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范文第1篇

一、注重情境创设,提高参与的“热度”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快。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要想让学生长时间集中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内驱力。而创设情境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在大屏上出示了一元硬币、下水道的盖子、向日葵、光环、车轮等图案,让学生进行欣赏,这些实物形象与学生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感受到圆的美丽。通过这样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此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纸片,让学生对折、打开,再变换不同的方向对折,再打开,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探索中,然后争相汇报:在圆形纸片上有很多的折痕,这些折痕有一个相交的点。学生自主学习后知道了折痕都是圆的直径,折痕的交点是圆的圆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知识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注重合作探究,提高参与的“广度”

合作探究是当前数学课堂常用的学习方式,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迫切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出示了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各一个,并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很快判断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底等高,根据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出它们的体积相等。但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学生犯了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也有学生认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尽管等底等高,但它们的体积不相等。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怎么验证呢?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将等分的圆柱拼一拼,探究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积极参与,分工明确,在汇报交流时,得出了不同的方法求圆柱的体积。教师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主动猜想、验证猜想,并动手实践,促使学生们参与其中,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注重练习设计,提高参与的“深度”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有很多老师对练习设计不够重视,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只是机械、重复地进行练习,苦不堪言。对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优化练习设计,帮助学生优化解题策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在教学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A、B两地的距离是500千米,一辆货车4小时行驶了总路程的40%,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还需要几小时?”显然,这是一道一题多解的习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方位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寻找到了多种解法。教师通过设计一题多解的习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策略入手,学会思考,促进全面发展。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堂;参与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20

笔者以之前开过的一节公开课――苏科版八年级下册“13.2 黄金分割”为例,和各位同行做个交流。

一、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学生参与备课

在备“黄金分割”这节课内容时,我事先和学生交流了一下,让学生回家搜集有关“黄金分割”的文字资料和图片。结合学生提供的资料,我了解了学情,很快制作好了课件。

2.学生参与课堂

片断:伴随着上课铃声响,《义勇军进行曲》在教室中悠然响起,学生都立刻精神抖擞。

师:听了国歌,感觉如何?

生:感觉神清气爽,睡意全无。

生:老师,这是我提供给您的音频吗?

师:是的,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这首国歌会这么振奋人心吗?

生:《义勇军进行曲》之所以听着振奋人心,不仅是因为词曲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高潮部分正好在全歌的黄金分割点处。

师:什么是黄金分割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探索。

首先,我们进入“美的欣赏”篇。

首先,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欣赏着美,不时看到自己搜集的图片,心中的自豪感和课堂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了。

3.学生参与教后反思

小结完“黄金分割”这节课后,我留了两分钟给学生评价这节课。

师:同学们感觉这节课怎么样?哪些方面比较好,可以保留?哪些方面不好,需要改进?

生:我感觉这节课设置的“美的欣赏”“美的探索”“美的感悟”“美的应用”“美的创造”这几个环节非常好,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深入。

生:我通常上数学课老爱打瞌睡,感觉没劲。今天,当我在课件里看到我提供的图片时,我好激动啊,就感觉是自己也是老师一样。

生:嗯嗯,我也感觉这节课自己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个环节自己都有积极参与,在快乐参与中收获知识。

师:那不足呢?说说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老师,我感觉您可以给我们多一些鼓励,并且可以和我们一起探索,一起研究就更好了。我们就像朋友一样,这样我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我手中拿着本子和笔,将学生说的每一条都记录下来,记入教后反思,以便下次改进,提高课堂效果。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方法总结

1.师生关系的新定义

和学生拉近距离,学生喜欢老师本人,自然对其所教科目也会积极应对。为了争取取得好成绩,课堂上自然会表现活跃,参与积极。

2.教学手段多样、生动

数学课思维比较抽象,很多没有领会到数学奥妙的学生在课堂是容易走神和犯困的,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首先,我们可以在课堂引入和习题背景中采用学生熟知和感兴趣的知识,以增强学生的亲切感,从而使其想参与进来;其次,我们在题目展示的形式上可以多样化,除个人回答外,多组织小组合作与竞答;学生当小老师是激励学生兴趣、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

3.多一份鼓励,多一份等待

我们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眼神,学生就会高高地举起他的小手,说出心中的想法,即使不正确,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不就是引导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解惑者吗?

