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的代表作品

鲁迅的代表作品

鲁迅的代表作品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第1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发生了一些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概括起来就是鲁迅作品与时代不合适宜了,不能与时俱进了,艰涩难懂,远离时代等等…并且要逐步淡出鲁迅作品。在网络上甚至对鲁迅进行诽谤攻击。

从表象上看,是入选作品的取舍,实质上是思想文化战线在新时期的激烈交锋。

笔者认为,我们这个时代,不是鲁迅思想需要我们来弘扬,而是我们的民族需要鲁迅精神来支撑。

民族文化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古代文化传统,一个是五四以来的优秀文化传统。而鲁迅正是五四以来现代文化传统最杰出的代表,要继承五四以来的文化传统,中学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载体,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鲁迅又是现代民族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五四”文化运动转型时期,是独树一帜,他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整体反思。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关注。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这是毋庸置疑的。鲁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征。“鲁迅是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楷模而存在,而被我们所接受。”

中学语文课堂是传承鲁迅精神这一宝贵民族遗产的主要渠道。学习鲁迅精神就要从青少年抓起。中学生应从整体上去感悟把握鲁迅精神。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是对民族血脉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是培养民族性格的奠基工程。鲁迅对世事的洞察力、想象力、幽默感、语言艺术、对问题的深刻分析对中学生来说都是经典的语文教育资源。

在现阶段,鲁迅作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升,鲁迅作品仍然是目前最好的范本,体现着鲜明的立场和是非标准。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对语言精益求精的追求等等,对一个渴望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有助于养成探索求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创新意识、韧性的战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一部不可多的教材。

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认为,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中不仅不能动摇,还应该有一定地位和加强,应成为重点和基本教材。鲁迅之于中学生的意义有两点,第一,鲁迅不是一般的伟大思想家、作家,而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原则性的作家,就莎士比亚对于英国、歌德之于德国,托尔斯泰之于俄国,他们的意义在于,当这个民族遇到问题的时候永远可以回过头就读他,可以找到问题答案。而中学教育是一个人生命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对一个民族未来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阶段鲁迅作品不可缺席。应该让他作为源泉性的基础教育读本。第二,鲁迅作品从文字优美,是现代汉语的最高典范。所以也应该成为中学里学习语言的范本。年轻人并非不喜欢鲁迅,真正影响年轻人理解作品的也并非作品本身,而是我们社会文化思潮、是教育方法等。如果说“艰涩难懂”,就可以逐渐淡除,那么请问,《诗经》、《楚辞》、《离骚》好懂吗?唐诗宋词、四大文学名著好懂吗?教材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不能用娱乐性取代思想性。一个不重视思想的社会,是一个浮躁、轻飘的社会。培养下一代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系统工程。鲁迅作品中攫住人性的文字还在闪闪发光,鲁迅作品是要我们做人,他是用他的笔、他的脑、他的心教我们中国人学会自强、自立、学会思考,学会真正做人。我们的教材就应该本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基本原则。

也有人反对说“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变化往往折射着时代的变化”,听起来好像是教材与时俱进了,其实鲁迅作品是超越时代的,是以阐释人性深度为特质的。以“时代”为理由,实质是没有读懂鲁迅作品意念。当前,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除了制度建设尚未完善等因素外,难道就没有“劣根性”吗?就没有“看客”吗?只要中国人一天不摆脱“劣根性”“看客”心态,展现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鲁迅作品就一天不会过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中鲁迅作品不留一定地位就是数典忘祖,就是自毁中华精神长城。这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百年中国梦,民族复兴,相去甚远。

中学语文课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怎样体现“工具性”,主要是让学生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手法等语言和形式方面获得实际的运用能力。怎样体现人文性?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生命价值,提高道德品质。不为强权,独立人格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个人素质。强调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鲁迅作品就是能够达到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就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鲁迅作品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篇章结构严谨又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思想博大、深刻、丰富、意味深长,这些都是其他作家望尘莫及的。鲁迅最了解中国封建社会,也

最会解剖中国社会,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剖析劣根性。揭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在追求民族觉醒,探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上鲁迅作了亘古未有的工作…

鲁迅作品的地位,还在于他的民族性,“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主席语)。他最了解民族的生活、历史及精神。在作品题材选择上,多利用病态社会的不幸,从他们中揭出痛苦,引起疗效注意,在主体的确定上,使自己的作品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人物塑造上侧重表现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揭露了反动势力的凶残和丑恶,同情劳动人民苦难。

在情节上,把矛盾和冲突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在细节描写上,也是有民族的特点。对反动势力的揭露,对灾难深重、富于反抗斗争精神的中国人民深深同情、对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党悟寄予热切的希望,在小说在一起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鲁迅精神。

中国需要建设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要有一个伟大而全面的复兴,中华文明要为人类文明作出较大贡献。在思想文化、教育战线鲁迅思想鲁迅作品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世人皆知,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封建社会脱胎出来的,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带有浓烈的封建色彩,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社会缔造了这种根深蒂固的胎记。不可能短时间退化掉。鲁迅一生所关注的“国民性”、无情解剖的劣根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民所表现的还异常顽固。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目前国民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道德表现。国民素质是否与时俱进,官方媒体常说我们是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轨时期,那么就是这个转轨时期,各种封建思想、封建残余会沉渣泛起。如当前,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腐败层出不穷、精神麻木、卖官鬻爵、信仰危机,助人为乐怕遭陷阱,见义勇为成为国宝式的人物,人民群众对目前腐败的容忍程度是空前的。种种乱象,都体现出民族劣根性的一面——善于歌功颂德,偷窥与告密,玩弄权术,明哲保身……现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现代国民的现代素质,我们与鲁迅同处于一个“启蒙”之中。鲁迅还是我们同时代的指路人,鲁迅作品仍然是指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照见我们所有的缺失,鲁迅教导我们“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关键是“要我们克服麻木的神情,使他们改变精神”。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是经济、技术、精神。有经济技术,无精神,大宋王朝灭亡。只有经济无技术和精神,满清王朝覆灭。三者具备,所以说汉唐称雄。

