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伤仲永阅读答案

伤仲永阅读答案

伤仲永阅读答案

伤仲永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阅读的时候,人们多的是他信,少的是自信,甚至从来没有对书产生过怀疑。而李镇西老师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却是:“文章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这种不迷信、不泥“古”,敢于向书本叫板的精神是多么难得,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有多么珍贵。事实上,文章是人写的,缺陷难免,甚至情理不通。即使大家也不例外。请看《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

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德行》

作者就乘船避难事,借世人之口定华歆、王朗之优劣。读者也就只在作者片面的思维里寻找答案:王朗接纳搭船者在前,抛弃逃难人于后,出尔反尔,轻诺寡信,自然属“劣”。华歆对求助者始则为难,终不相弃。一诺千金:不答应则已,答应的事一定照办,当然是“优”。

但世人之口绝对不会“天下一统”,只会众说纷纭:

我们怎么就能完全排除华歆不是在与王朗“抬杠”呢:“我华歆拒绝别人搭船,你反对,让我难堪、孤立;你王朗现在要反悔,没门!我也让你尝尝难堪、孤立的滋味。”华歆冠冕堂皇的言辞里掩藏着的居然是小肚鸡肠的报复,真是虚伪到了家,还“优”呢,“优”什么“优”?

华歆拒绝逃难者搭船的请求和王朗后来的反悔都是基于他们的共识:三个人乘船,肯定逃不出贼手。明知只能两个人逃命,为什么要三个人同归于尽呢?何况分开逃跑,另一人也有侥幸活命的可能。王朗也知道“出尔反尔”不好,但要逃命,就顾不得了(当然王朗只是为了顾及自己的生命,这完全没有什么不对,古人也不主张作无谓的牺牲)。华歆为了闹意气,甘愿与别人同归于尽,是不是太偏执!

……

跳出作者思想的局限,答案是多元的,贴近生活的,贴近大众的。这些“离经叛道”的议论,学生——没有自信的学生,是不能问津的。但一经“点拨”,他们的自信心就会“一发而不可收”。这在此后他们对王安石的《伤仲永》的学习中得到验证。他们居然敢怀疑“唐宋家”,敢批评王安石“胡说八道!

生1: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方仲永,一个农民的儿子,只有5岁,从未见过“文房四宝”,就是把笔、墨、纸、砚摆在他眼前,他也不知道是什么玩艺儿,叫什么名字,作什么用的,更不知道怎么用了。怎么可能“忽啼求之”?怎么可能“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生2:文章说方仲永“泯然众人矣”,是因为其父“不使学”。而方仲永的“神”,本来靠的就不是学习。前面说他不学习而出众,后面说他不学习而不出众。作者是在用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

生3:作者宣扬的是要学习呢,还是不要学习呢?实在让人弄不明白。

生4:人们花钱请方仲永题诗,或是请他父亲作客,作为回馈,他必须作诗。这难道不是学习?

……

看,学生的自信是干柴,只要一点火星,就会烧成火海。

伤仲永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文本解读”的教学行为已经引起深切的关注。其实,每一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进行的诸如文章分析就是在解读文本。关键的问题是“怎样解读文本才是正确的、符合要求的,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众所周知,语文课凭借的是言语作品,言语作品里蕴藏着的是作者体悟的人生,对中学生来说,这属于间接经验。但这种间接经验是可以激活直接经验的,它能够把从直接经验中产生的不成熟的、缺乏深度的境界提升到深思熟虑的、深刻的境界。这个提升的过程,就是语言的感悟理解的过程,因而,可以这样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本解读,就是使学生接受审美教育,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提高文化品位和鉴赏能力,增强追求美的意识,提高发现美的能力,抵制低劣丑恶的文化产品和现象,学习对美的表现与创造。

当然,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丰富而精彩的,文本解读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当允许并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拘一格地去解读文本。尽管如此,我以为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本解读,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善于从文本的语言事实挖掘思想、形象、情感的深刻内涵,切忌望文生义、沦于肤浅

千百篇优秀的诗文,要想让它产生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启迪人生的智慧,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和创造潜能,第一步,仍然是解读。语文教学的方法千变万化,语文教材的课文不管有多少类型、多少篇章,有一点必须遵循,那就是要从语言事实中分析出其思想、形象和情感的实质。

