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全集读后感

鲁迅全集读后感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来的,文学接受理论是鲁迅文艺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依旧对我们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分析了鲁迅文学接受理论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包括通俗易懂、大众化和时代性、辩证性、实践性。

“文学接受理论”是文学批评史上把读者和文学接受作为主要研究中心的一种文学理论。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学接受理论”是其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借鉴己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作更进一步的探讨。

一、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分析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之前不得不首先分析一下“鲁迅文学”,鲁迅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范畴,“文学”一般具备了“思想性”、“艺术性”、“情感性”和“形式性”。鲁迅文学是深刻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现状和大众精神面貌的、有着深刻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大众化革命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学。鲁迅以前的中国主流文学基本是与大众脱离的,文艺的主角也主要是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这种文学所展现的也仅仅是整个社会的一个侧面。鲁迅文学通过多种文学形式全面展现了那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现状以及大众的精神面貌,并从人性、意识形态的高度全面剖析了“国民性格”。鲁迅文学不仅具备了一般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还具备了一定的史料价值。鲁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是革命风起云涌、思想激荡、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鲁迅直面那个时代的社会实际,并用文学的形式深刻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阴暗,因而鲁迅文学具备了时代性和革命性。鲁迅作文,不是为了文学而文学,鲁迅文学是为改造社会服务的,而这个改造社会的过程是建立在他深刻了解社会基础上的,鲁迅从更加深刻的层面——人性、传统文化、国民心理——来解读和批判那个时代,这正是鲁迅的过人之处。

“历史的发展,好像是首先要麻痹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有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似的。”①19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依靠洋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秋。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激下,显出了严重的落后性,从那时候开始,我国的传统文化就开始了重塑的过程。在维新运动的直接促进下,出现了突破传统文学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文学革新尝试,其中包括的新诗派、“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等,这些文学革新的尝试开始强烈冲撞着封闭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到了“五四”时期,文体变革被提到一个“新文化”的高度,中国新文学也由此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重任。在新文学运动中,鲁迅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见解,这其中就包括文学接受理论。

鲁迅很早就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想着民族和国家的前途。1906年的“日俄战争幻灯片”深刻触动了鲁迅,让鲁迅认识到了“心灵深处的变革”对国人的重要性。鲁迅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历史的变革和发展往往首先需要在思想层面启蒙大众,接下来才有可能对整个社会进行深刻变革。鲁迅高度重视文学对“启发民众”的作用,鲁迅试图以文学作为启蒙的武器。鲁迅的文学创作深刻地打上当时时代的烙印,鲁迅的文学是紧密联系大众的,他的文学也是为大众服务的。正是如此,鲁迅的作品才会使读者产生共鸣和延留。

二、鲁迅文学接受理论的特征

(一)通俗易懂

鲁迅文学接受理论主要是从阅读、创作感受出发的,其表述方式也是感悟式,在表述时通俗易懂。比喻是鲁迅惯用的手法之一,有些抽象的道理,鲁迅运用比喻深入浅出地表述,就为大家呈现出具体可感的形象。例如,为了论述文学接受的阶级差异性,鲁迅以“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作解释,通俗易懂。又如,鲁迅在论及作家和读者之间关系时,说他们是“厨司和食客”的关系。还比如,他要求读者在阅读时要保持合理的心理距离,他说看小说好比看铁笼中的老虎,必须用笼子隔开才能去看。鲁迅在进行分析、论述的过程中,多使用感性的材料,这使得他的文学接受理论通俗易懂。鲁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论述文学接受理论,其实是考虑到了当时大众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有时候过于抽象的理论不容易被大众所理解,而运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言辞来表述深刻的理论想过反而更加。

(二)大众化和时代性

“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②可以说,五四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具体到文艺方面,涌现出了许多卓越的小说家、散文家、杂文家、剧作家、音乐家等等,时至今日,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还在丰富着我们的精神食粮。鲁迅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员,他是至今影响较大的一位,这种影响既包括文学作品本身,也包括他的文学理论。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的重点在于为大众和时代服务,鲁迅用大众化的语言来写作,其作品之所以很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共鸣主要是因为他准确把握住了大众的情感、心理、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鲁迅洞察到了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所普遍具有的意识形态状况和精神诉求,“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③其实,的这一番言论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而要真正做到大众化,不仅应该需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更应该了解大众的内心深处。鲁迅深刻把握住了那个时代国民整体的思想状态,鲁迅文学是对每一位国人在内心深处进行的一场革命。鲁迅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文学形象,剖析了那个时期整个国民的内心心理状态,鲁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促使读者不仅认识了自我,而且也认清了社会。如果说进步的政治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那么进步的文艺就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进步的文艺是巩固社会革命成果的重要因素,它填补了政治革命难以触及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迷茫和空白。

