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天祥从容就义

文天祥从容就义

文天祥从容就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灵异新闻;历史;祥瑞灾异

封建社会的诏令以及邸报,向来被认为是古代信息传播、新闻传播的工具或载体,这在新闻传播史著作中多有

述及。不过,目前对这些媒介所传播新闻的分类研究却比较少,还有待深化。

这些古代传播媒介所载的新闻,其种类一般分为:政治新闻如封王立储、经济新闻如盐铁专卖、军事新闻如击寇平叛。除此之外,封建社会时期因祥瑞灾异还下过很多诏令,这类新闻以祥瑞灾异为事实,但是附会以政治或人事的意义,可称之为灵异新闻。关于此类新闻的内容、形式、性质、传播政策等,学界尚无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加分析,冀以抛砖引玉。

一、灵异新闻在内容、形式和载体上的定型

(一)传播工具或载体

灵异新闻的出现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时期,以歌谣为传播形式。到汉代灵异新闻具备了固定的载体,其标志就是灾祥诏的大量出现。汉儒董仲舒论证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祥瑞灾异说,认为存在着天人相应的关系,政治清明,上天便降下祥瑞,失德失政,上天便示之以灾异。这种思想逐渐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成为统治者和民众观察、审视、解释灵异事件的认识框架和工具。当统治者以“诏”这种形式频繁地向天下传布新近发生的灵异事件,并解释原因、宣布对策时,灵异新闻就获得了固定的传播工具和载体,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这种灾祥诏一直被沿袭使用。

(二)内容和形式

1、灵异新闻的内容和形式。灵异新闻在汉代形成了稳定的内容、形式。虽然灵异新闻对行政公文具有依附的性质,或者说二者还应进一步分化,但灵异新闻在内容、结构形式方面的稳定性和独立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实际上是由天人合一理论和祥瑞灾异观念的意识形态地位以及灵异新闻的功能决定的――这种事实和观念必须反复地传播。

灵异新闻的基本内容有两部分:灵异事实和附会的意义。下面是三则灾祥诏。

例1,西汉元封二年武帝所下产芝赦诏:甘泉宫内中产芝,九茎连叶,上帝博临,不异下房,赐朕弘休。其赦天下。赐云阳都户牛酒。

例2,西汉地节三年宣帝所下地震诏:乃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惧焉。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讳有司。朕既不德,不能附远,是以边境屯戍未息。今复饬兵重屯,久劳百姓,非所以绥天下也,其罢车骑将军、右将军屯兵。

例3,为唐贞观十一年太宗所下水灾诏:暴雨为灾,大水泛溢,静思厥咎,朕甚惧焉。文武百僚,各上封事,极言朕过,无有所讳。诸司供进,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发。遭水之家,赐帛有差。

灵异事实也就是发生的各种祥瑞灾异事件,这在古代有很多种,景星庆云、芝草嘉禾、慧孛飞流、山崩地震等等。灵异事实的叙述包括时间、地点、事件几个要素,有的都写,要素比较明确时则略写一两个。例1略去了时间,例2略去了地点,例3只有事件。

所附会的意义也逐渐相对固定。祥瑞灾异的理论经过发展,逐渐具体和教条化,不同的灾祥都有不同的事应,不同的星象也有不同的事应或对应着不同地区即“分野”。

灵异新闻都附有对策或措施。比如减免赋税、求言直谏、罢兵禁屠、改元等等。

在形式上,灵异新闻都不分章节段落,篇幅一般在200字以内。

2、邸报上灵异新闻的内容和形式。灵异新闻是否编入唐宋邸报或小报,不能确定。不过,明代邸报已将灵异新闻编入,更重要的是,明代邸报上有的灵异新闻叙述生动具体,很能吸引人,这表明灵异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渐脱离了行政公文的色彩。比如《天变邸抄》,就翔实地叙述了天启六年(1626年)发生在北京的一次灾异事件。

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室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重叠,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从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烈。狂奔肆行之状,举国如狂……此真天变,大可畏也。

二、灵异新闻的传播制度和传播政策

灵异事件事关政治,能够评价政权的合法性和国家治理的水平,而且,它以上天的名义来评价,权威性无可比拟,往往具有极大的舆论能量和社会动员力。封建统治者无不重视并控制灵异新闻传播,并制定了比较系统完善的传播制度或传播政策。

(一)灵异新闻事实的采集

灵异新闻信息的采集是指中央派出官吏或使者巡行地方,采集歌谣、谶语或其他形式的新闻。歌谣、谶语等形式的新闻很多语涉政治,表达民心向背或民间苦怨,甚至宣扬天意,暗示王朝的“历数”兴亡,因此为当权者所重。

