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河的故事

黄河的故事

黄河的故事

黄河的故事范文第1篇

北街小学 五年级一班 文雪

大约二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小草和小花都轻轻地低下了头。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方流去。

突然,传来一阵巨响。啊!原来是两头大公象正在进行一次长跑比赛。这两头大公象的名字分别叫哈果和哈里,他俩是一对双胞胎,都很爱跑步,而且很喜欢比赛。看,他俩又开始了。

他们跑了好一阵子后,哈里跑到了终点——那条弯弯的小河边。这时哈果才跑到离起点8米的地方。

黄河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河道整治; 安全管理; 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8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80-02

1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对黄河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特别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我国水利事业将再次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在水利事业再次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如果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消除和控制,将会直接威胁到职工和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安全管理的现状

2.1施工的特点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是黄河防洪建设的重要项目,它对控制河道的走向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水沙关系不协调,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为“地上悬河”等特点,造成了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不同于房屋建筑工程,水与建筑物紧密相连,既有陆上作业,又有水下和高空作业,工程所涉及的技术、工种、专业多样,地形地质条件,不可预见和控制的因素复杂。作业面点多线长的特点,又决定了施工队伍多,安全管理体系不同,管理难度大,尤其在汛期和调水调沙期间施工,还必须考虑到洪水侵袭情况下的施工安全。

2.2安全管理的现状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施工与其他工程相比,大多座落于黄河滩区,靠河而建,就其施工环境而言可分为旱工和水工两种,具有工地之间距离大,工序较多、参与人员多、机械利用多、工程占地范围大、涉及方面多,交通不便,且敞开式的施工现场、野外的自然环境等,河道工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稍有不慎,便会发生事故,也使得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施工现场。

3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环境及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3.1 施工环境复杂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所处的位置大多围绕在黄河两岸滩区一些偏僻的地点,工程靠河而建且多为土石结构,施工作业工序多、参与人员多、机械利用多、作业环境差,如遇突发性洪水,受水深溜急、场地窄狭、施工过程交叉人员多等因素的影响,对机械及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隐患。

3.2 施工管理不到位

施工管理方面存在材料堆放不当、私拉乱扯电线、夜间施工照明不足、场地湿滑、无警示标志、安全防护缺陷及劳动保护不到位等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3.3 赶工期超负荷作业

工程施工期间,特别在特定的时期内(比如汛期),需要加大施工力度,将建筑物施工到拦洪高程,以确保工程安全度汛,致使出现日夜赶工,超负荷、疲劳作业的现象,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3.4 分包施工单位选择不当

项目分包过程中联合施工单位选择不当,没有严格审查分包单位或联合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分包施工管理负责人情况,和缺乏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签订联合施工协议,且部分施工队伍现场负责人没有经过专门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安全观念淡薄,给安全生产管理埋下隐患。

4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4.1坍塌事故。施工料物不按规范堆放,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失稳,施工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机械开挖土方等易导致坍塌,造成人员伤亡。

4.2起重伤害事故。起重设备起吊、运转、堆放料物以及设备的维修拆卸的过程中,造成重物坠落、起重机失稳侧翻、高处坠落、挤压等事故导致人员受到伤害。

4.3触电事故。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搭建临时建筑物、堆放物料,操作和使用电气设备,在遇到电气线路老化、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的临时电线、漏电的手持电动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以及雷击等事故时伤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4.4高处坠落事故。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防护意识不足、安全防护设施不够、操作平台有限、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等原因,容易引发施工人员从脚手架上坠落以及坠入洞、坑、沟内引发伤害。

4.5车辆伤害事故。自卸车、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在进行水中进占、开挖土方、装载机下散抛石以及车辆会车等作业时,由于离水太近,土方及山体滑坡以及维修保养不到位和操作人员失误等因素给驾驶操作和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4.6中毒和窒息事故。由于施工工地食宿条件有限,误吃有毒食物或用煤炉取暖引起中毒事故。

4.7淹溺事故。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施工所处的位置特点,决定了很大一部分都是涉水工程,如果防范措施不当,极易引发淹溺事故的发生。

5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5.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涉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教育培训、设备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以及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级部门和个人必须承担安全责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以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

5.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的特殊性,施工现场招用了大量农民工,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缺乏业务培训,安全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因此,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仅要针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所有的农民工及其他新员工或从事新的工作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相关工种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执业资格才能上岗。要由专人负责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及应急知识等内容进行安全教育和告知。

5.3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2011年,水利部制订了《水利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对如何做好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原则性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工作,是提高企业安全素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因此,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施工中,将每一天的安全措施,安全注意事项,作业程序,作业人员及施工对象等都纳入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去,杜绝因盲目施工,职责不明,情况不清等导致的安全隐患。

5.4 消除分包对生产安全的不良影响

处理由工程转分包带来的安全问题时,应力求运用切实的改善措施加以引导,由建设方、总承包、监理方等所有参建方共同努力消除分包对生产安全的不良影响。

5.5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5.5.1 施工现场的各种道路、生产生活用房、各类仓库以及材料堆放等布置应有利于生产,方便职工生活,符合防洪、防火等安全要求,并对河流流量、水位和地形进行调查,以保证所有的房屋、机械设备、料具堆放地点位于最高水位之上,具备安全施工条件。

5.5.2 健全和建立各类现场作业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投入、交通安全管理、防洪度汛安全管理、脚手架搭设、拆除、使用管理、用电安全管理、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安全纪律、机具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交底等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5.5.3 按规定进行施工安全、自然灾害等危险源辨识,确定危险等级,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危险源的各级监管责任人和监管要求,严格落实分级控制措施。根据工程的规模、施工特点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或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的安全日志、标语警示牌、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教育、安全监督检查等具体工作。

5.5.4 严禁专业工种由非专业人员从事,要严格按照专业工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各类无证上岗。易爆易燃品物品存放,应尽量远离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区,避免各类意外伤害的发生。

5.5.5 因工期需要进行连班及夜班作业时,极易引起因施工人员发生瞌睡,身体过度疲倦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特别是在汛期或调水调沙期间,如确实需要加班加点作业,应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休息,加强巡视监督,时刻控制现场作业状态,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5.5.6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载重车以及其他施工车辆较多,在急弯陡坡,靠近河流等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地点设置护栏、交通警告标志等。

5.5.7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安全用火制度,在木料、土工合成材料、油料及其他易燃物品存放仓库等地点,严防因焊接作业、电器短路、乱扔烟头以及因冬季取暖等原因而引发火灾。

5.5.8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具有临时性、露天性、流动性的特点,不少施工人员没有安全用电和临时用电规范基本知识,容易造成触电伤亡事故。施工现场临时电路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必须按国家规定由取得特种行业操作资格证书的电工进行。

5.5.9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施工不确定因素多,因此必须强化安全检查,安全检查要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期、定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结束语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施工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安全生产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职工的安全执行力,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实现包括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在内的黄河防洪建设中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李国英.黄河答问录[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2] 胡一三.水利规划与设计[R].北京:水利部水利规划设计总院,2010.

[3] 徐,严超群,罗俊.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

黄河的故事范文第3篇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木兰花开山岗上,北国的春天,啊,北国的春天已来临,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妈妈又再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独木桥自横,嫩芽初上落叶松,北国的春天,啊,北国的春天已来临,虽然我们已内心相爱,至今尚未吐真情,分别已经五年整,我的姑娘可安宁,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棣棠丛丛,朝雾蒙蒙,水车小屋静,传来阵阵儿歌声,北国的春天啊,北国的春已来临,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杯,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

一首悠扬的歌曲从黄河岸边传来,浑厚的声音中夹杂着些许沧桑,自打柳树抽嫩芽起,这首歌便天天入我耳……

春,还未暖;花,亦未开。远远望去只有柳树着急装饰着自己的“秀发”,已经泛起了淡淡的绿。黄河岸边来来往往的人随着柳芽的骚动也变得越来越多,我每天在黄河岸边附近的一片小地打点着花花草草,偶尔向岸边瞅一眼,嬉戏玩耍的孩子,席地野炊的青年,牵手漫步的情侣,匆匆而过的行人,想着或许他们从未见过黄河,或许他们自小生在黄河边,也或许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度过闲暇的时光。不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一位唱着《北国之春》的老人。

日复一日,老人每天都会来到黄河边,高亢的歌声也伴随着东去的黄河水缓缓地飘到我跟前,钻入我耳中遛个弯。老人唱完之后便在岸边的一个小台阶上停留,欣赏春景,眺望黄河,这好似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北国之春》连日来吵醒了一批又一批的动植物。喜鹊多了起来,麻雀更是闹得越发欢腾,其他不知名的小鸟也开始各自占领着一方天空,丛间不知名的小虫开始活跃起来,偶尔一两只野兔蹦蹦哒哒的在树间闪过;顽强的小草才稍有丝丝绿意,三叶草竟如此着急的生长,连翘缓缓舒展开了淡黄的脸颊,杏花也等待着微雨,桃花盼望着游人,紫叶李抛出了花瓣来探探路。老人依旧唱着歌,坐在那属于他自己的“宝座”上,看黄河水奔腾咆哮,望天际云卷云舒。

