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写新闻报道

如何写新闻报道

如何写新闻报道

如何写新闻报道范文第1篇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英语成为国际交流与沟通的主要语种之一,新闻英语传播也日益全球化。为了培养既了解新闻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新闻传播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研究新闻英语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新闻英语社会实践教学与训练。由杜俊伟与刘芬编著的《新闻英语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一书,对高校新闻英语教育教学规律与实践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这部教材是根据新闻传播工作中使用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要求而编写的,作者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新闻英语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的新闻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边编写边进行教学实验,历时两年编撰而成。该教材中的新闻专业知识直观系统、语言地道标准,让新闻专业大学生在系统了解新闻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英语新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该教材涵盖了新闻专业知识,并进行对应性训练,还介绍了新闻业的基本专业词汇及世界著名新闻媒体、机构和通讯社等。该教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扩大新闻英语词汇量,对大学生加强记忆、理解和运用相关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等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总之,这本教材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也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新闻知识、提高利用英语语言获取信息的能力。

全书分为十三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闻英语的基本知识。第一章介绍新闻业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论述了新闻的概念、新闻媒体类别、媒体融合趋势等内容。第二章重点介绍了英语新闻的体裁,阐述了英语新闻报道类别、简短新闻、连续新闻、深入报道、社论和新闻特性等问题。第三章介绍了英语新闻阅读技巧,论述了新闻标题的语法特征、文本主体语法特征、其他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和阅读报纸文章的一些实用技巧等。第四章介绍英语新闻的视听技巧,论述了英语新闻听力理解困难的主要因素、如何捕捉英语新闻信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水平,并列举了一些有用的材料和资源。第五章讲的是英语新闻标题的写作,重点阐述了新闻标题的目的、特点、写作原则、写作指导方针、程序的标题写作。第六章主要介绍英语新闻导语的写作方法,阐述了如何编写一个领导活动和任务。第七章论述了英语新闻中的倒金字塔结构和一般消息的写作,如为什么要采用倒金字塔形式、倒金字塔结构和新闻报道的写作、其他一些新闻故事的基本结构等。第八章论述了英语新闻特稿的写作,具体阐述了如何编写一个特稿、特稿写作的特点、来源的特性、如何编写和组织特性的故事。第九章介绍如何使新闻消息更加准确、简明有趣、具有吸引力。第十章介绍了信息背景的使用,具体阐述了背景信息的概念、新闻写作背景信息以及如何将背景信息附加到新闻报道中。第十一章论述了新闻报道中的偏见与倾向性,具体阐述了媒体的偏见与喜好,导致新闻报道的偏见和喜好因素,如何纠正偏见和喜好,作为观众如何识别新闻故事中的偏差和偏好等。第十二章介绍了英语国家的新闻业概况,具体阐述了新闻的作用、新闻和政府、大众媒体和社、新闻实践、保护公民的权利、英语国家中的报纸媒体。第十三章介绍了世界著名通讯社及媒体,如世界闻名的新闻机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报纸和杂志、英语电台节目的全球影响力、英语电视的全球影响力等。最后的附录部分收录了新闻英语的常用词汇。

新闻英语教育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中的新闻英语基础理论之外,更为重要的还是需要社会实践教学。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新闻英语的实践教学途径。首先,可以运用模拟媒体运营方式,在校内设置某某传媒机构或某某中心,通过模拟英语媒体运营来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建设校内英语媒体,如建设校内官方英语网站,通过校内日常生活内容和新闻消息的采写、编辑和,锻炼学生独立策划制作英语新闻专题能力。再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媒体之外的综合环境中得到锻炼。如可以安排专题采访,也可以模仿新闻会让学生自行设定新闻事件,模拟新闻整个流程,还可以举办新闻英语写作竞赛、英语主持人比赛等活动。最后,应与大众媒体进行合作,如可以聘请英语媒体记者和编辑定期指导学生实践,也可以在校内建立英语媒体记者站,还可以组织学生去英语媒体实习或就业等。

(徐晶/硕士,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讲师)

如何写新闻报道范文第2篇

以前做记者时,我喜欢写“记者手记”,后来做编辑,又鼓励记者写“记者手记”。主要原因就是“记者手记”这个特殊的体裁,能记录下新闻背后的采访逻辑。

2008年5月,《新京报·评论周刊》问世,创刊伊始,就将“记者手记”作为评论的一种形态,列为常设栏目。办刊5年,发表了社内外记者大量的“手记”。

“记者手记”从一个“栏目”成长为“一个版面”,乃至一个品牌,在业界享有盛名,不少同行在新闻见报后会主动推荐“记者手记”。

但是,或出于写作压力,或出于时间限制等因素,有的记者撰写的“记者手记”质量不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交流。

那么,什么是好的“记者手记”?

