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震防控措施

地震防控措施

地震防控措施

地震防控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抗震设防;问题探讨

1 前言

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建筑业得到空前发展,各类建筑物如雨后春笋,层出无穷。但是,如何提高我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当前建设工程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抗震设防是实现抗震设计,落实抗震构造措施,确保工程抗震能力的关键,抗震设防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设计的建筑能抵抗多大的地震。抗震设防是各类工程结构按照规定的可靠性要求和技术经济水平所确定的统一的抗震技术要求,是对房屋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和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来达到抗震效果的过程。国内外的地震经验教训表明,搞好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对原有未经抗震设防工程进行抗震加固等, 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虽然人类目前尚无法避免地震的发生,但切实可行的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使人类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

2 建设项目各方责任主体在抗震设防工作中的责任

2.1 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2.2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

2.3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2.4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2.5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3 抗震设防监理控制的要点

3.1 控制方法。 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注重事前控制,发挥预控作用,防患于未然;严格事中控制,每天巡视检查, 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既成事实,积重难返;做好事后控制, 决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质量隐患或不合格项,严把质量验收关。

3.2 控制措施。 采取巡视、旁站、见证取样送检和平行检验等措施,确保施工单位按照经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 确保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选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3.3 控制手段。 采取“一说、二写、三停工、四报告”的手段。 一说就是监理发现的问题, 先口头指出,施工单位改了就好;二写就是对监理口头指出的问题,施工单位没有改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或者安全隐患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三停工就是施工单位仍未整改,继续施工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总监签发停工令,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进行整改;四报告就是施工单位拒不整改和停工时,及时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同时将情况报告建设单位。 警钟长鸣,促进安全生产,保证工程质量。

4 抗震设防监理控制的具体内容:

4.1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4.1.1 是认真看图,提出问题或建议, 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解决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

4.1.2 是看抗震设防的标准、类别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包括抗震等级和构造有没有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情况;

4.1.3 是审核设计文件是否经过图审机构审查并在当地抗震管理部门备案,未审查、未备案的不能签发开工令;

4.1.4 是开好第一次工地会议,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理顺工作程序和关系;五是审查施工单位(和分包商)的资质和施工人员的资格证件;

4.1.5 是考察施工单位选择的试验检测室的资质、试验范围、计量认证和试验人员的资格证件。

4.2 施工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4.2.1 检查地基选型、埋深和布置是否合理,检查凿洞开槽位置是否正确,基层处理是否清理干净;

4.2.2 检查桩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抗震要求, 对可能发生地震滑移的边坡,是否按勘察成果进行处理;

4.2.3 检查建筑方案和布置是否符合规则性要求,一般不规则时是否按规范采取比规范要求更强的有效抗震措施;

4.2.4 检查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总高度和层数是否在规定的限值之内,关键墙段的抗震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构造柱、圈梁设置的数量、位置和构造做法是否正确,预制板的支承长度、楼板与墙体的连接构造是否合理;

4.2.5 检查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房屋总高度和层数、底部框架的层数是否在规定的限值之内,上下楼层的侧向刚度比和墙体布置是否符合规定,底部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是否符合规定,托墙梁和过渡层的构造做法;

4.2.6 是检查非结构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检查填充墙、女儿墙、隔墙和其他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拉结措施,检查设备管道在墙体和楼盖的洞口是否有加强措施;检查主要受力钢筋和箍筋的级别、 种类、直径、根数和间距;检查混凝土试块、砌体结构砂浆试块留置、数量、养护条件等是否真实、规范;检查纵横墙交接处和转角处的留搓形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构造柱、圈梁的施工,预制板的搁置长度、园孔板堵孔情况;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抽查,确保质量。

4.2.7 检查超限高层建设工程是否在初步设计阶段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施工图是否执行了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 检查其他超规范、规程设计的建筑工程,是否按《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第 29条规定,经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检查建筑工程材料是否保证质量,满足规程的需要,检查原材料检验(试验)报告及保管情况,检查各种材料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符合抗震材料的最低强度要求;