春,即将远行,夏将至。四月有着此去经年里鼎盛的一段荒凉生活,但其中有蓬勃生机,春花已落,夏叶未老。熬过了一个漫长冬日,经过了一个短暂的春时,老人的背影多了一份沧桑,我不知道这一连几个月他为什么天天如此,到底在那里做些什么,伴随着满天的花瓣雨,《北国之春》的歌声逐渐飘远了,或许真的飘到了寒冷的北国,去叫醒另一番天地。

有时候,寂寞是这样叫人心动,也只有此刻,世事才会如此波澜不惊。这位老者是不是和我一样特别喜欢寂寞,所以才会每天观望着静寂的河水,远离那些聒噪的都市生活,在一方净土回忆曾经的故事:南风吹开在山岗上的木兰花;残雪消融之后,落叶松上的嫩芽;寂静的小屋外水车转动,与家兄闲来愁沽酒。那些曾经的生活或许他再也不会重新经历一次,唯有躲在这里,才能让心回到过去,感受一下历历在目的往事。

想象着,若干年后的我,是不是也会有机会找到这么安静的一方土地,避开尘世的纷扰,独自追忆……

作 者:许鲁鲁

单 位:滨城黄河河务局

地 址:滨州市黄河十路585号

黄河的故事范文第4篇

明初黄河承元末之旧,呈现河道混乱、多支并流、变迁频繁、河患严重的局面。明初黄河一般为向南经淮河流入黄海,其入淮河道较大的有贾鲁故道、涡水、颍水,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支流。除南流外,明初黄河还时常北决,冲入山东运河。这些支流此决彼淤,迭为主次,黄河不断作南北摆动,变迁极为混乱。因而明初黄河河患也极为频繁,并呈上升趋势。明初黄河河患的发生地集中在河南境内,尤其是开封上下决溢次数极为频繁。永乐九年重开会通河之后,供应宫廷、百官俸禄和军饷的东南漕粮由运河“一衣带之水”输达北京,保证运河的安全畅通成为明朝至关重要的军国大事。明代运河既要用黄河之水,又要避黄河冲决之害,“非假黄河之支流,则运道浅涩难行,但冲决过甚,则运道反被淤塞。利运道者,莫大于黄河;害运道者,亦莫大于黄河。”(王軏《处河患恤民穷以裨治道疏》,《明经世文编》卷184。)黄河的修治对运河的畅通关系甚大。明初由于会通河水源不足,多次引黄河之水济运,如宣德六年浚金龙口,引黄河水达徐州以便漕运;(《明史》卷85,《河渠三》。)正统十三年疏浚太黄寺巴河分水处,分黄水接济徐州、吕梁二洪;次年又浚黑洋山西湾,引水由太黄寺以资运河;天顺七年疏浚金龙口以接济漕河。(《明史》卷83,《河渠一》。)这种人为的往北分水,常常造成主溜夺枝,北面和南面都频繁遭受水灾,尤其是经常向北决口,冲毁张秋运道,使漕运时时处于黄河洪水威胁之下,漕运安全畅通难以保证。继正统十三年黄河决于新乡八柳树向北冲入张秋运河后,弘治二年黄河又决于开封黄沙岗,五年黄河决于开封金龙口,溃黄陵岗,都向北冲入张秋运河,造成漕运中断。朝廷先后命白昂、刘大夏治理黄河,这是明前期两次重大的治河活动,他们改变了原先向北分流的治河方略,开始实行北堵南分的治河方略。这种治河方略的改变,也影响了黄河的形势和河患发生的情况。这种治河方略一直实行到嘉靖时期,才改为令黄避运、束水攻沙。因此弘治一朝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其前后治河方略、黄河形势有很大的不同,弘治朝在明代黄河史上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一、 弘治年间黄河水灾概况

弘治18年中黄河共发生水灾54次,占明代黄河全部水灾(702次)的7.69%,其中溢口7次,决口34次,大水13次。决口的34次中,修2次,徙1次,修治不详31次。

(据沈怡、赵世暹、郑道隆《黄河年表》统计。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参考资料第十五号,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明代历朝黄河年均水灾次数分别为洪武1.35次、永乐2.45次、宣德2.9次、正统5.64次、景泰2.71次、天顺2.12次、成化0.65次、弘治3次、正德1.88次、嘉靖1.2次,隆庆8.5次、万历3.46次、天启3次、崇祯4.06次,可见明代黄河水灾的基本趋势是逐渐增加,而弘治朝是明前期黄河水灾较多的时期,其次数也高于整个明代的年均2.53次。(以上据沈怡、赵世暹、郑道隆《黄河年表》统计。建文、洪熙、泰昌三朝无统计。)下面简略叙述弘治朝几次较大的黄河水灾情况。

1、弘治二年五月,黄河决于开封黄沙岗苏村野场至洛里堤、莲池、高门岗、王马头、红船湾六处,又决埽头五处,冲入沁河,所经郡县多遭水灾,开封尤为严重。《明孝宗实录》卷26。)据前往治河的户部左侍郎白昂奏报,当时上源决口水入南岸者十之三,入北岸者十之七。南决者自中牟县杨桥等处,至于祥符县界,析为二支,一经尉氏等县,合颍水下涂山,入于淮河;一经通许等县入涡河,下荆山入于淮河;又一支自归德州通凤阳之亳县,亦合涡河入于淮河。北决者自原武经阳武、祥符、封丘、兰阳、仪封、考城诸县,其一支决入金龙等口,至山东曹州等处,冲入张秋运河,弘治二年冬水消沙积,决口淤塞,因而并为一大支,由祥符之翟家口合沁河出丁家道口(在河南商丘县东北三十里,接虞城县界。)等处,下于徐州。(白昂《论治河疏》,《明经世文编》卷80;《明孝宗实录》卷34,弘治三年正月辛巳。)黄河河道形成多支并流的局面,更为混乱。由于灾害较重,明政府几次下令免征河南赋税,弘治二年九月因黄河水灾暂停征河南开封等府亏欠种马驹并备用马匹,(《明孝宗实录》卷30。)十二月又以水旱灾免河南开封等六府并汝州麦213 340石,丝119 960余两,宣武、彰德等八卫所麦20900有奇。(《明孝宗实录》卷33。)弘治三年二月又因水灾免河南开封等六府并汝州弘治二年分秋粮375 008石,草482 270余束,及怀庆等八卫屯粮6 030石。(《明孝宗实录》卷35。)由于这次水灾较为严重,当时甚至有人建议迁开封城以避河患。

弘治二年五月明孝宗命巡抚督所司征发五万人修筑决口,九月又命南京兵部左侍郎白昂为户部左侍郎,修治河道,至三年十一月完工。

2、弘治四年十月,黄河溢水,命有司赈济开封、怀庆二府及归德、宣武、睢阳三卫被灾之家。(《明孝宗实录》卷56。)

3、弘治五年八月,因黄河“迁徙不常,为患久矣,近者颇甚。盖旧自开封东南入淮,今故道淤浅,渐徙而北,与沁水合流,势益奔放,河南兰阳、考城,山东曹县、郓城等处俱被淹没,势逼张秋运道,潦水一盛,难保无虞”,命工部左侍郎陈政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前往治河,总领疏浚修筑。(《明孝宗实录》卷66。)据陈政疏报,黄河故道原俱在荥泽县之孙家渡口和归德州之饮马池经入淮河,由于此二口淤塞,致使上流冲激,黄河水势北趋,自祥符县孙家口、杨家口、车船口,兰阳县铜瓦厢决为数道,全部冲入运河,以致张秋一带形势非常危急,自堂邑至济宁堤岸多有崩圮,而戴家庙减水闸浅隘不能泄水,亦有冲决。(《明孝宗实录》卷72。)这次决口使原先白昂修筑的河道工程完全废坏。不久陈政去世,次年正月又命浙江左布政使刘大夏为右佥都御史督治张秋决河。

由于这次黄河水灾,弘治五年九月免开封、卫辉、彰德、怀庆四府州县正官明年朝觐,并停解河南、南北直隶州县军丁,并免山东秋班官军暂于本处操守。(《明孝宗实录》卷67。)

4、弘治六年夏霖雨大溢,河水暴涨,又决于张秋运河东岸,夺汶水以入海,张秋上下渺弥际天,东昌、临清一带河流几乎断流,南北运道中断,漕舟因而无法北上。(王鏊《安平镇治水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120;刘健《黄陵冈塞河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53;李东阳《安平镇减水石坝记》,《明经世文编》卷54。)

