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言语行为;戏剧反讽;宏观言语行为;微观言语行为

莎士比亚的戏剧,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受全世界人们欢迎的。我们不但被戏剧中的情节所吸引,而且还对戏剧中莎士比亚对语言的处理所吸引。莎士比亚堪称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他的戏剧中,表面意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涵义。只理解表面意义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研究莎士比亚所使用的写作技法。在众多的技法当中。戏剧反讽是莎士比亚经常使用的,我们可以在很多戏剧中看到,如《第十二夜》、《错误的喜剧》、《李尔王》、《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言语行为理论可以有效地对戏剧反讽这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由说话者的意图与听话者的感知所产生的差距而导致的误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反讽效果。

一言语行为理论

austin认为话语具有“施事”功能,也就是说,说话的同时也是在实施一种行为。许多陈述只不过是“伪陈述”,人们所说的话根本不是有意图或者只是有部分意图来传递信息,做一说话行为的同时也在做施事行为…。他将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显性施为句,把不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隐性施为句。在显性施为句中,施为动词可看作是表达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的标签。而在隐性施为句中,由于缺乏具体的施为动词。发话人的真正意欲实施的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变得不透明,其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交际语境.

austin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字面意义,指说话人说出一句有特定意义和指称的、能让人理解的话语的行为。言外行为指的是发话人通过话语来实施其交际意图或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行为,也称作言外之力或语力。言后行为指的是某一行为对听话人产生的影响,即话语说出之后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和结果。

j.r.searle在austin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不存在不带语力的句子”。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话语就是言语行为,而这种言语行为就是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也就是说,语言交际的最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他使我们的注意力从说话者的意图转向听话者对说话者意图的解读。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这一概念,即“一种施事行为通过实施另一种施事行为来实现的情况”。顾日国认为,有时是一言做多行,有时是一行得多言。言语行为既是一个个人行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行为,因为ausitn反复强调施事行为是规约性的,这就是施事行为的社会性。

searle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言语行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按话语字面意义推断出来的“言外之意”,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指交际双方要根据共有的知识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出发话人的“言外之意”。

van  diik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有自己合适条件的、具体的言语行为。他将文学作品分为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宏观言语行为决定整个文本,而微观言语行为则可以由文本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句构成。宏观言语行为就是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其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时所产生的盲语行为,也就是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是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在戏剧中,剧中人与观众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就是宏观言语行为,而剧中人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言语行为就是微观言语行为。通过对宏观言语行为与微观言语行为的区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具有双重语境的戏剧反讽。

二反讽与戏剧反讽

“反讽”这个词直到1502年才出现在英语中,并且直到18世纪才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irony”通过拉丁文和希腊语进入英语,意思是“虚伪、掩饰”。从语用学的角度,反讽可分为四类,即言辞反讽、戏剧反讽、情景反讽和矛盾反讽。有的反讽很容易定义,但有的却很难,其中包括戏剧反讽。《布留沃文学词典》(百年版)将戏剧反讽定义为:有观众领会舞台上某个场景或菜句语的含义而剧中人却没有领会。《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认为:“戏剧反讽使一出戏的观众或读者比剧中人物知道更多的东西,是剧中人的认识与某一行为实际上表现出的结果之间的一种对照;误会的一种形式是悲剧,处于这种场合的剧中人物说的话,对自己是一种意思,对那些比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当前处境的人又是另一种意思。”《牛津文学术语词典》给戏剧反讽所下的定义是“观众比剧中人更了解剧中人的处境,其预见的结果与剧中人所期望的结

果形成对照。”

虽然上_面对戏剧反讽所下的定义在某些方面有不同之处,但它们都体现了戏剧反讽的最基本的特点:观众知道了,但剧中人却不知道。我们将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戏剧反讽的最基本特点进行分析。

三言语行为理论与戏剧反讽

言语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来解释人们如何以言行事。反讽是一种间接施为句,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而且是非规约间接言语行为,其“言外之意”必须要经过推导。间接施为旬一般者可以插入施事动词,但反讽却不能。正如haverkate所指出,言辞反讽与元所指表达是不一致的,言辞反讽没有施事动词“toironize”,其意义需要推导才能得出(研)。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说“canyoureachthesalt?”,我们可以将其变成“irequestyoupassil1ethesalt”,但是我们不能说“iironize…”。因为反讽是隐性施为句,所以要想理解它,我们必须了解反讽所发生的环境,也就是austin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必须与说话者有“公认的”语境。但是,戏剧反讽与一般反讽还有一些不同之处。戏剧反讽具有双重语境,其一是戏剧中角色之间共有知识所形成的剧内语境,即微观言语行为产生的语境;其二是戏剧与观众基于剧内浯境的戏剧语境,包括宏观言语行为所产生的语境。

在《哈姆雷特》中,有很多我们可以用言语行为理论进行解释的戏剧反讽的例子。在哈姆雷特听了鬼魂(死去的老哈姆雷特)讲述了他是如何被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父报仇之后,哈姆雷特开始装疯。其实这时候哈姆雷特的一言~行都是他真正情感的表露。波洛涅斯问了他几个问题,哈姆雷特因为“精神有问题”而给出的是“愚蠢”的答案。但哈姆雷特的答案是尖刻的,直指波洛涅斯的弱点:圆滑世故,表里不一,以奥菲利娅为工具来刺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j}清楚波洛涅斯不允许奥菲利娅与他接触。但通过问答之后,波洛涅斯只是感觉到这个神志不清的人所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1)olrdpoolnuis;doyouknow me,mylord?

