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科类专业

工科类专业

工科类专业

工科类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农业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20-02

“农业工程”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学者提出来的,1963年美国农业工程学会对农业工程学科的定义是“一门应用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特殊的工程科学”。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对农业工程的定义不断进行归纳总结。近年来,随着对农业工程内涵的不断加深和拓宽,对农业工程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农业工程与生物科学的融合是国际农业工程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紧随世界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脚步,农业工程教育目标也由原来的“深窄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转变为综合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从而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为例,提出了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建议和举措,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应义斌等非常全面地总结了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新兴学生生物学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冲击着传统学科;其次是我国农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要求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工程专业技能,还需拥有农业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应具有较强的统筹规划和沟通能力;再次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农业工程面临着来自工科类院校的竞争,尤其是在招生和就业上存在困难,导致办学效益低、投入少开支大。可见,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2013年更是锁定农业科技。这些文件中多次提到农业工程方面的问题,并明确地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表明了国家对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工程方面技术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二、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受苏联模式影响,中国的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不够全面,对它的“综合性、边缘性”认识不足,专业划分过细,形成了窄深型的专业体系。虽然后来有所调整,但目前学科间的交叉度仍旧不够。同时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不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视野,使得农业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再加上我国特有的轻农思想,学生选择这个专业方向往往并非心甘情愿,从根本上缺乏为“三农”事业服务的意识。同时,为了迎合就业,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大多偏重于工程类专业,导致学生们关于农业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掌握本应该具备的农业科学方面相关的知识。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探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下设的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上都有博士点和硕士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包括农业水利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相关的工程类本科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都能直接进入对应的农业工程类硕士点进行深造。本着立足西北、放眼全国的方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工程类人才,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以及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创新实践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由于地处杨凌,学生缺乏与其他高校在校生的有效沟通,以致没有形成全面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上述偏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低,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不强,毕业后进入农业工程类学科继续深造的意愿不强。针对以上

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引导学生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就当前而言,涉农专业的就业情况确实难尽人意,尤其是涉农的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看到其他高校相近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容易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时,经常会有抱怨,且因为这些工作的就业环境相对舒适,从而一心向往这些工作,进而引导学校往这些纯工程类的靠近,就出现上文所提的低不成高不就现象了。尽管如此,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这个可以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就业情况看到,例如美国的john deere、日本的yanmar等,都是很不错的世界著名企业,但前提是学生得有为农服务的意识。因此,可以从学生一进校门就给他们灌输为农服务的意识,通过合适的方法让他们对农业有个正确的认识。

2.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扩大,有计划设置了新兴专业,调整、改造、拓宽原有学科专业结构,例如从我校目前的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整体来看,有机械制造,也有电子电信计算机等,但缺少一个中间的连接过渡专业:自动化专业。同时使专业向综合方向发展,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增强人文社科类的教育,优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同时,专业课可以多开一些农业和生命生物方面的课程,从而有望实现专业课的综合化。此外,还可以增设涉农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选课平台。

3.以教学团队为依托,改革教学方法。教育需要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考虑到人才培养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可以通过整合教师资源,组建“研究型”、“工程应用型”两个不同特色的教学团队,并采取多种措施,同时提高两个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为农业工程类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研究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科研能力强、科研项目多的高水平教授和青年教工组成;“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实践能力强、技术推广水平高的教授、副教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力度,建立学生双导师制,与企业联合培养,并通过以工程应用为核心的训练和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完善校内转任教师到相关产业或领域一线学习交流,以及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建设“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同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灌输式知识传授方式在众多高校占有较大比例,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单调死板。实践证明,这种知识传授方式不利于培育人才培养。为此,改革教学方法就成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互动性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从工程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式、自学讨论式、问答式、角色换位式等多种既有明确目的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倡导自学,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捕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也在积极地进行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以上几点探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锡文,区颖刚.对发展农业工程教育的思考[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11):223-225.

[2]应义斌,赵文波,郭亚芳,等.浙江大学农业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9):43-45.

[3]王艳锦,王振峰,张全国,等.农业工程本科教育实践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68-70.

[4]黄玉祥,陈军,朱瑞祥,等.农业机械类本科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3,(3):44-49.

[5]成善汉,杨好伟,周开兵,等.高校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9,(3):33-35.

[6]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z].(2012-02-01)新华社.

工科类专业范文第2篇

摘要: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要想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翻译人才,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要紧跟时展的要求,对自身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要坚持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并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了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现状,主要研究了其课程定位和课程建设等问题,并针对客观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理工科类院校 英语专业 翻译教学 特点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 0 0年)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十几年的实验、实践证明,这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是符合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的。尤其是随着21世纪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对外交流的加强,国家、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是仅仅要求他们掌握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译,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其它专业知识相结合,能够灵活运用与变通,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

翻译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能课,涉及到学生的英语词汇、语法、语言知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汉语水平等等, 可以说是除了听力和口语表达之外的各种语言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至少有 185 所理工科大学设有外语专业,毫无疑问,它们也同样是培养外语人才的重要力量,然而,客观地说,到目前为止,翻译课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翻译课教学现状分析

1.优势

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优势还是有的,因为学校的跨文理工的多学科知识氛围比较浓厚。

(1)文理工多学科,背景知识丰富

理工科类院校多学科的知识氛围浓厚,这一点从客观上来说,扩展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视野。一般来讲,理工科类院校以理工科专业为主要特色,同时也设置一些其他的包括文史类在内的专业,这样一种情况无疑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文理工的多学科文化背景。通过选修课、课外活动和讲座,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一些跨文理工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甚至与本校的特色专业紧密相关的一些翻译材料也会被教师引入到翻译教学中来,这些材料密切联系实际,实用性更强,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翻译课堂只采用单纯的语言文学类翻译材料的不足。