弘治六年六月又以黄河水患免河南兰阳、仪封、考城三县夏税麦4670余石,丝2640余两,秋粮11640余石,草15700余束。(《明孝宗实录》卷77。)

这次黄河大水到弘治八年才堵塞决口,修完各项工程,黄河恢复南流故道。

5、弘治九年十月,河南中牟、兰阳、仪封、考城四县黄河冲决,民田淹没,明朝廷下令夏税秋粮尽令折布,每匹折麦一石二斗,折米一石,本色布止征银三钱。(《明孝宗实录》卷118。)

6、弘治十一年七月,黄河上流自归德州小坝子等处冲决,与黄河别支会流,经宿州、睢宁等处通由宿迁小河口流入漕河,小河口北抵徐州水流渐细,造成河道浅阻。朝廷下令于归德冲决处所加以筑塞疏浚,阻遏黄河之水使流入徐州以济漕运,并命河南管河官员时常挑浚沁水,修筑堤防,务使流入徐州以济徐州、吕梁二洪,不致为黄河牵引别流,使水利深广,漕运通利。(《明孝宗实录》卷139。)又据弘治十一年十一月河南按察司管河副使张鼐说,自六月以来河流四溢,堤防尽决,而祥符侯家潭口决啮弥深,比旧广宽数倍,工费浩大,卒难成功。他于上源武陟县木栾店别凿一渠,下接荆隆口贾鲁旧河,倘此后黄河南迁,就引沁水入渠,可以接济徐州、吕梁二洪,使粮运不致艰阻。(《明孝宗实录》卷143、《明孝宗实录》卷147。)

7、弘治十三年三月,兖州知府龚弘奏报,黄河从王牌口等处东行,不由丁家口向南,经黄陵岗入曹、单、虞城诸县。另据河南巡抚都御史郑龄奏,丁家道口上下河决堤岸者十二处,共宽三百余丈,河道淤塞三十余里,上源奔放则曹、单受害,而安平镇(即张秋镇)可虞;下流散溢则萧县、砀山被患,而漕流有阻。(《明孝宗实录》卷160。)十月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曹玉又奏,因贾鲁河、丁家道口冲决散漫东注,不归故道,徐州并萧县、沛县、单县、丰县各县多被河患。(《明孝宗实录》卷167。)

8、弘治十五年九月,因黄河河水为患,免河南开封府及直隶归德卫夏粮子粒有差。(《明孝宗实录》卷191。)

9、弘治十五年,河南商丘县城“圮于河”。(其“旧治在南”,弘治十六年九月迁于今治。《明史》卷42,《地理三》。)

10、弘治十七年五月,因曹县黄河冲决,上流淤浅,导致徐州小浮桥一带河道干涸,妨碍粮运。(《明孝宗实录》卷212。)

11、弘治十八年,黄河忽北徙三百里,至宿迁小河口,入于漕河。(《明史》卷83,《河渠一》。)

二、弘治年间白昂、刘大夏对黄河的治理

1、白昂治河

弘治二年五月,黄河在开封金龙口决口,其中一支经山东曹州冲入张秋运河,“若不趁时预先整理,明年夏秋大水必至溃决旁出,有妨漕运,所系非轻”。九月,朝廷命南京兵部左侍郎白昂为户部左侍郎修治河道,要他“会同山东、河南、北直隶巡抚都御史督同三处分巡、分守、知府等官,自上源决口至于运河一带经行地方,逐一踏看明白,从长计议,修筑疏浚,应改图者从便别图,各照地方,量起军民人夫趁时兴工,务要随在有益,各为经久,不可虚应故事。”(《明孝宗实录》卷30。)

弘治三年正月,白昂考察了河南、山东一带“河流南北分行之大势”后,提出了他的治河方案:“臣以为合颍、涡二水而入于淮者,其间各有滩碛,水脉颇微,宜疏浚以杀河势,合沁水而入于徐者则以河道浅隘,不能容受,方有漂没之虞,况上游金龙等口虽幸暂淤,久将复决,宜于北流所近七县筑为堤岸,以卫张秋。”同时因为朝廷赐给他的敕书中只包括山东、河南、北直隶河道,他认为“南直隶徐、淮境内实河所经要地,议拟未及,其事尚无所统”,经朝廷批准,“于是,并以命昂”,亦归入白昂的治河范围。(白昂《论治河疏》,《明经世文编》卷80;《明孝宗实录》卷34;《明史》卷83,《河渠一》。)

白昂又推荐南京兵部郎中娄性协助治河,征发人夫二十五万,修筑了以下工程:

(1) 因当时金龙口已经淤塞,于是修筑阳武长堤,以防黄河北冲张秋运河;

(2)疏浚南面各支泛道,往南分泄黄水。一是引中牟决河出阳桥以达淮河,二是浚宿州古汴河以引黄河水进入泗水,又浚睢河自归德饮马池,经符离桥(在宿州北)至宿迁以会漕河;

(3)沿河筑堤七百里,下修减水坝;

(4)因河势多曲,截弯取直,疏浚月河十四条,约一万余丈,以分杀河势;

(5)塞决口三十六处;

(6)又以黄河向南进入淮河并非正道,恐怕淮河不能容纳黄河水流,又于鱼台、德州、吴桥修筑古长堤,以捍水势。(以上见《明史》卷83,《河渠一》。)

白昂原计划还要自东平北至兴济(今青县东南)中凿小河十二道,进入大清河及古黄河以入海,河口各建石堰,以时启闭,但未能实行。明末《明经世文编》的编者认为:“若从此议,淮无独受之患,利有十倍于小河月河者。”(李东阳《宿州符离桥月河记》一文的文中夹注,见《明经世文编》卷54。)

治河工程完工后,“使河流入汴,汴入睢,睢入泗,泗入淮,以达海,水患稍宁”。(《明史》卷83,《河渠一》;李东阳《宿州符离桥月河记》,《明经世文编》卷54。)弘治三年十一月白昂又对管河官员的职责作了一些规定,令扬州府管河通判常居瓜洲总管闸坝,不许回府营干他事;南北直隶、山东府州县管河官令其沿河居住,管理河道,不许别有差委;兖州府通判则令常居南旺分水地方,专管捞浅并提调各闸;山东布政司劝农参政则令兼管河道,修理疏浚。(《明孝宗实录》卷45。)这些规定有利于河道经常性的修治管理。

《明史·河渠志一》把白昂的治河思想概况为“南北分治,而东南则以疏为主”。而按照李东阳的说法,“白公既从塞议,于是培增汴堤,又疏其下流”,(李东阳《宿州符离桥月河记》,《明经世文编》卷54。)实际上是实行“北堵南分”的方针。白昂开始了明代前期“重点防北”的治河方针。

2、刘大夏治河

白昂治河后仅两年,黄河又决于金龙口,溃黄陵岗,分数道再犯张秋运道。弘治五年八月,命工部左侍郎陈政兼都擦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等处水道。朝廷在赐陈政的敕书上说:黄河“故道淤浅,渐徙而北,与沁水合流,势益奔放,河南兰阳、考城,山东曹县、郓城等处俱被淹没,势逼张秋运道,潦水一盛,难保无虞。廷臣屡请修浚,且言事连四省,不相统摄,须得大臣总理,庶克济事”,因而特命陈政带同工部员外郎陶嵩、署员外郎主事张谟前往治河,会同各地官员“自河南上流及山东、直隶一带直抵运河,躬亲踏勘”,加以疏浚修筑,“务使民患消弭,运道通,不可虚应故事。”(《明孝宗实录》卷66。)陈政赴任后巡历山东、河南一带,与当地官员视察河道及水灾形势,提出了他的治河方案:“今欲浚旧河以杀上流之势,塞决河以防下流之患,修筑堤岸,增广闸座”,并征集河南丁夫八万人,山东丁夫五万人,凤阳、大名二府丁夫二万人,随地兴工,分官督役。但陈政的方案奏上后不久,他就去世了。(《明孝宗实录》卷72。)

