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私人银行;特征: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7-0085-03

私人银行业务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成为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并驾齐驱的主要银行服务体系之一。私人银行业务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瑞士,18世纪,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伦敦的银行开始向经商的家族提供财富管理的特殊服务。其后不久,美国开始崛起,迅速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国,大量的财富创造出来,也同时涌现出了大量的富翁,他们需要特殊的银行服务,于是私人银行服务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Lvn Bicker把私人银行定义为:“私人银行是为拥有高额净财富的个人提供财富管理、维护的服务,并提供投资服务与商品,以满足个人的需求。”私人银行业务位于商业银行业务金字塔的塔尖,它是以投资管理业务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以研究分析为手段,以专业化经营为特色,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正日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并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国际著名商业银行都把此业务当作拓展业务、扩大份额的市场切入点,曾经被国内外誉为“富人俱乐部”的私人银行业务,近两年来在国内开始崭露头角。

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特征分析

(一)现状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近调查,中国的富人市场巨大,并且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根据数据统计,金融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上的中国富裕家庭大约有300万户,中国持有流动性资产(现金、有价证券、非自住住宅等)超过100万美元以上的富人数量约为30万人。不到O.5%的中国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而拥有超过1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富有家庭中,又有70%的财富掌握在那些可投资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中,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来的。显然,如果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势头,未来将会有更多富人从金字塔的中部向顶端挪移,并最终构成私人银行业务的主体客户。因此国内已成为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银行高端客户市场,而且发展迅速。正是看到了中国私人银行这块诱人的蛋糕,2005年9月27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专门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瑞士友邦银行上海代表处正式开业,这是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私人银行,国际私人银行在中国的正式登陆引起了国内金融界的高度关注,由此拉开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帷幕。而后,国际上一些知名商业银行和中国部分银行也宣布在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详细情况参见表1)。

(二)特征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以下特征:

1.从发展历程看,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对中资商业银行来说,私人银行是一项新鲜、前沿的业务,缺乏实践经验,其发展是近两年的事情。无论是从发展的规模,还是发展的速度,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几百年的发展实践看,中资银行高端专业人才、管理经验都很匮乏。通过借鉴外资私人银行成熟的管理模式、吸收其成功的运作经验,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国内中资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必将迅速发展。因此,目前表现出了国外金融集团与国内银行合作的趋势,这将是双赢的举措。

2.从服务对象看,以高额净资产客户为服务对象。私人银行的门槛很高,其服务对象不是一般大众客户,而是社会上的富裕人士,或称其为高净资产客户。至于高净资产客户的标准是什么,各个银行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都是根据情况自我确定。从国外的发展看,国外私人银行客户最低金融资产规模要求,最少为20万美元,高的达到500万美元。从国内实践可以看出,私人银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中最为高端的理财业务,是专门为处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超级富豪服务的。

3.从服务内容看,提供更高的个性化、差异化及长期的全方位服务。私人银行给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体现出独具尊贵性和私密性,并且允许私人经理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从表1可以看出,提供的是一站式的、全方位的服务,向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投资规划、税收、信贷等资产管理服务。同时,由专职的客户经理队伍负责。

4.从发展地域看,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依托。北京和上海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程度高的大型城市,它们的综合经济实力属全国前列,是金融机构聚集地和财富的聚集地。经过这些年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这些地方成为中国经济、金融重镇,也造就和聚集了一大批超级富豪。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为富人阶层的出现提供了土壤,而中国富人阶层的崛起又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土壤。

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情况看,未来一段时间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将会加剧。从供给角度看,商业银行对富裕客户的争夺正直线上升。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各项收入的比重最高不超过lO%,最低的不足1%。商业银行由争夺存贷业务为特征的传统业务领域,转向争夺以中间业务为特征的现代银行业务领域的战略调整,已经势在必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此,国内的证券业、保险业等将来也会加入到高端财富管理服务潮流之中,抢占市场。私人银行业务是高端的中间业务,利润极其丰厚。根据权威数据表明,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过去几年平均利润率超过35%,年平均盈利增长12%至15%,其中资产管理费占收入的45%,经纪费占20%,净利息收入仅占25%,远优于一般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表现。外资银行进来之后,它们所看重的是国内的中高端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即私人银行业务,因而,下一阶段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将会加剧。

(二)将呈现出中外金融机构合作趋势。中资银行在个人理财和私人银行业务上的优势是了解和熟悉内地的客户、市场及法律监管状况,有着大量的个人业务数据和人脉关系。但是对于海外市场缺乏了解,在个人理财和私人银行业务上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外资金融机构面临的情况则恰好与中资银行相反。因此,通过合作可以扬长避短,实现共赢。目前中行已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合作开展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笔者相信,在短期内这是一种趋势。

