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城市污水厂处理的是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甚至有可能会包含医药污水。这些污水在通过管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前,都是封闭式的,未与空气进行大规模接触,在经处理时,污水中的恶臭经由污水处理厂的管道排放出来,对空气造成污染。我国目前在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大部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恶臭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便任其排放。另外,污泥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还会因为微生物的滋生和化学元素之间反应而产生异味,这也是污水处理厂造成空气污染的又一源头。

2环保设计理念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所处的地位非常尴尬,城市污水厂的建设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中的水污染问题,但是在解决水污染的同时,却因为自身的因素造成了二次污染。随着中国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中小城市发展起来,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也成为了他们将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今,将环保理念应用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它是基于处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污染治理观念。从目前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来看,要结合环保理念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规划,要从环保的角度和建设决策两方面来进行整个设计企划。笔者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污水处理厂的选址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首先要做的便是根据工程本身的特性选择施工地址。施工地址的选择,关系到日后污水处理厂整个设计方案的施行方向。城市污水厂的地址选择方面,要综合整个城市的地理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双方面的因素来考虑。首先,根据城镇在地理位置上分布的情况,选择远离城市却又方便收集城市污水的地点;再次,还要参考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最好不要选择日后的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为建设地址;最后,由于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量大,都会建立大量的池体。为了减少建设施工工程量,避免对附近的田地造成污染,因此,选择建筑用地时,应当规避农民的田地和住房。

2.2工厂建设前的规划

污水处理厂在建设施工前,还应当考虑到工厂整个的建设规划,这主要包括:2.2.1工厂的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当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建设前,应当结合目前和近几年城市的污水排放量和自身定位来确定工厂的规模。如果是打算承接一定量的污水处理,则可以结合工厂目前的经济能力确定工厂规模的大小。而如果打算根据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则应当考虑到远期的发展规划,在现有的规模上,预留一部分的建设用地,以供日后扩大规模之用。2.2.2工厂的布局工厂的布局主要针对的是工厂建筑物之间的地理方位安排。污水处理厂在布局整个工厂的地域分布时,要充分考虑到污水厂建设中的进水区和污泥处理区的特殊性。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在为这两个构筑物选择的方位应当是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有利于气体的挥散。另外,污泥处理区尽量不要设置在工厂内部,这不仅不便污泥的运输,还会因此对厂内的空气环境造成污染。

2.3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的问题上,应当根据本厂的受纳水体情况和本地区的城市发展情况,结合本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尽量选择高效且安全的污水处理工艺。同时,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选择时,应当考虑到技术是否成熟,维修是否便利这些要素,保证这项污水处理工艺是从各方面适应本厂目前和未来的发展状况的。

2.4污染物处理的资源化

城市污水处理后所产生的水也是一种资源,一般情形下,污水经过处理便是安全的,不论是投入农用还是工用都是很好的选择。甚至,将它再次经过纯净水厂的净化处理,还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另外,由此而产生的污泥可以投入农业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或是实现产业一条链,提高污泥的资源程度,作为农业肥料拿来销售,所赚取的资金还可以用于工程工厂的技术建设。2.5工艺流程的环保性在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环节,所要注意的是:①布局应该尽量紧凑,防止土地浪费;②根据气温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节;③完善自动化监控系统,节约人力资源和生产能源。

3结束语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厂 污泥减量化 稳定化 无害化 资源化

浙江省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为保护环境,为建设生态省,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加快了城市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自2000年以来,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建成投产和试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共达35个,总的处理规模达340万m3/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2.3%,35个污水厂所在地估算每天产生干泥量达1286吨,其中得到不同程度处理与处置的为544吨/日;计划到2005年年底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成个数增加到55个,总的处理规模达440万m3/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3.0%;到2007年年底,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个数增加到73个,总的处理规模为500万m3/日,城市污水处理率为58%,到时全省实现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

我省城市污水厂建设与运行管理历史较短,经验不足,遇到不少新问题,当前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建设滞后,运行管理经验不足,污泥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情况较普遍。

一、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指导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建设与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各行各业必须共同遵循的准则。回忆我省近年来城市污水治理工程的历史,凡是按照科学以展观建设的工程,就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工程的综合效益好;凡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建设的,工程投资效益就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差,有的甚至起到“负面”作用。

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及处置是两个独立的不同阶段又相互紧密联系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污水处理,是把城市原生污水通过“物化”处理与“生化”处理等措施,把原生污水中固相污染物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被分离的污染物质称为原生污泥)。污水经处理后的出水称为“尾水”,达标后排放或回用。污泥处理是把含水率较高的原生污泥通过浓缩、脱水“减量”化处理,和后续通过“生化”处理,进一步减少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达到“稳定”化处理,上述两个阶段统称为污泥处理,污泥处置是在上述污泥处理后,最终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由此可见,污水处理是搞好污泥处理与污泥处置的前提与基础,而污泥处理与处置是污水处理的实现的最终目标的保证措施。这两者缺一不可。一个完整的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同步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污水治理工程整体功能,达到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目的。

我省有些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中,污泥处置工程没有与整个治污工程做到同步建设,其原因有以下种种:有的城市是因为缺少排水专业规划与污泥处理与处置专业规划,因依据不足,工程初步设计缺乏污泥最终而必需的处置内容;有的是由于资金紧张,处置工程“暂缓”安排建设。这样,污水厂投产后污泥因得不到正常处置,造成污泥无序乱堆放,对环境带来二次污染。有些城市污水厂保护环的功能在衰退,逆向转入集中污染环境趋势。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我们极不允许!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污泥处置配套工程建设,才能确保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整体效益达到充分发挥。

二、必须按照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全面按照“四化”要求强化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如何保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健步增长发展,经济增长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单向线型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直接排放)转变成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利用,是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在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中,全面执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处置的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体现。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我省有的城市污水厂污泥最终处置选择了与水泥制品厂或制砧厂合作,把污泥作为建材产品的掺合料一起焚烧,最终生产出质量完全符合标准的建材产品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处置过程,充分利用了污泥中的无机物(粘土),补充了当前水泥生产与制砧生产紧缺的泥源;同时充分利用了污泥中有机物(具有热值)作为辅助燃料,减低了建材产品生产的煤耗量;由于焚烧温度高达1200℃、污泥中病原体被彻底毁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气(如阿噁咽)被彻底分解,又无残留灰渣,彻底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为建材生产厂提供了再生资源,降低建材产品的单位成本;根据市场经济运作,污水厂还从中得到了应有的实惠。

有的城市污水厂污泥最终处置与制热单位合作,利用污泥替代部分燃煤制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污泥通过焚烧达到了无害化处置、制热单位由于获得了污泥这一再生资源,缓解了当前燃煤供应紧张的局面,并降低了制热生产成本。

有的城市把污水厂污泥经浓缩、脱水与适当堆放稳定处理作为农肥后用于苗圃、园林绿化,或土壤改良。

上述种种,按照“四化”要求对污水厂污泥进行处理与处置的,虽在我省城市污水厂中还是少数,但是它代表着一种发展的方向,不久将来必须会得到迅速普及。其原因是:

1、城市污水厂污泥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

从循环经济观点来看,“资源”这一概念是相对的。据报导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1/3来自循环使用,有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生产中,已经实现了水资源消耗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同样,在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过程本身来看,产生的污泥是一种废弃物,但对后续综合利用生产单位(如水泥生产、制砧、农用、土壤改良)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它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随着科技进步与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城市污水厂污泥必然会得到广泛利用。

2、从保护环境角度来看,城市污水厂污泥最终进行资源化处置,才能彻底消除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3、从提高资源使用率角度来看,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处置,是充分发挥了污泥这一再生资源使用价值,做到了物尽其用。

三、城市污水厂污泥全面执行“四化”处理与处置的对策

1、要进一步统一对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路线必须全面执行“四化”要求的认识。当前首要的问题是认识不统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有些同志把城市污水厂污泥仅仅看作是一种废弃物而不是资源。他们把有些地方污泥未进行处置归罪于“污泥误认为资源”、“过分强调了污泥资源化”,他们还主张污泥处理与处置最终目的应仅限于“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强调“资源化”不是最终目的。这种思维方法是把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对立起来。事实恰恰相反,按照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应把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统一起来。我们主张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搞污泥综合利用,同时也认为只有综合利用,才能有效的彻底解决污泥对环境污染。我们相信,遵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依靠社会化生产大合作的形式,能找到有利于保护环境、安全实用、经济合理污泥处理与处置办法。

其二,是有的同志主张万事不求人,不主张污泥处置与其它单位搞合作、搞联营,其理由是这样做不可靠、不正规,而自己单独搞污泥处置既缺少资金、又缺乏技术力量,结果是污泥处置还迟迟不能上马。这种想法与做法与社会化生产、有效的分工合作、组织集约型生产模式相违背的。事实上企业间进行有效合作,可相互取长补短,能快速提高整个社会生产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污泥处置采用社会化生产,加强企业间合作,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全面推行污泥“四化”处理与处置的技术路线。