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可能没有软实力,它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毛主席常常告诫我们,“人总要有一点精神”。这个民族更要有一点精神。一个国家最可怕的溃败,不是经济军事的溃败,而是文化的溃败,民族精神的颓丧是最可怕的。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更可悲,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国从臣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下,需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独立精神意识的英雄人物教育人,那么,鲁迅和鲁迅作品就是当之无愧医治中国国民精神的良药。这就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鲁迅精神,认真研读鲁迅作品的现代意义,用深挖民族的劣根性来匡正民族的国民性。我们GDP世界第二,但我们的民族精神不一定同步,所以说,鲁迅作品是培养从臣民到公民的基本范本。弘扬鲁迅精神,学习鲁迅作品,是振兴民族精神的奠基工程。

一些人,之所以否定鲁迅精神,否定鲁迅作品,诋毁鲁迅本人,就是鲁迅的精神和他的作品像高悬在一些政客和伪君子或无耻文人头上利剑。让他们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有作假的困难。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依旧复杂,而国民素质虽然有所提升,但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和民国时代没有绝对的好转,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鲁迅作品还是医治民族劣根性的良药,别无他方。抗日战争时期产生的一百多万汉奸,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一盘散沙,思想根源是民族劣根性。改革开放时期出卖军事科技经济情报,这与汉奸又有何异同?类似“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中国民众还有无数的“麻木”看客。这和蘸着人血馒头吃呆看夏雨死的看客有什么区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种民族的劣根性在新时期只是表现不同罢了。中国要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上的小康,首先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学启蒙 艺术批判 《呐喊》 《彷徨》

思想启蒙、艺术批判、国民性、革命者一直是鲁迅文学研究的主要切入点,一直以来,文学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都习惯于将矛头指向“阿Q”这样的“愚民”,却忽视鲁迅对所谓的“知识精英”们的不满。事实上,鲁迅之伟大不在于他批判了多少掩耳盗铃、不能自圆其说的阿Q,多少麻木不仁的“看客”,而在于他以冷静的思维、锋利的笔锋挑战着“精英分子”们的话语权,揭开了中华民族现代启蒙的序幕。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变化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小说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也一直是后人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两部小说具有整体性,都创作于时期,体现了鲁迅创作初期的思想动态,然而这两部作品存在很多不同之处,阐述了鲁迅从呐喊到彷徨之间经历的生活变动及心理变化。鲁迅曾在《呐喊》的自序里说明了所谓“呐喊”,是他年轻时期的梦想里难以忘却的那一部分梦想,如去南京求学、去日本留学、放弃医学从事文学等,所有梦想都表达了鲁迅的最终目的――唤起正在“沉睡”的国民[1]。鲁迅在将这些梦想付诸实践之后深切地体会到无人理解的寂寞和慷慨激昂消失后的失落,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于是鲁迅开始了呐喊,为了他声嘶力竭的呐喊,鲁迅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勇敢地批判社会的弊端和各种丑恶现象,如其中的《兔和猫》、《鸭的喜剧》这两篇寓言体小说,利用象征这一表现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弱肉强食、极度不公平的生存原则,深刻表达了鲁迅自身对当时社会的怀疑和失望。

从1923年开始,鲁迅开始了从“呐喊”向“彷徨”的转变,1923年可以说是鲁迅沉默的一年,我们能看到的创作于1923年的作品只有《看了魏建功君<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和《关于<小说世界>》两篇。1923年,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向他递交了绝交信,“兄弟失和”成为鲁迅人生的重大转折,多年以来辛苦维系的感情和责任毁于一旦。接连的打击使鲁迅大病一场,使他陷入更加虚无、孤独的心境。正如他在《野草・希望》中说的:“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吗?”[2]

然而,1923年也是鲁迅人生中非同寻常的一年,经历了1923年的鲁迅,开始从激昂的呐喊回归内心。结束后,启蒙团体分散,《新青年》解散,鲁迅又一次体会到落寞:先驱者为何分化了?启蒙还有意义吗?黑暗社会的力量几乎吞噬了启蒙者自身,在这种情况下,鲁迅感受到的绝望被无限放大,其同期作品《野草》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这些变化。但是,鲁迅并没有被击垮,其同期作品《华盖集》等就是有力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呐喊》的封面都是由鲁迅亲手设计的,同样体现出不同时期鲁迅的心理变化。《呐喊》的封面以红色为底色,整个封面由黑、红两色构成,封面上部三分之一处是一个黑色长方框,框内用红色书写“呐喊鲁迅”四字。黑色代表着鲁迅对中国现实的认识,而红色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热情和生机。黑红相间的封面上,红迫着黑色,象征生机与激情压制了黑暗,表现出了作者的希望[3]。

《彷徨》的封面设计与《呐喊》区别很大,更加复杂。《彷徨》的封面仍旧以红色为底色,却是橘红色,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在封面上部五分之一处和下部十之分之一处各有一条蓝线将封面分为三部分,上部分印有蓝色楷书“彷徨”,黑色楷书“鲁迅”,中间是一幅画,画中之国人前后错落、似站似坐,一脸茫然,手足无措。整个封面给人迷茫、晦暗的印象[4]。《彷徨》的封面并非由鲁迅设计,而是由青年画家陶元庆设计,鲁迅对此很赞赏。可见,《彷徨》的封面设计是非常符合鲁迅创作《彷徨》时的心境的。

二、启蒙谁

什么是启蒙运动?康德对此的回答是:“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当我们讨论《呐喊》的时候,通常会拿鲁迅的“幻灯片”事件举例,并由此推导出“鲁迅弃医从文是为了启蒙‘看客’”。从道理上说,这种观点并非错误,但鲁迅曾说:“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门户且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就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到闷死并无痛苦可言,并不会感到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醒了几个人,使这些人感受到无可挽回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可以说,鲁迅自一开始就不相信《新青年》活动。然而,鲁迅到最后还是答应做文章,为何呢?