(三)出现“平民化”趋势。由于管理富裕私人客户资金的利润丰厚,加上盈利主要来自较稳定的费用收入,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大,因此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的竞争将日益加剧。在国内超级富豪数量的约束下,国内商业银行会将私人银行业务的对象扩展至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客户。同时,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一个普及和推广的过程。在顶级财富管理与一般的理财服务之间需要一个“准私人银行”服务,兼顾中端客户,使私人银行业务呈现出“平民化”的趋势。

(四)业务将逐渐在其他经济发达城市拓展。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未来将会在广州、深圳、天津和成都等其他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富豪集聚地区展开竞争。

三、促进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虽然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外成熟的商业银行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可是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所要求支持科技系统的先进性以及对从业人员高素质的要求,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象征之一,要想打造一流的商业银行不能没有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也是加快银行业务转型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但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如制度约束、经验和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促进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尽快制订针对私人银行私密性特点的法律法规,提高客户经理的道德素质,防止洗钱行为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客户的隐私尤其是财产隐私,是私人银行服务的基本特征。尊重客户的意见,并切实保护好客户隐私,是作好私人银行业务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根据国外经验,正是借助于这一特点,一些人士利用其进行洗钱活动。2004年花旗银行在日本私人银行业务被封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花旗银行允许开户人不按照正当程序开户,进行洗钱。为促进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应出台相关规定,同时客户经理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防止洗钱行为发生。

(二)需要细分市场客户,开展更加专业的营销。同是私人银行业务,不同的银行具有不同的客户标准定义。各家银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客户资源的竞争,在今后的私人银行业务中,银行必须保证相当的富裕客户群,而为获得这些客户群,就必须尽快建立一整套主动的市场营销创新机制,建立目标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制度。同是社会富裕人士,但是职业和性别年龄等不同,银行应当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寻找适合自己的目标群体,开展错位竞争。这样有利于对于客户群体的特殊需求能够深入了解,同时降低竞争成本,避免市场上不健康的激烈竞争行为发生。

(三)与外资金融机构构建战略联盟。管理、经验、人才等是国内银行的薄弱环节,一时无法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受国内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限制,私人银行业务全面开展将受到制约。通过战略联盟,商业银行可以与外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从而获得全能银行的业务功能。此外,通过合作,还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和分享客户基础,更快地积累经验、培养专业人才,从而扩大商业银行本身的地理、产品服务及客户范围。

参考文献:

[1]司徒大年.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挑战及其发展对策[J].新财富,2004,(2):14―16.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客户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

一、引言

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法国的一些经商的贵族由于原因被驱逐出境,形成了第一代瑞士的私人银行家,欧洲的皇室高官们迅即享受了这种私密性很强的卓越的金融服务。

私人银行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通俗的讲,它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金融服务,是专门针对富人进行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要对客户投资企业进行全方位投融资服务,要对富人及家人,孩子进行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信托计划的服务。

二、我国私人银行现状

2007年3月28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在北京开业,成为国内首家设立私人银行部的中资银行。经过5年的发展,中资私人银行已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成为多元化理财客户的首选,并带动了其他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2007 年也成为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的行业肇始。

5年来,中资银行借鉴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成熟市场的运作经验,结合中国本土高净值客户的投资态度和行为特点,在客户积累、品牌推广、服务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成果。

(一)行业蓬勃发展,业务规模增长迅速

1.开业概况

2007 年3 月28 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率先开业,此举引发了中资银行的连锁反应,同年8 月6 日,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中心开业。两天之后的8 月8 日,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开业。

截止2011年年底,我国主要中资商业银行中有8 家开设了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私人银行服务。此外,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也纷纷设立私人银行部门,筹划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北京银行等城商行也在积极筹划推出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正显示出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向城市商业银行扩张的趋势。

2.客户数量和资产规模

截止2011年年末,我国私人银行拥有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总数达8万位,管理总资产规模约16000亿元。经过5年的探索和发展,私人银行初步完成了私人银行客户的积累,实现了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二)品牌初步树立,服务理念日趋成熟

1.客户认知度大幅提高

5年来,我国私人银行致力于树立品牌,推广业务,以提高私人银行在潜在客户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目前,约90%正在使用中资私人银行的服务,中资私人银行的接触度在各类财富管理机构中位居首位,中资私人银行吸引的高净值客户资金占比也呈现增加的趋势。