(2)hamlet:excellentwel;youareafishmonger.

(3)ol rdpolonius:noti,mylord.

(4)hamlet:then1wouldyouwely~80honsetitman.

(5)olrdoplonuis:honest,mylord!

(6)hamle’t;ay,sir tobehonset,asthisworldgoes,is tobeonemanpickedout0ftenthousand.

(7)lordpo10mus:t[mt’8verytrue,mylord.

作为微观言语行为,也就是波洛涅斯与哈姆雷特的对话,哈姆雷特的回答是空的、无效的,虽然波洛涅斯承认哈姆雷特的回答有一些道理,但似乎对他没有任何效果,因为这些回答是愚蠢的,全是废语。波洛涅斯之所以认为哈姆雷特的话没有意义而造成误解,是因为他们没有公认的语境,波洛涅斯不清楚哈姆雷特已经知道他父亲死亡的真相。但是,从这段对话的两个不同的语境来分析,其言后行为(对听话者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剧内语境中,哈姆雷特的意图是让波洛涅斯认为他是真的疯了,而且波洛涅斯也确实这么认为。但是在剧外语境中,哈姆雷特是想让观众知道他在讽刺波洛涅斯的不诚实。作为一个小的宏观言语行为,哈姆雷特的回答确实是有意义的。他意欲说明一些事情,他的目标(言外行为)就是产生让人接受波洛涅斯是虚伪的这个结果,而且观众接受了这一观点(言后行为),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这段对话所发生的背景。

言语行为的单位可以是词(这个词必须有句子的功能)、词组、句子、段落或章节14nd,而且必须把它们看成是具有语力的话语。在戏剧中,为了达到反讽的目的,经常使用双关语。在上面这段对话中,话轮(2)就是使用双关语来进行反讽。哈姆雷特使用“ifshmonger”来讽刺波洛涅斯利用他与奥菲利娅的关系来调查他是否疯了。波洛涅斯将“fishmon一异cr”理解为“鱼贩”,所以他在话轮(3)中回答是“noti,lont”。所以,他认为哈姆雷特的话有些莫名其妙,这样哈姆雷特所说话语的言外行为就是空的、无效的。但观众了解哈姆雷特的真正用意。在观众这里,“ifshmonger”的意思是“皮条客”,也是哈姆雷特的意义所指。这样哈姆雷特的话就是有效的,而且达到了讽刺波洛涅斯的目的。在上段这个大的言语行为中又有很多小的言语行为,而这些言语行为的意图对观众来说是清楚的。话轮(4)中的“1wouldyouweresohonestarllan”和话轮(6)中的“tobehonest,8.8thisworldgo

es,istobeonerllanpickde outoftenthousnad”都是反话正说的例子。哈姆雷特也是用其来讽刺波洛涅斯的表里不一。

另外,在这种情景下哈姆雷特的讽刺言语行为也是恰当的(felicitosu)。对于剧中人来说,哈姆雷特的回答是可笑的,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哈姆雷特疯了。但是对于观众来说他的回答具有讽刺意义,因为观众是知道哈姆雷特是装疯的。观众从戏剧中所得到的与剧中人所理解的正好相反,并形成对照。正如张冲所说的那样,“戏剧反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是剧中人的无知,正因为他对别人的身份不清楚,正因为他对自己所处的情境的有利与否浑然不知,他在某种意义上比别人更自由:可以无拘无束地讲出自己换了个环境也许就不能讲的话,可以自由地做原来做不了的事情。’’

在《哈姆雷特》中三幕二场有一个名为“捕鼠器”的戏中戏,这个戏也是整个事件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转折点,也是《哈姆雷特》的一个特点。哈姆雷特想检验一下老哈姆雷特的阴魂所说的话是否是真的,便雇佣巡回剧团上演一部凶杀剧,其剧情与老哈姆雷特被毒死的情形一样,来看一下新国王的反应。这个时候观众中又多了一员,那就是哈姆雷特。当“戏中戏”演到奸夫毒杀国王时,新国王克劳狄斯就下令不要再演并离座返宫。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整个“戏中戏”做为一个大的言语行为,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的宏观言语行为。这也符合顾日国的“一行多言”的说法。这个“戏中戏”的戏剧反讽言后取效行为结果就是怀疑被证实了。反讽的言后取效行为效果包括精神效果和功能效果。对于我们和哈姆雷特来说,这部戏中戏的作用在于检验新国王毒死老哈姆雷特是否是真的,而我们得到的答案是真的,这是这部“戏中戏”的功能效果。但对于新国王克劳狄斯,这部“戏中戏”有心理效果,他在真心地忏悔,因为我们看到了他在祈祷。

