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河发源地

黄河发源地

黄河发源地

黄河发源地范文第1篇

1、黄河源头在约古宗列盆地,约古宗列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处,约古宗列盆地东西长约四十公里,南北宽约六十公里,整个盆地大致的样貌类似于一个椭圆形状,在这个盆地内有着非常多的小水泊。

2、在古宗列盆地的西南部位置,有一个面积不到四平方米的小泉,澄澈的泉水不断从其中涌出,由此才形成了盆地内的无数细流。黄河最初的河道被藏族人民称作“玛曲”,玛曲就是由约古宗列盆地内的约古宗列曲与卡日曲汇合而成的。

3、除了约古宗列曲与卡日曲这两个源头之外,还有一个叫做扎曲的源头,这三个源头也被人们并称作“黄河三源”。约古宗列曲与卡日曲汇合成玛曲之后,便汇入了星宿海。根据地理学家的测量研究,卡日曲比约古列宗曲长二十五千米。

(来源:文章屋网 )

黄河发源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循环经济方程;“隧道”假说

中图分类号:F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4-0092-04

世纪之交,当我们正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送走最后的饥寒贫困时,又面临着第二贫困――水贫困的威胁[1]。如果说20世纪人们争夺的是石油资源的话,那么21世纪人们争夺的就是水资源[2]。2002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将水危机列入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水资源和粮食安全、油气资源短缺,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100m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作为我国第二大河的黄河,其水资源更是短缺,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m3,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仅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解决黄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有靠进一步加强黄河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循环经济则提供了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正是致力于解决人类发展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的,解决“鱼和熊掌(经济与环境)不可兼得"的矛盾,收到“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效果[3]。运用循环经济理论,解决黄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对于加强黄河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意义。

1黄河水资源的现状

11 自然现状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黄河有几个显著特点:

①水少沙多。

黄河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cm。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m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也就是由形容黄河泥沙多而来的。

②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12 利用现状及问题

①水资源利用供需矛盾加剧。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水资源利用数量却很少。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在干支流上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 183座,总库容583亿m3,引水工程0.98万处,提水工程2.36万处,机井37.8万眼,为发展农业灌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4]。20世纪50年代初农业灌溉用水量约为122亿m3,到90年代猛增至284亿m3,是50年代农业灌溉用水量的2.33倍。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随着城市化和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需水量迅猛上升。据资料统计,在20世纪50年代,流域内(包括黄河下游两岸的引黄地区)工农业和城市等用水总量为122亿m3,而到90年代,年用水总量已上升到307亿m3,增长了2.5倍,其增量为黄河总径流量的32%[5]。用水量的急剧增加,使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②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农业灌溉是黄河水资源的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然而其用水利用效率比较低,因此也是水资源浪费大户。据调查,目前引黄灌区灌水定额达6 000~9 000m3 /hm2;在干旱和半干旱的宁夏、内蒙古灌区,灌溉定额高达12 300~17 000m3/hm2;更有甚者,银川地区的水稻灌溉定额高达22 500~27 000m3/hm2。这些灌溉定额是正常用水量的2~5倍。据估算,黄河全部灌区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仅为30%。河套地区每生产1kg粮食的用水量为3.48m3,为东部地区用水量的8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6]。造成用水浪费的原因主要是黄河灌区大部分为自流灌溉,引水方便,很多地区采用大水漫灌、串灌等粗放的灌溉方式, “跑、冒、渗、漏”严重,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在黄河水供水范围内,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也普遍存在着浪费现象。沿黄地带不少城市的工业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工业结构中以耗水量大的工业行业为主,缺少新兴技术产业,加上管理水平低,使得大中城市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40%~60%,小城市仅为20%~30%,不仅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而且也远低于国内发达城市的水平。

③黄河流域的水污染严重。

黄河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水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逐步发展,污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使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因严重污染,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公布的黄河水资源质量年报中的数据整理如表1:可见近五年来流域内水质劣于Ⅲ类的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高达60%以上。虽然从2006年以后流域内水质劣于Ⅲ类的比重继续降低,但到目前为止,其比重仍远远高于50%。由此可见,黄河流域水资源的污染是相当严重的,治污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31.1数据来源: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质量公报整理。

