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地调研报告

基地调研报告

基地调研报告

基地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农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实施高产农田建设,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土资源部门如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在全州各地掀起中低产田改造工作高潮的同时,抓住机遇、创新机制,加强保障、狠抓落实,大力开展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建设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资源保障,通过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滇中高原东南部, 位于长江、红河两大水系上游分水岭地段,辖4乡10镇163个村委会(社区),人口44万,土地总面积3536平方公里,据20xx年土地更新调查资料显示,耕地面积64.4万亩,其中,纳入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5万亩。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给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趋紧,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整理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破解土地和资金等要素制约的有效途径来抓,积极制定政策,采取向上级争取项目,不断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自20xx年开展以来到20xx年为止,5年间全县共投入资金4681万元,完成土地整理项目6个,整理面积37077.77亩,实现新增耕地9166亩,从而实现了我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全面保障了近几年来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目标。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要逐步建设一批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产农田。围绕这一要求,**县国土资源局通过反复实地踏勘论证,选择具有条件的项目区按流域或水系编制了具体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和可研报告,按照“流域治理,统一布局,集中连片,因地制宜,环境协调”的原则,扎实推进高产农田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把高产农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与区域水系整治同步落实;与发展现代农业同步安排,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二)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建设思路。我们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认真总结高产农田建设经验,不断拓展高产农田建设思路。一是把高产农田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建设“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标准化农田格局,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把高产农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契机。在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区,大力推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要求,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把高产农田建设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双挂钩”、集体用地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项目区城镇化建设,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三)严格监管,确保工程发挥长期效益。我们建立和完善了项目实施管理各项制度,积极探索项目后期管理方式,使高产农田做到了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长受益。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规划化”的要求,全面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各地在坚持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告制、跟踪审计制等五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定和完善了从项目选址到工程后期管护各个环节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在项目后期管护上,各地因地制宜落实管护主体,探索管护方式。

(四)尊重民意,营造良好氛围。高产农田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在高产农田建设的各个环节,我们始终注意尊重农民意愿,顺应民意定规划,依靠民力搞建设,发挥民智抓监管。在项目设计阶段,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要求作为规划设计的重点;在项目实施阶段,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与监管;在后期管护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地落实管护主体、管护方式。

三、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一是提高了农田排灌能力。通过建设,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二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建设标准田块,新建改建田间道、生产路,为机械化耕作创造了条件。贯通项目区周边道路,方便了农业机械进出和农产品运输。三是提高了 土地利用率。在土地平整过程中,通过对原有的高低不平、局部凌乱、零星的田块进行合并和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按照耕作层剥离堆放、土地平整、耕作层回填等工序进行施工,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四是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通过合理配置排灌沟渠、田间道路,可节约农业用水、缩短灌溉时间、方便田间耕作,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实质性提高。实施高产农田建设,将田间道、生产路建设与“村村通”工程结合起来,把零散村庄与中心村建设结合起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居民点实行统一规划,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家园,改善了交通条件,美化了村庄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三)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显著改善。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在高产农田建设中,通过开展土地平整,修建灌排水利设施,建设农田防护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有效地改善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二是净化了农村水环境。通过修建各种农田水利工程,完善灌溉主渠道,新建桥、涵、闸等过水设施,使项目区形成了“有水能用、水多能排、水少可引、灌溉无忧”的局面。

(四)农业发展得到有效带动。我们始终致力于通过高产农田建设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通过农业生产规模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带动现代化,以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罗川镇是全县高产农田建设示范区,也是无公害蔬菜种植区,土地整理项目建成后,水稻亩均增产约50公斤,项目区内生产的优质稻米畅销全省内外。折江、上海等外地客商到罗川与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区农户签订了耕地租用合同,投资建成了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和花卉生产基地。

四、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对土地整理是稳定提高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化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在工作中不够重视,致使有些土地整理项目在实施中不太顺利。

(二)土地整理涉及的问题面广,思想工作难度很大。目前,土地整理中田块调整、权属变更、房屋拆迁、地上附着物补偿等问题还没有具体的政策依据,缺乏统一的政策措施,工作难度很大。非凡是工程建设占地问题,各部门的责任是什么,没有具体的规章;对业主投入土地整理效益分成没有具体的鼓励措施,没有形成多元化投资土地整理体系。

(三)整理后培肥土质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土地整理只是对耕作土层进行物理化作业,耕地实施整理后土壤质地发生变化,土壤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含量低,土质的肥力不高,农作物的收成和农业综合效益受到影响。

(四)整理后工程管护制度和责任不明确,建后就毁的现象存在,管护工作无法落到实处,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五)资金投入不足,土地整理受到制约。土地整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资金问题是制约土地整理的一个要害问题。仅靠向上争取和县财政筹集十分困难,将严重影响土地整理的进度。

五、改进办法和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土地资源的实情、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政府优惠政策,激发干部群众节约用地的自觉性和开发整理土地的积极性;宣传土地开发整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干部、群众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二是强化对土地整理工作的领导,县、乡(镇)政府要将土地整理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列入议事日程,将土地整理的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治理,层层落实土地整理目标责任制,使土地整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调动社会各界、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和支持土地开发整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做好扎实细致的工作,推动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权属治理

