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完美无赖

完美无赖

完美无赖范文第1篇

什么好事?当然是我们组的游戏了。因为我们组有一个古灵精怪、活泼可爱的赖美仪。她是我们组的榜样。她不但读书特有感情,而且读到紧张又激动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只手,在做动作。她写字也漂亮,而且她是我们组最多鬼主意的女孩。

有一天,我在改作业。赖美仪走过来说:“还在改作业。”我说:“是呀!”“等你改完作业,我就让你开心。”我说:“有什么好开心的。”“等你改完你就知道。”于是我便快速地把作业改好。

我改完作业了。赖美仪说:“我们玩个游戏好吗?”我说:“什么游戏”赖美仪把四个人集中在一起,说:“你们每一个人轮流说一句话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要把第一个人的话再传给第三个人,如果谁说不出就得刮鼻子。”

完美无赖范文第2篇

17年的音乐梦

1954年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赖斯,毫无疑问,是在一个知识浓厚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父亲曾经是丹佛大学的副校长,姑姑是维多利亚文学博士,母亲是小学音乐教师,曾祖母、祖母都会弹钢琴,并且家族中培养过数名钢琴家。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赖斯是备受关爱长大的。赖斯尚在襁褓中,父亲送她的第一个礼物就是一个微型钢琴玩具。赖斯的父母工作繁忙,她由祖母陪伴长大。小的时候,她耳边时常响起祖母弹奏钢琴的乐声,抑或是跟随兼职做牧师的父亲来到教堂里,一起唱着颂歌,偶尔还聆听着空气中飘来几句悠扬的爵士乐。如此的熏陶,赖斯喜欢上音乐似乎也理所当然。于是,年仅3岁的赖斯,在祖母的支持、母亲的启蒙下,开始学习钢琴。短短的一年时光,4岁的赖斯在家乡开了第一场独奏音乐会,无疑,她的音乐天赋是显而易见的。赖斯还曾多次参加演出,并在钢琴比赛中表现不凡。于是,这些成长经历在小小的赖斯心里,为她埋下一颗成为钢琴家的梦想。

与此同时,赖斯的学习也十分出色,连跳两级,还会一口流利的法语、西班牙语,并且网球、花样滑冰等体育运动样样精通。这一切要归功于他父母的培养。一直以来,他们就坚定地告诉赖斯,黑人孩子要获得社会地位,必须“非常策略地成长”,要有加倍出色的能力。正如,赖斯在2001年接受采访时说:“我父母为我设计了完美的成长路线,他们培养我所做的那一切使我完全能够对抗白人社会。”赖斯不负父母的期望,她11岁就已经读完8年级的课程,15岁考入丹佛大学音乐专业,学习钢琴,以钢琴家为目标。假如按照这种人生规划,赖斯最终也许是一位闪烁在音乐舞台上的职业钢琴家。然而,一切命运似乎冥冥之中有着匪夷所思的改变与安排,也许是发生的一件事,也许是遇到的一个人,甚至有可能是一个评价,赖斯的人生轨迹亦是如此。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斯坚持10年的钢琴梦在一次音乐节上破碎了。17岁那年,赖斯来到美国著名的阿斯潘音乐节,希望在这里实现梦想。然而,一群11岁的孩子出现了,用赖斯的话就是:“他们只看一眼就能演奏那些我要练一年才能弹好的曲子,我想我不可能有在卡内基大厅演奏的那一天了。”放弃一个努力多年的梦想,其中的挣扎与委屈可以想象。然而,睿智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赖斯就拥有难得的清醒与准确的判断。自尊心强的赖斯回到家中,果断地告诉父母她再也不想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与此同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对政治有着极高的敏锐感,她想成一位外交政策专家。于是,她开始学习政治学与俄语。由此,她转向了人生另一个篇章――学习国际政治。之后,她又分别获得圣母大学的政治学硕士学位和丹佛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政治学博士学位。

