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第1篇

(长春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33)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建设整体的安全性、经济性与可靠性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就实际工程管理时电气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优化建议进行简单的分析,旨在为日后为电气工程设计工作提供简单的参考。

关键词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存在问题;优化建议

建筑电气工程的实施主要包括设计与施工安装这两个基本步骤,不管是其中的哪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气工程的质量与水平。而现阶段,从我国大量的调查数据来看,仍旧存在很大一部分的电气工程的设计方案存在不完善的现象,再有施工过程中电气安装不规范,造成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保障社会经济财富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就要求工程建筑在设计施工时提高对电气设计的重视。

1.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经济性原则。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设计中,良好的节能性是对建筑物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新兴的民用建筑中,电气能量的巨大耗费不仅会给国家的经济财富造成损失,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居民的财产安全,因此,在进行工程的电气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原则,提高电气设备的节能属性,使得工程建筑能够更好的符合我国的社会发展需要??[1]?。?

1.2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功能性原则。

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物的功能性需求,就必须充分重视电气设计的功能性原则,良好的电气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更能在一定程度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坚持电气设计的功能性原则,使得电气系统在整个建筑系统中的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来进一步实现工程建筑质量的提高。?

1.3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在工程建筑的设计实施中,安全性原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只有确保工程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才能进一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在工程建筑的设计施工中,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对整个工程建筑的安全性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的满足建筑内部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就需要电气工程的设计人员对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有效掌握,严格的执行国家相关规范,保证建筑的电气系统能够有效运行,在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与水平。

2.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问题?

2.1 电气设计配合不合理问题。

目前我国普遍将建筑结构的钢筋作为防雷设计中的引下线与接地装置,按照相关规范规定,需要电气工程的设计人员对施工图中的连接点进行详细标识,并明确要求线路的敷设方式与相关的技术措施,且在必要情况下应对施工图中的预埋件进行详细说明。然而,在我国的大部分施工设计图中,防雷接地图缺乏详细的标识与说明,给工程的监管与施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时,部分施工单位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经验,对施工图中所表述的内容产生错误理解,使得电气设计的配合不合理,不能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进一步引发雷击事故。?

2.2 电气设计深度不达标问题。

在很多工程施工的设计中,由于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气设计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工程的可实施性,使得电气设计的深度达不到具体的标准要求,从而对电气的施工安装造成不小的困难,降低了工程的稳定性与可用性。同时,我国勘察设计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设计单位在设计中不得体现电气设备的厂家以及具体型号规格等,而社会的发展使得市场上的电气产品也越来越多,要求电气设计人员必须对电气产品及材料充分的了解和比对,在电气设计中将实现功能的设备通用参数体现出来,但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并未能达到造成设计标注不清而因引发订货错误,给投资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

2.3 电气设计标准不统一问题。

在很多的电气设计施工图中,电气设计人员引用的标准不一致,导致出图标准不一,有的缺少有效的电气保护接地与电位联结的设计,且部分施工图中缺少对电流开关RCD的有效防护,使得设计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安全性需要求,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许多民用的建筑低压配电线路的选择中,由于建筑物的用电负荷往往选择单相负荷,造成中线产生不平衡电流,而部分变配电所的安装位置不合理,使其缺乏有效的变配电所装置,没有充分的将发变电设备的更换和安全检修问题考虑在内,从而不能有效的满足电气设备的维修性和可用性需求,电气设计标准的不规范,使得电气工程设计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从而进一步引发各类电气事故。合理的电气设计图能够有效的帮助电气工程安全实施。

3. 建筑工程电气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3.1 进行稳定性能更高的防雷设计。

在进行建筑物的电气设计时,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防雷计算,若该地区在一年之内所遭受雷击的次数平均值高于0.05,那么就要求设计人员对本地区的所有建筑工程进行有效考察,并对其中需要进行防雷设计的工程建筑进行防雷处理,同时要对该建筑所在的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物实行防雷设计,并充分考虑雷电对电气工程所造成的影响作用,制定出更加科学准确的防雷数据,来为电气设计的防雷工程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3.2 敷设安全性能更高的消防线路。

据大量的调查统计,我国的电气工程在进行消防管道线路的铺设工作中,所采用的管道材料大多是由PVC材料制成的塑料管材,而管道的铺设往往会直接从室内的吊顶穿过,造成施工方式与电气设计之间存在很大的出入,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工程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这就要求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提高对电气线路的重视,在电气工程的施工时敷设安全性能更高的消防线路,并将所有与消防设备有着直接关联的电气线路,都使用高质量的金属管材来进行有效包裹,且要求其厚度必须严格控制在3cm以上,来有效避免火灾对其造成的影响与损害。同时,对于那些必须要裸露在空气中的电气线路,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安全保护,有效的降低空气与水流对线路的侵蚀作用,使电气线路能够更加长久的为人们提供服务。?