土地整理是对已利用土地进行治理、调整和重新配置的过程,通过土地整理往往改变了土地现状,原来的权属界线、用地位置、土地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必然涉及到田块重整、坟墓拆迁、房屋合并、权属重划和利益再分配等诸多关系土地承包人的切身利益问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的贯彻“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整理权属调整、房屋拆迁安置等有关政策,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中的权属治理。通过这项工作,既规范土地整理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减少土地整理中的不稳定和制约因素,控制引起新的土地权属纠纷,也为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奠定基础。

(三)抓好科学规划和监督治理,注重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

土地整理是一项融行政、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统一协调、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科学规划是搞好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实施方案和资金预决算;要实行项目工程公开招投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国土资源和相关治理部门要紧密配合,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近期、中期、远期开发整理和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制定便于操作的土地整理实施方案和治理办法,并根据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科学划分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区,分类实施;经过整理的土地,要与规划结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要强化土地整理技术保障,加强政策上和技术上的指导和监督治理;在工程施工中强化监理制,对工程质量和资金运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标准和质量;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制,强化工程管护,防止整理后的耕地荒凉闲置和构筑物的损毁或被占用,充分发挥土地整理后的长期功能和综合效益。

(四)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土质肥力

“沃土工程”是农业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富民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沃土工程”就是要对已整理的耕地质量进行保护和提高。要结合井研畜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来加强农化监测体系和农化信息治理体系建设,抓好“沃土工程”,变废、变污染为宝,充分利用大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对整理后的耕地尤其是旱薄地、坡耕地科学培肥土层,提升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地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民政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领域延伸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实践活动,在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大有可为,同时也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一是全省尚有350万城乡贫困群众需要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二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来以条条为主线、以单位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将转变为民政牵头、块块为主、社区承办,民政部门的工作领域扩大,社会管理和服务任务加重;三是辽宁计划经济比重大,社会组织结构比较单一,需要培育一大批真正按照市场规则建立、在市场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提供社会服务的民间组织,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适应入世的需要。因此,从大有可为的客观要求,实现大有作为的现实目的,需要民政部门全体干部职工有想发展、敢发展、谋求快发展的气魄和胆识;有勇于开拓、改革创新的新思维、新观念;有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符合民政事业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有奋发向上、齐心协力,吃苦耐劳、狠抓落实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

民政工作的特点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吃穿用度、材米油盐。群众利益无小事,困难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因此,我们做民政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时不忘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将困难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为困难群众办点事,办成一件是一件,解决一批是一批,尽我们所能,脚踏实地,一项一项坚持不懈地办下去。在工作摆布上,要紧紧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中心任务,服务大局,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

第一,积极探索建立具有辽宁自身特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力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建立健全具有辽宁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也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当前的中心任务。在思路上,我们要立足辽宁的实际,以保障城乡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目标,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由特定对象向覆盖城乡居民、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由单一手段向多渠道多形式综合运用的跨越,建立解决重点对象重点问题与普遍救助相结合、制度保障与社会互助相配套、灾害救济与经常性扶助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制度体系的设计上就是用制度保障兜底;靠政府对扶贫帮困的投入解决重点人的重点困难(比如“三老”、贫困户建房,集中性临时救济等);靠救灾工作解决灾民贫困户的突发性困难;靠集中捐赠、经常性捐赠和包户扶持等措施使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在工作推进上要抓住4个关键环节:

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从1994开始建立以来,特别是2002年国务院在辽宁开展社保试点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国务院有条例、省政府有实施办法和操作规范、各市有配套政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了延伸到社区的组织体系;低保对象由1994年的3万多人,增加到2002年底的150多万人,绝大多数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纳入了保障范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尽管如此,城市低保制度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个是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压力仍很大。由于我省城市困难群体尚未度过最困难的时期,同时还有新的下岗失业人员,加上并轨人员领取一次性补偿金三年期满后,相当一部分人生活仍然困难,保障压力依然比较大。一个是低保对象的最底生活得到了保障,但特殊生活困难仍未解决。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省的月人均救助额普遍偏低。据测算,按现行的低保政策,全省月人均救助额大体应在70元左右。但目前只有60多元,有的市只有50元左右。同时,低保对象得到的只是最底的生存救助,而不是温饱救助,其看病难、子女上大学难、住房难的问题仍很突出。一个是管理规范基本健全,但落实有差距。在试点中,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城市低保工作操作规范》,还制定下发了《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达标竞赛实施方案》,城市低保的管理制度基本健全,程序基本规范。但由于基层人员少、任务重、手段弱等原因,管理粗放、运行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总的想法是:2003年底前,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初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省月人均救助额达到70元左右;2004年至2005年,进一步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提升低保工作的管理水平,初步建立起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85元左右;2006年至2007年,以建立完善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使城市低保由生存救助向温饱救助过渡,月人均救助额达到100元左右。在具体操作上,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救助指导思想上,要由消极保障想积极保障转变,加大对就业的扶持力度,在保障和恢复生产上发挥作用。对于有劳动能力、有扶持价值的对象,采取“透支低保”的办法,为其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扶持其就业;对那些刚刚就业、立足未稳的低保对象,采取“救助渐退”的办法,在其收入不超过最低工资标准、家庭收入刚刚超过低保标准的情况下,可不立即取消低保待遇,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减少低保补助额,直至最后取消。这样,有利于鼓励就业,防止躺在国家的怀抱里吃救济。二是救助层次上,由生存救助向温饱救助转变。现行的城市低保制度实际上是最低的生存救助,只能保障对象不冻死、不饿死。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度过最困难时期后,应逐步提升低保救助层次,2年后,实现城市低保由低标准、广覆盖的生存救助向温饱型救助转变,使城市低保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三是救助模式上,由重保障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贫困是相对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由于其自身贫困标准不同,贫困面相对差不多,一般在5%左右。近两年来,由于我省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深化改革时期,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纳入低保的人员比较多,是城市低保保障的高峰期。随着重组改制工作的逐步完成,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保障人数将逐步下降。我们把保障人数的变化趋势称之为“灯笼模式”。1994年是灯笼底,保障人数为3万人左右,保障面我0.2%;2003年为灯笼肚,保障人数将达到160万左右,保障面8%左右(阜新市达到20%多),平均每年增加0.78个百分点;从2004年起全省保障人数将逐年下降,到2007年人数将下降到110万人左右,保障面下降到5%以下,平均每年下降0.75个百分点。由于保障人数逐步减少,保障重点从扩面为主,转向提高救助水平为主,逐步提高月人均救助额,争取从2003年到2007年,全省月人均救助额每年提高8元左右,2003年达到70元左右,2007年达到100元左右。四是救助方法上,由单存依靠低保向“七位一体”转变。城市低保制度是城市反贫困的最后一道防线,它解决的是城市困难居民的最低生活困难问题。为了弥补低保制度的缺陷,应从反贫困的高度,以城市低保制度为核心,整合城市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以城市低保为主,以临时救济、社会互助、大病救助、子女就学援助、廉租房、就业援助制度为补充的“七位一体”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解决城市居民的生活困难。

