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范文第1篇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鲁迅先生生病,刚好了一点,窗子开着,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火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过了一会又接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混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混浊得很,所以把红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筒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

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

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着。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的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一本别人的著作,我一走进卧室去,从那圆转椅上鲁迅先生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那夜,就和鲁迅先生和许先生一道坐在长桌旁边喝茶的。当夜谈了许多关于洲国的事情,从饭后谈起,一直谈到九点钟十点钟而后到十一点,时时想退出来,让鲁迅先生好早点休息,因为我看出来鲁迅先生身体不大好,又加上听许先生说过,鲁迅先生伤风了一个多月,刚好了的。

但是鲁迅先生并没有疲倦的样子。虽然客厅里也摆着一张可以卧倒的藤椅,我们劝他几次想让他坐在藤椅上休息一下,但是他没有去,仍旧坐在椅子上。并且还上楼一次,去加穿了一件皮袍子。

夜已深了,并且落了雨,心里十分着急,几次站起来想要走,但是鲁迅先生和许先生一再说坐一下:“十二点钟以前终归有车子可搭的。”所以一直坐到将近十二点,才穿起雨衣来,打开客厅外面的响着的铁门,鲁迅先生非要送到铁门外不可。我想为什么他一定要送呢?对于这样年轻的客人,这样的送是应该的么?雨不会打湿了头发,受了寒伤风不又要继续下去么?站在铁门外边,鲁迅先生说,并且指着隔壁那家写着有“茶”字的大牌子:“下次来记住这个‘茶’,就是这个‘茶’的隔壁。”而且伸出手去,几乎是触到了钉在铁门旁边的那个九号的“九”字,“下次来记住茶的旁边九号。”

于是脚踏着方块的水门汀,走出弄堂来,回过身去往院子里边看了一看,鲁迅先生那一排房子统统是黑洞洞的,若不是告诉得那样清楚,下次来恐怕要记不住的。

……

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我一进卧室的门,觉得站也没有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

许先生让我吃茶,我就倚着桌子边站着,好像没有看见那茶杯似的。

鲁迅先生大概看出我的不安来了,便说:“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

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

“多吃就胖了,那么周先生为什么不多吃点?”

鲁迅先生听了这话就笑了,笑声是明朗的。

……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

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又过了三个月。

1936年10月17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17日,一夜未眠。

鲁迅先生范文第2篇

这部红布烫银字的大书,摆在我的书架上已经很久了,一直到现在,才有细细品读的机会。有的是新读,给了我一个新的感觉;有的是重读,像吃橄榄似的,越嚼越有味道。厚厚的二十册,一代巨人的心血,创作、杂感、整理、翻译……方面太多了。一个文艺工作者,有这么丰富的成绩,也可以不朽了吧!想起先生生前写作之勤,用功之笃,从二十三岁写《浙江潮》撰文起,到五十六岁止。他的精神三十几年如一日,真使我们这班懒惰的人愧死!

十几年前,我颇爱读先生的《呐喊》、《彷徨》之类。近几年来,却更爱读先生的杂感。最近花了两个星期的功夫,又把先生的十几部杂感集再读了一遍,益更心悦诚服。他的笔锋的犀利,深刻入骨,富于正义感,是处处都看得出来的。只要为他所深恶痛绝,不管是社会的哪一方面,不管是哪类的人物,他无不把他们的黑暗揭露出来,而且予以严厉的,斧钺似的抨击。我记得从前有人嫌他的创作太少了,尤其以他没有写过什么鸿篇巨制为憾事,并且责备他不应当分散极可宝贵的精力,来写骂人的文章,这个见解,据我看来,是并不怎样正确的。因为像鲁迅先生那样的创作,在文坛上总还找得到几个和他相似的或者追踪得上他的人。有些作者的作品虽远不及他的浑厚、锻炼、紧凑、冷峻,而思想深远,取材广远,内容丰赡,也自有他们的长处。但像那样深刻、峭拔的杂文能手,新文学运动三十年来,恐怕事实上只有他一个。我们把那些还击他的软弱的文章看看,更能说明他在这方面的卓越的天才。为了听凭一个作者发挥他之所长,是不容我们随便“挡住去路”的,反而倒应当替他“廓清道路”。

其实,似乎又有人说过,鲁迅先生的杂感太过于刀笔吏,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还有一点他喜作人身的攻击,这样岂不有伤忠厚失去古人“隐恶扬善”的意思了么?这个批评,不唯浅薄,并且观察也有很大的错误。鲁迅先生文笔的锋芒,能发掘事实的真相,这正是他的伟大的地方!我相信他所攻击的某人,也只是某人代表着腐败的制度,这种恶劣的风气与某种歪邪的思想,他用擒贼擒王的方式来口诛笔伐,当然是最得体,也最具体,对于个人,果真有了什么了不得的恩怨呢?过去的事实告诉我们:他对于青年都表示着同情。

鲁迅先生范文第3篇

三年级时,在一本教辅资料里,第一次看到鲁迅先生,那时我不以为然,认为鲁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作家。“反正世界上已经有了那么多的作家,多一个少一个对我来说无所谓。”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打他那双明亮、睿智、犀利如鹰眼的双眼,已经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到了四年级,我总是“鲁迅、鲁迅”的叫着,总来不知道加上一句“先生”因为我不知道这一句“先生”对于鲁迅的意义。知道的,只是他的原名“周树人”也许是爸爸的推荐,也许是同一姓周的缘故,我暗暗的对鲁迅先生进行了查找,我仅仅是加在他身上的各种头衔,如是他竟然是中国人骨气的象征,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以后叫的时候,我恭恭敬敬的加上了一句“先生”