我们且以解读鲁迅的《铸剑》(《语文・必修一》语文版)说开去。

《铸剑》是鲁迅先生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也深为作者本人所看重。作品以古代典籍中有关眉间尺的故事传说为框架,延展开去,演绎出一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此中蕴含了作者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与见地。要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就必须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事实,从关键性的节点入手,进行透彻的阐释。

首先是小说开头关于眉间尺与老鼠之间戏斗的描写。这一节作者用了不少笔墨,描写得细致入微。何以如此,许多评论分析对其作用无一例外地认为,是表现人物性格由“优柔寡断”到变得果敢和坚定了,从而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这样的解释固然没有什么不对,但却显得苍白,且人物性格的转变也因缺少深度的把握而显突兀。

在我看来,这一段的描写之所以重要,更是因为它是人物性格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暗示和心理铺垫。眉间尺何以憎恨老鼠?那是因为老鼠夜夜咬家具,闹得他不能安稳睡觉。所以当听到老鼠落水的声音时,他心里非常高兴。觉得很畅快。这显然是一种复仇的快意。然而,当他看到水中的老鼠快要被淹死的时候,“却忽然觉得它可怜了”,于是伸出芦柴去救老鼠,但当他看见老鼠的全身,“湿淋淋的黑毛,大的肚子,蚯蚓似的尾巴”,“便又觉得可恨可憎得很”,于是“用芦柴在它头上捣了几下,叫它赶快沉下去”。当那老鼠“已经不能动弹,不过沉浮在水中间,有时还向水面微微一跳”的时候,眉间尺又觉得很可怜,随即“折断芦柴,好容易将它夹了,出来,放在地面上”。当老鼠“四只脚运动了。一翻身,似乎要站起来逃走”时,他却“不觉提起左脚,一脚踏下去”,踩死了老鼠。这个过程交织着人物内心中憎恨与怜悯的矛盾,表现了性格的迟疑和延宕,这是由于此时人物的复仇心理还只是一种本能的、朦胧的潜意识。这是一个重要的铺垫与暗示:一方面人物主体意识内部活跃着复仇因子;另一方面这种复仇因子需要强力的媒介来激活,从而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正因为如此,母亲“一交子时,你就是十六岁了,性情还是那样,不冷不热地,一点也不变。看来,你的父亲的仇是没有人报的了”的叹息,才“使他冷得毛骨悚然,可一转眼间,又觉得热血在全身中忽然腾沸。”而彻底激活了他的复仇心理的是父亲凛然而慷慨的死――“眉间尺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响。”――这是一个升华,是人的自然属性上升为社会属性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那种本能的潜意识便随之上升为强烈的鲜明的自觉意识,复仇的心理由朦胧到清晰,性格从游移走向坚定。人物性格就是这样完成了重大的转变。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重要的细节:作者两次写到“交子时”。一次是母亲的叹息:“交子时你就十六岁了……”另一次是眉间尺“他听到最初的鸡鸣;他知道已交子时,自己是上了十六岁了。”联系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富有象征意义的一笔――“交子时”眉间尺已经不再是孩子,他是成年了,他必须得摆脱那种犹豫,坚定地走向成熟,走向复仇之路。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把握是何等的细腻老到,我们的解读岂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其次是黑衣人要给眉间尺报仇的一段对话描写,这段话写得相当冷峻,但用意深刻。这一段话的解读是理解《铸剑》深刻内涵又一个关键节点。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也是许多老师容易陷入肤浅的一道坎。且看这一段文字:

眉间尺不觉伤心起来。

“唉唉,母亲的叹息是无怪的。”他低声说。

“但她只知道一半。她不知道我要给你报仇。”

“你么?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

“阿,你不要用这称呼来冤枉我。”

“那么,你同情于我们孤儿寡妇?……”

“唉,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他严冷地说, “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阅读这一段,学生不免产生疑问:既非“仗义”,又非“同情”,黑衣人与眉间尺素昧平生,何以要为之报仇?又何以在下文的紧要关头,义无反顾地舍弃宝贵的生命?大多数教师的答案是依据教材注解“放债的资本:旧社会‘有一种精神的资本家’,惯用‘同情’一类美好言辞作为‘放债’的‘资本’,以求‘报答’从而得出结论――黑衣人是一个不求回报的“义士”。于是,问题又回到原来的起点(依然是仗义,只是不求回报而已)。我认为这样的结论实在是肤浅,一种望文生义的肤浅。要正确地解读这个问题,依然是从文本的语言事实人手,即“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只有参透禅机,才能真正悟出道来。这句话关键在对“你”的理解。这个“你”可谓是文章的文眼。此时的“你”,