(三)实践性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④鲁迅从来不进行脱离实际的纯理论思考,鲁迅一生十分注重从具体的历史实际出发,极其关注现代读者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从读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分析文艺理论。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中的很多观点,都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存在的问题而发表的。对于当时文坛上存在着不顾作品社会效果的“为艺术而艺术”的错误倾向,鲁迅从文学接受的效果出发,对他们提出了批评,并亲自指导了萧军、丁玲等青年作家。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鲁迅不仅对中国历代小说的垂直接受的情况进行了论述,还详细辨析了中国小说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起因。鲁迅的这两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接受史,这也是鲁迅运用自己的接受理论进行学术研究的具体实践。

(四)辩证性

鲁迅曾以泥土和好花、乔木的关系来比喻说明作者、读者的关系,他说:“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乔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⑤读者的接受影响着作家创作,创作与接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西方接受理论认为文本作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已基本上排除了作者因素,它不过是像花瓶等物品那样摆在那里,谁是花瓶的制造者无关紧要,西方接受理论过于重视客观性,而忽视了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理论更不会把主客观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很显然,这种观点存在严重缺陷。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以读者的文学接受活动为重心,强调读者接受在文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与西方接受理论不同的是,鲁迅并没有把作品视为与作者完全无关的东西,而是高度重视作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达到了主客观的统一。鲁迅坚信:“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故而鲁迅特别重视作家对读者的思想启蒙,对作家也就表现出特殊的关注。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也因为重视作家的作用、关注创作而显得更为全面。对立统一规律的引入,让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充满了辩证性。

总之,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学接受理论是鲁迅文艺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文学接受理论具有通俗易懂、大众化和时代性、辩证性、实践性的特征。从根本上讲,鲁迅文学理论以及鲁迅文学作品都具有批判性和启蒙性,鲁迅文学是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历史写照,通过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历史画面。可以说,研究鲁迅文学是洞悉中国20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社会状况的一把钥匙,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晓进.愿意有共鸣的心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1).

[2]《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3]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4].《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p847-p853.

注释:

①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p847。

③.《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p851。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鲁迅 杂文 艺术性

    鲁迅先生的杂文无疑是一座艺术宝库。其美如辽阔天空如浩瀚海洋。但专家学者的研究往往不够全面,本文仅从鲁迅先生杂文的艺术性角度进行赏析,望能借一斑而窥知全豹。 

    一、鲁迅先生前期杂文的艺术性 

    鲁迅先生对其杂文的自我评价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伪自由书前记》)。从“不留面子”上可知其爱憎分明,有“诗”一般的浓烈感情;从“常取类型”上可见其形象性和典型性,有“诗”的特质。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需要经常性地思考问题,然而,同时也是文学家的鲁迅在论及时事进行思想表达时,怎会满足于一般说理和程序推论?其会通过形象思维,捕捉艺术形象,开创生动感人表达方式,寄情理于其中。鲁迅的杂文有运转自如的辩论和得心应手的擒纵,其逻辑思维能力极强。并且逻辑力量不单是罗列理论,更有诗情画意的文字表达。所以说,鲁迅先生前期杂文在艺术性上拥有“诗”的因素和形象性特征。

    比如,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其表达阶级对立思想时语言形象而不抽象。“因此在我们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殍;有吃烧烤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由此可见语言的形象性和写实性。对比鲜明强烈,并可借以突出矛盾的典型化特征,通过热烈爱憎惊醒读者,为下文将“中国的文明”比作“人肉的筵宴”做好铺垫。