3.3 合理控制电子设备的接地系统。

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需要结合多种多样的电气学知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设计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接地系统的设计问题。目前,接地系统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建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其中主要包括电气设备接地、电力接地以及防雷接地这三个重要方面。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功能也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而建筑结构又多使用框架结构,这就造成了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过程越来越复杂,接地系统的布置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求电气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与规范,实现防雷接地系统与电子设备接地系统的线路共用,并将接地系统的电阻值严格的控制在1欧姆以下,对于那些不可共用的接地系统要使其能够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使电气设计的实用性与稳定性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

4. 结语?

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然而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工程设计质量却越来越低,为了更好的弥补我国的电气设计中所存在的漏洞与缺陷,就需要工程设计人员依照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运用有效的工程手段,尽可能的把电气工程对建筑物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有效的避免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危害,使我国的电气工程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红文. 电气设计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3,21:199.

[2] 王浩,金朋. 建筑电气设计问题解决措施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239.

[3] 王艳. 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J]. 四川水泥,2014,09:35+39.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优化;创新

1.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与创新的重要性

1.1阐释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跨度很大,涉及到很多领域与专业的知识,是一个复合体。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建筑性能及建筑结构的规划与设计。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中主要对建筑的朝向、方位和体型等进行优化设计,在此过程中还必须优化建筑材料,对建筑的户墙、玻璃、窗框、屋面、楼板和外墙的设计等进行严格的优化和量化。以此来提高建筑设备能效,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1.2 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进行优化和创新的重要性

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速度不断提高,导致我国建筑能耗不断上涨,我国能耗总量的47%左右是建筑行业的能耗。我国每年以21亿 的速度新建的建筑中属于高能耗建筑的达到90%以上。2007年,发改委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新建建筑中只有7%属于节能建筑,形势相当严峻。

我国节能技术水平较低,建筑能耗居高不下,我们必须利用新的节能理念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和创新努力寻求经济发展和能源保证的最优结合点,促使建筑能耗处于最佳经济状态,这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2.建筑节能的优化和创新思路的优化体现

2.1墙体节能设计

墙体节能主要有墙体自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三种技术。

2.1.1墙体自保温

墙体自保温是一种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通过对节能型墙体材料及配套砂浆的使用,使墙体的热工性能等物理性能指标符合相应标准。墙体自保温适合应用在框架结构建筑中,它具有安全性能好、工序简单、施工方便、可与建筑物同寿命和便于维修改造等优点。

2.1.2 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的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大城市民用建筑保温工程不适合采用外墙内保温浆体材料。外墙内保温具有造价相对较低,受气候影响小,外饰面自由度大,施工较简单和技术成熟等优点。

2.1.3 外墙外保温

外墙外保温是一种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通过在外墙主体结构外侧添置高效保温材料达到保温隔热效果。外墙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保温节能技术,具有不占室内使用面积,保护主体结构,不影响室内装修,保温隔热性能优良,综合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2.2 采用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成本低、能源质量高、无地域限制和储量巨大等优点,属于首选的节能技术。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建筑的技术应用包括了主动应用、被动应用和综合应用等多种途径。

2.2.1 太阳能光热技术

太阳能光热技术利用最成功的领域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以每个家庭独立分散安装的方式普遍存在,这种使用和安装方式对其外观和性能造成很大影响,没有使建筑与太阳能热水器形成完美结合。所以,在建筑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统一设计和统一安装是很必要的,既美观又节省材料。

2.2.2 太阳能采暖技术

建筑物采用太阳能采暖的方式分为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使用常规能源,利用动力系统(如风机和水泵等)将热空气和热水等通过太阳能集热器传送到采暖房间或储热器内,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每个部分使室温达到需要的范围。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是最简单的采暖方式,通过合理布置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并选用恰当的结构构造和建筑材料,在寒冷的时候,建筑物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达到采暖的目的。