国务卿也会弹钢琴

即使赖斯从政后,她也没有放弃音乐。她的热爱与坚持也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经历,让她的政治生涯显得更为耀眼与特别,更让世人看到“铁血”背后的那丝柔情。

赖斯担任国家安全顾问时,她与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在美国大厅,为总统夫妇和15名获奖艺术家献上了一曲勃拉姆斯的《奏鸣曲》,并赢得了满堂彩。赖斯的琴技还得到了马友友的高度夸赞。赖斯对这次演奏十分看重,她将她与马友友的合影摆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当上国务卿后,赖斯将这份对音乐的喜爱投入到公益事业中。2005年,她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出席了一场公益专题音乐会,并且登台演奏了6支由威尔第、莫扎特和杰罗姆・克恩谱写的乐曲,以此呼吁公众关注致命疾病――肺动脉高血压。然而,这不是唯一一次,此后她多次参加公益活动。2010年,她在费城参加一场慈善音乐会,为一名美国著名灵魂乐歌手阿雷莎・富兰克林伴奏,并与费城交响乐团一起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此次音乐会意义特别简单明了,旨在募集资金,使低收入家庭儿童能够有机会欣赏音乐会。

是啊,对赖斯来说,钢琴除了梦想外,是贯穿她成长、成熟的一条坚韧的纽带,她比谁都明白音乐的力量。

面对曾经的失败

从小就被誉为神童的赖斯,遭受的第一次失败恐怕就是17岁那年的阿斯潘音乐会。30年后,赖斯又回到阿斯潘。也许这一刻,她依然如初般忐忑不安,但来观看她表演的不再是那些寥寥无几的观众,而是2000多人的一场盛宴。他们来到这里,聆听赖斯的钢琴独奏,听她畅谈政治、音乐和自己。

为了这次演出,为了自己曾经的钢琴梦,赖斯一改常态,她头发整齐地扎起来,连化的妆都比平常淡得多。她要在梦想的舞台上,挥洒着自己的才艺,仿佛告诉每一个人,她与音乐依然如此相配。诚如,介绍赖斯出场的美国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说的那样:“她弹钢琴比其他任何外交家都优秀,比钢琴外交家都优秀得多。” 懂得取舍,了解自己,无疑是一场成功的战役。

完美无赖范文第3篇

在自传发行仪式上,有媒体问赖斯:“你难道对父母这种近乎严酷的安排不感到厌倦也不去反抗吗?”赖斯的回答令人意外:“我没有空余时间,但我也不在乎。因为父母这样的安排,让我每天都感觉到在不停地进步。拿滑冰来说,是这项运动教会了我如何做到自控和坚韧。我非常感谢父母对我做出这种看似严酷、实则信任的安排。”

赖斯回忆说:在她3岁时,妈妈就培养她广泛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的习惯,5岁时她就能流利地读书,入学前,就已能看懂乐谱,并养成了自律精神。6岁进小学后,她始终严守校规,举止得体。一些同学觉得她做得太完美,太一本正经,但她并未因此而改变,依然我行我素。即使课余时间,她也严格按照父母排的时间表,大量阅读文学书籍,而且从来不是为了消遣而阅读。

为让她接触不同的教育和社会环境,更好地开阔视野,父母不断地让她换学校。在每个学校,父母都对她提出严格要求:“必须做拔尖生,不是比同学加倍地好,而是三倍地好。”在中学3年的每个暑假里,当别人的父母带他们的孩子去美国最大的自然公园——黄石公园游玩时,父母却从不给赖斯这样的机会,总是带她参观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我的父母很有战略眼光,设法培养我熟悉白人社会的规矩和礼仪,并且要求我做得比白人强,使得最挑剔的种族主义者对我也无可指责。”赖斯对此感慨道。

