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体经济金融化

实体经济金融化

实体经济金融化

实体经济金融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范式 金融 实体循环经济 超循环 耦合

一、引言

“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从中国目前转型攻坚之难,可以发现实体循环经济通过在领域、规模方面的扩展,对于可持续发展范式的重要战略意义。湖北省“十二五”谋划“跨越式发展”,一个重要的源动力来自于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在国家整体战略取向降速(GDP增长率预期下调)、转方式(资源利用方式)、调结构(产业结构、利益分配结构)的大背景下,湖北的“跨越式发展”不能是传统范式的发展:既不能是对相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被动承接式发展、也不能是对相对发达地区过去发展模式的复制式发展,而必须是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约束条件下,基于发展范式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就“五个统筹”布局的国家战略而言,湖北的发展应是以突出“两型社会”特征为基础的“跨越”,而是否能够可持续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发展实践,应是湖北“跨越式发展”范式的核心要义。

二、全球价值的“金融内生”循环经济新范式

(一)金融“脱耦”限制了实体循环经济发展空间 传统循环经济理论,视角集中于实体经济物质循环,虽然可以在物质循环载体上讨论价值循环与信息循环(罗丽艳,2005),但属于虚拟经济范畴的金融运行却在理论和实际运行机制上,外生于循环经济系统。而在金融运行核心化的现代经济中,这意味着将不存在由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的、以新增长范式姿态出现、以循环经济革命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为核心绿色生态经济革命。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看,一方面,由于与金融 “脱耦”局限了应用领域,使得循环经济难以成为整体经济系统的生态增长范式,无法满足以“两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带动综合配套改革成功的国家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传统循环经济本身在“两型建设”中的发展势头,也因主要依赖财政渠道的计划资金支持,而来自更加市场化渠道的“金融支持”,虽然在政策的一再支持鼓励下,却因缺乏融入循环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使得抑制实体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难以消除。因此,如果没有循环经济理论的更新,就难以为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的“耦合”提供理论支持,而“纲要”关于十二·五时期“引导投资…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的规划,其效能未免存疑。

(二)范式变革是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重构的核心 所谓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金融规则重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最大诱因。而如能从“过度金融化”角度剖析危机的策源,也就可以从金融危机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低碳金融”之兴起,察觉国际金融着眼于“绿色产业革命”的竞争,正始于金融资本在实体循环经济领域的布局。一个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深入融合(耦合)的时代正不可阻挡的到来。为了讨论作为“跨越式发展”核心的“两型建设”范式,本文提出了一个“范式形成模型”,如图(1)。由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金融可持续竞争力重构的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强势金融资本,借传统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借“生态责任”之名,力求主导“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思想的话语权,主要从提前布局“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革命”的角度,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结构与范式转变,从而实现以话语权、资本、技术优势主控全球经济金融新格局的战略转移。由于这是出于长期利益的战略安排,因此足以逐渐克服制约金融资本内生融入循环经济的障碍,虽然金融资本从来不会真正从“生态责任”出发、推动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的耦合,但受长期竞争优势的利益驱动,属于“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协同优化耦合”的新增长范式的时代将不可避免的到来。对我国而言,如果在思想、行为、范式形成方面,不能摆脱被动反应路径,势必在以范式变革为核心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迁中丧失先机,面临长期的不利竞争格局。因此,有必要调整生态利益分配的政策组合、主动树立包括金融系统在内的整体经济系统“生态责任”意识,谋取“绿色经济”话语权,充分利用循环经济起步低,应用空间大的“后发优势”,明确“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协同优化耦合”为“两型社会”的建设范式,切实推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耦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而承载这一国家战略的最合适地区,莫过于已开展“两型建设”综合改革试验有年、正谋划“十二五”跨越发展的湖北。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系统的协同优化耦合,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想范式,在2012年初露端倪的“中三角合作平台”,包含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是该范式最佳的功能辐射平台。系统学超循环理论,对于研究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这两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相互耦合行为,是最恰当的理论研究平台。

实体经济金融化范文第2篇

一是以专项企业债券形式,实现重点领域“点对点”融资支持

企业债券的最大特点是募集资金指定项目用途,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点对点”融资支持。201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出台了城市停车场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双创孵化、配电网改造、绿色债券等七个专项债券发行指引,这些专项债券是在企业债券制度框架内“量身定制”的债券品种,主要是针对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特点,统筹各项债券支持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相关领域并发挥示范效应。2016年,上述专项债券核准规模达到1115.1亿元,其中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495.2亿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248.8亿元,有力支持了相关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建设。此外,为积极支持企业降低杠杆率,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率先推出了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专项债券品种,支持符合条件的实施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债券,债券资金与债转股项目直接挂钩,解决债转股实施机构的融资难题。