结合近年来的从业经历,我列出一些与“记者手记”有关的关键词,试图勾勒出理想的“记者手记”是什么样的。

1.思考意识。记者采访时要有“手记意识”,带着“问题意识”去写新闻报道,带着“思考意识”去写记者手记。事实证明,带着“思考意识”上路,比事后靠回忆去写,更靠谱一些,也就不用担心“记者手记”该怎么写的问题。

2.呈现文本。经常有记者询问,记者手记与新闻报道以及新闻评论之间有哪些异同?简单比较的话,就是比新闻报道多了一些骨感,比评论写作多了一些肉感,力争思考性与审美性的平衡统一。所谓“骨感”,就是思考的逻辑,来自于记者的思考,以及对新闻的判断,尤其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所谓“肉感”,指一些现场感的细节,一些可读性的情节,让文章看起来有血有肉,引人入胜。

3.第一人称。“记者手记”一定要和新闻报道内容有很大区别,最忌内容的重复,一定要写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报道中,新闻当事人是“主角”;手记中,记者本人是“主角”。新闻中,记者基本都是“零情感”,都是“全能的视角”,梳理和还原事件发生的“历史逻辑”或“哲学逻辑”,而在“记者手记”中,记者应该用第一人称,“我”如何如何。即“我”与所报道新闻事件的关系,在采访过程以及稿件传播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比如采访时的一些细节或者花絮,比如报道见报后的一些反响和读者的反馈、当事方的反应,都可以写进来。比如,“我”如何获知新闻线索,如何接近新闻源,如何突破当事人,如何一步步在追问中解答心中的疑惑?新闻给“我”的触动在哪里,是当事人的人心之恶,还是相关制度之失?如何解释“恶之花”背后的社会土壤?

4.采访地理。很多采访对记者来说都是第一次,对新闻的发源地可能熟悉,也可能陌生,这些都会构成一个记者职业生涯的采访地理。在一个值得期待的“记者手记”中,那些新闻发生地的风土人情应该占有特殊的位置。比如,刘震云在郑州街头吃了“一盘黄豆芽和两只猪蹄”,就把他“打发回了一九四二年”。而采访他的《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卫毅,专程在郑州吃了一顿“花生猪蹄”,体味刘震云的心境。这些意象与细节,或许在整个记者手记中不是很显眼,但没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些采访途中的“秘密”。

5.推荐文本。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给年轻记者推荐“记者手记”,如果推荐,会不会限制记者思维的创新,毕竟每个记者都面对不同的新闻事件。之所以决定推荐,是因为这些给编辑留下深刻印象的稿子,必有其可爱之处。如果你对“记者手记”了解不多,不妨找来看看,那些牛人们是如何写记者手记的,如:

《采访“大师”王林:魔幻现实主义》(《新京报》记者张寒,2013年7月27日)

《河南“75·8”洪灾:水硬如刀》(《南方都市报》记者江华,2010年8月14日)

《“复旦投毒案”还原:从断崖的这边到那边》(《南方周末》记者叶飚,2013年5月4日)

《当“呼吸”成为问题》(《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秦珍子,2013年2月2日)

《逼向下游的谈判》(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2013年8月11日)

《“黑监狱地图”背后的故事》(《财经》杂志记者谭翊飞,2012年12月23日)

如何写新闻报道范文第3篇

新闻既然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新闻工作是一种有自己规律的工作,这就必然和需要产生一种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主要指它的业务思维方式。

新闻思维主要特点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以逻辑思维为指导;系统思维和重点思维相结合,以重点思维为体现;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以实践为基础;发散思维和聚拢思维相结合,以聚拢思维为主;顺序思维和跳跃思维相结合,以跳跃思维为主。

新闻工作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新闻写作也应该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文字作品写作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新闻写作思维是这两个结合的结合:人类思维之一般和新闻工作之特殊的结合;所有文字写作之一般和新闻写作之特殊的结合。

新闻写作思维形成的客观依据

思维是现实的反映,是实践的意识形态结果。同时思维又给予现实和实践以反作用。每个行业都面对自己的特殊现实,每个行业又都需要更能适合它的行业现实的、更能指导它的实践活动的思维。所以,带有行业特点的思维就成为可能和必须。绘画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和破案、判案所需要的思维方式有多么不同!音乐家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和政治家、理论家所需要的方式又是多么不同!同是文学作品写小说同写电影文学剧本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同志说过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生动多彩的一个侧面。

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新闻写作思维方式的依据究竟是些什么?