鲁迅给出的理由是:“虽然我自有我的自信,但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诚然,对于用文字来启蒙民众,鲁迅对此的态度是悲观的,他认为,中国如今的情况,只有进行实打实的革命战争才能改变,“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但一炮就能把孙传芳轰走”。在《呐喊・自序》当中,鲁迅通过幻灯片事件认识到了文学救国的必要性,然而,仅仅十年不到,他又开始怀疑文学救亡的初衷,如果说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的话,那么鲁迅为何仍旧一边思虑、质疑一边创作呢?从表面上看,鲁迅一直在强调这样一个问题――启蒙无效,问题在于,如果作者自己都认为启蒙无效,那么他的读者又要如何相信启蒙的必要性呢[5]?因此,我们有必要先理清鲁迅小说启蒙对象的问题,启蒙是否有效,还是要从启蒙对象身上寻找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鲁迅是不是论者们所说的“是一个启蒙者”。这一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虽然鲁迅的诸多作品均是描写泯然众人的麻木形象,又或锐气尽挫的“狂人”,少有理智意气,以肺腑之言陈激扬文字的“正派”,但这种反面衬托的文学手法又好于正面直叙。

第二个问题是,启蒙的对象是谁?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明确表示了自己当年参与《新青年》的非自愿性,这本身就说明他对启蒙并不抱希望,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就能应者云集的英雄。可以说,鲁迅的作品并非是针对普通群众的启蒙作品,也可以说,以当时社会形态下的百姓,基本是无法读懂这些文字的。小说的启蒙对象正是当时那些习惯了“自以为是”的知识精英。

“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行在卖酒醋”。这是宋代民间讽刺朝政的话语,然而,这种现象又何止发生在宋朝?从清末义和团运动,到,几乎都是如此。《新青年》的同仁、陈独秀等人曾约定“二十年不谈政治”,但是没过几年他们就将《新青年》办成了政治性刊物,并以《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发起新文化运动,但发展至最后,却还是以“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而告终。这一切与鲁迅的经历何其相似?可以说,鲁迅的作品,正是写给那些自诩“启蒙者”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寓言,他揭示了启蒙者自身的缺陷,道出了一些启蒙者的卑怯与自私。

在鲁迅的一些小说中,我们常常会生出对盲目不仁的“看客”的不满,认为他们实在是太过愚昧,学界往往对看客们的行为反复批判,这实际上不过是掉进了启蒙陷阱不能自拔的表现罢了。总而言之,鲁迅之启蒙,并非要求大家以革命的形式去死,而是提倡“韧战”[6]。

三、批判谁

国民劣根性一直是学界认定的鲁迅批判的对象,如李欧梵曾说:“《呐喊》诸篇揭示的其实是中国同胞集体的精神病。”这些观点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鲁迅的诸多集子均表现出了国人的麻木、看客心态。

阿Q一直是鲁迅笔下“集国民劣根性之大成者”,甚至有学者认为,鉴于阿Q之可恶,枪毙了阿Q,就等于枪毙了整个国民劣根性。由于阿Q的死不悔改,他被塑造为国民劣根性的“杰出”代表,也成为学界批判的主要对象之一。

然而,当我们沾沾自喜地批判阿Q的时候,其实也是我们泯灭人性的时候,难道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与生俱来的吗?正因为他生存环境,才造就了阿Q的自轻和自贱,我们责难阿Q的时候,只注意到了他是一个“典型人物”,却没有注意到这个“典型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阿Q的卑微,其实是一个人遭遇到一无所用的际遇后,在一丝尊严都不能被保有的环境中,可怜的自我安慰,这是一个人在生存的空间与尊严被挤压至零的时候做出的徒劳的抗争。我们对阿Q的批判,其实是将阿Q试图自我救赎、保存生命的权利也抹杀了。这是我们在批判国民性时最常忽略的问题。

从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来看,其作品中常提及的“卑怯”、“贪婪”并非全然就是中国的“国民性”。如果我们把“卑怯”、“贪婪”坐实成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那么我们对外宣传的时候又如何使用“勤劳”、“勇敢”这些词呢?因此,把阿Q当成国民性批判的典型是可以的,但单纯认为鲁迅的创作就是为了批判国民性,那就狭隘了,如果说集国民劣根性于一体的阿Q是代表的话,那么《一件小事》中的人力车夫又代表着什么呢[7]?

因此,我们研究鲁迅的批判文学的时候,不应将问题简单化为“批判谁”,而要认清为何要批判那个被批判者,批判时要想清楚我们批判的到底是一类人,还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思想状态,还要厘清一个重要问题――切勿将国民劣根性贬低到全体中华民族头上。

四、呐喊为何彷徨

对于《新青年》团体,鲁迅曾说:“倘若为别人引路,那就更不容易了,因为我自己尚不明白要怎么走,中国大概很有些青年的‘前辈’和‘导师’,但那不是我。”正因为有如此想法,他才不愿意惊醒那些睡在“铁屋子”里的人,因为在睡醒却又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们会死得更加痛苦。鲁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启蒙主义的这一弱点,虽然他并没有尖锐地发问“谁有权启蒙”这一问题,却在字里行间表达了这样的思想[8]。

这样清醒的理解使他开始彷徨于自己的呐喊:如果我不愿意做“前辈”和“导师”,那么一旦有一部分青年因我而清醒起来,那不是白白断送他们的性命吗?谁又来为他们的生命负责呢[9]?