    可见,鲁迅先生前期杂文艺术性的最大特点就是寄道理和感情于具体形象之中。

    二、鲁迅先生后期杂文的艺术性 

    鲁迅先生后期杂文愈加全面和深刻有力。在《三闲集·序言》中,其提出“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然而1927年血的事实却让其思路“因而轰毁”,之后1928年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其阅读了“科学底文艺论”,并对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进行了翻译,“以救正我——还因我及于别人——只信进化论的偏颇。”由此可见,鲁迅后期杂文的艺术性主要体现为辨证地看待问题。

    鲁迅先生针对当时一些人片面性理解陶潜、钱起等人始终持批评态度。

    当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世人所欣羡时,鲁迅却写道:“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啊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仪’,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当钱起的“曲终人不见”被人们认为“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表现的是永恒”,推此一联为诗美的极致时,鲁迅却说从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全诗分析,是不好证成“醇朴”或“静穆”的。该诗为应诗而作,自然无法在考卷上大发牢骚。但如再读钱起的《下第题长安舍》,“一落第,在客栈的墙壁上题起诗来,他就不免有些愤愤了。”(《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

    鲁迅先生认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正如李白会做诗,就可以不责其喝酒。如果只会喝酒,便以半个李白,或李白的徒子徒孙自命,那可是应该赶紧将他‘排绝的’。”(《且介亭杂文二集·“招贴即扯”》)“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其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 

    鲁迅先生后期杂文在知同代之人论当今之世时,更多地显示出了全面、辨证地看问题的艺术性。比如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忆刘半农君》里,鲁迅在肯定刘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的同时,客观地指出了刘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并且“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但鲁迅仍承认刘的为人,“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纵然后来两人因思想差异弄得“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激动的。”  

    可见,鲁迅先生后期杂文艺术性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待事物全面分析,一分而二,区别对待。

    总之,我们要按照前后两个时期对鲁迅先生杂文艺术性进行赏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能够相互印证其艺术性。

    参考文献 《伪自由书前记》。 

    2、《灯下漫笔》。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教室;鲁迅作品;现实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24-03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室、在线课程等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革新了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效果。作为新型教学手段,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教育更加公平。因此,以现代教学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当前很多学校投入资金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语文教学,可以创设文章情境,展现作者创作的背景,尤其对一些现实主义作品来说,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力。

鲁迅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他对于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其代表作品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21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他的作品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但是由于当前国情、人文环境的变化,导致学生对其作品的现实教育意义理解不到位。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设置相关的情境,播放一些史实资料,可以提高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

2 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问题

一些教师对鲁迅形象诠释不到位 鲁迅形象指的是以对鲁迅家庭背景、个好及所处时代背景等基本信息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依据相应的鲁迅作品,深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对帝国主义的厌恶与痛恨,以及他内心的慈悲与温情。长时间以来,人们对鲁迅形象的理解都是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一个人物,而这并非是鲁迅形象的全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在和平时代,应该从更多的角度去解读和发现鲁迅及其作品的现实教育价值。

然而,学生心中有一个怎样的鲁迅形象,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鲁迅形象的解读。从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并未深入思考过鲁迅形象。殊不知,若鲁迅作品无异于其他人的作品,就不会一直出现在语文教材中,并一直作为文学中的经典,代代传承。因此,教师要想通过鲁迅作品挖掘其现实教育价值,就应对鲁迅形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定位,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了解鲁迅,感悟鲁迅精神,并让学生能够将鲁迅精神传承到今天社会经济建设当中去,真正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些教师不能准确把握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意义 教师是否能够抛开鲁迅作品的表面意思,而从深层次领悟鲁迅作品价值,是提升鲁迅作品现实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尽管教学参考书中为教师提供了多种主题的选择,但是课本中入选的鲁迅作品大多是展现鲁迅思想光辉的一面,需要深入思考探索才能领会和掌握。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教师一般都不能深入地了解与解读鲁迅作品,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停留在作品的表层,不能深层次把握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意义。

如对鲁迅作品爱国主义精神的解读,《自序》一文第一句是:“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通过阅读全文可知,鲁迅这里所说的“梦”,就是对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渴望。鲁迅一生经历坎坷,离开家乡远赴日本求学,回到祖国,看到当时社会的腐败不堪、民不聊生,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从思想深处拯救国民劣根性,这表现了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的大好环境下,依然要发扬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努力。