二是开展融资政策巡讲,打通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为更好地推动融资政策落地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11月启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融资政策巡讲,巡讲专家包括研究机构、企业债券技术评估机构、证券公司负责人等,巡讲内容既包括企业债券的政策解读,也包括债券的实务操作和典型案例,巡讲对象为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分管融资工作的负责人,相关部门以及地方企业有关负责人。截至2016年底,巡讲已覆盖17个省区市,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完成全国所有省区市的巡讲工作。此次巡讲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各地高度重视,平均每场参加人员超过300人,巡讲过程中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和政策答疑,受到了各方尤其是债券发行人的高度关注和好评,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三是简化申报审核流程,主动探索向企业债券发行注册管理制过渡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企业债券的受理和业务接待全部在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实行阳光审批,并在60个工作日内按时办结。为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探索企业债券由核准制向注册管理制过渡的有效途径,将企业债券审核中的合规性审核、财务指标审核等技术评估工作委托中央结算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两家技术评估机构负责,建立了完善的技术评估规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则集中精力负责品种创新、准入和信息披露相关规则的制定。

四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企业债券事中事后信用监管方式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企业债券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开发完成了企业债券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并上线运行,整理了相关机构的基础档案资料和债券业务数据。二是开展了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工作,通过案例评价、社会信用评价、主管部门评价、发行人评价、技术评估和登记托管机构评价、市场机构评价、专家评价等多个评价维度,对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在债券承销、发行和存续期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评估,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纳入企业债券信用档案,以督促相关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五是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和处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实体经济金融化范文第3篇

新时期以来,金融经济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实体经济,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具体分析如下:

1.积极作用

由于金融经济发展迅速,因此在国民经济领域的位置愈加突出,这也是更多的社会资源向金融经济范围倾斜,在整体经济发展中,金融经济的资源配置、资金盘活作用更加明显,对实体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消极作用

如果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失衡严重,就是使金融经济失去约束力,甚至出现金融经济妨害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同时也会对经济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本质而言,金融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是两者之间关系分离的化,实体经济将会受到严重破坏。因此,两者之间制衡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分离进行防范管理。

二、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变化成因分析

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分离,是由于金融经济的快发膨胀造成的,如果这一趋势不加以遏制,必然会造成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伤害。造成两者之间关系分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金融资产占比扩大

随着金融资产占比的不断增加,其市场风险也在持续扩大。如果实体经济的发展长期滞后于金融经济,则会造成经济环境失衡。无论从国民经济基础法系还是发展历史分析,实体经济都是国家经济的根本支撑,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实体经济后,才能为金融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金融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背景,只有实体经济繁荣,才能带来金融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在国际贸易中,实体经济进行交易必须有外汇支持,而这正是金融经济的影响范围。金融经济能够在国际交易中发挥中介作用。而金融经济的参与和渗透,必然会带来多种金融风险。在这一因素作用下,金融交易的频度和额度也会超越实体经济,从而造成金融资产占比明显提升。这一现象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同时也为经济环境带来了新挑战,由于金融经济高度集中,会造成社会经济的损失。

2.制度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

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度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从制度层面而言,由于金融经济的膨胀,使金融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投机主义、非理易、盲目交易等行为,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金融经济约束力下降造成的,制度的缺失使金融经济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制约。从技术层面而言,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金融经济的种类更加丰富,金融交易数量的增加,造成金融资产所占比率不断上升。

3.金融管制缺失造成金融经济自由膨胀加速

实体经济金融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 制度优化 评估指标

一、引言

2013年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对经济和金融两个层面做出了相似的评价,即总体平稳、结构性矛盾突出,明示GDP总量尚在容忍区间但质量欠妥,金融体系无系统性风险但效率堪忧。惠誉调查发现中国信贷总量对GDP的比率在5年内由75%增加到200%,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比较低下。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金融发展呈现出量性增长过速、质性发展不足的特征。如何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质量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也是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应有之意。本文基于金融制度评价的视角,通过构建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以期反应金融服务支撑和引导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为观测金融问题、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早期关于金融制度优化指标体系的探索可以追溯到Goldsmith(1969),他建立了以金融相关比率FIR为核心的金融发展指标体系,通过1860-1960年的数据对16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做出定量评价。另一位金融大师McKinnon(1975)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深化的经济货币化指标---M2/GDP,即该指标反映了货币金融体系的支付中介和动员储蓄职能;但受限于数据可得性,货币总量总要以M1、M2为基础构造,因而更多的是代表交易职能,而难以反映金融体系联结储蓄与投资的功能;即便将货币的总量扩展至M3,仍未能很好的衡量金融体系发展,尤其是金融效率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Levine为代表的学者构建了以下金融发展指标:非货币金融深度指标、国内金融机构的相对地位指标、金融资产的配置状况指标等用以反应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两个层面的数据研究表明:在不发达国家,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而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

