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杀菌剂;防效;产量

项目来源:吉林省省级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重点学科培育项目(吉农院合字〔2015〕第X002号)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2.011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该病以叶部、节部发生较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近年来,局部水稻生产区稻瘟病大爆发并不少见,为筛选高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药剂,做本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40%稻瘟酰胺SC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40%稻瘟灵EC 陕西皇牌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40%异稻・稻瘟灵EC 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0%己唑・稻瘟灵EC 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

40%咪鲜・稻瘟灵EC 吉林省长春市长双农药有限公司;

32%春雷・稻瘟灵WP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3%春雷・三环唑WP 江西省农福来农化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试验作物:水稻――绿达9320;防治对象:水稻稻瘟病,病原为PyriculariaoryaeCav.。

试验设8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0平方米,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为40%稻瘟酰胺SC2500倍、40%稻瘟灵EC1000倍、40%异稻・稻瘟灵EC1500倍、30%己唑・稻瘟灵EC1200倍、40%咪鲜・稻瘟灵EC1000倍、32%春雷・稻瘟灵WP2500倍、13%春雷・三h唑WP2500倍及清水(CK)为对照。

2015年4月12~20日进行浸种,使用25%的咪鲜胺EC10毫升对水50公斤,浸水稻种40公斤,分别于7月5日(始见中心病株)、7月13日,各施药1次,均按规定量使用,其他均为对照不施药。使用药械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人工施药,每亩用水量30升,其他管理同常规,试验期间未用任何药剂。土壤类型为草甸土,人工浇灌,其他管理同常规田。

1.3调查方法

2015年8月20日,采用对角线取样法,每小区随机五点取样,每点10穴,记录单株叶瘟发病级。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 Σ(各级稻瘟病调查数量×相对级数值)/(调查总量×9)×100

防治效果(%) =(CK 1 -P T1)/CK 1×100

式中:CK 1 -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1 -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按国标叶瘟分级标准进行调查。

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本试验中各药剂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1.4测产

各小区实测产量,全区收获,脱粒,实测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稻瘟病防效分析(%)

由表1可见,40%稻瘟灵EC1000倍、30%己唑・稻瘟灵EC 1200倍、、40%咪鲜・稻瘟灵EC1000倍、40%异稻・稻瘟灵EC 1500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相当,防效在86.77%~90.91%;40%稻瘟酰胺SC2500倍与40%稻瘟灵EC1000倍、30%己唑・稻瘟灵EC1200倍、40%咪鲜・稻瘟灵EC1000倍、40%异稻・稻瘟灵EC1500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说明40%稻瘟酰胺SC2500倍防治水稻稻瘟病时,防效低于其他四种药剂,32%春雷・稻瘟灵WP2500倍、13%春雷・三环唑WP2500倍防效略低。

综上所述,田间试验表明, 在北方水稻稻瘟病发生初期(始见中心病株),选择40%稻瘟灵EC1000倍、30%己唑・稻瘟灵EC1200倍、40%咪鲜・稻瘟灵EC1000倍、40%异稻・稻瘟灵EC1500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效在86.77%~90.91%;40%稻瘟酰胺SC2500倍防治水稻稻瘟病时,防效在73.36%。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千克/小区)

由表2可见,40%稻瘟酰胺SC2500倍处理可增产12.62%,40%稻瘟灵EC1000倍处理可增产16.62%,40%异稻・稻瘟灵EC1500倍处理可增产15.97%,30%己唑・稻瘟灵EC 1200倍处理可增产16.75%,40%咪鲜・稻瘟灵EC1000倍处理可增产12.56%,32%春雷・稻瘟灵WP2500倍处理可增产11.87%,13%春雷・三环唑WP2500倍处理可增产11.91%,可见各处理均有增产的潜力。

3 小结与讨论

田间试验表明,在北方水稻稻瘟病发生初期(始见中心病株),选择40%稻瘟灵EC1000倍、30%己唑・稻瘟灵EC1200倍、40%咪鲜・稻瘟灵EC1000倍、40%异稻・稻瘟灵EC1500倍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效在86.7%~90.91%;40%稻瘟酰胺SC2500倍防治水稻稻瘟病时,防效在73.36%,增产幅度在11.87%以上。

本试验仅进行了一年,对水稻生理指标及天敌等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荣明,周明国,叶钟音.三环唑防治稻瘟病的作用机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02).