《诗经》的收集,汉代有“采诗”之说。《宋书》载刺史“分刺诸州”,“班行六条诏书”,其中第3条有“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即是灾异事件。西汉时刺史“乘传周行郡国”,然后“奏事京师”。

(二)灵异新闻事件的上报

中央官吏的上报。东汉时设立太史负责观测星象,上报天文灵异事件。《后汉书》载太史令“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唐代在尚书省设立礼部郎中职掌祥瑞事务,《新唐书・百官志》载礼部郎中员外郎掌“图书”、“祥瑞”。门下侍郎二人于“元日、冬至,奏天下祥瑞”。太史局“掌察天文,稽历数。凡日月星辰、风云气色之异,率其属而占”,关于上报制度,唐代规定“诸祥瑞若麟凤龟龙之类,依图书大瑞者,即随表奏。其表惟言瑞物色目,及出处,不得苟陈虚饰。”礼部掌祥瑞事务、太史局掌察天文的格局,基本上被后朝沿用。

地方官吏的上报。各级地方长官将辖区内发现的灵异事件上报中央,既是职责也是考核内容之一。《新唐书》载:“每岁,尚书省诸司具州牧、刺史、县令殊功异行,灾蝗祥瑞,户口赋役增减,盗贼多少,皆上于考司。”这一制度大体上被后朝沿用。

平民上书。吏民上书是前两种上报渠道的补充,这种制度允许甚至鼓励吏民直接向皇帝上报灵异事件并说明吉凶灾祥。《旧唐书》载:武后垂拱二年三月,“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

(三)灵异新闻的核实

上报的灵异事件还要经过中央政府的复核查实,这是灵异新闻传播中的事实核查环节。

《史记》载汉武帝元鼎四年得宝鼎,“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这一“验问”的核实程序,保证了灵异新闻或信息的真实性。唐代亦有灵异事件的核实制度。《唐会要》载:“诈为瑞应者,徒二年。若灾祥之类,史官不实对者,黜官三等。”以后各代也都规定了灵异新闻的复核制度、失实处罚措施。

(四)灵异新闻的解释

灵异事实具有权威而强大的舆论能量,任何一个中央政权都不敢将这一权力委于他人。汉代因妄言灾异被惩的事例就有“仲舒下狱,夏侯囚执,眭孟诛戮,李寻流放”,通过强制手段,历代中央政府明确宣示了灵异事件解释权的归属。

历朝还力图从制度上予以控制,比如唐代规定,对于太史局的观生,“凡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苟非其任,不得与焉”,宋代曾下《禁习天文星算相术图谶诏》,禁止民间研习天文;又下诏规定“司天监、翰林天文院职官、学生诸色人,自今毋得出入臣庶家”,还规定“并不得擅入皇亲宫院”,违者以罪论处。

在具体意义的解释方面,由于日食、庆云、芝草、白雉等灾祥都有固定的意义,比如“庆云者,太平之应也”,“王者德流四表则白雉现”。当它们出现时,一般按固定的意义解释。

(五)灵异新闻的

灵异新闻的是讲究时机的。以祥瑞为内容的,大多选在登基前后,宣扬天命所归奉天承运,改朝换代之际,更要大肆宣扬,比如王莽称帝后“遣五威将王奇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

以大的灾异为内容的,较早,可能在当天、次日,也可能在几天后或下个月。之所以较为及时是由于这样的新闻捂不住、瞒不了,皇帝必须对灾异有所表态,或自责或寻找替罪羊,以争取舆论主动权。

灵异新闻的频率各朝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内外部压力较大时,社会风气崇尚祥瑞时,祥瑞的灵异新闻频率就高,

灵异新闻的范围也不一致。以祥瑞、大的灾异为内容的传播范围多是全国。

三、灵异新闻的性质

关于灵异新闻的性质,有不少学者在著作中称其为社会新闻,这值得商榷。

在中国古代的世界观里,天是最高的主宰,是秩序的决定者和管理者。当执政者失政寡德时,上天会显示灾异给予谴告,甚至降下更大的灾难;反之,上天会使凤鸟降临、黄龙显现……给予祥瑞的奖劝。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和祥瑞灾异理论在汉以后发展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思想控制力。

每当灵异事件出现,太史令等专职官员、中央臣僚便要分析解释原因,找出政德方面的不足,提出改正的措施,以免“天谴”;或者提出祥瑞所以下降,粉饰政治。这一切都是以符合天意、维护统治为指归的。就是普通百姓对灵异事件也有自己的解读,不少人还伪造符谶制造舆论,以此作为他们臧否政治的借口和工具。