以上学者所提出的指标侧重于银行等传统部门的发展,而对金融市场上日益庞大的股票和债券市场重视不足,这一特点在衡量发达国家金融发展水平时更为突出。为弥补这一缺憾,世界银行于1999年提出了一系列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指标:金融中介的规模与活跃性指标、商业银行的效率与市场结构指标、其它金融机构的规模和效率指标、股票与债券市场的发展指标等。

国内学者谢平(1992)、易纲(1996)等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状况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胡鞍钢等(1999) 、樊纲等(2000)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几乎不相关。而谈儒勇(2000)、周立等(2002)运用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指标、金融市场的变量指标等通过多元回归、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金融发展的量化指标从侧重于反映金融发展的深度,到重视金融结构、规模与效率等,体现了金融评价指标随着金融功能多样化发展的历史性演进,也说明金融市场复杂性、金融发展的层次性必然要求采用组合指标以全面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水平和层次。

三、我国金融制度优化指标体系构建

金融制度优化指标体系是对金融体系发展状态的描述,它以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第一推动力”为基本立足点,应用结构化和层次分解方法构建指标体系,使用状态比较方法予以评价。我们认为,基于金融的功能观视角,金融效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效率;二是金融对经济的引导效率。

要构建金融市场制度优化的指标体系,首先必须给出判断金融制度优化的一般定性标准,而后要对金融制度优化程度进行具体分析,因此本部分内容由我国金融制度优化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构建两部分组成。

(一)我国金融制度优化的评价标准

金融制度优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指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的支撑和引导的一种帕累托改进。因此,金融制度优化的评价标准也须从金融对经济的支撑和引导两个方面入手。

(二)我国金融体系支撑效率的评价标准

金融对经济的支撑效率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重在强调金融是如何更好适应并且推动经济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作为被动主体的角色出现,各种金融工具的产生、金融结构的调整、金融政策的推行都附属于经济发展这一宏观目标,最终呈现出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协调的格局。其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三)金融体系各子市场协调发展水平

在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主体的需求层次,各子市场在资金配置期限、资金配置额度、资金配置工具复杂度等方面侧重不同,但为了完成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撑,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它们在一定时期内会形成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关系。然而从短期来看,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或者实体经济的反应迟缓,金融市场长期处于不均衡状态,如何衡量这种不均衡性就是我们评价体系考虑的首要内容。

(四)金融市场整体的规模大小和产品多样性

金融发展的大小是相对于实体经济发展而言的,过小则束缚经济增长;过大则容易激起经济泡沫。因而,合适的金融规模对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至为重要。金融产品是金融交易的客体,是否拥有满足不同金融期限、金融风险、金融成本等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产品决定着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能否起到有效的支撑。

(五)金融结构变迁、金融制度改革与实体经济的适应发展

金融体系要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撑,还应避免自身的畸形发展,必须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为主要导向,减少或者避免行政干预。因为政府干预造成的市场扭曲程度大于市场失灵本身。在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有两个侧重点:一是利率管制的逐步放开,二是打破垄断,放宽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增强金融市场竞争。

(六)我国金融体系引导效率的评价标准

金融对经济的引导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推动和牵引成效,重在强调如何发挥金融体系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作为主体的角色出现,各种融资方式、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金融改革的深化都将成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其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七)金融与实体经济宏观调控

实体经济运行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需要政策协调配合,综合运用好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金融政策工具,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扭转经济发展呢的不利势头如通货膨胀等,较好地实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引导功能。

(八)金融与实体经济结构优化

经济发展既是经济数量的增长,更是经济结构的优化,而结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机制来实现的。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既可以很好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通过对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实现对实体经济的引导,从而使得实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九)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成效

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效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的效率上,即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根据金融发展理论,金融体系主要通过提供支付体系、动员储蓄和改善资源配置等方式增进经济效率。

(十)金融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封思贤等(2011)认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积极转变增长方式。我们一般将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增加而获得经济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为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引进先进工艺、改善管理水平等方式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集约型增长。因而,金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亦是金融对实体经济引导功能的表现之一。