水问题可以用 “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八个字概括起来。对黄河来说,“水多”的问题是不存在的,虽然历史上黄河洪水灾害频繁,但主要是由于长期河沙淤积,使得黄河成为地上悬河造成的。“水浑”的问题是由黄河流域的自然状况决定的,改变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情况,只能靠改变其自然状况,加强流域内植被的保护,从而减少流入黄河的泥沙含量来解决,而这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水脏”的问题,也即水污染问题,可以根据循环熵减原理[2]:一方面减少污水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另一方面不断地增强反馈机制,把废水经过处理从而作为资源使其得到重新利用。其本质可以归为“水少”的问题。因此,黄河水资源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水少”的问题,解决“水少”的方法不外乎“开源、节流”两个基本途径,开源方面:一是通过南水北调;二是通过海水淡化。通过这两种措施,可以缓解一下黄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还有就是增加流域内降雨,通过改变黄河水资源的循环,进而增加黄河流域的降水[7],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再生近乎成为一个闭路的循环[8],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来说这只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因此,目前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节流来解决黄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通过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进一步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加强黄河水资源的集约利用,从而实现黄河水资源的持久开发、合理利用,使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环境平衡相协调。

2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的诞生应以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Bounding)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标志。他指出,目前人类经济发展采取的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模式,由于可利用资源及环境承受力的限制,人类的资源消耗率始终高于资源的再生率,最终必然引发资源危机,地球将像一艘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宇宙飞船一样,由于能源的最终枯竭而走向毁灭,而延长这一毁灭过程的惟一方法是尽可能地循环使用现有的资源。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closing materials economy)、资源循环经济(resource circulate economy)的简称,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的,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利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9]。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效仿生态系统原理,把社会、经济系统组成一个具有物质多次利用和再生循环的网、链结构,使之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流程和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功能,适应生态循环的需要,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高效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它使物质、能量、信息在时间、空间、数量“三维”上得到最佳、合理持久的运用,实现整个系统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地步,做到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控制在自然环境的生产能力之内,把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量压缩在自然环境的销纳能力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10]。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为“3 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也就是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控制使用危害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原则要求在使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注意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也就是说,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要求延长同一水资源的使用期限,尽可能多地使用。再循环原则,或称资源化原则,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资源化有两种,一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变成与原来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再循环原则是要求水资源在使用之后,能够经过处理再生利用。

3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的循环经济方程

黄河水资源的利用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部分:一是用于冲沙也即是用于保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生态用水,基本上这一部分用水是不能减少的;第二部分是用于农业灌溉的黄河用水,目前这部分用水所占比重较大;第三部分是黄河流域内工业企业所用的黄河水资源;最后一部分是用于服务业的黄河水,这部分用水量较少,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所需的水资源将面临较快的增加。因此,要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只有提高黄河流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集约利用水资源的程度。结合循环经济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程和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现实情况,现提出黄河流域不同产业的水资源利用循环经济方程,如下:

其中:S――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指数;

W――用于经济生产的黄河水资源投入总量,也即黄河水资源中去除用于保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用水量,这一数值多年来差别不大;

UW――黄河水资源利用率;

EW――黄河水资源依赖型产业比例;

ENW――非黄河水资源依赖型产业比例;

F――用黄河水资源灌溉的农地面积;

E――耗用黄河水资源的工业企业数量;

P――黄河流域的人口数量。

通过以上方程可以明显看出,要提高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指数,一方面增大分子的数值,由于W基本固定,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率和非黄河水资源依赖型产业比例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在不破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分母的数值。

农业方面:一是改造灌溉设施,推进节水灌溉技术。黄河引水量80%为农业消耗,但由于很多灌区年久失修,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3-0.4左右,也就是说,每年引走300亿m3黄河水,有180亿m3白白耗费了。如果引黄水的利用率能从目前30%提高到60%,一年就可以节约水60亿m3;如果利用率能赶上许多先进国家,达到90%,一年就可以节约水资源150亿m3[11];二是调整农业结构,改变耕作方式。应通过选育抗旱品种,选种生长需水期与流域环境适应的作物,采用蓄水保墒耕作技术和农田覆盖栽培保墒技术,积极发展适应流域内发展的生态农业;三是在保证粮食产量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减少需灌溉的种植面积,这要求政府实现粮价补贴等政策,以保证农民的快速致富。