《哈姆雷特》这部戏剧最后一个且是最大一个反讽就是最后他们的复仇与争斗使他们失去了土地和国家。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及福丁布拉斯都肩负着为父报仇的责任。从表面上看,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可以说都为其父报仇了,因为杀父仇人都死了。但是真正为父报仇的是福丁布拉斯,因为杀父仇人没了,而且他最后还得到了这片曾经失去的土地。当然。对于很多剧中人来说,这个结局是他们离开这个世界才发生的。如果将这个戏剧反讽作为一个宏观言事行为,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当然,不同的观众会因自身的环境及生活背景会有不同的解读。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反讽;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功能除了陈述、描写、说明外,还可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之所述,言之所为,以及言之后果。其中,言之所为是该理论的研究重点。通过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祈使、疑问及陈述三种句型来表达命令、请求、疑问及叙事的是直接的言之所为;间接言之所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行为。听话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据常识及一般推理能力,评价言语行为则要通过适合条件。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引发巨大反响,继而成为语用学的基础核心理论之一。此后,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进一步把适合条件归纳为:根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和诚意条件。他还把言语行为放在一组对话交际中分析,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语境因素,并进一步将言语行为分为五个大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及宣告类。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外许多学者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玛丽·普兰特(M.Pratt)指出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范代克(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出文学作品中决定整个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和语篇中单个句子所执行的微观言语行为。我国学者朱小舟认为,“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所进行的交流,即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反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修辞技巧上,也隐含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上。反讽的使用属于间接言之所为,其言外之意是对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海佛凯特(Haverkate)特别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

    三、《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为读者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反讽艺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讲述青年男女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同时,用反讽手法批判了19世纪初英国中上阶层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

    作者在小说一开场就通过反讽点明主题。“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作为卷首第一句话,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无疑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思维,进而博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但随后的一句“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又不动声色地推翻了上文的“真理”——不是有钱的单身汉想娶太太,而是尚单身的女儿非要嫁个有产业的男子不可。这便将句中“人们”的代表人物班纳特太太的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一心要把五个待在闺中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经过“真理”的陈述及推翻,讽刺意味一目了然,令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为作者含蓄展现其智慧魅力拍手叫好。在小说结尾,书中的“智者”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等人都受到了现实的嘲讽,而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科林斯先生等却被证明是正确解释了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奥斯汀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讽抨击了当时英国中上阶层错误的婚姻观,这既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也是作者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为整个语篇定下了反讽的基调。

    四、《傲慢与偏见》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文学作品中,微观上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中,由小说人物执行。反讽作为《傲慢与偏见》中最出彩、最显着的语言艺术手段,在人物对白中贯穿始终。小说人物的反讽言语行为不仅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部作品的反讽基调相得益彰,令读者回昧无穷。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反讽也可分为五种类型,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和宣告性反讽。反讽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见于阐述类。

    1.阐述性反讽。阐述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报道、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言语到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信念。舍尔指出阐述性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话人在不相信命题真实性的情况下仍然发出话语,则该话语就含有言外之意,具有反讽意味。

    当班纳特太太得知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搬到了附近,便匆忙将此消息告知丈夫,并敦促他即刻去拜访这个新邻居。班纳特先生不堪其烦,故意气她说:“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

    班纳特先生假意赞美妻子的美貌,是希望班纳特太太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从反面领会其言外之意。然而,班纳特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嘲笑,反而信以为真,令读者忍俊不禁。 2.指令性反讽。指令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愿望,命题内容是让听者做某事。它的言之所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当说话人发出一句话语要求或命令听话人做某事时,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此种情形下,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

    班纳特先生故意不断地提到彬格莱,不明真相的班纳特太太感到厌烦,迁怒于咳嗽的女儿。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已经拜访了彬格莱,立刻兴奋异常,对丈夫说道:“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

    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面走出房间"“。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就是一个指令性反讽。该言语行为并非针对女儿吉蒂,而是对一心只想着把女儿嫁给有钱人、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妻子的嘲讽。

    3.承诺性反讽。承诺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做某事。它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通过许诺,说话人就自觉承担起做某事的义务。如果交际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又主动承担义务,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班纳特太太听说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住了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急于抢先结识,便试着说服丈夫尽快去拜访他:“……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你实在过分心思啦。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我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班纳特先生所说的“写封信给你带去”,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习俗的制约,班纳特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班纳特先生的许诺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毫无诚意的口头许诺,其实是对班纳特太太一门心思寻找有钱婿的挖苦讽刺。

    4.表达性反讽。表达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式无适应方向。此类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那傲慢的神情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令对方感到反感,以致遭到拒绝。当伊丽莎白以犀利、刻薄的语言历数他所犯下的罪恶时,达西再也不能保持沉默:“这就是你对我的看法!”达西一面大声叫嚷,一面向屋子那头走去。“你原来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人!谢谢你解释得这样周到。这样看来,我真是罪孽深重!’,达西所说的“谢谢你……”就是一例表达性反讽。凭借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达西一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当他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丝毫不曾料到会遭拒绝。此刻突遭意料之外的指责和拒绝,达西内心的震惊和沮丧是不难想像的,但他毕竟是有教养的绅士,不便有过激的言行,于是他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这一反讽言语行为使得这一幕成为小说开篇以来最强烈的冲突。

    5.宣告性反讽。宣告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这种言语行为与诚意条件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因而较少出现由于违反诚意条件而实施的反讽言语行为。但是,海佛凯特强调指出“宣告性言语行为如果违反了合适性条件,同样可以表达反讽”。实现宣告不仅需要语言规则,还必须有超语言惯例——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另外一个适合条件就是可接受性,即交际双方都清楚说话人所承诺的行为将给听话人带来益处,所以听话人从内心愿意接受说话人的承诺。如果违反了该条件,话语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所谓的“宣告”变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咖苔琳夫人是一位极度自负、傲慢无礼又尖酸刻薄的贵夫人。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结合,她兴师动众地跑到班纳特家向伊丽莎白问罪,以此来扼杀他们之间的爱情。咖苔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威胁道:“……不允许(你)这么做。……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会斥责你,轻视你,厌恶你……”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反讽艺术 言语行为 《傲慢与偏见》