在传记中,赖斯记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她7岁那年的一个中午,父母正与她做一个大力鼠的游戏,其间保险人宾厄姆先生来家造访,但父母并未因此而停下来,而是对宾厄姆先生说:“请您先在客厅等一会儿,我们必须要和孩子完成这个游戏。”赖斯由此感到:“父母把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看得比和宾厄姆先生的任何业务都重要。他们对任何可以称得上是教育机会的事情都要去试一试——或者说让我去试一试。他们相信,教育是一副盔甲,可以帮我抵御一切,甚至可以抵御伯明翰乃至整个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正是父母这份悉心投入的情感和爱意,才让赖斯对看似严酷的作息表安之若素,并最终获得了成功,不仅成为美国第66任国务卿,而且也是美国有史以来首位居此要职的黑人女性。

完美无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依赖;生活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qualityoflifeandrelatedfactorsinheroinaddictsof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Methods266heroinaddictsreceiving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wereassessedbyusingqualityoflifescalefordrugaddicts(QOLDA);selfdesignedcommondataanddrugabuseinvestigationscaleetc.Results①ThescoresofSOwas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thepatientswhohadexperiencedlaboreducationandthosewithoutlaboreducation(P<0.05).②TotalscoresofQOLDA,PH,PS,SOandSTshowed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patientswhohadalreadyreceived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thosewithoutcompulsorydetoxification(P<0.05).③TotalscoresofQOLDA,PH,andSThad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patientswhospendlessthanorupto100RMBYuanandthosewithspendingexceeding100RMBYuaninheroinadditioneveryday(P<0.05).④Frequencyof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selfdetoxificationtreatmenthadeffectsonthetotalscoresofQOLDA.ConclusionThequalityoflifeinheroinaddictsreceiving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wasrelatedtoexperiencesoflaboreducation,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dailyspendinginheroinaddition.FrequencyofcompulsorydetoxificationandselfdetoxificationtreatmentbeforeabstinentperiodwereimportantfactorstothetotalscoresofQOLDA.

Keywords:methadone;maintenancetreatment;heroindependence;qualityoflife

海洛因依赖者吸毒行为的产生、吸毒成瘾后心理健康状况及复吸等因素很大程度受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影响。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1]。强制戒毒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证明,患者的心理生活和健康质量较差[2]。国内研究较少涉及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69例为来自广州市荔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点的海洛因依赖者,所有患者均为多次脱毒治疗仍不能戒断毒瘾的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符合CCMD3(中国精神疾病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3)中的“药物依赖诊断标准”,入组时尿吗啡定性阳性,年龄在20周岁以上;无支气管哮喘、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严重肝、肾功能损伤及心功能障碍、传染期肺结核等严重躯体疾病;无严重精神疾病史;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DA)[3]:该量表含躯体功能(PH)、心理功能(PS)、社会功能(SO)、戒断症状及毒副作用(ST)4个维度;(2)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和药物滥用情况。

1.2.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均在被测试者海洛因依赖戒断2周以后实施,在测试前向被测试者讲解测验的目的和意义,要求独立完成各问卷的题目,所有的调查均在治疗点内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测查结果进行t检验及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

269例患者中,男性25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9.26±6.20)岁,女(38.81±4.87)岁,男(39.29±6.28)岁;吸毒年限(13.93±4.88)年;吸毒方式:烫吸30例,肌肉注射30例,单纯注射236例;婚姻:未婚167例,离异32例,已婚70例;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文化56例,初中163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6例;186例曾劳教过,224例曾强戒过。

2.2海洛因依赖者不同性别的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男性与女性在QOLDA总分及其4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不同性别海洛因依赖者的QOLDA结果比较(略)

2.3海洛因依赖者有无劳教的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有无劳教的海洛因依赖者生活质量QOLDA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断症状及毒副作用等3个维度上得分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劳教的海洛因依赖者社会功能得分明显高于有劳教的依赖者,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表2有无劳教海洛因依赖者的QOLDA结果比较(略)

2.4海洛因依赖者无强戒与有强戒1次及以上的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无强戒的海洛因依赖者在QOLDA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断症状及毒副作用、社会功能等4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有强戒者,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无强戒的海洛因依赖者生活质量高于无强戒者。见表3。表3有无强戒海洛因依赖者的QOLDA结果比较(略)