弘治六年二月,升浙江布政司左布政使刘大夏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修治决河。朝廷在赐刘大夏的敕书中说:“近年汴城东南旧道淤浅,河流北徙,合于沁水,势益奔放,河南之兰阳、考城,山东之曹县、郓城等处俱被淹没,逼近张秋,有妨运道”,因而特命刘大夏前往治河。这封敕书中还提出了黄河治理的指导思想:“古人治河只是除民之害,今日治河乃是恐妨运道,致误国计,其所关系盖非细故”,明确规定了黄河治理是为了保证漕运的畅通,这成为明清两代黄河治理的的指导方针,使四百多年来黄河治理的思想和实践受到很大的制约和束缚。从这一指导方针出发,一方面要求刘大夏到任后会同各地官员踏勘河南上流及山东、两直隶河患情况,“从长计议”,分别情况予以治理,“何处应疏浚以杀其势,何处应修筑以防其决”,“必须相度地势,询访人言,务出万全,毋贻后患”;另一方面又说“然事有缓急,而施行之际必以当急为先。今春暮运船将至,敕至尔即移文总督漕运、巡河、管河等官,约会至济宁循会通河一带至于临清,相视见今河水漫散,其于运河有无妨碍,今年运船往来有无阻滞,多方设法,必使粮运通行,不至过期,以失岁额。粮运既通,方可溯流寻源,按视地势,商度工用,以施疏塞之方,以为经久之计”,即要求刘大夏先使漕运粮船通过,才可修治河道。(《明孝宗实录》卷72。)

弘治六年十二月,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涂升也向朝廷奏上了他的治河意见书,他指出:黄河之患“或决而南则其患在河南,或决而北则其患在山东”,“然汉、宋都关中,或都大梁,河决为患不过害濒河数郡而已。今京师在北,专借会通一河漕东南之粟供军国之需,若河决而北,则漕河受患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实际上强调了以保漕为先的治河方针。他又提出了治河四策,一曰疏浚,他认为“夫长河西东一泻千里,非杀其势而利道之,其冲突有不可御者”,如果“水势无所分杀,遂泛溢北决”,提出在上流东南之故道加以疏浚,“凡可杀水势之处无不加疏浚之功,则正流归道,余波就壑,下流无奔溃之害,北岸无冲决之患矣”。二曰扼塞,“夫既杀水势于东南,又须筑堤岸于西北”,将黄陵岗等处旧堤“可补者补之,可筑者筑之,排障百川,悉归东南,由淮以入于海,则张秋等处无患,而漕河可保矣”。他这两条建议实际上就是“北堵南分”,在北面修堤障水,南面疏河分水,北障南分,全淮入海,其着眼点仍在“漕河可保”。三曰用人,推荐河南按擦司佥事张鼐,“治河之务请悉以付之”,四曰久任,请对都御史刘大夏“久任专信,使之展布四体,竭尽才猷,庶几久远之功可就”。涂升的这四条建议都得到了朝廷的批准,(《明孝宗实录》卷83。)他的“疏浚”、“扼塞”的治河方案基本上被刘大夏所采纳。

刘大夏受命后,经过对黄河上下千余里地势和水势的考察,提出了他对黄河形势的看法,他认为:“河南、山东、两直隶地方西南高阜,东北低下,黄河大势,日渐东注,究其下流,俱妨运道”,但“虽该上源分杀,终是势力浩大,较之漕渠数十余倍,纵有堤防,岂能容受”,而“河南所决孙家口、杨家口等处势若建瓴,皆无筑塞之理。欲于下流修治,缘水势已逼,尤难为力”,因而提出了他的治河方案:“山东、河南与直隶大名府交界地方,黄陵冈南北古堤十存七八,贾鲁旧河尚未泄水,必须修整前项堤防,筑塞东注河口,尽将河流疏道南去,使下徐沛,由淮入海。水经州县,御患堤防,俱令随处整理,庶几漕河可保无虞,民患足为有备”,他的这个方案基本上是涂升方案的翻版,北修黄陵冈古堤,导河南下,全淮入海,仍然是“北堵南分”,立足于保障漕运。刘大夏另外建议于朝神明南北各造滚水石坝一条,俱长三四十丈,中砌石块一条,长十四五里,“万一河流东决,坝可以泄河流之涨,堤可以御河流之冲。倘或夏秋水涨之时,南边石坝逼近上流河口,船只不便往来,则于贾鲁河或双河口,径达张秋北上,以免济宁一带闸河,尤为利便”。(刘大夏《议疏黄河筑决口状》,《明经世文编》卷79。)

但刘大夏刚刚兴工修治,弘治六年夏黄河又决于黄陵冈,张秋东堤复决九十余丈,大水夺汶水入海,张秋上下渺弥际天,东昌、临清一带河流几乎断流。当时许多人对治水没有信心,“讹言沸腾,谓河不可治,宜复元海运,或谓陆挽虽劳无虞”。 而“时夏且半,漕集张秋,帆樯麟次,财货山委,决口奔猛,戒莫敢越。或贾勇先发,至则战掉失度,人船没”,(王鏊《安平镇治水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120。)大水造成漕船无法北上,朝廷更为焦急,于是弘治七年五月又任命内官监太监李兴、平江伯陈锐往同都御史刘大夏治张秋河决,在赐给李兴、陈锐的敕书上仍然强调漕船不通乃“事莫急焉”,要他们务使粮船通行:“虽然事有缓急,而施行之际必以当急为先。今河既中决,运渠干浅,京储不继,事莫急焉。尔等必须多方设法,使粮运通行,不致过期以亏岁额,斯尔之能。”(《孝宗实录》卷88。)

为了筹措修河经费,除原先工部运送都御史刘大夏用于修河的抽分银两万两外,弘治七年五月又发山东、河南及直隶扬州等府官银三万一千八百余两,助修张秋决河之费,役夫每月口粮四斗五升则于附近州县预备仓粮支给,另外又因太监李兴、平江伯陈锐奏请,凡河南、山东在官钱粮除送运外,其存留者悉听取用;如尚不足,以浙江、芜湖二抽分厂税银之半接济。山东、河南京班人匠亦听存留应役,修理闸座石坝堤岸,所用砖石以粮船、民船带运城砖量留备用。(《孝宗实录》卷88。)

出于明朝的政治经济需要,刘大夏秉承朝廷的旨意,认为“治河之道,通漕为急”,(刘健《黄陵冈塞河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53。)他又根据水势,认为“是下流未可治,当治上流”,(《明史》卷83,《河渠一》。)于是在上流决口西岸开月河一道,长约三里,连接运河决口的上下游,使被阻的漕舟得以通过,“于是舳舻相衔,顺流毕发,欢声载道”。(王鏊《安平镇治水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120。)

漕船通过后,刘大夏等开始治理黄河决口。陈锐等认为,“不治上流,则决口不可塞”,(王鏊《安平镇治水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120。)“黄陵冈在张秋之上,而荆隆等口又在黄陵冈溃决之源,筑塞固有缓急,然治水法不可不先杀其势”,(刘健《黄陵冈塞河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53。)于是疏浚荥泽孙家渡口,另凿新河七十余里,道水南行,由中牟、颍川东入淮河;疏浚祥符四府营淤河二十余里,由陈留至归德分为二,一由宿迁小河口,一由亳涡河,俱会于淮河;疏贾鲁旧河四十余里,由曹县梁进口出徐州运河。

经过这些疏浚工程,实际上把下游河道分为四支,“支流既分,水势渐杀”,(刘健《黄陵冈塞河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53。)刘大夏趁势组织力量堵塞张秋运河决口。由于决口时间较长,决口较宽,塞决和整治工程十分艰巨紧张,据记载,当时在“张秋两岸东西筑台,立表贯索,网联巨舰,穴而窒之,实以土牛,至决口去,窒舰沉,压以大埽,合且复决,随决随筑,吏戒丁励,畚牐如云,连昼夜不息,水乃由月河以北”。决口筑塞后,又“缭以石堤,隐然如虹;辅以滉柱,森然如星”。(王鏊《安平镇治水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120。)弘治七年十二月,筑塞张秋决口工程告成,弘治帝特遣行人赍羊酒前往慰劳,并因太监李兴等奏请,改张秋为安平镇,建庙祭祀真武、龙王、天妃各神,赐额曰“显惠”。张秋决口虽已堵塞,但恐来春冻土融化,或雨水泛溢,仍有后患,而黄陵岗决口难以一时筑塞,弘治帝批准工部的建议,命李兴、陈锐、刘大夏先将安平镇等处河道及南旺湖水利设法疏筑修浚,培筑张秋决口及新旧河岸,务令坚厚,东昌、临清、德州一带河道逐一经理,贾鲁河、孙家渡口、四府营并马雄家口等处再加疏筑,使运道疏通,以为经久之计。(《明孝宗实录》卷95。)于是刘大夏等对兖州、东昌一带的漕河作了进一步的修治,并疏浚了南旺湖及诸处泉源。