首先,对祥瑞灾异的解释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一种方式。通过祥瑞灾异论证一个新政权是否合法。一代王朝是否受命于天、奉天承运,其统治是否上天的意志和选择,都通过祥瑞灾异表现出来。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之际,许多实力派人物往往要搜集祥瑞甚至伪造符谶诈称天命,以树立权威,取得民众的归附和支持,王莽、刘秀、武则天等莫不如此。

其次,由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导致,通过祥瑞灾异显示时政是否“失常”有弊。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统治阶级认为,如果君王有德,实行仁政,上天便会肯定,给予奖劝,表现为“天瑞降,地符升、风雨以时”。如果君王无德,实行暴政,人民困苦,或者政务不够勤勉,或者“所用非人”,上天便会警诫谴告,表现为妖星见空、洪水地震等等。

再次,祥瑞灾异还导致一些政策出台,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阶级矛盾。灾异出现后,当权者往往要采取赈济灾民、减免租税和劳役等经济措施,断狱听讼、大赦天下等司法措施,还有相应的人事措施,黜退或惩治灾异发生地“昏耄庸鄙”的所谓不合格官员。这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阶级矛盾。

总之,灵异新闻的事实被注意、考察、重视,是因为它们和政治密切相关,是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王朝完善政策延续统治的契机和依据,是天人合一思想和祥瑞灾异理论这种形态对新闻事实的解释。灵异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具有深厚的政治色彩,它的传播动力也在于维护政治的有效运作。灵异新闻具有政治新闻的性质,属于政治新闻。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

2、刘.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3、金日升.颂天胪笔[M].学生书局,1986.

4、沈约.宋书・百官志(下)[M].中华书局,1974.

5、范晔.后汉书・百官志[M].中华书局,1965.

6、欧阳修.新唐书[M].岳麓书社,1997.

7、王溥.唐会要[M].中华书局,1955.

8、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文天祥从容就义范文第2篇

岳飞、文天祥不再是民族英雄了。这是怎么一回事?简单地说,这是自称依据唯物主义史观的学者,以今天对屋里屋外人的理解,回看历史所得出来的结论。当年原是屋外的人,今天变成屋里人了;换言之,岳飞、文天祥当年誓死抗拒的“外患”,今天变成了“兄弟”;当年气盖山河的悲壮之举,今天变成了“兄弟阋墙”,所以他们的历史地位在新的标准下改变了。

中国教育部《历史教学大纲》编纂者将岳飞、文天祥从“民族英雄”降格为“杰出人物”,如果在教学上执意推行,所造成的影响是令人忧心的。民间在岳飞、文天祥身后为他们建祠立庙,树碑立传,历代人的追思怀念,是人们心中自然的意愿,广大人民会接受这种新看法吗?我怀疑。

回顾历史,我们应该专注的是什么?应从哪一方面去撷取历史教训?相信这也是新加坡人不久前提出学习岳飞的“尽忠报国”所关心的课题。

入侵的是什么民族重要吗?

岳飞、文天祥所处的时代,外患此起彼伏,国土丧失,奸淫掳掠,人民历尽屈辱,这时他们挺身而出,收复国土,解救生民,最后岳飞惨烈捐躯,文天祥从容就义。试问,这段史实的重点在哪里?入侵的是什么民族重要吗?过去他们和汉人什么关系、今天和汉人又是什么关系,重要吗?还是抗敌英雄血脉中流淌着的对乡土人民的一片挚情,为维护国家人民的尊严而浴血奋战,值得重视?

且不说在宋人心目中,不论是契丹、辽人、西夏、金人、元人,都是蛮横入侵的外患,根本没有现代人“大中华民族”的概念。

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者将宋岳飞、文天祥和明戚继光、郑成功所抗拒的外患比对之后,评定戚继光、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不是。这明显有提升和低贬他们历史地位的意味。从史实来看,比较这四位英雄人物的忠义文采,比较他们所面对的磨难以及他们所付出的生命代价,这是有欠公平的。

岳飞、文天祥所处的时代中原板荡,夷狄交侵,国家危难深重,他们所表现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正义。岳飞是军事天才,是宋朝众多将领中最为金兵所畏惧的一员大将。岳飞虽不以词章名世,但他的《满江红》词慷慨激昂,传诵千古(虽有学者疑为伪作,但未有定论);《五岳祠盟记》字字铿锵,掷地有声。他留下的名言是:“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岳飞冤狱而死,死得惨烈。

文天祥在南宋危亡之际,领兵抗敌,欲挽狂澜于既倒,不幸兵败被俘。在狱中他备尝艰苦,断然拒绝元人的诱降,至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他坚贞的民族气节,万世流芳。文天祥的名篇《正气歌》气势磅礴,他留下的名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启发

在很接近我们的年代,五四以来,抗日战争中,在中国本土,在南洋,在海外,文学创作、戏剧演出、歌曲传唱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听到感觉到《满江红》和《正气歌》的影子。岳飞、文天祥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文学上的挚情文采都有深刻的启发,广远的影响。

所以,岳飞、文天祥的丰功伟绩,千古颂扬的民族气节,不管时空,一句话,你们打的是自己的同胞,就把他们搁置一旁,公平吗?合理吗?