2.服务模式日趋成熟

目前我国私人银行的服务模式一是满足了客户一站式购齐不同类型的产品以实现特定的流动性和风险收益配置的需求,二是为客户提供诸如投资顾问、医疗保健、海外移民、子女教育留学、商务旅行、尊贵生活体验、奢侈品消费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支持。

(三)推动我国财富管理事业进一步发展

当前,中国财富管理机构除中资私人银行外,还包括外资私人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各类机构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门槛和方式各不相同。而中资私人银行经过5年的发展,已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中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地位,成为多元化理财客户的首选,并带动了信托、阳光私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财富管理业态进一步丰富。

三、我国私人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历经5年多市场的竞争,在中资银行“群雄并起”,外资银行更多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等因素的作用之下,中资银行已成为中国私人银行市场的主导者。但总体上,国内的私人银行市场尚处在客户、金融机构、监管和宏观金融业态之间互动磨合的过程之中,中国私人银行业既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裹足不前。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受限制

目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商业形态体现出明显的客户归集和渠道集成角色。受限于国内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格局,中资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维度上更多扮演者集成中间商。私人银行具有充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局限于商业银行传统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相关领域,银行体系内不具备独立的资产管理的资格,也欠缺相应的人才和技术准备,难以形成对超高净值客户的定制服务能力,私人银行服务依然留有传统零售银行业务的色彩。

(二)业务受限制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范畴圉于为客理财,符合私人银行客户需求的授信融资服务尚未出现。各部门间协同性差、摩擦成本高,在客户资源共享交叉产品设计与销售资产管理以及其他合作共享不到位。

(三)监管需升级

目前国内监管法规体系尚未就私人银行业务进行专门的规定。2009 年7 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首度提及私人银行。

四、我国私人银行未来发展之路

(一)我国私人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1.产品和服务多样化

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只有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供自由选择和组合管理的金融产品,才能获得高净值人士的青睐。

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方面,花旗银行可谓起到了领头作用,它一方面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各种完善的顶级服务,包括投资基金管理、客户交易活动、信托服务、结构性贷款、资产衍生外汇交易等,另一方面还提供许多市场上独特的服务,如通过家庭咨询服务帮助高收入客户解决资产管理问题、通过艺术品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挑选、定价、谈判、融资、保管艺术品和股票。

因此,未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应致力于产品创新,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在现金管理、资产组合、信托等领域的产品种类,通过这种产品创新又反过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

2.业务模式跨越式发展

私人银行经历了卖产品到卖组合的转变,再到未来将要实现的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模式,定位已经很清晰。

所谓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是指私人银行业务在注重客户需求和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为单个客户单独订制投资产品。私人银行将更注重与客户建立长期密切的关系,除金融服务外,还涉及到法律税务咨询、不动产投资、艺术品投资、子女财富教育、慈善等非金融领域。随着财富管理需求的变化以及私人银行业务的日渐成熟,高净值人士也会越来越倾向于由“亲力亲为”转为适度选择专业财富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私人银行客户愿意将他们的核心资产交到私人银行手中,全权委托私人银行专业团队运作其资产,通过设计投资组合、管理资产等一系列的规划,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3.管理财富模式和理念发展

从私人银行业务起步以来,各家私人银行主要通过推销理财产品来吸引高净值人群将财富交给其专业化团队打理。经过5年发展,在这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无论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还是信托、基金、PE等金融机构,都致力于服务形式的完善,但是这种财富管理却依然局限在仅仅是管理客户的净资产。

而未来随着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当资本市场日臻完善、私人银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时,完全有可能实现客户资产负债的同时管理,既通过各种投资组合的构造和整体的合理规划来实现风险收益均衡基础上的客户资产增值,又帮助客户经营负债,通过成本收益的权衡和比较来达到财富最大化。这也符合私人银行提供全方位服务体系的服务理念和宗旨。

(二)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

经历5年的探索,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已在竞争与考验中发挥比较优势,占据境内高端财富管理市场并稳固了市场地位,为未来的稳步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展望未来,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模式的成熟还将对高端财富管理市场、银行业务和体制转型、金融业态的优化发挥更为广泛的积极作用。

1.加快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我国传统银行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在资产、负债领域均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者。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发展迅速,它以更低的融资成本吸引了众多客户,造成了银行资产业务客户的流失。负债业务方面,保险和证券业的发展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了更多保值升值的机会,银行的负债业务客户大量减少。

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是重视批发业务而轻视零售业务。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赢利模式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战略选择,是现代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和拓展中间业务的基础和平台。

2.积极的探索银行体制创新

由于历史与体制原因,中国银行业仍然沿袭着类行政体制的“总分行制”、表现出明显的“部门银行”文化。私人银行其业务范围远远超出传统的零售银行范畴,由于其业务体系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可以称之为“银行中的银行”。