(十一)我国金融制度优化的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我国金融制度优化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优化我国金融制度为目标,以金融对经济的支撑和引导为主线,以一级目标、二级指标和操作指标构成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反应金融制度优化状态。具体思路为:以优化我国金融制度为总目标,将这一总目标分解为两个子目标,即金融对经济的支撑目标、金融对经济的引导目标。进一步分解两个子目标,即将金融对经济的支撑目标和金融对经济的引导目标进一步分解为8个二级指标,然后在基本目标之下分解为若干个三级指标。

1.金融对经济的支撑效率指标设定

(1)反映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

主要包含6个三级指标:金融总资产与GDP之比、参与主体的数量、企业贷款增加额与间接融资总额之比、非国有企业贷款与GDP之比、金融业职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之比、金融产品多样化。

(2)反映金融结构变迁的指标

主要包含3个三级指标:M2/GDP、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货币市场交易额/ 资本市场市价总值。

(3)反映金融资产配置状况的指标

主要包含5个三级指标:贷款总额/储蓄总额、股票市场融资总额与GDP之比、金融资源配置期限结构、基础金融资产规模与衍生资产规模之比、信贷结构比例。

(4)反映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指标

主要包含5个三级指标:市场集中度、市场竞争力、民间金融资本占比、存贷利差收入占比、金融机构类型多元化。

2.金融对经济的引导效率指标设定

(1)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宏观调控的指标

主要包含2个三级指标:居民消费信贷余额/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M2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弹性系数。

(2)反映金融与经济结构优化的指标

主要包含2个三级指标:金融资源在产业间配比、各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

(3)反映金融与经济发展成效的指标

主要包含5个三级指标: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GDP 的增量/资本形成总额、国企获款比例/国企GDP 贡献度、存款+贷款/GDP、企业自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

(4)反映金融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

主要包含3个三级指标:人均贷款、全要素生产率、资本要素生产率。

3.我国金融制度优化指标体系指数模型

金融制度优化指数模型是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由一个总指数,即金融制度优化总指数,两个分项指数,即金融对经济的支撑效率指数和金融对经济的引导效率指数构成的评价指数体系。

指标权重的分配是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调整赋值来进行。具体做法是:选择xxxx年为基期,通过指数化的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级指数。其中,一级指数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分层加权总和,总指数为一级指数的加权总和。模型框架见表1。

四、结语

当前,根据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引导效率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金融制度优化指标体系为分析中国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引导状态这一极具争论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视角,但其实证研究远未完善。本文尝试性构建了中国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引导效率的综合指标体系,是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研究的新拓展。需要指出的是,该项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理论与方法仍需进一步的整合,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美]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美]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Ross Levine :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 Views and Agenda [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Vol35 ( June 1997).

[4]谢平.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1992(11).

[5]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6(12).

[6]胡鞍钢.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1999(03).

[7]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在90年代的发展[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02).

[8]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

[9]封思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支持—来自长三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05).

实体经济金融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产业 实体经济 作用 发展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支持的同时,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关于实体经济与金融产业的关系更加引人关注。本文以金融产业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在分析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金融产业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策略建议。

金融业的重要地位

金融产业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那时就出现了货币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贷业务,公元前5世纪出现金融性商业机构的雏形,在公元16世纪出现银行,17世纪出现股份制银行,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金融产业已经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深入,金融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各方各面都需要金融产业的支持,可以说,金融产业的增长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营造适宜金融产业发展的大环境,目的就是通过金融产业的适度规模增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为实体经济的增长提供信贷支持,为技术的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产业早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核心产业,而金融产业发展的成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经济学家的研究和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随着金融产业的不断扩张,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存在波动的,在金融产业发展的初期,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金融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开始呈现下降的态势。也就是说,金融产业不能无限度的扩张,其与实体经济的增长关系存在一个度,超越了这个度,金融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会减弱。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金融产业无限制的扩张所形成的恶果,而金融危机不仅危及到虚拟经济,最终也向实体经济蔓延,对经济体的各个产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吸取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惨痛教训,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一再强调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作用,在大力发展金融产业的同时,强调要处理好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引导金融产业适度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产业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推动实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增长。