2、要进一步制订相关的污泥处置技术政策。

正确的技术政策是正确技术路线实施的保证。以往我国虽出台了一系列技术政策,但尚欠完整。笔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补充制订有利于城市污水厂污泥全面执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及处置的技术路线实施的相关技术政策。

(1)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切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

(2)污泥资源化利用方案必须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定,被选定方案有利于保护环境,污泥综合利用做到安全实用、经济合理,实施方便可行;

(3)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应与污水处理设施做到同步建设、同步投产、同步运行。今后凡缺少污泥处理与处置的设施的污水治理工程不得通过竣工验收,只有把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补充完善了才能通过竣工验收;

(4)要禁止污泥无序堆放,任意污染环境的行为;

(5)鉴于节约用地考虑,要尽量少用土地填埋处置技术;

(6)要大力提倡污泥综合利用处置技术。根据不同条件要分别优先推广污泥焚烧与建材化生产相结合的处置技术、污泥替代燃煤的处置技术、污泥生产复合肥料与土壤改良等综合利用技术;

(7)建议政府对全面按“四化”要求,污泥处理的企业,在财政上给予必要支持,在税收上给予一定减免优惠政策;

(8)要进一步补充制订污泥质量评价标准。

3、建议各地政府与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泥处理与处置工作的领导。

(1)要加强科技投入,不断加强城市污泥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

(2)要做到规划先行,今后城市污水厂建设前必须先制订有关城市排水专业规划与污泥专业规划;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生产经营情况

2020年预计完成生产熟料144万吨、水泥142万吨,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6.67%、91%;销量(水泥+熟料)预计全年完成167.5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0.9%;利润总额1-11月完成5068.71万元(未还原数),预计全年能完成利润目标6800万元。

(一)窑系统

1.生产情况。截止到11月28日,窑生产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2020年1-11月生产概况表

时间

任务

(万吨)

产量(吨)

运转率(%)

日产(t/d)

实物煤耗(kg/t)

标煤耗

(kg/t)

电耗

(kWh/t)

煤粉用量(t)

f-CaO合格率(%)

氨水用量(t)

1-11月累计

135

1290434

81.36

4697

144.47

107.86

28.84

186433.87

93.05

3026.352

全年预计

135

144000

82.79

4720

143.8

107.32

28.77

216789

93.5

3502

2.窑运转率

生产实施精华细化管理,通过对故障停机的原因分析,群策群力,经过现场整改,以及在保证设备运转安全的前提下,改变设备之间的联锁,窑故障停机次数明显下降,运转率有显著提高。

3.台时产量

2020年度产量见下表:

月份

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熟料产量(t)

119967

-

129438

121842

147837

65834

140980

125880

138066

143093

150944

熟料台产(t/h)

173.22

-

192.77

199.18

207.51

176.78

195.90

192.06

203.36

203.26

203.44

熟料日产(t/d)

4157

-

4627

4780

4980

4243

4702

4609

4881

4878

4883

由EPC总包方调试时,窑日平均产量不到3800吨。公司接手后,窑产量稳健提升,在3月更换新窑头喷煤管后,产量稳定在4400t/d,为了发挥喷煤管的最佳性能,经过对配料方案的调整,达到了“优质、高产”。今年月度平均日产量接近4700吨,提高了近1000t/d,超过设计产能17.5%。

4.熟料强度

月份

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28天强度(kg/t)

61.28

-

56.46

59.61

58.52

56.96

56.08

58.95

60.04

60.09

3月份开始提产后,熟料强度开始降低,为提高熟料强度,恢复到加产前的水平,公司成立了“提高熟料强度攻关小组”,经过攻关,并对配料方案的调整,熟料强度提高了2-3MPa,月平均强度保持在60MPa以上。

5.标煤耗

全年标煤耗呈逐月下降的趋势,从年初112kg/t下降到106kg/t,年度平均值为107.86kg/t,达到集团考核108kg/t的目标。标煤耗降低有2个原因:一是台时产量大幅度的提高;二是为了减少冷风进入系统,增加煤耗,专门成立了“堵漏专项小组”,每天对现场漏风点进行排查堵漏,由于堵漏做的较好,降低了排风机的频率,降低了电耗。

(二)水泥磨系统

1.水泥磨生产情况

水泥磨系统截止到11月28日共生产水泥1250314吨,平均台产248.55t/h,工序电耗为34.92kwh/t,生产完成情况与磨机运行情况如下:

水泥磨生产情况完成表

品种

内容

水泥磨产量(t)

运转时间(h)

运转率(%)

台产(t/h)

电耗(kwh/h)

质量合格率(%)

细度

比表

SO3

LOSS

PO水泥

1092198

4442.19

245.87

84.36

84.41

87.05

89.33

PC水泥

158691

592.37

267.89

75.27

85.53

87.04

80.41

合计

1250314

5030.48

62.34

248.55

34.92

80.04

84.95

87.04

85.08

2.台产及电耗分析

全年平均台产为248.55t/h,电耗为34.92kwh/t,均未能达到目标值。影响台产主要因素:(1)一季度水泥磨机传动处于磨合阶段,研磨体装载量仅为80%,雨季混合材(燃煤炉渣)、脱硫石膏水份偏大堵料频繁,辊压机气动闸板因配件不到位,经常性自动关闭,磨机待料运转;(2)5~8月份因检测问题熟料f-CaO偏高,为保证出厂水泥质量,水泥生产熟料掺量提高至85~87%;(3)P.O42.5水泥、 P.C42.5水泥比表控制指标分别达380±15m2/kg、385±15%,比表面积控制指标较高制约台产提高;(4)9月份掺用助磨剂(第一批30吨)后有较明显的提产作用,月平均台产为268.1t/h。10月掺用的第二批助磨剂厂家作了调整(因第一批助磨剂对提强不明显),但因比表控制指标仍偏高为360±15,且操作上要求须按中线控制,至磨机提产幅度很小,另混合材燃煤炉渣中供应商掺混钢渣而严重影响磨机产、质量;(5)11月份因三分高选锥部中粗粉管磨穿及静态叶片的磨损严重,造成细度“跑粗”而影响磨机台产;(6)磨头两个粉煤灰小仓容量小合计仅为140t,粉煤灰无法保供至生产无法正常连续掺入等原因也制约台产的进一步提高。

(三)水泥出厂系统

由于原水泥出厂系统存在设计不合理、无中控操作控制、设备陈旧老化、库底未安装除尘设备、整条水泥出库输送系统的防雨棚腐蚀破烂等,至袋装水泥出厂设备故障频繁,客户投诉频繁,为此公司克服维修人员少、无配件等种种困难,采购新设备新配件对水泥出库系统、输送系统等进行改造,截止至11月,水泥出厂达124万吨的好成绩。

二、质量控制工作

(一)出厂熟料

1.出厂熟料指标表

年度

f-CaO

SO3

Loss

不溶物

3CaO·SiO2+2CaO·SiO2

CaO/ SiO2

2019年

1.12

0.34

0.35

0.25

76.50

3.0

2020年

1.14

0.36

0.44

0.15

76.65

3.0

年度

标准稠度

初凝

终凝

抗折3天

抗折28天

抗压3天

抗压28天

2019年

24.7

117

166

6.1

8.8

30.0

60.8

2020年

24.7

108

158

6.2

8.7

30.0

57.5

2.指标分析

(1)与2019年相比,2020年出厂熟料各指标基本持平。

(2)2020年出厂熟料3天和28天抗压强度分别为30.0MPa和57.5MPa,3天抗压强度与去年持平,28天抗压强度比去年降低了3.3MPa。主要原因是:1.矿山石灰石MgO含量波动大,稳定配料极为困难;2.品质部f-CaO检测方法和标准溶液出错,熟料f-CaO实际偏高时,未能反映出来,导致操作未能及时做出调整,影响了出窑熟料强度,熟料的后期强度偏低;3.高镁条件下摸索配料,方配料方案对3d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但对28d抗压强度影响大,数据反应有滞后。

(3)经融安公司成立质量攻关小组进行攻关,取得了明显效果,配料调整到位后,熟料和水泥质量得到彻底改观,8月初开始熟料28d抗压强度明显提升,并逐步稳定于60MPa以上,水泥质量也随之大幅提升和稳定,并得到市场用户一致认可。

(二)出厂水泥

1.P.O42.5水泥

(1)P.O42.5水泥指标表

年度

比表面积

m2/kg

MgO﹪

SO3﹪

LOSS﹪

氯离子﹪

标准

稠度%

凝结时间min

初凝

终凝

2019年

401

3.89

2.29

4.04

0.011

25.0

182

245

2020年

381

3.85

2.53

3.74

0.017

24.9

181

236

年度

抗折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变异系数Cv

3d

28d

3d

28d

2019年

5.9

8.6

28.6

51.8

1.88%

2020年

5.3

8.5

27.9

51.3

2.86%

(2)指标分析

①从出厂水泥各项指标来看,2020年出厂水泥比表面积为381 m2/kg,比2019年降低了20 m2/kg,SO3平均为2.53%,比去年提高了0.24%,烧失量为3.74%,比去年降低了0.3%。主要原因是:2019年水泥磨还处于调试生产阶段,水泥各生产指标还在调整中,2020年水泥各生产指标均有调整,各指标与出磨水泥基本对应。