2.5海洛因依赖者每天花费≤100元与>100元的生活质量得分情况比较

海洛因依赖者每天花费≤100元的海洛因依赖者生活质量在QOLDA总分及躯体功能、戒断症状及毒副作用维度上得分高于每天花费>100元,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两个分项目上得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4。表4海洛因依赖者每天花费≤100元与>100元的QOLDA结果比较(略)

2.6海洛因依赖者生活质量在QOLDA总分与相关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以海洛因依赖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吸毒时间(年)、每天花费、自己和医院治疗次数、每天注射次数、强戒及劳教次数等因素为自变量,海洛因依赖者QOLDA总分为应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强戒次数(X1)和自己治疗次数(X2)有依次进入方程,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确定标准:F>3.84选入,F<2.71排除):Y=122.144-6.295X1-2.260X2。

3讨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问题在我国死灰复燃,吸毒人数逐渐增加,国家禁毒委公布的数据,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逐年上升,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有吸毒人员78.5万名,其中海洛因成瘾人员70万名,占89%,而实际吸毒人数可能要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严重地危害患者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功能,患者生活质量全面下降。美沙酮维持治疗是针对阿片类药物依赖的一种替代性治疗方法,在国外应用较广泛[4,5],而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的生存质量能否显著改善是能否实现美沙酮维持治疗目的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干预,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

本调查研究发现,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有无劳教的海洛因依赖者生活质量比较,QOLDA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断症状及毒副作用等3个维度上得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在社会功能方面则无劳教者得分明显高于有劳教者,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曾经有劳教的海洛因依赖者存在较多社会适应功能方面问题。无强戒的海洛因依赖者生活质量在QOLDA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断症状及毒副作用、社会功能等4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有强戒的海洛因依赖者得分,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这与王垒[6]等人的研究结果,即进入戒毒所次数不同的吸毒者在5个心理社会生活质量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不一致,而与谢炜麟[1]等研究结果近似,这表明曾经有强戒过的海洛因依赖者存在较多身体、心理问题及戒断反应,社会适应功能较差。

海洛因依赖者每天花费≤100元的生活质量在QOLDA总分及躯体功能、戒断症状及毒副作用维度上得分高于每天花费>100元,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分项目上得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吸毒者不同的花费对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与方晓云[7]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推测与使用剂量较大、花钱较多、耐受量及依赖性更为突出有关。

海洛因依赖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吸毒时间(年),每天花费、自己和医院治疗次数、每天注射次数、强戒及劳教次数等因素对QOLD总分的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强戒次数和自己治疗次数有显著的影响,说明可能与患者认为戒毒和自己治疗成功的希望渺小以及社会压力过大、社会家庭支持较少等因素有关,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总之,影响吸毒者的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美沙酮维持治疗开始,就应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改善就业与生活环境、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及应用心理干预等措施,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其尽可能地回归社会,最终达到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炜麟.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者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86-87.

[2]朱伟俊,黄恩,陈雄斌,等.海洛因依赖强制戒毒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4(14):327-329.

[3]万崇华,方积乾,陈丽影,等.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84-85.

[4]KRAMBEERLL,VONMCKNELLYWJR,GABRIELLIWFJR,eta1.Methadonetherapyforopioiddependence[J].AmFamPhysician,2001,63(12):2404-2410.

[5]WARDJ,HALLW,MATTICKRP.Roleofmaintenancetreatmentinopioiddependence[J].Lancet,1999,353:221-226.