(2)教师与时俱进,学生耳濡目染

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历史至今只有较短的 20 几年时间,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年轻化,思想开放,与时俱进。一方面,他们熟悉现代教学技术,对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录音、录像、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等课件的使用能够很好地把控。另一方面,年轻教师在年龄、心理、个性上与学生较接近,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有亲和力,学生愿意接近他们、咨询他们,和他们进行交流,进而协助教学活动更好地展开。而年轻教师也相对愿意接受学生的意见,这样,从客观上来说,可以及时得到许多真实的教学反馈。

另外,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以理工科为主导,注重实践的环境中,也会培养起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习和提高翻译技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翻译也是一种实践,须多译多练多实践,才有可能培养出良好的翻译直觉与能力。

2.劣势

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也有其不足,主要反映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材特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

(1)学科基础薄弱,人文底蕴不足

理工科类院校的外国语学院由于建院时间不长,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学科建设有待提升,与教学相关的硬件设施还不太完善,相关的英语期刊和图书不太齐全,国内外英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获取渠道狭窄,学校人文领域的讲座及活动缺乏。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外语类院校与老牌文科院校相比,就显得人文底蕴不足,在这方面处于劣势。

(2)师资力量不足,仍需补充人才

一般来说,翻译课的教师在承担翻译教学任务的同时,多数还承担着其它的教学任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创新,会影响翻译课的教学质量。特别是理工科类院校的外国语学院建院时间短,师资力量不足,能专门从事翻译课教学的教师更是有限。同时,缺乏具有扎实的跨学科知识的教师,来讲授翻译课,甚至无法将学校的一些优势学科跟翻译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3)教材缺乏新意,特色有待加强

翻译教学应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然而,目前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课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点。它们大多仿效外语类院校,采用传统的翻译教材,以文学翻译为主,教学示例亦比较陈旧。换句话说,这些教材没有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会较多地从事如经济、科技、广告、商务等实用性翻译工作,所以,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理工科类院校在利用本校的优势学科背景,组织教师编写跨学科的特色翻译教程,形成自己的体系,突出特色方面有待提高与加强。

(4)教学模式单一,需要大胆创新

目前我国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归纳总结较少,针对具体语言的就事论事的讲解较多,‘授鱼’多而‘授渔之法’少。”教学理念较多的是简单仿效外语类院校和老牌的文科类院校,缺乏自身特色,无法形成竞争优势。翻译教学模式落后,多数采取纠错法,即教师先讲解一些翻译技巧,然后由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翻译练习,教师再进行讲评,虽然偶尔穿插一些小组讨论、学生互评等活动,但总体上说,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发表意见和讨论的机会相对较少。

(5)课程设置欠妥, 无法满足需求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的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学”与“用”严重脱节。由于对翻译教学存在着“认知上的欠缺”,不少翻译教师并没有认真考虑市场需求,没有更多地、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翻译技巧训练,很明显,这种做法与服务作用日趋明显的实用翻译是脱节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课程设置若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就会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

三、课程定位

理工科类院校应结合本校跨文理工的学科背景优势及社会发展趋势,准确合理地定位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

1.以市场为导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些新兴的语言服务行业,如技术写作、编辑排版、多语翻译等等,已经进入到翻译企业的业务范围之中。翻译企业的员工,尤其是职业译员,要想完全胜任这些工作,适应市场的需求和要求,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掌握一些过硬的翻译技术,如机器翻译、翻译记忆系统、术语管理系统、本地化软件工具等等。据此,理工科类院校在定位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实施具体的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设置传统的口、笔译课程,更要设置翻译技能和翻译管理策略等课程,即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实现从原来的服务于英语教学到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的转变。

2.以优势为特色

目前,本着建设复合型院校的指导思想,一批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也在蓬勃发展,逐渐走向完善与成熟。各大理工科类院校应该基于自己独特的理工科专业和行业背景,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注重科技翻译特色教学,设立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翻译课程,从而为培养有特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做出贡献。

四、对理工科类院校翻译教学的建议

针对以上所说的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可以从师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状况会直接影响翻译教学的质量,所以,加强师资建设是目前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师资建设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呢?第一,要在专业知识方面对教师加强培训。学校可以鼓励外语教师多参加国际、国内举行的各种与翻译教学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也可以邀请翻译方面的专家来学校定期举行讲座,为教师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教学经验的环境。第二,要拓展教师的应用型学科知识。理工科类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要有更强的“行业意识”,懂得在翻译教学中融入和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跨学科知识,尤其是跟学校的主打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

2.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以教材为依托,由于很难找到理想的翻译教材,那么,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大纲自编适合专业教学的翻译教材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这样的教材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体现一个学校的特色。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一些与本校主打专业相关的翻译训练,如,科技英语文献的阅读和检索、应用文体学、电力、能源等等,所有这些内容都可以使翻译教学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也更能突出翻译的特色行业优势。另外,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人文知识相对比较缺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在教学内容上多增加一些人文、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此来扩大学生的视野,这些对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3.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越来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这些越来越成为每个教师的努力方向。