金融产业对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

(一)实体经济是基础,金融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这个基础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归根到底是实体经济的强盛,金融产业的发展要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实体经济的强大基础作为根基,才能取得良性的发展。这一点,已经被世界各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所验证。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金融产业脱离监管,无限制的疯狂扩张的结果。为了获取巨额利润,美国一些投资公司和房地产公司,在实体经济发展出现滞胀,房地产业发展出现巨大泡沫的情况下,盲目将房地产的次级贷款证券化,并且作为优质资产上市,在房地产泡沫的虚假繁荣表现下,造成了金融产业的虚假繁荣,结果泡沫破裂,用户无法偿还贷款,连带整个资金链条出现断裂,最终引发次级贷款危机。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金融产业在没有实体经济作为支撑的情况下,盲目扩张,最终引发恶果。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两方面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我国经济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只有坚实的实体经济成果做基础,才能有金融产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是凭借东南沿海地区大量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和成长,打下了坚持的基础,推动实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做大做强,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断强化,这样,顺其自然的,我国的金融产业得到了初步发展,之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转型,对于资金、资本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这就使得金融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现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

综上,从我国和美国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表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金融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这个基础,实体经济的强大决定金融产业的强大,如果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做基础,金融产业不过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不可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金融产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是根本

金融产业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一个是提高产业的资本积累和资本的使用效率,一个是为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帮助。但这两方面说到底,都是为实体经济发展而服务的,所以,金融产业要摆正位置,明确自身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服务。

1.金融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通过金融机构予以集中,而在金融机构集中后的资金,可以形成合力对实体经济领域进行投资,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作为专业机构的中介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转变实体经济领域资金短缺的问题,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随着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日臻完善,企业经营的成本也逐渐降低,最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的出现,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得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从而有效降低了企业的风险,另外,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的出现,使得信息能够实现有效传导,降低了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从而使得整个市场更加高效。

2.资本有逐利性,金融机构在进行投资时,势必要选择那些发展前景良好,有巨大投资回报的领域。而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回报明显高于一般行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景也具有广阔的空间,需要大量的资金搞研发。这些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金融机构投资的重点领域,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势必会带动我国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一再强调要实现转型发展,实现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金融产业的发展顺应了我国发展的需求,将资本向高新技术领域引导,推动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雄厚技术实力的现代化强国。

金融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从上文可以看到,实体经济是金融产业发展的基础,而金融产业的发展反过来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二者的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要处理好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那么金融产业如何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进而推动实体经济的扩大呢?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政府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环境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而金融产业的大发展,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金融产业规模的急速扩张,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方式,旧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发展的需求,存在很多漏洞,一些金融机构和个人,就利用这些漏洞钻空子、打球,使得金融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违规现象,金融机构成为某些人违法获取资金的工具,长此以往,这些问题会严重损害金融产业的良性发展,抑制金融产业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因此更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改善融资环境,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例如,加强征信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鼓励和引导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加快金融中介担保体系的建设;与司法部门合作,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高利贷和脱逃债务等现象。

(二) 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银行机构在执行信贷投放时,要首先把实体经济作为信贷投放的重点。各金融机构应确定信贷向实体经济投放的比例,并且在绩效考核时,将把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度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把确保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部门领导升迁的主要考核指标。其次,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网点建设,特别是向基层延伸。金融机构要作好对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扩股和监管工作,发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将其作为金融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同时注重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确保“三农”建设的开展。再次,要做好民生金融的服务工作,满足广大群众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消费的金融服务需求。第四,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金融机构服务的覆盖面,实现跨区域、跨领域的金融服务。第五、金融机构要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金融机构要从自身实力出发,根据自己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通过信托、融资租赁等方式,扩大社会融资的规模,同时加强与保险业、担保业和金融中介结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展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领域和范围。

(三)金融机构要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地理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一大批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中小企业面临着业务转型、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很难与大型企业相抗衡,在争取银行信贷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兴衰决定着我国实体经济能否良性运转,因此,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是金融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各金融机构必须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局面,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简化中小企业的贷款手续,切实落实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方针,使中小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规模扩张和技术升级。

(四)金融机构要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化的金融人才

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机构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进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建立金融人才交流机制,引进行业外和国外的优秀人才是一方面,但是不能满足大量的人才需要。因此金融机构要与高校合作,通过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大量有技能、有品德、有干劲的新型金融服务人才。在与高校的合作过程中,金融机构可以将自身对人才的要求告知高校,而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时,就可以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对于人才的要求,量身定制地培养出金融机构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于实体经济。只有打造一支过硬的、有技能的专业金融服务队伍,金融机构才能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有效发挥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实体经济是金融产业发展的基础,而金融产业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二者要均衡适度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强化政策扶持和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也要从自身建设入手,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金融机构要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化的金融人才。只有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陆文宁.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银行难贷款”与“企业贷款难”.南方金融,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