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把事业部制或者子公司制引入到我国商业银行再造中来,通过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实现“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可以使银行在成本质量、客户满意度和银行应变能力方面有质的突破,进而使其原来“以产品为中心”的银行文化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这一创新必将对中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3.推动我国金融业态的整体转型

进入21 世纪以来,金融全球化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并且继续改变着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运行方式。这种改变促使银行业向业务综合化、国际化和高科技化发展。金融创新和业务整合成为金融机构利润增长的新源泉,有关国家的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拓展新业务。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银行所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家银行大力开发多元化、个性化、具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业务范围涵盖财务咨询、委托理财、外汇、税收、代收工资费用等生活领域。同时利用网络的优势提供衣、食、住、行、游等增值服务。使得一些银行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融百货公司”或“金融超市”。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私人银行业务 动因 定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

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其借鉴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成熟市场的运作经验,并结合中国本土高净值客户的投资态度和行为特点,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在客户积累、品牌推广、服务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成果,实现了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客户认知度大幅提高。

银联信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共有18家中资银行成立私人银行部门,境内服务中心或分部共计217家。与此同时,客户资产规模也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末7家披露数据的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到14余万位,2012年12月底已达到20余万位;7家银行在2011年的管理资产达到21405亿元,2012年达到4.7万亿元。

由于前期投入比较大,私人银行业务从开办到盈利通常有一个较长的周期,但中资银行私行业务盈利比预期的好。到2011年年底,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公开宣布私人银行业务实现盈利。2012年,中信银行宣布私人银行业务实现盈亏平衡。

总体上,国内私人银行业还处于起步和快速上升阶段,处在客户、金融机构、监管和宏观金融业态之间的互动磨合之中。此外,拿到牌照的私人银行还很少,不少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隶属于理财部门,只是客户更加高端而已。虽然各家银行都看到私人银行的重要性,并将其当作新的“战略高地”来发展,但目前还难以提供成熟、全面、全方位的私人银行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动因

(一)宏观经济下行迫使银行经营调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2011年中国gdp增幅分别为:8.7%、10.3%和9.2%。 与gdp的高速增长相一致,中国银监会近3年的年报显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税后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39.3%、34.5%和14.5% ,但2011年已呈明显下降趋势。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去年7月初“预计2012年银行业盈利增速将明显下滑”之际,国家统计局也于7月9日了中国 2012年上半年gdp同比增幅7.6%的数据,二者如此的相伴相生,这也更加肯定了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净利增速下滑已成定局。

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银行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外部环境,存贷款业务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性。自 2003年商业银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基本处于上行周期,中国银行业也分享了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成果。从目前情况来看,经济基本面难以支撑更高的增速,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信贷已不具备继续快速增长的基础,银行业将面临经济趋于平缓的检验。如何在中国经济运行的逆周期中发掘新的业绩增长点,是商业银行需要考虑的问题,而私人银行业务是一个契机。

2012年3月27日,兴业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的《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内地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270万人,旅游、养生保健、子女教育是最近高净值人群最期待私人银行提供的增值服务。从国内外私人银行经营可知,一个资产规模较大的私人客户给银行所带来的利润、业务量、资金量,可能不亚于一个资质较好甚至相当规模的公司。银行转型过程中,实际上公司业务在削弱,代替的方向就是私人银行客户群体。

(二)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脱媒的推动。

1、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可以说是银行多种挑战中压力最大的一个方面。2012年以来,中国央行已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使用双向浮动、不对称两种调整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渐进推进。从目前情况来看,贷款利率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在很大程度上讲已经放开了;随着贷款下浮幅度的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向客户贷款的利率水平也开始降低,而存款的利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又浮了上去。这使得

银行的利差缩小,利润空间被压缩,现有基础上的收入水平在逐步下降。

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的利差收入稳定在净利润的60%以上(2009年为63%,2010年为66%,2011年为66.3%)iv,居盈利主导地位。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过度依赖存贷息差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据了解,利率完全市场化背景下的台湾地区商业银行的利差已长期压缩在1.5之下,其银行已很难依靠息差生存。我国是一个超高储蓄率国家,长期以来储蓄率高于投资率,随着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推进,必然是利差收缩,银行依赖利差生存不再,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势在必行。

在2012年第六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招行行长马蔚华坦言,“银行利差受保护的时代结束了”。过去30年我国银行业基本还是传统的经营模式,就是靠批发业务、靠利差,尤其是靠大客户,而今,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开启,传统的盈利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而私人银行业务日渐成为新的盈利引擎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近几年,中资银行财富管理对手续费及佣金的贡献率保持在20%以上,而随着业务种类和客户规模的扩大,财富管理对银行业绩的贡献度势必进一步提升。

