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秋天的文章

有关秋天的文章

有关秋天的文章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第1篇

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反复阅读文本,以期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搞清文章主旨。我又参考教材所配教学参考书,随后自己诵读来体会文章之气,可是竟然读不出一气呵成的美感。如此经典的文章竟然文气不通,我产生了疑问:究竟是自己对文章思路理解有偏差,还是参考书有问题,抑或是文章本身思路有问题?

首先,我们把苏教版参考书对《秋声赋》思路的概括整理如下:

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对秋声的描绘”。

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首先是“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切”,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

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感慨人生”。

第四段,“在秋虫唧唧声中”又以秋声结束全篇。

(摘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参考书》)

我又找来了一些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发现大部分几乎与苏教版教参大同小异,可见都来源于教参。有的案例对第二段的概括稍有不同,说:第二段是写秋色、秋容、秋气、秋意。还有的概括为描写秋状。

题目是“秋声赋”。“赋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从赋的特点来看,全文理应围绕秋声来描写,并且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为旨归。文章以第一段“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对秋声的描绘”开始,第三段由物及人抒发感慨,到第四段以秋声结尾。可谓首尾圆合。所以我认为教参对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的概括是十分准确的,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焦点就集中在对第二段的概括上, 因为我觉得文气不通的地方就是第二段。说是对秋声的描绘,可是文章描绘秋声的文字不多。议秋气偏离描写秋声中心。所以我产生了疑问: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吗?

我们不妨带着这些疑问对第二段做一次重新理解分析。问题的关键是集中于对一句话的翻译:“胡为而来哉?”一个看似简单的句子却不好处理。一般的译法是“(它)为了什么而来呢”。很显然在文言句式中属于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它”。我们理解文言文对代词的指代对象必须明确,那么“它”究竟指代什么呢?很多人认为应该指“秋声”。省略句所省去的内容如果前面已经出现过,为了避免重复追求简洁,可以承前省去。因为前面一句是“此秋声也”,所以我们姑且认为是指秋声。那么这个句子就翻译为“秋声为了什么而来呢?”大家注意这又是个设问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后面的内容验证一下:设问句之后的内容是否是回答“秋声为了什么而来”呢?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文)

我们不难看出反问句后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我们不妨抓住关联词与关键词,从分句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一下。“盖”字在文言文中经常被用到表示原因的句子前,引起原因。“故”是所以的意思。“凄凄切切,呼号奋发”是形容秋声悲伤特点的形容词。因此,这一部分的逻辑关系为:因为秋状……所以秋声有令人悲伤的特点。

第二部分结构与第一部分相似,所以其逻辑关系应该是:因为秋气……所以秋声有悲伤、萧杀的特点。

综合两部分内容,“胡为而来哉”后面内容全部都是解释秋声具有令人“悲伤”这个特点的原因。显然不是回答“秋声为了什么而来”的原因。由此可见,省略句中“它”指代的并不是“秋声”而应该是秋声的特点“悲伤”。省略句应该是承前省略,那么“悲伤”一词在反问句前出现过吗?“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第二段的第一句中就有“悲哉”二字。所以第二段的段意应概括为:指出秋声的特点“悲”,并解释秋声之悲产生的原因。所以第二段是个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段落,符合本文围绕秋声来写的中心。文气自然就畅通了。很显然苏教版对此段的概括是不妥当的,“烘托”一说也是牵强附会的。有的教学案例认为是描写秋状,则更是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了文章思路不畅通,读起来文气不通。

但是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教参讲错,实际教学中又有那么多教师讲错呢?我想除了教师照搬教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课本“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的标点有错误。我又参看了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与苏教版教材有一处标点不同。比苏教版更容易让读者将“胡为而来哉?”的主语误认为是秋声。我觉得分歧的根由就是对意思的理解存在问题。两者都很容易让读者将“胡为而来哉?”的主语误认为是秋声。

我认为“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的标点,应该改为:“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即将“噫嘻悲哉”后面的感叹号改为逗号,将“此秋声也”后面的句号改为感叹号。仿照课本中倒装句如“甚矣,汝之不惠!”“你放着吧,祥林嫂!”这样“噫嘻悲哉,此秋声也!”就变成了一个主谓倒装句,既突出强调了秋声“悲哉”的特点,同时便于与后面的“胡为而来哉?”形成较好的衔接。这就从语法上避免了读者将“胡为而来哉?”的主语误认为秋声的可能性。这个修改意见希望与教参编写者商榷。