二要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目前,由于城乡差别比较大,企业又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城市困难对象的生活矛盾比较突出,先在城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之户籍改革势在必行,打破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分割的局面将势在必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的省市已经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我省的农村低保工作也有了很好的基础,应该说实现低保工作城乡联动的时机和条件已经逐步成熟。因此,我们要在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基础上,超前思考,深入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在城乡有别的原则下,统一设计,分别实施,加快农村低保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要争取使扶贫帮困的一些主要措施经常化、制度化。扶贫帮困是辽宁的特色,“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扶贫帮困扶三位一体”已经成为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的战略性举措。扶贫帮困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政府重点投入资金解决重点人群的重点困难、集中捐赠、包户扶持等应长期坚持下去,力争形成制度,这样社会救助工作才能有高度、有重点,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要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非典疫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抓紧建立健全各级抗灾救灾工作预案,组织救灾演练,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探索建立紧急情况下救灾物资调度机制,提升救灾工作的综合水平。积极筹集救灾资金和物资,做好安排灾民生活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灾后能够得到及时保障。救完善灾情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全面地做好灾情信息的统计、核查、评估和报送工作。认真落实救灾资金专户存储、专帐管理、实体拨付制度,切实做好救灾款款物的发放、管理。

总之,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问题,不但势在必行,而且现在时机好、机遇好、条件也好,我们要积极推进。这件事办好了,民政工作就抓住了落实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服务中心任务的结合点,也就找到了民政部门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中的根本定位。

二、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城市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的是党委、政府领导单位,单位管理个人的单一管理体制,城市居民的各个方面都由单位包下来,个人作为“单位人”都处在整个管理网络的一个链条上。社区对于居民来说,主要的意义是居住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随着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利益主题的多元化,随着单位办社会职能的逐步弱化,随着社会行政管理体制由纵向的条条为主向横向的块块转变、并向基层延伸,对于居民来说,社区的意义已不再是简单的居住地,而是与社会管理和服务联接的重要平台;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明显增加,联系日益紧密;社区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领域不断拓宽。3年来,全省社区安置和介绍安置就业151.56万人;承担了150.1万城市低保对象的调查、登记、初审和日常管理工作;接收了217万企业退休人员和大部分的登记失业人员;社区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卫生、计划生育、基层卫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生活。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全省10余万社区工作者、自愿者不辞辛苦、不避风险,战斗在第一线,开展排查和预防工作两个多月,最多时监控、观察近12万人,并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了日常服务,为夺取全省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我省的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各地认识程度、工作力度和客观条件不同,这项工作还存在着地区之间发展不够平衡、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社区功能发挥不够充分等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任务与条件不适应。年初我们作过统计,现在社区多的有六十几项具体任务,少的也有四十几项,纷繁复杂。但有相当一部分社区的工作条件却得不到基本的保证。全省有1077个社区办公用房不足50平方米,有166个社区还没有办公用房,有些社区连一部电话都没有。大多数社区每个月的办公经费只有200元左右,有的社区根本就没有,只能靠化缘维持。二是贡献与报酬不适应。社区工作既具体、又辛苦,上面一有紧急任务就要利用休息时间,楼上楼下,走东家、奔西家,个别群众不理解,还有受气挨骂。但社区工作者待遇却很低,人均月补贴只有二、三百元,有的只有一百多元。这样的收入水平难以留住人才,难以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社区建设工作已经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9月上旬,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社区建设工作的职能,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要求,下大力量抓好社区建设。要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保证社区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每个区都要建立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办公用房要达到50平方米以上,争取配齐一站四室(服务站、办公室、警务室、活动室、医疗室),并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建立社区干部补贴标准逐年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补贴标准争取在1—2年内达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要逐步提高社区办公经费标准,满足社区工作需要,今年争取社区办公经费每月达到400元以上。使社区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能力办事,搭建好社区这个城市基层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平台。