依然是那个与老鼠戏斗的眉间尺么?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是仅仅为了报私仇的眉间尺么?回答依然是否定的。文本语言已经揭示了此时的眉间尺肩负的一种使命――挑战黑暗,向暴政复仇的使命。这个使命使眉间尺的复仇远远地超过了个体性的情感和行为,也就是说这个“你”已经超越了个体的小“你”,而成为一种社会道义、社会力量、社会责任的象征,是一种大“你”。面对这样的大“你”,所谓的“同情”、“仗义”这种个体性的感情和行为,显然是苍白的。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义也当无言也。说透了这一点,眉间尺毫不犹豫地割下自己的头颅、黑衣人在关键的时刻义无反顾地为一诺千金而舍身等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我想,只有这样深入挖掘文本语言的内涵,才能真正读懂作品。

二、要立足文本,贴近作者,准确地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真正内涵,切忌把个人的主观臆想强加于作者

真正意义上的文本解读,不是靠猜测,也不靠说教,而是通过走进文本,认真解读,把握言语获得形象和思想得出的。语文教师应利用文本,引导学生走完“通过把握言语获得形象和思想”过程。而当前有些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一方面打着“对话教学”的幌子,一味追求课堂的纷繁热闹;另一方面,无视学生的认知水平,漠视文本,开掘所谓的“深度语文”,结果使崇高而深刻的理性流于虚妄。

问题就出现在某些老师为了达到课改新要求,在“利用文本(教材)引导学生走完上述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解读与探究变成了一种摆设,忽视了“文本解读应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际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的真正内涵,忽视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历史性、现实性、生成性、个性等特性。

例如《伤仲永》这篇文章的教学。作者的意图其实非常明确,即要说明先天禀赋与后天教育的关系,从文本人手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可是偏偏有些老师为了标新立异,制造哗众取宠的课堂效果,于是,节外生枝地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方仲永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然后,经过老师有意的引导,得出以下两种结论。第一个结论是:方仲永的悲剧是由方仲永的父亲制造的。理由是: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利其然也”,可见贪图名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可见没有远见,不懂子女教育。特别是“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这一句,表明方仲永家世代种田,没有受教育的传统,就不知道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所以仲永的父亲就会“不使学”。

第二个结论是:方仲永的悲剧是由王安石父子制造的。理由是:

“为什么王安石父子没有资助方仲永呢?王安石父子是不是也很冷漠?王安石的父亲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士大夫,王安石父亲不仅可以提醒,还可以资助呢。所以王安石的父亲对方仲永的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王安石也有责任,因为七年以后,他从扬州回来又问过方仲永的情况,知道方仲永完全成为普通人……”话还未完,有学生质疑:“方仲永都二十岁了,接受教育还有用吗?”立刻有学生反驳道:“现在还有老年大学呢,二十岁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这两种结论不仅偏离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让人啼笑皆非。

第一个结论问题主要出在“方仲永家世代种田,没有受教育的传统,就不知道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上。方仲永家世代种田,不是“没有受教育的传统”,“而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和经济条件”。也不是“因此就不知道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那时的社会,科举制度人人皆知,“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个个都懂。难道因为方仲永的父亲是农民就愚笨到连“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都不知晓的地步吗?所以,方仲永的父亲不是不知道“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而是“想做却无法做到”。如果按照“方仲永家世代种田,没有受教育的传统,就不知道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推理,是否会使学生产生歧视农民、歧视劳动人民的想法呢?

第二个结论是引导学生凭借着对当今社会的认知来理解王安石所处的那个年代,对其未能资助失学儿童和兴办成人教育、老年教育横加指责,这不仅是苛求,而且是荒唐,不仅背离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是偏离了历史,实在是一种误导。

伤仲永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唐)李延寿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又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克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①,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光禄大夫。卒,赠齐州刺史。

(选自《北史》,有删节)

[注]①:读shuò,同“槊”,古代兵器,形状似矛,杆子比矛略长。

1.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涉猎:学习

B. 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

斫营:袭击敌人营寨

C.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

除:去掉、除了

D. 还京,拜光禄大夫拜:任命、授职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B. 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 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

众既寝盛,乃相与为约

D. 遂与诸君追之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3. 下列各句中,全都表明傅永有远见卓识、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①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②有气干,拳勇过人