[2]唐钰朋,高俊峰,车淑静.杀稻瘟剂的作用机制及抗药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19).

[3]陈夕军,卢国新,童蕴慧,纪兆林,徐敬友.江苏水稻恶苗病病原菌研究[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11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水稻病害,又名水稻稻热病。它主要是由管理栽培技术或者是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以及风)引发的,就水稻的生长期来讲,它发生于水稻的整个发育期,能够危害到水稻的各个部位,就地域来讲,它存在于中国的各个地域,就季节来讲,它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发生于各个季节。根据水稻稻瘟病发生的部位,可将水稻稻瘟病分为叶瘟、节瘟、穗颈瘟、苗瘟等,其中尤其以穗颈瘟的危害最大。

1 水稻稻瘟病的危害

水稻稻瘟病又称水稻稻热病,是一种能够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的水稻病害,发生于水稻的整个生育期,能够对水稻的各个部位造成伤害。如果水稻在其秧苗期发生稻瘟病,秧苗就会变成黄褐色,最后枯死。在感病期间,病斑不明显。如果水稻在其分蘖期发生稻瘟病,其叶片会出现大量枯死的现象,或者虽未枯死,但会导致稻穗短小、新的叶子难以伸长等现象。如果水稻在孕穗期发生稻瘟病,就会导致白穗或者半白穗大面积存在的现象。不论北方还是南方,一旦发生稻瘟病,当年水稻产量就会减少10%~20%,严重时会达到40%~50%,甚至颗粒无收。

2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2.1 加强对水稻的栽培管理

在栽培水稻时,相关人员必须要遵循“早育、早插”的基本原则,避免用深水进行淹灌,对水口进行加高以及垫宽处理,做好渠道清理工作,延长水路并提高水温,在水稻田间必须要保持浅水层,从而保证田间的湿度尽可能小;田间是否通风透光,直接影响到水稻是否贪青以及早熟,能否具有很好的抗病性。因此,必须要做好田间的杂草清除工作。要根据田地、稻苗以及品种的状况进行合理施肥。在田地比较贫瘠、水稻品种为抗病品种以及稻苗比较弱的情况下要多追肥。在进行追肥时要采取分期追肥的方法,遵循前期重后期轻的原则,从而达到提高肥效,增强稻苗抗病力的目的。在施有机肥时,必须要平好粪堆底子,避免诱发病害。由于苗床前期施肥比较多,因此在进行抗病品种的选择时必须要选择最具抗病性的品种,施肥时多施磷钾肥。

2.2 有效控制水稻稻瘟病的病菌来源

水稻稻瘟病的病菌主要来源于病稻草、病瘪粒、隐藏于种子之中的带有病菌的种子以及遗落于厂院之中的带有病菌的稻壳。应当在第2年的5月份之前将以上带有水稻稻瘟病病菌的源头都及时并彻底地处理掉。在进行水口垫高工作时务必要记住不要使用带有水稻稻瘟病病菌的水稻。在进行水稻播种工作之前,采用泥水或者是浓度为20%的盐水对种子进行筛选,避免带有病菌的种子混在其中。

2.3 抗病品种的选择

在播种时,选择抗病性能比较好的水稻品种,是预防水稻稻瘟病最为经济且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进行抗病品种选择时,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抗病品种。例如,如果该地位于第2积温带,那么可以选择绥梗7这一品种;如果该地位于第3积温带,那么可以选择龙盾104这一品种,如果该地位于黑龙江,那么可以选择龙盾104或者是龙粳14。