三、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积极应对日益紧迫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基地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根据省民委文件要求,我局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育调研情况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十分重视。两县政府切实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民族教育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认真贯彻执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及省、地政府制订的相关条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落实省、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使民族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确保了民族教育的优先发展。(一)基本情况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20xx年新建并投入使用28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目前,乡中心校共有在校学生347人,其中,小学生227人,初中120人,少数民族学生共有55人,占总学生数的16。白银纳鄂伦春族乡中心校,通了省“普九”验收和20xx年“普九”复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现已被确定为地级合格学校。全校共有教职工31人,其中任课教师27人,有7人为中专学历,12人为大专学历,3人为大学本科学历。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合格率为100。教师月工资足额发放。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儿童入学率为100,中小学生毕业率为100,中学升学率为75。中心校配备有41台微机,拥有图书3000册。平均9人拥有一台微机,每个学生拥有9册图书。20xx年中心校开办了双语班,抽调会讲本民族语言的教师开展语言会话课,为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呼玛县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利用省、地、县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增添了新的教学用具,安装了现代化的网络管理系统,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控制学生流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20xx年建起了2964平方米的新教学楼,目前,在校学生653人,其中,小学387人,高中266人,少数民族学生86人,占总学生数的13。十八站鄂伦春族乡中心校1997年通过国家“普九”验收,20xx年又通过省政府复检,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已被确定为地级合格学校。全校教职工65人,共中任课教师55人,10人为中专学历,36人为大专学历,9人为大学本科学历,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达标率为100。教师月工资足额发放。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生毕业率100,中学升学率为80。中心校配备有47台微机,拥有图书10646册,平均14人拥有一台微机,每个学生拥有16册图书。20xx年,中心校成立了双语班,抽调能用鄂伦春族语会话的鄂伦春族教师对鄂伦春族学生开展本民族语言会话课。为了改善民族教育的办学环境,省、地、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并实施新课实验,取得较好的成绩,不断地改善办学条件,控制学生流失。

十八站乡中心校鄂伦春族寄宿班创建于1989年,学校配备了一名领导主管寄宿班,做到寄宿班的各项工作有人管,现在寄宿班人数为45名,占全校鄂伦春族学生人数的50,从1989年起,每年县财政为鄂伦春寄宿班投入13万元,用以保证鄂伦春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支出。

(二)发展民族教育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经过不断的努力,学校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对鄂伦春族等几个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免收学杂费政策,同时还将鄂伦春族学生的助学金分别提高到每年小学生120元,中学生160元,对孤儿采取免费入学,并发放生活费、衣物和学习用品并且在冬季免收取暖费。乡党委、政府为鼓励鄂伦春族学生早日成材,规定并实施了鄂伦春族学生考取本科一次性奖励3000元,考取大专一次性奖励20xx元,考取中专和重点高中奖励1000元,并且报销学生假期往返学校的交通费。20xx年,大兴安岭地委做出决定(大发[20xx]12号)普通高中招生,鄂伦春族学生全部录取,重点高中招生降50分录取。

近三年来,初步统计,共向上级学校输送大学生、大、中专、高中毕业生29名,其中鄂伦春族学生11名。

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始终把民族教育事业当作大事来抓,乡党委、政府依据相关法规对鄂伦春族等几个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免收学杂费,并相继调整了六个人口较少民族学生助学金,将鄂伦春族助学金提高到,中学生每年290元,小学生每年210元;塔河县政府每年还拿出6万元作为教育助学专项资金,对考取大学本科的鄂伦春族学生一次性奖励3000元,考取大、中专的鄂伦春族学生一次性奖励20xx元,孤儿考取的大中专的学生每人每年解决5000元的生活费和学杂费。并且塔河县普通高中招生对鄂伦春族学生实行免费上高中。

(三)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1、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教师业务水平不十分过硬。现在急需业务精、专业性强的新生力量来充实两乡教师队伍,更需要对现有教师进行知识结构、教育理念的更新。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应首先对现有教师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调动教师的积极 性进行新教法、新思路的学习。主动与外校建立联合,进行教师交流,送我们的教师走出去学习、观摩、实践,引进外地优秀教师或是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志愿者,为我们进行新知识、新思想的交流,使我们教师的知识和思想与时代同步,使新鲜血液充实到我们的教师队伍中。

2、由于鄂伦春族乡村经济比较落后,一些鄂伦春族学生家庭贫困,考取高等学府后难以承受高额的学杂费,造成辍学。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建立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为贫困的鄂伦春族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贷款或是借鉴国家建立“西藏班”、“新疆班”的办法,建立“鄂伦春班”,为帮助鄂伦春族贫困学生、孤儿等弱势鄂伦春族学生或其它较少民族贫困学生,应采取这样的形式为他们提供完成学业的保证。

3、两乡的鄂伦春双语班的教师,语言发音够不规范,授课比较困难。教师的发音带有较重的个人习惯,不能达到授课的标准,对学生学习规范的语言发音造成困难。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尽快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国际标准音标,并建议拨付培训专款,以满足双语教学培训的需要,同时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族双语教学的发展。

二、文化调研情况

大兴安岭地区对民族乡的文化发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促进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