2.2.3 太阳能空调技术

太阳能空调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利用太阳能的热能驱动进行制冷;另一种在实现光――电转换的前提下,利用常规的电力驱动制冷剂进行制冷。

2.3 采用纳米透明隔热涂料

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是出现不久的高科技产品,它既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又能使玻璃保持高透光性。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可以在各类建筑物的玻璃上进行刷涂和喷涂。在冬季,隔热涂膜的特殊金属膜呈透明型,在引进可视光的同时使长波长的暖气在室内反射,约90%的室内暖气都不会外流。在夏季,纳米透热隔热涂料在保证透光率达到70%的同时还能把65%的太阳能辐射隔离在室外,使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低4℃-7℃。

3.现阶段阻碍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相关因素

3.1 主管部门对建筑节能设计监督不够

建筑节能设计属于系统性设计问题,只有进行准确化和定量化才能真正实现建筑技能设计体系的优化和创新。然而,主观部门对设计节能成果缺乏必要的评价和考核,同时对建筑设计方案节能方面缺乏系统的审查要求。

3.2 建筑内部设备用能设计不合理

建筑设计应尽量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然而,现在很多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缺乏对周围环境的协调和人的感受的顾及,只是一味要求高标准,忽略了建筑设计时的节能标准,造成能效低、能耗多、舒适感差的后果,是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优化和创新的障碍。

4.优化与创新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措施

1)提高建筑师的节能设计意识。建筑师在建筑行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从建筑师开始在建筑中注入节能理念,才能保证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和创新顺利进行。

2)提高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合理的空间设计可以改善建筑物内部的通风、保温和采光等微气候条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3)在设计中扩大新能源的应用范围。很多对环境无害或很小危害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和风能等,分布范围广,使用方便。如果能和建筑物合理结合,将会对建筑节能设计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做出很大贡献。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e author of the individual shallow view, from concept to cognitive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concept of shallow debate and the process and th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points with counterparts, with a progress side by side effect.

Keywords: architecture, design, concept, concept, principle, advic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的精华不仅来自于其外在美学形式,还来自于满足其使用功能的需求,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把人的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客观化,创造出一个具有文化意味的人性化建筑空间,以下笔者从四个方面对建筑设计进行总论:

一、对建筑设计概念的认知

建筑设计是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他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它使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产物,狭义上来讲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节能、给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煤气、消防、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

二、浅议建筑设计的理念

建筑设计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要满足美学的要求,它在遵循艺术作品普遍美学规律的同时,有拥有自身相对独立的美学设计原则,即比例和尺度、对称与均衡、整体和局部、对比与和谐、方针与潮流、节奏与韵律等是否合乎情理。其核心设计理念是 “实用,经济,美观”, 纵观古今,认为建筑是与象征型艺术形式相对应的,它最适宜实现象征型艺术的原则,因为建筑一般只能用外在环境中的东西去暗示移植到它里面去的意义,即创造出一种外在形状以象征方式去暗示它真正意义的作品,所以从此种层面来讲建筑设计行业蕴含传承并保留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又与时俱进的暗示了时代的进步和变迁。

三、建筑设计的流程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明白了建筑设计的概念和设计理念后,就要进入设计的实战阶段,首先要清楚它的流程,其次要遵循它的设计原则:

1、建筑设计的流程

通用的建筑设计流程包括三个阶段:概念方案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绘制。①概念方案设计阶段:首先应了解设计要求,取得必要的设计数据,绘制出各层主要平面、剖面和立面图,标上主要的尺寸和设备、门窗的位置等,形成必要的效果图,以充分表达设计图意、结构形式和构造特点为目的。然后与业主或开发商沟通,确定最终方案后,方可进入技术设计阶段。②技术设计阶段主要是进一步完善设计任务书,和其他建筑工种相互提供资料,并踏勘现场进一步收集在设计中会用到的资料,提出技术要求协调与各工种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编制施工图做铺垫。③施工图绘制是整个设计流程中最繁琐劳动量最大的最后一步,此阶段必须确保能绘制出满足施工要求的全套图纸,并确定全部工程尺寸、用料和结构造型。

此外,各专业亦应提交相关的详细设计文件及其设计依据,并协同调整各专业的设计以达到完全一致。最后在施工图完成后,依照程序审核、盖章、签字并配合其他结构、水电、电气施工图等就可以出图投入使用了。

