们的消费倾向为“流行、休闲、文化”,可以看出都是要享受现在的时间.她们希望在结婚这个转折点到来以前,能够尽情享受,并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10]在此,为了能够较有说服力地来支持本文以上的观点,这里特别选取屈臣氏企业为例,此案例能够较好地说明,如何运用女性消费心理来成功地确立企业的营销策略.

屈臣氏,第一家以“个人护理”概念经营的门店,是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连锁店,1989年进军中国内地市场,至今在国内线下零售实体店已经达到1000家,覆盖超过100个城市.屈臣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准确把握女性消费者心理,并能及时地满足其所需.屈臣氏紧紧地抓住女性的消费心理,运用以下的几个方面对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1)追求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它将这个当下强调的健康理念,用贴心细致的服务方法,传递给每一位顾客;(2)感性消费心理:它运用“买一送一”或者打折的方式等,诱使女性顾客的“冲动性”消费心理;(3)多样化的商品需求:它提供了较为齐全较为有名的品牌商品,满足了不同需求的女性消费者群体,并特以商品亲身体验的销售方式,提高了其销售量;(4)方便快捷的消费需求:它给女性消费群体带来了便利;(5)尊重女性的自我心理:它提供给女性更多的自我选择的空间,加上适当、得体的服务,博得女性消费者心理的莫大满足.屈臣氏巧妙的运用女性的心里,在中西方两国的女性具有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发现中国女性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逛街购物,并且平均在每个店面里逗留20分钟,而在习惯于高效的生活方式的欧洲人来说,仅仅只需要5分钟.这样的差异,让屈臣氏最终将消费群体锁定在18至40岁的女性,特别是18岁-35岁的时尚女性.她们富有挑战精神,比较注重个性,喜欢体验优质新奇的产品,同时她们也是女性中收入水平增长迅速的群体,却因平常时间紧张,懒于奔波在各大超市之间,一心追求舒适的购物环境,恰巧以上这些消费者特征都与屈臣氏的商品定位不谋而合.屈臣氏的营销理念,简言之即为“VAS”:“V”是Visibility(透视性);“S”是Shoppability(易购性);“A”是Authority(权威性).屈臣氏牢牢地把握住了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用真诚的心与女性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有效地宣传自己的产品,提高自己的服务,赢得更多的稳定客户.[11]可以这样说,屈臣氏正是准确地把握了女性消费者心理的最新动向,才制定出符合消费者群体的营销策略,从而带动屈臣氏的经济效率和利润增长.

3.1 以“女性消费心理动向”为调研对象,从而来确定其市场定位

“女性消费心理动向”分为以下几点:(1)女性的变身动向.希望生活多样化,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希望改变身份,经历各种体验;(2)女性的挑战动向.希望冒险,希望向某些事物挑战,希望自己能亲自体验;(3)女性的自立动向.希望经济和精神方面都能自立;(4)女性的即时动向.希望省时,方便;(5)女性的愉快动向.希望过得快乐,希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上述有关心理动向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当地女性最新的心理活动及其走向.若能掌握以上五点,并坚持以“女性为本”的理念,即以女性的各种需求为本,再根据女性消费者的职业、年龄、收入情况,确定目标顾客群,就能进行较为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也能对不同女性消费群体的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寻找尚未满足的需求,为自己的产品准确定位,来迎合现代女性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3.2 不断创新营销手段

“创新”顾名思义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主要是用于营销方法的更新性,创造性.首先,灵活巧妙的运用促销策略作为创新营销手段之一,制定出迎合女性情绪化心理变动的多种形式促销活动,将广告﹑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等方法融入到各项活动之中.促销的方式又分为两类:人员促销和非人员促销.人员促销主要适合于消费者数量少﹑比较集中的情况;非人员促销适合于消费者数量多,比较分散的情况.通常,企业在促销活动中将人员和非人员促销结合作用,以此来保证促销预算的最合理化,而打折、赠送试用品、则是最常见的促销手段.一般企业喜欢推出以关爱女性为主题的节日促销,以这些方式赋予产品以感情,赢得女性信赖.其次,运用女性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价格心理策略.先就价格策略的概念谈起,给所有买者规定一个价格是一个比较近代的观念,但在这最近的十年,在买者选择行为中非价格因素已经相对的变的更加重要了,但是价格仍是决定公司市场份额和盈利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对一般日常生活用品采取低价策略,即企业有针对性的对市场进行调查,产品价格取市场最低价,才能让女性消费者在货比三家时,选中本企业的产品.而对新产品、儿童消费品、化妆品、女性品牌服装、保健品、金银珠宝首饰等采用高价策略,利用“一分钱,一分货”的价格心理准则,使其感到所购产品物有所值.

3.3 体贴入微的情感导入方式

情感导入式营销手段对女性消费者由其有效,感情方面相对敏感的女性,一旦接收到来自商家的正能量,便采用激励的方式刺激消费者购买.女性消费者,并不会被单纯的广告所打动,而是需要一种被关心、被理解、被个性化服务的体验.并且产品中所蕴含的气氛﹑情感﹑趣味和理解则是其竞争关键所在.例如:各大公司的化妆品摆台,则需明亮的光线﹑优雅的展厅和唯美的音乐旋律融为一体,将此产品的美淋淋尽致的呈现在了顾客的面前.这一简单的事例,足以表明商家要在经营中引入情感方式,才能够迎合广大女性消费者心理,激发女性的好感,使她们产生美的联想,从而使其慷慨解囊.