②2020年出厂P.O42.5水泥3天和28天抗压强度分别为27.9MPa和51.3MPa,比去年分别降低了0.7MPa和0.5MPa。主要原因是:一是从今年5月份起,熟料强度下降引起出磨水泥强度降低,从而影响了出厂水泥强度;二是2020年出厂水泥对比去年比表面积有降低,因此水泥强度有一定下降。

③2020年出厂P.O42.5 水泥变异系数为2.86%,比去年高0.98%;原因是熟料强度下降引起水泥强度波动性增大,且今年起主要使用脱硫石膏进行生产,下半年起库内水泥逐渐出现部分预水化现象,水泥强度质量出现波动。

2. P.C42.5水泥

(1)P.C42.5水泥指标表

年度

0.08mm细度

MgO﹪

SO3﹪

LOSS﹪

氯离子﹪

标准

稠度%

凝结时间min

初凝

终凝

2019年

4.5

3.92

2.13

5.08

0.017

24.4

182

235

2020年

2.8

4.28

2.46

5.11

0.019

24.8

191

249

年度

抗折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变异系数Cv

3d

28d

3d

28d

2019年

5.2

8.0

26.2

48.1

/

2020年

4.9

8.0

24.3

46.3

3.02%

(2)指标分析

①2019年P.C42.5水泥出厂未稳定,还在调试阶段,只出厂1个编号,数据仅做参考。

②2020年出厂P.C42.5水泥各指标均达到集团定位要求。与2019年相比,出厂水泥细度有较大下降,MgO含量略有提高,SO3含量指标、烧失量均略有提升,但基本与出磨水泥都能对应。

③2020年出厂P.C42.5水泥3天和28天抗压强度分别为24.3MPa和46.3MPa,比去年分别降低了1.9MPa和1.8MPa。原因是:2019年度P.C42.5水泥为试生产阶段,强度指标控制较高。

④2020年出厂P.C42.5 水泥变异系数为3.02%,略高些,主要原因:一是因P.C水泥前期强度质量定位较高,且今年初出厂部分为去年试生产P.C水泥,强度较高;二是今年P.C水泥正常生产后强度有下调,因此出厂P.C水泥变异系数略高些。

(三)生产许可证申办

公司从今年1月份开始启动生产许可证申办工作,2月份在网上系统申报《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7月底进行第二次网上申报,8月份顺利通过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文审材料的核查环节,于10月26日获取《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三、矿山工作

(一)生产情况

截止到11月28日,骨料生产数据如下表:

序号

项目

年计划(t)

1-11月累计(t)

全年预计(t)

1

石灰石(自产)

1100900

1334992

1500000

2

石灰石(外购)

600000

313086

313086

3

骨料线

230000

223525

250000

4

砂页岩(自产)

334800

299346

335000

(二)石灰石恢复自主供矿

2020年7月开始石灰石供应得到根本性改善,外购石灰石基本停止,矿山逐步实现自主供矿,每天可保持水泥熟料生产线6000吨以上的石灰石原材料供应,牢牢控制住了生产成本。截止2020年11月,石灰石矿山已形成山顶甩料北面、南面、230采区三个开采工作面,虽然供矿依然比较艰难,但自主供矿的目标已实现。随着矿山建设进度的稳步推进,供矿能力稳步提升。预计2020年全年可生产石灰石150万吨、骨料25万吨、砂页岩33.5万吨,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36.36%、108.7%、100.06%。

(三)市级绿色矿山验收

公司石灰岩矿山于11月18日以87.5的高分顺利通过柳州市市级绿色矿山验收评估。

四、安健环管理工作

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及项目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安环健工作,严格落实安健环主体责任,按照2020年度安健环工作目标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安健环各项工作组织开展较为正常,各项控制指标均较好完成。

(一)公司严格执行公司、部门级一月一检、工段一周一检、班组一日三检的隐患排查制度。其中,公司通过季度性安全检查、节后复工安全检查、检修安健环督查、主体责任落实专项检查、职业健康专项检查等形式,共组织安健环检查398次,全年公司级共排查出安健环隐患382项,部门级共排查出安健环隐患 483项。下发书面《安健环隐患整改通知单》256份,下发处罚单36份,共处罚金21005元。全年公司共发现安全隐患965项,整改率98%,且全部为一般隐患,其中管理类隐患213项,行为类隐患98项,设备类隐患108项,防护类隐患133项,道路交通类隐患105项,建筑类隐患107项,消防类隐患116项,其他类隐患85项。

(二)安健环费用投入情况

2020年,公司共计划投入安全专项资金665万元。1-11月,公司实际共投入安全专项资金270万元,其中原计划395万元用于安健环目视化项目但未开展,其中,投入62万元用于建设项目“三同时”作为咨询、评价费用,制作厂区限高框门,投入22.48万元(预算费用为40万元),应急专项费用15万元,文化建设、安全宣传、专项活动费用39万元,安全隐患问题整改20万元;

2020年1-11月,职业病防治费用共152万元,其中职业病防治费用51万(含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费用),劳动防护专项费用42万含工作服27万元、劳保用品15万元;职业病防护应急管理费用30万(含今年疫情防疫物资27.5万元),职业危害告知卡费用0.8万,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员培训费用0.45万。

五、人力资源工作

(一)为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公司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人才,截至2020年11月公司职工人数216人(编制216人),本年度新招人员16人。

(二)为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公司加强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组织安排特殊工种岗位人员培训取证,共安排14人取证,其中电工5人、锅炉2人、焊工3人、叉车3人、起重机1人,为项目建设及投产正常生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六、财务管理工作

(一)加强成本、费用的管控、分析

以全面预算执行为抓手,重点对成本、费用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通报和整改建议,一是建立成本分析数据库;二是建立成本分析模板。

(二)资金管理

资金实行集团统一管控,资金上收到鱼峰集团本部,每月根据上报资金计划,申请资金下拨。收支两条线,严格按照资金计划进行审核。

筹融资业务由集团统一管理,融安公司受办证影响,末能取得向金融机构借款资格,资金短缺问题,通过鱼峰集团内部借款补充,内部借款利率高地金融机构借款。

(三)税务管理

1.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融安公司在5月份争取到1514万元项目增值税进项税退税款,暂时缓解公司资金紧张局面。

2.公司于上年半已取得综合利用退税资格。

七、项目收尾工作

(一)EPC总承包项目的收尾工作

一是对EPC项目收尾工作进行监督实施,厂区道路施工,钢渣计量及输送、新建水泥包装及袋装水泥装车B区6.1米平面改造等项目;二是11月25日已完成整理及汇总EPC总承包项目整体竣工验收前的遗留问题,并与总承包单位核对完成,顺利进入项目验收。

(二)石灰石矿山边坡滚石防护工程

一是从该项目的可研报告编制、立项、采购文件、采购方案、招标、签订合同等前期工作的实施;二是组织人员及施工单位讨论并确定该项目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三是加快该项目施工区域内的土地征收工作以及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阻挠施工问题;四是对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如施工范围内部分群众不同意拆除房屋),协调设计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变更。

(三)新建粉煤灰库及矿粉库项目

由于老粉煤灰库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以及老钢粉仓设计蓝图与现场实际不符且已严重锈蚀,难以修复。经项目指挥部会同鱼峰集团专业首席论证和研究讨论后,决定取消EPC总包合同中老粉煤灰库与老钢板仓输送系统技改项目,变更为在新水泥磨头(或及磨尾)新建粉煤灰库与矿粉库,该项目作为EPC总包项目变更已完成鱼峰集团和北港集团的审批工作。

(四)旧水泥磨技改

2020年4月21日第二十三次指挥部会议明确按原合同约定进行,不再增加任何费用,要求中材国际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改造,恢复老水泥磨运行,优先对总包范围内的粉煤灰库和钢粉库输送改造施工。

八、党建工作

融安公司在鱼峰集团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导向、十五字方针”为指导思想,认真部署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以服务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党建工作。

(一)加强党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宣贯学习会议精神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促进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党员2名;排查组织关系,完成党员组织关系转移3名,不断壮大党支部力量,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员工积极投身于生产经营一线当中。

(三)加强纪检监督管理工作,扎紧制度笼子,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通过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打造过硬党支部。融安公司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形成对照检查材料25份,做到了早监督、早提醒、早预防,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和廉政环境。

(四)在集团党委的部署下开展“坚持三个导向、贯彻十五字方针”、“百日攻坚”等系列活动,使广大职工干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任务目标上来。