(一)基本情况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文化站,占地600平方米,设有一个鄂伦春族陈列室,展厅面积100平方米,馆藏文物有58件,均以鄂伦春族传统生产生活用具为主。设有一个剧场,面积为380平方米,排练厅面积为80平方米,办公室面积40平方米,白银纳乡文化站业余艺术团在职人员1人,演员50人,其中,少数民族45人,编剧人员8人,服装50套,年演场次达到15场,活动经费全部由政府拨付。曾多次参加文艺演出,都获了不错的成绩。

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文化站占地400平方米,在职人员4人,乡文化站没有建立展览馆和文艺队,文化活动主要靠组织群众进行广场文艺演出,活动经费全部由财政拨付。这些由业余演员参加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都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二)文化事业中取得的成绩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文化站积极参加省、地、县组织的各种文艺汇演、民族节日庆典等演出。白银纳乡成功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建国50周年大型文体庆祝活动、多次组团参加呼玛县举办的“呼玛艺术节”、广场文化周等大型文艺汇演和呼玛县运动会,参加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周年文艺汇演,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白银纳乡先后被评为“省先进文化乡”、“全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孟艳华、孟佳等在省、地级文艺汇演中均获得较好的名次,关金芳、关俊兰等编创人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节日的篝火》(舞蹈)获首届少数民族汇演最佳创作奖,《拥抱烈士》、《巴力》、《鄂伦春的生活充满阳光》获创作一等奖,《港微》(桦皮工艺)获金奖,《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年》编舞获最佳编创奖。

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文化站充分挖掘鄂伦春民族勤劳纯朴,能歌善舞的民族特长,老一辈鄂伦春人长期在游猎生活中积累了自编自唱、出口成歌的经验。新一代鄂伦春人秉承了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在塔河县组织的建党80周年歌唱祖国大型广场演唱活动中,获一等奖;在鄂伦春族定居50周年大庆活动中获舞蹈二等奖,通俗歌曲三等奖。王宝贵、谢远臣等在省级汇演中获得很好的名次,《桦林随想》获群星器乐大赛金奖,《西阶依玛》、《鄂乡人民歌唱党》获艺术创作一等奖,《科技兴农靠小康》获省农民科技节二等奖,《鄂乡晨曲》获塔河县文艺汇演二等奖,教育艺术节二等奖。

经过少数民族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民族文化艺术得到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族,为鄂伦春族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虽然鄂伦春族一直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信仰,但是由于缺少资金,没有将民族文化发展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型产业。现在我区两个民族乡均被列入省级“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希望上级主管部门予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使鄂伦春生态风情旅游成为鄂伦春族乡旅游经济的主干。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首先由地、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鄂伦春族文化旅游业初具规模,尽早列入国家和省级建设计划,进而完善建设,打造民族品牌,以特色占领市场份额,促进鄂伦春族文化市场的形成,以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增长。

2、鄂伦春族文化遗产、语言、生活习俗流失太快,现在许多鄂伦春族人已经听不懂或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独有的萨满文化也流失殆尽。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应及时抢救保护文化遗产。结合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关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计划”的契机,把鄂伦春民间文化,桦树皮文化,萨满文化,语言、歌曲等方面进行项目立项,力争得到各级政府支持,并争取将“鄂伦春萨满文化展基地”、“鄂伦春桦树皮之乡”列入民间文艺之乡的行列。

三、民族卫生调研情况

(一)基本情况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卫生院,20xx年10月新门诊楼竣工交付使用,面积360平方米,设有门诊、药局、手术室、X光室、处置室、母婴室。全院职工14人,其中,医护人员11人。各医疗科室设置较为齐全,能开展普通的外科手术,备有心电和B超,基本能满足周边群众就医要求。鄂伦春族结核病患病率比较高,患者经过乡卫生院的长期治疗,使原有患者病情得到好转。该乡共有学龄前儿童146人,全部接种乙肝疫苗;育龄妇女共有514人,待产妇女共有24人,产妇100住院分娩,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死亡率为0;现在年就诊人数约为3600人。

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卫生院(塔河第二医院),面积4084平方米,医疗办公用楼1600平方米,结核病房680平方米,为改善民族乡医院卫生工作环境,20xx年新建成了一幢1600平方米的门诊楼,已于20xx年8月交付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医疗就诊环境。全院现有职工59人,其中,医护人员50人。卫生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物理诊断室、手术室等16个科室。塔河县外事办向日本争取10万元小额无偿援助的医疗器械,还配备双床程500maX光机,黑白B超、脑地形图仪等设备。使一部分原有的陈旧医疗设备得到更新,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针对鄂伦春族结核病为高发病,十八站乡卫生院专门开设了结核病房,经过医护人员的细心治疗,已有部分患者由排菌性结核病人转为不排菌性结核病人。学龄前儿童250名,全部接种了乙肝疫苗;育龄妇女共947人,待产妇女有36人,产妇100住院分娩,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死亡率为0;现在每年就诊人数约为17316人。

(二)民族卫生事业取得的成绩

呼玛县白银纳乡是呼玛县第一个进行卫生院改革的乡;乡卫生院承担了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负责辖区的医疗救治、结核病防治、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20xx年,针对鄂伦春族乡群众的医疗及结核病防治的实际,县政府将鄂伦春族群众的核销医药费从每年拨付5.5万元,增加到了每年拨付15.5万元。