其实《秋声赋》古文并没有问题,因为古文不加标点,现在的文章标点都是后人给加的。标点虽小,但对文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到一句话的翻译,再到一段话的理解,大到整篇文章的文气畅通,标点不容忽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第2篇

伴着最后一声嘶哑的蝉鸣的消失,伴着最后一片枯黄的叶子从枝头悄然滑落,真可谓秋意阑珊了。在这个萧萧的季节里,我有秋雨陪伴。

秋雨,秋意般的凄凉。他的血液里涌动着原始的荒凉,犹如艾略特的《荒原》一样。但是,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的碰撞,在那莽莽历史原野上,他踽踽在一条杳无人烟的古道上。

在此,我冒昧地对秋雨细细品味。它带来的不是秋日的雨水的清凉与自然。它营造的是历史文化中的累累斑痕,透过那些跳跃的文字符号,古老的文明仿佛在慢慢消逝,历史的积淀也在缓缓地蒸腾。

秋雨是孤独的,在他的身上文明上演着几千年以来的尴尬与难堪。他是古道西风中的一匹羸弱的瘦马,用自己的脚印记载着一段段辛酸的旅程。当年,顾炎武在大彻大悟后,淡淡地说:“仲尼,一旅人也。”那么,秋雨又何尝不是一位寂寞的旅人呢?

行者无疆,他围着世界上残留的惨淡文明打转。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他挽留着罗马假日的余晖,却点燃了亚平宁的精神圣火。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练:他乞讨着北欧美丽的神话,却畏惧地躲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他用古老的中华文字聚结着整个欧洲的文明。

秋雨仿佛是现代喧哗中的一盏清茶,认真品味的人却很少,因为,那是一杯少有的苦茶。

再看看他在中国走过的那段文化苦旅吧。我最推崇的是他对莫高窟深深的伤痕情结。涓涓秀字间隐藏着五千年文明遭遇的野蛮,在那段颓废的近代史面前,他无语,无奈。我沉醉于他对历史文化独特的驾驭,载着满车的沉重在那广袤的天地间,渐渐地找不到了回家的路。他仿佛茫茫宇宙间的一个弃儿,躲在残败不堪的一隅低声嗓泣。

秋雨用细腻的笔尖触摸着炎黄子孙的情感深处。他笨拙地、迫不及待地弥补着现代人的记忆缺陷。他好像事物消亡间的回光返照,却从不肯停下那匆匆的脚步。他在用一个人的渺小重现出文明的浩浩荡荡。

我手中的笔仿佛也在发抖,震撼于记下的点点滴滴,不,那不是点点滴滴,而是一个文人应有的悲惊。

品味余秋雨,我的灵魂在渐渐升华。

问题诊断

这篇文章通过余秋雨的著作对他进行了细细的品味,品味了他的孤独,品味了他的伤痕,品味了他的情感。文章选材较为新颖独特,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富有文采,用词形象而生动。但本文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语意不太明确。如文章一开始,作者对晚秋的环境进行了描写,接着引出了“我有秋雨陪伴”一句,其中的“秋雨”指的是秋天的雨,还是指余秋雨,令人困惑。二是层次不太清晰。对作品要品味的内容,作者并没有认真分析,细致安排,使得文章有些乱的感觉。三是分析过于简略。文章分析了余秋雨著作的多个方面,但每个方面的分析都太简单。如品味余秋雨的孤独,仅仅用了一个比喻句,即得出“秋雨是寂寞的旅人”的结论。文章的重点是什么,是在余秋雨中的哪些文章中体现的等等,文章均没有加以表现。

升格指津

第一自然段中的“秋雨”一词用词不确切,是指秋天的雨还是指余秋雨本人?让人不清楚。因此应加以明确,如果说的是余秋雨,那么有关秋雨的环境描写应删去。

第二自然段与本文的中心无关,应删去。

第三自然段应直接点明文章的题目,指出品读余秋雨作品总的感觉。

第四自然段可分为两点进行详细分析,一是提出观点,二是结合作品分析。

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中心应明确,观点应突出。

最后,应针对中心补充文章的内容,强化文章的观点,对运用不恰当的词语进行修改。

【化蝶之作】

杨 富

品味一个文人,品味一种文化,余秋雨,仿佛一杯浓茶,清香却苦涩。(紧扣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所写内容。“浓茶”的比喻切合“品”的语境。)