工业方面:一是提高工业用水的效率,加强污水的循环处理率,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二是提高低耗水企业的比例,优先发展节水型企业;三是减少高水耗、高污染企业的数量。

服务业方面:一是提高用水效率,增加非耗水行业的比重;二是提高人们的素质,加强节水意识,努力发展节水型社会。

另外,政府加强节水型社会的宣传教育以及加大法律、行政、经济的节水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4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的“隧道”假说

根据库茨涅兹曲线的原理,黄河水资源的消耗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中纵轴表示黄河水资源的消耗量,横轴表示时间,水资源消耗随着时间呈现倒“U”形状,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的程度,从而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开拓出如上图虚线所示的道路。

不要再翻越了水资源高消耗的巨大高山,

经济的发展以水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而是在半山腰开凿一条“隧道”,穿越过去,尽快实现倒“U”型曲线的右转,从而付出较低的水资源消耗代价,使经济达到同样程度的发展。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6JD790003。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21-122

[2]石建平.良性循环的理论及其调控机制――循环经济研究新视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58-59

[3]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5

[4] 王玲,林银平等.黄河下游断流成因分析[J].人民黄河,1997(10):13-17

[5]王文楷,刘荷芬,刘爱荣,王 超,宋金叶等.21世纪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62-63

[6] 赵秉栋,赵庆良,焦士兴,赵军凯等.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3,(4):103

[7]谭根林.循环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40-41

[8]Sally Robinson.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 use and management [J], Water Corporation, August 2002:5-6

[9] 张扬等.循环经济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3-24

[10]崔铁宁.循环型社会及其规划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35

[11]王玉生,陈卫东,邵正荣.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J]山西水利,2006,(3):28~29

[作者简介]李来胜(1955-),男,甘肃平凉人,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生态经济。

高志宏(1981-),男,山东德州人,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循环经济学。

黄河发源地范文第3篇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之一,黄河文明驰名中外。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黄河也呈现了几多的尴尬与无奈,黄河下游的季节性断流便是其中一个重要难题。

一、黄河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

历史上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古化有“奔腾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诗仙李白何曾想到,漫漫黄河居然也有“奔腾而不到海”的断流景观。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本世纪70年代之初,从1972年山东利津断面断流开始,至今已有19年断流,累计断流57次,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从断流天数看,黄河断流的天数已逐年增多,1972年首次断流仅历时15天,1996年断流136天,截止于今年8月7日,1997年黄河已断流181天(8月7日复流后8月9日再次断流);从断流河段看,黄河断流河道向上游延伸,断流河段逐年增大,1972年断流仅产生于山东利津的下游,1995年断流上溯至河南开封附近,断流683千米;从断流始发时间看,断流时间也逐年提前,过去断流一般始于五六月份,近几年来提前到三四月份,1997年2月7日黄河即开始断流。

水利专家预测,到2000年后,黄河会每年断流,断流最长历时可达140~200天,山东利津水文站每年将有半年左右半涸。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将使黄河演变成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季节河。

二、黄河断流之影响

1.黄河断流对沿岸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

黄河断流能够引起河道萎缩,原来输入海洋的大量泥沙只能在沿岸地区沉积,由此抬高河床,不利于汛期洪水下泄,容易诱发更大的洪涝灾害。

干涸河道中泥沙的骤然增多使河道潜在着演变成一条巨大沙带的可能,久而久之,昔日黄河故道风沙弥漫、荒凉凄怆的悲剧就可能会重现,沿岸土地缺乏水源保护,土地沙化、荒漠化的可能性增大。

黄河季节性断流后,黄河三角洲地区缺乏足够的泥沙沉积与水量输入,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浸,土壤盐碱化速度加快,生物种群多样化的优势将丧失殆尽。

总之,黄河断流使黄河下流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黄河断流对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黄河断流,黄河下游地区1972年~1996年累计造成工农业损失约268亿元,每年平均损失14亿元以上,受旱农田累计500万公顷,减少粮食100亿吨,单是1995年的黄河断流就使山东东营3万公顷稻田未能插秧,河南新乡2万公顷稻田改种其他农作物,山东德州100多家企业缺水瘫痪。