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制约鲁迅作品现实教育意义的发挥 教师固守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也是影鲁迅作品现实教育意义发挥的重要因素。据相关调查显示,现在很多教师依然不能与时展接轨,固守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将鲁迅作品的语言及内容分层次分步骤向学生解读,学生在教师的解读下单纯记忆,几乎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长时间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会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对于鲁迅作品的学习和深入挖掘也逐渐失去兴趣。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完全失去教育价值的同时,更无从谈及对鲁迅作品现实教育价值的挖掘。

3 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开展鲁迅作品现实教育的策略

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简介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微课制作仪、壁挂式视频展台、新型智能视频展台、无线Wi-Fi视频展台、集成用视频展台等现代化的教学产品,突出展示了当前教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理念,让教与学事半功倍。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运行于Windows XP/Win7/Win8/Win10操作系统上,集电脑教室的同步教学、控制、管理、音视频广播等功能于一体,并能同时实现屏幕监视和远程控制等网络管理的目的。它专门针对电脑教学和培训网络开发,包括屏幕教学演示与示范、屏幕回放、屏幕监视、同步文件传输、网络考试和在线考试、提交作业、两人对讲和多方讨论、联机讨论、远程命令、学生上线情况即时监测、锁定学生机的键盘和鼠标、班级和学生管理等,是一种教学上的突破。

在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过程中,为了增强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应用效果,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要加强教师培训,因为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开展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职务评聘和考核奖励的必备条件,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

另一方面,要择优选择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又经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避免唯技术论的低水平课程出现。

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在鲁迅作品现实教育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分析屏幕教学演示与示范功能在鲁迅文学作品教育中的应用,具体论述如下。

1)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挖掘鲁迅作品现实教育价值。针对上述关于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对鲁迅作品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写作环境的基础上去解读鲁迅作品,更能挖掘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价值。

首先,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这里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因此,教师在讲解鲁迅作品时,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播放其故乡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结合到作品分析中,从故乡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必定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价值。

其次,鲁迅个人一生坎坷,出生在官僚地主家庭里,却家道中落,身处社会动荡。在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促使下,鲁迅弃医从文,借助孔乙己和祥林嫂等人物,来表现国人的麻木冷漠,被封建思想禁锢的现状。因此,教师应在讲解鲁迅作品前,搜集一些鲁迅的生平资料,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播放纪录片《先生鲁迅》、电影艺术片《鲁迅》,让学生更加详尽地了解鲁迅的一生,如与瞿秋白的交往、铁屋呐喊、他的爱国情怀、黑暗闸门、他的愤怒与无奈,进而让学生了解真实的鲁迅,激发爱国情操。

2)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准确理解鲁迅作品深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首先,鲁迅作品较为晦涩难懂,若能针对其作品通过屏幕教学演示与示范功能,以图片、音乐、动画、录像等将内容表现出来,必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有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了解鲁迅作品。

其次,鲁迅作品发生的环境为封建社会,很多场面学生没有生活阅历,无法切实领会。通过软件播放电影的生动直观性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人们的心理动态,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创造条件。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影《祝福》《阿Q正传》等,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领会作品。

最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建立“虚拟课堂”,让学生进行网络预习,并在实体课堂上,通过师生交流解决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如北师大附中的邓虹老师在讲解《药》时大胆创新运用,充分运用网络的“虚拟课堂”和教室的“实体课堂”充分结合起来,分三个阶段开展教学。

①网络的“预习”。教师让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鲁迅作品《药》的相关信息,并在网上进行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

②课堂实体教学。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营造教师、学生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

③网络写作阶段。给定题目“和鲁迅一起写《药》”,让学生依据鲁迅文本提供的材料,设计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的竞争性、游戏性的写作,重新写这篇文章,促使学生反复阅读、消化鲁迅的原文。

邓老师的教学设计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取得很好的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剖析当前鲁迅作品教学中的现实教育问题,指出教师不能准确把握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意义、鲁迅形象诠释不到位,传统落后教学模式阻碍鲁迅作品现实教育价值的挖掘等几方面问题。针对于此,提出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准确理解鲁迅作品深意,挖掘鲁迅作品现实教育价值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更好地发挥鲁迅作品现实教育意义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兵.论鲁迅作品中的教育思想[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鲁迅 《希望》 青年 然而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后被收入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在新年伊始写下看似代表希望的散文诗《希望》,然而关于《希望》的创作动机,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的阐述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1]”