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设备质量问题。辊压机减速机高速行星轮经常性的批次质量问题故障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目前辊压机减速机存在质量问题的同批次齿轮还有5套未更换,设备事故难以保证不爆发,一旦原料磨辊压机减速机发生故障,将会被迫停窑,极大的影响生产以及占用维修力量。

(二)受周边环境影响。由于公司北边相邻厂为冶化企业,我公司设备很容易受到腐蚀,窑头和窑尾管道的保温层受到严重腐蚀,其他露天设备也有受到影响。如果周边环境没有改善,按照目前的情况,每年都必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防腐处理。

(三)自有石灰石矿山质量品位差,氧化镁太高,且波动大,开采面窄,有时没有选择余地,造成堆料波动而引起生料成分波动,对窑煅烧波动,影响熟料质量。

(四)公司新员工多,岗位员工普遍缺乏经验,机械维修人员少,生产管理较成熟基地相对困难。

(五)党建及安健环工作量及压力大,且各上级部门检查次数频繁,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疲于应对检查,导致很多工作未能如期开展;

(六)品质部检验人员检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检验数据有时偏差大,对指导生产带来影响。

十、2021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石灰石矿山运矿道路及基建开拓采准工程施工项目的统筹工作,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工作,做好施工计划安排,争取运矿道路及南采区在2021年5月份完成,并如期完成矿山安全生产许可取证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设备巡点检、设备故障统计分析、设备隐患统计、设备检查、设备漏油统计、设备状态监测等专业工作进一步深入细化。

(三)完成老水泥库非标输送斜槽及转换闸板的更换并且实现DCS控制,彻底改善出库通道,减低劳动强度,保障出库水泥质量。

(四)继续优化配料方案,根据熟料强度情况尽量稳定出磨水泥的强度,优化水泥颗粒级配,提高水泥流动度,改善水泥和易性,把好质量关。

(五)继续督促EPC总承包中材国际对遗留问题进行整改,特别是原料磨和水泥磨辊压机减速机质量批次问题,要求退回更换可靠品牌减速机,并赔偿因该问题造成的我公司停产损失。

(六)加强对品质检验人员分岗位进行理论及实操培训,提高员工综合技能水平,确保检验数据精准。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 污泥资源化产业发展 若干政策问题

前言

污泥的安全、卫生、无害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源于土,终归于土。人类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是淡水与土壤,污泥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却异化为“城市环境新隐患”。污泥处理处置的不完整,表现出人类的幼稚与自私,在我国则表现为环境产权的缺失。如果说“非典”是中国融入现代文明进程的挫折与代价,那么,禽流感就不仅仅是“杀鸡给猴看”,而且警示人类生存环境的脆弱。“戴口罩的春天”结结实实封住了国人太好吃的嘴:这一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改变我们的生活。

“泥水并重”是城市成熟的标志,是人类睿智的体现,是污泥产业的发端,至少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就此,看谁在这条道路上跑得最远:污泥的资源化是最有生命力的,因为脚下的土壤贫瘠、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均具有战略产业的意义。

“污泥浓缩、脱水—外运(填埋)”不仅是写在设计文件中的“经典”语言,也是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泥处理的“习惯”做法,本质上是被动地“逃避”污泥;另外一个极端是不顾实际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一味追求“消灭污泥”:填埋和焚烧——发达国家已经限制和淘汰的处置手段。无论是“逃避”还是“消灭”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我国制定污泥产业化技术政策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逃避”和“消灭”都是不负责任的,资源化的选择是明智的。资源化处置是以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处置方式,在实现污泥无害处置的同时,还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降低处置成本,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化腐朽为神奇,变污泥为沃土:靠勇气,凭良知。技术。政策。资金。

开辟一个市场,导引一片产业。人总是要做些事情的。尤其是做好事,做善事。对得起这份俸禄,对得起这片环境,对得起母亲。

一、对污泥的哲学思考

1.1 环境与发展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水率很高的絮状泥粒,它实际上是由污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及所吸附的有机物以及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物所形成的聚集体。按含有的主要成分的不同,污泥可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两大类。城市污水净化厂是城市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聚集的结果。污泥也是如此。农耕文明的“肥水不落他人田”不会带来污泥的处理处置之类的社会问题,也不会导致区域有机质的缺失。大工业革命积聚的城市生活群体排泄物具有“规模化”特征,污水、污泥、垃圾处理成为城市经济的派生物,直至演变为“城市环境新隐患”。远离农田的污泥失去了其作为肥料的自然属性和经济价值。

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垃圾是大工业的产物,是城市发展过程的衍生物,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根廷·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警示人类的生存必须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协调的基础上,即发展要注意保护环境,发展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2003年的SARS 和超速增长的GDP 像一对孪生兄弟缠绕着中华儿女的双足:树立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与时俱进的共产党人痛定思痛,确立以人为本,坚持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用生态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反思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基本方针: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不难看出,认知固废的角度和相应采取的策略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尽管可能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总体判断是消极的,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作为一个国家的产业政策甚至是有害的。对城市污水污泥来讲,“减量化”与“稳定化”是手段,“无害化”是其直接目的。手段的失效,目的就无从谈起。考证厌氧消化—填埋、热干化—焚烧等常规的处理处置方式,其处理过程及剩余物处置无法实现污泥的最终无害化处置。

因此,资源化是污泥最彻底、最安全、最经济的处置方式。

1.2 资源化的意义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员,既不可能违背生态系统规律,也不可能脱离生态系统而生存。循环经济理论表达了人类对自然与自身的深刻反省——人是自然·生物圈的一部分,不是万能的上帝。人与其他生物一样依存于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类对许多重要资源的使用和浪费以及污染物的产生都已经超过了可持续的比率。按照生态理论的观点,污泥是生物圈有机质链条的重要组成环节,长时期缺失(焚烧、填埋)将导致区域生态的失衡。《污水污泥使用或处置的标准》(美国联邦法规总则中的第40 项),于1993 年3 月22 日实施。首次将污泥定义为“生物固体”:生物固体是污水处理后产生的一种可以有益回收再利用的初级有机固体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染总量的加大,对环境标准的要求将会越来越严格,从而也使治污成本迅速上升,进而加大能耗,增加环境和社会负担。我们必须考虑到社会总支出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以及社会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能一方面不计成本追求污泥处理处置的“绝对安全”,另一方面由于能耗的加大与成本的上升造成新的消耗性污染。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能的。资源化是处理处置过程的统一,处理是为了利用,结果决定过程。因此,资源化真正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处置。把资源化放在首位的观点是人类对自然本质的感知。坚持资源化为主的方针,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本着节俭、安全、环境、资源的方针,选择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以科学、公平、持久的态度对待污泥的处理处置。

1.3 坚持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生态产业革命与发展立足于自然、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与进步,统筹兼顾,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既不能盲目自大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也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把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处置上升到牢固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自觉把污泥的处理处置与生态平衡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和浪费。

二、环境产权

环境问题的重要特点,在于其“外部不经济性”。环境产权的非人格化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制度设计缺陷和政策制定的滞后。我们无法设想把污泥排入某家产权明晰的鱼塘或水域,但却可以公然的或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排入河流、湖泊、海洋等公共水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已明确规定了污泥排放标准,与此同时颁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1-18)将排污收费由原来的超标收费改为排污即收费与超标收费并行,将超标单因子收费改为总量多因子收费。但由于污水处理厂的事业单位属性与环保执法机构的非独立性而缺乏行使环境产权的刚性约束,仍旧摆脱不了先污染后治理、前面治理后面污染的恶性循环。污泥处理处置的失效不仅是污水处理厂全部功能实现的问题,而且作为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结点其整体功能也将随之失效,甚至污泥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灾害。城市公用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完善环境产权的管理体制,配套产业政策,提高环境产权意识,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政治文明关系密切,由于生态与政治的紧密关联,更由于全球生态危机导致适应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缩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受到威胁,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念,促使环境问题日趋政治化。物质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和环境文明的协调发展与建设,有赖于民主社会的进步,有赖于公众环境产权意识的觉醒。环保产业是政策引导性产业,需要专家、企业家与政治家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后者的积极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公众的介入和政治参与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公众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壮大环境保护的社会力量;有助于让更多的在有关活动中无经济利益的人参与决策,避免既得利益集团按照经济标准制定环境政策而损害环保的缺陷,让决策朝着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对政府的监督,制止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短期行为,制定不恰当的政策;有助于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生态环境危机。“自扫各自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农经济意识显然比起地球村民地胸怀狭隘得多。

2.1 市场功效失灵

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源化产品的最终出路。不能把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片面理解为由市场承担资源化产品的最终处置和出路的全部责任,而应当是政策与市场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府负有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的责任。一般讲,企业市场经营目标与政府环境保护要求存在着现实冲突,政府除了通过法规与契约来限制企业可能对环境的损害性排放,但仍然不能绝对避免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做出损害环境的行为,例如,全国比比皆是的污泥掩耳盗铃的“外运”等等,在制度设计层面只有基本满足经营者的合理利润需求的法律规范才是有意义的。