在生产方面合理进行抗病品种的选择,以更好利用其抗病性。在通常情况下,抗病品种的抗病性会随着它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减弱,到最后完全丧失。因此,抗病品种的抗病性是有“保质期”的,一般为3~5a。如果在某一区域仅仅种植单一品种的抗病水稻,那么一旦达到相应的年限或者是出现导致病害发生的条件,该区域的抗病品种会全部转变为病害品种,引发大面积的灾害。因此,在生产方面必须要合理进行抗病品种的选择,以更好地利用其抗病性。具体来说,在生产商合理选择抗病品种时,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交替使用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当前,很多地方在生产上选取的抗病品种多为垂直性抗病品种,这种抗病品种的抗病性会随着它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减弱,到最后完全丧失。因此,抗病品种的抗病性是有“保质期”的,一般为3~5a。交替使用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这种选择方法能够有效地延长抗病品种的抗病性年限,提高抗病品种在生产上的存续年限;注重应用具有抗、感混合基因型的群体。具有抗、感混合基因型的群体主要适用于一些缺乏抗病品种但是经常发生水稻稻瘟病或者水稻稻瘟病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具有抗、感混合基因型的群体的应用措施,具体来说,主要有2点:将感病但高产的品种与抗病的品种进行混合种植,根据当地发病几率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混合种植的比例;学会合理利用抗、感丰产组合高世代群体。在抗、感丰产组合高世代群体的后代群体中,多存在一些具有抗病特性的基因以及基因型,对于减少水稻稻瘟病所引起的灾害具有一定的作用。

2.4 药剂防治工作

通常情况下,要在七月份的中旬进行药剂防治工作。在进行药剂防治时,要对生长比较茂盛的区块进行重点查看,一旦发现有病稻株,要立即进行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多应用于水稻大面积发病期。在进行农药的喷洒时,最好不要在水稻的开花期进行喷洒,一天中最好的喷洒时间为早上6:00之前以及15:00之后。必须要注意的是,药剂防治的效果受到地域差别、施肥状况以及栽培管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情况效果不同。在进行药剂防治时,必须要与栽培管理相结合。

3 结 语

在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过程中,要以水稻稻瘟病的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治。具体来说,就是在利用抗病品种的栽培以及加强栽培管理的同时,必须要做好相关预测工作,加强药剂防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几率,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欣.水稻稻瘟病危害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0(2).

[2] 李四军.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农业灾害研究,2012(6).

[3] 刘伟.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10(5).

[4] 段会仙,兰邵清.温凉区水稻稻瘟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云南农业,2014(5).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稻瘟病;枯草芽孢杆菌;防效;产量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15-01

近几年,富锦市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截至2012年已达到14万hm2,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县。而生产中存在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品种多为优质米、肥水管理不当等问题,造成水稻稻瘟病连年上升[1-2]。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较好,可用于生产绿色水稻,可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连作7年的水稻田,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有机质含量为3.5%,pH值为6.8。该地块在2011年水稻稻瘟病发生较重,平均发病级数为3级。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枯草芽孢杆菌(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40%稻瘟灵乳油(重庆中邦药业有限公司)。供试水稻品种:空育131。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枯草芽孢杆菌拔节期150 g/hm2,始穗期75 g/hm2,齐穗期75 g/hm2;处理2:枯草芽孢杆菌拔节期150 g/hm2,始穗期75 g/hm2,齐穗期150 g/hm2;处理3:枯草芽孢杆菌拔节期150 g/hm2,始穗期150 g/hm2,齐穗期150 g/hm2;处理4:40%稻瘟灵乳油拔节期600 g/hm2,始穗期600 g/hm2,齐穗期600 g/hm2;以清水作对照(CK)。施药日期分别为拔节期6月21日,始穗期7月27日,齐穗期8月3日。试验采取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其中处理1、2、3、4面积各为一个自然池,每个自然池面积1 000 m2。

1.4 试验方法

采用0.01 g电子秤量取试验药剂,采用机动弥雾机对水450 kg/hm2喷雾,并于6月5日用10%吡虫啉450 g/hm2对水稻潜叶蝇进行防治。各小区管理条件一致。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试验共调查3次,分别为第1次施药前(6月20日),最后1次施药前(8月2日)和最后1次施药后14 d(8月17日)。叶瘟病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50株;穗瘟病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样50穗。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于10月1日进行测产。

叶瘟病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 cm;3级:叶片病斑6~10个,病斑长度大于1 cm;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25%;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26%~50%;9级: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50%以上或全叶枯死。

穗颈瘟病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上(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半瘪);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3-5]。用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其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100