③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

④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⑤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

⑥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

A. ①③④ B. ③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永年轻时只有勇力而缺乏韬略,连―封信都不会写,请人代为回信遭拒后,发愤读书使自己“兼有才干”。

B. 涡阳之围时,傅永的正确判断虽不被他人认可,但他能及时地把握战争进程,运用谋略进行反击。

C. 义阳之战中,傅永被射中左腿,他拔出箭后率领诸将追击到深夜,显示了侠肝义胆的品德。

D. 傅永年逾八十而“自称六十九”,回京后,授任为光禄大夫,死后,被朝廷追封为齐州刺史。

5. (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②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凡 音 者 生 于 人 心 者 也

乐 者 通 伦 理 者 也 是 故 知 声

而 不 知 音 者 禽 兽 是 也 知 音

而 不 知 乐 者 众 庶 是 也 唯 君

子 为 能 知 乐 是 故 审 声 以 知

音 审 音 以 知 乐 审 乐 以 知 政

而 治 道 备 矣

(《礼记・乐记》)

【参考答案】

1. C (除:任命、授职)

2. C (乃:于是、就。A项中的“以”,前者意为“用”,后者为连词,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表修饰。B项中的“所以”,前者的“所”是名词,意为“处所、地方”,“以”意为“用”;后者表原因。D项中的“之”,前者为代词,指齐将马仙的军队,后者为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3. C

4. C (“显示了他侠肝义胆的品德”这一理解有误,应为“显示了他英勇无畏、身先士卒、誓死捍卫国家荣誉的品德”)

5. (1) ①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替他回信。

伤仲永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一、选择题(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菜畦qí 讪笑shān 确凿záo 瞬息shùnB.油蛉líng 秕谷bǐ 涉足shè 伫立zhùC.收敛jiǎn 书塾shú 旋转zhuàn 襟上jīnD.蝉蜕tuì 环谒hè 简陋lòu 脑髓suǐ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相宜 陋丑 瞬息 人迹罕至 B.确凿 讪笑 肿胀 荒草萋萋C.书塾 幽寂 搏学 来势凶凶 D.瞬息 嫉妒 叮嘱 骇人听闻3.下列加点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组( ) (3分)A.轻捷(快) 鉴赏(鉴定) 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B.渊博(深) 总而言之(说) 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缘故(原因) 人声鼎沸(水开) D.嫉妒(忌妒) 讪笑(嘲讽) 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 ) (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分)(1)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___对象。(A.嘲笑B.嘲弄C.玩弄)(2)我看看老师,________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A.请求B.征求C.求取) 6.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3分)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7.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3分)A.“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句话既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说明学生对艺术兴趣的追求。B.“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以此为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这句话意思是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无关紧要,关键是看你的天资。D.“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话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里,诗人要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非选择题(29分)8.文学常识填空。 (9分)⑴普希金,________国诗人,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文学作品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等文学典型形象。⑵《伤仲永》一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⑶鲁迅,原名________,________人,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9. 根据下面的语境填空。 (4分)(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2)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请你写出歌咏春天的两句连续古诗句: , 。10.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你能按他的句式续下去。 (4分)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11.综合性学习。( 12分)⑴中学时期,随着青春意识的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请为自己的烦恼列一个清单(不少于4条); (4分)⑵你是怎么对待烦恼的(列举方法不少于4条); (4分)⑶古代诗人也有烦恼,请列写出2位诗人含烦恼或痛苦的诗句。 (4分)三、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5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2.解释加点的字。 (8分) ⑴未尝( ) ⑵立就( )⑶不能称( ) ⑷稍稍( )13.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⑵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5.回答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分)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6分)(二)阅读《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完成文后各题。(25分)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印象里,我有一件红格子风衣。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的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是你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他沉浸在回忆里。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坏孩子哦。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16.文章写一件什么事?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 (5分) 17.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妙处。 (5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18.“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5分)19.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5分)20.读完全文,你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之情,同时,也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之心。 (5分)【参考答案】一、1.B 2.C 3.A 4.A 5.①A ②B 6.C 7.C 二、8.(1)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多余的人 小人物(2)《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介甫、北宋(3)周树人 浙江绍兴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呐喊》《彷徨》9.(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0.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让生活充满了温馨11.(1) 学习困难、同学不理解、家长的误会、青春期的反叛等;(2)面对、搁置、倾诉、转移;(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三、(一)12.(l)曾经 (2)完成( 3)相当( 4)渐渐 13. C 14.(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15.(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二)16.老师的一句话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17.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学生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18.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19.总结全文,点明主题20.感激关爱