新闻写作思维的客观依据要从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中去寻找。或者可以干脆地说,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就是新闻写作思维的主要客观依据。

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这样表述的:“用事实说话”。

为什么说这个规律是依据?因为它既表述了新闻写作面对的现实,又表述了新闻写作这一实践的主要特点。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新闻写作的思维必然要更适合反映和表述事实;

新闻是新闻事实的报道,新闻写作的思维必然要更适合发掘、捕捉和表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事实的有新闻价值的侧面;

新闻报道是一种说话,但它又是用事实说话,因而新闻思维必须善于运用具体表达抽象的思维;

新闻报道向读者说话,而且是向广大的读者说话,新闻思维必须具有广度和深度思维的结合,必须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思维;

新闻报道是一种快速情况下写成的作品,因而新闻思维又必须是一种敏捷的思维……

如此等等。

找到了新闻思维自己的客观依据,就可以肯定新闻思维是一种有自己特殊规律的思维。

新闻思维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思维,它又有它的社会性,有为全社会所接受和利用的一面。这一点,与其他的思维方式,例如和艺术方面的思维,是有区别的。艺术思维也有一定的社会性,但是它毕竟为少数人所掌握,一般人在生活中则是接触不那么多和那么直接的。而新闻思维,则表现出更强的社会性。

在论述了新闻思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以后,现在具体分析新闻思维的具体特点。

新闻写作思维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并且以逻辑思维为指导,以形象思维为体现

人们把思维方式分成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三种。并且认为,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思维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这里说的是“为主”,或为特征,并不是排斥另一种或两种思维。

新闻写作面对的是事实,反映的是事实,它必须用形象思维,善于把事实再现出来。所以,对从事写作的记者来说,他的形象思维是很重要的。

但是,记者在写作的时候,必须对事实的新闻价值作出判断。而新闻价值只是事物的一种属性,是一种特定的价值抽象。要发现这种价值并对它作出估价,不运用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是不行的。这是因为,一些浅层的新闻,一些反常的、异常的、稀奇的事物的新闻价值是容易判断的,而一些深层的新闻、一些新生的、正常的、概括的事物的新闻价值是不容易判断的。

在实际的新闻写作中,更多考虑“报道价值”的问题。所谓报道价值是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总和或综合。就是说,一件事情究竟如何报道,不仅要看它的新闻价值如何,还要看它的宣传价值如何。在一般的情况下,任何新闻单位都是把宣传价值的考虑放在第一位的。记者在写作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例如,有一年北京站发生了一次爆炸事件,一个人因为对某些事情不满,就拿了一个炸药包,在北京火车站的二楼拉响了。从它的反常性来看,它的新闻价值是很高的,许多读者都会关心这件事的。但是从宣传价值的角度看,它又是价值很低的。因为我们是否定这种行为的,不希望人们去效法它,也不希望它给人以社会不安定的印象。这样的报道在写作和发表的时候,必须顾及这样两个方面,并有一个统筹的处理。传播价值的判断,特别是宣传价值的判断,也不是形象思维可以解决问题的,更多的要靠逻辑思维。

总之,新闻写作中,我们总会遇到两个必要的抽象,一个是新闻价值的抽象,一个是报道价值的抽象。解决这两个问题都需要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新闻写作的表现又要求形象、具体、准确。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报道价值的判断,最后都通过报道具体的事实反映出来。这时候又更多地需要形象思维了。

所以,从新闻写作的过程看,它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当然它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一般是这样的:

形象思维为主(从接触和分析作为素材的事实开始)――逻辑思维为主(对这些素材作新闻价值和报道价值的抽象和判断)――形象思维为主(把记者要说的话用选择和组合事实的方法说出来)。

把握大题材,需要更多更强的思维。特别是从平凡的生活中写出大的主题,更需如此。

1987年春天,一位从山西来的人,向一位编辑谈了这样的一个生活中的细节:

在大同附近,有一个平溯煤矿,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兴建了一个中美合资的大企业――平溯露天煤矿。合资者是美国大资本家哈默,他曾见过列宁,并支持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有一个老农民,重病很久了,快死的时候,就是不闭眼。他的儿女们问他,还有什么事情放心不下?他睁大了两只眼问道:“美国人走了没有?”(指来平溯煤矿工作的美国专家)儿女们说:“还没有走呢。”这老人用颤抖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怎么……还没走?……咱家祖祖辈辈就靠这点煤啊,美国人来……那么大的铲子,很快就挖没有了……你们可怎么活……”