市场本身没有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因此,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确定产品价格只能反映边际私人成本而不能反映边际社会成本,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必须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对生产活动进行干预,结合经济活动中的环境外部效应,确定恰当的边际社会成本,减小乃至消除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我们要把污泥资源化产品的最终处置纳入政策法规和利益调节机制,而绝非是单纯就污泥补贴的讨价还价,最终伤害的仍然是环境和社会公众利益。

生物固体资源化的事实不能完全代替无害化处置的可能。事实与可能之间的差距是由于污泥有害物质及肥料市场的不确定性及污泥资源化的比例受到客观因素限制所造成的。例如:由于污泥一定时期的有害成分超标,不适于资源化;又由于肥料销售的季节性以及市场变化等等,都会影响污泥的资源化效果。因此,百分之百资源化的提法是不科学的,以强调市场化而推卸政府的职能是不负责任的。要从政策导向与制度设计层面解决资源化产品的出路问题。以产品销路来简单判断资源化的有效性的观念应当改变。资源化的首要目的是固体废弃物处理,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制度设计要符合这样一个需求。国内外都是如此。资源化产品要以政府购买为主,指令性把资源化产品与城市绿化结合起来,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与生态恢复结合起来。资源化与经济效益要以无害化为前提,其处理结果不一定仅仅以肥料产品的方式销售,至少可以实现卫生填埋(减量、稳定)。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把污泥资源化概括为三个方面:农业利用、土地利用和建筑材料,努力实现资源化基础上污泥环境的零排放。

2.2《503 法案》的启示

美国《503 法案》将污泥肥料产品分为A 类与B 类两种,前者是经深加工包装后出售的商品肥料,按不同季节一般市场售价为20 美元~60 美元/吨,折合人民币最高不过500 元/吨,相当于沃土田园的价格;后者经稳定化处理后(含水率80%)喷射到农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美国排污费标准较高(一般与供水价格相等,甚至高于自来水费,特别是大城市)和法律保障、税收减免政策以及规模化经营,污水处理厂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泥由专业化公司加工处置。美国农业有健全的休耕、轮作制度和直接补贴制度,分期分片施用不会造成农田的砂砾化与有害成分富集,达到生物固体资源化的目的。低价格或免费施用反映出土壤消纳及资源化的利益调节机制。资源化产品低廉的价格与稳定的补贴来源,以及由此形成的价格调节机制可以切实保障污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最终处置:①随季节调整市场售价;②价格低廉;③免费使用。从而切实保障污泥的无害化处置。

意大利法律规定污水处理厂要妥善处置污泥,其处置费按规定的污水处理费以单独形式收取;污泥(生物固体)的资源化由专业化公司承担,市场化运作,政府给予补贴与税收优惠。日本明确规定资源化产品的市场引导政策,用污泥制成的地砖价格同等的条件下政府指令性采购与使用。西班牙垃圾堆肥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也不过是3 个欧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仅为30 元人民币;我国同类产品的市场售价一般都在200 元左右,而我国劳动力价格大都是欧洲国家的二十到三十分之一。价格扭曲反映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和政策导向的偏差。

2.3 政府干预失灵

政府干预是对环境保护的市场失灵的校正,优势市场在政府干预下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常常会干预失灵,或是在公用环境的情况下政府功能失效。在环保实践中,市场可解决的问题应尽量交由市场去解决。只有当市场机制不健全、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晰、外部性和公共环境难于排解时,才应该由政府干预。通过特许经营制度,签订《市政公用设施特许经营合同》明确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契约的方式规范各自的行为,应当是保持政府和市场干预行为平衡有效方式。

政府行使环境产权必然以零排放为最高目标,制定与落实各项相关政策,推动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发挥政府的服务与监督职能。政府为提高公用事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公众利益及特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用事业发展,由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即特许经营权。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在资源产品利用上要给予支持与引导,鼓励使用。资金要保障。垃圾、污泥处理的责任是政府的,讲市场化,是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垃圾、污泥的出路不单是市场的选择,而是政策扶持与市场配置互动的结果。

三、污泥属性分析

污泥是社会化产物,它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属性。污泥的属性由于处理处置方式不同常常是相互冲突的:污泥的自然属性衍生的生物固体概念表达了资源化意义,但不等于说由于其可循环利用的自然生物特性则可以掩盖或抹煞其固体废弃物的社会属性,更不能由此免除或减少处理处置所发生的费用,其基本经济属性并没有随之而改变。污泥的社会属性约束了其自然属性以及经济属性的实现,厌氧消化—填埋、热干化—焚烧处理处置的污泥其自然属性完全被掩盖,经济价值为零,但满足了其社会属性的实现,“消灭污泥论”就是以此为依据的。好氧堆肥—资源化工艺前者体现了污泥的社会属性,后者则是污泥自然属性的表达,由此而满足其经济属性的要求。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体现了污泥循环利用的经济价值。

3.1 社会属性

污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发展早期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安全的需要,逐步演变为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以至产生了必须依赖工业化处理的自然社会问题。人类积聚生活排泄物的处理处置是现代文明进步的不可避免的代价,由此衍生出污泥的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人类是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生物物种,其生存的输入和输出不仅要保持自身平衡,同时必须与生态环境平衡。对人的正常生活来讲,餐馆与厕所是同等重要的。污泥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社会环境对污泥是排斥的,将其定义为“固体废弃物”。与此相对应所采取的处理处置手段便以消除为目的,彻底消除最好。于是,焚烧、填埋、消化,以至于走极端的资源化处置也出于同一目的:消灭污泥!

由此产生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消灭污泥?采用什么方式消灭污泥?消灭污泥的代价是什么?

3.2 自然属性

消灭污泥是因为污泥对人、对环境来讲是有害的,如此大量高含水量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的确不容易,难点在于处置过程和处置不当都将引起二次污染。从安全、有效、经济的角度审视并由此制定的技术政策必然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减量化,进而无害化。稳定化是中间过渡性政策。消灭污泥直接造成资源消耗和高昂经济支出的双重代价:用不可再生的能源消灭了不可再生的资源。按照生态学理论,一个地区产生的污泥有机质长时期的缺失将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不可修复的损伤。污泥资源化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3.3 经济属性

污泥的经济价值源于其自然资源属性,即“生物固体是污水处理过后产生的一种可以有益回收再利用的初级有机固体产品。”污泥的资源属性是固体,这种固体是生物的、有机的,而有机生物固体的资源化最高形式就是农业利用,生物有机质得以循环利用;但决非只能农业利用,其固体特性还可以用来覆盖垃圾填埋场,建筑回填土,园林培养基等土地利用,以及加工生产道路基质、铺路材料等。与污泥资源属性密切相关的经济属性则必须依赖政策的导引其价值才会显现:污泥资源化的生态意义,污泥资源化产品的经济价值,污泥资源化处置的节能功效。污泥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产品加工的最小成本约束;污泥资源化产品生产成本同样受最小成本的约束,或者说污泥资源化产品的销售利润包含了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成本;更深一步讲,污泥资源化产品销售的低价格包含了对土壤消化有害物的补偿。因此,任何高成本、高耗能的污泥资源化产品生产工艺都是不能持久的,任何偏离污泥价值的市场价格是赢得不了市场的。

3.4 谁来买单?

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与建立相应的利益调节机制是调整污泥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前提条件。根据污泥资源化产品的市场发育水平动态调整污泥补贴价格,一次核定,分段核减。例如,项目建设及运营初期以三年为界,保持足额补贴,培育污泥资源化产品包括肥料产品市场,降低投资经营风险;运营五年为第二阶段,投资者的投资已大部分收回,市场发育基本成熟,终端用户稳定;运营七年为第三阶段,投资者的投资已全部收回,进入稳定收益期。每个阶段降低一定比例的污泥补贴,或根据实际发生成本予以复核。这样既体现了政府的政策导向,充分照顾到投资者的利益,又体现出市场化发展的方向,利用市场调节机制促进资源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减轻政府负担,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必要的、合理的污泥处理费用是保障污泥无害化安全处置和资源化的重要前提条件;而资源化产生的效益可以作为污泥达标处理处置费用的一个补充,特别是在排污费偏低的情况下,对于弥补污泥费用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产业区分

人类产业文明发展史迄今可概括为农业、手工业、大工业、信息、全球经济一体化商业等五次产业革命。城市是人类积聚的载体,淡水与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以淡水、土壤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将是人类产业发展史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污泥集中体现了土和水的融合,土与水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古希腊神话的亚当和夏娃就是用水和泥创造了人类。人类对此的感悟是与生命同源的。污泥源于水,从水中分离出来再归于大地是最朴素、最自然的生态平衡原理。基于污水处理工业的污泥资源化产业是城市水系工程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按照统一的生态规划确立其产业的发展方向,建设水资源循环系统工程,实现水环境与土壤环境的动态平衡发展。