完美无赖范文第5篇

后来,我成了一个疯狂的影迷,不仅看过《纯真年代》,还知道影片导演斯科塞斯对赖德说:“你的全部能量都在眼睛里。”是的,没有一个好导演会放过她的眼睛,明媚的,黑色的,既纯真无邪又忧心忡忡,他们常常让这双眼睛占据大半个银幕,只是凝视它们就能把人吸进去。

正如片中她扮演的贵族小姐,不动声色地举起弓箭,在最后一轮正中靶心。她微笑着,像孩子一样眨着眼睛,摧毁了未婚夫与另一个女人的浪漫爱情,换来了上流社会所期待的体面婚姻。那时赖德22岁。

在最近的《黑天鹅》(BlackSwan)里,第一眼没有认出她来。她演了一个小角色,在片场只待了两周,在银幕上出现了十几分钟。那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芭蕾主角,公司强制她退休,年轻女孩们则不惜一切代价要取代她的位置。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没有用半个银幕特写她的眼睛,远远看去,她的面孔被头发半掩着,那是一张苍白的、被抛弃的情人般的面孔。有一场戏,她用一个指甲锉刺向自己曾经完美、如今却被掏空的脸颊。这些几乎就是赖德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因而格外让人揪心。此时赖德39岁。

阿罗诺夫斯基谈到他起用薇诺娜?赖德的原因:“影片中的角色的确有量身定做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想用饥渴的演员,心里不满足的人才有表演的欲望。”这个在哈佛大学读过人类学的导演想了想,又补充道:“我想让他们在影片结束时得到荣誉。”

荣誉属于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鹅》为她赢得了一座奥斯卡奖。赖德用她孤独的背影撑起了影片最灰暗的一极,这是她近几年来最好的演出。两位女演员恰好相差10岁,都是犹太人,偶像都是梅丽尔?斯特里普。

“我39岁了……”

薇诺娜?赖德身材娇小,抽着雪茄,透过烟雾能看到她完美的眉毛和着浓睫毛膏的眼睛,但她显然无法再演《纯真年代》那样的电影。

“我最近看了《死者之灵》(Spiritsof the Dead),一部1968年的老电影,简直疯狂,我是说,它破坏了所有理所当然的时刻……”她开始不停地聊那部电影。这是薇诺娜式的接受采访的方式:“每个问题你都答很多,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时间问你更多问题了。”

薇诺娜式谈话的另一个特点是,相谈甚欢时,一旦你暗示自己对她所知甚多,这段谈话就难以继续下去。她15岁时就成了男人的欲望对象,“我记得在旧金山一个叫Tosca的酒吧,一天晚上我遇到一个男人,他真的很可爱,我们聊天,然后他忽然说自己一直是我的影迷,我开始怀疑他的动机,为什么他要跟我谈话?我只想当一个普通女人,跟一个普通男人调情。”

最好跟她谈谈书,她是一个热情的图书收藏家。“我有世界上最好片里扮演一些神经质的放人。

“我告诉自己,我已经不是小姑娘了,我39岁了。我记得我年轻时,很想自己老一些,因为我总是片场里的小孩,我总是比周围的人都要小,如今我比与我一起工作的很多人都要年长,我已经入行25年,太奇怪了。”

这是年轻女人的悲剧宿命吗?她说:“被年轻的人取代,我知道好莱坞就是如此,很难找到好角色,而年轻姑娘一个个出现。我在那个年纪的时候就有人提醒过我。”

异端童年

1971年,薇诺娜?赖德生于明尼苏达州一个小镇的嬉皮士公社里,她的作家、书商和嬉皮士父母,用一条杀菌带结扎了她的脐带。蒂莫西?利里(Timothy Leary,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以晚年对的研究著称。尼克松曾称其为“全美国最危险的人”)是她的教父,金斯堡和佛灵盖蒂(Lawrence Ferlinghetti)都是她父母的朋友。她一辈子迷恋塞林格,梦想是成为一个演奇怪角色的演员。

她是个奇怪的孩子,在窗户上贴锡纸,这样阳光就照不进来,然后她把电视搬进自己的房间,只看放老电影的频道,“我想让自己与这个世界分隔开来,我憎恨所有的嬉皮运动,憎恨自己生活在一个公社里,憎恨我们总是那么穷。我也憎恨平庸,蒂莫西?利里总是说:‘向权威发问!’”