防效(%)=■×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的安全性

通过观察发现,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未发现对作物产生药害,各处理均未出现蹲苗、畸形等药害症状,各处理秧苗长势与空白对照无明显差别,对水稻安全。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

由表1可知,第1次施药前稻瘟病没有发生,没有调查数据。末次施药前调查,处理1~4对水稻稻瘟病叶瘟的防效分别为80.17%、83.97%、89.57%、84.60%,按照防效高低顺序排列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未次施药后14 d调查,处理1~4对水稻穗瘟的防效分别为80.36%、88.57%、90.46%、93.21%,按防效高低排列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虽然从数据上看各处理间防效有一定差别,方差分析表明,2次调查各处理之间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差异均不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处理1~4的产量分别为8 500.00、8 710.00、9 008.33、8 735.83 kg/hm2,处理1~4分别较CK增产7.41%、10.07%、13.84%、10.39%。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枯草芽孢杆菌,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好,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推荐预防水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用药,预防穗颈瘟施药时期以抽穗始期及齐穗期各用1次药为宜,用药量为每次150 g/hm2,采用茎叶均匀喷雾。

4 参考文献

[1] 闫东林,周建辉,张清华,等.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稻瘟病药效试验[J].科学种养,2012(2):29.

[2] 贾书娟,曾大兴,吴小丽,等.枯草芽孢杆菌C-D6抗菌蛋白对稻瘟病菌的抑菌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1,27(3):362-367.

[3] 畦善新.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示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7):31-32.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范文第4篇

稻瘟病发病原因是由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的真菌性感染,按照不同的危害部位如秧苗、叶片、节、穗颈、枝梗和谷粒,可以分别称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侵染初期是以分生孢子和菌丝通过空气流动的形式在被感染的病稻上越冬,待第二年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适宜时,病菌繁殖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空气流动传播接触寄主表皮。其尖端特有的粘胶会穿进寄主组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而进一步侵染临近叶肉组织细胞,7天后一个侵染周期结束。形成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一次侵染,循环重复以上过程,造成更大规模染病。连绵阴雨、大风或早晚雾气较重的时候,扩散速度会加速。该染病过程在水稻生长周期内均可发生,造成大面积叶片和禾苗枯死或稻穗空秕,全球每年因稻瘟病造成的水稻减产损失达11%~30%。目前稻瘟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抗病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

1药剂防治

在实际生产中病害发生较为严重期间,最主要的防止措施就是药剂防治,其经济、便捷、高效的特点使其在综合治理稻瘟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铜汞制剂被大量应用,其作用机理是影响菌体中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和丙酮酸脱羧酶,从而阻断糖酵解过程及能量的形成导致病原菌死亡。虽然对控制稻瘟病有一定效果,但其易产生药害的缺点让日本、欧洲的一些国家立法禁止使用。之后一些替代试剂,也因为各种缺点而逐渐淡出实际应用。直到1976年,Lily公司成功研制出三环唑,其化学名称为5-甲基-1,2,4-三唑并(3,4-b)苯并噻唑,低毒且吸收性强,可浸根或叶面喷雾处理。凭借其优异表现,三环唑至今仍是应用较为广泛,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虽然化学农药在稻瘟病发病季节防治及时且有效,但是农药的广泛使用会对害虫及其天敌、水生生物及土壤造成危害,同时也对人类构成危害及对水源造成污染,再者长期大量的使用农药会使病原菌产生抗性。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控制和减少农药施用量是今后防治病害的总体趋势。

2抗性品种培育

通过选择与传统育种是将高产优质品种与高抗稻瘟病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在经过回交、复交或辐射诱变,从中选出带目标性畹男缕分帧4统育种过程虽然可以提高水稻抗性,但也存在自身优质感病品种比例较大,育种周期较长的不足。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微观基因工程技术将外界来源不同的目的基因转录到水稻基因组中,获得拥有稻瘟病抗性的水稻新品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等。基因工程技术进一步弥补了野生抗稻瘟病资源的不足和常规育种选择性较差的缺陷,成为培育高抗性、广谱抗新品种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常常经过基因工程技术处理的稻瘟病致病性变异新品种,其抗病性在3~5年后难以为继。如何提高抗性品种使用周期或提高抗病品种持久性仍是亟需攻关的难点之一。