4.3 竣工验收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一是对每个检验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审核报验资料,实测实量,观感检查,主控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检查点合格率达到 80%以上,判定合格才能签字认可;二是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审核验收签字;三是对分部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审查质量控制,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观感质量检查,确认该分部工程质量合格,方可签字认可;四是在竣工验收前 10 天督促建设单位通知当地抗震办进行抗震设防验收,验收未通过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5 问题与建议

5.1 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多未建立抗震设防责任制,建议各监理单位建立抗震设防责任制,落实项目监理单位的抗震设防责任;

5.2 部分监理单位对抗震设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些监理人员对抗震设防标准、 类别等不清楚,也不知道新的《防震减灾法》中对监理单位的要求,建议监理单位加强组织学和新的 《防震减灾法》的宣贯培训,使从业人员进一步了解监理在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方面的责任,有理有据地搞好抗震设防监理工作;

5.3 部分监理单位现场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偏低,不能严格执行抗震规范,违犯强制性条文现象依然存在,建议监理单位加强内部技术培训, 特别是新的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的学习培训,使监理人员正确理解、严格执行、管理到位,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5.4 由于少数设计单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设计存在一定隐患,违犯强制性条文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设计单位没有执行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 版)和新的抗震 设 防 分 类 标 准 (GB50223 -2008);对于这些,有些监理人员不予指出, 认为这是设计单位的事,与己无关,只强调按图施工,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 没有替建设单位把好关;有的项目将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查意见锁到档案柜中,施工方只按施工图施工,忽视了审查意见,监理方也不问及审查意见及设计方的整改意见,给建设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建议监理人员必须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经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包括图纸、说明、审查意见、设计单位的整改意见等)严格监理;

地震防控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结构 ;抗震;消震;隔震

Abstract: Earthquake is a natural disaster with great damage, and often causes heavy casualties and great damage to property. Although people do great efforts, the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design code still encounters damages in earthquake, which promotes people to future researching the seismic design method for mitigating earthquake losses. I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anti-seismic technology, seismic weakening, isol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the structured seismic prevention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form the passive to posotive, with better seismic prevention effects.

Key words: engineering structure; seismic; seismic weakening; seismic isolation

中图分类号:P4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工程的结构抗震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高科技技术,它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所遭受的损坏。因此,为减少震害,有效地防御地震,不断地研究完善结构防震的理论与技术显得十分紧迫且必要。

1工程结构防震技术的演变

工程抗震防灾技术从20世纪初日本明确提出的静力理论阶段逐步发展到大大减小结构体系的刚度而形成的柔性结构体系,进而发展为增大上部结构刚度,减少结构底层刚度的柔性底层结构体系,后来又发展到目前我国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延性结构体系的传统抗震方法。

传统抗震方法以既定“设防烈度”为设计依据,以“抗”为主要途径,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使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且具有较大的延性,以消耗地震能量,减 轻结构的地震反应,使结构物“裂而不倒”。

2结构的抗震

结构抗震技术是一种传统的防震技术,抗震设防目标被形象地描述为“裂而不倒”,在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又将这一设防目标具体化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结构构件具有相当的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这种设计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疲劳战术”,即是依靠建筑物的结构构件的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来抵抗地震作用和吸收地震能量,抵御地震作用立足于“抗”。传统建筑物结构基础固结于地面,犹如地面上的一个地震反应“放大器”,地震时建筑物受到地震的作用由上向下逐渐放大,从而使结构构件被破坏,建筑物内人员也会感到强烈的振动。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加大结构构件的设计强度,耗用材料多。地震力是一种惯性力,建筑物的构件断面大,所用材料多,质量大,同时受到的地震作用也增大,这样很难在经济和安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传统的抗震方法仅能解决7~9度区的设防问题,而结构在高裂度下被破坏,对此,目前的抗震方法尚无法解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通常的工程抗震方法不是御“患”于外,而是引“患”入内,让地震波自然输入上部结构,引起上部结构的强迫振动,然后采取增大构件截面尺寸,增加配筋量……等措施来抗震。应该说传统的防震技术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方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研究和采取有效的防震技术,于是有专家提出了“消震”技术。