一、前言

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文坛最耀眼的一位女作家,其小说的描法独特细腻,尤其是对话语言的描写幽默风趣,博得了古今中外读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习和争议。

约翰・兰索・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认为词语、表达式和句子不是存在于真空中的,它们总是在实际情境中为了某种目的或意图由人类创造、生成和使用。人们通过词语、表达式和句子,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人们的话语分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塞尔继承和发展了奥斯汀的思想,进一步对言语行为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把言语行为分为行为(utterance act)、命题行为(propositional act)、语旨行为(illocutionary act)、语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同时将语旨行为学分为断定式(assertives)、指令式(directives)、承诺式(commissives)、表达式(expressives)及宣告式(declaratives)[1-2]。

二、反讽的艺术

本文以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3]为基础,分析语言行为学的运用,而反讽是奥斯汀小说最为显著的特色,隐含在人物、情节或主题中,以正面描述意义相左的暗示或对照技巧,以“似是而非的反论”方式传达作者的美学评价,故本文从塞尔的语旨行为分类入手,分析其反讽的艺术。

1.断定式反讽

反讽在断定式中的应用,断定式即陈述、描绘、报道、说明。如果在发出话语时作者并不相信语言的真实性,该话语就具有反讽意味,说话人希望并相信读者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等因素,从命题的反面领会自己的真意。如文章起始“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当读者(听话人)读到这一句时,单从语义角度或字面上理解,觉得只是陈述性开头而已,难以领悟其隐含的深层含义。这也是奥斯汀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讽刺而耐人寻味,含蓄而锋芒毕露,简洁而立意新颖。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给读者带来异样的感觉,促使他们去咀嚼其中的深层含义[4]。当接下来读到小说中贝内特女儿们和贝内特夫人“钓金龟婿”的技巧时,就可以领悟到这句开场白的反讽意味:一个尚未婚配的女人,无论她有钱没钱,肯定需要一个丈夫,甚至可以说,贝内特的女儿们,正因为没钱,更加急需丈夫。奥斯汀的言外之意作用到读者身上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跟随她的结构设计,不断打破原本对人物命运和小说结构的设想。当最终结局出现时,由于反差巨大,读者内心会产生强烈震撼,并将自己放到作家所处的年代和社会,也会将自己所处的社会与当时社会进行对比联系。这样,简・奥斯汀的“言外之意”所要揭示的主旨便得以在读者脑海中不断清晰明确。

正如结尾“I wish I could say,for the sake of her family,that the accomplishment of her earnest desir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 many of her children produced so happy an effect as to make her a sensible,amiable,well-informed woman for the rest of her life;though perhaps it was lucky for her husband,who might not have relished domestic felicity in so unusual a form,that she still was occasionally nervous and invariably silly.”依然是奥斯汀所特有的那种反讽的语调,但是这位粗俗浅薄、目光短浅的贝内特太太还是成了最终胜利者,荒谬可笑和举世公认的真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指令式反讽

反讽在指令式中的应用,指令式即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或感觉说话人不可能要求他做某事时,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如文章前几章节中伊丽莎白和达西共舞的时候,伊丽莎白有这么一段话:“It is your turn to say something,Mr.Darcy.――I talked about the dance,and you ought to make some kind of remark on the size of the room,or the number of the couples.”根据当时社会的礼节,跳舞是女士与男士社交的方式,故跳舞时双方会有所交谈。伊丽莎白本打算在沉默中与他跳完这一曲,但转念一想“It would be great punishment to her partner to oblige him to talk.”伊丽莎白采用了这一指令性言语行为,言下之意这种不礼貌的缄默使达西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换句话说,如果你默不作声,我要你谈些乏味而无意义的谈话来惩罚你,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

3.承诺式反讽

反讽在承诺式中的应用,承诺即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如果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前者又主动承担义务,这句话就具有了反讽意味。如作为牧师的柯林斯,为了弥补贝内特家财产被他继承的损失,就向贝内特家的二小组求婚。贝内特先生说了如下一段话:

“Very well,we now come to the point.Your mother insist s upon your accepting it.Is it not so,Mrs Bennet?”

“Yes.or I will never see her again.”

“An unhappy alternation is before you,Elizabeth.From this day you must be a stranger to one of your parents,Your mother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 not marry Mr.Collins,and I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一句“I will never see her again.“向伊丽莎白提出了反威胁,使其置女儿于可笑的选择境地,其实是给女儿以有力的支持。同时先生的承诺使用的是太太的原句,只是将结构上的否定词去掉,便产生了相反的语义,体现出贝内特先生言语行为虽然违反常规,但产生了讽刺效果。

4.表达式反讽

反讽在表达式中的应用,表达即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如果表达式所表达的语言是预设的,好运语言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如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的时候,达西认为自己是在屈尊向伊丽莎白求婚,因此言语充满傲慢,而伊丽莎白也毫不示弱,倾诉心中的怨气:“She further hurts Darcy by frankly declaring:‘From the very beginning,from the first moment I may almost say of my acquaintance with you,your manner impressing me with the fullest belief of your arrogance,your conceit,and your selfish disdain of the feelings of others...and I had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 I felt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revailed to marry’”达西显然受不了心理从优势到劣势的大幅落差,这一点从他回应“Thank you for explaining it so fully.”然后离开,读者不难看出来。