文天祥从容就义范文第3篇

结缘子午门

在梁山县城西北20公里,黄河岸边,有一个秀丽的村庄叫马那里,宋义祥就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是一位老革命干部,为人忠厚坦诚,因性格耿直,在1957年被错划成。他六岁时,父亲含冤而去。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身处逆境中的小义祥深切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人情世故,他每天放学后不是给家里挖些野菜,就是拾些干柴,在学习上更是勤奋,他天资聪颖,悟性极高,一点就通,尤其是记忆力惊人,凡是教过的课文,读几遍甚至听几遍,他就能倒背如流,他头脑灵活但从不局限于读死书,对一个问题他常常要提出不同的见解,他的数学教师张义峰告诉我们:“我教了十几年的书,还从来没碰到过像宋义祥这样的学生,如果不从武,做学问的话,他也会有所建树的。”

离他村庄3里开外的王石楼村有一位练二郎拳的老人,带了十几个孩子每晚在空旷的场地练武。宋义祥便常常去观看,他站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盯着拳师的一招一式,然后自己再到无人之处偷偷比划,纵跳腾挪,挥拳踢腿,练的大汗淋漓。为练好拳腿功夫,他在家中还挂了沙袋,可母亲知道后严厉地阻止了他。善良的老人只希望自己的儿子学好知识后老老实实地做人,对于成天厮杀砍打,她从心里感到害怕。为了不让母亲伤心,小义祥表面上听从了母亲的话,但他内心却倔强得很。只要选择了的事,从不言放弃。这一执着的性格,也是他事业成功的一重要因素。他瞒过母亲暗地里还照练不误,他利用拾柴的机会,在林子里的大树上练拳脚,在空旷的地方舞棍棒,比划拳脚,手脚练肿了,磨出了血泡,他咬咬牙不吭声,渐渐地他身上练出了一些力气,也学会了一些套路。

一个秋末的中午,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宋义祥又溜出家门在黄河大堤上练功。这时,走来一位年届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就是云游至此的子午门20代掌门人奇真老人。子午门功夫是我国四大门派之一,北宋末年(宋徽宗年间),以宋江为首的108条好汉,从天涯海角啸聚水泊梁山,他们战前练功,战后休整,经常到梁山北六公山建福寺与该寺方丈圆通共同习练、切磋,反复研究,后来鲁智深、武松、燕青、时迁、林冲等梁山好汉出家到建福寺为僧,形成功法雏形。据宋掌门介绍,“子午门”功夫的命名一是好汉们每天在子、午两个时辰练此功法,二是此功练先天之躯补后天之精华,练后天之精华补先天之不足,二者相辅相成,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后,练功时身上就会出现一股热流和一股冷流,热流被称为火候,冷流被称为“精华之泉”,冷为阴,阴为子,火属阳,阳为午,功夫如能练到这种地步,也就达到了人们所说的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武术界形容此功厉害又把子定为生,午定为死,喻意出拳抬腿可决定对方生或死,故名“子午门”。奇真老人从师傅那里继承掌门后,一边云游四方与高手切磋武艺,一边暗暗留意继承人,走了许多地方,均未发现有合适的人选,这日他云游至此正走问他突然发现了前面有一个小孩子正认认真真的练拳,孩子年级虽小,但眉宇之间透出一股灵气,举拳抬腿气势不凡。他不声不响地站在小义祥背后一直到他比划完。小义祥回转身猛然看到一位老者正微笑着注释着他,不禁愣住了,奇真老人慈祥地走上前,抚摸着他的头,待问清他所有的情况后,奇真老人不禁被这小小少年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了。于是,一老一小便在大堤上比划起来,教者悉心,学者更专注。这次奇遇,为他走上武术之途点燃起了一盏明亮的灯,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14岁那年,奇真老人正式收他为徒。从此宋义祥便跟随师父遍走大汀南北,名山大川,与当时名人隐士进行切磋交流。

