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范文第1篇

一、2012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试题命题基本情况

二、2012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试题基本特点

1 从命题立意上看,凸显能力立意,强化综合考查

2012年“文化生活”试题多是以知识为载体、能力立意为主导、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的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思维力度明显加强。①试题较好地突出了灵活性、综合性。如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21题选择肢设置涉及尊重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多个考点;山东文综卷第23题选择肢设置涉及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交流的作用等多个考点;江苏政治卷第29、32题是“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综合;海南政治卷第13题是“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综合。而非选择题涉及考点则更多,综合程度更高。如天津文综卷第14题第(1)问涉及文化塑造人生、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考点,福建文综卷第39题第(4)问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等考点。②试题突出了探究性和生成性。如福建文综卷第39题第(4)问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要求考生在调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发挥上述主题文化向社会发出倡议;北京文综卷第38题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为背景,要求考生调用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阐述、探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即“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2 从情境设置来看,情境新颖多样,彰显地方特色

2012年的“文化生活”试题是通过创设新情境,设置新问题,来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①试题既有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也有反映“文化生活”特色、突出文化功能的典型事例等。如江苏政治卷第24题以“‘信义姐夫’传导‘崇尚诚信、仁慈温暖’”为背景,说明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天津文综卷第14题第(1)问以“雷锋和鹦歌岭大学生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乐”为背景,说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与升华;广东文综A卷第37题第(2)问以“中国交响乐团成功‘走出去”’为背景,从“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视角说明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②试题还体现了地方特色,选用了反映各地区文化建设新成就、新举措的素材。如北京文综卷第24题以“呈现北京历史文化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为背景,说明优秀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作用;山东文综卷第22题以“茂腔动漫剧深受观众喜爱”为背景,说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海南政治卷第17题以“黎族人民创造的富有特色的海岛文化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背景,说明黎族人民是创造黎族文化的主体、黎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3 从知识选择来看,突出主干知识,强化知识整合

尽管2012年“文化生活”命题情境形式多样,问题设置新颖,但试题依托“文化生活”的基础知识,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考点。如:北京文综卷第24题、天津文综卷第14题第(1)问、安徽文综卷第8题考查了“文化塑造人生”;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21题、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4)问考查了“尊重文化多样性”;天津文综卷第11题、浙江文综卷第3l题、山东文综卷第23题、广东文综A卷第30题考查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9题第(1)问、江苏政治卷第20题、海南政治卷第18题考查了“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天津文综卷第14题第(1)问、福建文综卷第39题第(4)问、江苏政治卷第22题考查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浙江文综卷第31题、山东文综卷第22题、福建文综卷第32题、江苏政治卷第37题第(3)问、海南政治卷第25题第(1)问考查了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浙江文综卷第40题第(1)问、福建文综卷第39题第(4)问、安徽文综卷第37题第(1)问考查了“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等等。而上述涉及的考点均为“文化生活”主干知识和核心考点。同时,试题强调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程度。又如浙江文综卷第40题第(1)问以“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为背景,要求考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调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等知识,并按照设问要求进行整合,分析和说明“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取得成功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范文第2篇

一是确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在创建活动中,以塑造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强化提升队伍的文明素质,营造队伍的战斗力、发展力为着力点;以增强全局的行政执法能力,促进部门形象的提升为工作重点;以抓载体,丰富创建内涵,推进部门工作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六个一”创建目标。即建一流的班子,塑一流队伍,展一流服务,创一流的业绩,造一流环境,树一流的形象。

二是加强领导,成立机构,确保创建组织有力。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级级有责任的工作格局。结合威信工商实际,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____-____)。在每年股所长目标责任中都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具体要求、任务分解、考评考核和奖励措施。

三是加强干部队伍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把加强干部队伍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方面狠抓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强化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学习,用先进政治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指导实践,使干部队伍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加强以学习工商业务知识,增强工商队伍履职能力的业务素质教育。在业务素质教育中,着力培养个人行政执法能力,着力培养市场监管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干部队伍开拓创新能力。

四是加强管理,完善制约机制,确保创建活动增强活力。强化管理,抓制度建设,是带好一支队伍、推进工作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岗位职责,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强化了责任落实与责任追究;制定和完善了《党风廉政责任制》、《机关学习制度》、《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行政督办制度》等__个多个制度,继续推行好《首问责任制》和《政务公开制度》,积极软化服务环境;开展“五型工商所(分局)创建活动。

五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寓于市场整规之中,发挥创建活动效能作用。把服务“三农”、关注民生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深入开展以农资打假,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的市场整治活动;开展“三无市场”和“诚信市场”创建工作;切实做好消费者投诉申诉纠纷调解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 践行

区域精神的特质和功能

区域精神是某一区域内建立在传统与现代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高度认同感的理论体系、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指居住在同一区域的人们,在一系列共同的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①。一般而言,区域精神具有在历史环境中形成、为公众广泛认同以及回归于公众社会实践的三大要素。