2、金融脱媒深化的驱使。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的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形成资金的体外循环,准确说是 “银行脱媒”。如果说利率市场化将压缩银行业的盈利空间,那么金融脱媒将压缩银行业的生存空间。我国在“十二五”规划当中强调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显著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这使得商业银行将面临严峻挑战,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盈利模式。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社会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以信贷扩张和息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二是负债结构。随着资本市场的相关产品日益丰富,将吸引大量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从银行体系游离出来投入资本市场,居民的储蓄资产也将更多转化为股票资产、债券资产,甚至是地方债,将出现趋势性的“存款搬家”问题。三是客户结构。随着股票市场以及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优质大型企业得以通过证券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开始逐渐被直接融资所替换,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渐减少,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

金融脱媒会压缩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发展较好的公司会走向资本市场。此外,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负债结构、客户结构及风险管理手段都会产生深刻变化。这些都意味着过去银行业以公司业务为主的模式需要转变,只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才能获得新的生存发展空间。能够替代的,是成长起来的高净值客户,也就是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群体。

(三)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银行盈利的要求。

1、外资银行的进入。

按照加入wto时的承诺,我国在2006年年底对外资银行放开了所有业务,包括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使其与中资商业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在资本实力、技术装备、人员素质、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此外,外资银行在高端个人客户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明显。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的几年间,通过开设支行和各种理财中心进军个人高端客户市场,为富裕客户提供量身定制式的投资理财服务,除了外籍客户群之外,还积累了一部分国内高端客户群。为了dddtt.com获得ssbbww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高端客户愿意支付相对8ttt8.com高昂的费用,现在已出现了高端客户ssbbww.com向外资银行分流的状况。

因此,在这场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中,中资银行必将面临优质客户流失和市场份额压缩的局面。从长期来看,中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必将受到影响,其也必将会为高端客户群与外资银行展开激烈的争夺。

2、其他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兴起。

证券公司主要是经营高风险的产品,在产品费用、期限和风险分担上有自身特有的优势,此外券商理财还有由众专家进行资产管理的优势,其提供的投资收益和回报都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比的;

基金公司相比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起步较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基金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增加,加之基金理财透明度高、相关法律健全、专业性强、风险较小,受到不少投资者青睐;

保险

公司自2004年开始发展理财业务,其拥有大量的专业理财人员、广泛的客户资源和强大的销售网络等优势,近几年陆续开展了资产业务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业务外扩趋势明显;

信托公司相比其他金融机构,是唯一可以跨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市场进行投资的,信托理财投资组合多、经营范围和投资标的广泛,其最大作用便是使投资者的财产增值。但是信托理财的门槛比其他金融机构更高,资产在100万以上的富裕阶层才是信托公司客户,在1000万以上才能成为核心客户。

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入到理财业务中来并以强劲势头发展,使银行面临的客户争夺和盈利压力更大,但是银行仍旧具有自身方面的优势,比如具备高端客户财富管理上的先机,以及经营中的法律依托和保障等。如何发挥好这些优势,做好做强高端客户的财富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接下来需要认真考虑的。

三、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势与障碍

(一)自身优势。

1、网络和体系优势。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几大商业银行都已在国内经营数年,各级城市都有大量网点。密集的网点带来了庞大的客户群,其中不乏作为私人银行潜在客户的各类高净值人群。商业银行无需花大力气推广,便可从其零售业务的客户群体中筛选符合私人银行业务标准的客户并加以发展。

2、银行的信用优势。在我国,大家还是更相信银行,尤其是现在股市低迷,大家觉得银行相对更稳健,其代表着稳健和长期的投资。另外,银行有更好的后台支撑,在现有国情下,银行“大而不能倒”,小也不能倒,所以银行的这种公信力也是一大优势。

3、品牌与认同优势。国内商业银行在数年的本土经营中树立起了忠实可靠的品牌形象,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后更是加大了品牌建设的投入,通过建设私人银行中心、加大广告投入、组织高端聚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高净值人士对中资私人银行的品牌认知度。

(二)发展障碍。

1、高端私行人才的缺乏。私人银行是一种高端金融服务,其最关键的环节是发现并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从业人员不仅要精通各种投资理财服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金融衍生产品,掌握税务、法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懂得主要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移民政策,并具有一定的高阶生活技能。然而由于我国私人银行起步仅五、六年时间,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也资历较浅,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还远未达到私人银行服务的需要。