时间如梭,寒来暑往。转眼间宋义祥已是一个身材魁梧,相貌英俊的小伙子,他的各种功夫都已练到一定的境界,尤其腿功更为叫绝,一脚踹去,石碑断裂,碗口粗的树木也折为两节,人称“神腿大侠”。经过多年考验,师傅决定由宋义祥承衣钵继位子午门21代掌门,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师徒二人撮土为香,向历代师祖行礼宣誓,宋义祥向师傅行了三拜九叩大礼后,师父又给他讲述了子午门创始和发展的历史。师父说:“子午门功夫是宋代梁山好汉们和六公山建福寺方丈元通师祖所创,每招每式都倾注着前辈们的心血。他语重心长地说:“义祥,子午门流传到你这里已是21代,希望你不要辜负先师的期望,把它发扬光大……”宋义祥庄重地点了点头,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拜别师父,他又一脚踏上了迢迢云游之程。

千里寻武踪

一路风餐露宿,荒漠风尘,宋义祥牢记师父嘱托,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仔细打听当地是否有名师,然后必恭必敬地前去拜访,虽然其中也曾遭到过拒绝,但他凭着一颗赤诚、执着之心硬是敲开了一个个紧闭的心扉。当年山西有一位武功高超的隐士,宋义祥几次上门拜访,他都避而不见,宋毫不灰心,每天照常一早在门外静静等候,这样过了7天,终于,老者接见了他,但神情冷漠,当宋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意愿时,老者扭头看了看身边站着的徒弟,徒弟心领神会,走上前把架式一摆,便挥拳向他打来,宋轻轻一侧身子闪在一旁,那人扑了个空,紧接着他转过身又向宋面门打来,宋机智地往下一蹲,又躲了过去,那人一看两招均已落空,不由有点急,他调整好步伐,啪啪啪,拳如闪电又向宋打来,宋低头闪过,顺势使出一招“勾挂脚”,那人躲闪不及,扑通一声倒在地。这时再看老者,已是满面春风,微笑着站了起来,从此,老人把他待为座上宾,将自己所会的武功倾囊相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千里之行,他拜会了许多大家高手,也给他的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著名武术万籁声曾对他评价:武功、武德超常!著名武术家蔡龙云和海灯法师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武功,也为了生计,1987年他来到河南开封少林寺武校。当武校总教练永文大师把他领到学院面前介绍宋义祥时,学员们对眼前这位文静秀气,还带着孩子气的教练颇不服气,教练班一个从安徽来的学员走上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带着挑衅的口气说:梁山来的英雄,可否敢跟我过一招。宋义祥微微一笑,永文大师也点了点头。“小安徽”一个“猛虎下山”先发制人,宋义祥不慌不忙,一个“古树盘根”,“安徽”高大的身躯收势不住,扑腾一声摔倒在地,跟“安徽”不错的三个哥们一看老大失败,也顿觉脸上无光,摆好架式跃跃欲,宋义祥微微一笑:“你们四个一齐上吧。”四个人心里憋着一股气,举拳向宋义祥打来,宋义祥左躲右闪,上下迎合,“一个插花盖顶”把一个人打到在地,然后又一个“大鹏展翅”把另一个人踢出丈远,接着没等到另外两个人反应过来,一个连环掌把另一个打到,剩下的这一个几乎拼了命,出拳快如闪电,宋义祥迅速后退一步,虚晃一下身体,那学员伸手来抓时,宋义祥一个闪身闪在他的背后,顺势”抱腿摔顶“把他摔了个嘴啃泥。

永文大师看得兴起,把外衣一脱,对宋义祥说:“刚才徒弟考师父,你已经顺利通过,咱俩切磋切磋如何?”永文大师是少林寺赫赫有名的高手,他那双铁砂掌黑中透紫,如被击中非筋断骨折不可。著名的海灯法师也曾让他的弟子拜师进修。永文大师也是试试宋义祥的功夫,挥掌出招向宋义祥面门打来,宋义祥丹田叫力,轻舒双掌牢牢接住了永文大师的一掌,永文大师暗吃了一惊,心想,宋义祥内功不浅,切不可小看!从此,宋义祥便留了下来。

传承梁山功夫

宋义祥的功夫已臻大成,他心系武术发展,开办了精武学校,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1992年11月份,在县体委的直接领导下,在武林同仁及广大武学爱好者的支持下,宋义祥在梁山县郓城成立了“中圈子午门功夫研究会”。它标志着山东武术从此将走上一个崭新的天地、将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1994年,《梁山功夫》一书问世。此书既继承了子午门功夫的精髓,又吸取了当代武术名家的精华,它集内功、轻功、散打与一体,其问即有理论的升华又有实践经验,它的出皈大大丰富了中华武术的知识宝库,成为当今新兴武学领域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张耀庭在看过此书后欣然提笔致词:梁山功夫名扬天下!副院长张山也题词:弘扬梁山武术精华!