上述工程完成后,漕运运道已经基本整治完毕,刘大夏认为“必筑黄陵岗河口,导河上流,南下徐淮,庶可为运道久安之计”,(《孝宗实录》卷97。)开始筑塞黄陵冈、荆隆口等七处决口。黄陵冈居安平镇上流,决口广九十余丈,荆隆等口又居黄陵冈上流,决口广四百三十余丈。诸口筑塞工程从弘治八年正月十五日动工,十五天即告完工。黄陵冈以上凡地属河南者,由河南兵民夫匠筑塞,以河南当地官员负责,按察副使张鼐、都指挥佥事刘胜负责荆隆口,按察佥事李善、都指挥佥事王杲负责黄陵冈,李兴、陈锐、刘大夏往来巡视,“博采群议,昼夜计画,殆忘寝食,故官属夫匠等悉用命,筑台卷埽,齐心毕力,遂获成功焉。”其中黄陵冈屡合屡决,最为难塞,特筑高七丈,厚三丈五尺的大堤三重,严加防护。(刘健《黄陵冈塞河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53。)黄陵冈、荆隆口等处均为黄河之“喉襟要地”,诸口筑塞后,黄河上流河势复归兰阳、考城,分流经徐州、归德、宿迁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海,恢复了黄河的南流故道。(《孝宗实录》卷97;《明史》卷83,《河渠一》。)

为了防止黄河以后再向北决,使“河流恒南行故道,而下流张秋可无溃决之患”,(刘健《黄陵冈塞河功完之碑》,《明经世文编》卷53。)刘大夏等又于黄河北岸筑长堤二道,大名府长堤起于河南胙城,历滑县、长恒、东明等处,又经山东曹州曹县,直抵河南虞城县界,长三百六十里;荆隆等口新堤起自于家店及铜瓦厢、陈桥抵小宋集(今兰考县东),长一百六十里,其石坝均特为培筑坚厚。这一黄河北岸大堤后来称为太行堤,成为黄河北岸的屏障,“而溃决之患于是息矣”,(《孝宗实录》卷97;《明史》卷83,《河渠一》。)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灾害因而大为减少。

黄陵冈等处决口及北岸长堤工程均于弘治八年二月完工,三月弘治帝又因太监李兴奏请,建黄河神祠以镇之,赐额曰“昭应”,令有司春秋致祭。(《孝宗实录》卷98。)

太行堤建成后,刘大夏等认为两堤绵亘甚远,黄河如果失事,必然仍将冲击张秋,威胁运河,又在旧决口以南建减水坝,“植木为杙,中实砖石,上为衡木,著以厚板,又上墁以巨石,屈铁以键之,液糯以埴之”,坝均宽十五丈,“又其上甃石为窦,五梁而涂之,梁可引缆,窦可通水,俾水溢则稍杀冲啮,水涸则漕河获存,庶几役不重费,而功可保”。减水坝工程始于弘治八年二月,四月完工,用夫一万六千人,巨石一万有奇,粗者倍之,巨木三千,小者十五倍,铁一万一千斤,由山东左参政张缙、按察司佥事廖中、都指挥佥事丁全等人负责。(李东阳《安平镇减水石坝记》,《明经世文编》卷54。)

弘治八年七月,内官监太监李兴、平江伯陈锐、都御史刘大夏回京。至此,这次黄河大水灾修治工程最终完成,有关官员均予以升赏奖励。

十月,李兴、陈锐、刘大夏又提出了关于河防和漕运的六条建议。一为漕河水利全藉泰山诸泉接济漕船粮运,要求按照先年旧例禁止豪强军民将南旺等湖决堤泄水用来种载庄稼,或阻遏泉源以资灌溉;二因南北运河依靠汶水分流接济,必须藉各闸积水按时启闭,方可行船,要求申明列圣诏旨,严格禁止官员随到随开,以致粮运阻滞,确保漕运粮船顺利通过;第三认为管河官员责任太轻,事多掣肘,要求敕令河南管河副使张鼐、大名府带管堤防参政李瓒按照管河、管屯官事例常川巡视,听其便宜行事,巡抚等衙门不得有所阻扰;四建议安平镇、黄陵岗、荆隆口及新筑于家店以下堤防俱用人守视,水涸则积土备用,水涨则防护修筑,如有重大工程,临时调集附近丁夫协同修理;第五指出大名府所筑长堤必须递年增修,才能保证长久安全,要求下令参政李瓒将所属堤北人户编定班次,每年农隙之时调发若干增修一月,堤北军屯与寄居人户也同样从轻编定,轮流调发,以免起夫科扰之弊;第六指出济宁迤北南旺开河、戴家庙一带比其他地方更为紧要,安平镇地方土脉疏薄,新筑决口尤须提调官员不时检点,如自济宁至通州一千八百余里仅由一人提调管理,恐致误事,要求将运河分为三段,南北各设工部郎中一员,中间增设通政一员提调管理。这六条建议经工部复奏,全部为明孝宗批准。(《孝宗实录》卷105。)

弘治六年到八年刘大夏对黄河的治理,进一步推行了白昂“重点防北”的治河思想,确立了“北堵南分”的治河策略,北岸堤防开始形成,向南则分支泄洪。刘大夏的这次治河,基本消除了黄河自河南境和山东境内向北决口的威胁,张秋一带运河的安全得到了保证。

弘治中刘大夏筑断黄陵冈,清代学者胡渭在他的《禹贡锥指·例略》中称之为黄河史上的第五大变迁,认为形成了以一淮受全黄之水的局面。(第一次大变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决于宿胥口;第二次为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决东去,由千乘入海;第三次为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黄河决于澶州商胡埽,分为北、东二支;第四次为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决阳武而东,入梁山泊分为南北二支。)这种说法多被后来的学者承袭。但经现代学者的研究,胡渭的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参见岑仲勉《黄河变迁史》第15—23页、第474—478页。)因为以淮河受全黄河之水并不是始于刘大夏治河,早在南宋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1128年)为了阻止金兵南进,东京留守杜充决开黄河,黄河即由泗水进入淮河,这才是黄河历史上长期南流入淮的开始。即使在弘治前,虽然黄河多次进行南北摆动,但明初黄河大部分时间还是夺淮入海。现在的黄河史、水利史著作基本上不再采用胡渭的这种说法。

三、 小结

黄河的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城河;金城县古城;兰州古城;梁泉;五泉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05-06

兰州自古以来就有金城之称,但今天的兰州城关古城(以下简称兰州古城)是否是汉代金城县的治所,史学界则有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一是唐代以前的《地理志》没有记载郡县的地理位置;二是从东汉后期开始,经魏晋至南北朝,陇右社会动乱,郡县设置不定,名称和治地时有变更;三是文献记载不一,史料又大量流失。因此,一些学者未经实地考察,仅根据历史记载,凭着个人的判断,提出了汉金城县治所在今兰州市西固古城、今西固古城西、今西固古城东陈官营村、今兰州古城西华林坪、今兰州古城等不同的看法。本文根据《水经注》和有关历史记载,结合兰州的自然、地理实际,对汉金城县治地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西固古城不是汉金城县的治所

西固古城早先被认为是汉金城郡的治所允吾县城。据《寰宇通志》记载,允吾县城在“兰县(今兰州古城)西南五十里”。《大明一统志》亦曰:“允吾城在兰县西南五十里,本汉允吾县,明帝置全城郡于此。”①关于汉允吾县城的地理位置,还有很多说法,但经过多年的考证,多数学者认为薛方昱的论证是正确的,即今青海省民和县古鄯乡的北古城是汉允吾县的治所。②此说与《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基本相符。因此,西固古城不是汉允吾县城的治所。

明万历王道成编著的《兰州志》曰:“‘汉金城县’昭帝时城在今城(即兰州古城)西南之西古城。”《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亦曰:“(金城县故城)在皋兰县(今兰州古城)西南。汉置县,属金城郡。”清代学者董v诚说,金城县故城在“皋兰县西北四十里,曰西古城,北临黄河”。③

此后,许多志书、词典、图集均持此说。有的学者还根据《史记•骠骑列传》关于元狩二年(前121)“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匈奴使,即驰以闻”的记载,认为“城河上”就是在黄河边筑城,此城就是汉金城县城,即今之西固古城。李息奉命“城河上”迎接匈奴降者,确有其事,但《史记》未说明在哪里筑城,城为何名。甘肃黄河沿线一些大的河谷盆地中,汉王朝先后都筑城设县,如在今兰州设金城县,在靖远设祖历和颤阴二县,这些县的县城都位于黄河沿岸,都是通往河西的交通要道,都可能是“城河上”的城。因此,仅凭《史记》这一笼统的记载,就断定西固古城就是汉金城县城,其理由不充分。

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金城人边章、韩遂攻关中失败后退守榆中,“张温遣周慎将兵三万追之,参军孙坚说慎曰:‘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军继后,贼必困乏不敢战。若走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慎不从,引军围榆中。而章、遂分屯葵园峡,反断慎运道。慎蹋乃弃车重而退”。④有的学者据此记载先认定葵园峡就是今兰州古城东的桑园峡,榆中县城在今桑园峡以西的东岗镇一带。然后,又根据《水经注》“榆中县在金城东五十里许”的记载,⑤推定西固古城就是汉金城县城。