到了六年级,学了关于鲁迅的一组课文,不仅加深了对鲁迅的认识,还更加加深了对鲁迅的敬意。他那浓墨写的“一”字胡,竹枝似的手,就连那手上的卷烟,也弥久留香。

鲁迅先生范文第4篇

鲁迅: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由来已经很久了。皇帝和大臣们,向来总要取其一端,或者“以孝治天下”,或者“以忠诏天下”。我看不见读经之徒的良心怎样,但我觉得他们大抵是聪明人,而这聪明,就是从读经和古文得来的。古书实在是太多,倘不是笨牛,读一点就可以知道,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十四年的读经》)

潘采夫:现在有人把批评家叫做表扬家,先生对韩寒、王朔怎么评价?有人说他们继承了先生的衣钵。

鲁迅:凡批评家对于文人,或文人们的相互评论,各各“指其所短,扬其所长”固可,即“掩其所短,称其所长”亦无不可。然而那一面一定得有所长,这一面一定得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假使被“文人相轻”这个恶名所吓倒,对于充风流的富儿,装古雅的恶少,销的瘪三,一律拱手低眉,不敢说或不屑说,那么,这是怎样的批评家或文人呢?(《文人相轻》)

潘采夫: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女声》反响都不错,但有令下来,《快乐女声》要停办了。

鲁迅:我早说过,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三闲集》)

潘采夫:先生生前常下馆子,那时的饭馆和家里饮食虽不丰富,但也至少无害。现在看到毒奶粉、瘦肉精、毒大米、毒蔬菜之类,先生能吃得下吗?

鲁迅:底层的人们,也会互相伤害的。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潘采夫:这让我想起了有的人抱怨社会不公,却挥刀奔向学校的小孩子。

鲁迅: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华盖集・杂感》)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那么,无论什么魔鬼,就都只能到他自己的地狱里去。(《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潘采夫:前些日子发生了动车追尾事故,先生应该知道了吧?先生认为这个事情的根本在于何处?

鲁迅: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坟・论睁了眼看》)

潘采夫:可是当初宣布那是世界顶尖专利技术,还说要援助别的国家的。

鲁迅: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潘采夫:先生对爱国青年怎么看?

鲁迅:大约满口激烈之谈者,其人便须留意。(《书信・致姚克》)激烈得快的,也平和得快,甚至于也颓废得快。(《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潘采夫:先生对宽恕还是那么不“宽恕”吗?

鲁迅: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坟・杂忆》)

潘采夫:有个不敬的话题,如果先生恰巧活在当下,先生将如何推广自己的主张,如何给报馆写文章呢?

鲁迅: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呐喊・自序》)

潘采夫:先生写文章的时候,最瞧不起的对手是什么?

鲁迅:从指挥刀下骂出去,从裁判席上骂下去,从官营的报上骂开去,真是伟哉一世之雄,妙在被骂者不敢开口。(《而已集・革命文学》)

潘采夫:最后,先生还有什么可说的?

鲁迅先生范文第5篇

——题记

鲁迅先生是我国的教育家、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但在我仅有残缺的认识中,他更是在中国社会时局动荡不安、封建与民主明抢暗斗之中的一盏欲有遮阳的油灯,一生致力于来挽救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亦是“民族魂”。

他,幼年时家道中落,以所谓“乞食者”寄居在亲戚家,少年时父亲丧命于一次毫不起眼的小病,青年时独自一人在外飘零、与祖国相隔两地。他虽遭受许多磨难,但却怀着一颗赤诚的心热爱着祖国。

在留学期间刻苦专研医学,企图用微薄之力来改变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但当看到四肢健全的中国人冷漠的面对被日本欺凌而痛苦死去的同为中国人时,他感慨到:“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便决意弃医从文,企图用笔杆子来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性用来激发被封建等级制度深深压迫的人民的反抗意志;唤醒青年一代人脱离旧制度的思想束缚与精神剥削。因此他亦如此勇敢又无畏。

当时思想领域的文学作品所唤醒的只能是那些还存有良知、还存有民族荣辱感的,更是会识字的知识分子,而大多数的老百姓忍受着疾病与贫困的折磨苟延喘喘的活着,根本不会去意识到过什么是民族,什么是民主,什么又是自由。鲁迅便将他的视角放在那些处在几乎病态社会的基层百姓上,揭露那些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惨经历从而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共鸣声,实现真正的民族觉醒。可人们给予的是讽刺和挖苦、冷漠与歧视,这让鲁迅先生痛心不已。他感叹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我深知那时社会的多量黑暗,而女子更是时代的牺牲品,自由对她们而言不仅仅是奢侈品,更是毒药,染上便会被世人唾弃。鲁迅先生对女子的遭遇除了深深的同情,还有对封建观念的憎恨,是它压迫着女子变成三寸金莲,又是它压迫着中华民族的一次次苏醒,所以对于敌人,鲁迅先生认为最大的敌人便是我们自己,而不是那些拿着钢刀子、软刀子在人们身体进进出出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