2、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①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建筑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对它的使用需求,所以建筑设计首先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们实际需求出发进行设计。②整体性和联系性设计原则:设计时既要考虑建筑群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谐的联系,又要把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来进行全面研究整体的功能、构成及其发展规律,明白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正确地确定各部分的关系,有效地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地组织各种流线和空间的序列。③综合性设计原则:对建筑设计的研究,必须从各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在综合的过程中把分析有机地给合起来,形成最终设计方案再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综合性高度的统一。④最优化设计原则:任何系统的整合建设必然会遇到差异和争议,建筑设计也不例外,所以要从设计最优化出发,考虑既然能整合在一起必然存在共同性,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以激发出正确完整的整体优化设计效应,⑤兼顾长远设计原则:建筑设计要立足于眼前,兼顾长远利益,把握时展的方向与趋势,探索建筑业内外联系及发展变化的动向、活动的速度和方式,做长远利益打算,设计出“功在当代志在千秋”的建筑作品。

四、对建筑设计的几点建议

1、建议建筑设计首先必须尊重人的意愿,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筑最终是要供给人来使用的,所以功能要素要首先考虑,而后才是建筑技术以及构造、外形、艺术上的因素。

2、建议设计以突出当地建筑风格为主。建筑物是城市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所以设计时要立足于当地特色,考虑到地域风情、民风民俗,设计出独具匠心,别有特色且拥有自己风格的建筑物。

3、建议设计要低碳环保,充分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合理解决生产生活污染问题,尽最大努力设计出更舒适更优越的生态建筑。

4、建议高度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结构是性能的载体,普遍存在于建筑物之中,同时结构决定性能,性能表现可以反作用于结构,结构性能决定建筑质量的的稳定性,避免出现质量问题,设计时要重点进行结构校核完善。

5、建议政府要严控建筑设计市场管理,可以出台政策采取强有力措施,制止恶意招标竞争压价行为,严厉打击挂靠出卖图章等违法建筑设计活动,净化建筑市场,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

6、建议有条件的建筑设计单位可考虑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业务,提早筹划,积极准备,整合资源,加强培训,精心组织,防范风险,有所突破,为建立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型工程企业打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对建筑设计的概念、理念、流程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必定能设计出即美观又经济又实用又舒适的建筑作品,使得整个建筑行业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刘小音;高层建筑设计之我见[J];科技信息; 2011年15期

王川龙、徐政;论我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深圳土木与建筑;2011年14期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幕墙 设计问题及建议

1 建筑幕墙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滞后,造成幕墙工程施工的困难

当前,大部分建设单位对建筑幕墙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幕墙工程的特殊性,在工程已经开工,主体工程施工需要预埋件时,才进行幕墙工程招标。幕墙设计的滞后,往往造成增加结构梁、柱,被动采用后置埋件,降低选用产品档次等问题,不仅增加工程成本和幕墙系统的不安全因素,也不利于建筑幕墙设计水平的提高。有的建筑设计单位和幕墙公司在设计内容上的分工、责任不够明确,未按规范规定提供设计意图和要求,往往为了省事,在建筑设计图上只标注“由幕墙公司完成”,增加了幕墙公司的设计工作量,也增加了主体施工单位、建筑设计单位、幕墙公司在施工中的协调工作量,不利于工程的顺利进展。

1.2 设计、施工一体化机制不利于幕墙技术的进步

当前, 大部分幕墙施工企业为了有利于市场的竞争,同时具有建筑幕墙的设计和施工资质。但是在幕墙工程投标中,幕墙设计的专项资质往往只作为幕墙施工企业竞标的一个优势,承诺少收或免收设计费已成为惯例,以尽可能的低价获取招标人的好感而中标。这种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企业经营结构和机制,久而久之使企业失去了对产品创新和研发的动力和能力。

落标的设计方案没有补偿的规定和来源,不利于设计方案的优选和创新。对好的方案因落标而落入他人手中的担心所采取适可而止、遮遮掩掩的竞争策略,不利于优秀设计方案的产生,也不利于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和幕墙技术的进步。

中标的幕墙施工企业,在施工图制作阶段,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往往降低材料使用标准,忙于施工作业,设计深度不够,设计为施工开道让路。在当前建设单位片面