正确区分产业界限是保障污泥资源化产业健康发展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处理与处置是污泥实现无害化、资源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分别隶属两个不同的产业。好氧堆肥是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之一,其处理结果不能等同于肥料制品,更不具备商品肥料的市场属性,其处置过程仍然需要成本。例如,运输费、填埋费、排污费等。采取市场化方式解决污泥的处置问题,首先要在污泥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按照终端产品的特性要求组织产品的深加工,并实现其市场销售。基于资源化基础上的污泥处置与市场销售是同一过程,因而可以节省污泥处置的运输、填埋、排污等相关费用,节省的费用应当被认为是运营者向政府缴纳的特许经营费。

4.1 污泥处理

现代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分为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污泥的处理又可分为前处理和后处理。污泥的前处理是指经浓缩、脱水,包括厌氧消化处理得到一般含水率为75%~80%(或以污泥干重计)泥饼的预处理过程。污泥的后处理是指在污泥前处理的基础上,泥饼通过高温好氧堆肥消毒装置的堆肥处理,实现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放要求。把污泥处理过程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对于明晰污泥处理成本,划清污泥补贴界限,推进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污水处理厂的条件,可以采取集中、分散处理两种方式。若条件许可,把堆肥装置与肥料生产线连为一体,形成污泥达标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完整的设施装置;而对于集中处理受技术或环境限制不能一体化建设的项目,可以在污水处理厂就地完成高温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减少污泥运输过程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集中到污泥资源化生产厂深加工。

污泥高温好氧堆肥处理是污泥处理的后续工程,因为,无论污泥的前处理是否经过厌氧或者是好氧消化处理,都存在着达标排放的最终处置问题,经高温好氧堆肥处理的污泥可以满足新标准的排放要求。但污泥是否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对于平衡能源是有意义的。利用厌氧消化所产生的沼气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可以降低污泥的初始水分,提高温度,减少发酵填充料,节省加工费用。

4.2 污泥处置

由于处理后的污水其处置方式为“达标排放”或中水回用,所以其最终处置相对容易。污泥的固体性质和生物性质决定了其处置的难度,无论采取填埋、焚烧、碳化、填海、干化等何种处置方式,都存在着二次污染、耗费能源、处置空间的问题。如果改变污泥的废弃物性质,作为资源来加以利用,问题便可以妥善解决。因此,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最佳方式。“消灭污泥论”的偏激认识源于人类的自私,试图通过彻底消除或者掩盖不文明的痕迹获取道德上的释然与心理上的安慰。

建立在安全、无害化处置基础上的污泥资源化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认识问题,是观念的转变,坚持把资源化放在首位,是为了最终彻底解决污泥的处置问题。要从维护生态平衡的高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符合国情的技术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技术创新,加快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

4.3 处理与处置的统一

污泥处理和处置的统一依赖于污水处理厂的产权多元化改革和市场化进程。我国污水处理厂传统的事业体制由于利益机制缺位,经费全额预算管理,因而降低成本,节省费用与经营管理者和职工利益不挂钩,导致污水处理成本扭曲,缺少污泥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原体制内实现污泥高温好氧处理与资源化处置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一定要把污水处理厂和其职工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合理合法的制度设计,有效调动污水处理厂主体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否则,“好事”也难以为继。污水处理厂管理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是理顺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推进资源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在一个产权明晰,成本控制严格,利益分配机制健全的污水处理厂,经营者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市场化的利益目标是一致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污泥资源化技术是以资源化为首要目标,通过“农业利用、土地利用、建筑材料”多种资源化工艺技术,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统一起来,把资源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统一起来,最终实现污泥环境的零排放。此种意义上的污泥资源化设施是污水处理厂泥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功能的延伸。

五、产业发展政策

政策的可****作性往往是政策制定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因素,包括政策与环境的相容性,制定的依据,与现实的适应性,前瞻性,经济量化指标等等。政策是临时立法,政策制定与立法程序不同。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拉开了产业化发展的序幕,并为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污泥资源化是人类社会推进生物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创造人与和谐的都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将污泥资源化列为重要目标,通过建立资源利用,限制填埋、焚烧等法规促进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污泥资源化率均已超过50%。为了保障污泥处理处置按照规划目标稳步推进,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1)国外在相关法规制定中,对于污泥污染控制设备和管理方式制定了高标准的要求。例如针对填埋要求设计地下水监测装置,以鼓励污泥回收利用的研究和推广;(2)建立特殊的污泥管理基金,用于资助那些主动收集利用污泥工厂的建设和设备更新;(3)在国家污泥管理政策中制定灵活、积极的税收政策和经济手段。针对污泥产生、回收、利用的系统制造者、收集者、处理者、回收利用者、污泥产品的购买者,采用不同的税收方式和经济政策以建立一个有利的市场和环境;(4)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负有制定相应污泥管理计划的责任和义务。国家统筹规划,各级地方政府主要关注当地的实际情况;(5)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获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污泥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并使得公众自觉地加入到污泥治理的行列中来。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切实推进我国污泥资源化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化进程。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价格机制,根据国家开放市政基础公用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有关政策,鼓励外资与民企并购国企或购买股权经营污水处理及污泥资源利用,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参与投资和经营管理体制,实现污泥资源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多元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的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运营格局。

政府行使环境产权必然以污泥零排放为最高目标,制定与落实各项相关政策,推动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发挥政府的服务与监督职能。政府为提高公用事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公众利益及特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用事业发展,根据政府职能向“服务、监督”转变的发展方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通过市政公用设施特许经营授权及签署特许经营合同,明确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相互责任与利益,切实发挥政府的服务与监管职能,强化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区分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处置的政策界线。在污泥资源化水平较低的运营初期,要保证由财政污泥处理专户支付的污泥高温好氧堆肥消毒处理费用,实现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努力实现固废治理与资源化的协调发展及相互促进,利用价格杠杆与相关政策,不断提高污泥的资源化率,促进公用市政设施建设运营投融资体制改革。

不能单纯计算污泥处理处置与污泥资源化补贴政策的到位所拉动吨水处理成本的提高,或与低水平污泥处理处置成本作简单对比,因为后者是以成倍加大环境外在性成本为代价的。污水处理费源于民,用于民,收了人民的钱为人民办事是政府应当坚持的基本准则,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能与应尽的责任。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泥的处理处置其市政公用设施的社会公益性体现了城市居民的利益,居民为此支付税费(排污费、垃圾费等);否则,其结果只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后损害的是社会公众的长远利益和城市整体投资环境。

5.1 技术政策

把污泥资源化放在首位,坚持污泥综合处理的发展方向,根据不同工艺制定“鼓励生物资源化”、“推荐其他方式的资源化”、“允许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处置”、“限制生污泥填埋、非标外运、排放”和“禁止净泥直排”等技术政策,并与污泥补贴数额、按污染物排放当量收费直接挂钩,利用政策与经济杠杆促进技术进步,从根本上杜绝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由于历史与体制的原因,我国排水行业历来“重水轻泥”,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直至构成严重的环境二次污染。“重水轻泥”的错误认识与实践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或直接外运,或非标填埋,或直接排海、江河,造成严重的环境二次污染,大大弱化了污水净化厂的环境功能,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泥水并重对策的提出与实践,就是要坚持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同步规划、同步设计、捆绑招标、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运营”的方针,严格执法,杜绝非标排放;坚持中水与污泥资源化并举的方针,采取多种方式,经济的,荣誉的,政策的,市场的,积极鼓励使用资源化产品。

5.2 产业政策

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制度设计和相关政策,要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从宏观上要设计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政策导向,坚持政府服务、监督与市场化运作并举的方针,积极推动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微观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泥处理处置价格,利用价格杠杆,实现固废处理和资源利用的动态平衡,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干化、焚烧、填埋处置方式。

逐步提高排污费是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投资补偿机制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明确将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营费用列入排污收费列支范围,坚持成本准入的原则,切实保障处理经费的及时支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各级政府挤占、挪用污水处理费的现象屡屡发生。国家对污水处理费的用途早有明确规定,只能用于污水处理(包括污泥处理)的运行开支,不包括再建投资。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偏低,收取率不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污泥的经济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科学的价格补偿机制。即:在投资、运营保本微利的原则下一次承诺,分期兑付。污泥补贴基数低于测算值或社会平均物价水平时,(1)随污水处理费上调按比例调整;(2)随污水、污泥处理量增加按比例调整;(3)随物价上调按比例调整,要保证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设施的同步运行,特别是对于以资源化为目标的污泥处理设施,应予以重点保证与支持。

污泥后处理运营成本及资源化处置价格的确定基于以下因素:①当地污水收费现行标准及未来调价空间;②污水处理费的收取率;③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体制;④污水处理成本;⑤污泥含固率;⑥污泥初级产品的终端市场接受价格;⑦污泥发酵填充物料价格及来源;⑧当地劳动力价格;⑨投资回报期望值。具体来讲,污泥补贴价格制定应遵循的原则是:成本准入,合理收益、节约资源、促进发展,由政府财政部门会同监管部门负责制定或调整。污泥的后处理成本应当包括成本、税费和利润三部分。由于污泥资源化产品享受国家免征所得税(5 年)和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从生产之日起,前5年计价范围仅包括成本与利润两部分。