桑园峡在汉代是否名葵园峡,史无记载。《大明一统志》曰:明代称“石硷口峡,即桑园峡,在兰州东二十五里许,两岸悬立,黄河经其中,东入流金县(今榆中县)界。”《读史方舆纪要》亦曰:“石硷口峡在(兰)州东二十五里”。而“葵园峡在(兰)州西”,可见它们不是同一峡谷。到了清代,石硷口峡因峡谷中有明肃王植桑的园地,才改名桑园峡,可见桑园峡也非葵园峡之讹。桑园峡峡谷狭窄,两岸为悬崖峭壁,水流湍急,古代是无法通行的。旧时的驿道是由榆中的甘草店,经清水驿、定远驿至东岗镇。桑园峡的道路是清代同治以后才开通的。⑥黄河兰州上下的峡谷,在古代都是交通上的障碍,只有榆中县南马衔山和兴隆山一带的峡谷,才是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葵园峡应在这一地区。由于无法证明葵园峡就是今之桑园峡,因而汉榆中县在东岗镇一带之说,也失去了依据,何况西固城至东岗镇之间的距离,也远远大于《水经注》所说的“五十里许”。

西固古城,据《兰州市志•西固区志》考证:“西古城,宋元丰四年(1081),置西关堡,位于西固川西南部,距南山约1公里,北距黄河南岸2.5公里。元丰六年(1083)废。宋元v二年(1087)补修。明弘治十二年(1499),兰州指挥使周伦重修,称‘西古城’。清同治二年(1866),村民入城避战乱,因城墙坚固,得以保全,遂改名西固城。”⑦西固古城是宋代为了防御西夏入侵兰州而修筑的西关堡,它经历了400多年的沧桑,到了明弘治年间已成废墟,故有西古城之称,清代才改名为西固城。因此,西固古城不是汉金城县的治所。另外,还有学者提出,汉金城县城在今西固古城西,或在今西固古城东陈官营村,但是这些地区既无古城遗址,又无文献记载,这些说法只能是一种推测。

兰州地处半干旱地区,水源短缺,汉王朝在这里设县筑城时,必须首先考虑水源问题。而西固区内的一些河沟都是季节性的河沟,水量小、变化大,境内的黄河虽然有丰富的水源,但因下切深度大,无法引水上岸。因此,水源短缺自古以来就是西固区社会发展的障碍。据《西固区志》记载,直到“民国年间,西固城、钟家河一带人畜饮水全靠寺儿沟的水”。而寺儿沟水量小,又是季节性河沟,因此,当地群众只好修建涝池蓄水,以备冬春人畜用水。《西固区志》附图《同治元年西固城内衔巷分布示意图》上绘有三个大水池,就是供城内人畜用水的涝池。⑧水源不足限制了西固区的社会发展,因此,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西固区仍然是经济落后的农村,汉王朝也不可能在这里筑城设置金城县。

二、兰州古城建置考辨

兰州古城是兰州地区有文献记载的最古老的城堡。《元和郡县图志》载:

兰州,金城。昭帝六年,分陇西、张掖以为金城,今州金城郡旧地也。初筑得金,故曰金城。又言金取其坚固。领县十三……永嘉末,前凉张徙金城县,即今州理……隋开皇元年,立为兰州,置总管府,取皋兰山以为名。大业三年罢州,为金城郡。武德二年,讨平薛举,复为兰州。管县二:五泉,广武。

五泉县,本汉金城县地,属金城郡。前凉张徙金城郡理焉。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兰州,皇朝因之。

黄河,流经县北,去县二十里。

这些记载说明,隋开皇元年(581),立兰州,置兰州总管府,以皋兰山命名。皋兰山位于兰州城关盆地之南,因此,兰州、兰州总管府的治所一定在皋兰山下的兰州城关盆地之中。隋置五泉县,是以皋兰山腰的五泉命名的,因此,五泉县城也应在兰州城关盆地之中。事实也是隋唐时期的兰州、兰州总管府、金城郡、金城县的治所都在五泉县城,而五泉县城就是今之兰州古城。五泉县城位于皋兰山下。“黄河,流经县北,去县二十里。”这里“二十里”的“十”字是衍文,因为兰州城关盆地最宽处也不过14里。因此,隋唐时的五泉县城应在皋兰山下,北距黄河2里。《宋会要辑稿》载:“兰州古城(即隋唐时五泉县城),东西约六百步,南北约三百步。”元丰六年(1083)诏:“兰州展筑北城。”⑨又《元丰九域志》载,展筑后的兰州古城,“南至皋兰山四里,北距黄河一里” 。明、清两代,又先后多次对兰州古城进行了修茸与扩建,使其成为今天位于黄河铁桥南岸的兰州古城。

兰州古城是隋唐时期兰州、兰州总管府、金城郡、金城县、五泉县的治所,关于这一点,史学界的认识是一致。但是,一些学者以此为据,认为兰州古城始建于隋代,则是错误的。首先,隋王朝不可能在取代北周的当年,就能在皋兰山下建成一座州、府级的城堡,一定是在原有城堡设州、置府。其次,《元和郡县图志》也明确记有:“前凉张徙金城县,即今州理……五泉县,本汉金城县也,属金城郡,前凉张徙金城郡理焉。”这里无论是张徙金城县于兰州,还是徙金城县于五泉,都说明一个事实,即前凉时,兰州古城早已存在,所以,《旧唐书•地理志》说五泉县是“汉金城县,属金城郡”。

《十三州志》曰:“金城郡有金城关。”⑩《隋书•地理志》曰:“金城县,有关官。”《元和郡县图志》曰:“金城关在州西,周武帝置金城津,隋开皇十八年改津为关。”《读史方舆纪要》亦曰:“金城关,州西二里,当黄河西北要隘处,本汉置,阚S《十三州志》金城郡有金城关是也。”这些记载都说明,金城关为汉代所置,它位于兰州古城西北2里,南有大河,北接崇岭,是保卫汉金城县及黄河渡口的重要关隘。宋王朝收复兰州后,“宋哲宗绍圣四年三月,权兰州知州苗覆言朝廷,欲豫造浮桥,缓济渡军马” 。“常具图议间金城关,因旧基,增损周园长千步以上,中系浮桥。”[11]《资治通鉴长编》亦载:“兰州近日修复金城关,系就浮桥。”这里所言“因旧基”、“增损周园”、“修复”,都说明金城关和浮桥在宋代以前已经存在。明、清两代对金城关和浮桥又多次修葺,并改名为镇远桥,清末改名为黄河铁桥至今。

黄河兰州段有很多渡口,见于史籍的渡口有石成津、青石津(亦称青石关)、广武梁、京玉关、金城关(津)等。今天这些渡口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只留其名,只有金城关(津)仍然保存至今。究其原因,一是兰州古城与白塔山之间的这段黄河河道平直,水流平稳,水面宽度只有200多米,是黄河兰州段最佳的渡口;二是渡口南岸是兰州地区自然条件最好的兰州城关盆地,汉王朝在这里设置了金城县;三是金城县和金城津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古代许多中外使节、大批商贾、僧侣和戍边将士,都是取道金城渡口。时至今天,这里仍然是西北的交通枢纽。总之,这里有黄河上最好的渡口,又有很好的河谷盆地,因此,汉王朝在这里设置了金城县,后来又将渡口和关隘都以“金城”命名。汉代以后,随着王朝的更替,金城县的名称不断变化,但是金城关、金城津与金城县故城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不会变的。因此,金城关和金城津的存在,也是今兰州古城就是汉金城县城的历史见证。

《后汉书•灵帝纪》载:“光和六年(183)秋,金城河溢,水出20余里。”这是东汉时期发生在金城县的一次特大洪水,洪水超出河槽淹没沿岸20多里,给金城县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灾难。现在探寻这次洪水发生的具体情况,对于我们确定汉金城的地理位置,有着重要意义。《水经注》曰:“湟水又东流,注于金城河,即积石之黄河也。阚S曰:‘河至金城县,谓之金城河,随地为名也。’”“河水又东南迳金城县故城北。”“又东过榆中县北。”这些记载说明,黄河西起湟水入河口,东到榆中县西止,流经汉金城县地,故按“随地为名”的原则,将这段黄河称为金城河。这一地区大体是西起湟水汇入黄河处的南岸,即今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的黄河南岸,向东北经八盘峡,再东南经新城、西固(包括七里河)、城关三大河谷盆地,再东入桑园峡榆中县境。其中八盘峡和桑园峡,峡谷窄狭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古代既无村落,又无农田,故无灾害可言。因此,光和六年(183)的洪水灾害只能发生在三大河谷盆地之中。