品味余秋雨,在以速食为上的今天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余秋雨,一个在文明路上踽踽独行的旅人。(总的概述余秋雨作品的特点。“速食”一词形象地概括了当今社会的特点。)

读《文化苦旅》,品味他的孤独。

“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人能告诉他答案。于是,他像走惯了远路的三毛一样,悄悄出发。在那条西风古道上,他仿佛一匹羸弱的老马,“上下而求索”,踽踽独行。他试图抛开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眠的文化。没有人陪他,当年孔子周游列国都有弟子相随;对他而言,知音已成为遥远的渴望。人们只知道,在那些荒凉的历史文明中,一个寂寞的身影在徘徊。于是,他的文字中流淌着苦涩、焦灼,与冥思。(品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从孤独的角度进行分析。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整段用词形象而生动。)

读《行者无疆》,品味他的敬畏。

他绕着世界上残留古代文明的地方打转。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他挽留罗马假日的余晖,点燃了亚平宁的精神圣火。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固:他追寻着北欧美丽的神话,却敬畏地躲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余秋雨用古老的文字书写着整个欧洲的文明。他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朝拜那些逝去的辉煌的文明。他恪守着几千年的“中庸之道”,却更加羡慕街边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日月悠长,山河无恙,他,也亲眼目睹了触目惊心的废墟,那些文化的碎片随着历史凋零。(品味余秋雨的《行者无疆》,从敬畏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段以短句为主,长短结合,参差错落。“追寻”“敬畏”等词准确地写出了余秋雨对文明的敬畏之情。)

读《山居笔记》,品味他的困惑。

他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寻找一段段一节节文化。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他迷茫;稀有人格在中华文化的祭奠,他彷徨。但是,他把深邃嶙峋的思考写得浅显易懂,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得淋漓尽致。他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将一个个困惑在艰辛的旅途之中展示出来。(品读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从困惑的角度进行分析。“祭奠”“彷徨”“深邃嶙峋”“玄奥细微”等词语精练而准确。)

出走十五年,品味秋雨的感伤、忧虑、无奈、凄凉,也品出秋雨的浑朴、古典、新锐、肃穆。他周游十五载,竟与两千多年前的仲尼不谋而合,孔子载回满车的失望,秋雨则为现代人埋下了企盼与希冀。(将余秋雨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巧妙地进行比较,既照应了前面有关孔子的内容,又揭示出余秋雨为现代人所带来的影响。)

品味余秋雨,终如茶般诱人。(照应开头,说明缘由。)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第3篇

中秋节活动主持开场白

甲 月在水里,月在天上;月在画里,月在心上。 今日,我们放飞所有梦想,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月亮。

乙 月是期盼,月是挂牵;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是圆满。今日,月圆如盘,看不见残缺的遗憾;

甲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现在由徐珊同学为我们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中秋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除汉族外,絮占、回、苏、壮、布依、朝鲜等族也过此节日。跟中因古代秋天祭月的礼制有关,中秋节在每年阴历八月十五举行,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是农历一年中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由于八月十五在秋季七、八、九三个月,是居中的日子,所以叫做“中秋节”。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第4篇

2、象征了母亲艰难的一生,文章以此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也突出了母亲对“我”一生的巨大影响。

3、秋给人萧瑟、凄凉之感,和作者的情感相吻合。

4、“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5、“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有关秋天的文章范文第5篇

中秋专场主持词

男主持:中秋,这是一个天命的声音,自那浑圆的时刻起,爱便曼延, 思便无限。我的心 底也有一个浑圆,温馨着我存在的意义、饱 满着我朝起的未来,于那中秋的树梢,小夜莺的嘹亮;是穿过树林或是振翅飞向那倾洒着银光的明月,深印一声永久的“爱”字。今天,我们从天南地北相聚在又一村,共同抒发着一个恒久的主题:那就是“爱”!

女主持:在明月初上的美妙时刻,无论天南与海北,不论相聚与离别,在中秋佳节,为着今日的美妙时刻,我们共举杯,把酒话佳节!举杯邀明月!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凝结在这中秋共圆的时刻

男主持: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之际,在地球村的各个角落,我们沐浴着一轮圆月,面对着网络中的相闻而不相见的挚友,更增加一份“爱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