5.宣告式反讽

反讽在宣告式中的应用,宣告即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如果说话人知道自己所承诺的事不符合听话人的利益而是将给对方带来坏处或灾难,且他相信听话人并不希望他做这件事,但他仍然决定发出该话语,这时,话语就违反了可接受性条件,因而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具有威胁的含义。如咖苔琳夫人拆散达西和伊丽莎白的一段话:“Do not expect to be noticed by his family or friends,if you willfully act against the inclinations of all,you will be censured,slighted and despised,by every one connected with him.Your alliance will be a disgrace ;your name will never be mentioned by any of us.”结果起到相反的作用,让伊丽莎白对达西误会尽消。在语用上达到相反的效果,很好地起到反讽的作用,同一段话在不同心境里达到不同的效果,最后直接玉成了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结合。

三、结语

本文从反讽学五个语旨行为学的角度对《傲慢与偏见》的言语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由此可见,当语言行为用于反讽艺术中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有时可以达到喜剧效果。细致的刻画和睿智的嘲讽构成了作者独特的叙述风格,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闪耀着喜剧色彩的现实主义杰作。

参考文献:

[1]Searle,J.R.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2]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NewYork:Longman Group Ltd,1983.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莎士比亚;反讽;批判;人性弱点

一、引言

犹如浩瀚苍穹中闪亮的北斗星,莎士比亚乃世界文学历史星空中耀眼的星辰。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多产的人文作家,莎士比亚为世界文学长廊增添了永恒的光彩。一生中,莎士比亚创作了36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及2首叙事长诗。而人们对他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也百家争鸣。

该喜剧拥有一个主要情节及两个次要情节;其主要讲述了鲍西娅从犹太商人夏洛克手中智救未婚夫之友(安东尼奥)的故事;其间穿插鲍西娅与夏洛克之女杰西卡各自求婚之事。最终,她俩皆有情人终成眷属。剧中,三个情节有机结合,使该剧妙趣横生、充满深意。问世伊始,世界各地的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解读,如:种族、原型批判、象征主义、人物分析、契约精神等等。本文拟探索莎士比亚在该剧中嵌入的反讽,以揭示他对人性弱点的批判。开始之前,首先将援引反讽的定义及分类。

二、反讽的定义及分类

(一)反讽定义(笔者译):“英语单词‘反讽’源自希腊拉丁文‘eironeia’,意指言语中的掩饰。最早历史记载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它在里面的意思是‘油腔滑调地在不知不觉中将人欺骗’”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定义,反讽指“所反语;反话。”2 P1080

(二)反讽分类(笔者译):“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反讽可分为很多类,如言语反讽、戏剧反讽、情景反讽、苏格拉底式反讽、宇宙反讽、浪漫反讽、悲剧反讽、稳定反讽及不稳定反讽等等。”本文将仅对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及情景反讽进行分析,各自定义如下(笔者译):“言语反讽指所言与所指相异,即说话者表明说这,实则指那;或字面意义与所指完全相反。戏剧反讽指演员与观众各自意识的差异,即出自演员的具有深意的言行,其自身未意识到,但听众或观众意识到了。情景反讽指期待与结果间的差异,即一个言行的结果与预期正好相反。”

三、《威尼斯商人》中的言语反讽

根据定义,言语反讽涉及所言与所指间的差异。当说话者使用言语反讽,她或他的真实意图通常与其传达的字面意思恰恰相反。而此类反讽在《威尼斯商人》中比比皆是。

例如,当鲍西娅抱怨已故父亲遗嘱里为她规定的选夫程序时,其侍女尼莉莎似乎在恭维其父的独具匠心:“老太爷生前德高望重,大凡有道君子临终之前,必有神悟;他既然定下这种抽签取决的方法,叫谁能够在这金、银、铅三匣之中选中了他预定的一只,便可以跟你匹配成亲,那么能够选中的人,一定是值得您倾心相爱的。”

从字面上理解,尼莉莎的恭维之词仿佛是在极力赞扬其已故父亲独特的式选夫方案。他规定,无论谁,只要选中装有鲍西娅相片的追求者,就将成为她的夫君。实际上,尼莉莎乃是表面恭维、实则贬损,因为根据我们的常识就可道,这种式的选夫方式可谓荒唐无知至极!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可见,婚姻大事不可儿戏;但鲍西娅的父亲却愚蠢地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三个盒子。由此,四女倪妮莎的贬损讥讽之意可见一斑。而且,通过木匣选夫事件,可进一步看出:莎翁借侍女之口,辛辣地讽刺和嘲讽了鲍西娅父亲的愚昧无知。