在翻译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亟需改进。翻译教学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指导者、组织者。这些教学方法都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评议中,可以尽量让学生互相评议,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有时,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翻译材料,然后,师生一起共同探讨最佳译文。对敢于尝试新方法的教师来说,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问题式学习”来进行翻译教学。“问题式学习”的核心理念是以“翻译任务——问题求解情境”为中心,以问题求解为主线,实现了教师、学生与翻译任务三者之间的平衡。教师通过创建以真实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或仿拟的翻译活动体验真实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就拿科技翻译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翻译案例,让学生去实践,去练习,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发挥指导作用。译者可“根据翻译情境和目的建构翻译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形成专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获得智力启迪和实践真知。

4.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概念,即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根据教育部2000年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笔译)的描述,“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翻译课在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充当着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此乃传统的教学翻译(Teaching Translation);另一方面,应该指出的是,在翻译教学中,也应重视学生翻译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此乃翻译教学(Translation Teaching )。让·德利尔认为,“教学翻译是指为了学习某种语言或在高水平的实践中运用这种语言和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体而采用的一种方法。”而翻译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习语言而进行的活动,而是要学习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如何运用语言传递具体内容。张美芳认为“前者是通过翻译练习来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这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后者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其主要任务是系统地介绍翻译的基本知识,训练初步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虽然语言能力是翻译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具备语言能力又并不代表着可以进行翻译实践。显然,传统的教学翻译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和未来就业市场的需要。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设置应该是介于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之间的,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也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翻译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翻译人才,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对自身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要突出本校特色,突出本校优势,紧跟时展的要求,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上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不断改革和创新。果真如此,理工科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势必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5

[2]庄智象.翻译教学研究与改革[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3]吴春梅. 论非重点大学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定位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84-85

[4]穆雷,杨冬敏.从翻译企事业员工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57-60

[ 5]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 J ] .中国科技翻译,2005(1):51-54

[6]罗世平.也谈21 世纪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界,2000(3)

[7]杨晓华.基于问题学习的翻译教学研究——以MTI文化翻译课程为例[J].中国翻译,2012(1):35-39

[8]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 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中国翻译,2011(1):46-51

[9]让·德利尔.孔慧双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0 ]张美芳.中国英汉教材翻译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0

作者简介

张晓翠,女,河南省长葛市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工科类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困境;发展途经

作者介绍:文雅(1986-),女,江西南昌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音乐学教育;杨婷(1975-),女,湖南长沙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华东交通大学校立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对我国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发展途径的探讨”(编号:14YS02),主持人:文雅。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2-0092-05

近年来,国内教育体制的逐步转变直接造成了综合类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性学科等新兴学科相继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各类大学相继设置了能够与之相互支持的艺术类学科和专业。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专业课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成为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一大特色。在综合性大学中,不少理工类院校处于在原有强势学科的基础上衍生出相关艺术学科专业,其办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理工类院校传统学科的专业教育对于解决现实的问题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优势,然而,在面临出现知识体系无法解释相关问题的困惑时,艺术教育所培养的感性认知能力通常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工科类院校开设艺术学科专业,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是期望学生利用从艺术教育中获得敏锐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为专业学习研究提供动力和源泉。其次,根据理工类院校自身发展的的学科特点和需要,开办艺术类学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对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补充,从客观调整文理学科的比例,优化学科结构,形成学科之间的互补与交叉性。再次,工科背景下艺术学科的办学模式在专业教学、学科发展及建设等方面更易于开拓新的思路,创建学科品牌,为其在艺术教育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方式根据时代的变迁正在发生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体制已逐步向素质教育体制倾斜,在理工类院校开设艺术学科专业是我国对创新型复合人才的素质教育要求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必然结果。然而,目前虽然大部分理工类院校都成立了艺术学院(系),开设了相关的艺术学科专业课程,但是,随着近年来生源的减少以及人才市场的饱和,理工类院校背景下的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正面临严重的困境。大规模理工科院校重复建设艺术专业,使其尽管在建设规模与教育模式上有所区别,但大多数的院校在学院系部设置、教学手段、师资来源、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这些矛盾一方面直接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如何探寻破解之道,走出理工类院校艺术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尴尬困境是目前艺术学科专业教育相关人员急需思考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国现行的艺术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目前基本上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自1952年全国进行一次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从综合性大学设置的艺术学院中拆分出来的单科艺术院校,如: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另一种是改革开放以来,以1983年厦门大学设置艺术学科,开办艺术专业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成立的艺术学院。如:1997-199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相继成立艺术学系或艺术学院,随后,2001-2005年,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也陆续成立艺术学院。至今为止,除中山大学之外,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都成立了艺术学院或开办了艺术专业。

在上述的第二类院校中,不少综合性大学都是工科类作为强势学科的理工类院校。原本,在理工类院校开办艺术学科的初衷是处于学科结构优化及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然而,由于理工科院校长期以来受到“重科学,轻人文”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艺术学科的建设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艺术专业的从属地位,直接影响了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进程。目前,理工类院校背景下的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点困境。

(一)办学定位模糊不清

学科办学定位则与学科所在地域的相关资源、社会人才需求和所在学校师资特色、科研力量相关,它确立了学科培养什么类型人才、怎么培养、培养目标等。理工科院校开办艺术学科从动机上来看主要有两点:一是出于学科结构的优化,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二是“艺考”带来的丰厚利润可以作为学校增长经济收入的一种方式。对于理工类院校来说,艺术学科的建设首先是定位于为理工类专业服务的附属地位,其价值在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履行艺术教育的社会职责。