追求低价、监理单位缺少专业幕墙监理人才的情况下,幕墙施工企业较容易提供设计变更,为方便施工或顺利通过验收提供合法的技术证据。显然此种设计体制和企业经营结构,不利于幕墙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1.3 建筑设计与幕墙设计的分工、协做不明确

按现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280-2003)规定:玻璃幕墙的建筑设计是由建筑设计单位和幕墙设计单位共同完成的。建筑设计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幕墙与建筑整体的关系,并对幕墙的材料和制作提出设计要求,幕墙的具体设计工作由幕墙设计单位(一般是幕墙公司)来完成。当前,建筑设计由原来的“适用、经济、美观”的基本要求发展到“安全节能、绿色环保、生态健康”的更高要求,因此,幕墙设计应有整个建筑的大局观念,幕墙设计需将建筑外观、建筑功能、建筑效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与建筑、装饰、结构、设备、电气、材料、机械、施工工艺等有着密切配合。因此,要求幕墙设计师注重与建筑设计的配合,积极参与建筑师的方案设计。

而现实状况是:一般的建筑设计单位内缺少专业的幕墙设计人员,对日益发展的幕墙业和新技术了解较少、知识更新缓慢,学习培训不够,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也许无法去征询幕墙设计单位的意见,只有待幕墙设计单位确定后再与之协商。致使幕墙的具体设计尚未从“制作图设计”发展到“建筑幕墙设计”的新阶段。

2 建立和完善幕墙设计工作体系的建议

2.1 关于建筑幕墙设计招投标管理问题

建议主管部门在制订或修订有关规定时, 充分考虑幕墙设计的重要性和特点,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主体施工前,建设单位必须完成幕墙的设计工作,确保主体结构施工中预埋件结构的可靠性和位置的准确性,提前处理幕墙结构的支承件问题;同时要求建设单位提前安排幕墙设计的招投标工作,解决幕墙设计的滞后问题。

2)明确采取幕墙设计与施工分开招标的方式,避免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机制引起的负面效应,同时也维护施工招标的公正性、客观性。

3)明确设计收费标准和管理规定,对于设计落标单位应给予补偿,鼓励优秀设计作品的涌现,有利于设计的创新和繁荣,提高设计水平。

4)建设单位与中标的幕墙设计单位在签订设计合同时,应协调明确幕墙与建筑设计单位

之间具体的设计范围、责任、费用划分以及设计工作展开中的协同配合程序、出图签认手续,落实两家设计单位协同完成整个幕墙设计工作的规定。

2.2 关于幕墙施工图的专项审查问题

鉴于幕墙工程具有多专业、多环节、多性能的特点和近来幕墙设计发展的新要求,建议主管部门除了执行现行建设部第111 号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暂行规定》和建设部第134 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外,制订幕墙施工图专项审查管理办法,以适应幕墙工程的特殊性能和要求,保证幕墙施工图的质量,杜绝因设计粗糙、深度不够、质量低下而造成的质量安全事故。

2.3 关于幕墙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机制问题

当前,国内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的承发包模式尚未成熟,但幕墙这个单位工程首开了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先例,其本意是施工单位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提高企业素质而作出的有利选择,无可非议。但其结果引发的市场异化,投标的不公正性、相应法规制度缺失,设计创新动力不足等弊端已显现,为此建议适时制定相关法规,在规定幕墙设计与施工分阶段招投标的方式下,解决幕墙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机制问题。

2.4 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行业监管

幕墙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的培育。当前主管部门除监管已有的法规、规范体系外,建议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在建筑行业内广泛进行幕墙技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认识和分析幕墙设计的发展方向, 在建筑学院开设建筑门窗幕墙的必修课,大力培训从事幕墙专业的专业人才,建立幕墙设计师或幕墙咨询工程师从业资格制度,以适应建设、设计、材料、施工、监理、质检、主管部门等对幕墙技术人员的市场需求。

2)加强幕墙行业的监管,强化对从事幕墙专业的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资格、标准、生产许可的监督管理,形成从建设、规划、设计、审图、检测、咨询、监理、材料、加工、施工、质检、竣工验收、备案等完善的工作监管和市场服务体系。

3)通过修订相关法规,明确设计收费制度,改进招投标方式,促进设计与施工相分离,强化施工图专项审查,完善设计单位间的协同机制,建立幕墙专项监理,强化检测、竣工验收备案等法规,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 结语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 智能设计 系统集成

Commentary on Setting up Intelligent System for Library

Hui WANG

(Hubei Provincial Library,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60)

Abstract: With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a platform, intelligent building successfully integrates electromechanical facilities, service and management among ot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highly efficient, comfortable, safe, an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Hubei provincial library, which was built and put into use in 2012, is referred, ranging from wire arrangement to terminal equipment, and from live control to smart control in distance, to expound the necessity of intelligent system in modern library. It is not only quite in common with smart system of ordinary building, but also has its own knack as an exclusive system of library.