2、分业经营模式的阻碍。发达国家私人银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模式,银行可以跨各类市场进行操作,提供证券、基金、外汇、保险、信托等多种投资组合。而我国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使得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割裂状态,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流转,银行无法提供跨市场的综合性服务和个性化投资产品组合。这制约了私人银行产品创新的能力和范围,削弱了产品组合的回报率和吸引力,影响了私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

3、外汇管制仍然严格。私人银行业务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关键是资本能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虽然近年来中国国内理财增值状况良好,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比海外市场低,但是由于经济体和资本市场面临着周期性波动的风险,这要求一旦风险发生时能够有合理的渠道实现风险的分散和对冲。然而我国所实行的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使得国内缺乏完善的对冲产品市场,不能将客户的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这就加大了我国私人银行业应对金融风险的难度。  4、相应监管政策的不足。于国内而言,私人银行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其发展时间也较短,目前的银行法规中尚未有具体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和约束,监管政策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从私人银行的客户构成来看,私营企业家居多,基于认知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他们往往要求私密性强、个性化强的金融产品,这也催生出了金融产品创新问题。个性化产品开发时的合规性,私人银行客户对私密性的要求,以及私人银行业务法律识别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都有相应的监管手段和政策来约束和引导。

四、商业银行应如何定位私人银行业务

(一)财富保值增值是首位。

有财富的人有很多选择,选择意味着机会成本,选择后要让自己的财富最大限度保值增值。所以私人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能力很重要。我国私人银行起步较晚,

国外相比有诸多欠缺和不完善之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学习和创新。学习是要学对方在业务素养、产品设计、服务质量、经营理念等方面的长处;创新实际上就是根据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来提供相应的产品。在当前分业经营模式未被打破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只有从制度内入手,设计的产品要合乎规范,并能最大程度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需要。

(二)有针对性的高端财富管理服务。

过去商业银行以粗放型的公司业务为主,现在要转向个金业务,私人银行就属于个金业务中的高端层级。商业银行要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即以客户为中心去研究他们个性化的需求——先把客户琢磨透,在此基础上细分客户,然后针对某类客户的需求去设计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一方面,私人银行提供的不只是银行服务,还覆盖了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甚至产业、私募等,此外还涉及个人的文化修养、慈善事业、子女培养、遗产规划……这要求银行具有一批真正懂高端客户,又很了解金融市场的客户经理,这是前台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有一个相应的后台,比如专家团队。私人银行服务是一对一的跟随性服务,专家的实力能否让客户信服很重要,要在客户信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

(三)在产品、服务和管理上凸显特色。

当前在私人银行方面做得好的还是大银行,大行有网络和资源优势,例如工行就做得尤其好。不少私人银行客户的财富不只是在国内,也跟国际市场连接,这是大行在财富管理上的一个优势。小银行则可能在个性化服务方面更有优势。比如,北京银行对影艺圈的一批人提供了很多服务,一些著名的相声演员、文艺工作者资产不少,但不是很懂理财,所以银行针对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来设计服务,成为一大特点。总之,私人银行还处在市场占有阶段,此后就是市场细分,进行个性化服务。不同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去服务特定的私人银行群体。如果小型金融机构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也会形成一个很强的优势。

(四)注意服务的私密性。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关键要素之一,即建立一个为高端客户所信赖的保密制度。因为私人银行涉及到客户的大量隐私,具有高保密性,有时候这种保密性甚至超过资产回报率成为客户最在意和敏感之处。而在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背景下,私人银行要做到这一点任重道远。

一是相关法律的缺失。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的保密要求与一般客户并无太大差别,即除了政府相关部门外不能向外泄露有关客户的任何信息,而没有其他有针对性的保护。二是银行意识还远远不够。我国《商业银行法》中为存款人保密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具体的保护措施和要求,不便于操作和落实。很多商业银行内部缺乏具体的保密标准和措施,工作人员对如何规范保密以及违规后的责任并不了解。

我国高收入人群“藏富”心理比较严重,不愿受到外界过多的干扰和关注。银行不但要在客户资料保密方面,在对客户进行其他各项服务以及组织高端客户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做好保密工作。这是对客户隐私权的尊重,也是银行自身服务质量和外在形象的展现,有助于吸引目标客户群。商业银行应着眼构建完善的保密制度,包括严格的立法、整个银行系统对于保密文化的信仰、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等。

(作者:河南大学2012级金融硕士,中共党员,主要研究方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与私人银行财富管理)

注释:

和讯网(2013年1月30日)消息,

网址:http://bank.hexun.com/2013-01-30/150728664.html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stats.gov.cn

《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

中国银监会2009、2010、2011年年报

和讯网(2012年9月30日)消息,

网址:http://bank.hexun.com/2012-09-13/

145803871.html

参考文献:

[1]党姣.竞争条件下的中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经济论坛,2012,(11).