在短短的八百二十字中,转折词“然而”出现了八次。究竟“然而”的背后隐藏着鲁迅怎样的呐喊?本文将从转折词“然而”探讨“我”这一艺术形象,进而把握《希望》的主题。下面,本文将选取其中的几个“然而”作分析。

从“然而”看“我”不愿屈服,失望但不绝望的个人形象

“然而”首先出现在散文诗的第二节。开头写道“我的心分外地寂寞”[2],紧接着是“然而我的心很平安。”[3]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我”即鲁迅内心“平安”的状态,然而,这样的“平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心平和,反观鲁迅所处的大时代背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反扑下,胜利的果实被皖系段祺瑞“临时执政”窃取。革命的一再峰起和失败,使鲁迅的思想经历了无数次希望与失望的交替。

鲁迅在《热风・题记》中感叹:“之后,我没有写什么文字,现在已经说不清是不做,还是散失消灭的了。” [4]在鲁迅失去人生方向的时候,与羽太信子的冲突又衍化为与好兄弟周作人的决裂,因此他格外痛恨羽太信子。于是,因多次救国失败及与兄弟周作人的决裂,鲁迅深感寂寞与无奈,但是“然而”的出现,否定了鲁迅内心的寂寞,这种表面的“平安”“如同大海一般,表面平静和缓,然而可能激起狂风大浪,这种平安的状态下面其实存在着深深的不安,生命的苍白单调之下掩埋着沉重和窒息的感觉。” [5]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6]上承鲁迅苍老的独白,下启鲁迅对曾经奋斗光阴的回望。看似是对未来雄心勃勃的鲁迅不复存在了,后面又紧接着用“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7]第二个“然而”的运用,囊括了鲁迅的青春期都充盈着希望,尽管希望缥缈,但鲁迅还是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来面对,与这希望纠缠耗尽了他的青春。

当自身的青春消逝时,鲁迅还寄希望于身外的青春,“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8]这里的“然而”进一步说明鲁迅对青春的坚定,哪怕是看不到未来的青春,但只要青春尚在,就代表着希望仍存。

虽然鲁迅仍有重重的心理障碍,但他还是愿意扮演一个信仰坚定的角色。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他更在公开的文章中写道:“几年以来,有人希望我动动笔的,只要意见不很相反,我的力量能够支撑,就总要勉力写几句东西,……” [9]

解读裴多菲的“希望”之歌时,鲁迅写到“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假如一个人失去了青春,那么他就会失去希望。换句话说,拥有青春的人,拥有希望。这里的“然而”是鲁迅想以此来警醒青年人,不要浪费青春,不要消沉,要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祖国而奋斗。

另外,对《希望》里两次出现的“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 [10]和“青年们很平安。” [11]作一个自我的解读。从表面上看,这就像是一对因果关系,由于青年的不觉醒、消沉,鲁迅要一个人独自面对虚无,打破黑暗,昂扬着反抗绝望的激情。但不妨作这样一个解读:鲁迅作为思想启蒙的先驱,忍受着觉醒不被认可的孤独。但鲁迅却有天生的自我牺牲精神,他愿意带领青年去开拓,这主要体现于后来发生的“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鲁迅都极力保护学生,站在学生一方,甚至公然与官方政府作对。王晓明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中提及二十年代的鲁迅是带着面具呐喊,“因此,鲁迅就是心再诚,再想遵从启蒙主义的‘将令’,他内心的那些与启蒙态度并不相符的情感体验,还是会不由分说地涌上笔端。” [12] 但鲁迅在《两地书・四》中写道: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

“所以我想,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 [13]

由此可知,“我”即鲁迅是极力想要摆脱虚无与黑暗,否定绝望的,虽然鲁迅在《希望》中没有提及究竟他是抱着希望还是抱着绝望,但从“我“的艺术形象来看,鲁迅是虽曾失望,但一直怀抱着希望,不愿屈服,并给予青年力量,鼓励他们要觉醒,共同来反抗绝望。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6.

[2][3][4][6][7][8] [10] [1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77.

[5]裴军.借《希望》谈鲁迅的“希望”精神[J].芒种,2012(2)42-43.

[9]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2

[12]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9-60.

[13]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0-21.