黄河断流严重地扰乱了沿岸人民的生活,山东境内10万余居民长期供水不足,当地政府被迫限时限量总供水,公用水龙头前排队等水者彼彼皆是。

黄河季节性断流使其下游地区水源减少,而排入黄河的工业污水与生活废水却逐年增多,黄河的自净能力减弱,地下水水质恶化,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黄河的季节性断流极大地制约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黄河断流成因探索

1.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近年来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的主要自然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气候呈现出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的变化规律,到20世纪,我国进入气候温暖期,气温逐年上升,降水量逐年下降,黄河河南花园口以上流域1990年~1995年间平均降水量减少12%。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黄河流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

2.黄河断流的人为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讲,黄河断流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水土流失量惊人,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②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

本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

50年代时,黄河下游灌区灌溉140万公顷农田,90年代灌溉面积上升到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也数十倍地增长。

50年代初期,黄河供水地区年均耗水量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达到300亿立方米,而同时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

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③缺乏统一、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在黄河上中游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预计到2000年时,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库的总库容量将达到660亿立方米左右,大大超过了黄河河南花园口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上中游巨大的截流能力固然有利于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经济建设,但也导致了下游地区水量的大量减少,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④水费价格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

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只能促使人们利用水资源时的放纵、毫不吝惜。

目前,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⑤水体污染严重,水体质量不佳。

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四、黄河断流的对策探讨

1.植林种草、绿化大地、保持水土

在植被贫乏的黄河流域、尤其是水土流失居世界之首的黄土高原地区广泛植林种草,扩大植被覆盖率,发展生态经济、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相结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径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努力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黄河流域应重视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加强对公民进行人口、资源、环境的素质教育,促使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与水资源,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水荒”矛盾。

3.绕一规划、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

黄河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库与湖泊调节水资源的能力低,洪涝与干旱并存,全流域引黄灌溉又各自为政,不便管理。因此,国家有必要组建全国统一的黄河水资源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统筹编制黄河水资源利用与调度方案,兼顾各地情况,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趋于充分、合理。

4.加收水资源使用费,促进节约用水

国外实践证明,在经济规模不变情况下,水价如提高10%,用水量则下降5%,水价如提高40%,用水量则下降20%,国外许多地区以提高水价来限制用水量。

我国也应该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法征收水资源使用费,适当提高水价,以刺激人们的水消费观念,唤醒人民的节水意识,避免或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

管灌、喷灌、滴灌、渗灌是国际上一致公认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节水灌溉每公顷地用水量仅为传统灌溉用水的1/5,以色列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更在90%以上,我国河南商丘地区节水灌溉实验区节水30%~40%,粮食却增收10%。干旱缺水的甘肃河西走廊也走上了节水农业的新路,敦煌滴灌实验区每年每公顷土地仅用水450多立方米。

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宽广,传统灌溉方式普遍,节水灌溉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其节水潜力相当可观。

6.加强污水的净化处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节水的重要手段,8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71%,美国、德国也在60%以上。

我国政府也应加强科研工作力度,努力搞好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工作,尽可能地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

7.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进入黄河是解决黄河流域使解决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根本性措施。

相对于黄河而言,长江可谓是水资源富足有余,引长江水北上济援黄河是一项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