成本指社会平均成本,包括各项应计入价格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利润指乙方的合理收益。根据污水处理行业并参考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的特点,分别采取净资产或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方式核定。

成本核定按以下方法进行:

(1)原辅材料和固定资产的购入价格,属政府制定价格的,按规定价格核定;属市场调节价的,按购入时市场平均价格核定,实际购入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按实际购入价格核定。

(2)工资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实行总额比例控制,按本市同行业或相近企业近3 年上述三项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总额比例,并参考本市社会平均水平核定。工资一般水平不超过污水净化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3)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必须是与提供公用事业产品或服务有关的资产,折旧年限按照国家确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合理的污泥处理价格有助于①确保污泥达标处理后对环境的零排放;②建立运营投资价格补偿机制;③鼓励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不断降低污泥处理运行成本;④降低污泥肥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提高污泥肥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污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5.3 政府的服务职能

政府在污泥资源化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服务与监督,服务职能包括承诺、保障和协调三个方面。

(1) 承诺

政府承诺涉及与特许项目有关的土地使用、相关基础设施的提供、防止不必要重复性竞争项目建设及必要的补贴,但不承诺商业风险分担、固定投资回报率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事项。

优先采购 政府承诺对污泥后处理和资源化产品的出路给予政策扶持,市政建设、园林绿化等部门在价格相等的条件下优先采购。

信贷担保 为项目建设贷款优先提供政府隶属或控股的信用担保公司的信用担保;同意乙方以特许经营权或项目权益为信用担保公司做反担保。

调产与环保 优惠政策按照城市产业调整和环保产业鼓励政策给予项目资金支助或其他应当给予的优惠政策。

政府补偿 特许期限内,因政策调整严重损害项目公司预期利益的,项目公司可以向城市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补偿申请,城市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在收到项目公司的补偿申请后6个月内调查核实,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给予相应补偿。

科研资助 政府鼓励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优先给予“三项经费”立项与资助。用于污泥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的贷款,政府给予贴息扶持。

(2) 保障

政府为项目的建设与稳定运营提供以下保障。

资金保障 按时足额支付污泥补贴,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的稳定运营提供资金保障;在污水处理收费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基础设施维护费和住宅市政配套费的部分资金可用于补偿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的不足,或按照调整机制予以调整。

建设用地 以划拨或租赁方式为项目提供建设用地,收取零租金或象征性租金。赋予项目公司租赁土地项目建设融资的质押、担保处分权,但不得用作除项目建设运营以外的其他用途。

电价 项目设施用电享受污水净化厂同等价格。

税费 项目建成并盈利之日起免征5 年企业所得税,到期后按政策规定继续申请。有机—无机复合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政府确定的其他免除税费的优惠政策。

(3) 协调

负责做好各主管部门、污水净化厂及相关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

污水净化厂行业主管部门或有限公司的政府控股方或出资方负责协调污泥项目建设运营与污水净化厂的用地、电力、供水、职工生活,污泥前处理与后处理的流程协作关系,以及与项目相关的其他关系的协调。

运输为污泥运输和资源化产品的销售提供运输便利,在市属管辖权属范围内免征运输车辆的养路费、道桥费、过路费,协调铁路、农资部门给予污泥农肥优惠铁路运输价格。

相关部门负责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如环保、土地、财政、综合执法、城建等的工作关系,为项目的建设与稳定运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六、工程实例分析

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以自觉维护国家土壤安全为历史使命,以“沃土”为产业契合点,由此创建了氮素平衡及土壤健康理论,研制开发成功生物高氮源发酵技术和污泥资源化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成功实现了沃土三维复合肥料系列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及连锁发展,始终沿循:环保农业污泥资源化沃土肥料生物+环保+农业沃土产业群的发展思路,贯通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最终实现:生物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构想。

2003 年7 月30 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协调会议纪要》([2003]26 次)明确规定,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政府适当补贴的原则,由省计委拨出专款,以贴息入股或资金奖励的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城市污泥处理系统。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计划建设的太原市污泥处理项目可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在省内推广。

2003 年12月4 日,山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共同在太原组织召开了“太原市污水净化厂污泥消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评审会组成了由赵丽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组长的专家组。经过评审,专家组认为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太原市生态经济的发展与污泥的稳定、无害化处理处置;对于坚持资源化的方针,积极促进循环经济与污泥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与现实意义。山西省政府所确定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做法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开了一个好头,对全国污泥的处理处置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有借鉴意义。

万元贴息入股资助。山西沃土为落实太原市污泥项目坚持不懈地做了三年的努力,示范工程仅得到2003 年“非典”时期不到20 万元的短期补贴,靠自身的力量运营了30 个月,累计处理处置污泥3.2 万立方,生产销售沃土黑桃K 系列产品1.8 万吨,为污泥资源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及工程实证,成为国内一百多家相关或类似企业中工程处理规模最大、产品销售持续时间最长的企业。

6.1 太原启示

太原项目是山西沃土的攻坚战,其意义与示范作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6.1.1 全国第一个污泥处理处置BOT项目

目前全国实际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共计572 座,2010 年底预计达到2000 座,这些厂都面临着污泥的达标处理处置。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投融资改革精神,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施建设无疑列入投资放开领域。采用BOT 方式将是未来污泥项目建设的主要投资运营方式。太原项目是全国污泥达标处理处置第一个采用BOT 方式承建的项目,山西沃土为此做出的所有努力对全国同类型项目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山西沃土的项目职能包括:①发起组建项目公司;②项目立项审批的前期准备工作;③洽谈草签《特许经营合同》;④筹集项目建设资金,转贷给项目公司;⑤组织工程建设;⑥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6.1.2 项目公司

太原项目由山西沃土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组建的“山西沃土天和污泥资源化运营有限公司”作为企业法人主体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其主要职能包括:①注册项目建设资本金(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20%);②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③向山西沃土支付技术补偿费与使用费;④收取污泥补贴;⑤借贷及归还项目建设资金;⑥向银行直接申请项目流动资金贷款;⑦具体承担排污社会责任;⑧污泥资源化产品的市场营销。

6.1.3 项目审批程序

太原项目发端于2003 年的防治“非典”,为此山西省政府专门召开协调会并发《纪要》予以推动。按照正常程序,项目的审批程序包括:①与政府市政主管部门洽谈草签《特许经营合同》;②申请立项;③编制可研,召开专家论证会;④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可研,上报审批;⑤计委项目批复;⑥正式签署《特许经营合同》;⑦初步设计及审批;⑧特许经营权或在建工程质押,申请银行项目贷款;⑨领取开工许可证。

6.2 松江模式

6.2.1 项目背景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黄浦江上游,是上海市重点水源保护区。目前松江区内已建、在建和规划即将建设的污水净化厂有五座,其中松江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的一、二期处理能力6.8 万M3/d,三期扩建再增加7 万M3/d;松江东部污水处理厂规划能力7 万M3/d,一期工程3.5 万M3/d;松江西部污水处理厂规划能力10 万M3/d,一期工程5 万M3/d;松江东北部污水处理厂规划能力14 万M3/d,一期工程7 万M3/d;松江南部污水处理厂规划能力8 万M3/d,一期工程4 万M3/d。

松江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于1985 年,设计能力2.5 万M3/d,2002 年进行技改。二期工程1998 年投产,目前一二期处理能力共6.8 万M3/d,三期扩建再增加7 万M3/d。污泥的处置采用中温厌氧消化,离心脱水后外运堆置。目前全厂污泥日发生量38 吨,含水率78%。三期扩建后,污泥日发生量100 吨(一二期厌氧消化污泥+三期生物泥)。

6.2.2 技术

设计采用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案为:利用现有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将消化脱水污泥与三期脱水生污泥混合后干化预处理,将含水率降至60~65%,然后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对污泥作进一步的处理处置。

松江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特点是把厌氧消化与好氧堆肥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前者完成污泥的前处理:稳定化、减量化,后者实现污泥的后处理:达标排放。好氧堆肥是厌氧消化的后续工程,同时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为好氧堆肥提供能源加温干化污泥,减少填充料、提高污泥初始温度、缩短发酵周期、降低加工成本。实践证明:厌氧消化与好氧堆肥工艺相结合可较好地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实现污泥厌养消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置的有效结合与能源平衡,并为资源化创造条件,对上海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污泥肥料的施用减少化肥使用量,有利于控制面源污染。

6.2.3 合作

山西沃土和松江污水处理厂本着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的合作原则,按照不同产业把污泥的达标处理和资源化处置分开,前端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投资列入达标改造投资,后段污泥处置及资源化投资、运营由山西沃土为主,松江污水厂经营管理者、职工以自然人身份出资参股,按出资比例承担有限责任,分享经营成果。松江模式的意义在于污泥无害化与资源化的完美结合以及老厂达标改造的成功尝试,分清匀危?魑??ǎ?迪只肪承б妗⒅肮だ?妗⑼蹲适找娴耐骋弧?