1995年,春暖花开时节,在梁山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所大规模的武术院校――中国梁山功夫研究院在梁山成立了,宋义祥从黄河岸边来到了当年水浒英雄聚义的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继续开创他的又一片崭新的武术天地。梁山武术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强身的妙用,风靡全国,也深深吸引着武术海外人士的心。

1995年12月,四名“特殊”学员走进梁山功夫院,他们来自俄罗斯,为首的领队叫瓦罗加,他是俄罗斯传统武术协会、俄罗斯精武体育总会的总教练。他是一位典型的欧洲人,身材十分高大,棕色的头发就如日本武士那样在头上束了一条“马尾”,一块黑色的头巾包在了头上,褐色的眼睛,高挺的鼻梁,满脸络腮胡须。他七岁开始学武,精通俄罗斯搏击术、朝鲜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以及我国的南拳、少林拳、武当拳等,曾著有3本武术专著,他听说宋义祥先生的大名后,不顾路途遥远,带着两个教练和一个学生,风尘仆仆地来到令他们向往已久的梁山,之前瓦罗加也曾多次来中国,与中国老师交手瓦罗加说从没有一个中国武术老师是他的对手,问宋是否敢和他比试一下高低,宋当场应允,这时奥列格走上前问我可以先与宋老师比试一下吗,奥列格今年25岁,是位热血方刚的小伙子,也是一位拳击高手,他说:“我想领教一下抱腿摔好吗?”宋义祥说:“你尽管出招。”话未说完,只见奥列格架式一摆,拳头闪电般向宋义祥击去,宋义祥向下一蹲,躲过了这一拳,顺手抱住了对方双腿把奥列格腾空摔出丈外。奥列格竖起大拇指,连叹:“梁山功夫真是神奇无比!”于是拜在送义祥门下。

1997年8月17日,宋义祥接到了“全国武林精英邀请赛”的邀请函,为了能和众多武林同仁交流切磋技艺,他接受了邀请,驱车来到浙江平阳,南国的初秋,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整个平阳小城笼罩在如烟雾的小雨之中,空气格外清新。

文天祥从容就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吉祥图案;平面设计;表现 

 

吉样图案是古人在理想主义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表达趋吉避凶的内涵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它以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民族语言,传递着人们美好的良愿。研究吉祥图案 

的文化内涵与表现特征,目的就是研究其“意”与“形”。研究一种在变化发展中符合中国与世界审美需求的意、形组成形式。 

一、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对吉祥图案特征的高度概括。吉样图案中形式美与深层意念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灵感。它于表层意义之外,还在深层隐含着另一些寓意,恰当灵活运用,使人有奥妙无穷之感。这里所说的两层意思虽不是完全相同的一样事物,但大都是表层事物象征里层事物或理想意识,这个原则正好与设计的实质不谋而合。设计是一种整体化、系统化的创作行为,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思想与美的设计形式相结合的实现过程,而民间吉祥文化的特殊图案形式可以说造就了中国古代的实用设计体系,是经过提炼的,大众普遍接受的,承载着一定情感内容的图形符号。吉祥图案所传达的内容和构成这些内容的意象无一不来自大众的生活,它的存在与社会普遍流行的风俗和信仰有关,不取决于某一个人的喜好,它来源于大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着相当稳定的受众性,其设计图案的象征性为公众所周知。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普遍性,把它合理的运用于设计中,无疑会增强说服力和表现力。 

二、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 

吉祥图案是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图符等进行设计造型而形成的。它以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为背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谐音等手法.构成了“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表达形式,赋予其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着人们企盼幸福、长寿、喜庆等美好愿望。因此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表现手法很多。吉祥图案主要通过象征、谐音、比喻等表寓意手法来表现内容,如牡丹象征富贵,石榴象征多子,仙鹤、松树、灵芝喻意长寿,龙凤、麒麟代表祥瑞,盘长、方胜象征绵延不断,如意代表可如人意。最具代表性的龙凤形象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物在不同朝代都有不同形态。谐音是以相近或相同的读音代表某些吉利祥瑞的含义,如以“蝙蝠”谐音“福”,五只蝙蝠与寿桃,寓意“五福捧寿”;以“莲”谐音“连”,以“鱼”谐音“余”,画莲花、鲤鱼,寓意“连年有余”。其它像“六(鹿)合(鹤)同春”、“吉(戟)庆(馨)有余”,“三阳(羊)开泰”等皆是谐音寓意手法来表现。 