目前,国内大部分理工科类院校的艺术学院(系)的学科建设在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专业的艺术学院并无差异。比如:理工科类院校的艺术学院(系)课程设置的参照对象往往是专业艺术学院。这样直接的影响是使其学科专业很难依托于学校的优秀资源摆脱专业艺术教育体制带来的弊端,尤其在课程设置上会出现严重的混乱局面:课程体系不合理,各门课之间难以形成一定的关联性,无法设立出属于本校特色的艺术学科专业。学校的办学定位与艺术学院(系)定位的不相一致性,是一些院校的艺术专业迷失办学方向的主要因素。

(二)专业发展受到限制

理工类院校开设艺术专业的动机及定位的困惑,直接反应在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国内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的设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一的艺术设计专业为主要学科专业所成立的艺术学院(系),一般来说,在专业的设置上通常由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作为主要专业方向。如: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的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他们最早源于学校原有的建筑学科。第二类是由综合性艺术学科专业所组建的艺术学院(系),如笔者所在的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理学科为主的学校,2006年从原有土木学科分支出环艺设计等相关专业,与人文学院分支出的音乐学专业共同形成了艺术学院的主要学科专业方向。以目前艺术学科专业设置的比例上来看,相较于音乐学专业,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大多是从机械类相关学科衍生而来,因此,在各大理工科类大学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较大规模。

事实上,艺术专业自开设于理工类院校之后,便受其院校和原有的教育体系的制约。一方面,在工科院校中,由于艺术学科专业不是传统优势学科,也不是重点专业发展方向,加上专业的设置常常由筹建艺术学科专业的专家根据自身所从事的学科角度出发进行建设和管理,因此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及办公场所等诸多环节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另一方面,社会认知度、师资来源及学生就业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艺术科学专业的办学理念。从招生方面来看,理工类院校的艺术专业招生在生源逐年减少的状况下还要与专业院校争夺生源。而在就业方面,由于理工类院校艺术专业设置的社会认知度不高,难以与专业院校相抗衡,再加上目前市场的人才过剩的局面,使得艺术学科专业在人才输出上一开始就面临严峻的形势。这内外两方面因素正逐步影响其专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开办的艺术学科专业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后,由于无法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艺术学科,已出现了逐渐衰败的困境局面。

(三)师资配备结构失调

武汉大学表演研究所所长彭万荣先生在《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对2008年重点综合性大学艺术师资做了一个初步的数据统计。数据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综合性高校的艺术学科专业教育师资在总量上存在这明显的不足,尤其是艺术学科带头人的普遍匮乏,严重制约了所在大学艺术专业的长远发展。实际教学需要与教学评估需要是目前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师资压力的主要来源。前者是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运作,后者则是从师资结构上来考核专业办学的规模[1]。

相对其他传统学科,艺术学科在国内的硕士和博士点为数不多。目前,大部分理工科类院校已成立了专门的艺术学院或机构,但是,在师资来源上与一般专业院校并无差异,并且在学历和职称上也普遍偏低,造成了师资配备在学历结构上的不合理。与此同时,作为教学的主力,年轻的讲师和助教在教育观点和意识上能够为艺术学科专业注入新鲜血液,可是,由于年轻教师大多数为刚走出校门的年轻学生,在教学经验上严重不足,而自身业务能力也难以担当与其他专业相匹敌的学科建设的重任,因此年轻的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没有归属感,从而引发一些潜在的问题。

当然,为了完成教学评估或学科建设工作,大部分理工类院校也会对师资结构进行调整,通常采用的办法是高薪从兄弟院校引进与艺术学科专业相关的教授或专家,或者是直接将从事相关专业实践活动的专家经过岗位转换成为高级职称。这样的做法虽然扩大了高级职称教师队伍,弥补了师资年龄结构上的缺陷,但是,前者由于年龄偏大,容易产生对学科知识补充和缺乏热情与动力的问题,后者则是因为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使得转岗教师无法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性质,准确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此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长期以来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艺术学科专业发展中具有强大的话语权,甚至可以左右着其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也就为其长足发展埋下隐患。

(四)教学管理难以进行

由于学科背景不同,理工科类艺术教育与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在办学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办学形态和办学模式。理工类院校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构和机制,同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就艺术自身的创作和艺术教育而言,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艺术学科专业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在教学管理、课程编排、教学评价等方面与学校自身的管理模式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我国艺术学科专业长期以来所执行是专业艺术学院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如果硬性的将艺术学科专业的教学管理嫁接到理工类院校上,也就加大了管理机构的工作难度。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理工类院校已经意识到过于理性的管理模式和政策在客观上对艺术学科专业的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在努力探寻艺术学科专业特殊性与理工类院校原有的规范性相结合的教育管理,而至今通用的办法一般是实施院校两级管理,下放部分管理权力到艺术学科专业,同时给与一定的政策倾向性,但是,从目前所产生的效果来看,这种方法仍然无法从本质上解决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困境。

二、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未来的发展途径

加强艺术学科专业特色与创新教育是我国各大高校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作为理工类大学也必须同样思考如何利用自身办学的优势,改进和完善目前艺术学科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形成学科专业品牌。笔者基于当前理工类艺术学科专业教育现状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前艺术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未来发展途径提供几点建建议。

(一)明确学科办学定位

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艺术类专业只设置在特定的艺术院校内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利于多学科交叉和互补的办学思想。在理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的设立所体现的办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担推动所在高校素质文化教育的角色,二是依托于高校办学特色,优化学科结构。