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教师应尽可能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力求学生张扬个性,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游戏方法;体育教学;合理应用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将体育游戏融入高中体育教学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必须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因为它既可以使课堂更富有趣味性,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革新的创举,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极为有利。高中体育课堂游戏的推广使体育更加趋于大众化、娱乐化,学生也能更加积极地融入课堂从事体育锻炼,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各项身体技能。

一、高中体育课堂中游戏融入的影响

高中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的加入在整个课堂效率的提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进步的动力源泉,是一种趋向性的心理暗示,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教学计划,结合实际情况,设定适宜的教学目标,课堂上做好安全保障并按照计划进行教学,课后及时进行归纳总结。(2)提升课堂趣味性。普遍而言,很多时候体育教学深受教学课时、体育器材、教学场地、学生自身兴趣等限制,很难使学生兴高采烈地参与到课堂中,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设置合理的体育游戏,使课堂充满趣味性,这样既能降低学生的压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3)促使课堂不断创新。体育游戏加入课堂的目的是使教学模式丰富化、多样化,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课堂,使各种游戏结合教学目标源源不断地应用于课堂,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体育课堂游戏的合理化应用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游戏类型

高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的游戏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做好统计,然后再选用最优的教学游戏加以应用,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高一的学生年龄较小,各项身体机能较差,而且很多学生独立意识较强,还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在设置课堂游戏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千万不能脱离实际,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还要全面掌握游戏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游戏,例如,排球、足球这类活动对于学生的团队意识、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暂不适合,可以采用集体合唱、接力赛跑等游戏教学。

2.游戏过程中强化引导和安全管理

在体育课堂中,强化引导和安全管理极为重要,它既能使课堂井然有序地进行下去,又能提升课堂效率,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教师也能及时应对,将风险降到最低,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注重课后归纳总结,做出讲评。

例如,在高中体育课堂上进行足球训练时,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意识、积极性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在足球项目当中,对于前锋、中卫、后卫、守门员等各个位置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灵活分组、加强引导,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球员M行比赛。此外,教师还必须对学生加强团队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拥有一定的合作精神和忧患意识,当危险出现时能够及时做好应对,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又能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3.设置游戏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选择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在游戏选择时要依据统计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不能一味地遵循教学大纲,这样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进行游戏时要以学生为主,设置要活学活用、可繁可简,难易程度也要视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求。

例如,针对大多数高中生而言,他们都不喜欢进行长跑训练,觉得太累,无论教师怎么鼓励,怎么解释跑步的益处,学生也不愿主动参与。面临这种情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适量地进行短跑训练,或者采用分组接力比赛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起初,鼓励学生尽力而为即可,让学生注意自身安全,之后再让学生渐渐地加快速度,这样既完成了课堂的要求,又使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也会有所加强。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合理地应用体育游戏,既能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进而使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又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增强,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英语教学;课堂参与;实效性

英语教学是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一切活动的核心。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教师教学质量都与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有关。当下以人为本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更倾向于把教学过程定位为“互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其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配合,以此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比如虽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教学效果仍不理想。进一步研究后不难发现,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教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忽视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实效性,所以教师必须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实效性。

一、英语课堂中学生参与实效性低的原因

1.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匮乏,参与被动

来源于自身的求知兴趣是获取知识的最大动力。一旦兴趣产生,积极性就会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当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的课堂参与目的就会更加明确,学习欲望就会更加强烈,课堂参与的实效性也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高职院校由于生源的特殊性,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讲课的节奏,在教师再三提醒下才能勉强参与到课堂中来。被动参与往往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反感,使厌学情绪更加严重。教师不仅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还可能使学生彻底丧失英文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畏惧,更谈不上课堂参与的实效性了。

2.学习目的不明确,机械参与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往往没有做好课前预习,不会带着问题听课,习惯于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对课堂上教师设计的一些需要学生参与和体验的环节显得无所适从。大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对新知识的渴求,机械地重复模仿,降低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3.传统教学模式枯燥、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一成不变的教材和教案,使教师讲得没意思,学生学得没兴趣,更谈不上课堂参与。社会在进步,学生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学手段需要与时俱进。