据《兰州地方志》记载和有关部门调查,[12]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共计386年的不完全统计,兰州黄河发生的19次洪水灾害,几乎都在兰州城关盆地之中。例如《甘肃通志稿》载,兰州最大的一次洪水灾害发生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初一到初六,兰州连日大雨,加上上游各地大雨,黄河暴涨,流量达8500秒立方米。上游飘来的木材、柴草堵塞桑园峡,水流不畅,倒流上涨,泛滥横漫十八滩(今雁滩),东稍门城墙浸塌丈余,近郊房屋、田园冲毁无数,登城遥望,几成泽国,灾民连万”。黄河兰州段河床下切深度大,两岸阶地高,大部分地区不会发生大的洪水灾害,故临洮学者张维在其《兰州古今注》中说:“兰州虽濒河,而黄流急湍不为大害。”但是,光绪三十年(1904)的洪水,因“下游桑园峡不能容,倒流至城郊,洪涛浩瀚,尽没十八滩,南浸教场,直趋风云雷雨坛,东郊以外尽为泽国”。[13]这些记载一方面表明兰州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兰州城关盆地之中,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城关盆地多发生洪水灾害的原因。

兰州城关盆地是黄河兰州段最东的一个河谷盆地,西起金城关,东至桑园峡,东西长约25里,南北最宽处约14里。黄河经金城关进入城关盆地后,比降变小,只有万分之六,在兰州诸盆地中比降最小,河流多叉道,河中多滩地,河流一、二级阶地主要分布在南岸,最宽处可达6里。盆地东连桑园峡,桑园峡峡谷最窄处不过150米,河槽最窄处只有95米。由于盆地和峡谷之间的位置关系,每当黄河特大洪水通过盆地进入峡谷后,因过水断面突然变小,洪流不能迅速下而发生壅塞,水位上升,产生倒流,致使后继洪水在城关盆地的河道中蓄积,河流水位上涨,淹没河心滩及南岸的一级阶地。使得兰州古城以东、东方红广场以北,再向东至桑园峡之间的沿河20多里的地区被洪水淹没。这一情况正好与“光和六年(183)秋,金城河溢,水出二十余里”的记载相符,因此,光和六年(183)的洪水灾害一定发生在兰州城关盆地之中,城关盆地是汉金城县地无疑。另外,还要说明一点,东岗镇位于桑园峡以西的兰州城关盆地之中,它属汉金城县地,因此一些学者说汉榆中县在今东岗镇一带是不能成立的。

近年来,随着兰州市市政建设和考古工作的全面推进,古代文化遗存不断地被发展,一些学者对兰州古城的建置提出质疑,张令u先生说:“汉魏时期这里不是县城,何以墓葬遗址时有发现?”[14]甘肃省文物保护研究所何双全研究员,对兰州地区已发现的汉代墓葬进行了分析,发现汉墓多集中分布在城关盆地的东岗镇以西,西至七里河土门墩之间,尤其是兰州古城以南,皋兰山山脚和台地之上更为集中,说明“位于黄河一级台地的兰州古城区在汉代仍是一个人口密集的都市区和农业生产区”。“大量早期汉墓和高级别墓葬的存在,显示着当时的历史信息。为此我们归纳认为:现今兰州市是最早金城县所在地。”[15]总之,历史记载、考古发现和地理条件,都说明今兰州古城就是汉代金城县的治所。

三、《水经注》金城县故城考疏

《水经注》有如下记载:

湟水又东,注于金城河,即积石之黄河也。阚S曰:河至金城县,谓之金城河,随地为名也……河水又东经石城南,谓之石城津。阚S曰:在金城西北矣。河水又东南经金城县故城北。应劭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也。《汉书集注》薛瓒云:金者,取其坚固也,故墨子有金城汤池之言矣……《十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门,东流,有梁泉注之,出县之南山。按耆旧言:梁晖,字始娥,汉大将军梁冀之后。冀诛,入羌,其后祖父为羌所推,为渠帅而居此城。土荒民乱,晖将移居⒑保出顿此山,为群羌围迫,无水,晖以所执榆鞭竖地,以青羊祈山,神泉涌出,榆木成林。其水自县北流注于河也。[16]

《水经注》中的湟水今仍名湟水,是黄河一级支流。其源于青海省日月山,东流经湟源、西宁、乐都、民和,进入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再东流至西固区的达川镇注于黄河,即金城河。黄河又东南,因流经今兰州市的西固、七里河、城关三区在汉代是金城县地,故阚S曰:“河至金城县,谓之金城河,随地为名也。”据兰州大学刘满先生考证,石城在今达川镇附近,石城津是黄河上的渡口,在八盘峡黄河公路桥的位置。[17]

《水经注》中的金城县故城就是汉金城县的治所。汉金城郡和金城县经历两汉和魏晋之后,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成为前赵、后赵、前凉、前秦、后秦、西秦、后凉、北凉等地方政权争夺之地,郡县归属不定,名称、治所常有变化,据《魏书•地形志》记载,北魏时金城郡只领“榆中、大夏两县”。没有金城县的建置,故《水经注》称其为金城县故城。

《水经注》曰:“河水又东南经金城县故城北。”《十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门,东流,有梁泉注之,出县之南山。”“其水自县北流注于河。”这是郦道元以金城河和梁泉为坐标,对汉金城县故城地理位置的准确记载。它说明:第一,汉金城县故城在石城津东南,即今八盘峡东南;第二,金城县故城在黄河南岸,北门紧临黄河;第三,黄河在金城县故城北,呈正东流向;第四,金城县故城南的山上有梁泉,梁泉的水自流成溪,北流注于黄河。《水经注》中的金城河、梁泉是自然实体,汉金城县故城是人工建筑,它们之间的上述位置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我们就根据这种位置关系,来确定汉金城县故城的地理位置。

黄河兰州段因受山崖阻挡,时而东北,时而东南,惟独在今兰州故城北与白塔山之间的一段呈正东流向,兰州古城位于黄河南岸,北距黄河不足2里,这与《水经注》“大河在金城北门,东流”的记载完全相符,说明兰州古城就是汉金城县故城。但是,有些学者以西固古城也在黄河南岸为由,认为西固古城才是汉金城县故城。黄河在西固盆地,先东北,后东南,不是正东流向,西固古城距黄河有5里之遥,与“大河在金城北门,东流”不符,它是宋代的西关堡,不是汉金城县故城。

《水经注》先引用耆旧之言说明梁泉名称的来源,既是传说,当然是不可靠的。但梁泉“出县之南山”,“其水自县北流注于河也”则是事实。关于梁泉,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太平寰宇记》曰:“(狄道县)白石山有梁泉,昔梁晖者,后周之将,为群羌所围,无水,晖以执鞭卓地,而飞泉涌出,兵士由此而济,今号梁泉。”《大明一统志》又曰:“白石山在兰州东南八十里,昔周将梁晖至此,为群羌所围,迫于无水,晖以青羊祷于山神,飞泉涌出,兵士取给,今呼梁泉,水北流注于河。”狄道县(及今临洮县)的白石山在洮河流域,白石山上的泉水只能汇入洮河,不可能越过马衔山注于黄河。兰州东南80里的白石山显然是指马衔山,但马衔山的泉水汇入阿干河后在兰州古城西注于黄河,其位置与《水经注》的梁泉不符。另外,上述两书均言梁晖为后周之将,而后周晚于《水经注》成书50多年,显然梁晖不属同时代的人,更何况梁冀之后入羌之事本来就是不可靠的耆旧之言。

兰州黄河南岸山区的小沟谷中有不少泉水,见于《地方志》的有红泥沟泉、五泉、小后泉、后五泉、狮跑泉、神泉等。其中因神泉位于西固古城之南,又有神泉之名,故被一些学者定为梁泉。然而,在兰州古城之南又有五泉,因此神泉和五泉孰是《水经注》中的梁泉,也就成为确定汉金城县故城位置的关键。

神泉,据《泉神庙记》碑载:

兰州城西四十里何家岘有灵湫,深数尺,广如,夏之不盈,冬之不涸。相传,神虬优焉。土人或汲之,辄致风雹;遇旱取泉,雨立至,封则霁。余莅甘之明年,春夏叹干,有为余言其异者,如法祈之,雨D悉验,岁大稔。自泉而北约三里,山椒有圣母祠,盖兹泉之神也。余既虔奉瓣香,捐廉修茸。[18]

何家岘即今西固区最南部的关山梁,山高林密,周围多泉水出露,是大、小金沟和寺儿沟的源头。《泉神庙记》中的灵湫就是神泉,它是人工修建的水池,位于关山梁北坡,泉水是由山坡的地下潜流汇集而成,再由泉的外侧顺山坡渗出,汇入大金沟。大金沟是汇集了关山梁北麓的众多泉水和地面水后,北流至西固古城东6里的深沟桥出山,再北流注入黄河。