首先,从承担推动所在高校素质文化教育的角色来说,艺术学科专业的开设首先要突破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大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本着培养高校复合型人才的理念,对理工类大学生进行艺术学科专业中的通识性教育。例如成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针对全体学生在艺术设计或音乐审美等学科进行常识的普及性教育。另一方面依托艺术学科专业教育的平台,积极开展艺术技能培训,承办校园艺术文化活动。比如以艺术学院为承办方,艺术专业学生社团为主体,策划和举办类似于“艺术文化节”等相关艺术展演活动,既可以推动工科院校人文环境的发展,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其次,从优化高校学科结构的角度来说,理工科院校艺术学科专业的设置实际上是国内交叉性学科兴起的必然产物。因此,在艺术学科的办学定位上,必须重视其学科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地区结构,一定要依托于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利用学科交叉的背景,培养创新型艺术专业人才以适应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具体的措施主要有:(1)专业设置以高校自身强势学科作为支持,创建学术品牌。如在交通类工科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开设通常是源于土建、机械等工科专业(如作者本人就职的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最早源于土建),从学术积累和学识品牌的角度考虑,其学科建设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必须与交通领域紧密相连;(2)在教学体系中,不仅要重视艺术学科专业中,同时也要重视相关学科诸如:文学、美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应区别于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中单一的专业教育,强调其它交叉性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并将相关学科知识纳入必修课程体系。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一直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单方面的灌输式、示范式、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要求。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将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向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艺术表演和设计型,主要方向是培养艺术家,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北京舞蹈学院及地方性专业的艺术学院开设的艺术表演和设计专业。第二类是艺术教育型,主要方向是培养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教师,如诸多师范高校所开设的艺术学科专业。第三类是消费市场型,主要是培养商业或市场流通领域的专业人才。在这三类人才培养方向中,第一种类型较为集中,第二种类型较少,第三种类型几乎是空白,而这一类专业的人才正是目前社会急需的,也是理工科类大学艺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由于它主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探索消费者、(艺术)商品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经济、技术、社会、人文等方面,因此在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上必须区别于前两类。

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该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依托于理工类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在注重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理教学理论、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避免传统夫的灌输式、示范式、教师主导式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与课程讨论环节,形成教与学的互动。二是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目前,国内市场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例如技术型、管理型、交通型等等。因此,错位培养艺术学科专业人才,是理工类院校可以考虑尝试的途径。具体的途径可以是在尊重基本的艺术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将艺术策划、艺术传播、艺术营销等新型应用门类作为主要教学研究内容融入艺术学科建设,同时以案例调研、专业实习和媒体技术运用作为特色教学手段,依托于学校资源,与国内外知名学院、艺术团体及公司建立广泛交流合作,积极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部门,如各级政府文化芝术管理部门、各类艺术院校教育管理部门、各类表演艺术团体、设计公司、影视业、演出公司、群艺馆等部门输送优秀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三)调整教师配备结构

理工科院校艺术学科专业教育大部分由于学校办学起步晚,经验不足,而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开设专业又较为全面,包括有艺术设计专业、动画设计专业、艺术管理专业、广告策划等专业同步进行使得师资队伍建设无法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需求。大部分理工类院校的艺术专业师资力量受到专业特点的限制在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别。为了能在理工类高校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中形成合理的阶梯式师资结构,必须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两方面双管齐下。

出于实际教学和教学评估的需要,理工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教育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着重于建设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则是在师资结构的角度上考虑办学的规模和学科建设方向。因此,从兄弟院校引进具有高职称的教授、副教授,在职称评审政策上区别于工科专业要求,根据专业特色给予一定的政策倾向性,加大力度培养本校讲师、助教,使其合理师资年龄结构在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上合理搭配等,都是调整师资结构的良好途径。

此外,根据理工科类院校的艺术学科专业特色的多元化特征,针对“本土”艺术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一来在科研上易于形成综合性的专业团队,完善学科的发展;二来在教师实践教学中,利于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的学习能力,使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能够精密结合,发挥最大的作用。

(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这里所提的综合管理水平一是教学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的保证方面,二是学科建设的科研管理水平,主要针对科研团队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科建设产生的影响。

艺术专业原本属于应用型学科,然而在理工类院校背景下其学科的建设是无法避免其教学型和研究型的特点。从教学管理上来说,长期以来,由于学科特性,艺术学科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形成了自由化、随意化的倾向,教师教本的老旧,随意教授内容,更改教学时间,学生自由散漫,迟到旷课及上课睡觉等陋习已普遍存在。原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教学活动,常常被分解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单位。为保证艺术学科专业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上,需要严格按要规章制度落实日常教师的上课、调课、听课和查课工作,对于教学事故要查明原由,公平处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应该形成相匹配的联动机制,共同了解和管理学生的上课情况。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需及时记录学生的考勤与课堂教学情况,并同时将相应问题反馈给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辅导员及时对学生做相关工作。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互协调,通过高效、严格进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十年来,综合性大学在艺术学科建设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日渐隆厚,甚至在学术研究领域可以与单科艺术院校并峙,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推出了不少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而越来越多的艺术界学术精品、学术大师相继在综合性大学中产生,从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取得这样的成果与他们学术团队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工科院校背景下的艺术学科专业建设可以借助其严密、规范、有序的学科,逐步由个体创作的状态转为集体合作的模式,以依托和抱团发展的方式提高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注重学术及品牌创立,并最终以团队的形式为工科类院校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其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工科类专业范文第4篇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3115)

作者简介:赵志舟(1971- ),男,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河流动力学与航道整治研究,(E-mail)。

摘要:专业课在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适合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结构是进行工科专业课程深层次教学改革的需求。文章以港航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航道整治为例,在教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总结了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改革措施及实践经验。采取“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符合教学要求。