3生物防治

近年来,生物防治措施在植物病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活体或由生物产生的代谢活性成分防治植物病原体、虫害和杂草及调节植物生长。其优点是药害比传统化学农药低、不易产生抗药性、选择性强、原料来源广泛、对环境友好。根据原料来源主要分为微生物源农药和植物性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微生物的次生代谢物为前体经过合成或人工修饰的农药。如来自细菌的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来自放线菌的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霉素。

植物源农药是将植物提取物作为化学合成的原料或前导化合物。如:印度科学家发现,印度楝树种子的冷水提取物和油浸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的生物防治效果较好,与0.1%多菌灵的防治效果等同。霍光华等研究表明,木荷叶和无患子中果皮的皂苷抽提物以3:4~15:8的质量配比时产生了显著的增效抗稻瘟作用,并在其他配比时有叠加作用。但目前研究防治稻瘟病病菌都是在实验室小环境内完成,田间和小区试验仍然研究不多。虽然生物防治措施是未来稻瘟病防治的热点,但在复杂环境下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栽培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拿敌稳 防治 稻瘟病 试验

稻瘟病是一种气流传播、反复侵染,与环境、水稻品种、栽培条件关系密切的病害,是柳河县水稻生产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柳河县属半山区,具有地势高、光照少、水温低、气流强、云雾多、结露时间长等条件,水稻生活力弱,发病重于平原稻区。近年,全县稻瘟病均属中等以上发生,发生面积3~8万亩,损失水稻500~1500t。由于目前生产上缺乏优良抗病品种,药剂防治显得至关重要。为观察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新研发的水稻专用杀菌剂拿敌稳在柳河县大田防效上的表现,本试验选择了2种拿敌稳施药浓度和生产上常用的富士一号等药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及试验设计

试验设四个处理:试验药剂75%拿敌稳WG(拜耳作物科学公司)12g/667m2(A);试验药剂75%拿敌稳WG(拜耳作物科学公司)15g/667m2(B);对照药剂40%富士一号EC(天津中农住商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100ml/667m2(C);清水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7m2。

1.2 试验田情况

试验设在柳河县柳河镇柞木村农户的水稻田中,试验地地势较平,为冲积土,前作为水稻田,肥力较好,各小区正常管理,条件基本一致。水稻品种为超级稻吉粳803。

1.3 气象资料

第1次施药当天晴天,气温29℃,24h后下雨,但此后未出现连雨天气;第2次施药当天晴天,气温32℃,24h内未下雨。

1.4施药时间与方法

1.4.1第1次施药(防治水稻叶瘟) 2009年7月30日(剑叶至裂口期)施药,药液量45kg/667m2。

1.4.2第2次施药(防治水稻穗瘟) 8月14日左右(抽穗至齐穗期)施药,药液量同上。

1.5调查时间与方法

1.5.1防治水稻叶瘟 第1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施药后14天(8月12日)调查1次病情发展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和记录防治效果。

1.5.2防治水稻穗瘟 施药后14天(8月28日)空白对照穗瘟基本稳定时调查1次病情发展情况,计算病穗率和防治效果。

1.5.3调查方法 每个处理设置3点取样进行调查,叶瘟调查时,每点取1穴(30株),共90株,每株调查旗叶及旗叶以下2片叶,共180片叶;穗瘟调查时,每点30穗,共查90个穗。病情分级及药效计算方法等均按《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进行。

1.6大田测产

每个处理各取5点测产(每点1m2)。

2.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水稻叶瘟

从表1可以看出,75%拿敌稳WG对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亩地施药量15g时防治叶瘟效果最好(达85.18%),比当前常用药剂40%富士一号防治效果(达62.46%)明显要好。

2.2 防治水稻穗瘟

从表2可以看出,75%拿敌稳WG对水稻穗瘟防治效果更佳,每亩地施药量15g时防效达88.42%,而40%富士一号防效为61.24%。表明,75%拿敌稳WG保穗作用明显。

2.3 促进增产效果

从表3 可以看出75%拿敌稳WG的施用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达7.99%,与对照药剂相比,表现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