老人终于带着难以放心的心情去世了……

如何写新闻报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将从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及新闻写作细节还原容易走向文学化倾向着手,阐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一、真实性——新闻的生命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就点明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新闻写作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而事实真实,这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其人、其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是确凿无误的;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为什么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呢?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呢?我想从四个小方面来阐述。第一,新闻作品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的反映这种客观性。如果事实没有被真实的报道,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新闻正因为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所以有人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资格”。没有真实性,事实不成为事实,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社会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也都是空话。第三,新闻作品是现实的报道,也是历史的记载。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对“新闻记载历史”这一点有深刻的看法:“为此我热爱新闻工作,从事新闻工作。有哪一种别的什么职业允许你把正在发展的历史写下来,作为它的直接见证呢?新闻工作者就有这种非凡的可怕的特权。理会到这一点后,很自然的会深感到自己的不足。我每当遇到一个事件或一次重要的会见时总是焦虑不安,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眼睛、耳朵和头脑来进行观察、倾听、思考,以便从中理解一条蛀虫如何钻入历史这块木头中去的。”第四,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

二、适度的文学性语言——锦上添花

来看看一段截取的人物通讯,“1930年曾为浙江地方法院和上海特区法院法官,1957年后执教于上海向阳中学的蔡晋先生,是晚景最为凄凉的一个。他和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一个小房间,竹屏风后面,一张床板,很薄的被子,这就是他的卧室,里屋住孙子和孙媳妇,一个破旧奶粉罐,装着蔡晋的全部‘贵重’物品。弥留之际,蔡先生孤独的躺在阳台一角,而另一角,恰是护工的休息处。当《英美法词典》的编纂工作接近尾声时,蔡晋溘然长逝。陪伴蔡先生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除了他的1933年东吴法学学士证书之外,还有他亲自审订的《英美法词典》稿件,49页,轻轻的放入他的灵柩内。”这段文字运用白描等手法将细节描写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将文学化的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这样就将这个人物写活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所以在新闻写作中,适度的文学性语言的应用,会使新闻稿件锦上添花。

三、过犹不及——文学化语言要适度

文学创作与新闻报道都十分强调真实性原则。但文学的真实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有不同的要求。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再造”,文学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再造”的合理性上,文学不是生活的机械摹写,它重在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因此,作者对从生活中获得的材料必然进行一定的改造、加工和合理想象。这些经过精心改造修缮过的材料被纳入作品的框架,从而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不难看出,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在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再造理想材料,并以这些理想材料为工具再造“第二现实”的过程。而新闻写作是“再现”事实,所以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化的语言是要把握度的,不能“再造”事实,要“再现”事实。 转贴于

细节是优秀作品的亮点,它能把读者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细节成就好新闻的例子不在少数,如果细节还原的好、还原的适度,那么新闻作品就不仅是向读者报道一个新闻事实,而且在语言上还能使读者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发表于《南方周末》的《麻镇:警察故事》,充满了让人产生情绪化反映的细节,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记者以敏锐的眼光打量初次见面的吴齐,A4打印纸一般与办公室人员联系在一起,而一个派出所长抱出一摞A4打印纸,且说“到局里蹭的,免得自己花钱买”(这句话应当说经过记者某些闲聊式的提问后说出的,由此说明发现细节后还要追踪细节),这也很值得注意了,好像觉得不好意思,吴齐“又替自己辩白”,突现了人物的人性化和日常化,表明了他所处的尴尬境地。

四、把握尺度,相互融通

新闻报道中的细节还原是记者把在现场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准确的再现出来,运用适当可以丰满新闻的真实性。细节还原不能有想象成分在里面,如果出现了合理想象那么就不称为新闻了,就是纯粹的文学写作了。那么如何在新闻写作中运用细节还原,真实的反映事实?又如何才能使细节还原不过度呢?如何使文学化的语言不过度呢?细心观察、提问、感觉、笔记是获取细节的前提条件。在获取细节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普遍意义上的观察,更要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让自己在参与或非参与的采访过程中,接触并掌握大量的感性资料,以便综合提取有益的细节,只有自己全情投入,抓住的细节才会动人,细节还原时才有据可依。在新闻写作中,细节还原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不会使细节还原失度,就不会走向文学化倾向。首先是确立整体的报道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提取采访过程中获取到的相应细节,细节犹如是锦上添花,为新闻作品增色,使新闻真实性更加丰满;第二就是由于对震撼人心的细节的体察,从而生发出整篇新闻报道此处的细节,好比是一串爆竹的引线,也许它们散布在文章的各处,但是从写作构思上来看,正是这些细节带给了采访者强烈的震撼从而生发出全篇新闻作品。