关键词: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8505国家水运交通战略发展,急需大量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港航专业人才。文章以港航专业核心课程航道整治为例,探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结构现状与改革措施。航道整治为港航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航道维护、滩险整治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课程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课程组承担了部分相关教改课题的研究,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开发研制了多媒体课件和课程网站,提高了航道整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但同样存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弊病。多年来,国内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并没有大的突破,问题在于只注重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1]。如何利用、改造现有优质课程资源,采纳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结构,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是进行课程深层次教学改革的需求。

一、教学结构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 教学结构的概念

教学结构[2],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的稳定结构形式。它将直接反映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活动进程。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问题,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则不一定会触动这类根本性的问题。可见,教学结构的改革是更深层次的改革,教学结构改革的意义更重要,当然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二)教学结构的划分

围绕教学系统4个核心要素的关系可以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媒体为中心”“主导一主体”等不同类型的教学结构。

(1)“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在中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至今仍占据着统治地位,一方面由国情发展的客观性所决定,另一方面与其所依赖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是分不开的。

“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学习理论和以奥苏贝尔理论为代表的教学理论。此类教学结构有较高的教学效率,但缺点在于学生被动学习,主体意识丧失,学生的思想僵化,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赵志舟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结构改革的思考

(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其主要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上,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担负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职责,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创新精神,最终使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教育中造成的影响不够令人满意,只是在实现认知发展目标时有优势,在实现情感发展目标和简单技能训练目标时,远不如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自20世纪 90 年代末到21世纪初,美国的教育质量特别是基础教育质量出现明显滑坡,被认为是奉行乔纳森等建构主义理论的结果[3]。

(三)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南国农先生指出,当前教育技术理论建设方面存在名称、定义、定位、起点、理论体系问题,虽经多次讨论,并未最后解决[3]。近年来国内对 “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概念存在分歧。

提倡“教学结构”的学者主张教学结构比教学模式对教学变革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并认为“教学结构是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是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 [1-2、4-5];反对者认为“教学结构”的提出给教学实践造成了混乱,故应该继续使用“教学模式”概念[6-8]。

朱永海[9]从汉语构词法的角度指出了两者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概念,并着重利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时空思维框架和传播学角度分析了“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是一对系统时空范畴,提出教学结构指教学要素在空间上静态的排列组织形式,从而形成稳定的静态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指教学要素在时间上的动态展开形式,从而形成稳定的教学活动进程。教学结构孕育着教学过程,教学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教学过程的改变;教学过程包含和体现着教学结构,教学结构向教学功能的转化必须借助教学过程才能实现。另外,教学系统要素在同一空间状态对应着不同的时间过程,因此,相同的教学结构可以对应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航道整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1)目前港航专业课程教改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多从教学过程的不同要素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仍没有改变,没有形成4个教学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结构。

(2)教学设计仍以教师讲述为主,虽然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课程网站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媒体教学平台情境创设质量、网站扩充性教学资源的构建、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功能等还有待提升,对问题性教学的重视不够。

(3)总体来看,第7学期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学生复习考研、找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明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效果。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4)理论课教学为32学时,且行课时往往遇到国庆节等假期,实际的教学学时进一步缩短。为保证教学时间,应采取弹性、灵活的教学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5)从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已经具备工程水力学、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等先行基础课的基本知识,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但由于工程水文学没有进行大作业或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对河床地形图的读图能力较差,图形、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较差,缺乏对河床演变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因此,应增加实践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6)实验教学虽然开设了验证实验、综合实验项目,但目前实验教学仍以教师演示为主,存在学生走过场的现象。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较差,虽然设置开放实验室项目,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7)普遍存在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需改革航道整治课程考核方式,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理念

(1)改变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进程符合港航专业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注重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3)发挥科研优势,科研成果深度融入教学,形成科研信息进课堂,科研成果进教材,科研项目进实验教学,科研选题进毕业设计,科研活动进学生第二课堂的“科研五进课程”教学模式。以此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程教学结构

有机结合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B-learning理论的优点,采取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将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数字化学习优势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现代教学环境下,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 、现代教学媒体4个要素构成。合理处理教学系统4个核心要素不同的作用关系,以形成一种紧密的耦合系统[5]。

(1)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交流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知识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2)学生拥有大量经教师选择、设计并控制的学习资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3)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课程教师、学生以及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中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4)教学媒体既可以是辅助教师授课的演示工具,也可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在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中,学生在开放式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拥有大量经教师选择、剔除冗余信息的资源,有利于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习活动等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自,又不会发生偏离,能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教师或专家、伙伴的指导。

教师如何依据课程特点,通过合理、灵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改革的重点。例如:一般教材在讲述山区河流急流滩时,均为急流滩的现象与碍航特征、形成原因、整治方法,内容平铺直叙,学生感觉枯燥,因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然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则可通过录像直观展现某一典型急流滩的水流特征,说明可能出现的海事事故。然后设置情景问题一:如果你是一名船长,考虑航行时能否安全通过此滩段?应收集哪些信息帮助作出正确的判断?船舶的航行线路应该如何拟定?情景问题二:如果你是一名航道管理人员,有船舶运输部门反映,船舶航行困难,你认为该滩应该采取哪些管理措施与治理措施?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急流滩整治技术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讲述急流滩的一般整治方法,将上述典型滩险的地形、水流特性、船舶参数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解决此问题的多种方案。再进一步结合教学水槽模型,印证其合理性,并探索河势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其水力学原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效果有利明显改善。

五、课程教学模式

不同的思想和理论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建立了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各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结构必须在“教学活动进程”中才能显现,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实现。