3结构的消震

结构消震构造措施和设计手段,对结构加以控制使之形成最佳耗能机构,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强调抗震与消震相结合,突出消震作用,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做到“小震抗,大震消,中震抗消结合”,将设计与分析相结合,强调设计的主观能动性。消震技术的关键是在结构的次要部位,通过设计分析,人为地采取一些构造措施,形成构造的薄弱环节,使之在地震作用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出现破坏,产生塑性变形,以变形消耗地震能量。例如对R.C剪力墙结构在联系梁两端,通过设计增加一些构造、措施,人为地设置塑性铰。地震时保证梁两端首先开裂破坏,待震后再修复加固联系梁(较之加固被破坏的主体结构简单易行)。

消震技术较抗震技术显得积极主动些,加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仍需与“抗”相结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上难度较大,不易实现况且以被破坏结构的次要部位来消耗地震能量,其代价也是相当大的。鉴于以上原因,人们又提出了结构的隔震技术。

4结构的隔震

由于抗震和消震方法上存在缺陷,因此缺乏发展前途。要改变抗震方法的缺陷,需要变“抗”为“隔”,以“隔震”取代“抗震”或“消震”,这样才能提高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结构的隔震是在结构底部设置隔震措施,大幅度降低地震波向上部结构传递,从而明显减轻或消除地震造成的灾害。隔震比之抗震,技术手段发生了本质变化,因为二者抵御地震的途径不同。

隔震属结构控制范畴,结构控制系研究结构控制装置的设计理论及方法。结构控制分主动控制(ActiveControl)和被动控制(PasssiveControl)。主动控制是通过控制器向结构输入能量,改变经过结构系统特性,使结构系统能指标函数极小,进而减小或抑制结构反应。从理论上讲,主动控制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实现所需的任意控制状态。主动控制原理先进,控制效果显著,但由于控制力需要外部能源,故这种控制器的设置技术高,且费用昂贵。主动控制由于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被动控制包括基础隔震、减震、耗能、使用调频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Damper,简称TMD)等。被动控制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控制,造价低廉,不需要外部能源,但对结构的控制有局限性。目前,国内外对结构的控制还是以被动控制为主。

一般结构隔震技术是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元件,形成柔性底层,使基础和上部结构断开,延长上部结构的基本周期,从而避开地震地面运动的主频带范围,减小共振效应,阻断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将其直接吸收或反馈回地面。采用隔震技术,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一般可减弱1/4~1/8,地震时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反应以第一震型为主,类似于刚体运动,基本无反应放大作用,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甚至避免小结构构件如设备、装修被破坏。隔震技术的设防策略立足于“隔”,采用“拒敌于门外”的防御战术,“以柔克刚”,利用专门的隔震元件,以集中发生在隔离层的较大的相对位移为代价,阻隔地震向上部传递,使建筑物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的隔震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4.1夹层橡胶垫隔震

夹层橡胶垫用天然橡胶垫或合成橡胶垫与钢板夹层设置,此种隔震措施平时可承受垂直荷载、地震时能承受地震作用F,其水平方向可有一定位移,因此具有隔震效果。

4.2滚轴隔震

结构支撑处设置双层滚轴,每层滚轴的滚动方向彼此垂直,每层滚轴之间以垫板相隔。

4.3 双柱系统

地下室的柱子是空心的,而且刚度较大,其内放置着承受整个上部结构荷载的很柔的柱子,该系统具有双线性性状,在地震作用下,允许内柱在一定限度内摆动。

4.4悬挂吊式隔震

将上部结构悬挂起来,此种隔震措施效果较好,但悬挂吊装置施工困难,造价昂贵,且易失灵。

4.5螺旋弹簧支座隔震

螺旋弹簧由金属材料制成,其材料为锰钢、硅锰钢和铬钒钢。螺旋弹簧的优点是材料和结构参数的可选范围大,能适应不同的荷载变形,性能稳定、耐久性好。

4.6阻尼器隔震

此系统是弹簧塑性阻尼器、粘性阻尼器及摩擦阻尼器。当地震发生时通过适度阻尼,吸收能量而起隔震作用。

5隔震技术的发展方向

地震防控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抗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促使建筑功能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得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高层建筑的特点是高度比较高,所以地震荷载和风荷载在设计过程中占主导和控制地位,而我国又是地震多发国家,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特点

1.1控制建筑物的侧移是重要的指标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所产生的水平剪切力占主导地位,所以建筑物会产生明显的侧移,随建筑结构的高度不断曾加,结构的侧向位移迅速增大,但该变形要在一定限度之内,这样才能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使用功能。