20xx年9月,塔河县十八站乡卫生院完成了医疗体制改革;十八站乡卫生院承担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负责辖区的医疗救治、预防保健、地方病、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县政府在每年为十八站乡卫生院拨付139万元经费的基础上,每年增加5万元,今年拨款增加到149万元。鄂伦春族农民医药费实行全额核销政策,为此,县政府每年拨付鄂伦春族医药费34万元,十八站乡为保证专项资金得到有效使用,成立了医药费监管组织。该组织由县卫生局、乡政府有关人员组成,制定了每人每年核销的额度,并设有大病医药费统筹管理方案,对转院、住院的鄂伦春族患者制定了核销细则,从而更合理有效的使用鄂伦春族医药经费。

(三)民族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卫生技术力量薄弱和鄂伦春族医药研究开发经费不足。两乡卫生院现有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费,专业队伍素质提高缓慢。鄂伦春族医药开发研究经费短缺,制约了鄂伦春族医药研究工作的进程。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省、地、县应对医护人员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加大在培训经费上的投入,解决培训经费问题,对现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从外地聘请优秀医疗人才,到民族乡开展医护工作,

建立鄂伦春族医药研究奖励机制,促进鄂伦春族医药开发的科学研究。

2、结核病是鄂伦春族高发病。20xx年,鄂伦春族结核病患病率为3.19,高于国家结核病患病率标准(国家标准2)。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治力度。

3、两乡的医疗硬件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十八站乡600平方米的结核病房已属于危房,低矮潮湿,不利于结核病人休息;白银纳乡还没有专设结核病房,设立专门的传染病房是控制结核病等传染病出现新发的关键;鄂伦春族乡医疗设施还不齐全,应为两乡卫生院购置必备的医疗设备如:彩超、细胞计数仪、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磁疗机、血流变仪等设备,以提高医疗确诊率,更好地为各族群众服务。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省、地、县加大对卫生院硬件建设投资力度。可采取省支付50,地支付30,县乡自筹20的方法筹集资金,帮助两个民族乡新建结核病房,使结核病人与其他病人隔离,购置必要的设备,有利于提高乡医院初诊的准确率。

我们相信,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们的辛勤努力,鄂伦春族乡的各项社会事业一定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基地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一、当前__(__)沿海产业基地消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__市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东北第二大港口,也是东北内陆最近的出海口。依托部级主枢纽港__港的优越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腹地良好的产业基础,__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呼应国家沿海发展战略、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沿海强省的前沿阵地,是__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战略价值的区域之一。经过开发,__(__)沿海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__(__)沿海产业基地的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加上招商引资的不确定性和渐进性,少数主管单位急于上项目、早投产,于是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在__(__)沿海产业基地开发建设中,有的单位和集体没有制定科学的消防建设规划,又没有对__(__)沿海产业基地的产业项目准确定位,导致自家消防规划不尽合理;

二是个别单位消防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不配套,规划建设不同步。许多个私企业在规划建造厂房、库房和办公用房时,没有依法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出现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缺少等火灾隐患。有的建设未将消防基础设施纳入整体规划,消火栓总数不足;有的虽然接通了水源,但管网的直径小,不符合消防供水要求;还有的企业已经投产,但整个厂区内无任何消防设施,有的虽配有灭火器材,但数量少,工作人员也不会使用;

三是有的经营业主消防法律意识淡薄,违章生产、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个私企业经营业主对消防安全缺乏认识,摆不正企业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贪图眼前小利,忽视安全成本投入,对职工缺少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相当部分园区职工对防火知识一无所知,存在严重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有的单位出现用铜线代替保险丝的严重违章现象。多数个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无人抓、无人管,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安全工作处于游离状态。

二、做好沿海工业园区消防工作的对策及措施

面对经济发展布局的重大调整和即将到来的高速发展期,市政府和公安消防部门必须从__(__)沿海基地消防安全现状出发,积极转变观念,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消防工作跟上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的大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加快__(__)沿海基地消防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树立“消防安全工作也出生产力”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确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消防安全服务和保障。各级消防部门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__省消防条例》《__省政府关于加强消防工作实施意见》《港口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坚持高起点规划,编制出既符合实际又适度超前的沿海地区消防专业规划,使__(__)沿海基地功能布局、消防基础设施、消防队伍建设有章可循。对已经建成的园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本着“适度整改、全面完善、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开展一次消防隐患“陈帐”“老帐”的清理工作,对消防安全隐患逐一落实责任人,实行跟踪督办,同时加大消防监督力度,确保不发生新的“欠帐”。对新建园区坚持源头把关,严格依照消防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确保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同步,坚决防止新生消防安全隐患。

二是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全面加大消防安全监督整改力度,不断提高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要督促企业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划分消防安全责任区,明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明晰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切实抓好企业经营者的消防安全培训,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制度。对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后考试,领证上岗”原则。要督促企业经营者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要针对消防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采取配套措施,进一步规范沿海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保证公安部“第61号令”的有效落实,确保整个__(__)沿海基地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健康有序发展。

基地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首先要明确先进制造业的概念。我们认为,先进制造业是国内新近提出的经济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的。先进制造业主要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制造业,它以信息和知识要素投入为特征。