6.3 普惠制

太原项目给予的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①给予项目200 万元贴息入股资助;②协助企业争取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基金配套资金;③将污泥无害化处理成本列入污水处理费开支范围;④项目建设用地使用权无偿划拨或零租金转让;⑥免征所得税五年。

山西省政府所确定的扶持政策对其他省、市的项目建设不仅具有借鉴意义,而且按照普惠规则在本地项目审批中参照。由于各地项目和经济发展水平及认识上的差异,投资、建设、运营方式也会发生变化,给予项目的政策也会不同;沃土在具体项目运作中会将已经获得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扶持政策,例如免征所得税等应用在下一个项目,不断累积,为国家的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6.4 沃土时代

2003年3 月22 日,深圳·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装置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年会召开,沃向大会提交了3 篇论文,李波、唐建国分别在大会作了专题演讲。沃土以其实际工程实例与VT 菌剂和产品销售网络,第一次明确提出污泥资源化“霉变”、“软化”障碍并相应完善了生产加工技术,以及围绕产业化发展所形成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模式,得到了大会的高度重视,誉为污泥资源化步入了“沃土时代”。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加重已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生存。 近年国家意识到保护环境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将防治水污染作为全国性重点。所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程项目随着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总体来说,一般包括如下:污水处理构筑物(污水进水闸井、进水泵房、沉砂池、初沉淀池、二次沉淀池、曝气池氧化沟等)、污泥处理构筑物(污泥浓缩池、污泥消化池)、污水处理厂建筑物(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发电机房、变配电设备房。综合办公楼)、工艺管线的布设(污水管、给水管、回用水管、污泥管、出水压力管、空气管、热力管、沼气管、投药管线等),配套工程(厂内道路、照明、绿化、厂区给排水等)、自控及监视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格栅除污机、螺旋输送机、水泵、除砂设备、起重设备、鼓风设置、搅拌推流装置、曝气设备、刮泥机及吸刮泥机、滗水器、污泥浓缩脱水机、消化池搅拌设备、启闭机、闸门、沼气发电机及沼气发动机、锅炉、开关柜及配电柜(箱)、电力变压器以及电力、电讯、信号电缆管线等安装工程)。[1]要建一流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由项目立项开始,实施全过程管理控制:

重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只有在项目启动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才能把控污水厂的规模、投资成本,选定优秀的设计工艺、合适的机电设备,保证项目工程施工质量。

立项前要做充分调研。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选择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关系到城市排水系统的总投资,关系到城市环境保护、水源保护、再生水的利用以及整个排水系统的经营维护和管理费用。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城市排水管网现状、厂址选择、结合投资能力、投资效益、近期实现的可能性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通盘考虑。

重视环境评价报告。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现在的环评企业良莠不齐。为了节省监测成本,往往一个地区一份多年前的监测数据被该地区数十个项目环评报告引用,甚至为了迎合立项需求而凭空捏造数据等情况比比皆是。如广东某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的环评报告中,为了迎合其生态工业园的定位,把工业污水设定为一般生活污水标准,其后果是设计出来的工程项目不符合实际,污水处理厂实际满足不了现实的负荷,严重影响运营。

为了真实反映当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项目设计提供真实依据,也为了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正常,保证环境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及合理性非常必要。

设备订货与初步设计。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设备投资约占投资的25%~45%,由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自控设备投资及安装工程费组成。污水处理设备的质量是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据有关报告指出:“近20年来,国家仅对石油、化工、冶金、造纸、机械、染料等几个待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就超过了20亿元人民币,建立处理装置5000多套。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率不到30%。”[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市政工程往往一旦立项,急于建成,设备尚未落实,土建就先开工,以应付上级要求,这样情况为数不少。实际程序是,主要设备应在初步设计批准后进行订货,以要求施工图设计按所订设备进行设计,避免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所订购的主要设备与设计不符,造成土建设计(尤其是预留、预埋设计)、设备安装设计乃至电气与自控设计的大量返工。此类变更设计极易影响设计质量,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应该可以避免。

对项目承建的全过程落实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3]笔者认为通过对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以及安全管理可以实现管理目标:

工程质量控制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这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节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

为了达到项目质量的控制,建设单位必须对项目全过程实施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抓好工程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图施工,加强对一线工人的培训、管理,组织施工,努力抓好工程质量;监理单位做好对进场材料设备的把关,落实见证取样送检工作,严格监督现场施工质量,负责业主、施工单位等多方的沟通协调。

总之,城市污水处理厂质量控制目标就是要使工程质量达到《GB 50334-2002》要求。

工程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管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进度目标,编制进度计划与资源供应计划,进行进度控制,在与质量、费用、安全目标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工期目标。

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方面涉及专业繁杂――土木工程、自动化、机电安装、城市给排水等,一方面具有庞大、复杂、周期长、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因而影响进度控制的因素多,从而导致施工进度控制较为复杂且不易有效把握。因此如何运筹,科学组织,有效做好施工进度控制,很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并不断提高:

编制进度计划

根据项目目标范围、工期的要求、项目特点、等因素编制进度计划。此进度计划必须包括实施过程和细节,系统规则地分解项目,明确单元之间的逻辑与工作关系,作到每个单元具体地落实到责任者,并能进行各部门、各专业的协调。进度计划编制主要工具是网络计划图和横道图。

成立进度控制管理小组,制定控制流程,保证项目进度实施

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参与的控制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须明确分工,清责任,通过运用系统原理、动态控制原理、封闭循环原理、信息原理、弹性原理等,并应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严格执行讨论、分析、制定对策、执行、反馈的工作制度,进而对进度流程进行有效控制。

往往由于建设过程对日后设备的联动运行、厂区运营等欠考虑,在污水厂建成后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试。可以考虑在建设初期把污水厂调试人员和运营人员吸纳进进度控制小组,能起到工程质量及进度甚至成本上的优化作用。

工程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4]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此类工程的成本主要由直接费用、综合间接费、利润、税金等构成,要实现工程成本控制,主要有以下方法:

主要因素控制方法。将影响效益的因素列明,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成本更多、更重要一些,最后将主要因素作为改进对象,诊断症结所在,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明确要实现的目标。总体上通过对人工费用、材料与设备费用、构配件加工费用、分包工程费用、质量成本控制、财务控制管理等方面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建立工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体系,明确预算员、技术员、材料员、行政人员、财务人员等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并将成本控制形成文件。管理体系文件体现“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思想,树立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原则[5],充分调动各部门、每个员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健全计划、实施、检查、纠正的循环管理体系。

工程安全管理

工程安全管理是指对建设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进行的管理,包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所进行的行业管理和从事建设活动的主体对自己建设活动的安全生产所进行的企业管理。从事建设活动的主体所进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建设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管理,设计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等。

跟一般工程相仿,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承建过程要贯彻项目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

分解到个人。

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现场工地要落实“七牌一图”以及主要部位张挂安全警示牌等安全文明措施。

施工用电应严格执行建设部(JGJ)46-88 标准,动力、照明线按规定架设,注意夜间照明、电缆架空、设备接地等。

重视现场重大危险源:深基坑开挖、氧化沟等构筑物的临边作业防护、排栅与脚手架搭设等安全管理工作。

妥善安排项目收尾工作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三个月到一年不等的试运行时间,项目部在污水厂试运行结束前,制订《工程收尾工作计划》,妥善安排项目收尾工作。项目收尾管理工作由项目部工程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指挥与协调,首先进行工地清理,然后将工程移交业主,再逐步进行工程结算、档案资料归档移交、工程保修、项目部撤离及考核等工作。收尾过程中的工作重点是:

做好验收工作。整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验收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单位工程的主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设备安装工程单机及联动试运转验收;污水处理厂工程交工验收;通水试运行;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建设工程整体移交。

办理竣工结算工作。在项目部办理工程移交的同时,应按合同的规定办理工程竣工结算。项目部按《项目策划书》及《项目实施计划》确定竣工结算策略,编制竣工结算资料及有关方案,经审核批准后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及途径报给建设方或合同指定的结算办理单位。

重视资料的归档及移交。所谓一个项目工程要保证一流的工程质量,其内涵也包括一流的竣工资料质量。竣工资料作为工程验收和保证今后工程项目安全运行的重要文件,是工程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检修、维修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竣工资料完整、准确、系统、规范、齐全、真实的记述和反映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做到原始资料图物相符,技术数据真实可靠,签字手续完备齐全,同时又要按规范、标准填写,使之符合归档要求。

众所周知,我们建设污水处理厂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希望涉及此类工程的各单位,本着应有的社会责任,摒弃投机心态,在工程的管理中各尽其责,保质保量,早日还我清清绿水。

参考文献

[1].《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

[2].冯生华.浅谈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五大问题

[3].毕星 翟丽.项目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