黄河发源地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段 黄河 健康生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当前,黄河的洪水泥沙、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仍十分突出,严重威胁着黄河的自身生命,昔日奔腾咆哮的黄河,如今却病魔缠身,在不断地、呐喊。黄河与我们生息相依,休戚与共,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黄委党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这是一项规模宏大、艰巨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河上下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我们要高举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大旗,当好黄河代言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拯救黄河,保护黄河,为黄河健身强体,大力加强“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建设,积极采取宣传、工程、科技、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并通过开源节流、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南水北调、洪水资源化、人工增雨,雨水利用、调水调沙等多种途径和措施,打造绿水青山的新黄河,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维持黄河生命基本水量与水质,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洪水造床能力、水流挟沙和自净能力、河道生态维护和修复能力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黄河长治久安,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宣传手段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和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人们只顾无节制的向黄河索取,而忽视了对黄河的保护,严重干扰影响了黄河的生态系统,使黄河的健康生命直接受到威胁。为此,黄委明确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并将其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河上下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健康心理和理解支持。重要的是倡导一种人们与河流和谐共处的文化,用一系列的精神、信仰、观念等感化人们的思想,化为发自内心的主动爱护河流的行为。才能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时,自觉地坚持和谐相处的原则,严格遵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规律,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现今社会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黄河健康生命的基本道德水准。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监督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各种传媒手段,采取不同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一是宣传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大力弘扬黄河精神和民族精神,牢固树立热爱黄河,保护黄河的思想;二是宣传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及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黄河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保护黄河的重大意义,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三是宣传黄河防洪和水资源等现状和困扰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四是宣传有关黄河的法规政策,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宣传,为维持河流健康生命营势造场,使人们自觉接受并牢固树立这一新理念,充分认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由只重视黄河的治理开发向保护管理和治理开发相结合转变,真正意识到黄河也是具有生命的,而且黄河的生命与我们息息相连、休戚相关,视黄河为友,并与黄河和谐共处,呼唤理性发展,呼唤绿色文明,呼唤科学的决策方式,呼唤科学的生产方式,呼唤科学的生活方式,为实现“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构筑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工程手段

要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目标,以保证“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为标志,以人与自然及河流、工程相和谐为宗旨,按照“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和“拦、调、排、放、挖”综合治理洪水泥沙的指导思想,强化工程措施,不断完善河防、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沙调控、水保生态等工程体系。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河防工程体系

河防工程是防洪保安的重要屏障。要根据黄河干支流的不同特点,研究治理方略,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以防洪和水资源、水环境安全为核心,制定黄河干支流河道治理统一规划,加强综合治理,在黄河干流宁蒙河段、禹门口至潼关的小北干流河段及渭河下游等重点防洪河段建设标准河防工程;加快三门峡库区的综合治理。在黄河下游,建成以标准化堤防、河道整治、河口治理工程为主的下排工程和配套完善的分滞洪工程,结合河道疏浚淤背固堤等措施,淤筑相对地下河。同时,加强交通道路、通信、信息、水文、气象等基础设施和非工程体系的建设,进一步稳定河道,控制河势,提高河道排洪输沙能力,加强洪水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水沙调控工程体系

黄河的主要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而调水调沙是改善水沙条件、防洪减淤的有力措施,因此,要统筹黄河流域干支流的水沙资源搞好水沙调控工程体系的总体规划,尽快建立完善以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大柳树、碛口、古贤、三门峡和小浪底等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为主体的黄河干支流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和调水调沙的长效机制,实行群库联合统一调度,坚持不断的做好调水调沙工作,有效的调节洪水泥沙,特别是调平洪峰沙峰,保证干旱期河道的最低流量,实现全河水沙的多年调节,塑造协调平衡的水沙关系,尽量使河道长期保持输沙、生态等最低限量的基流,同时,在进行放淤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利用黄河小北干流滞洪滞沙的自然条件,建设完善放淤工程,进行大规模的放淤,开辟处理泥沙的新途径,新战场;并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弥补黄河水量不足,改善水沙条件,实现洪水资源化和防洪减淤减灾等目的,保证河道不断流。

3、水保生态工程体系

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泥沙问题是黄河的主要症结,水土保持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仍很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河床不断抬高,使黄河的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要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认真搞好黄河全流域的水土保持规划,确定水土保持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目标,以及工程与非工程、政策保障措施等,实施综合治理,广泛深入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在黄河两岸营造防护林带工程,建设绿色长城,尽快遏制黄河上中下游的水土流失,构建良好的黄河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使大河上下成为绿水青山。

近年来,黄河源区出现了雪线上升、冰川退缩、湖泊缩小、河道断流、生态功能退化的现象,导致了草场退化、荒漠化、沙化、盐碱化和鼠虫害严重、水土流失程度加剧等生态危机。要尽快制定实施黄河源区综合治理规划,明确黄河源区预防保护监督的目标和任务,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完善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体系,采取人工增雨等有效措施,加强草场的管理,通过合理轮牧,草场封闭式保护,或生态移民等方式, 大力植树种草,构筑深厚而广泛的绿色屏障,确保黄河源区生态资源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以淤地坝沟道坝系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开展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飞播封育等措施,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综合措施,建立措施配套、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体系,建设山川秀美工程,有效控制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有害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是全球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有自然湿地3600多万公顷。黄河流域湿地面积广阔,仅黄河入海口湿地面积就达30余万亩。要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力度,使自然湿地纳入保护管理范围,抓好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等建设,坚决制止肆意侵占和非法破坏湿地的行为,对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自然湿地的,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尽快编制黄河流域湿地保护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建立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湿地保护投入机制,认真坚持和逐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从法规制度、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团结协作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三、科技手段