3.4 营造温馨和谐的服务与环境

女性的消费行为其实是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的体验当中产生的,第一,对于企业来说,特别要注重经营方式和服务艺术,这将会对产品销售额的提高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第二,产品的销售环境要符合女性消费者心理,尊重女性的自尊心,赞美女性的选择,同时博得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感.企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营造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购物场所.明朗与强烈的橱窗陈列、食品诱人气味、化妆品的芬芳香味、陶瓷品的清脆声响,以及优美的音乐、明亮的灯光、整洁高雅的环境,这些条件的组合传递给顾客一种强大的吸引力,使女性消费者产生先入为主的好感,诱发其积极的情感,从而产生购买欲望,最终进行购买.

最后,企业营销策略离不开广告媒介的宣传,而广告策略是企业营销策略成功的关键所在.针对女性消费的广告媒介的选择和利用,要具有针对女性消费特点,才能达到营销广告的效果.[12]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女性消费心理与企业营销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确的把握住心理的变化,才能制定出符合企业要求的营销策略,同时才能有助于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4 结语

应当承认,在很大程度上,现代经济依赖于女性对市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诚如美国作家布伦南在他的《女人为什么喜欢买东西》一书中所指出的,女性可以说是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并且有别于男性,女性消费者有其独特的消费感受、经验和文化,已成为企业营销策略最为看重的目标群体之一.由于女性在消费活动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扮演的特殊角色,形成了其独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点.企业应重视这一庞大的目标消费群体,针对女性的消费心理特点,做出有助于企业刺激女性消费者购买欲的营销策略,从而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

参考文献:

〔1〕林振江.基于消费者心理因素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4-25.

〔2〕〔3〕马中宝.管理心理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23-35,8-14.

〔4〕朱惠文,毛丽蓉.现代消费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6-28.

〔5〕陈真.女性消费心理研究[J].今日南国,2008(8):84.

〔6〕郝早春,孙谣.关于女性消费心理与策略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6):76.

〔7〕杨洁.基于女性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6-17.

〔8〕姚金武.当代女性消费的新特征与女性市场营销策略[J].消费经济,2010(8):62-63.

〔9〕[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0-43.

〔10〕郝早春,孙谣.关于女性消费心理与策略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6):77.

〔11〕刘温,初红桥.屈臣氏的女性营销策略[J].企业管理,2012(6):50-51.

〔12〕马中红.广告整体策划概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34-36.

〔13〕[美]布伦南.女人为什么喜欢买东西[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9-12.

女性营销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女性消费市场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女性消费市场情况

    (一)女性消费市场扩张受阻,美丽产业商机难觅

    金融危机爆发前,女性消费市场的特点比较突出:在新的消费品出现时,对于原有消费品的冲击并不明显。近二十年的女性消费热点从服装、化妆、美容,到瘦身、整容等不断发展,但是新热点的出现,对前者并不会产生冲击,甚至有着相辅相成的效果。比如最先兴起的美容业,并未受到后来风生水起的瑜珈馆的影响,有的店铺甚至合而为一,为顾客提供多种选项服务,生意可谓一个好字了得。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女性消费市场与其它消费市场的差异性减少,美丽产业深受打击:过去烽烟四起的减肥大战,现已偃旗息鼓;化妆品市场虽然把概念炒得风风火火,但依旧难以像过去般吸引美女们的关注。美丽产业随同家电产业、汽车产业等等一同陷入了从未有过的低迷,商机飘渺转瞬而去。

    (二)女性作为家庭消费主力呈现疲弱乏力

    女性在消费市场中的地位比较特殊,比如已婚女性,她们除了关心美容化妆减肥瘦身产品之外,柴米油盐牙膏洗涤等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也与她们紧密相关。与此同时,对于今时今日的女主人来说,也参与了家用电器、小轿车、商品房等这些家庭耐用品的购买(甚至有部分女性掌握了这些家庭耐用品的购买决策权);另外,她们还是儿童用品、老年用品甚至是男士用品的主要购买者。对于未婚女性而言,她们也是消费群体的主力。因为年轻女性消费者有可能是一人花多人挣的钱,从自己到父母,再波及男朋友和其父母。可以说女性消费在整个消费市场中处于主力地位。在金融危机的经济环境下,作为消费主力的女性消费者,她们勤俭持家的消费心理占据了上风:美丽产品筛选货比三家,日常用品选购精打细算,家庭耐用品的购买追求质优价实。这种心理牵制了购买行为,由此导致女性消费市场疲态加剧。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金融危机在对女性消费市场和美丽产业予以重创的同时,城市女性现代服务需求却呈现增长趋势,健康服务、咨询服务、

    教育服务、婚庆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已悄然成为目前城市女性现代服务消费呈现扩展的5个新领域。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女性消费市场营销的战略思路

    (一)在营销体系中分析研究不同年龄层次女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二)营销战略从品牌效应回归到产品品质

    金融危机以前,企业对女性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主要是“品牌效应”:广告轮番轰炸,明星处处亮相,与此同时把高昂的广告费用直接打入产品价格。在金融危机经济环境下,女性谨慎的消费行为,导致女性消费市场的品牌推广策略受阻,产品的品牌效应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从品牌效应回归到产品品质上来:把原本用于广告制作的费用转投入到提升产品的品质当中,通过产品的品质赢得市场,这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新思路。

    (三)充分提升产品性价比

    1.在产品价格和产品质量方面多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产品不变,价格上给与消费者更多的实惠;或者价格不变,但在产品品质方面给与消费者更多的利益,如加大产品规格等。总之,围绕如何提升产品性价比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销售量,提高目标顾客的忠诚度。