关于神泉的神,据《泉神庙记》碑载:“自泉而北约三里,山椒有圣母祠,盖兹泉之神也。”可知圣母是泉之神,而圣母就是兰州民间流传的金花娘娘。关于金花娘娘的故事,可从圣母祠的门联知其梗概,门联曰:“成化四年投凤胎,修成正果栽神松,夜静归宝山;康熙八年救黎民,普降甘露驱邪恶,恩泽留全城。”[19]《泉神请入祀典碑记》载:“乾隆乙巳年(1785),值大旱,时福郡王总制陕甘,亲祷于泉,而雨果验,岁获大稔。丙午,福王入觐,奏其异,蒙高宗纯皇帝敕封广润侯,并赐御书‘昭灵绥佑’匾额。”[20]这些记载说明,泉神就是明成化年间修炼成仙的金花娘娘,也是明清时期当地群众祈求神灵降雨的灵湫。神泉地处深山,远离城镇,水量小,不能独立成溪注入黄河,因此,它不是《水经注》中的梁泉。

五泉是兰州地区最早见于史籍的泉,《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皋兰山山峡有五眼泉,相传霍去病屯兵时,士兵疲渴,以鞭卓地,泉涌者五。隋因为州,后又以五泉名县。”[21]《兰州古今注》亦载:“皋兰山北麓五泉,世传霍去病著鞭饮马泉也。去兰州城南二里许,有东西二谷,皆有泉出崖中,谓之东西龙口。五泉者,西谷曰惠泉,由惠泉东陟山腰曰甘露,又东曰掬月,又东曰摸子,又东下谷曰蒙。”[22]

五泉山的泉水是贮存于五泉砾岩裂隙中的地下水,由于皋兰山前断陷,砾岩中的地下水缏叮形成了皋兰山腰的红泥沟泉、蒙泉、摸子泉、掬月泉、惠泉、小五泉等泉水带。早年泉水水量大,尤其是东西龙口的蒙、惠二泉,泉水从山崖裂隙中喷出,形成瀑布,宛若龙口吐水,故有霍去病和梁晖以鞭卓地,神泉涌出之说。《兰州市志•城关区志》载,五泉山的“东西龙口、红泥沟泉,清流激湍,汇流成溪”,北流经兰州古城东注黄河。“解放前,农民开渠筑坝,灌溉方家庄、邸家庄、颜家沟一带近1000亩农田。”“东西龙口的瀑布下注成溪。是倪家、张家水磨和二盘磨、头盘磨的动力及附近村民的人畜水源。”[23]清陕甘总督那彦成在《重修泉神庙碑记》中,对五泉和神泉作了评价:“以泉源而论,在皋兰近境者,莫著于五泉……用于润田园,兹灌溉黍稷果蔬之利,皆于是乎取给,其利薄矣;若兹何家山之泉,一线清流,以泉之灵,当亢D之际,民心皇皇,独能感应显赫,澍雨流甘。”[24]

五泉位于皋兰山的北坡,故又将这一段皋兰山称为五泉山。五泉山在兰州古城南郊,林木茂密,山泉相伴,景色宜人,山上保存有大量元、明、清时期的佛寺、道观、楼阁和长廊等人工建筑,是兰州地区保存最好的一处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文化遗产,也是今天兰州市民和外地游客观光和休闲之地。

总之,西固古城是宋代修建的西关堡,它远离黄河,黄河在其北也不是正东流向。神泉地处深山,人迹罕至,泉水水量小,不是自流成溪注入黄河,因此它不是《水经注》中的梁泉,它只是明清时期当地群众祈求神仙降雨的灵湫。因此,用它来证明西固古城就是汉金城县故城,也是不能成立的。黄河在兰州古城北门外,呈正东流向,兰州古城南郊的皋兰山上有五泉,泉水自流成溪,经古城东侧北流注入黄河,这与《水经注》“大河在金城北门,东流,有梁泉注之,出县之南山”、“其水自县北流注于河也”的记载完全相符。因此,五泉就是梁泉,兰州古城就是《水经注》中的汉金城县故城,即汉金城县的治所。

四、余论

《汉书》记载,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汉王朝击败匈奴,先后在河西设四郡、置两关,在今永登县庄浪河谷移民屯田,筑令居塞,以防匈奴南下。这时在今兰州市以东有汉置的榆中县,榆中县北又有黄河和高山峡谷可以阻挡匈奴南下,只有兰州市区仍无县的建置,故成为匈奴与湟中羌人交关的通道。元鼎五年(前112)“西羌十万人反,与匈奴通史、攻安故、围⒑薄保25]就是由此入侵陇西郡的。为了保证这一地区的安全,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在河湟地区设置了金城郡,在兰州市区设置了金城县。金城郡和金城县都是以金城命名,其目的是昭示匈奴,这里已是金城汤池也。

汉金城郡及其属县,经历2000多年的沧桑,郡县的名称已不复存,大多数县城的城址已无迹可寻,只有少数位于水源充足的河谷盆地之中,又处于交通要冲的县城保存下来。如位于大夏河河谷之中、大夏河与牛津河交汇处的汉⒑毕爻牵今之临夏市治地。位于庄浪河谷之中,庄浪河谷与沙沟河交汇处的汉令居县城,今永登县城。位于兰州市城关盆地西端,黄河与阿干河交汇处的汉金城县城,即今兰州古城,兰州市政府治地。

兰州城关盆地是黄河兰州段诸盆地之中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最好的河谷盆地。盆地北有白塔山和北山屏障,南有皋兰山环抱,东有桑园峡之隘,西有城关关锁。还有黄河横亘盆地北部边缘,构成兰州古城第二道防线。兰州古城位于盆地的西端,北有大沙沟可通大漠,南有阿干河谷可达汉陇西郡治狄道县城(今临洮县),又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因此,兰州古城历来就是“控河为险,隔阂羌戏”、“秦陇咽喉”的军事重镇。

兰州城关盆地呈纺锤状,东西长25里,南北最宽14里,黄河一、二级阶地大都位于南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屯兵设县的理想之地,故有“皋兰山下,地势平旷,可屯兵百万,《汉书》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击匈奴,屯兵皋兰山下”之说。[26]兰州虽然有黄河水源,但河流下切深度大,古代无法利用,其他小的沟谷都是季节性的小沟,水量小,无法满足城镇和农业用水。兰州城关盆地是兰州地区水利条件最好的盆地,这里有稳定的五泉山泉水,既可供人畜用水,又可资农业灌溉。黄河距城又近,可为城区人民提供丰富的生活用水。更为重要的是,城西的阿干河是兰州地区惟一的常年有水的河流,源远流长,水量大,距城近,便于自流引水灌溉。所以,《溥惠渠记》中说:“阿干河为利颇广,环城东西南北为圃者什九,为田者什一,几百顷之灌溉,附郭之戍卒,居民饔飨饮食咸给焉。”[27]可见阿干河为兰州古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水源。总之,兰州城关盆地的良好地理条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兰州古城由最初金城县的治所,逐渐发展为州、郡的治所,明清起又成为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注释]

[1]《汉书地理志》:“金城郡、县十三:允吾、浩、令居、枝阳、金城、榆中、⒑薄白石、河关、破羌、安夷、允衔、临羌。”

[2]薛方昱:《汉代金城郡治所允吾究竟在何处》,《兰州学刊》,1993年第3期。

[3]见《王氏合校水经注》,金城县故城注引清代学者董v诚之言。

[4]《后汉书•董卓传》。

[5]杨守敬:《水经注疏》卷3,《诸次之水》。

[6]陶保廉:《辛n侍行记》卷3。

[7][8]《兰州市志•西固区志》,“文物古迹”条。

[9][11]汤开建、刘建丽辑校:《宋会要辑稿》,《宋代吐蕃史料集》第2册。

[10]张澍辑、王晶波校点:《十三州志》,《二酉堂丛书史地六种》。

[12]《兰州市志•自然地理志》,“自然灾害”条。

[13]张维:《兰州古今注》,水灾。

[14]张令u:《兰州城址旧说质疑》,引自《兰州市历史地理研究》。

[15]何双全:《兰州汉墓与兰州史地考辨》,引自《兰州历史地理研究》。

[16]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河水》。

[17]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

[18]清陕甘总督福康安:《泉神庙记》,《重修皋兰县志》卷10。

[19]《金花娘娘庙联》,《兰州市志•西固区志》附录六,“楹联”。

[20]清皋兰县知县沈仁澍:《泉神请入祀典碑记》,见《兰州市志•西固区志》附录三,“碑记”。

[21][26]《读史方舆纪要》,“兰州”条。

[22]张维:《兰州古今志》,“五泉”条。

[23]《兰州市志•城关区志》,“水利”条。

[24]清下甘总督那彦成:《重修泉神庙碑记》,见《兰州市志•西固区志》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