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因此要大力加强“三条黄河”建设,深入开展治黄战略、黄河自然规律等重要基础性课题的研究,积极开展治黄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构建科技治黄体系,全面提升治黄现代化水平。

1、加强“数字黄河”建设,尽快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以 “数字黄河”工程为重点,加强应用系统、应用服务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防汛、水资源管理调度、水土保持等各项治黄工作中。重点搞好信息采集、快速传输、高度共享,覆盖全河各级机关、防汛单位、沿河各大引水口、排污口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海量数据库管理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视频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多媒体及虚拟现实(VR)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全流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与数字化处理,构建全流域综合数字信息平台和三维虚拟流域模型,以科学计算和数学模拟技术为核心,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管理和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提高治黄业务的反应能力和决策的科学性;基本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数字化、主要业务智能化、政务办公电子化,利用数字流域提供的丰富可靠的信息资源,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不同应用决策系统,以人工智能技术和会商环境为支持,构建综合会商和宏观决策平台,以提高防治、处理流域各种危机的决策水平,使黄河流域各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治黄科学理论研究,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积极研究探索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深入开展水沙变化趋势、河道演变规律、黄河干流枢纽工程运用方式、调水调沙、小北干流放淤、上中游水土保持与下游防洪减淤关系、治黄方略、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和政策补偿等问题的研究,对治黄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开放式的研究,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加速治黄现代化建设。

3、加强人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与人才为重点,全面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完善体制改革,深化机制改革,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治黄工作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建立科学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行业拔尖人才的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全面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竞争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对创新成果进行重奖,使创新之花盛开,有力推动治黄现代化建设。

4、加强“模型黄河”建设,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模型黄河”是由多种类型室内实体模型和野外原型试验场(区)构成且相互关联、扩展性及功能强大、测控系统可与“数字黄河”耦合并与“原型黄河”信息系统相集成、能与“数字黄河”和“原型黄河”联动的实体模型体系。 “模型黄河”工程体系建设包括实体模型建设、测控系统建设、模型厅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其中实体模型的模拟体系主要由黄土高原模型、水库模型、河道模型和河口模型等所组成。黄土高原模型主要用于研究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流域侵蚀产沙规律、坝系“相对平衡”机理、沟道重力侵蚀规律及治理方案等;水库模型用于研究水库运用方式、库区冲淤演变规律、水库运用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及其对策、库区治理措施、水沙调控机理及调水调沙运用方式等;河道模型主要用于研究河床演变规律、河道整治方案、洪水演进预报等;河口模型用于承担河口演变规律及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等任务。“模型黄河”通过对黄河自然现象的反演、实验,探求黄河自然规律,研究和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和应用基础问题,提出黄河治理科学方案,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模型黄河”和“数字黄河”的联合运用,以实现各种治理开发方案在“原型黄河”上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目标。因此,要加快实施“模型黄河”规划,建设高质量的“模型黄河”工程体系,建立科学、先进、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各种模型试验研究,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服务。

5、加快水文水资源现代化建设,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支撑。要加速构建黄河水文水资源监测、报汛通信、黄河气象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黄河水文信息服务等体系,不断完善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充分运用卫星遥感、雷达等水文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GPS、振动式测沙仪等水文在线监测技术和同位素地下水监测技术,结合常规监测技术,实现对大气水的时间、空间连续监测,河流地表水的连续监测和地下水的同步监测,最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空间水、地表水、地下水相协调的黄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体系,大力提高黄河气象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能力,弄清流域下垫面变化对黄河水资源量的影响、黄河流域产水耗水用水特点和流域水循环规律,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全面实时监测、合理配置、科学分析评价, 积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为黄河的治理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法律手段