1.2地震荷载中的水平荷载是决定因素

水平荷载会使建筑物产生倾覆力矩,并且在结构的竖向构件中引起很大的轴力,这些都与建筑物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故随建筑结构高度的增加,水平载荷大相径庭。对高度一定的建筑物而言,竖向荷载基本上是不变的,但是随着建筑物的质量、刚度等动力特性的不同,水平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的变化是比较大的。

1.3要重视建筑结构的延性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随着高度增加,刚度减小,显得更柔,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这就要求建筑结构要有足够的变形能力,使结构进入塑性变形阶段仍然安全,需要在结构构造上采取有利的措施,使得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抗震设防烈度较低

关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设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小震(超越概率63%)不坏、中震(超越概率 10%)可修、大震(超越概率 2%)不倒”。现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已不能适应国情的需要,认为我国“取用了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结构设计安全度”,并主张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水平应该大幅度提高”。

此外,有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设计的认识不透,设计过程中疏忽抗震设计原则,抗震计算方法选择和构造措施规定采用不严谨,抗震计算措施在配筋率、轴压比、梁柱承载力匹配等一系列保证抗震延性设计的要求上做得不够。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除了设防烈度较低外,结构失效带来的损失愈来愈大,因而有人主张结构在设防烈度下应该采用弹性设计。

2.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合理

(1)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一些结构设计人员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图受力分析方便,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因一些结构设计手册中规定:当梁柱的线刚度比大于4时计算简图中梁柱节点可简化为铰支)。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 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影响了房屋结构的安全性。(2)建筑设计高度存在问题。按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在一定设防烈度和一定结构体系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都有一个适宜的高度。这个高度是我国目前建筑科研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下,较为稳妥的,也是与目前整个土建规范体系相协调的。

2.3筑结构设计中结构与材料的选用

我国150米以上的建筑,采用的三种主要结构体系(框、筒、筒中筒和框架-支撑体系),都是其他国家高层建筑采用的主要体系。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核心筒体系, 因其比钢结构的用钢量少,又可减少柱子断面,故常被业主所看中。钢筋混凝土内筒往往要承受 80%以上的震层剪力,有的高达90%以上。此外在结构体系或柱距变化时,需要设置结构转换层。转换层都在本层形成大刚度而导致结构刚度突变,常常会使与转换层相邻的柱构件剪力突然加大,转换层构件与外框架柱连接处很难实现“强柱弱梁”。因此在需要设置转换层时,要慎重选择其结构模式, 尽量减小其本身刚度,减小其不利影响。

3.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

为了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1合理布局地震外力能量的传递吸收途径

这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这样的合理布局,能够保证支柱、墙和梁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从而使得构件双向抗侧力体系形成。通过这样的布局,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支柱、墙和梁呈弯剪破坏,并且,塑性屈服尽量在墙的底部产生。此外,当地震发生的时候,连梁宜在梁端塑性屈服,还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通过这种结构和布局,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在墙段充分发挥它的抗震作用前,按照强墙弱梁的原则加强墙肢的承载力,这样使得墙肢的剪切应力得以破坏,从而使得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得到了提高。

3.2按照抗震等级对梁、柱以及墙的节点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梁、柱以及墙都能够达到抗震的标准。建筑物的主体常常使用的是钢筋结构,如果钢筋结构的延性和承载力较好的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强。所以,为了保证建筑钢筋结构的延性和承载力,在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按照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进行,对柱截面的尺寸进行合理的控制,合理控制柱的轴压比,严格按照构造配件的要求 对节点的构造措施尤其需要加强,提高节点的牢固性和抗震能力。

3.3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在一个抗震结构体系中,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在地震作用下,一部分延性较好的构件首先达到屈服,能够担负起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而其他的构件同样起着抗震防护的作用。并且,只有当第一道抗震防线屈服后,其他的抗震防线才会依次屈服。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形成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甚至更多的抗震防线,当一道抗震防线失去作用后另外的抗震防线便可以发挥作用。这种结构对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结束语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个完整、 系统的概念, 从场址的选择到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抗震设计贯穿了整个过程,而且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是衡量建筑结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指标。因此,准确、合理的运用不同的抗震设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同的建筑和不同的情况应区别对待,从而寻求最合理的抗震设计。 [科]

【参考文献】

[1]王军.某超限高层的抗震性能设计[J].福建建筑,2008(7).