市委、市政府作出依托新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后,开发区、淇滨区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了重要位置,但从整体上看,新区先进制造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基础薄弱,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1、新区先进制造企业有了一定发展,主导产业初具雏型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决策后,新区制造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机械、化工、医药、建材四个产业主体。截止到今年5月底,已建成制造业项目70多个,其中机械电子类企业20家,2003年完成产值32453万元;化工医药类企业10家,2003年完成产值16336万元;冶金建材类企业13家,完成产值8367万元。最大的两家企业天海集团(新区厂)和天元集团(新区厂)2003年工业产值分别为13000万元和10000万元。

2、园区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新区发挥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各类工业园区来吸引和扶持先进制造业企业。开发区先后建设了民营工业园区、天华科技园区、迈世通生物制药园区三个专业园区吸引项目。现在,又规划了工业园区,扩大了园区规模,把这三个专业园区都囊括在内。如,民营工业园区成立了办公室,为入驻企业提供跟踪服务,由专人帮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保证了企业能够较快建成投产,目前,区内已摆放项目30个,投产11个,2003年实现工业产值6431万元,园区内科技企业占60%。以发展信息产业为主的天华科技园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计划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建设。迈世通生物制药园区已完成投资600万元,戒烟贴系列产品已投放市场。淇滨区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建设,专门在庞村镇划拨了500亩地建立了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还建立了四大班子分包企业和大项目工作组等制度,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协调在建重大项目遇到的难题,对大项目的引进、建设,由专人提供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金山工业园已经入驻5户企业,浙江工业园已经入驻4户企业,汽车配件工业园、食品工业园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园区建设。

3、新区企业体制优势比较明明明显

新区大部分先进制造业企业是外来客商和个人兴办的企业,与老的企业相比,负担轻、扯皮现象少、决策快、适应市场能力较强,能在短期内有较快发展。

4、已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或项目落户新区

新区已有几家技术含量较高的先进制造企业和项目。如

二、存在问题

1、新区管理体制不顺

在调研中,许多企业反映,开发区管理体制改变后,新区管理部门繁多,职能交叉,具体事务运作复杂,操作困难。如企业反映比较多的是税收管理问题,开发区企业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目前有6家税务分局在开发区行使税收征管职能,造成多头管理,给企业带来许多不便。另外还有城建、治安等方面的问题。

2、规模经济优势没有形成

新区先进制造业的总量还小,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分散,整体实力较弱。开发区和淇滨区只有80多家制造业企业,年产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3家。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除天海集团(新区厂)带动辐射了一些汽车电子电器企业外,其他企业基本上没有关联,难以形成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3、企业科技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

先进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新区的企业中,真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企业非常少,大多数企业仍然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大多数企业受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科技投入很少,无力采用高新技术,产品更新换代慢,科技含量较低,适应市场能力比较薄弱。除天海集团、天元公司外,大都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终端产品少。除天海集团、迈世通个别具有相对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外,其他企业基本上没有自主开发能力,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不足。

4、发展资金紧缺,人才匮乏

在这次调研过程中,几乎所有企业都反映缺乏资金,向银行融资困难,特别是私营企业贷款更是难上加难。一些企业即使项目有竞争力,发展形势良好,也很难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融资渠道少、资金紧张已成为制约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桎梏。

先进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匮乏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市在工业企业中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有3308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32000人的10.34%,所占份额太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淇滨区先进制造业企业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只有1%,中级职称人员也只有3%,同时,企业中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比重太小,缺口很大。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我市制造企业工资普遍比经济发达地区低,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据了解,天海集团每年引进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经过几年锻炼,熟练掌握技术后有近三分之二都跳槽到经济发达地区。

三、加快发展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议

1、制定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科学规划

建议市政府制订有关文件,对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详细规划。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我们对制定先进制造业的规划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提出基本思路,即坚持“工业富市”指导思想,围绕“两个率先”奋斗目标,依靠我市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好新区这个平台,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坚持自主发展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大力吸引各种经济成分,培育、引进一批有竞争力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把我市建设成为我省乃至我国有一定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确定重点行业,即发展汽车及零配件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三是明确具体目标,即力争到2006年,新区先进制造业产值比2003年翻一番,达到15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再用4年的时间,使新区先进制造业的产值再翻两番,达到45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

2、加强领导力量,明确责任主体

一是建议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听取各部门的汇报,了解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形势,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每位市级领导都要联系一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经常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对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协调解决。二是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建议由市发改委承担具体工作。

3、确定重点企业,全力扶持他们发展

我市先进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数量很少,要想尽快把我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确定一些企业作为“种子企业”,全力扶持他们发展壮大。通过调研,我们建议对以下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一是在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中,重点扶持年生产能力2.5亿套汽车插接器、100多万条电线束、5万套熔断器盒、5万套中央配电装置的天海集团;年生产能力1200辆改装汽车的东风农用车厂;年生产能力300标准副汽车模具的天淇汽车模具公司(在建项目)。天海集团是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要帮助企业做大作强,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与世界同类先进企业的合作,使之尽快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汽车插接器生产产基地,逐步拓展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抓好天海集团轿车插接器项目的验收和达产工作,加快天淇模汽车模具制造公司年产500标准付汽车模具项目建设进度;做好天海集团高能干式点火线圈项目和一线多路控制系统项目、天淇汽车模具制造公司二期年产1000标准付汽车模具项目和三期年产3800标准付汽车模具项目的筹划工作。