可以说,鲁迅一开始拒绝钱玄同参与关于“铁屋子”里的呐喊,就在于他认识到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梦的人反倒是幸福的,如果没有找到可走的路,那么就先不要惊醒他。可以说,鲁迅的启蒙,不仅仅指向那些“蒙昧”的民众,更大程度上指向那些自以为找到了出路的《新青年》运动的启蒙者。

在《呐喊》和《彷徨》中,鲁迅将对“知识精英”们的批判分为两种:一种是学而优则仕的发家心态,在作品《白光》、《孔乙己》、《幸福的家庭》、《孤独者》中最常见;另一种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热衷于为自己捞取好处的心态,在作品《高老夫子》、《肥皂》、《端午节》中最常见[10]。

可以说,叫醒铁屋子里睡觉的人,让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去死,这正是鲁迅彷徨的症结所在。

五、对启蒙的反思及对艺术的再批判

纵观知识界近百年对《呐喊》和《彷徨》的研究史,不难发现这两部巨著在一次次被解读,鲁迅的文学启蒙精神也在一次次研究中得以拓展和延伸。近百年的研究过程表明,知识分子对鲁迅著作的研究不但是探寻鲁迅文学启蒙思想的历史,还是知识分子以文学研究方式自我启蒙历史[11]。

自二十世纪以来,文学启蒙一直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主线,在特殊历史环境中,文学启蒙实现了中国文学艺术的革新,“文学启蒙”、“艺术批判”互相融合、并行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从时间刻度来看,针对《呐喊》和《彷徨》的研究始于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该时期的研究突出表现为对思想启蒙与艺术批判的双重关注;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革命时期对此的研究主要为新文学作家们通过理性研究对抗对鲁迅的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后,鲁迅小说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鲁迅小说思想启蒙的性质,学界不得不在艺术批判中坚持鲁迅文学的启蒙性;“”结束后,对鲁迅小说的研究开始以思想启蒙为核心逐渐深入,推动了八十年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再至如今,文学启蒙和艺术批判实现融合,《呐喊》和《彷徨》被视为一个整体,知识界对鲁迅启蒙思想的探讨超越了艺术品本身,直接指向了中国启蒙思想的建构,标志着对鲁迅小说的研究开始趋近于对世界文学、人类启蒙的共同关注。

其次,近百年来知识界对《呐喊》和《彷徨》的研究不但体现了一代代知识分子们对鲁迅启蒙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还体现出了中国精神文化演变的曲折过程。此外,九十年代以来对《呐喊》和《彷徨》的新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知识分子们开始将鲁迅文学与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比较,从人类文化角度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突破了学科界限,把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当成新的研究目标――因为人类知识的专业化和分类都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类和世界,当知识专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走向融合[12]。

总而言之,作为近现代小说的奠基者,鲁迅的作品体现了新文学启蒙与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鲁迅的伟大,不在于他批判了多少目不识丁的看客,不在于他讽刺了多少不能自圆其说的阿Q,而是他以理性思维打破了知识精英们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臧文静.心灵突围的挣扎与探索――从《呐喊》到《彷徨》的嬗变[J].名作欣赏,2012(08):125-126.

[2]宋剑华.人的“病愈”与鲁迅的“绝望”――《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与文本释义[J].学术月刊,2012(10):99-105.

[3]李允经.漫谈《彷徨》初版本封面画[J].鲁迅研究月刊,2013(01):86-87.

[4]王晓初.回顾与反思:鲁迅研究的前沿与趋势――“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07):183-188.

[5]徐妍.祛魅与还原: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重构的逻辑演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6):243-249.

[6]王嘉良.从区域文化视角对鲁迅现代性文化思想的深层开掘――《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06):109-112.

[7]姬蕾.启蒙者的孤独――个人主义话语背景下鲁迅的孤独体验[J].文艺争鸣,2013(11):51-55.

[8]夏雨.鲁迅启蒙思想的先锋性及现世精神[J].山花:下半月,2014(4):115-116.

[9]刘忠.鲁迅与沈从文:殊途而同归的启蒙文学书写者[J].学术界,2014(9):199-207.

[10]罗岗.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重读《阿Q正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7-73.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第3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发生了一些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概括起来就是鲁迅作品与时代不合适宜了,不能与时俱进了,艰涩难懂,远离时代等等…并且要逐步淡出鲁迅作品。在网络上甚至对鲁迅进行诽谤攻击。

从表象上看,是入选作品的取舍,实质上是思想文化战线在新时期的激烈交锋。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如《故乡》《风波》《社戏》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的选录经历了一个稳定更本文由收集整理替和逐步发展的过程,都在几十篇左右。1978年,则增生20篇以上,数量之多,据古今中外作家之首。90年代里来,在市场经济、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利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思想文化战线空前活跃。出现了鲁迅作品是否继续选入教材的争论。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是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究竟是什么地位,这该从中华文化的视角来加审视。

笔者认为,我们这个时代,不是鲁迅思想需要我们来弘扬,而是我们的民族需要鲁迅精神来支撑。

民族文化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古代文化传统,一个是五四以来的优秀文化传统。而鲁迅正是五四以来现代文化传统最杰出的代表,要继承五四以来的文化传统,中学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载体,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鲁迅又是现代民族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五四”文化运动转型时期,是独树一帜,他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整体反思。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关注。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这是毋庸置疑的。鲁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征。“鲁迅是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楷模而存在,而被我们所接受。”