【参考文献】

[1]贾小林、喻祖权.孤独者韧性的抗争――鲁迅《野草・希望》解读[J].中学语文,2015,4.

[2]李何林.鲁迅《希望》的主题究竟是什么[J].鲁迅研究动态,1983,7.

[3]兴万生.鲁迅《野草》与裴多菲《希望》诗[J]. 鲁迅研究动态,1983,7.

[4]季中扬.论鲁迅《野草・希望》的思想倾向性[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

鲁迅全集读后感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杂文创作,几乎倾注了鲁迅先生的大部分心血。鲁迅先生的杂文对现代传媒中各种评论文体的出现和影响,对杂文创作题材、体裁、手段的开拓,对现代文语言运用的自由无拘、富有创造力的贡献,想象思维的逆向运用和正反的结合可谓影响深远,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在鲁迅先生创作后期,他倾注了大部分心血于杂文创作中,可以说,鲁迅先生的名字是与他的杂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中,引起最大争议的同样也是他的杂文。从其生前直到现当代,对他的杂文的肯定与赞赏、否定与嘲讽就从未停止过。尽管一些文学评论家或读过鲁迅先生杂文的读者曾无数次地宣布:鲁迅的杂文时代已经过去,就连他本人也一再表示希望他的攻击时弊的杂文“与时弊同时灭亡”,但事实却是难以回避的,即鲁迅先生的杂文始终为一切关心与思考社会、历史、思想、文化、人生、人性……问题的中国人所钟爱。鲁迅先生的杂文在现当代仍是中国社会中活生生的“存在”对正在发展的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作用,对现实的中国人心产生影响。它的每一次最新发表,仍能给读者一个针对当前现实而写的感觉。读者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和发现,可谓常读常新。阅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可以发现它在现当代仍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他的杂文对现代传播中各种评论性文体的出现和影响,杂文创作题材、体裁、手段的开拓,对现代文语言运用的自由无拘、富有创造力的贡献,以及想象思维的逆向运用和正反结合可谓影响至深。

l  鲁迅杂文对现代传播的意义

作为一种报刊文体,杂文与现代传播有着血肉般的联系。人们说起杂文,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杂文,总要联想到“五四”时期的《新青年》《语丝》《莽原》《京报副刊》《晨报剐刊》,以及20世纪 3o年代的《萌芽》《太自》《申报 ·自由谈》等,这决不是偶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杂文是富于现代性的文体;或者说,它是现代作家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与它所处的时代、中国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发生有机联系的一个重要、有效的方式。鲁迅正是通过杂文这种形式,由地深入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迅速地接纳、反映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做出政治的、社会历史的、伦理道德的、审美的评价与判断,并及时得到生活的回响与社会的反馈。随着现代传媒对人的现代生活的日益深刻的影响,杂文也就更加触及和深入到现代生活中,并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的作用与价值是其他非报刊文体所不可比拟的。正因为杂文与“现在时”的生活有着如此密切的互动关系,所以,杂文“魁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是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对此,鲁迅先生非常自信,他说:“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儿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鲁迅曾经“想到可以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其实是代表这种国人性质之一种的人物作一部中斟的‘人史”  。可以说鲁迅的杂文不仅是现代 中团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经济、军事……的“百科全=}弓”,更是对中国现代国民的文化心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以及民性、民情、民俗、民魂的真实、生动而深刻的描绘,是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有人甚至说,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就要了解创造这国情的中国人;而要了解中国人 ,莫过于细心阅读鲁迅杂文这一历史文献。 