此外,剧中的犹太商夏洛克在他的言语中也曾使用过言语反讽,如:“安东尼奥是个好人。”表面上,夏洛克是在正面评价安东尼奥的为人。但结合该剧前后文便可知,他的赞美实乃贬损讥讽,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夏洛克可谓受尽安东尼奥的嘲讽和打压:“他的样子多像一个摇尾乞怜的税吏!我恨他因为他是个基督徒,可是尤其因为他是个傻子,借钱给人不取利钱,把咱们在威尼斯城里干放债这一行的利息都压低了。要是我有一天抓住他的把柄,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向他报复我的深仇夙怨。他憎恨我们神圣的民族,甚至在商人会集的地方当众辱骂我,辱骂我的交易,辱骂我辛辛苦苦赚下来的钱,说那些都是盘剥得来的腌H钱。要是我饶过了他,让我们的民族永远没有翻身的日子。”4 P31 从夏洛克的这一独白可以看出,安东尼奥不仅羞辱夏洛克及他的民族,而且也有意通过无息借款破坏夏洛克的唯一生活来源。因此,当评价似安东尼奥这般吹残折磨自己的仇人时,夏洛克的表明赞许之词不能信以为真,而应将其理解为反话正说。由此也可窥见,莎翁借夏洛克之口,无情地批判地了安东尼奥狭隘的民族之情及对他人的无情打压和贬损。

因此,剧中人物的言语反讽,有力地揭示了莎翁对愚昧无知和残忍的批判。

四、《威尼斯商人》中的戏剧反讽

除了言语反讽,该剧中也存在戏剧反讽。通常,戏剧反讽涉及到观众与剧中人物间的认知意识差异。换句话说,戏剧反讽里,读者理解并意识到剧中人物自身未意识到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言行,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中,可以找到一显著的戏剧反讽:夏洛克极力坚持按照契约规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取一磅肉。面对威尼斯公爵、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及鲍西娅这帮基督徒,备受歧视的夏洛克在法庭上单枪匹马地按照契约精神争取自己的应有权利,即从夏洛克胸口附近割一磅肉,因为安东尼奥未能如期归还夏洛克之前借予的3000金币。而这一磅肉却意味着安东尼奥性命的丢失。起初,这帮基督徒不断地恳求夏洛克慈悲为怀,饶恕安东尼奥,并主动提出加倍奉还所借之款,但夏洛克却不为所动。这帮人中,威尼斯公爵最先站出来恳请夏洛克宽恕安东尼奥:“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 4 P153 而夏洛克依然一意孤行,执意要求自己应得的那一磅肉。此时,鲍西娅出面,口吐莲花,深情地呼吁夏洛克放弃索取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那么犹太人应该慈悲一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现实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性…….我们既然祈祷着上帝的慈悲,就应该按照祈祷的指点,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我说了这一番话,为的是希望你能够从你的法律的立场上做几分让步;可是如果你坚持这原来的要求,那么威尼斯的法庭是执法无私的,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4 P165-167

此刻,夏洛克手握契约这把尚方宝剑,我行我素,坚持践行契约。在众人恳请未果的情况之下,这帮基督徒便开始挖苦嘲讽夏洛克,他们未称呼其名,相反却歧视性地称他为“犹太人”。

但鲍西娅的介入却使整个事态出现惊天逆转,从此夏洛克也逐步走进鲍西娅为他设置的陷阱。在恳请慈悲未果情形下,鲍西娅转而肯定夏洛克与安东尼奥所签契约的合法性。听了鲍西娅表面的赞许之词,夏洛克如遇故知,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同盟。但他哪知道,这却是鲍西娅为他精心布置的一个陷阱;因为鲍西娅要求夏洛克严格按照契约规定,从安东尼奥胸口割一磅肉,不许多,也不许少,而且也不许让安东尼奥留一滴血。此时的夏洛克方如梦初醒!上当矣!现在的夏洛克可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鲍西娅的解读之后,夏洛克意识到契约根本无法执行;他随即做出让步,同意接受付款。然而,夏洛克的对手们此刻却毅然拒绝夏洛克递出的橄榄枝。他们不但拒绝,而且还进一步地以外公公民企图谋害本国功名之罪控告夏洛克。最终,法庭判处将夏洛克一半的财产没收充公国库,一半归她女儿杰西卡及女婿罗兰佐。不仅如此,他们还强迫夏洛克皈依基督教。对于夏洛克而言,这一判处结果无异于对他判予极刑。之前,这帮基督徒谴责夏洛克对于安东尼奥的残忍无情;而此时,说这话的基督徒对于夏洛克的残忍无情也别无两样。面对对手的残忍,夏洛克绝望地述说道:“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4 P181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安东尼奥这帮基督徒,在身处困境时不断地恳请别人给予宽容同情。而当他们春风得意之时,却落井下石,不依不饶;他们此刻完全忘记“宽容忍让”的教义。他们口口声声地讲说宽容,但当需要他们给予宽容之时,他们却蓦然无视、甚至变本加厉地残害对方。在整个庭审交锋过程中,安东尼奥这帮基督徒与夏洛克皆未意识到各自的冷漠无情;身处劣势时,他们都极力要求对方给予宽容同情;身处顺境时,他们却都落井下石、一心残害对方而后快。同时,他们也未意识到各自言行前后的矛盾。但他们的无情与前后矛盾都为逃过读者的双眼。因此,庭审这幕是典型的戏剧反讽。通过这一跌宕起伏的反讽,也可以看出莎翁对人性弱点的批判。

五、《威尼斯商人》中的情景反讽

巧合的是,本剧中的情景反讽与戏剧反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根据定义可知,情景反讽包含出乎剧中人物意料之外的结局。该剧中,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两人都得到了始料未及的结局。起初,夏洛克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能从宿敌安东尼奥身上割取一磅肉,以报其之前对自己的打压之仇。但在他的复仇之路上,命运之手却鬼使神差般地让鲍西娅介入此案,从而使得他的希望不但落空,而且也使自身遭受巨大的精神财产损失。这是夏洛克始料未及的!而对于安东尼奥个人来说,夏洛克的结局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不但成功帮助好友获得佳人,而且也成功逃脱性命之灾。因此,法庭交锋一幕也是该剧中比较典型的情景反讽。通过这一反讽,可以看出夏洛克的一意孤行和顽固不化。他因不知得饶人处且饶人,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几乎倾家荡产、身败名裂。通过这一情景反讽的演绎,也看出了莎翁对夏洛克顽固残忍的批判。