作为某一区域内特质性文化标志,一个地区的风骨及灵魂,区域精神具有强烈的历史传承性、现实契合性、未来引领性、异质特殊性、人文关怀性、民族融合性等特征。历史传承性主要体现在对某一区域的长期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充分挖掘和展现上,注重文化传承的持续和延伸。现实契合性主要体现在对某一区域的发展现实的准确定位上,并要与当地实际特征紧密契合。未来引领性主要体现在对某一区域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上,并充分实现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区域性价值。异质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某一区域自己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社会基础,注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品牌特色。人文关怀性主要体现在某一区域精神的人文价值上,要注重对当地民众的关心关怀、支持鼓励和凝聚号召。民族融合性主要体现在某一区域精神必须尊重民族特色和民族习惯,而且要把这种民族特色与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

区域精神的功能主要包括引领、凝聚、导向、动力、规划、约束、融合和激励等八个方面,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激励,一类是约束。正是由于区域精神是被民众内在化并普遍接受的价值取向,区域精神才成为价值观的鲜明标杆,成为价值化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凝聚剂和向心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精神“对一个地区起着灵魂支柱作用、旗帜引领作用、动力源泉作用,将深刻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现实与未来”②。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浩大深广是世所罕有的。在经历了战争、建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历史事件后,“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成为北京精神,其贯穿于北京文化的灿烂辉煌和博大精深,根植于北京人民的伦理习惯和道德规范,体现于北京人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北京市砥砺前行的巨大动力,象一轮风帆张扬起其他各种文化元素,共同筑起北京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和力量。

践行区域精神必须充分发挥综合性和系统

从本质上而言,区域精神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并被该地区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同的文化,可以说,区域精神是区域文化的核心思想灵魂,区域文化是区域精神的广博历史渊源。区域文化有多个方面,而区域精神则是贯注于区域文化中的魂魄。③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精神凝聚着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情以及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等,是某一区域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是当地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文化结晶,是凝聚当地民众团结一致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光辉旗帜。区域精神逐步成为本区域内引领民众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伦理习惯和道德规范的旗帜,产生凝聚力、吸引力和驱动力,从而推动区域物质文明建设,提升区域人文思想素质,促进区域改革发展,实现区域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弘扬践行区域精神必须把它贯穿于各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做到在弘扬中践行,以弘扬的力量促进和引导践行的方向,在践行中弘扬,以践行巩固和发展弘扬的成果,使区域精神的弘扬和践行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践行区域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其综合性和系统,坚持整体运作和全盘推进的原则,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力求做到系统性、综合性、长效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使区域精神的践行过程同步成为深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一是要把求真务实作为践行实践区域精神的基本立场,反对搞形式主义或走过场;二是要致力于宣传弘扬,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让区域精神在当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三要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践行区域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巨大热情和创造活力;四要要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这是贯彻党的宗旨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五是要把典型引路作为弘扬践行区域精神的有效办法,培育典型,弘扬典型,促进整体推进;六是要大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把区域精神的核心内容分成若干主题逐一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不断掀起弘扬实践区域精神的新高潮;七是总结经验,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把各方面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新制度、新做法持之以恒地巩固传播下去。

在践行区域精神过程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范文第4篇

我代表区委宣传部领导班子就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向区委考核组各位领导作述职述廉报告:

今年以来,全区宣传思想战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实现了年度工作目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党员教育和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深入

制定了党员教育培训计划,配发了学习教材,组织了优秀党课下基层活动和党员党性实践活动,开展了基层党校、党员活动室规范化达标建设活动。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知识竞赛,荣获全市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了全市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荣获优秀组织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区上下掀起了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高潮,被命名为全省党员教育先进区。配合组织了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编印了中心组学习资料。举办了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及时开展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成立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集中教育宣讲团,深入开展了理论下基层活动,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等,累计授课余场,受教育干部达万余人次。

二、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一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全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工作成绩卓著。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分解了目标任务,落实了责任,召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组织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在省文明委组织召开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重点单位座谈会上,我区作为区县典型作了经验介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为年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和改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召开了加强和改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落实了为未成年人所办十一件实事,组织开展了网吧专项检查,集中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组织文明单位、青年志愿者,成功举办了以“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日社会宣传活动,落实了首批受助计划,建立了助学基金。

三是深入开展了“温馨社区”和农村“三个一”创建活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以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平安型、生态型”为主要内容的“温馨社区”创建工作。推出了科苑街道办事处科技苑、潘庄等一批社区典型。中央文明办及市委领导对我区文明社区建设给予高度肯定。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上,我区作为城市社区的唯一典型做了典型发言。农村“三个一”(一条文明街、一个垃圾处理系统、一个小康书屋)创建工作,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创建原则稳步推进,先后召开了全区“三个一”创建工作会和现场交流会,涌现出了南定镇郭辛村、岳店村等一批典型。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范文第5篇