4.课堂教学设计要求过高

高职学生有别于本科生,虽然性格活泼,但定力不够;虽然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缺乏钻研精神。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提升英语课堂中参与实效性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要想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清楚他们的学习诉求,应用符合“00后”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多利用鼓励教育、赏识教育等手段,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

2.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英语教学中,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总是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让教学活动变得高效。教书育人的前提是师德,教师对待学生要充满爱心,好与坏都要给予包容。一名优秀的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要处理得当,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圆满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教师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创新能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使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同时,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

3.选择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知识面窄,基础薄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特点及社会需求出发,创新教学设计,运用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懂,都能在课堂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使其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

4.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仔细聆听学生的反馈,并给出及时、客观的评价。学生从教师给出的评价中能了解自身的不足,提升课堂参与有效性。有效的课堂参与能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另外,适当的挫折感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斗志,使其愈挫愈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若高职英语教师都能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有效性,那么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范文第5篇

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高效课堂是以最少的时间、

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课堂。

听课是教学

的常规工作之一,

是听课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听课不是目的,听课是手段,是途径,通过听课达到辨别判定课堂教学优劣的目的,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自觉,从现代汉语意义来看,一是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二是自我感悟。从哲学上看,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和基本人格,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和发展。从心理学上看,自觉不仅仅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习惯和秉性。

高效课堂引领下的听课自觉就是教师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为实现教学有效、课堂高效而主动自觉地去听课、评课、上课,把听课、评课、上课作为不可分割的循环体系,不断提升自己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高效课堂引领听课,听课促进高效课堂,听课自觉成为高效课堂引领下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1.高效课堂引领下听课自觉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品质。让听课成为一种习惯,评课成为一种能力,上课成为一种需要,使课堂高效、高效课堂成为教师的内在追求和崇高使命。不可否认,当前教师中对高效课堂、对教学常规有着肤浅的认识,也有的只是一般地应付,并没有上升到自身习惯和品性修养的高度,也没有落实到自我专业素质发展提升的具体行动中。不少教师都是靠吃老本,靠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从事课堂教学。听课自觉是一种学习借鉴的习惯,更是一种研究、提升的素养,在不断的学习和提升之中,教师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分享到进步的喜悦,这无疑为教师的续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载体和途径,从而促进教学业务水平和技能的不断提升,为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教师智力支持。

(2)有利于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促进学校教研氛围的形成和教师群体团队合作。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要将新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课堂行为中去,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改变旧的教研活动和听课、评课、上课分离方式,构建听课、评课、上课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方式,重新构建校本教研制度,保证将高效课堂的理念和要求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和教学行为,从而最终实现课堂的高效、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技能的提升。

(3)有利于高效课堂本土化、草根化、具体化,具备可操作性。从理论上讲,高效课堂抽象概括,让人望而却步。从事实来看,部分教师不想去探索和改革,不愿去学习和思考,不肯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当听课成为自觉内在的需求时,就会驱动自己,主动地去听别人的课,听别人的示范课、别人的有别于自己教和学且高效益轻负担的课,然后自然地发现影响自己课堂效益的环节和步骤,这必然促使自己又主动自觉地参与评课活动,共同分析影响效益提高的原因,共同落实改进教学的措施方法,共同探讨实现高效课堂的手段技术,接下来的课堂效益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这样一个听课—评课—上课的自觉形成和构建无疑使高效课堂呈现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上升局面。

(4)有利于教师改进作风,树立学校和教育的良好形象。由于应付,教师听课、评课一度流于形式,为社会和教师本身诟病。由于没有质量,课堂假、大、空,学生没收获,教师无脸面,学校不光彩,教育形象受损。实现听课自觉,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得到强化,工作规范得到加强,工作激情空前释放,工作效益大为提高,工作作风更加踏实,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师更多地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学校质量的提升,学生素质的提高,社区群众和学生家长的评价发生变化,对教育的认可度、美誉度和支持力也不断上升,促进了学校和家庭及社会的沟通和理解。教师的工作作风得到改进,敬业精神不断加强,学校的办学效益持续上升,教育形象更加美好。