六、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得出结论:莎翁在《威尼斯商人》中巧妙地融入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景反讽。通过这些反讽手法,莎翁以超越种族和宗教的姿态,含蓄地批判人性弱点,即愚昧无知、残忍狠毒、冤冤相报及顽固不化。通过该剧,我们尽情地欣赏到剧中的嬉笑怒骂,在心灵上也受到洗礼。

西方《圣经》有言:“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想你借贷的,不可推辞……只是我哦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5若人人都能按照《圣经》行事,世界将会减少很多恩怨情仇!在此,笔者也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人文关怀、相互体谅、相互关怀。相信,随着文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地和谐、人们的幸福将会更加地幸福美满!

【参考文献】

[1]文旭.反语话语的认知语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缩印本)[M].王玉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黎明.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看《哈姆雷特》中的言语反讽[D].中南大学,2012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对白;反讽

一、寓意于讽的经典

(一)影片简介

电影《傲慢与偏见》系据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通过婚姻问题的一隅生动展现了18世纪的英国社会面貌和中产阶级的风貌,运用反讽和喜剧这两种有力的艺术武器来批判不合理的所谓道德和乡绅贵族阶层的保守观念,揭露其虚伪和愚蠢的本质。该影片以18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为背景,以班纳特(Bennet)一家的几个女儿的婚事为事实主线,以男女主人公之间因傲慢与偏见产生的爱情纠葛为情感主线,整部影片浪漫而又现实。

班纳特太太攀富心重,期望自己的女儿们能够嫁入上流社会。租住在班纳特家附近庄园的未婚阔少宾利先生(MrBingley)爱上了美丽温柔的大女儿简。而他的朋友达西(Darcy)被二女儿伊丽莎白(Elizabeth)的聪慧直率所吸引,却在初次见面的舞会上因出言不逊的傲慢使得伊丽莎白对其心存偏见,后伊丽莎白又听信品行不端的年轻军官威克姆对达西的诋毁,更是加重了内心的误解。最后,达西在偶遇伊丽莎白后向其求婚,言语的傲慢使得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达到顶峰。而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演进,大女儿简与宾利的爱情似乎也充满挫折和误解。

故事的转折从达西给伊丽莎白写信解释开始,对之前伊丽莎白的误解和威克姆对自己的诋毁进行解释。后伊丽莎白参观达西的庄园发现达西接待他们的态度无丝毫傲慢而是非常热情,更使得伊丽莎白慢慢消释内心的偏见。期间伊丽莎白收到关于妹妹莉迪亚与负债累累的威克姆私奔的家信几近崩溃,达西并未因此歧视她的家庭而是真诚地寻找她妹妹并资助他们完成婚礼。一系列的变化使得伊丽莎白消除了内心的偏见,重新燃起爱情之火。

(二)言语反讽的效果

《傲慢与偏见》这部影片的鲜明主题主要是通过曲折细腻的感情变化来体现,而全片的喜剧性反讽手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影片绝妙娴熟地运用反讽这一艺术手法,全片灵活多变,从宏观和微观、旁白和对白等多个角度进行刻画,堪称反讽艺术的典范。简・奥斯汀特别擅长于利用巧妙的语言对白设置场景、营造氛围、推动情节和刻画人物。

第一,文学改编电影中,言语反讽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例如伊丽莎白母亲的粗俗、愚蠢、势利,宾利的犀利、果决,伊丽莎白的善良、勇敢,这些鲜活的人物在反讽对白中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

第二,言语反讽是戏剧与作品结构的支撑点和闪光点,它将反讽的叙述从人物的话语内部扩大到语言之外,引进一种含有双重意味的结构特征。《傲慢与偏见》整部电影从开场到结束都围绕着财产、婚姻与地位这个主题,影射着班奈特太太企图把五个女儿嫁给有钱人的想法,作者嘲讽的语调、讥笑的嘲弄烘托了主题,组织电影的情节结构。

其实,言语反讽通俗来说就是“说一件事,却意味着另一件事”,言辞与其意义出现矛盾才是反讽的本质特点。毫不夸张地说,语言对白的魅力集中在反讽的运用上,包括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和表述性反讽的交错运用,寄予着本影片强烈的评判和理性,对白诙谐而又深刻,在喜剧性的冲突中表达作者的现实主义精神,给读者和观众留下回味无穷的印象。