(一)邓小平的党建理论是“三个代表”的生长点和有力指导

首先,在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上,邓小平理论直接启发了“三个代表”。邓小平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明确提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1](第39页)。这不仅从根本上纠正了党的建设问题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而且明确地把党的自身建设同党所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给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江泽民顺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的思路,认识到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党对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其次,邓小平的政治嘱托催生了“三个代表”。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1992年初,在南方的谈话中,他再次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1](第380页)这是邓小平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政治嘱托。针对这一嘱托,江泽民在这些年的实践中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怎样建设党。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来,在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确定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反腐倡廉和“三讲”教育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经验。“三个代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邓小平的政治嘱托和上述根本问题做出了最集中最概括的回答。

再次,“三个代表”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密切相关。邓小平理论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制定了一条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内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质上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要解决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两个关联度极高的问题。因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好了,党就能站稳脚跟;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解决好了,社会主义才能长治久安。可以说,“三个代表”的理论生长点就是邓小平理论。

(二)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思想的思维视角启迪了“三个代表”;

1、“三个代表”禀承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时代特点的新视角。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三个代表”继承了“三个有利于”与时俱进的实践唯物主义品格,在关键时刻及时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寻求新的突破和转折的关键时期。当时由于受种种“左”的观念的束缚,几乎每一项大的改革开放政策或建设举措的推出,都会引出姓“资”姓“社”的争论。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识社会主义?用什么标准判断和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这些问题对我们事业的顺利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有效地消除了人们的种种困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则是在世纪之交,人们对党的性质的理解及党的自身建设遇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关键时刻提出来的。进入90年代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已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愈益显现,政治多极化趋势业已形成,不同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国家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严重的政治价值观念的分歧和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分化”、“西化”中国的图谋从未停止过;多元文化方兴未艾,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对人们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正深刻地影响乃至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何积极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确保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江泽民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既为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与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一样,面对新的时代课题,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显示了党的事业在实践发展中的连续性。

2、“三个代表”禀承了“三个有利于”观察问题的新视角。“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都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准确把握上,科学地强调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从而使二者在内容上具有联结性。邓小平和江泽民都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这是因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使其适应自己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一定的生产力,不仅是社会存在的前提,而且是当前生产实践及其所决定的各种社会活动的物质条件。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2](第532页)。同时,生产力还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

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邓小平总揽全局,突出重点,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面对21世纪,江泽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敏锐地把握生产力发展的总特点,提出了我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以此作为“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与“三个有利于”观察问题的视角的一致性,阐述的重要内容的相互关联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对我们在新世纪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三个代表”在价值取向上也和“三个有利于”具有一致性。“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都把关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鲜明地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2](第262页)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使我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从而使我们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三个有利于”中,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也是这一标准客观性的保证;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目的。同样,在“三个代表”中,我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终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

(三)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思想孕育了“三个代表”

邓小平纵观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地位的历史性变化后,于80年代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并提出了一系列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主张和政策措施。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而且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申了邓小平的科学论断,再次强调“科学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把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落在实处。

在“三个代表”中,江泽民强化了先进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先进生产力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或社会共同体中的相对发达并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即高素质的劳动者充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在高水平的生产管理下,对日益扩大了来源和种类、提高了复杂程度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生产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先进生产力的最突出特点就是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先进生产力就是现代高科技。因为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但自身体现为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作用于其他诸因素。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生活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大提升。在许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由本世纪初的5%-20%上升到现在的80%以上。面对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可以说,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从邓小平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到江泽民在“三个代表”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逻辑是一致的,他们都敏锐地觉察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作为与先进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无产阶级政党,一定要把发展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作为根本目标,顺应新技术革命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只有这样,党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才不会被历史淘汰。从邓小平的“中国应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到江泽民的“科教兴国战略”,都体现了作为伟大政治家的强烈的使命意识。

(四)邓小平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为“三个代表”提供了理论范式和方法论指导

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第28页)因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只有从两个文明建设的统一上来考虑问题,才能形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完整纲领,使社会主义社会得到全面发展。江泽民在“三个代表”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质上说明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作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

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不可偏废。一方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据物质文明所提供的现实条件,为适应物质文明发展的特点需要建立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也是在精神文明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指出:“经济建设这一年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第154页)从而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江泽民以邓小平理论的思维范式为指导,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两手抓”的思想,提出了“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一起抓”的重要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其本身就包含着创建先进文化的内容;而不断的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由党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也是更快、更好的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正如江泽民指出的,“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3]。江泽民从文化、精神文明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新视角发展了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首先,他肯定了先进文化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来增强综合国力。先进文化以其价值理性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条件和正确的价值指向。在当代中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和社会主义的导向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制度保证和精神动力。它不但以思想理论形态和舆论导向方式给予经济建设和物质生产以思维引导,规定着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向,而且还以管理科学形态指导着经济政策和规划的决策和实施。

其次,他看到了先进文化以科技生产力、教育生产力方式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不仅以产业化形式直接增强综合国力,创造物质财富,以智能形态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高经济活动的科技含量,而且通过对象化于生产力各要素中,有力促进经济活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以其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造就“四有”新人的特殊功能为增强综合国力提供全方位的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国力的可持续增长是以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为决定因素和先决条件的。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能力的无限发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教育生产力对人的素质和潜能提供提升力,对人的创造才能提供激发力,因而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才能来促进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