    2.促销注重实用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焦点主要在产品本身,所以,充分提升产品性价比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最直接方法。即使需要进行促销,在赠品的选择上一定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比如选择生活必需品作为赠品,这样就可以帮助消费者减少其他开支,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四)大力开展社区服务,拓展女性市场空间

    尽管金融风暴抑制了部分女性的消费欲望,但是消费刚性需求仍然存在。比如,小区健身、教育辅导服务以及社区医疗门诊等。因此,根据城市女性对于社区服务的多种需求,大力开展社区服务,拓展女性消费市场空间。

    三、笑傲危机开拓女性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

    (一)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金融危机对女性消费市场虽是“寒冬”,但是企业不必对此反应过度,而应潜下心来冷静分析目前的经济环境、经营风险;分析女性顾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制定能有效规避金融风暴并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进行重新评估合理配置。在女性消费市场疲软的特殊经济环境下,企业亦可适当放缓脚步,以静制动,适时出拳。

    (二)打破传统思维,将“三八妇女节”演化成“美女月”开展营销活动

    按照以往商家常规的营销思路,尽管女性是商业消费的主力,但“三八妇女节”一直被视为排在“春节、国庆、五一”等“一线节日”之后的“二线节日”。然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面对内需不畅、市场低迷、女性消费市场“保增长”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应该打破传统,将单一的短时间节点型促销的“三八妇女节”赋予更多的内涵,比如将“妇女节”演化成“美女月”来进行主题促销。将过去处于“二线节日”的“三八妇女节”升格为“一线节日”展开营销活动,也不失为金融风暴下女性消费市场的突围之道。

    (三)实施两大新型营销模式

    1.体验营销模式

    (1)社区体验模式是指企业在社区开办产品的顾客体验连锁店,免费给顾客体验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顾客需求销售产品。该营销模式主要是让顾客充分接触产品,在亲身体验产品的基础上产生购买欲望。所以,即使产品价格不菲,消费者的购买欲仍然很高,甚至令消费十分谨慎的女性消费者在有意无意间成为产品的广告传播者。比如“喜来健”、“国康”等企业成功营销。

    (2)家庭体验模式是指以家庭作为体验产品单元的营销模式。该模式整合了社区体验销售模式的优点,避免了社区体验营销成本高的缺点。比如对家庭保健类产品的销售,企业可以通过在社区开办服务站筛选目标顾客,然后以超低价用租赁的形式让顾客把产品带回家体验。这就等于将产品体验活动由企业体验中心搬到了顾客家中,减少了建店费用和员工工资等成本。企业每月只需举办一场主题会议,有机结合会议营销的现场效应,即可充分调动顾客的购买积极性。

    2.健康管理营销模式

    该模式最早产生于美国,是伴随保险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行业管理模式。在我国,这种健康管理营销模式可以运用于女性消费市场的美丽产业中,使其成为金融危机环境下女性消费市场的有效营销方式之一。女性消费者特殊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她们在任何经济环境中,包括经济环境极不乐观的金融海啸中,她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是一如既往地注重美貌注重健康,尤其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知性女性。所以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很有潜力的消费群体,根据她们的消费心理,在美丽产业中加入保健产业元素,使女性消费与健康检测、健康疗养、健康指导、健康产品、健康服务等有机结合。企业在营销形式上也要注意整合其它营销比如会议营销、体验营销等形式的优点。

    参考文献:

    [1]女性消费五领域扩展危机当前担忧五件事.工人日报.

女性营销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女性;汽车;市场营销策略

曾几何时,女司机是“稀缺物种”,旧时的汽车不仅需要机智敏捷,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最初的汽车点火器是需要转动手柄,方向盘不轻,开车完全是个力气活。如今,汽车已经成为女性的时尚标签甚至如服饰一般,选择不同型号的汽车,代表着不同的品味。

一、女性汽车市场分析

(一)女性社会地位及经济能力现状

新中国成立60年,也是中国女性解放的6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女性的职业和工作开始进入传统意义的男人领域,她们游走在各种职场,凭借细腻的思维和敏捷的智慧,游刃有余,为事业赢得了广阔的发展天地,充分展现了女性的独立魅力和精彩人生,可以说中国“她力量”开始大行其道。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其消费能力和消费决定权利也日益增强。如今,女性消费者已成为市场上最活跃的主角,在购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不甘心做副驾驶座位上的风景,正日益成为汽车消费的新兴力量。企业分析女性汽车市场,有助于制定适宜的营销策略,促进产品的销售。

(二)女性对汽车的需求及女性汽车市场现状

汽车和女性联系紧密的事情有三件:一是汽车鼻祖卡尔・本茨发明汽车后,其车辆的驾驶试验是由妻子完成的;二是2004年VOVL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女性车的概念,这个被命名为VCC的车型完全由VOVL公司的女性团队完成;三是中国首辆女性车于2006年三八妇女节正式从上海华普驶下汽车生产线。女性汽车,之所以有此称谓,最重要一点就是,其产品必须以女性为本,根据女性的特点设计汽车的外观和内饰。女性对车的美观要求较高,靓丽的外观是不变的第一诉求,女性对一辆车有没有好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第一眼的感觉。外观是否被看好排在第一位,这是从时装、化妆品演绎出来的习惯,很难改变。第一眼相不中的车型,无论性能如何好,或者别人如何推荐,一般不再考虑。整体造型小巧、外表靓丽、车身轻盈、颜色艳丽的乖巧小车,通常会受到女性的喜爱,如苹果绿POLO,粉红雨燕、金色骐达、炫酷紫颐达,可爱甲壳虫。男性曾经很轻视女性这一购车概念,认为女性不懂得汽车的内在魅力。,对于女性来说,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展现自我个性和审美情趣的产物。