黄河水少沙多,河情十分特殊,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防洪和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艰巨。黄河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地区间和部门间用水矛盾尖锐,环境污染严重。除害与兴利、整体与局部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关系极为密切,关系协调和利益调整非常复杂,水事问题更为突出。因此,首先要构建完善黄河流域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主要包括流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政策措施和执法监督等法规。以及投资保障、水价调整、滩区治理补偿等政策。抓紧制定实施《黄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条例》、《黄河法》等法规。其次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高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实行舆论监督,对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水污染、侵占河道等事件及时进行公开曝光,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建立强有力的执法体系,实行依法治河,依法管理。加强水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严格执法,办事公正。进一步完善河道巡查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把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节约、配置以及防洪、防断流、防污染、河道整治、河道清障、河道采砂等一切水事活动和管理活动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规范各种水事活动和依法处理各种水事矛盾,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严厉打击各种水事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河道管理秩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经济手段

黄河的治理开发事关重大,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黄河治理开发资金筹集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治黄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和保护所需经费。同时,紧紧围绕治黄主业,充分发挥黄河水、电、土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供水、水电、土地开发、工程施工、设计咨询等优势项目和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切实加强计划、财务管理,及时进行审计监督,保证各项经费合理使用。同时,建立相关的经济处罚和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并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合理核定引黄供水水价,解决黄河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和水资源费的征收等问题;推行黄河下游行蓄洪区防洪保险制度,不断探索“以河养河、以水养水”的新路子。

为促进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高效利用,充分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和资源属性,应尽快引入市场机制,运用市场调节优化配置水资源,实行以水定产、以供定需,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合理确定水权,建立明晰的水权制度,以利于实现水权的转让与交换。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用合理的水价调节保护水资源。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制定由资源成本、工程成本、环境成本及合理利润构成的完整水价格,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水要素市场,构建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一是将水资源费纳入供水成本。二是适时调整水价,三是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四是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和定额管理,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实行超额累进计价。五是合理确定回用水价格,促进中水回用和污水再生利用。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一是摸清家底,保证维持黄河生命基本水量。组织对黄河流域干支流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分析预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认真研究确定维持黄河生命的基本水量,并优先予以保证。二是算好水账,以供定需,优化配置、达到供需平衡。在优先保证黄河自身生命系统所需的生态、输沙等基本水量的前提下,统筹社会经济系统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等用水需求,进行优化配置,并根据其发展变化趋势及时进行调整,实现高效利用。三是认真搞好黄河干支流水资源总体规划,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的基础。四是加速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用水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的水权明晰及流转顺畅的水权分配机制和成熟的水市场、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和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完善水资源实时监控计量、信息采集、调度管理系统,提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以流域为单元,流域宏观管理与区域微观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的机制,彻底改变职能交叉、条块分割、权责不明、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和粗放式发展经济,浪费水资源的状况,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制定流域水资源宏观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指标体系,完善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计划及非汛期黄河干流水量调度预案,建立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机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在黄委机关设立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在沿黄省(区)及黄河干流的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控制性枢纽设立水量调度中心,建成黄河干流主要断面(含省界断面)、取水口、退水口、排污口和支流入黄口水量、水质统一监测网络及地下水监测网络,实施国家统一分配水量,流量断面控制,省(区)负责用水配水;重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逐步形成总量控制,限额用水,定额管理,市场引导,水权交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合理划定水功能区,实行入河污染物总量和省界断面水质双控制,加强部门合作,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和保护,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研究推广节水技术,开源节流,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打造与流域水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和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坚决执行《黄河干流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逐步从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防范,从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治理、从单一措施治理走向各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从区域治理走向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全局治理,主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治理,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污染严重的企业,对黄河干支流上已有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逐一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和社会监督,设立污染举报热线,对举报乱排污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并建立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在各排污口设立远程监测控制断面,对所有排污口实行统一管理,随时掌握各排污口的排污情况,对污染超标排放的企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期进行整顿,使其尽快达标。并采取严厉的经济处罚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坚决制止乱排污现象,对屡禁不止的排污企业,责令其停业整顿或关闭,维护良好的水资源管理秩序,保持黄河的自净水量,提高流域水体水环境承载能力。五是结合实施跨流域调水、洪水资源化,大力开展人工增雨、雨水利用,彻底改善黄河的水量和水质状况,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六、行政手段