2 鲁迅杂文对自由创作的意义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们试去查一通美国的‘文学概论’或中国什么大学的讲义,的确,总不能发现一种叫做杂文的东西”。他还说:“我知道中国的这几年的杂文作者,他们的作文,却没有一个想到‘文学概论 ’的规定 ,或者希图文学史上的位置的,他以为非这样写不可 ,他就这样写。” 这就是说,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的文体,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无体之文。“无体”固然会给它的学习、推广、再产生造成困难,却同时提供了特别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问“以为非这样写不可,就这样写”,一切出于内心 自由欲念的驱动,最方便地表达 自由。可以说,正是因为杂文这种“无体的自由体式”才使得鲁迅天马行空的思想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看到,鲁迅是那样自由地飞翔于杂文这块广阔的天地里,进行着既是现实的,又是超越性的思考,无忌地出入于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心理、民俗、人类学、政治学、文化学以至自然科学……等各门学科,无拘地表现自己的大愤怒、大憎恶、大轻蔑与大欢喜,将各种艺术形式——诗的、戏剧的、小说 的、散文的、绘  的,以至音乐的… …熔为一炉。鲁迅正是利用杂文这一形式,发挥他不拘一格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他的文体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杂文”确实具有某种先锋性。这是鲁迅终于找到的最足以发挥他的创造天才的,也是最适合于他的文体。正如此,鲁迅的杂文,才具有了某种不可重复性。鲁迅杂文的“个人性”,体现了“文学的现代性”这一基本特征,利用它可以更直接地与现实对话,也更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3 鲁迅杂文富有创造力的语言运用 

与其思想的“天马行空”相适应,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自由尤拘且极富创造力的。例如,在《纪念刘和珍君》里,鲁迅是那样自如地驱遣着中国汉语的各种句式:或口语与文言句式交杂;或排比、重复句式的交叉运用;或长句与短旬、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交错;混合着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荚与气势,真可谓“声情并茂”。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敛。同时,鲁迅杂文的语青又是反规范的,他仿佛故意地破坏语法规则,违反常规法,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讲青对思想的束缚,用以达到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这都是鲁迅为表达自己对外部事物的独特反映、内心世界的“离奇和荒芜”所需要的。在鲁迅杂文中,他有时将含义相反的或不相容的词组织在一起,于不合逻辑中显示深刻,例如:“有理的压迫”“豪语的折扣”“跪着的造反”“在嫩苗上驰骋”等等。 

有时他又随意乱用词语,例如,女士们“勒令脚尖”“小起来”,用“一只黑柱子”将脚跟支起,叫它“离开地球”:这是“大词小用”;君子远离庖厨而大嚼,“于是他心安理得,天趣盎然,剔剔牙齿,摸摸肚皮,‘万物皆备于我矣’了”:这是“庄词谐用”;“雄兵解甲而密斯托枪,是富于戏剧性的”:这是中(英语)、文(言)、白(话)词语对用;“商人……遇有不合自意的,便一气呵成屎橛,而世界上蛆虫也委实太多”:这是“雅俗杂用”;“诗人”坐在“金的坦克车”上“凯旋”,“教育家”在“酒杯问”“谋害”学生,“杀人者”于“微笑”后“屠戮百姓”,老鼠“飘忽”地走着,那态度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这都是有意的词语配合不当;“好像失去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永远‘国’下去一样”:以名词作动词用,这自然是“明知故犯”;“日‘唉’乎于予蔑问之。

何也?噫嘻吗呢为之障也”,“这确是一条熹微翠朴的硬汉!王九妈妈的凌曾小提囊,杜鹃叫道‘行不得也哥哥’儿。嗡然‘哀哈’之蓝缕的蒺藜,劣马样儿。这口风一滑溜,凡有绯刚的评论都要逼得翘辫儿了”:这更是一种“戏仿”,将对语言的偏颇推于极端。

所有这一切,又非事先的精心设计,而是笔到之处,自然流出;待写到兴会淋漓时,就更是无拘无忌地将诸多不相谐的语言顺手拈米,为“我”所用。请看“即使连国都不见了,也何必大惊小怪呢,君不闻迦勒低与马其顿乎?——外国也有的!”(《外国也有》)“今年,我竟发现了公理之所在了,……北京巾央公园里不是有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四个大字道:公理战胜么?——yes,就是这个”(《公理之所在》)“原来‘中国第一流作家’……不过是要给人……‘破颜一笑’,… …那么,我也来‘破颜一笑’吧——哈!”(《奇怪(三)》)。这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人们所看到 的是他对现存秩序(社会、文化的秩序,思维逻辑的 秩序,以及语言的秩序)的大不敬与随意戏弄,以及明知戴着镣铐,仍渴望着自由地思想与自由地表达的挣扎。鲁迅的杂文,正是集中体现了始终没有走出奴隶时代的鲁迅的叛逆性与异质性。 