伤仲永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个性发展 开放教学环境 注重文化积累

教育是人的教育,让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最完善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教育的理想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努力营造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它既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又强调个体发展的自主性,更重要的是承认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安排课堂活动时,应以每个学生为本,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形式应呈现出师与生的互动、生与生的互动、师生与作品的互动,因学生个性差异,每个活动对每位同学的要求应不尽相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水平,让学生有充分施展个性的空间。“让学生生动、自主地学习是创新的关键,是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重要基础”。本着对这一认识的理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就“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营造施展个性的空间”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开放教学环境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还是孩子,但已有强烈的自尊意识和自我关怀意识,情绪易波动,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便易产生自卑心理或极端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训斥,不歧视,不讽刺。学生回答得好要肯定、表扬,回答得不准确,也不批评,而是鼓励他们重新思索和回答,对新的思维积极肯定、鼓励,力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

2.呵护、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是一个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一次失败是行为或观念的失败,一直失败其实质是自信心的丧失。鉴于中学生的表现欲极强,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用心观察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让他们感到“我行”、“我可以”、“我会成功”。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们要鼓励他们以名人为榜样,不怕失败,永远充满自信。在以“伟大人物对我的影响”为话题的写作中,我给学生认真思索的契机,重温所了解的伟人精神,使他们懂得伟人的自信力,没有自信心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获得成功。一位同学在文中写道:“他(鲁迅)在言语上似乎毁灭了世界,但是在精神上却在扶持着世界、甚至带动着世界。”仅此一句,可见他对鲁迅及其人格力量、精神价值认识的深刻程度。另一位同学在他的习作《品读先生》中谈及鲁迅在铁屋中呐喊时写道:“这呐喊是否也唤醒了我们。唤醒了今天活在浮华都市中贪婪熟睡的我们!是的我们应该起来,起来去拼搏!为了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为了自己的祖国去打拼,拼出一片更加灿烂辉煌的彩虹。”这是有自信的表现,是对个性张扬的渴望,对美好的向望。

3.开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

虽然我们意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在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参与是有限的。这样教学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造思维的形成,也谈不上施展个性。中学生的表现欲是极强的,教师不仅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听、说、读、写、演(表演)的教学活动,使之融入其中,乐学、爱学,主动思索,主动参加实践,在自主活动中各种潜能得以发挥,而且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谓“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要有交往,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师生应该互有问答。怎样互动?“导”“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人生、社会、自然相互联系,在互动的基础上自然达到互惠、互利。

如我在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活动展示课上,不设定模式和要求,请同学们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把自己心目中的“风流人物”介绍给大家。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共同品味了诗文散发的清香,共同体悟了音乐浓浓的深情,以及哲人的睿智和书画的潇洒,而英雄们的金戈铁马、建功立业者的壮志豪情更让他们激动,以至于下课铃声让全班发出一声遗憾的叹息。我没有撒下一个网,而是营造了一个让学生个性自由施展的空间。

二、注重文化积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1.注重文化积累。

文化底蕴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社会渐渐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和个性创新思维的考查,《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人文培养和推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我们说培养人才,发展个性,无论是人才还是个性,都应有文化底蕴和完善心灵,没有这些基础或内蕴,便谈不上人才与个性,所以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在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激发其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激发对真善美的的追求和对理想人格的执着,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个性、健全人格,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鉴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丰富多彩的特点,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读好书。鉴于初中学生偏重感性认识的特点,我向学生推荐《读者》这类偏重情感、重生活理趣的杂志,既可丰富阅读视野,积累语言,又可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情感,对社会的关注,自觉地接受人文熏陶,健全个人的人格。另外,我每周还选取一首语言和意境较好又脍炙人口的诗词,让学生在课余休息时赏析赏析、读读背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开拓视野,丰富所学,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也使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熏陶、带动下提高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有一个月我选取四位爱国诗人: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的爱国诗歌让学生赏析。在没有提示的条件下,同学们的随笔却有了改观,内容丰富了,有赏评诗歌的,有介绍爱国诗人的,有资料汇编的,有收集几位诗人的资料并整理的,还有谈爱国情结的。我想诗本身的语言魅力和爱国情怀的自然流露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燃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较之理论的爱国主义说教要深刻得多。文化底蕴和理想人格下的个性施展才是个人最大限度、最完善的发展。此外,每日名言,也使同学们的思想变得深刻。假期时间较充足,我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开了一些书目,让其自主阅读。个性阅读,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提示学生:读出作品的含义,更要读出自己的体悟。部分书目如:

小说:

《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散文: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现当代诗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卞之琳《断章》,舒婷《致橡树》,余光中《乡愁》,席慕容《乡愁》。

美学:

宗白华《美学散步》(选读)。

这是给学生的一项任务,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阅读空间,不求其全(如未提供外国诗歌和散文,这在以后的阅读中会提供),不求其深,(看鲁迅的散文《朝花夕拾》而非深奥的散文诗《野草》),只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每篇诗文都令人耳目一新,每位作者又相对陌生或认识不深,这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张力,等待学生去品读,去破解。在既自主又个性的阅读中,没有先入为主的思想灌输,个人的认识可自由驰骋,作品蕴涵的多彩的人格无疑会引发学生的个性思维,激发学生迫切关怀和认识自我和社会的热忱,这是我期望学生阅读能达到的目的设想。

2.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无论是在课堂的语文教学中,还是在课外的语文辅导中,教师都应适时地引导、鼓励学生开放思维,使学生形成个性思维。老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此为目标在教学中开放思维同自主品读一样重要。

(1)教会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

思维的拓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锻炼和培养的过程,首先应从敢于质疑开始。有质疑,才有新的思路、新的认识。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不应因离奇荒唐而扼杀它,而应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如我在教授《伤仲永》一文时,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所以作者“伤仲永”,发出“卒之为众人,则受于人者不至”感慨。那么方仲永如一直文思不竭,作者的观点是否还成立呢?使学生的思维因“疑”而动。学生积极思索,结合自己的所学、自己的经验,对本文的进一步认识,得出深刻的认识。有的同学用名人的言论:天才=百分之一的天资+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得出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必然性;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体验:“小学时,自己比同桌聪明得多,每次考试都差距悬殊,我没把他当作对手,但他很勤奋,学习扎实,渐渐赶上来,甚至有时超过我,我有一种紧迫感,聪明还不够,还得努力,所以我觉得王安石的认识是对的。”有的同学从文中分析方仲永的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思维发散了,学生不再局限教材认识问题,对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中,教师应能因不同的课型和不同教学内容分别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前后联系上质疑,从篇章结构的特点上质疑,从人物的语言特点上质疑,从修辞手法上质疑等。在教给学生质疑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引导学生发现重要问题,使学生的质疑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让学生自主质疑,学生间讨论解疑,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施展个性的天地。

(2)教会学生学会多角度思维。

质疑不是目的,教师应通过质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全面、正确地认识问题。学生多角度思维,个性才会较完善。如我在教授诗歌《秋天》一文时,思考怎样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同时又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启示。我设计了与平时不同的教授方案:

(一)教师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至诵读。

(二)引导:这首诗三节十五行,如果只留一句,你们认为应留哪句?(这种学诗的方法,学生没经历过,以往诗的每一句都是精华,每一句都要细品,此时老师竟然删诗,而且只留一句,学生颇新奇,也颇认真,组内讨论积极,各持己见,有的组成员还争执得脸红脖子粗,很认真。要想留下一句,就得对全诗有深入的认识,对内涵有独到的理解,删诗的过程就是理解、体悟诗歌的过程,这种理解、体悟是多角度的、自由的、个性的。)结果有三行分别被认可留下,各成一家之说。我认为初步赏析已达到目的,不是真的要得出一个答案。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如果只留一个短语,你们认为应留哪一个?(学生还未平息的争执又被激化了,一句已很难取舍,一个短语更难了,学生开始重新品读原诗。)结果仍是丰富的,确实每一个短语都有它要表现的意蕴。但经过同学们相互诠解,有了一个基本的认同“(农家,渔船,牧羊女)的秋天”,此时学生读全诗的理解已较深刻,趁此抛出第三个问题(即主题或诗的内蕴):如果只留一个词,你们认为应留哪一个?(问题还没提完,大家异口同声喊道:“秋天!”殊途同路,达成共识。)于是趁热打铁:每人拿出一张纸,结合对本诗的理解和自己的体悟,写一首关于秋的小诗,完后交流点评。我也在黑板上写了一首我的“秋天”与学生共同交流点评。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商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商贸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商贸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