中学语文课堂是传承鲁迅精神这一宝贵民族遗产的主要渠道。学习鲁迅精神就要从青少年抓起。中学生应从整体上去感悟把握鲁迅精神。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是对民族血脉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是培养民族性格的奠基工程。鲁迅对世事的洞察力、想象力、幽默感、语言艺术、对问题的深刻分析对中学生来说都是经典的语文教育资源。

在现阶段,鲁迅作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升,鲁迅作品仍然是目前最好的范本,体现着鲜明的立场和是非标准。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对语言精益求精的追求等等,对一个渴望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有助于养成探索求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创新意识、韧性的战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一部不可多的教材。

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认为,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中不仅不能动摇,还应该有一定地位和加强,应成为重点和基本教材。鲁迅之于中学生的意义有两点,第一,鲁迅不是一般的伟大思想家、作家,而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原则性的作家,就莎士比亚对于英国、歌德之于德国,托尔斯泰之于俄国,他们的意义在于,当这个民族遇到问题的时候永远可以回过头就读他,可以找到问题答案。而中学教育是一个人生命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对一个民族未来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阶段鲁迅作品不可缺席。应该让他作为源泉性的基础教育读本。第二,鲁迅作品从文字优美,是现代汉语的最高典范。所以也应该成为中学里学习语言的范本。年轻人并非不喜欢鲁迅,真正影响年轻人理解作品的也并非作品本身,而是我们社会文化思潮、是教育方法等。如果说“艰涩难懂”,就可以逐渐淡除,那么请问,《诗经》、《楚辞》、《离骚》好懂吗?唐诗宋词、四大文学名著好懂吗?教材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不能用娱乐性取代思想性。一个不重视思想的社会,是一个浮躁、轻飘的社会。培养下一代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系统工程。鲁迅作品中攫住人性的文字还在闪闪发光,鲁迅作品是要我们做人,他是用他的笔、他的脑、他的心教我们中国人学会自强、自立、学会思考,学会真正做人。我们的教材就应该本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基本原则。

也有人反对说“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变化往往折射着时代的变化”,听起来好像是教材与时俱进了,其实鲁迅作品是超越时代的,是以阐释人性深度为特质的。以“时代”为理由,实质是没有读懂鲁迅作品意念。当前,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除了制度建设尚未完善等因素外,难道就没有“劣根性”吗?就没有“看客”吗?只要中国人一天不摆脱“劣根性”“看客”心态,展现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鲁迅作品就一天不会过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中鲁迅作品不留一定地位就是数典忘祖,就是自毁中华精神长城。这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百年中国梦,民族复兴,相去甚远。

中学语文课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怎样体现“工具性”,主要是让学生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手法等语言和形式方面获得实际的运用能力。怎样体现人文性?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生命价值,提高道德品质。不为强权,独立人格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个人素质。强调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鲁迅作品就是能够达到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就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鲁迅作品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篇章结构严谨又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思想博大、深刻、丰富、意味深长,这些都是其他作家望尘莫及的。鲁迅最了解中国封建社会,也

最会解剖中国社会,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剖析劣根性。揭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在追求民族觉醒,探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上鲁迅作了亘古未有的工作…

鲁迅作品的地位,还在于他的民族性,“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主席语)。他最了解民族的生活、历史及精神。在作品题材选择上,多利用病态社会的不幸,从他们中揭出痛苦,引起疗效注意,在主体的确定上,使自己的作品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人物塑造上侧重表现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揭露了反动势力的凶残和丑恶,同情劳动人民苦难。

在情节上,把矛盾和冲突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在细节描写上,也是有民族的特点。对反动势力的揭露,对灾难深重、富于反抗斗争精神的中国人民深深同情、对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党悟寄予热切的希望,在小说在一起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鲁迅精神。

中国需要建设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要有一个伟大而全面的复兴,中华文明要为人类文明作出较大贡献。在思想文化、教育战线鲁迅思想鲁迅作品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世人皆知,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封建社会脱胎出来的,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带有浓烈的封建色彩,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社会缔造了这种根深蒂固的胎记。不可能短时间退化掉。鲁迅一生所关注的“国民性”、无情解剖的劣根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民所表现的还异常顽固。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目前国民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道德表现。国民素质是否与时俱进,官方媒体常说我们是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轨时期,那么就是这个转轨时期,各种封建思想、封建残余会沉渣泛起。如当前,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腐败层出不穷、精神麻木、卖官鬻爵、信仰危机,助人为乐怕遭陷阱,见义勇为成为国宝式的人物,人民群众对目前腐败的容忍程度是空前的。种种乱象,都体现出民族劣根性的一面——善于歌功颂德,偷窥与告密,玩弄权术,明哲保身……现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现代国民的现代素质,我们与鲁迅同处于一个“启蒙”之中。鲁迅还是我们同时代的指路人,鲁迅作品仍然是指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照见我们所有的缺失,鲁迅教导我们“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关键是“要我们克服麻木的神情,使他们改变精神”。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是经济、技术、精神。有经济技术,无精神,大宋王朝灭亡。只有经济无技术和精神,满清王朝覆灭。三者具备,所以说汉唐称雄。

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可能没有软实力,它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毛主席常常告诫我们,“人总要有一点精神”。这个民族更要有一点精神。一个国家最可怕的溃败,不是经济军事的溃败,而是文化的溃败,民族精神的颓丧是最可怕的。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更可悲,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国从臣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下,需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独立精神意识的英雄人物教育人,那么,鲁迅和鲁迅作品就是当之无愧医治中国国民精神的良药。这就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鲁迅精神,认真研读鲁迅作品的现代意义,用深挖民族的劣根性来匡正民族的国民性。我们gdp世界第二,但我们的民族精神不一定同步,所以说,鲁迅作品是培养从臣民到公民的基本范本。弘扬鲁迅精神,学习鲁迅作品,是振兴民族精神的奠基工程。