Keywords: Modern architecture, Intelligent design, System integration,

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目前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而其中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信息业正逐步成为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近年来,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高度信息化,在建筑物内部,应用信息技术、古老的建筑技术和现代的高科技相结合,于是产生“建筑智能化”。建筑智能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它是建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要求的结晶。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其建筑在按照自身特有规律发展的同时也必然遵循建筑发展的共同规律,智能建筑的蓬勃兴起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智能化也成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

图书馆建筑智能化是指综合采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对图书馆建筑内的机电设备进行自动监控,优化工作参数,对信息资源实施科学管理,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1.综合布线系统

图书馆智能建筑内数据传输主干应采用多模主干光缆,按照传输速率万兆或以上进行设计,并结合智能化其他子系统的需要,对数据传输线路进行统一规划。数据终端信息点按图书馆馆员工作站、信息、书目查询、自助办证、自助借还书、电子阅览等设备摆放位置进行有线覆盖;会议室、开放式阅览区、公共活动区等采用无线方式覆盖,并充分预留有线信息点点位。普通信息面板的标高遵循相关施工规范,对部分具有特殊使用情况的应按照图书馆专用家具的使用工艺的需求进行配置。

2.信息系统

图书馆信息系统可采用不同类型的显示终端,如全彩LED屏、双基色LED屏、标准或嵌入式LCD屏、触摸屏等,可布置在总服务台、中庭、会议室、报告厅、阅览区服务台和公共活动区,会标、图书馆馆藏介绍、阅览区导览图、最新书籍信息和预览区借阅规则等。这套系统能够将这些不同类型的显示终端有效集成起来实现远程集中控制,并能对所集成的显示终端进行内部指令控制。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接合显示终端控制器控制软件对显示终端的显示内容、节目、字幕播放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显示终端的IP进行管理,能够对不同显示终端进行分组,并具备供电控制和自动校时功能。

3.多媒体会议系统

图书馆多媒体会议系统将各种会议系统及相关设备,如会议发言单元、扩声单元、视频显示单元、中控单元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会议进行过程中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即可控制整个会议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调用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从而给与会者以声图并茂德视觉和听觉效果,营造出更好的会议氛围。

3.1数字会议系统

图书馆数字会议系统采用先进的手拉手数字化连接方式,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质量和幅度都不会衰减,让每一个与会代表都可以听到稳定、纯正的声音,充分保证语言的清晰度和较大的语音动态范围。会场一般配备有线话筒和无线话筒,有线话筒的主席单元具有优先功能,当按下主席单元上的优先按钮时,就可关闭或静音正在使用中的代表单元,从而实现主席单元的人对会场的控制。而与有线话筒配套的电子铭牌设备,一方面可以显示发言人的姓名和职务,另一方面可通过主席单元实现会议表决功能。

3.2移动式数字会议系统

在图书馆里公共区举办活动时,因地点不固定,需要配置移动式数字会议系统,该系统一般配备无线话筒和大功率有源音箱,满足活动现场的扩声要求。

3.3同声传译会议系统

同声传译会议系统是图书馆实现高级别国际会议同步翻译不可缺少的系统单元,该系统可以保证演讲者在发言的同时,内容被同步传送到同声传议室的翻译单元,翻译人员即时将所听到的内容同声翻译成指定的目标语言,并通过独立的信道传送回会场。与会者头戴具有红外接收功能的耳机,通过手持接收器进行频道选择,可以随意选择自己能听懂的语言频道,满足会场多语种与会者收听会议的需要。

3.4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图书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多用于共享工程中心主会场与分会场之间的会议交流,系统终端通过网络接入MCU(多点控制单元),将主会场会议现场的影像、声音等多媒体资料经压缩传输到网络,一个或多个不同地方的分会场再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等多媒体资料进行还原,保证了主会场现场会议的实时传送,解决跨地域会场的沟通难题。