二是在精细化工业中,重点扶持年生产能力2.4万吨洗化产品、8000万罐以上气雾剂的天元公司和年产3000多吨橡胶助剂的联昊化工公司。天元公司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气雾剂生产厂家和第二大洗化用品生产厂家,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公司近年来不断壮大生产规模,开发新品,提高产品档次,建立健全终端销售网络,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公司目标是建成全球最大的气雾剂生产厂家和全国知名的洗化用品企业。近期重点抓好护发素锔油膏生产线项目,沐浴露生产线项目,争取早日见效;与美国最大的气雾剂生产厂家合作生产杀虫剂项目以及与加拿大一家公司合作开发洗化用品项目要争取合作成功。抓好联昊化工公司的二期年厂6500吨橡胶助剂生产线,力争早日投产见效。

三是在生物医药业中,重点扶持在建的迈世通生物医药科技园有限公司。投资5600万元的一期工程正在建设,目前已经投资600万元,GMP车间已经开工建设,戒烟贴系列产品已经开始生产,并对外销售。该公司建成后,可实现1万台胰岛素泵、1亿片贴剂、15亿片片剂、10亿粒胶囊的生产能力。项目主要有胰岛素泵项目、TTS经皮给药贴片生产项目、TTS专用高效智能涂布机。

四是在电子信息工业中,重点扶持天海集团、天马通讯公司和天华科技园。天海集团与美国达威公司合作生产无线电通讯设施项目,已经达成投资协议,应尽快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推动天华科技园一期工程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完工,投入使用;无线电四厂新建的方舱生产线已经投产,市场潜力很大,应扶持其加快发展,开拓市场。通过重点扶持现有天海、天元、天马、天淇、迈世通等企业,争取用3-5年时间,形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2户,超5亿元的企业2户,在做强做大上形成突破,使之形成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力量。

4、发挥比较优势,吸引市外企业

加快新区先进制造业的建设步伐,应充分发挥好我们的优势,在吸引承接先进地区企业转移和利用现有载体做大做强上形成突破。一是利用新区的环境优势。新区有着良好的环境,较完善的服务功能,是发展先进制造业一个很好平台,要充分发挥好这个平台的作用,理顺新区管理体制,避免多头插手、多头管理的弊端。建议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到全国比较成功的开发区进行调研,借鉴他们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理顺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二是发挥成本优势。相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我们的土地资源,煤、电能源、劳动力的充裕和廉价,这些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突出优势。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把优势充分利用好,在承接国外及国内东部发达地区先进制造业的转移上,争取吸引大企业、先进企业到新区落户有所突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5、出台有关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建议市政府制定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扶持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企业给予支持,主要用于解决企业的流资。二中制定奖励措施,年底对新区的先进制造业进行考核,对产值高、效益好、纳税多的企业给予奖励。三是容许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职领办或新办先进制造企业,三年内保留职级和工资待遇,三年后愿意回原单位的恢复其职级。

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树立以服务为重点的观念,增加服务项目,增强为企业服务的功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收费项目。二是继续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四乱”。三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都要认真落实,不能失信于人。四是要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减少办事环节、程序,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提高审批效率。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跟踪落实项目

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始终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发展先进制造业要促进多种模式共同发展,欢迎和鼓励外地企业、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参与到我市的制造业建设中来。在利用外资的政策层面上,应鼓励以全球生产布局为主的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集团来投资,要加强与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企业的沟通联系,力争引进几户世界知名企业到我市来投资。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签订的协议和合同很多,但真正落户见效的不多。要完善政府对招商引资的考核评价方式,强化对结果的考核,以项目的落实情况和生产见效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对在谈项目,要明确专人负责,争取较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对落地在建项目,要加强协调和服务,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对在运作过程中出现困难的重点项目,要由主要领导牵头,成立项目协力组,协调各方面力量,强力推进项目落实;对已投产项目,要密切关注,对其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

7、扩大融资渠道,加快发挥新区工业园区聚集作用

企业融资难是我市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如非凡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久的私营企业,主要是生产瓶装冬凌草饮料、无核枣、缠丝蛋等有鹤壁特色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着独具特色的竞争力。该企业自2003年8月组建至今,在8个市、30多个县建立了销售网点,市场网络已初步建立。为加快企业发展,非凡食品有限公司与香港恒利丰公司达协议,由恒利丰公司向非凡公司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进行合作,但非凡公司也需要投入一部分资金,由于自有资金不足,非凡公司以价值5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申请贷款,已按要求进行完房产评估,最后也没有贷到款。建议,一是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加强与银行的联系沟通,经常性的召开银企座谈会,积极向银行推荐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二是加强与各驻豫股份制银行的沟通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三是加强中小企业服务担保中心的的担保能力,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四是下大力气引进投融资机构落户鹤壁,改变目前金融机构单一、业务不活、机制不灵的现状,大力吸引外资或民间资本,弥补企业贷款难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

加快开发区民营工业园区、迈世通工业园区、天华科技园和淇滨区金山工业园、汽车配件园、食品工业园、浙江工业园等园区建设步伐,积极引导先进制造企业和项目入驻园区。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合理布局,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规划,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无污染的这一类企业和项目摆放在开发区的三个园区,把有轻度污染的企业和项目摆放在开发区周边的园区或老区。各工业园区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导相同产业的企业相对集中,提高产业集聚度,实现群体规模,发挥经济集约效应,形成“小企业、大集群,小产品、大市场,小园区、大生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