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教学文化或学习文化。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蕴涵一定的价值追求,应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建构多样化、真正有益于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或新型教学文化。

(1)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并结合建构主义技术观加以完善。对教师而言讲授法对知识体系的教学是有效的。学习结果来自于思维的过程,教师应合理采取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清课程知识结构脉络,将新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首先,建立多媒体教学平台。不仅能解决教学内容多、学时不够等矛盾,同时也可随时补充关于该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工程范例,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教学更为生动具体,便于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大量精美的图片、影像电子资源和紧跟学科前沿的文献资料在课堂上广泛应用,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课堂讲授注重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除在课堂上进行关键性、启发性和兴趣性的提问外,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第三,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教师应牢固树立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服务于实践的理念,积极参加工程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把最新工程事例详实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既抽象又具体,既深刻又朴素,应用工程就在身边,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学习与实践的快乐。

航道整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课程网站中应增加适当的工程实践图片、视频、科研成果等资料,但此类资料的直观感受不如原型或实体模型。多年来学校承担了不少滩段的航道整治河工模型试验项目,如建成的有长江九龙坡—朝天门河段整治模型、长江荆江河段高滩守护模型、黄河什川吊桥滩河段模型、黄河双旋沟滩河段模型、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对航道危害及预防技术研究模型、澧水青山枢纽船闸改造工程物理模型、澜沧江曼厅大沙坝模型等,通过模型演示教学试验,可展示山区河流、平原河流、库区、坝区等不同类型航道整治问题与整治技术。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还可参加课题组进行试验研究,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眼界。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教学的真实性、问题的复杂性、解决问题所富有的挑战性有助于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根据课程不同知识结构的特点,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采取超越传统“三中心”的“讲中学”或“做中学”,走向“例中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拓展研究式、抛锚式、协作式等教学组织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流。教师从讲授者的单一角色向导师、促进者、研究者和学习者等多样化的角色转变;学生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也应当转变为主动、建构、协作、自觉、情境和反思的学习者。在课堂上适当增加师生讨论的时间,但课外的交流更不能忽视,除课外答疑辅导时间外,课后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交流手段,如教学管理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交互平台、E-mail、论坛、短信、电话等,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消除学习者的孤独感,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

(4)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改善实验课教学情境,设置综合性实验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实践。结合目前拥有内河航道工程国家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可以向本科生开设学科前沿研究课题的研究演示试验,如:“卵石沙波三维运动规律的试验研究”项目建立了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精度水槽和卵石沙波测试系统,可以演示河流动力学的卵石沙波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先进的试验测控技术。通过演示试验,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全国水利创新大赛等各种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各种主题的社团活动,营造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5)充分发挥B-learning的优势[10],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程网站、网络等进行学习。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中利用任务驱动模式、协作模式,设计一些课后需要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安排的任务中获得成就感,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组利用校园网扩充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教案、网络课件、作业习题、课程设计、试验教学、远程考试、特色资源等内容。其中,在特色资源栏目设置了河流与航道的图片资料集、大型工程科研及施工视频录像、专家讲座等内容,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此外还为学生指定教学参考教材书目、推荐与课程相关的著作和学术期刊、推荐相关网站,便于学生进行网络学习。

(6)采取混合式综合评价,既要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予以评价,又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另外也要对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媒体使用等进行评价。

倡导“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真实评价,评价标准充分反映学习者多元化观点和多样化问题解决方案,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改革航道整治课程考核方式,增加理论课综合分析题比重,增加实验动手能力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R],广州教育技术论坛,2001.

[2]何克抗.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7(7):4 -10.

[3]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1):8-10.

[4]余胜泉,马宁.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J].电化教育研究,2003 (6):3-8.

[5]余胜泉,陈玲.论教学结构的实践意义——再答邱崇光先生[J].电化教育研究,2005(2):21-26.

[6]邱崇光.“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辨析——与何克抗教授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2(9):10-13.

[7]邹霞.论E-learning与高校教育改革的关系——兼与何克抗教授商榷[J].中国电化教育, 2002(10):8-11.

[8]邱崇光.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现状的冷思考——从“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争论谈起[J].电化教育研究,2004(7):20-23.

[9]朱永海,张新明.也论“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36-39.

[10]王静.混合式学习在中师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Reform of teaching structure for specialized courses of engineering majors

ZHAO Zhizhou

(School of River and Ocean Engineer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P. R. China)

工科类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管工融合;工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42-03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从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来看,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除了与“应试教育”存在共性之外,还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参与;重学校教育、轻社会实训等弊端,造成学生难以快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而从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设置往往是在工科专业之后,其工科专业往往具有更长的办学历史以及更强的优势。因此,有意识地推动工科专业,反哺后设立的管理类专业,并加强管理类专业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对于有效扭转该种局面有其重要意义。

1 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弊端

1.1 教学内容划分过细

在教学内容的划分上,工科院校管理类教学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较少跨学科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忽视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相互迁移与互补共进。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

工科院校普遍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培养计划,而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单一化,没有融合一定工科知识,忽略社会对经管人才的需求特征,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等问题[1]。同时,统一的课程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容易使个体之间的差异被忽视,个体的创造热情也极易被窒息[2]。

1.3 实践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理工专业的实验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一般都是综合性质的实验,并需要辅以一定性能与数量的实验设备。然而,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会由于不同专业方向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分学科部门设置不同的管理系统与管理平台。可是,如此分学科部门地独立性设置容易造成重视专业内容,弱化学科综合知识运用等问题。如此一来,难以融合管理类与工科学科知识,是实践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根源。