如果新闻中没有引人注意的种种细节,没有引人瞩目的文字,就难以抓住读者飞速运行的眼球,但是我们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细节还原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文学化的语言也要为新闻的真实性服务,切不可出现失度的想象。新闻报道的落脚就是新闻,而不是文学。新闻写作文学化倾向要把握适度,否则会出现“造新闻”、“假新闻”。新闻写作在真实的基础上抓住了好的细节,运用了丰富的文学化语言,并将他们有机的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去,才会产生真正好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如何写新闻报道范文第5篇

王道东

写活新闻是媒体生存、竞争、发展的要求。

有一个新潮的词叫注意力经济。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吸引了眼球的东西我们才会去了解。新闻以什么吸引读者眼球?新闻靠其活来赢取读者。新闻的活并不排斥新奇快,并不与新闻的真实对立,活不是媚俗。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强调引导性、政治性。

活写新闻,是指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是创新的,变化的。著名新闻工作者艾丰说“新闻是变动的,新闻是流变的”。真正的新闻是活蹦乱跳的,从来不一成不变。活的新闻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而且指事物有了新的动向,那么这新闻是活的,是“活鱼”。活的新闻还在于到读者眼里还是活的,文章有哲理性、规律性,有创见。活写新闻在文体上既可以用这样的文体,也可以用那样的文体;让文章跳跃灵动起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活写新闻总的目的是为了把新闻写活。写活新闻,是为了使文章在读者读的过程中,不感觉到枯燥乏味,干巴巴像白开水泡茶。写活新闻目的是让读者一目了然,使报纸和受众双方一点就通,心有灵犀。故此,老记者写之前心有读者,写的过程中行云流水,把文章的闪光点突出来,把富含诗意、哲思、耐人寻味之处展现出来。把节奏应用起来,特写时惊心动魂,入木三分,随笔时让人于无声处听惊雷,平中见奇。令人时喜时悲,让人时哭时笑,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新闻得从生活中来。魏巍深入战地,写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如果没经过深入广泛的采访和了解,就会是无米之炊,恐难写出来。

(作者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学生)

速写:一种西方媒体不愿丢弃的报道方式

刘绍翔

不知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报道形式,当我们在电视里看到某个国际新闻报道时,与幕后的解说词配合出现的不是摄影记者们播放出来的录像画面,而是一张用铅笔或彩笔淡淡几笔画出来的图片报道形式。

它就是速写,一种国外新闻工作者常用的报道形式。速写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它要求作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对象的画面,它具有一种示意性表象效果。几个线条,人物栩栩如生,寥寥数语,言简意赅。它也是国外的法院新闻和议会新闻的一种常用报道形式,当某件重大的法庭官司由于种种原因暂时不允许新闻媒体进行现场拍摄报道时,速写就成为了一种最有效、最形象的对现场进行再现报道的方式。如当年震惊全美的“辛普森案”的初期审判阶段和近期的“杰克逊恋童案”美国记者们都用了速写的方式把现场的画面表现出来,以便更通俗、直接地把事件现场展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另外,在“美伊战争”、“布莱尔舌战议会”、“萨达姆受审”等一系列重大的新闻报道中,西方新闻工作者也都采用了速写这一报道方式。应该说速写在新闻报道中不仅弥补了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对现场直接录像拍摄的不利条件,同时也是一种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而又不失去实效真实的报道方式。寥寥几笔和略带夸张的画面便于启发受众对事件发展的客观判断。我想以上是西方新闻工作者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仍不舍得放弃速写这种新闻报道方式的原因吧!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媒体责任不能过分放大

陈为

2005年夏天,我在湖南某电视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这期间我发现媒体逐渐成为群众在遇到纠纷之后所想到的第一投诉对象。我在接待室工作的短短三天之内,遇到的问题大到房产产权归属,小到夫妻斗嘴,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些是法院正在受理的案件。我认为,媒体既不是调解机构,也不是司法机构,更不是仲裁机构,如果不能清晰职责,不但不能平息一些社会矛盾,反而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误会。同时,媒体过多影响司法过程对于法律权威的树立也是不利的。

从群众的角度来说,人们都普遍有一种获得关注的愿望,他们总是希望一种法律、法规以外的强大力量来影响事件的仲裁,只不过这种力量由过去的“清官”转变为今天的媒体。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地说明了法制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法律的权威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从媒体的角度来说,这些年来民生新闻的突出,新闻内容的大众化、日常化,给观众一种任何小事都能成为新闻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