和大多数男性驾驶者关注操控乐趣不同,大多数女性除了关注汽车外形,就是关注汽车驾驶起来是否方便以及驾驶时的舒适度。她们在购车选择上不太在意汽车性能方面的因素,大多数女性会选择带后转向助力,方向盘及座椅可调节,自动变速箱等配置的车型。同时视线好不好、座椅是否可调节、后备箱够不够大等这些细节在女性购车时都会引起关注。据新秦调查数据提供,女性对汽车舒适性、易操控性的关注占到被调查者的69%和63%。

二、女性汽车市场消费特点

1.消费的爱美心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在女性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汽车之于女人犹如时尚光炫的衣服,是展现她们审美情趣的产物。现实生活中有一半的女车主,购车如购衣一般,以第一眼的感性认识来决定她们购买的车型。在营销界有“7秒定律”的说法,就是说女性汽车消费者会在7秒内决定其购买意愿,而在短短的7秒,色彩因素对购买行为产生的作用占67%。

2.消费的实用心理。这是一种追求商品的实用价值为目的的消费心理。作为一种工具,女性希望她的汽车必须用的得心应手,方便她们的生活,解决她们的难题。女性一般有很多琐碎的小物件需要存放和管理,汽车设计上需要安排存储空间。同时女性还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照顾孩子的责任,在内饰设计上她们希望能考虑孩子的特点,专门为孩子设计座椅、安全带和玩具存放地。

3.消费的冲动心理。女性购买欲望受直观感觉影响,容易因汽车商品品名、款式、价格、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环境因素、服务因素等产生购买行为。她们的购车行为具有很强的可诱导性。在由新秦调查数据提供的汽车广告用词的调查中,女性最喜欢的广告词是“时尚”和“优雅大方”分别占到被调查者中的58.7%和51.7%。

4.消费的犹豫心理。在许多情况下,女性在购买商品时,往往缺乏自信心和果断性。她们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挑选商品。女性消费者通常是“完美主义者”希望购买的商品能百分之百的符合自己的心愿。女性购车偏好“亲友团”,与男性不同,女性购车时喜欢带着购车“参谋团”。对于车型和颜色她们会自己做主,选出3~4款外形和颜色比较中意的车型,最后由参谋团进行技术把关,将决策权交给参谋。

三、女性汽车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一)产品功效策略

1.汽车厂家可以根据女性的特点设计汽车的外观和内饰。女性对车的美观要求较高,在车的外观设计上,以流线型为主导,色彩应该选择女性所偏好的鲜艳颜色或柔和的色调。女性较男性感性,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对自己,对周围事物的一般要求较高,不论从外部还是内部的装饰设计,都要做到精致,细腻。如女性一般着装以裙装为主,车门要低,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成立了一个女性评估小组,由50名女性组成,让她们站在女性的视角来评估正在开发的汽车。评估项目多达300个,大到汽车外观,小到是否能照顾孩子。还有的汽车厂商甚至专门推出为孕妇设计的新车型。

2.汽车厂家可以根据女性的特点进行汽车的功能设计。女性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抗风险的能力不如男性,女性汽车的设计尤其要强调安全性能。灵敏的刹车系统、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等常见安全装置是必不可少的。比起开车来,停车往往更让女性头疼,在车库里将车挪来挪去也不得其位的女性大有人在,自动泊车装置一定会受到欢迎。很多职业女性穿高跟鞋上班,很不利于踩汽车踏板,在女性汽车设计上可以考虑如何改良刹车,方便女性穿高跟鞋驾车。

(二)媒体组合策略

所谓媒体组合策略,就是将宣传品牌的各类广告媒体按适当的比例合理地组合使用,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树立和提升品牌形象。女性购买欲望受直观感觉影响,容易因汽车广告宣传产生购买行为,她们的购车行为具有很强的可诱导性。汽车厂商可以在以女性为受众主体的电视、广播和杂志上投入的经费大大增加。

(三)价格适众策略

价格的定位,也是影响营销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于求实、求廉心理很重的中国消费者,价格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购买行为,一般家庭消费,多由女性操持,她们掌管家庭收支。在我国长期低收入,低消费的环境里,女性普遍养成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的习惯。所谓适众:一是产品的价位要得到产品所定位的消费群体大众的认同;二是产品的价值要与同类型的众多产品的价位相当;三是确定销售价格后,所得利润要与经营同类产品的总舵经营者相当。

也许在时下中国讨论汽车“她时代”来临为时尚早,但是有一句汽车广告词记下无妨:“if you meet women’s expectations, you exceed those for men’s”如果达到了女性的要求,一定超过了男性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峰,叶茂林.《市场营销策略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http//auto.省略/新浪汽车网

[3]陈永革.《汽车市场营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女性营销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女性 网络 营销

女性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她们对市场的变化最敏感, 也最准确。虽然绝大多数女性不精通经济学原理和市场规律,但她们几乎天天与市场打交道,每天都去菜市场,隔三岔五又要去逛商场。物价的涨落、市场的变化她们最了解。因此,研究女性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并制定相应的网络营销策略,对于企业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购物中的女性消费群体

女性消费群体分为年轻女性群体和中年女性群体,主要是这两部分女性群体对网络购物的热衷和对消费的贡献力区分。

(一)年轻女性(18岁到30岁)