二、言语反讽行为的种类

(一)阐述性反讽

阐述性反讽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最为常见,它是指说话人发出的话语本身是对命题的真实性的一种怀疑,他希望听话者能依据命题的语义结构或语境及时领会自己所传递的相反的含义。就像文学家赛尔(Searle)所言:“阐述类言外行为是使说话人对命题的真实性做出承诺。”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恰当把握了阐述性反讽的用语规律。达西在社交舞会上初识伊丽莎白,此时他对这个孤傲的女孩并无好感,甚至将她和那些追逐荣华富贵的女人视为一流,他的态度傲慢、讽刺,这也让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了不小的偏见,更是将姐姐与宾利之间的感情误解归咎于达西的暗中操控。“An excellent consolation in its way,‘said Elizabeth,’but it will not do for us.We do not suffer by accident.It does not often happen that the interference of friends will persuade a young man of independent fortune to think no more of a girl,whom he was violently in love with only a few days before.”对话中伊丽莎白所提的“friends”指的是达西及宾利小姐并且特指达西。该语言表面上是在指责宾利的左右摇摆和优柔寡断,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借此指责和埋怨达西对于姐姐感情的干涉和破坏。寓意于讽,在智慧的掩盖下有礼有节地表达强烈的不满,诙谐又充满冲突。

(二)指令性反讽

与阐述性反讽不同,指令性反讽所指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到的人去做其话语传递的动作,即说话人所传递的命令需要结合语境和场景分析,才能领悟其反讽的旨意。譬如电影对白中:两位主人公互相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再见面时十分尴尬,然而其后达西通过了解,渐渐对睿智的伊丽莎白产生了朦胧的眷念,更是萌生了思慕之情,而机智的伊丽莎白却依旧对达西反感,甚至有抵触情绪,没有发现自己渐渐变化的心境。当二人再次在舞会上相遇时,达西鼓起勇气邀请伊丽莎白共舞,跳舞期间伊丽莎白对达西不礼貌的沉默行为不满,并故意惩罚和讽刺达西:“It is your turn to say something now ,Mr.Darcy.―I talked about the dance ,and you ought to make some kind of remark on the size of the room,or the number of the couples.”这一典型的指令性反讽,是伊丽莎白指责舞伴不合时宜的沉默所体现出的傲慢,并用乏味的提问来惩罚达西的缄默,显示出伊丽莎白的机智敏锐和对达西的不满,并希望接受者理解其言外的讽刺、挖苦和不屑。

(三)承诺性反讽

承诺性反讽又叫承诺性言语行为,是指说话者承诺完成某种动作或行为,而当用语规律中的诚意性原则被违背时,此种言语行为则具备了反讽性质。承诺性反讽的本质是说话者本身不情愿或没有能力实施自己所说的诺言或动作,但却在言语表示上加以阐述,此时就形成了承诺性风格的反讽。譬如:当一直期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嫁入上流社会的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时,她寄希望班纳特先生来“说服”女儿改变心意。而班纳特先生在妻子女儿当面向自己陈述后对伊丽莎白说:“An unhappy alternative is before you ,Elizabeth.From this day you must be a strange to one of your parents.Your mother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 not marry Collins ,and I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 班纳特先生的反讽性承诺“I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是针对太太的逼迫和威胁进行的反戈一击,却使伊丽莎白处于一个滑稽可笑的、进退两难的局面。因为班纳特先生之前的言语行为(答应出面处理问题和要求班纳特太太当着伊丽莎白的面重申其要求等) 给了班纳特太太很大的希望,毫不质疑丈夫会站在自己一边,所以班纳特先生这一突如其来的承诺性反讽意味更加强烈。班纳特太太不仅希望落空,而且要求乃至追求都遭到了有力的否定。

(四)表述性反讽

表述性反讽的前提是交际双方间建立某种社会性心理关系,即侧重于表达性语言之外行为的言外之意,该种行为是对命题内容所述的事物状况的表达,也是说话人对某种心理状态的阐释。在此类话语中,通常有表示感激、恭喜、遗憾或者欢迎等情感词语,其用词的主要意图是对接受者的行为作出贬否的评价,说话人的反讽含意往往可以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推断出来。譬如,在影片中男主人公达西(Darcy)第一次向女主人公伊丽莎白(Elizabeth) 求婚时遭到了断然的拒绝。Elizabeth 用尖刻的言辞指责他破坏了Jane 的幸福,毁掉了Wickham的生活,进而坦言:“I felt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revai1ed to marry.”Darcy 对此震惊而又羞愤:“and this is your opinion of me ! This is the estimation in which you hold me!I thank you for explaining it so fully.”在这段对白中Darcy 所言的“I thank you ”就为典型的表达性反讽。Darcy长期以来对于自己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感到自信,惯于自命不凡,所以当他带着些许傲慢的口吻向Elizabeth 求婚时,从未想过这样的尴尬局面。此时此刻他听了Elizabeth 毫不留情的尖刻指责时,内心的惊诧和挫败感是不难想象的,但身为颇有修养的绅士,他不能只“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甚至饱含贬义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

三、结语

《傲慢与偏见》堪称反讽艺术的典范,在影片角色的设定和丰富上,反讽的言语行为使得形形的人物愈显生动,对于表现作品主题、凸显人物性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人物的个性特征鲜明而极具讽刺地强调出来,就像漫画中一个政治家的鼻子和眉毛那样。本影片在文学史和社会发展史上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简・奥斯汀通过精妙娴熟的技巧将平凡简单的生活对白和人物描写得生动有趣,使得《傲慢与偏见》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显示出深厚的时代积淀和关于人性、生命的深刻哲理,这一独具魅力的语言和价值观不仅给予读者文学上的盛宴,更在思想上产生革命性的启迪。

[参考文献]

[1] 石晓红.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反讽”对白――《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言语行为理论应用[J].青年文学家,2009(09).

[2] 胡舒莉.《傲慢与偏见》:全讽刺的艺术[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