4 鲁迅杂文对习惯思维的挑战 

鲁迅杂文的思维方式也足非规范化的,他常遨游在常规思维之外,另辟蹊径,别出心裁,采取全新的思路。例如,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著名的学术随笔里,当谈到嵇康、阮籍,学术史、思想史上“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这个几乎已成定论的问题时,但鲁迅却依据当时人们所谓的“崇奉礼教”,其实就是借以自利,进而提出了另一种独到的心理分析:真正信奉礼教的老实人对此“不平之极,无计可施,继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于是得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结论:嵇、阮之毁坏礼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潜意识里)却是爱之过深的表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大杀革命党人,有人著文大加谴责,以为他不该“错杀党人”。鲁迅却提出“异议”,说“从袁世凯那方面看来,是一点没有杀错的,因为他正是一个假革命的反革命者”,由此得出了一个事关重大的结论:“中国革命的闹成这模样,并不是因为他们‘杀错了人’,倒是因为我们看错了人。”鲁迅杂文的这些分析、论断,常对读者的习惯性思维构成一种挑战,但细加体味,却不能不承认其内在的深刻性与说服力。由于鲁迅的杂文往往具有某种实验性与先锋式,读者对鲁迅杂文的接受,必有一个从陌生到逐渐熟悉、以至由衷叹服的过程。 

鲁迅的杂文同样违反“常规”的联想力或想象力。人们最感惊异的是,鲁迅能够把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物联结在一起:他总是在“行”的巨大反差中发现“神”的相通。这在鲁迅杂文里,几乎是俯拾皆是,从而构成了鲁迅杂文的基本联想或想象模式。例如,文人雅士的小品文“遍满小报的摊子上”,与“烟花女子,已经不能在弄堂里拉扯她的生意,只好涂脂抹粉,在夜里到马路上来”(《小品文的危机》);“批评家”砍杀杂文的立论与孔雀翘尾巴露出的屁眼(《商贾的批评》);失势的党国元老与宫女泄欲余下的“药渣”(《新药》);文坛高士的“归隐”与官场俗子的“瞰饭之道”(《隐士》);庄严的“现代史”与骗人的“变戏法”(《现代史》)等。在鲁迅联想的两端,一端是高贵者及其殿堂,一端全是地上“最不干净的地方”。经鲁迅妙笔牵连,就达到了“神圣”(之人、之物)的“戏谑化”“高雅”的“恶俗化”,这其实揭示了更大的真实,被嘲弄者(也即自命的“高贵者”)越是不齿于此,越是仿佛被迫慑其魂一般,摆脱不掉。 

鲁迅联想力或想象力对习惯思维挑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对“历史(过去)”与“现实(现在)”联系的独特感受与发现。他一再谈到,“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祖母的模样就预示着那娃儿的将来。所以倘要预知令夫人日后的风姿,也只要看丈母”,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驰,独与我们中国无关”尽管在理性层面,鲁迅和他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信奉着历史进化论,但他直接感受(感觉)到的他的心理与情感体验到的,真正刻骨铭心的,却是这老巾国时间的停滞,历史的循环与过去的重来。正是这历史的鬼魂与现实的活人的“循环叠合”才构成了鲁迅杂文的另一个基本的联想或想象模式。所以,在鲁迅的杂文中,历史上杀革命党人的袁世凯与现实中屠戮革命青年的蒋介石之间,魏晋时代爱礼教而反礼教的嵇、阮与国民党清党后避而不谈三民主义的孙中山的真正信徒之间,引起种种联想是十分自然的。而当鲁迅在打着“新艺术”的旗号的北京大学学生中看到了“旧道德”的重现时,他便找到了最好的杂文题材。后来,在他的笔下,不断地出现:“新式青年与桐城谬种 ’或 ‘选学妖孽’的喽罗”(《重三感旧》),“提倡白话”的战士与“念出古字来嘲笑后进青年”的教授(《“感旧”以后(下)》),“洋服青年”“拜佛”这一类的意象重叠。如果说前一类“把彼此不相干的事情牵连在一起”的联想给人以荒诞之感 ,那么,这类“新与旧、历史与现实重合”的联想,就让人感到绝望。这与人们所喜好的种种乐观主义的豪言相比,自然显得不合时宜,也是一种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信念规范的“怪”。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 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鲁 迅.鲁迅全集(第 6卷)[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鲁 迅.鲁迅全集(第 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