网络购物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18岁到3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根据数据统计,该年龄段女性消费者占全网络购物用户的 82.4%。18到30 岁之间的女性网购群体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层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18到24 岁之间的女性消费群体更加关注价格的高低,同时也关注时尚的走势和潮流的趋势,往往在购物中更欣赏物美价廉的经济型衣物、化妆品等实体商品,购买物品的品质远远低于25到30岁工作之后的女性。对此,网络广告商会推出很多优惠、打折类的网络广告,吸引这部分女性消费者的注意力。25到30岁左右的女性消费群体更加关注物品质量以及是否更加适合自身的生活、工作需求。该年龄段的女性是网购的主流人群,是主要经济支出者。由于工作比较忙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很少有时间花费大量的精力去逛街购物,她们更愿意在网络上进行购物来满足自身对于美的追求。25到30岁左右的女性消费群体在网购中更加关注物品的质量和品牌因素,更希望买到品牌可靠的商品。

(二)中年女性(40岁以上)

40岁往上年龄段的女性消费群体很少网络购物,她们对于网络不够信任,同时也由于购买能力的过低或者过高,在心理上或者生理上的购物能力的限制,导致年龄较大的女性无需在网络上花费支出。40岁以上的女性关注点大多放在在家庭和生活上,所以购物的选择更多的是出于为家庭、家人的购物,生活用品是40岁以上女性的主要消费品。在中年女性中,往往在购物中是以家庭为单位购买,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家庭的运作,选择实用性较强的生活用品,这个阶段的女性往往更加追求的是质量、品质的好坏,所以很少在网络上购买一些衣物等等,大多数购买家庭用品,为的是减少物流的不方便。总的来说,对于网络购物中,更加集中在年轻女性身上,他们的薪水有高有低,可以看得出,网络购物不是集中在某一收入阶层上,换句话说,网络购物的宽广性和包容性,使得网络购物更加普及和大众分化等等特点。总体来说,以女性的需求为本位,洞察女性消费的新趋势,柔性营销是新的营销热点。

二、女性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

(一)消费的非理性和感性

大多数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也就是受打折、朋友、销售人员、情绪、广告等影响而进行的“非必需”的感性消费。非理性消费占女性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20.0%。这种感性消费并非事前计划好的,所购买的商品也非生活所必需的,就如一个消费者在座谈会中谈到的,“男性消费属于缺什么去买什么,而女性随意性比较强”。感性消费从根本上反映出女性的好表现、爱炫耀、追求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感性的女人从感性的消费中获得了被认同和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实现了情绪及感情上、需求与现实购买能力上的平衡。女性的非理性消费有几种不同的表现。首先是受到打折、促销、广告等市场氛围的影响。女性非理性消费的第二种表现则是易受到人为气氛的影响。女性非理性消费的第三种表现就是情绪化消费。

(二)消费观点的不同性

在女性的消费群体中,虽然人们都喜欢购物,但因其所持有的消费观念不同,消费习惯也有所不同。有人习惯抑制购物欲望,就近便利购物;有人追求个性新潮,感觉好就行;也有人在意品牌档次,花钱有计划;还有人对这些都不在意,只是很随意地进行消费,这四类群体的比例基本相近。研究人员通过因子与聚类分析,得到了中青年女性四类群体的具体特征。首先,场所便利型购物,表现为通常选择离家近的商店买东西,不喜欢逛街购物、抑制消费欲望。其二为新潮个性化消费型,表现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购买商品追求与众不同,对价格因素不是很关注,非常注重自己对商品的感觉,注重个人享受、肯花钱。其三为追求品牌档次型,表现为注重商品的牌子,喜欢购买名牌产品;有计划的理性消费,很重视商品的档次,购买的商品要有一定的档次。其四是追求享受、易受影响随意消费型,占总体的,表现为购物前常没想好买什么东西,看到好的产品就会购买,购买东西易受别人影响。

(三)消费具有广泛性

作为女儿、妻子、母亲、主妇等各种角色于一身的女性,在家庭购买活动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她们不仅为自己购买产品,而且还要为父母、丈夫、儿女、家庭日常消费着想。她们已有了生儿育女的经验,对父母、公婆多了一份关心和孝敬;她们支持丈夫在事业上的发展,舍得花钱“武装”丈夫;她们望子成龙,毫不吝啬在子女身上花钱,尤其是智力投资。因此,中青年女性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女性来说,其购买具有广泛性,一般是女性用品、男性用品、儿童用品和家庭日用消费品市场的主要购买者。

(四)消费的情感需求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更加丰富,现实消费已超过了实际需求,而女性消费者这一消费群体在消费时更易受商品情感功能的影响,购买并不太需要的商品,特别是为丈夫或孩子购物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她们往往脱离商品表层次的使用价值,而是赋予商品一种特殊的情感内涵与价值,由物质需求层面的消费转化为精神层面的情感层次的消费,寻求一种情感寄托,体验购物的感觉与意境。女性消费者多凭直觉,购买符合自己心意的商品,在给丈夫、孩子、父母购买商品时,情感型购买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女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购物的娱乐性

购物的娱乐性对女性消费者网络购物购买意愿存在显着正向影响。女性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感知到的娱乐性越强,她们的购买意愿就会越发强烈。梁建芳、李筱胜在研究中指出,网络的交互性、娱乐性特征,是吸引一部分女性消费者的原因。对女性来说网络购物不仅仅是完成购物需求的一个过程,更多地是一种休闲,娱乐,社交的方式。她们借助网络购物放松身心,享受网络购物带来的愉悦感。