一些人,之所以否定鲁迅精神,否定鲁迅作品,诋毁鲁迅本人,就是鲁迅的精神和他的作品像高悬在一些政客和伪君子或无耻文人头上利剑。让他们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有作假的困难。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依旧复杂,而国民素质虽然有所提升,但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和民国时代没有绝对的好转,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鲁迅作品还是医治民族劣根性的良药,别无他方。抗日战争时期产生的一百多万汉奸,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一盘散沙,思想根源是民族劣根性。改革开放时期出卖军事科技经济情报,这与汉奸又有何异同?类似“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中国民众还有无数的“麻木”看客。这和蘸着人血馒头吃呆看夏雨死的看客有什么区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种民族的劣根性在新时期只是表现不同罢了。中国要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上的小康,首先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第4篇

在对鲁迅作品的研究中,《呐喊》和《彷徨》仍然是被关注的热点。这些小说曾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几十年,现在一般地解读其艺术内涵也许并不困难,重要的在于有所发现。胡尹强的《破毁铁屋子的希望——〈呐喊〉、〈彷徨〉新论》发现,《呐喊》、《彷徨》的二十来篇作品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系列小说,它们相互补充、相互阐释,从不同侧面表现了铁屋子意象所隐喻的丰富底蕴——鲁迅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宏观把握和感悟。作者以铁屋子意象统摄全书,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鲁迅对现代中国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的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李靖国的《〈狂人日记〉重探》发现,狂人形象的反封建并不具备彻底性与不妥协性,但这丝毫不降低作品的思想价值。恰恰相反,鲁迅的忧愤深广,正是通过一个清醒深刻的思想者被封建宗法制度强行剥夺自由思想独立人格而致“狂”,进而刻画了传统势力和礼教连“迫害妄想”症患者病发时的种种表现都不容许存在。最后,封建宗法制度与传统文化系统居然将“狂人”治“愈”,将反封建者驯服为其忠实的维护者与奴才,以此揭示封建主义“吃人”的凶残、虚伪与“高明”,从而警示改革者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

日本学者丸尾常喜的《“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发现,鲁迅小说中有一个“鬼”的形象系列:传统文化“鬼”、民间民俗“鬼”、国民性弊端“鬼”、自身意识到的“鬼”,在这些“鬼”的意象中,《呐喊》和《彷徨》显示出独特的文化批判价值。王冰的《鲁迅作品中生命群像的存在主义哲学色彩》以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发现鲁迅作品中有一个“佯狂”、“向死而生”的生命群像。曹书文的《论鲁迅小说创作的家族意蕴》发现,鲁迅也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创始人,《呐喊》和《彷徨》对女性命运与精神悲剧的关注,对封建家庭叛逆知识分子形象的成功塑造,为我国现代家族小说不断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缪军荣的《永远的地狱——论祥林嫂之死》发现,祥林嫂之死的原因其一是旧礼教各条律之间的内在矛盾,是族权与夫权之间的相悖;其二是愚昧大众“看客”的凶眼,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使祥林嫂产生犯罪之感、自我心灵折磨以致跨入地狱之门。解志熙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新小说中的旧文化情绪片论》认为,《呐喊》诚然是一部悲愤控诉旧文化、旧礼教,热情鼓吹新文化、新道德的“呐喊”之作,但某些篇章如《故乡》、《社戏》等其实也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旧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与反顾。江业国的《鲁迅笔下阿Q之死的“仪式感”》认为,鲁迅描述阿Q之死的“仪式感”,既是为了在艺术上终结这个“问题人物”,更是为了使“阿Q”彻底成为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哲学思辨的艺术符号。

不少研究鲁迅小说艺术形式的成果也颇具新意。严加炎的《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利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发现鲁迅小说是有着多种声音的复调形式,正是这种形式赋予了作品以丰富、多义的美学意蕴。张直心的《神思会通:鲁迅小说的现代主义审美取向》认为,鲁迅小说创作的成功实践印证了鲁迅化的现实主义理论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方法并非势不两立,恰恰相反,它蕴涵着集合诸种方法冲突作用力的开阔性。李春林的《鲁迅与世界现代主义文学》也持同样的观点,他特别一反那种认为鲁迅只是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观点,提出了“平行”说:“他并未完全抛弃传统现实主义,而又融入了新的‘文学趋势’——现代主义”。

张箭飞的《鲁迅小说的音乐式分析》认为,鲁迅小说中的许多章节和段落都契合了变奏、复格段、回旋曲、复调等音乐的旋律结构,具有独特的音乐美。赵卓的《鲁迅心理小说艺术综论》认为,鲁迅的小说大都属于心理小说,它以丰富多彩的心理结构形态和圆熟深刻的心理表现技巧,率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视野,是带动中国小说现代化转型的先锋创作。邹贤尧的《鲁迅小说的先锋性》把鲁迅小说放到今天的后现代文学的语境中,仍然发现了其形式的先锋和前卫:“我们在先锋作家作品中看到的‘叙事实验’、‘语言狂欢’等等,在鲁迅那里就有。鲁迅在现代文学奠基时期发出的声音,抵达遥远的今天,依然清晰而鲜活”。朱寿桐的《〈呐喊〉:叙事的变焦》认为,《呐喊》的叙事方式可分为“宏观叙事”、“中观叙事”和“微观叙事”三种。