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为加强黄河流域管理,有效协调各部门、各省(区)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应按照权威、高效、协调的原则,建立健全流域宏观管理为主体,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事权,构建适应黄河河情的流域管理新体制,实行公共参与和民主协商管理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全流域一体化统一管理的新体制,拟将黄河流域的渭河、洛河、汾河等主要支流和小浪底等骨干水库及重点引黄取水口等交由黄委直接管理,便于指挥调度,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二是拟成立黄河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国家有关部委、流域机构及流域内各省(区)负责人和用水户代表等担任委员,实行委员制,作为决策协调机构,其办事机构设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全面负责、统一管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抗旱、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水环境保障、污染治理、综合治理开发利用等一切涉水事务,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统一协调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及时协商研究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彻底扭转目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协调的局面,推动各项治黄工作有序开展。

2002年8月29日颁布实施的新水法,进一步明确了流域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黄委作为黄河的代言人肩负着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神圣使命,要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科学规划决策,有效配置调控和有力监督控制的作用,一是加强治黄队伍建设,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大力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特别要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艺术、驾驭能力和决策水平,避免决策失误。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种人才,实施科技兴黄战略,打造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综合管理能力强的专业队伍,要高度重视基层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前期工作,不断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提高预见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和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增强工作的超前性、前瞻性、创造性、主动性、原则性,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统一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规,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透明度,完善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推动洪水管理、工程及建设管理、河道管理及水政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二是实行事、企分开,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黄委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水行政职能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单位,应不断深化改革,实行事、企分开,进一步加强依照公务员管理工作,全面推行水利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当好黄河代言人,千方百计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使企业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增强经济实力。三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各项目标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法规,全面推行以各级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管理责任制,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从防汛、防凌到水资源、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都层层落实各项责任制,建立严格的督查考评体系,实行责任追究制,奖优罚劣,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完善协商协调和监督机制,团结协作治河。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人人有责,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和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部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和全河一盘棋的思想,明确有关部门的具体职能,科学分工,落实责任、相互支持。识大体、顾大局,加强协商、协调和沟通,实施有效的监督,及时处理解决各种水事矛盾和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正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参考文献:

1、陈效国:21世纪黄河治理开发的思路与布局。

2、《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3、牛玉国:全力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 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可靠支撑。

黄河发源地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问题;森林覆盖率;重复利用率中图分类号:N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11-02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黄河发源于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 县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然而,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严重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突出的环境问题

1.1黄河上中游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支流带入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而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还不到1千克。黄河年平均16亿吨的泥沙,如果筑成宽一米,高一米的城墙,长度相当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的3倍,相当于赤道长度的27倍。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1.2黄河中下游地区水旱灾害频发。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本区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集中,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00--600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大约60%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由于春、夏两季降水较少,故有“十年九旱”之说。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此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特别是 泥沙的大量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不断上升,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形成“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3黄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黄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排入黄河的废污水总量,从20世纪80年初期的21.7亿吨,增加至90年代初期的42亿吨。黄河干流上大的污染源有300多个。据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河段可满足生活用水的河长,仅占评价河长的29.2%。黄河水质较差,劣五类水质占39.5%,干流水质略好于支流。支流61.9%的断面水质为劣五类,主要污染指标包括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 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1.4水费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目前,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2.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2.1建设黄河防护林带,植树种草,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黄河两岸应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抓紧建设黄河防护林带,提高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全力保护和恢复水源林地,植树种草,增加植被面积,使黄河流域日渐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尽快趋向良性循环。严禁在黄河干流及支流两岸毁林开荒。抓住西部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的历史机遇,切实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确保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不再加剧并能有所好转。

2.2不断更新水旱灾害治理思想,采取综合治理与开发。首先,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黄河现状,治理开发黄河的规划指导思想是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在黄河上游,实行因地制宜"梯级开发"原则,修建多座水电站,有效拦截洪水,减轻洪水对中下游的威胁。中游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面积45.4km2,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大于5000吨/立方米的面积约15.6lEm2。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给下游造成 巨大危害,是根治水害的关键河段。在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蓄洪工程。多次战胜黄河大洪峰,创造了治理黄河史上的奇迹。最后,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不足,有两种即效措施:第一,修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实行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引长江水进入黄河是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