1.4 校企联系过于薄弱

对于多数院校而言,“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案。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由于工科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对于某些企业提供的岗位而言,比会计、金融等专业的操作性强,能为企业带来实质性帮助,因此,相对工科院校中的工科专业而言,管理类专业所在学院或部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相对较难。概括而言,工科院校的管理类专业难以实现校企合作“无缝”对接,主要是管理类教学的单面性,难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与不同的实习岗位相匹配。

2 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内涵

管工融合,是指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相互迁移与互补共进,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

在日趋完善的管工融合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科院校可通过构建与优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结合项目实施教学,建立“管工融合”综合实训平台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克服上述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弊端,以此进一步提升以下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内涵。

2.1 培养良好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

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即把管理与工科知识渗透交融,合成一种综合知识,或把一种知识拆分成几部分,然后以新的形式将其重新联合起来,成为具有新特征、新功能、新内容的知识的能力。

工科院校通过“管工融合”教育理念,将管理知识与工科知识融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由简到繁,逐步形成的创新教学氛围和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有益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

2.2 培养扎实的综合理论应用能力

管工融合导向下的教学体系,既使得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交叉学科知识的广泛学习,又使得学生提升了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从知识结构上看,管工融合教学体系在工科院校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综合理论运用能力的提升,使得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坚实的管理基础,又具有一定的工科知识;既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2.3 培养突出的综合职业素养

为企业培养各级管理人才是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但行业较强的实践性以及此前单纯的管理类知识的学习,使得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往往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如管理类中工商管理类的毕业生会因技术背景和管理经验不足受到就业竞争冲击[3]。“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要求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不仅要完成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还要具备有一定的工科知识,并需在校期间参与企业实践。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培育,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职业行为得到了规范化与标准化,职业意识得到了强化,实现了就业的“高位对接”。

3 创新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思路

创新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思路,应强调依托工科院校原有的工科优势,实现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与融合,进一步提升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同时,综合运用学校、企业和社会三个实践教学平台,突出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内涵,淡化学科本位意识,强调管工学科交叉与渗透。

由上述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弊端可知,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突破点在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效果、校企联合等方面的改革。因此,构建创新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首先应以“能力链接”为导向,即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为导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培养方案的“四化”——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体系设计融合化、教学效果评价多维化、校企联合方式多样化。

通过培养方案的“四化”,可淡化学科本位意识,强调管工学科交叉、渗透的关系,注重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使各学科知识、技能相互迁移,互成体系,最终形成“能力链接”与“知识树”的整体网络。

4 创新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方案设计

遵循上述创新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思路及“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结合当今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特点,工科院校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校企联合方式四方面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教学方案可设计如下。

4.1 教学内容方案设计

4.1.1 改革“3+1”人才培养模式

在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方向教育”三段梯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行一、二年级“按学科类培养”,三、四年级“按需分流、方向选择”的基础上,尝试“3+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本科教育水平为标准,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并兼顾行业实际,在实验区完成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工程技术课的学习。第四年的教学设计根据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制造业环境中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

4.1.2 建设四模块教学内容

基于“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工程技术课程模块和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含科学人文与基本技能工具性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相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含专业核心主干理论课程,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所应具备的能力来设计;工程技术课程模块围绕先进制造业相关工程技术知识设置;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含实务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以管理体验和实践为基本特色,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4.1.3 开发“管工融合”综合实训平台

在基于RFID的综合实训平台的基础上,融合管理类学科知识,开发“管工融合”综合实训平台,该平台集教学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料管理等为一体,实现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技能的训练。

4.2 课程体系方案设计

4.2.1 设置“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在“管工融合”导向下,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应打破原有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在课程设置和训练方法上通过与工科知识的结合,构建知识、实训与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课程体系设计下图所示。

公共基础课是专业的基础科学,围绕专业课程展开教学。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群的纽带,专业基础课要注重综合设计实验的教学内容,为课程设计做前期预备知识。鼓励学生运用课程设计中所学到的知识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以此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程群的教学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真正让“做中学”贯穿整个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之中,将多门课程关联起来做课程设计。工程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先进制造业工程技术知识,结合工程技术实训,分组做综合设计项目,培养专业知识运用和团队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校企合一实践则为最终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4.2.2 构建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方法,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管理知识与工科知识融合,由简到繁,逐步形成一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训—实验—实习—创新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课程实习中应该不同程度地安排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工具软件的教学,例如Excel、Mindmanager、SPSS等在管理中应用的内容,以及团队管理软件、工作计划安排软件等的使用[4]。

4.3 教学效果评价方案设计

教学效果的好坏,应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评价。传统上的管理类专业教学重视基本管理理论的掌握,因此通常评价方式为考试、考查方式。在“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当结合管理类各专业的特点,除却考试与考查外,还要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测量水平、制图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将考试、考查与实践、实验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使得教学效果评价多维化,更有利于充分、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变化。

4.4 校企联合方案设计

4.4.1 结合企业项目实施教学

有目的地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将理论教学渗入实践教学,可使得行业较强的实践性弥补单纯的管理类知识学习的不足,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得以提升,职业行为得到规范化与标准化,综合职业素养得以形成。

4.4.2 打造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依托产业发展,整合学校和企业两大教育资源,强化学校与企业的融合,打造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快速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与市场“零距离”接轨。

5 结 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工融合”导向下的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创新教学体系适应时代要求,是区别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该创新教学体系突出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不可一蹴而就,需院校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机制等保障,也需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磨玉峰,王文辉.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4-225.

[2]万文海.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2):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