她如今的姓“赖德”来自爵士乐手米奇?赖德(Mitch Ryder)。当经纪人打电话给她父亲,问他想在演职人员表里怎样写女儿的名字时,他正在听这个乐手的歌。她本姓霍罗威茨,是俄国人,祖父母那辈来到美国,从而躲避了大屠杀,但大部分亲戚都未能幸免。

异端的身份和忧郁的暗调构成了薇诺娜的童年。导演大卫?塞尔策(David Seltzer)说,“她的出镜是我从未见过的,她有内在的生活和张力,她嘴里说出的台词都与她的眼睛相矛盾”。他让13岁的赖德在《美国小子》(Lucas)里像小鸟一样穿过一群喧闹的十几岁孩子,面无表情地说:“嗨,你暑假过得怎么样?”

然后是蒂姆?波顿的《哗鬼家族》(Beetlejuice),她一袭黑色、面孔苍白,手里拿着相机出现在镜头前,与几个鬼魂成了朋友,对势利的父母抱怨说:“我的生命就是暗室,一个巨大的暗室。”这个角色成了郁郁寡欢的哥特女孩的先锋――比《暮光之城》(Twilight)里的贝拉早了20年。

这似乎是一个征兆,此后她参与的每部影片都带来一种流行文化,或者说,赖德走到哪儿都带着流行文化:MTV一代、朋克文化、哥特文化……她的成功像旋风一般。在接下来的五年拍了九部电影,每一部都成功。

她得到这一切,好像全不费工夫。她的大眼睛平静地注视着镜头,小小的身躯上套着端庄的普拉达套装,试图向他人证明自己的成熟。她拒绝拍裸戏,自己挑剧本,想演什么就演什么。尽管如此她还是太忙碌,甚至不得不在最后时刻退出《教父3》,将角色让给了导演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

25岁时,她的片酬已经达到了400万美元,是好莱坞最有钱的女人之一。她在旧金山和洛杉矶拥有两套豪宅,开崭新的梅赛德斯

奔驰,对来自米兰的昂贵服饰情有独钟。曾经只有17英寸的腰肢,也被曲线填充得更有女人味。

她开始涉足幕后工作,《小妇人》(Little Women)和《惊情四百年》(Dracula)都是在她的斡旋之下完成的,前者为她赢得了一个奥斯卡奖提名,她当制片人,得到了好几本书的版权,然后自己雇编剧,委任导演。

那时是20世纪90年代的转折点,诡异的、独立的,或随便某某主义的东西,只要在聚光灯下一闪,就会迎来大量拥趸。赖德明亮、脆弱、渊博、无神论,符合一个完美明星的一切要求。摇滚乐手以她的名字为歌曲命名,她则与之约会以

示回报。她与摇滚明星们走得很近,与薇诺娜传绯闻已经成了一支乐队出道和走红的方式之一。当时有句名言:想在摇滚乐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两种方式:第一,跟科特妮?洛芙(Courtney Love)成为宿敌;第二,跟薇诺娜?赖德上床。

她在一次首映礼上遇到约翰尼?德普,两人的关系在小报的吹捧下愈演愈烈,他们坠入爱河,德普有了个新文身。

失落的x一代

“他们的成长赶上了一切都乱糟糟的年代,从政治到环境、臭氧层空洞、高离婚率、艾滋病,他们没有任何方向,也没有人帮助他们找到方向。”兰兹勒?贝克汉姆说。

安?费舍曼则认为:“这一代没有从家庭、宗教或政府那里得到支持。所以他们非常渴望有家的感觉。”

他们说的是“X一代”――1990年《时代》杂志给出了这个概念,将1965年到1977年出生的4800万美国人聚合在这个定义之下。薇诺娜?赖德,可能是与“X一代”联系得最紧密的女演员,她在上世纪90年代演了那么多冷嘲热讽、对刻板的中产生活充满恐惧的角色,她依然很红,这是时代的选择,或许也是她本人的智慧。