[2]吕泽.私人银行业务的国际比较和在我国的发展.中国商界,2013,(01).

[3]张卫民.私人银行业务问题研究:国际经验及我国的路径选择.金融会计,2010,(07).

[4]向大江.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区域金融研究,2012,(01).

[5]兴业银行与胡润研究院.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2013.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外资私人银行 发展对策 探究

一、引言

私人银行业务是面向高净资产(HNW-High Net Worth)客户提供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和广泛的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瑞士,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2007年国内开始正式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时,众多外资私人银行也纷纷在华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但整体来看,发展势头并不强劲。

二、外资私人银行业务开展情况

表2:外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情况

表中反映了主要几家外资私人银行业务情况,通过这些数据和各外资银行的网站信息,外资私人银行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资产准入门槛相似

可以看到,除了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以外,其他银行都将私人银行业务门槛定在100万美元。这样的规定,使得客户在选择私人银行服务时能在同一资产水平下比较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私人银行。

(二)外资银行总数较少

在中国境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相对较少。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政策的限制,2007年开始外资银行才可以从事个人人民币零售业务,原始客户资源较少。这大大增加了其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难度。另一方面则受到客户对银行品牌的认知的影响。高端人士在选择私人银行时,首要考虑信誉和品牌,因此,许多不为客户熟知的外资银行并没有在国内开展此项高端服务。

(三)业务开展区域集中

外资私人银行主要定位在上海、北京、广州这三座城市,在近几年也未大规模在全国拓展。主要是因为这三座城市的高净值人群较集中,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聚集了大多数私人企业主类型的高净值人群。另一方面,这些地区也聚集了最顶尖的金融专业人才为高端人士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外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制约因素

整体而言,国内私人财富管理市场还面临着资本市场不发达、资本管理、金融分业经营等限制。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法规制度限制

国际上大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都是在混业经营的条件下开展的,而我国目前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外资银行发挥其在私人银行业的优势条件。同时,我国尚未建立专门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对外资银行来讲,业务开展更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尺度。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相对混乱,面临较大的风险。

(二)现有客户资源较少

由于长期的经营和扩张,中资银行已经建立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可在现有客户中直接挖掘符合条件的高净值人群。然而,外资银行的个人零售业务起步于2007年,存在着起步晚、扩张慢的问题。客户资源较少直接影响了外资银行私人银行的利润与发展空间。

(三)本土化需求尚未充分满足

私人银行业务是泊来品,在国际上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但是少数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展业务时仍采用其在国外的经验模式,这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国内高净值人群的投资、消费需求。

四、外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策

(一)探索发展模式,拓宽客户资源

外资私人银行应充分了解国内高净值人群的研究,不断探索在华发展模式,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服务品质为核心,保持服务和产品的延续性,树立忠诚的品牌认知。同时,充分发挥机构内部联动协调的优势,让投资银行与私人银行部门之间共同开发客户,加强交叉销售的力度,这不仅可以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也可以通过部门之间的交叉销售挖掘潜在客户。

(二)发挥全球化优势,树立国际化品牌

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具有全球的网点支持、丰富的境外市场经验。在满足高净值人群全球资产配置、提供专属定制化服务方面,外资私人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整合全球资源,将国内服务与境外业务对接,满足高净值人群海外投资,企业全球扩展等需求。通过发挥全球化优势,也能体现外资银行私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树立国际化的私人银行品牌,吸引更多高端客户。

(三)立足本土需求,打造高端服务

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不能只照搬外国模式,要充分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高净值人群的特点。服务过程中,要全面了解高净值人群的文化背景、心理需求、消费偏好,有的放矢得满足其不同需求。在选定目标客户群时,可优先考虑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为首要目标,将家族财富管理,全球化资产配置,企业投融资等业务作为核心,提供高端服务,打造高端品牌。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中国人民银行、银监局、证监局等监管机构也应及时出台私人银行相关业务的指导规范和法律法规,规范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共同促进中国私人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军.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2]杜雅文.高端理财竞争激烈,市场空间几何[N].中国证券报,2010

私人银行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个人平均资产拥有量逐年增加以及社会富裕阶级对管理财富需求日益增高,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速。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私人银行业务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发现并探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发展分析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我国社会财富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富豪群体规模壮大。2013年8月份胡润研究院了《2013胡润财富报告》,指出全国有105万千万富豪和6.45万亿万富豪。内外资银行纷纷在我国开设私人银行业务去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未来存贷利差业务利润毫无疑问将会逐渐缩减,商业银行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纳入到银行未来发展战略之中已经势在必行。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