(二)消费的优惠性

优惠性对女性消费者网络购物购买意愿存在显着影响,即女性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感知优惠性越强,她们参与网络购物的意愿就更加强烈。本文的这一研究结果与吕亮、曾泽琳、刘彦娣以及孟泽云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网络购物的优惠性是女性选择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

(三)商品的口碑

口碑对女性消费者网络购物购买意愿均存在显着影响,即女性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感知商品口碑越好,她们参与网络购物的意愿就更加强烈。这一研究结果与Martha Barletta在女性决策螺旋路径模型中得出的结论“女性在购物决策的过程中,反复向周围人寻求较多的信息,很大程度依赖周围人传播的经验和意见”保持一致。也验证了孟泽云、曾泽琳、刘彦梯等学者的研究结论。女性在挑选商品时的“完美主义”,导致她们在购物决策是往往犹豫不决,精挑细选,力求找到最佳的答案。商品网络口碑的好坏很大程度影响女性对该商品的判断,对她们做出购物决策起到很大的影响。

(四)消费者忠诚度

消费者忠诚度对女性消费者网络购物购买意愿均存在显着影响,即女性消费者在对网络商家的忠诚度越高,她们参与购物的意愿就更加强烈。这一研究结果与女性营销研究领域的先锋Martha Barletta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女性如果跟某一商家的关系好,她们会表现出很高的忠诚度,形成反复购买和惠顾。女性对风险感知的敏感性导致她们在选择网络商家时,更倾向于选择熟悉的信任的商家。如果对网上卖家的信任度高,就会有较高的忠诚度,从而会对该商家形成习惯性的长期光顾,形成反复购买的行为。

四、针对女性消费群体的网络营销策略

由于网络营销的复杂性,针对女性消费特点,传统的4P营销组合策略不能完成现代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各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合理的网络营销新策略,满足市场变化新需要。本文根据网络购物中消费者行为表现特征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以网络顾客为核心的4C营销组合策略,包括内容策略(Content)、竞争力策略、传播策略(Communication)、信誉策略(Credit)四个方面。

(一)内容策略

一方面,编辑全面的产品信息。商家必须对产品属性中影响消费者决策判断的信息尽量通过网页内容展现给消费者。比如销售化妆品,衣服等女性购买量较大产品的商家,应充分认识到女性对细节的追求,和易受外界干扰的特性,在陈列商品时,需达到美观、易搜索、分类明确等目的,在对具体产品描述时,尽量从不同角度展示产品的特点,而且要充分搜集关于产品使用体验的信息,多角度、全方位的帮助消费者认识产品和做出购买决定。另一方面,扩大互补或相关性产品范围。网络购物吸引众多消费者的很大原因是由于网络购物市场可以提供整合性的产品系列,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并且节省购物时间和费用。作为卖方来说,能够提供丰富的产品系列无疑会增加消费者选择的机会,不论在时间还是物流上,都可以为消费者节约成本。网络购物市场中交易量大的产品大多是因为其购买价格与物流费用的合计与传统市场的价格差异较大,才驱使消费者采取网购的方式。

(二)竞争力策略

第一,限时折扣/优惠策略。即对某一或某些产品推出限时折扣/优惠策略,女性在寻求满意产品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非常强的对比倾向,她们会通过反复的对比、筛选和思考后才做出购买决定,当制定了某一时段某产品的优惠促销后,产品价格更有优势,可以促使消费者果断作出决定,以免错失良机。第二,运费减免策略。即达到某消费额度后,运费减免的措施。网络购物的物流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项显性成本,消费者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与此相反,传统购物中,消费者往往对于外出购买产品的路费感受度很低,这项隐性成本通常被消费者所漠视。因此消费者会特别在意网络购物中产生的物流成本。当制定运费减免策略后,消费者会认为这是一项对自己有利的措施,因此会尽量消费到指定额度,以求降低物流成本。对于商家来说,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后,其费用较个体低,并且费用是与合同期内运输量大小成反比的,所以对于商家来说,减免运费,一方面可以增加销售额,另外也可以减少物流成本。第三,团购策略。即制定某款产品的团购方案,达到某个团购人数后,就可以以团购价格出售。网络购物中,商家的信誉等级及人气指数也是消费者选择商家的重要因素。团购策略一方面可以为商家吸引人气,一方面可以扩大销售量,提升商家信誉等级。

(三)传播策略

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以个人微博、博客、个人日志,个人主页、腾讯空间等为主要阵地的“自媒体”时代已然来临。2007年,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对“自媒体”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自媒体通过“六度理论”和病毒式的传播,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规模无限的放大,特别是在社交类网站。根据网络购物行为的调查结果可知,网络购物消费者不仅在决策之初受网络社区信息的影响,而且购买结束后并未结束其消费行为,消费者会对产品的使用体验进行分享反馈,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决策之初会努力搜索足够多的产品信息以支持决策,在购物完成后也更愿意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今后,对网络自媒体传播力的应用将成为商家网络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两个传播策略:网络口碑营销策略;搜索营销策略。

(四)信誉策略

自媒体使每个网民都成为媒介的主人,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编辑。自媒体的盛行,使得互联网中没有谁更权威,没有谁可以垄断消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一言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意见领袖。网络自由开放的特点似乎高度容忍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甚至令人可疑的信息。人们会很轻易的被混淆视听,而且没有人会对虚假信息一直纠缠不清。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一个背离社会道义的事件会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击,但是,不过多久,这个事件很快就会被更新鲜的事件所淹没。因此,在信息爆炸的虚拟空间中,作为消费者,如果不加判断,很难区分哪些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哪些是虚假的,消费者面临着许多价值可疑的信息。而且由于我国自媒体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虽然我国目前有很多法令管制网上活动,但还只是停留在对网站的管理上,这些法令就显得不够全面。作为网络购物市场的商家或个人,应该认识到提升自身信誉的重要性,诚信经营,保证质量,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购物市场中长久立足,赢得更多网购消费者的亲睐。

参考文献:

[1]邓文艳.浅谈中青年女性消费特点与营销策略[J].消费经济,2007.