4.公共广播系统

优美、舒适的音乐会给人们的精神上带来,既放松紧张的心情又可消除疲劳。公共区域背景音乐可以创造舒适、和谐的气氛。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不断提更新,人们对周围环境提出更高要求,背景音乐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化智能建筑中。

图书馆公共广播系统是在建筑消防分区的基础上,将背景音乐扩声装置均匀覆盖到建筑室内外,并按绿化广场、报告厅、读者餐厅、阅览区、公共活动区、办公区等区域功能的不同设置独立的分区广播。公共广播机房设置于监控控制中心,平时向图书馆建筑室内公共场所及室外绿化广场提供开、闭路多音源信号节目,用于通知、背景音乐、温馨提示等。同时该套系统与紧急广播系统合二为一,遇有突发事故(如火灾)发生时,设置于监控中心的总寻呼话筒能够强行切入,实现全区域内的紧急广播功能。在部分服务台如少儿阅览区服务台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单独的寻呼话筒,用于该单独分区里的广播寻人、活动通知等。

5.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

随着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服务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图书馆开放式、多样化的服务要求,进一步强化图书馆的安全保障,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作为重要的辅助管理手段,已成为图书馆智能建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在建筑传统位置如电梯轿箱、楼道前室、建筑出入口、公共区域布设监控设备点外,为了适应图书馆馆藏从传统闭架调阅到大空间开放阅览方式的转变,可在各类书架之间的通道处适当增设监控点,减少由于书架过高或过于密集而产生的阅览区域监控盲区现象,有效保护了藏书。同时,监控设备可与其它报警设备进行联动,如在阅览区服务台设置监控设备点位并辅以手动报警装置,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服务台工作人员能够触发隐藏在服务台下方的报警按钮,监控中心能够第一时间调用对应位置的监控探头获取警情,并及时调动安保人员赶往事故现场。由于现代化建筑的室外多为开放式设计,室外周边安全防御逐步缩小为建筑防御,室外立杆上的监控探头需要与在建筑外墙一周均匀分布的三鉴探测器进行联动布防。特别是在晚上,一旦有不法人员闯入,联动系统将第一时间发出警报音,并且在电子地图上相应的位置进行闪动,监控中心能够调用最近的监控探头获取视频,并通知安保人员迅速出警。

6.门禁一卡通系统

门禁一卡通系统作为图书馆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一部分,集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迈向高度集成化,体现了现代智能化管理的要求。

在图书馆实现一卡通系统,将图书自助借还设备、停车场设备、门禁设备、电梯楼层控制设备、巡更设备、餐厅消费设备等进行系统集成,以IC卡扇区可读写技术为核心,统一财经软件系统为后台,充分发挥智能化产品的科学性与先进性。让读者手持借书证,就能在馆内各种图书自助借还设备上无障碍使用,在餐厅进行自主充值消费,在停车场进行停车刷卡计时缴费;让工作人员手持工作证,按部门职能或工作范围分配相应的门禁权限,可在餐厅灵活结算公务消费,在停车场智能识别员工车辆,从而达到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降低服务成本的最终目的。

7.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对整个图书馆智能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远程控制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楼宇自控系统有三级组成:中央控制站、现场控制站、现场检测、执行单元。系统运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方式,采用共享总线型的拓扑结构,通信网络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对多个供应商不同系统间的集成采用国际通用的成熟标准。该系统通过对暖通空调、照明等系统运行的优化控制,达到环境舒适感,高效节能的目的;通过对各机电设备运行、安全状态灯自动监测、控制,实现对各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统筹的、科学有序的、综合协调的智能管理;系统为大楼合理的能源管理、设备管理、设备维护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数据,为减员增效、实现科学管理创造条件;通过对空气参数的监测、自动调节,从而为新馆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舒适的环境,并满足图书馆及馆藏的特殊要求。

智能化是图书馆建筑发展的生命力,是现代图书馆建筑发展中的一大变革,它不但扩展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更提高了图书馆信息化的服务水平,使任何群体、任何个人都能与人类知识宝库尽在咫尺,随时随地从中受益,有效实现了公众信息的传播。伴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智能化的进程,图书馆建筑的智能化也成为了当今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新内容,但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接下来的发展之路上,智能建筑终将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这也将成为是智能建筑的“梦”。

参考文献:

[1]龙惟定,武涌主编. 建筑节能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