地震防控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字】灾害,灾难,监测,防灾,减灾

1.概述

在人类历史中,伴随人类社会的,不仅仅只有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这些灾难为人类历史留下的是一页页触目惊心的篇章。从这种意义上讲,防灾减灾是人类成长过程付出的代价。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高,事故与灾害发生的概率与规模也随之增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给全球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灾害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各种灾难一次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唤起世人对它的重视,防灾减灾是人类社会防灾的永恒的主题。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1.1基本概念

灾害:是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

防灾:是指尽量防止灾害的发生以及防止区域内发生的灾害对人和人类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但这不仅指防御或防止灾害的发生,实际上还包括对灾害的监视、预报、防护、抗御、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等。

减灾:减灾包括两重意义,一是指采取措施减少灾后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二是指要减少和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各项产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1.2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如下。

尽可能预防――运用技术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控制损失――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承灾能力。

控制诱因――使用高技术性能材料,提高监控调控技术水平。

消除隐患――改善技术环境,提高防灾意识。

应急反应――提高装备水平和救灾能力。

2.灾害的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灾害。联合国公布了20世纪全球十项最具危害性的战争外灾难,分别是:地震灾害、风灾、水灾、火灾、火山喷发、海洋灾难、生物灾难、地质灾难、交通灾难、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防灾方法。

(1)按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

在我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纳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海洋灾害:包括暴风潮、海啸、潮灾、海浪、海冰、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冰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砂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诸方面。

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2)按自然灾害形成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不仅受着地球自身运动和变化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受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取之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但是,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队地球辐射能的变化,地球运动状态的改变,地球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异已经人类和生物的活动等因素,时常能破坏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3.防灾减灾对策

现代科学观点人为各种灾害就个别而言有其偶然性和地区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先进技术,在满足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

3.1 防灾减灾基本原理

灾害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条件,即灾害源、灾害载体和承(受)灾体,因此,要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就必须改善这三个条件,其主要措施是:消除灾害源或者降低灾害源的强度;改变灾害载体的能量和流通渠道;对受灾体采取预防和保护性措施。

3.2 防灾减灾的总目标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建设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制约。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灾灾情的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3.3 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鉴于目前的灾害形式,要有效地防灾减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灾害监测,包括灾害前兆监测,灾害发展趋势监测等。随时监测各种灾害,特别是洪水、干旱、地震等重大灾害发展情况。这些措施的减灾效果是很显著的。

灾害预报。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行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减灾措施。

防灾,即对自然灾害采取避防性措施,这是代价最小的且成效显著的减灾措施。

抗灾,指对灾害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

救灾,这是灾情已经开始或遭灾之后最紧迫的减灾措施。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提供灾情信息,是紧急救援所必须掌握的资料。必须制定有效地救灾预案并常备不懈,方能取得明显的减灾效果。

灾后重建,准确的灾情评估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而灾区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恢复,也是主要的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风 编著《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2年6月

地震防控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灾害;形成原因;预防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地质灾害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地质灾害给水利工程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何有效地预防这些地质灾害,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如何有效的救援,灾后如何有效地修复并投入使用,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当前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根据相关资料提出一些较为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大地之上江河纵横,流域面积超出1000km2的大江河就多达1500多条。从1949年到现在,已经建成了约10万座的水利水电工程,这些工程都发挥了比较好的防洪、发电以及航运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水利工程在带来极大效益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地质灾害的情况。灾害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水库引发的地震;第二种是库岸岸坡稳定,而第三种为浸没问题。其中水库引发的地震是指水库在蓄水的过程发生地震问题,截止到现阶段,大约已经发生了100多例这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水库水位实际的升降情况与地震发生的频度和强度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关系,水库引发的地震造成的深度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大于20km。而水库岸坡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塌岸还有崩塌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出现在平原或者是盆地的地区。