2.高效课堂引领下听课自觉的构成

高效课堂引导下的听课自觉不仅仅是单一的主动听课,更重要的是建立听课为起点、评课为重心、上课为归宿的一个循环提升的完整体系。形成这样一个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习惯无疑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推进和建设。过去学校通常不能将听课与评课、上课有机整合,听课有听课的技巧,评课有评课的策略,上课有上课的诀窍;“听而不评”无实际效果,“评无听凭”难以令人信服,“我行我素”造成课堂效益低下。自觉状态下的听课应当是有准备的发现问题式听课,评课应当是抓关键的分析问题式评课,上课应当是提效益的解决问题式上课。

(1)听课是一项需要精力和心智的活动,是一种立体性综合技术。发现问题的前提是有准备。听课自觉首先要明确听课的目的,具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拥有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的共同参与。发现问题的基础是“听”“看”“记”。听仔细了,看清楚了,记全面了,才能发现“纰漏”,找出“问题”。发现问题的关键是“思”。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找出特色。听课者不仅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言语,也要观看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的情绪,更要透过外在的言行来思考、体察学生与教师互动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寻找出提高课堂效益的对策和影响课堂效益的因素。听课者既要在课堂中观察教师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也要分析、思考教师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运用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2)评课是听课活动的延续,是听课自觉、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出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并且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方法基础和操作指导。评课既评教,也评学,侧重评学,侧重分析问题。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教学反思和评价,主张建立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分析问题的前提,也是高效课堂的标准。抓住关键问题评课,即抓住课堂教学最基本、最原始、最朴实的问题,按照高效课堂的要求,全面考察分析,作出有针对性的诊断,看教师是否用最优化的方案解决,看教师是否用最有效的手段实施。“关键问题”应该是听课阶段“发现问题”,应该是影响课堂高效的“瓶颈问题”。抓关键问题进行评课,可以避免过去评课中的陋习,高效、快捷,有利于反映课堂教学的本质,有利于课堂教学回归根本,有利于有效评课的实现。这是分析问题的重点。美国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说:“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通过评课,我们获得了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为设计教学、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评课成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策略,改变学生生命状态的有益方法。这是分析问题的目的。

(3)上课是评课活动的验证实践,是听课自觉、高效课堂的成果检阅,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基础上的解决问题。上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效课堂方案的运用。衡量课堂是否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流程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负担轻效果好;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的互动过程。高效课堂设计流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强调创设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激情;注重以活动承载学习内容,并吸引每一个学生保持兴趣与注意力;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全员参与,主动参与,真实参与;科学设计扎实有效的训练,在广度上保证学生参与的面,在深度上准确选择训练点,在效度上实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最后在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上考察预设和生成情况,表层上看三维目标的全面实现,深层上看实现效益提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建构生成。从听课自觉层面看,教师从听课到评课到上课完成了一次高效课堂的深刻体验,同时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3.高效课堂引领下听课自觉的保障

高效课堂是学校的责任,听课自觉是教师的素养。要使教师主动自觉地投身高效课堂建设,需要学校建立健全相关保障。

(1)营造浓烈的氛围。学校需要大力宣传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高效课堂,想方设法强化校本教研,引导教师自觉投身教学改革,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

(2)提供适合的条件。学校要在校内外、学科内外,提供适合教师进行校本教研、高效课堂建设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上表现为多媒体设备的投入、使用及维护。开课上尽可能多地提供骨干教师的高效课堂供观摩学习,实现普通教师的课堂全天开放。听课评课时邀请专家名师参与,在理论方法上予以现场点评分析。听课范围上不仅可以是校内,还可以扩展到校外,甚至跨学科跨学段。

(3)加强示范引领。无论是刚工

作的青年教师还是有经验的中年教师,

新课程新理论对他们都是新鲜的、陌生的。高效课堂需要精力的投入,听课自觉也需要时间的保证。因此加强示范引领非常必要。一方面是学校领导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主动在专题讲座、课堂听课、点评分析、示范教学等方面先行探索,用主动积极的行动引领其他教师。另一方面,要在教师群体中树立榜样,确立标杆,既让他们自己有干劲、有激情、有效果地投入高效课堂实践,更让他们的示范引领促进全体教师静下心来,扑下身子,钻研课堂,关注学生,提升自己,从而使高效课堂成为风景线。

(4)构建考核体系。学校工作需

要考核,尤其在实施绩效工资的今天。学校要根据高效课堂建设的具体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