三、设计中吉祥图案的表现 

文天祥从容就义范文第5篇

成长——父爱如山

与很多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孙祁祥也经历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各种磨砺。孙祁祥毫无抱怨,相反,她说那段生活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成为日后学习、工作的一笔财富。这种心态和个性的养成,与孙祁祥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出生在军人家庭,孙祁祥幼时过的是优越的生活。但父母并不娇惯这个唯一的小女儿。孙祁祥的父亲12岁参军,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正直刚强、做事认真,恪守承诺、遵守时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孙祁祥从小形成了独立的性格,自觉努力学习,成绩优异。

这么优秀的孩子,也被父亲打过。孙祁祥记得在12岁那年,她和小伙伴们采路边的蓖麻子并拿出去卖,回来就被父亲一顿揍。父亲说那是公家的东西,不能占公家的便宜。父亲就是这么公私分明的一个人。在孙祁祥眼里,父亲个子不高,但是形象很高大,父亲的品格影响了她的一生。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孙祁祥锻炼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能随遇而安。因为家庭成分不好——爷爷是地主,父亲被打成“走资派”,期间,孙祁祥不可避免地受到许多“歧视”,入少先队、入共青团都受到过影响,十几岁的时候曾经想去当兵,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来招兵部队的领导都是她父亲多年前的一位老同事,但她最终还是因为政审没有通过。孙祁祥说,当时自己吵着闹着,但父亲的一番话让她冷静下来并且从此之后奉为人生指南。父亲说,“我和你母亲从小都是自己闯出来的,今后你的人生也要靠自己”。

高中以后去农村插队,从城市孩子到农村知青,孙祁祥说自己很快就适应了知青的生活,不久还被推举为带领20多名知青的队长。湖南农村有春播、双抢、秋种三季种稻,冬天还要修水利。孙祁祥每天第一个下田,最后一个收工。孙祁祥清晰记得下乡的第二年,她和知青们从公社挑种子粮回大队,每人挑100多斤的担子走20多里路,回到驻地,孙祁祥的衣服都跟肩膀上的血粘到一起,脱不下来“我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张祁祥说自己很坦然接受了这种命运,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因为工作出色,孙祁祥在农村入了党,在入党考核会上,年过八旬的老农对她称赞有加,“小孙这孩子能吃苦”。

求学——幸运遇良师

求学的日子是孙祁祥最快乐的时光。从高考到念完博士,她觉得自己跟同龄人相比,非常幸运。

“”后恢复高考,孙祁祥第一年考上了,但因为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因而放弃。第二次高考上了重点线,为了保险起见,她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当时被称为“西北第一名校”的兰州大学,并上了经济系。

“其实我当时喜欢的是文史哲类的专业,但是父亲建议我学经济。”孙祁祥说,父亲上过抗日军政大学,还在长沙军政干校当过马列教员,他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建设肯定亟需经济人才。父亲的一个建议也成就了如今的孙祁祥。

孙祁祥说自己很幸运,在大学遇到了许多好老师,他们对学生极其负责任的态度对自己日后做教师起了示范的作用。孙祁祥记得那是一次上完政治经济学的课,她问了张照柯老师一个问题,他当时没答出来,说回去查查资料再告诉她。其实孙祁祥也没往心里去,如常上着晚自习,没想到50多岁的张教授从家里跑到自习室特意找到她,解答她的疑惑。“好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以及他作为老师的职责,对我日后有很深的影响”。孙祁祥至今都感激兰大的这些老师:不仅是治学严谨的态度,更是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

在大学,孙祁祥的成绩也非常优秀。她记得第一学期上政经课,两个月之后,老师在没有任何通知时突击考试,但是孙祁祥考了96分,全班第一名。同学们称呼她为“女状元”,老师也因此很喜欢她。经济学的主要课程,孙祁祥总能保持第一名的成绩。同时,她对哲学也很痴迷,16岁的时候就开始订阅《哲学研究》,孙祁祥说自己其实也不是很懂,就是觉得有意思,喜欢把自己搞得“深沉”一点,说完,她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从兰大硕士毕业后,孙祁祥留校任教。考北大的博士纯属偶然,因为自己很幸运地遇到了北大经济学教授、博导萧灼基。在武汉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孙祁祥遇到萧教授,两人简短的交谈后,萧教授就建议她考北大的博士。“我原来一直以为在兰大当老师就是我一辈子的安排了,根本没敢想过考北大”。经过一边备课授课一边复习考试的艰苦日子后,孙祁祥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了北大。

在北大这所兼收并蓄、有极大包容精神的学校里,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和萧教授包容不同观点、鼓励创新的态度,对孙祁祥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读博期间,她就陆续在一些高层次的学术刊物上,博士毕业前一年,孙祁祥获得了“北京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十佳”的称号。毕业后,孙祁祥就留在了北大,再次开始她喜欢的教学工作。