对下层社会不幸者精神状态的批判和鞭挞,基本上建立在鲁迅改良社会、民族进步的宏观视野上,属于“宏观叙事”,体现出的是作者对改造国民性的呐喊:“中观叙事”则指作品将叙述的背景移到比较封闭的、日常的人生场景,将主人公移向一些准“不幸”者,即被抛离了上流社会轨道而直接堕入下流社会的读书人,体现出的是作者对人性善的呼唤;而另外一些作品如《社戏》、《兔和猫》等,则主要是鲁迅自我情感的微波细流的寄托与抒发,属于“微观叙事”。这三种叙事方式共同构成了《呐喊》的“表现的深切”。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第5篇

摘要 鲁迅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文本里的绘画意象,他喜欢借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来表现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哲理思考。绘画意象使鲁迅的作品更富有直观性和视觉表现力。本文从绘画意象的角度对鲁迅作品进行了全新分析,通过雪意象、枣树意象、月亮意象以及夜色意象等分析说明:绘画意象为鲁迅文本拓展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世界,使其作品超越具体事实,创造一种超然变幻的美;昭示了绘画艺术对鲁迅文学创作、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表现了鲁迅在文学作品与美术的审美关系。

关键词:鲁迅 作品 绘画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鲁迅在美学偏好上不同于一般的作家,其美术眼光的世界性和超前性是绘画界公认的。因此,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幽玄深邃的绘画意象。他所描绘的文字画面里多了新颖别致的绘画意象,使其作品带有黑白分明的传统木刻特点,同时又带有西方油画的丰富色调。如他在《阿Q正传》中所描绘的“钱家的粉墙上映出了蓝色的虹形的影子”。又如,《秋夜》中“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鲁迅通过这些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正是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和色彩运用,使其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一 关于意象与绘画意象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一诗学范畴,从内涵而言,涉及诗学、美学等;从外延而言,涉及文学、绘画、心理等。意象不同于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的审美想象空间。而意象的基本特征是象征性或荒诞性,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先有“意象”而后才能产生“意境”。

本文所说的“意象”都是指情思和物象的结合,在整个形象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作家主观情志的体现。在西方文学理论界,从亚里士多德到乔伊斯、奥登、兰波等人都认为意象属于诗学范畴,认为意象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交相辉映的结果。总的来说,意象是主体审美的产物,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是经过主体的加工改造,在审美客体的基础上,心与物相互交融的产物。意象为表意之象,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的结合,意象可以说是作家主观意志的体现,是借助于外在之象和内在情思相互转化而生的形象。

什么是绘画意象?绘画意象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意象造型范畴。画家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结合而创造出的视觉形象就称之为绘画意象。中国绘画在造型方面既重视客观造型的“形似”,又强调主观的“神似”,绘画意象是创作过程中主体对客体情感化的观照,是艺术家心物交融的产物;绘画意象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家以审美的心态来观照生活,在心中形成一个崭新的审美意象,它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觉把握。作家借助于文本之中的绘画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读者通过绘画意象体验到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鲁迅提出文人画要重视“立象”,他笔下的绘画意象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神韵。鲁迅作品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充满意象的存在,其艺术感受敏感而细腻,对于中外绘画均有精深的研究。在鲁迅的作品中,他所创构的意象丰富多彩,作品的意蕴通过深刻的哲理和炽热的情感融入绘画意象之中,并具有中国传统黑白木刻色彩分明的韵味,这在《呐喊》、《朝花夕拾》、《鲁迅诗歌全集》、《彷徨》、《野草》等诸多作品中均有表现。可以说,鲁迅作品里的山水景物描写像是一首首中国传统的抒情诗。例如,鲁迅在他文本中对于黑暗的描摹,黑夜、黑暗、寒夜、深夜、夜色、秋夜、暗夜、昏沉的夜、空虚中的暗夜等,以其固定的色彩表现和意象表征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意识中。

二 绘画意象在鲁迅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鲁迅喜欢借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来表现他的哲理思考和心理活动,通过潜意识和梦的组合形式,借助绘画意象进行暗示和自由联想,使其作品超越了具体事实的感官描述,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审美。下面,我们通过四种绘画意象:夜色意象、月亮意象、雪意象、枣树意象,来详细分析鲁迅文本的艺术底色。

1 鲁迅作品中的夜色意象

在鲁迅作品中,多次出现夜色这个意象。他在《夜颂》中自称是一个“爱夜的人”,这种所谓的“爱夜”,正视与解剖了自己心中的鬼气与虚无。鲁迅生活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对于中华民族抱着一片黑暗的悲观,致使其形成了一种痛苦和黑暗的人生观,而他精神中的那种不安于黑暗的呐喊常常侵扰着他的灵魂。他向那黑暗奋挣,以自我的反抗显示人的价值,他把视野放入夜色的审美观照之中,把内在情思外化到文本,夜色意象给他的作品带来了独特的审美。鲁迅专注于夜色,夜色意象蕴含着深刻的涵义,成为他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情绪表达。如他的作品《孤独者》中的夜色,阴冷黑暗。《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目睹吃人惨剧发生的夜,《祝福》中神秘诡异之夜等,构成了鲁迅文学作品的永恒基调。夜色意象在鲁迅的审美中贯注了一种灰暗阴郁的色调,他充分运用色彩的对比烘托,真实书写了主人公的绝望与痛苦。

鲁迅笔下的夜色意象描摹带有传统写意手法的特征。他使用单线条的组合,将精神潜伏在深层结构中,在夜色意象中,鲁迅将中国传统写意手法与西方现代主义巧妙结合,更多运用了这种写意的手法以传达出某种情绪。通过夜色意象的描绘,黑色色调渲染了某种精神氛围。如在《孤独者》中,夜色的描摹渲染了人物的黯然与悲凉:“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在《祝福》的结尾里,则通过除夕之夜渲染了祥林嫂的凄凉:“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又如,《白光》里,暗夜渲染了陈士成发疯的心理情绪:“独有月亮,却缓缓地出现在寒夜的空中。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鲁迅一生过着痛苦的生活,他通过传统写意笔法的渲染烘托,表现了现实的残酷与黑暗,使夜色成为了鲁迅作品中自然景物及心理情绪的独特艺术描法,成为了鲁迅文本的底色。