关于私人银行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综合各家所言,可以概括为: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需求为“高净资产客户”提供的由专家团队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个性化、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为了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需求,私人银行形成了一系列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包括投资账户服务、现金管理及资本账户服务、资产组合服务、投资服务、顾问服务、信托服务。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现状

(一)市场潜力巨大

私人银行业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富裕人士是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源,而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正在逐年扩大。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仅次于美国。同时,BCG预计到2018年,中国的私人财富预计将从2013年的22万亿美元增长到40万亿美元,增幅超80%。

(二)三股力量竞争激烈

中资银行在目前的占据绝对优势。中资银行由于长期的客户渠道耕耘及独有的政策优势,私人银行的发展相对容易。同时,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理财类产品资质齐全,限制较少。尤其是期限配置方面,可以提供短至1天,长达10年甚至更久周期的产品。可以满足理财产品的多样化组合配置。因此,目前大多数高净值人士仍首选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

外资银行正在蓄势待发。首先就是发生金融危机后外资银行在客户中的口碑和品牌形象遭受打击;二是目前中国仅有少数富人将资产投放到离岸市场,国内客户需求尚未被挖掘,发展空间收到限制;三是外资银行还受到国内金融业的政策限制,在业务开展中本土化程度不高导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还不够、人脉及客户渠道资源有限。

非银行金融机构表现日趋强势。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其灵活多变,市场反应灵敏等特点,在一段时间内会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券商、信托、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由于不能混业经营。在分业经营条件下,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够凭借强大的行业研究能力,通过对特定人群提供特定的产品与服务,以个性化和高风险、高收益为特征,迎合了部分高风险偏好客户群的需求,将会对目前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形成较大的威胁。

四.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内部因素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影响

1.银行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我国理财服务需求增长迅速,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是在理财这块缺乏专业的理财规划师,分布不合理,东部居多,而中西部很稀缺。同时整个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营销,很多都是借鉴国外的模式,跟本土结合度不高。

2.技术手段落后,金融产品创新乏力

随着软件的发展,CRM软件、产品交易处理和客户经理业绩评价等在这些方面所进行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学习,针对IT系统的集成功能还不够完善,信息管理系统还有待加强。同时,我国国内银行的金融产品开发的数量不足全球金融产品的十分之一,且创新速度落后。近年内新产品大多存在复制国际市场产品的现象。

(二)社会因素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

1.国内高端客户对私人银行业务的认识不足

由于国内私人银行业务起步晚,业务宣传普及度低,我国许多人将私人银行与私人开的银行混为一谈,不能将投资理财规划与银行存款相区分。这种投资观念和方式的不足与缺陷严重制约了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2.我国传统的理财观念制约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高收入者历来讲究财不外露、财富管理观念较为单一,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重投资,轻保障。在传统理财观念中,高收入人群更倾向于财产的自我管理,而不是交由他人管理。同时,我国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中有一部分是灰色收入,不愿意也不敢外露。因此,文化背景与收入结构严重限制了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五.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一)细分客户市场

首先要定位目标人群。与普通业务不同,私人银行业务准入门槛较高。各个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力,做好客户定位。大力挖掘高收入,高消费的个人客户群体。对高净资产值的个人客户进行市场细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合理运用地域细分法和可投资资产规模细分法对高净值人群进行划分。其次是高净值人群投资偏好的分析。某些客户的大量财富资产希望能保值、增值、传承,某些客户更需要通过信托安排合理避税,减少成本。投资偏好的不同直接反应了高净值人群风险偏好差异。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可以发生很大的差别,因此合理的细分市场并提供相对应的产品有利于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创新与开发,完善产品结构

1.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多样性开发。

商业银行应基于自身特色,加大投入力度,开发多样的理财产品,分散资产风险。鼓励产品自主创新,尽力使产品和服务本土化。商业银行应对私人银行业务客户的需求、行为特征等有极其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财产品的引进和设计,根据客户的不同的风险偏好要求和投资理财规划目标,提供多样化的风险资产组合模式,包括信托、税收计划、保险和养老金计划等。

2.专业打造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

一方面,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本土化。商业银行要培养和挑选通晓西方金融理论专业与创新能力同时熟悉国内情况,而且懂得营销技巧的金融人才。加快私人银行产品经理队伍、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世朝.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7

[2]卞浩.关于中资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2.2

[3]王小平.关于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