2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

2.1 工程建设直接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工程建设活动(比如进行坝基开挖、边坡进行开挖、人工的堆渣以及水库蓄水等)直接导致地质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崩塌、滑坡、围岩坍塌、水库大流量渗漏、水库诱发地震、地基(或者是采空区)发生大规模的塌陷等情况。

2.2 工程建设与自然因素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工程建设与自然因素(比如暴雨、洪水以及地震等情况)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比如泥石流、山体滑坡或者是地面塌陷等情况)。其中又以汛期洪水地质灾害的情况最是明显。汛期的洪水地质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滑坡、泥石流、河岸出现冲刷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与洪水相关的自然或者是人为的灾害。有一些水电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就曾发生河岸冲刷出现坍塌的情况,特别是在汛期的时候,如果导流洞或者是溢洪道进行泄洪,出口河岸以及下游河道经常由于冲刷掏蚀发生塌岸,从而形成灾害。

2.3 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一般情况下都是地震地质灾害以及超标洪水地质的灾害,主要指的是所有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区因为天然地震的活动以及比较极端的天气情况影响从而引发的对人民的生命、人民的财产以及工程的建设造成重大损失的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地震或者是超强的暴雨期间工程区遭受的崩塌、滑坡、滚石、泥石流或者是塌陷等自然灾害问题。

3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预防实践措施

3.1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程勘测质量

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一定要不断的加强,这样可以比较有效地提升整个工程勘测方面的质量问题。在当今阶段,利用信息化的高科技技术手段是目前水利勘测部门进行预防地质灾害技术比较常用的有效措施之一。

3.1.1 选择信息测绘的高科技技术。水利工程相关的勘测人员利用信息化的高科技的勘测技术,大体都包含了GPS定位以及三维成像技术等一些比较高科技的信息化技术,这样能够对工程周边的地区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认识。而以前比较传统的二维化设计图,选择建模的技术转换为三维立体化的模型图。现阶段所有的勘测技术在对水利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利用移动式的ArcGIS平台,能够起到有效提升勘测质量的作用。

3.1.2 合理利用信息监测的技术。所有的水利工程地质灾害在出现之后,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选择信息化的监测技术,对工程周围的地质变化进行有效监控,可以比较有效的实现风险自动化进行预警的重要功能。

3.2 根据工程实践问题做好灾害防治预案设计

对工程地质灾害方面研究有效的防治预案,这是之后阶段地质灾害方面能够有效进行预防的重要任务。

3.2.1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式。现阶段监测方式分为日常监控、汛期监控以及应急时期进行的监控这三种情况。其中日常监控指的就是对整个水利工程在非汛期的时候所进行的风险监管方式,由于风险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三级监控的方式,而汛期所采用的是二级或者是一级监控模式。应急监控的方式主要是对于洪涝、地震或者是滑坡等一些地质风险相对较高的或者是已经发生灾害的情况,由于工程地质灾害的风险相对其他的灾害比较高,所以一定要选择特级监控这种监控模式,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启动相应的救援预案。

3.2.2 采取有效的应急方案。在进行风险防治的预案当中一定要包括严密的应急方案。比如对应急的物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对地质灾害的风险方面所采取的应对技术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在应急措施方面必须要进行严格标准的重要内容。

3.3 结合环保理念,减少人为因素灾害形成

对于自然地质发生的灾害,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地质灾害在进行预防的过程当中,人力干预效果相对更加明显,也会更加有效。因此,预防人为因素的干预工作在整个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中是需要进行预防的重点所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的重要基础工作,因为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对整个水利工程以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灾害预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3.4 做好灾害预防中物资、人力调配工作

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进行设计预防的措施,不仅需要有先进的理念,而且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这必然需要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的支持。所以,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的措施当中,预防物资与人力之间一定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调配。在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所需的物资数量可以充足调配,在人力资源方面一定要合理配置。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地质灾害问题较多。它的成因不同,可分为工程建设、自然因素以及两者共同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然而水利工程的对象种类较多,包括:边坡工程、水库工程、地基工程和地下工程等。

水利工程往往与民生问题紧密相连,加强水利工程的管护及地质灾害监测,可以保障水利工程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同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自高,何伟.水电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分类[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4).

[2]王艳妮,刘刚.地质灾害领域本体的研究与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6).

[3]李晓,李守定,陈剑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