女性营销策略范文第5篇

一、补偿性消费(compensatory consumption)的概念

1、补偿性消费的定义

补偿性消费的概念最初是由Gronmo(1988)提出的,在他的研究中,Gronmo注意到大多数的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模型都是隐含或明确地建立在需求与行动的一致性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解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面是如何被不同类型的需求的满足来激励的,或对满意作出了多少贡献。但是有一个相反的方面值得注意,即某种消费可能是对一个更一般的需求的反应――也就是说,这种消费补偿某些类型的需求。这种消费模式可以叫做补偿性消费。

在后来的研究者中,Grunert(1993)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发展和完善,他认为一种需求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满足。比如说,感到孤独和厌倦,根据需求和行动一致性的观点,通常是通过看心理医生来解决。根据Grunert的观点,为了克服这些,一个可能的办法是与亲密的朋友来一个约会,另一个可能的办法是看一场搞笑、滑稽的电影,再一个可能的办法是一种特别的食物,如冰淇淋和奶油软糖;如果采用了后者,补偿性消费就发生了。Grunert (1993)的解释是:

概括地讲,对X的需求可以通过对X的获取来解决,但是也可通过对Y的获取来解决。如果使用了Y ,这个过程就叫作补偿性消费。

Grunert对补偿性消费的定义是目前公认的比较权威的定义。作者也认同Grunert的定义。

2、补偿性消费的适用范围

补偿性消费是一个正常消费者的活动(Woodruffe,1997)。在很多消费者的生活中,补偿性消费已经变得很常规的,以至消费者自已根本觉察不到。如为了表示对堵车的不满而买一瓶饮料,为了摆脱家务的厌烦而去逛街或与自已的伴侣吵架后去买衣服,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再平常不过了,而这些都是典型的补偿性消费。通常人们的物质需求很容易通过对商品的获取来满足,但由于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因此在实物商品的消费上,补偿性消费主要表现为时间和地点限制引起的补偿性消费。相反精神的需求则不同,尽管存在着心理医生,咨询网站等来提供专门的精神产品,但是由于文化的原因,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别的方式来的消费来弥偿精神需求。如男性通过踢一场球来发泄不满,女性通过逛街来排除不快等。因此补偿性消费被一些人错误地看作是为了满足某种精神需求而采取的消费活动,仅将它局限于有明显精神需求的消费者。事实是补偿性消费作为一个正常消费者的活动,适用于大多数的消费者,而不仅是有明显精神需求的消费者。

3、补偿性消费与上瘾性消费、强迫性消费的关系

正常消费的一种重要功能是“修复”消极的情感状态(Cohen 和 Areni,1990, Gardner ,1985),补偿性消费作为一种正常消费者的活动自然也具有这种功能并且正在被广泛的使用(Woodruffe,1997)。在自尊,自信,耐性,快乐或其它的情感缺乏方面,可能存在从短期的,相对不重要的到长期的,非常重要的全面的多层次的需求,为了将情感保持在良好状态,消费者会表现出偶尔的消费到依赖于消费的连续的补偿性消费行为。这样补偿性消费行为可能表现出上瘾性和强迫性。上瘾性消费行为是采用各种各样的补偿性行为来弥补感知到的不足或情感需求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焦虑状态和压力以及自尊和自我的缺乏,它是正常消费行为的“非正常”延伸(Elliott ,1994),是补偿性消费的一种“非正常”表现形式(Woodruffe,1997)。强迫性消费是指反复的,而且经常是过度购物行为,作为压力、焦虑、沮丧或无聊的解毒剂。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消费者与吸毒者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对消费行为无乎没什么控制能力,并且在消费完后,个人会体验到强烈的遗憾或负罪感。它是一个“非正常”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是一种极端形式的补偿性消费的病态形式(Woodruffe,1997)。 因为补偿性消费不能用需求与行动的一致来很好的解释,其必然表现出“非理性”。本文接下来部分将从补偿消费的角度来分析女性的购物“非理性”。

二、女性购物与补偿

在现代女性的消费中,购物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包括逛街、砍价、买小吃、花钱买东西的全过程的活动,并包括了“购前期望和准备,到考虑、选择和付钱”的整个体验。在消费社会,消费者使用商品不是告诉人们她得到了什么,而是告诉别人她想成为什么(McCracken ,1990)。因此购物带给女性消费者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而且可以通过商品来告诉别人自已想成为什么样的女性,充分弥补女性在角色、地位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女性的购物动机中有很强烈的补偿性,这种补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女性角色的补偿