工作——

励精图治 行成于思

留在北大,似乎成了孙祁祥辉煌事业的开端。“其实,我一直感觉我是一个‘被动’的人,我的很多‘才能’可能都是被领导和同事挖掘出来的,是因为他们的信任和鼓励,才让我走到了今天”。孙祁祥说自己从小并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也不设立什么目标,却总是得到意外惊喜。

北大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今年10月建系20周年,从筹建到现在所获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孙祁祥的心血付出。在北大任教的第二年,孙祁祥就被任命为当时保险学专业的主任。“我倒没想干什么大事业,只是觉得新鲜”,孙祁祥在院领导的鼓励下忐忑接受了这项工作。只是没想到后面接踵而至许多难题:做教学大纲,排课程体系,讲授保险学课程。“当时,所有的保险名词对我都是全新概念,我得从头学起。但是,既然接下了任务,孙祁祥只能义无反顾地去做好。到如今,北大保险系已成为国内外的知名专业。孙祁祥说,如果说在筹建保险系的过程中她做了比较重要的贡献的话,主要是作为首任系主任,为学科建设做了一些基础工作,是群体的力量造就了今天的北大保险系。

2002年,孙祁祥开始担任北大经济学院主管教学和外事工作的副院长,不仅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许多例行的行政事务工作上,还做了许多提升经济学院形象和为师生创造更多机会的事情。例如举办了“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财经高管论坛”等。孙祁祥非常重视开拓师生的视野,她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眼界开阔的话,他看事物自然就会深刻得多,全面得多。

升任经济学院院长后,孙祁祥也努力为学院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上任之初,她就找寻到一大笔资金,为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做科研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我们就是要为教职工建立一个好的机制,提供一个好的平台,给予各种激励,创造愉悦的工作氛围”。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她本人也是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孙祁祥是迄今为止连续12年担任国际保险界最著名的机构——国际保险学会(IIS)唯一的一位亚洲学术主持人,并且是该学会董事会里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国大陆人。

最近,孙祁祥作为首席专家,带领她的团队承担了一项关于“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研究”的社科重大项目课题。孙祁祥认为,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深层次的不公平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势必会危害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要解决社会公平问题,需要建立以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安排、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在此背景下,探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意义巨大。在繁忙的教学、行政管理事务中,孙祁祥还能潜心做科研,这是拥有怎样心态和精力的一个人呢?

心境——保持年轻有秘诀

说她出生于1956年,大概没几个人相信。稍显蓬松的盘发,亲切平和的神态,一身运动服难掩健康苗条的身姿,走路时体态轻盈,谈话间端庄优雅,岁月似乎只定格在了她40出头的那个年纪。记者见到孙祁祥时,完全被她的开朗乐观所吸引。“同事和学生们都说我心态好,一天到晚都很阳光很开心”,孙祁祥说做好自己的事情,容易满足,就是保持年轻的秘诀。

“我很喜欢当老师,喜欢学校的氛围。”在“北京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十佳”、北京大学首届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首届陈岱孙经济学论文奖、中国保险年度人物、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众多荣誉当中,孙祁祥最有成就感的是“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的称号。“其他奖项是专业领域的成绩,这个是我最喜爱的学生们的认可,听到喜讯时我很高兴也很激动”。直到现在说起,孙祁祥还难掩兴奋之情。拒绝过大公司的高薪聘请,也放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从政机会,但是孙祁祥从来不后悔,“我非常满足,学生、同事对我的认可让我特别欣慰,我觉得做这样的工作很有价值。”

“我喜欢运动,排球、乒乓球、游泳、羽毛球、滑雪我都喜欢”。孙祁祥从小喜欢打乒乓球,曾获得过中学女子乒乓球的冠军和北大研究生女子乒乓球亚军;在兰大时,曾当过系排球队队长,带领球队获得过全校冠军。不过她告诉记者,她最痴迷的还是打牌。都说爱好运动的人性情开朗,也更会缓解压力,孙祁祥正好验证了这点。

“我对工作很认真,很较劲,但对物质和其他方面的东西比较容易满足,不大喜欢抱怨。”孙祁祥说自己对很多世俗的东西看得很淡,“母亲从小教导我们:不要跟人比,‘人比人气死人,马比骡子驮不成’”。孙祁祥有她自己的人生哲学,因为许多事情从不奢望得到,所以当得到时就当是意外收获,心里就会很高兴。她觉得自己收获了这么多,是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以及学生的认可。孙祁祥对他们始终心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