2 鲁迅作品中的月亮意象

在鲁迅笔下,月亮代表某种象征意味的意象,通常表现为阴冷、孤独、寂寞、凄凉。鲁迅喜欢写月,在他的笔下,关于各种月亮的描写都极其生动,恰如鲁迅心灵上的投影。这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所描绘的金黄的圆月、雪白的月亮、灰白色的月影、生铁一般冷而且白的月亮等,都集中表现了他对于笔下意象的描摹。少年时代阴冷的情绪记忆外化带来了他作品中的阴冷色彩。如《彷徨·孤独者》中:“在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月亮意象的阴冷是外在险恶时代氛围和阴暗文化,在他的人生情绪体验之中无不充满阴冷的色彩,月亮已经成了他内在心境的一种外现,形成了文本中阴冷的主色调,因而有《狂人日记》中清冷的月亮,《兄弟》中表现的沛君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月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鲁迅笔下的“月亮”是对中国传统月亮意象的继承,它容纳了丰富多彩的象征意,如欢乐与感伤、憧憬与幻想等。如鲁迅对于童年及美好回忆的作品《故乡》中所描写的月亮:“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如,《在奔月》中表现了其童年和生命意志:“只见那边是一轮雪白的圆月,挂在空中,其中还隐约现出楼台、树木;当他还是孩子时候祖母讲给他听的月宫中的美景。”

鲁迅主要运用了单纯白描的手法来描摹月亮意象。白描是中国画传统的技法,强调以线造型,注重于线条的运用。鲁迅在他的小说《故乡》里用白描的手法对线的表现力进行了巧妙的运用,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出了其所想表达的内容:“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他还运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描摹方法描绘“月光”,如在《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第八则日记中写道:“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狂人一种理性精神的象征。

另外,月亮意象的描绘还用来渲染作品氛围,如在《白光》中用了烘托渲染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这里的月光,烘托了陈士成落第后发疯的神秘气氛,是陈士成心理情绪的一种外化,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鲁迅小说的主要色彩意象是黑色与白色意象,月亮意象是鲁迅对于纯白之心的向往,白心之说通过月亮这一绘画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月亮意象同时也是鲁迅童年诗意的栖居体现。鲁迅童年的温馨与母亲的爱可以通过《朝花夕拾》前九篇中对长妈妈深切的怀念,有对儿时花园的留恋,也有对于美好童年爱与温情的反顾,所回顾的诗意童年充满了温情。

3 鲁迅作品中的雪意象

雪意象是在鲁迅文本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绘画意象。最集中表现在《雪》中:“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馨口的蜡梅花草。”在《雪》中,他描绘了故乡“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之至”,是对童年记忆雪中场景的真实描绘。相比较于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是作者对记忆中朔方之雪的主观再现。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意象的设置是对立的,突出了朔方的雪这一意象主体,使文本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张力,使读者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成为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意象共存,是在表达一种情绪。江南的雪运用了工笔白描,通过具体丰富的细节描写逼真再现了童年记忆。朔方的雪则是现实的抽象描摹,以此来表现主体内心的煎熬,并潜移默化到他的文学作品中,形成了雪意象。在《雪》中,朔方的雪已经如他失去童年的美好理想一样永远失去,甚至模糊了其中的青春影子。朔方对雪的描绘是以雪的洁白衬以血红的宝珠山茶,点染出朔方的雪的瑰丽奇幻,使旋转升腾着的朔方的雪产生了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雪这一外象表现出其内心爱憎的交织、痛苦和绝望的交替,体现了生命的不羁与狂放,使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梦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通过对雪意象的描绘使鲁迅完成了精神世界的归乡之旅。

鲁迅牺牲精神的外化就表现为雪意象,鲁迅一生对牺牲有着深刻的个人体验。他身上强烈的怀疑否定的反抗精神形成了他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牺牲精神。《雪》中凛冽的天宇下有“死掉的雨”的精灵在“升腾”,这是鲁迅孤独寂寞者的牺牲外化。鲁迅牺牲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看破牺牲的本质,看透现实的黑暗却以绝望与黑暗抗战,甘愿牺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此,在看透生命悲剧的同时,牺牲是其作品的主题之一。另一方面,鲁迅又把温情和爱留给了人间。在《雪》中,鲁迅将中国传统的生命悲剧置换为西方的现代战斗意识,在解剖过去的残酷无情中,却更具人间气息,蕴藏着无尽的温情与爱恋,使这牺牲精神更持久。

鲁迅的牺牲精神是对雪绘画意象的继承,在鲁迅的笔下,雪意象又在传统牺牲精神里面加入了复仇主题,形成了鲁迅的英雄主义式的复仇牺牲精神。

另外,枣树意象在鲁迅博大的人生情怀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鲁迅的一生饱尝痛苦和绝望,纠结了多种无法言说的情绪,这些情绪通过枣树意象含蓄表达了出来,形成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层把握。枣树绘画意象将他韧性战斗的抗争意识凝聚,作为启蒙者和觉醒后无路可走者的不安与孤独寂寞充分表达出来,显示了鲁迅对绝望的不降服。如《秋夜》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富于诗意的直观艺术表现,更好地突出了韧性战斗的战士形象。

三 结语

综上,鲁迅的文学创作和美术有相通之处。他充分运用绘画意象进行他极富个性的文学创作,为其文本开拓了别致独特的艺术世界,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绘画的意味,令其文学作品具有了超越文字之上的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隋清娥:《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齐鲁书社,2007年版。

[3]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