通过来说任何形式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都可被用来作为补偿性消费的方式,但女性为什么唯独钟情购物呢?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卑微的,没有经济来源,她们的角色就是做好家务的贤妻、照顾好孩子的良母。她们认真地管理着家庭的家务,在购买活动中她唯一有权控制的活动便是购买家庭必须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购物逐渐超越了简单地购买家庭必须品的角色;另一方面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女性需要超越传统的家庭妇女的角色,女性需要更多的表现自已非家庭妇女以外的其它个性。而购物活动自然而然地帮助女性完成了这种角色的超越。在购物中女性有充分的机会来地表现自已,购物便成了一种对女性角色的补偿活动(Kelly, 1991)。更重要的是,大型商场、超市的发展带来的购物革命,使传统的女性角色(如妻子,母亲)正在发生变化。女性被重新定义为职业的购物者或消费者,她们传统角色的表现完全‘商品化了’( Laermans ,1993)。女性喜欢认真地履行着购物者的角色,女性消费者变成了具有专门知识并购物技巧中获得快乐的人。对女性而言,购物经常被周围的人看作是一项合理的活动,属于她们的性别角色,是她们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今天,许多传统的休闲活动或多或少地为男性专有――上酒馆或酒吧里喝酒,许多体育运动,如--对绝大多数女性来说依然存在社会和文化障碍,她们不可能单独上酒馆或酒吧。这样对很多女性来说,购物成了她们一种休闲活动(Jansen-Verbeke, 1987; Martin和Mason, 1987)。购物为很多女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和有用的补偿方式。从角色补偿的角度来看女性喜欢购物是必然的事情,是性别角色的需要。

2、社会地位的补偿

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得到极大的提高,但远未达到好们想要的水平。她们干着与男性同样的活却得不到同等的报酬和提升机会。社会一方面女性要继续传统的角色,照顾好家庭和小孩,成为贤妻良母;另一方面希望她们同男人一样干事业。因此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必然存在心理不平衡,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弥补。尽管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参加艺术班或一个大学课程班来弥补。但是这些都可能遭到周围人群的严厉批评,传统上人们认为这样的女性忽视了她应尽的责任,如没有做好妻子责任。如前面分析的购物被看成了属于女性的合理活动,通过购物来弥补社会地位的不足就不会有任何的风险了。一个忙碌的女人,经受着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面对与时间的不断的竞争,可以很容易地向别人证明用象时间,金钱和努力这样的资源来购物正当的。更重要的是,她的社会形象不用担风险并且如果她被认为是一个好的购物者,好的形象还可能会得到加强。在购物的过程,能体会到如上帝般的感觉,受到贵宾样的待遇。如走进商场时受到营业员的热情的招呼、问候,这些都是在家里和单位里很难体会的。特别是如果营业员是男性的时候,能充分让女性体会到与男性平等或超过男性的感觉。当年刘仪伟的《天天饮食》电视能成为女性喜爱的节目,《我的野蛮女友》能红遍大江南北,很大程度都是满足了女性要求在社会地位超过了男性的要求,弥补了其失衡的状态。所以购物能充分补偿女性在社地位的不平等。

3、情感的补偿

多愁善感是女性的天性,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男性而言有更多的情感需求。但是与男性的众多补偿方法相对,女性似乎唯一被社会认可的方式就只有购物了。通过购物女性能得到多方面的情感补偿。

1)、对美的补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每个女性都追求的东西,无论年龄大小。漂亮的衣服能让女性感觉良好,信心大增,能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穿上漂亮的衣服,那些原本漂亮的女性会觉得自己更加漂亮,不怎么漂亮的女性会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漂亮了,极大的增强了她们的信心。这就是为什么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女性一般会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这可能就是一些女性明明在已有很多衣服的时候,看到漂亮的衣服宁可少吃一点也要将它买回来,理由很简单,吃了别人看不到,穿着别人看得到。通过对衣服、化装品的购买,能极大弥补女性对美的要求。

2)、对生活压力的补偿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每一个女性都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生活压力。在很多年轻的女性中,由于对前途的不确定性的恐惧,为了暂时的忘掉不快,大都会去逛街购物,用她们的话说花钱换得了好心情。在逛,试,砍价的过程中,那些生活的压力就忘记了。在另一方面在逛的过程如果碰到比自己情形更差的人,无疑会使个人的心境得到满足。零点调查和央视98年的一份调查显示,那些生活和文化水平较低,承受着巨大的家庭负担,很少有 业余生活的四十多岁的妇性,多数将逛街购物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由于这类消费者经济水平有限,而又热衷于购物,使得他们在购物时表现得细致挑剔,精打细算。这类消费者对逛街购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即便他们并不真想买什幺东西,他们也愿意去逛逛,对他们来说,逛街购物是一种休闲和享受,他们感兴趣的是购物本身。可以说通过购物,女性能忘掉、缓解或排除掉生活压力,赢得好心情,使自己得到满足。

当然女性购物动机中的补偿因素不仅仅只是上面的这三点,还存在如时间的补偿等的其它因素,但这三方面的补偿却是最重要的,在女性的补偿性购物消费中表现得最普遍。因此这三个方面的补偿性也为针对女性的购物进行营销提供了思路。

三、针对女性购物动机的补偿性的营销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中,女性的补偿性的购物消费是为了补偿其某些需求的不足而发生的,因此我的营销策略也应从女性的需要通过补偿性消费来满足的需求入手。

1、将角色赋予产品 企业可以通过对现代女性角色的分析,来提炼出现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并将这种角色赋予相应的产品,这样产品便具有了某种角色,女性在消费当中来就满足了其角色的需求。如福监门则表现的年轻的妈妈使用福临门的食用油来做出令可口的菜肴,补偿了现代女性对传统女性角色的需求。

2、突显女性的社会地位 企业可以通过表现女性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弥补其对社会地位的需求。如在现在的很多美食节目中,其主持人都是男性,这样通过让男性从事传统女性的角色,极大地满足了女性对地位不足的需求。刘仪伟的《天天饮食》电视能成为女性喜爱的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还有一些商家专门用男服务生为女性提供服务,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