1999年,一个世纪即将结束,赖德给出了《移魂女郎》(GirlInterrupted),她亲自买下了这部苏珊娜?凯森(susanna Kaysen)在精神病院写的回忆录的版权,花了六年时间才完成影片,然而安吉丽娜?朱莉,只花了不到两分钟就抢走了全部风头。她扮演的那个有点粗野的性感女郎,通过不穿内衣和毫不畏惧的表演,赢得了奥斯卡奖。扮演主角凯森的赖德,却被人忽略了――她叼着香烟,写怒气冲冲的日记,好像就是赖德本人的化身,却又好像太酷了,酷得不属于任何地方。

然后是2001年12月,她被捕了。在贝弗利山的萨克斯第五大道,她偷了价值6000美元的Gucci和Marc Jacobs。她最终被判罚款1万美元以及480小时的社会服务。她依然是时代的标志:历史学家将之记载为“9?11”之后第一起名人犯罪。

更糟糕的事情发生在2002年,一位注册名为朱尔斯?卢斯曼的医生被加州医学委员会吊销了执照。一次调查发现,他违反规定将一些管制药物开给一些电影圈的人,其中就有薇诺娜?赖德。在一次采访中,赖德将自己的行窃行为归咎于服药过量后的神智不清。

世界弥漫着物质的气味,X一代赶上了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平面直角电视,869美元的带有配套女用阳伞和婴儿尿布袋的超大型婴儿车,Treo牌电话,Miele牌洗碗机,闪光的DuaHt牌烤面包机,薄荷色的Marc Jacobs手袋,SigersonMorrison牌鞋和路虎越野车。他们个个都是购物狂,可是精神专家们却认为,他们只是通过强迫性地补偿购物填补对失落童年的向往。

当赖德还是个孩子时,她就半开玩笑地抱怨自己“像孩子一样被惊吓,却像成人一样工作”。没人在意她20岁出头就崩溃过。那个把自己关在透不进一丝光的屋子里,疯狂地看黑白老电影的女孩,其实只想成为一个演奇怪角色的演员,就像《哈洛与慕德》(Harold andMaude)里热爱死亡的79岁老太太慕德。

死亡、黑纱、灵车、甲虫、鬼魂和古堡,她演了那么多阴郁的电影,核心却都是爱,用讽刺得近乎冷漠的方式渴望爱以及被爱。《哈洛与慕德》的结尾,哈洛,一个20岁的男孩,向80岁的慕德求婚了。而薇诺娜?赖德,曾经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孩,却只用阴郁的角色换来了绯闻和Gucci。

“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很难不叛逆。”她说。服药丑闻后,薇诺娜?赖德在公众视野里消失了四年,正式宣告了薇诺娜时代的结束。四年,在好莱坞相当于四个世纪。

“我还没有厌倦”

福克斯的主席汤姆?罗斯曼(TomRothman)曾经盛赞她:“从未见过如此完美的女演员!”导演理查德?本杰明(Richard Benjamin)说:“我从没发现她在表演哪个角色,她就是角色本人,站在那里,会呼吸。”《滚石》说:“薇诺娜?赖德会表演吗?问出这种问题的人都是傻瓜。”这类话可以编出一本书。但事实是,她确实逐渐被人遗忘了。就像我那张打印着她定妆照的A4纸,被压在抽屉底下慢慢积灰。

有时在某部小成本影片中看到出演某个配角的她,人们甚至会惊讶地去查演职人员表,试图确认那个滑稽的女人是否真是薇诺娜?赖德。她则坐在那里,自我惩罚般地让自己远离时代潮流,尽管她曾是一个完美的优质女星样本。现在的流行文化让她感到困惑,她不知道谁是贾斯汀?比伯,正学着用iPhone,开口仍是“我记得一本书里说……”

或许你应该再去看看《黑天鹅》,看看片中那个着睫毛膏的女演员的残骸。或许你应该去重看《纯真年代》,那个时代的纽约,豪华的宴会大厅,一年365天有364天都是紧闭着的,当繁华散尽,水晶吊灯蒙上灰尘时,你会忽然不知道这些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