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范文第1篇

我就不相信,我不信我不能不把你找回来,最后一年啦!难道我们就不能再相爱一年吗?——贝贝

相信我我是真心真意的啊!

我真的真的爱你!

——-宝宝!

给我1次机会让我再爱你一回!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

我只是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对你说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伤心不是唯一的结果

只想再听你说一次你依然爱着我

既然你并没有犯错

为什么还要躲着我

我每天都这么的难过

到底我做错了什么

既然你并没有犯错

为什么还要不理我

你什么都不肯对我说

请你不要再沉默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

我只是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对你说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

我只是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对你说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伤心不是唯一的结果

只想再听你说一次你依然爱着我

既然你并没有犯错

为什么还要躲着我

我每天都这么的难过

到底我做错了什么

既然你并没有犯错

为什么还要不理我

你什么都不肯对我说

请你不要再沉默

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范文第2篇

专做特卖的唯品会算个安静的另类。或许是因为其知名度稍欠,或许是因为主攻的属于细分行业暂时蓝海,或许是因为老板生性低调。或许以上皆是。

当当网则一直属于活跃型,每年电商大战的固定班底,如今推出“当当尾品汇”同样是走先声夺人路线。

在低调4年之后,“服装尾品”为电商带来了新机遇,甚至被视为继3C、化妆品、服装后又一轮极具爆发性的品类,唯品会则遭遇了从2013年开始的几乎全体电商的大规模围剿,最终与当当棋逢对手。

江湖变了。容不得谁置身事外。

叫阵的和闭城的

从1999年就诞生的当当网,从做图书到全品类,从来没有如此迅速且旗帜鲜明地杀入某一个行业。从“当当尾品汇”这五个字,就不难看出其CEO李国庆单刀直入的性格和斩将夺旗的信心――“当当网2013年服装目标45亿元,当当尾品汇是重要一战,名品特卖必须3折以下!整个服装4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很大,当当今年要力争服装网购前三!”

电商大战前都习惯了“喊打喊杀”,一边给自己壮胆一边造势打广告。面对李国庆如此“嚣张”的喊话,“基本上不像IT人”的唯品会创始人――沈亚和洪晓波似乎对此不闻不问,只有高级副总裁唐倚智“文不对题”地回应媒体――2013年唯品会将加强物流设施建设和技术投入。

李国庆踩上了一个“哑炮”,但熟谙互联网的他一个人也能“自嗨”。

早在2013年5月,网上便传出风声,电商平台将出现“”,一时之间,“当当要收购唯品会”的传言传得似模似样,还有分析师撰文称“两者相当互补,如果联合将开拓极大市场”。等“专家”们分析得差不多了,李国庆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我没和谁谁在一起”。可是眼球早被赚到了。待到5月7日,“当当尾品汇・名品特卖”正式开业,业界又一片哗然,李国庆不是要和谁在一起,而是要剜谁一刀去。果然,李国庆高举低价屠刀,手起刀落,毫不含糊――

开业当天,当当尾品汇阿迪达斯、Lee等大牌服装3折封顶。之后当当服装送出4亿元代金券,尾品汇备货3亿元打响6月“价格战”。除了“3折”封顶的常规促销以外,尾品汇还在2013年6月3日至6月9日实行服饰类商品满199元送20元等活动。据部分买家计算,这么大的优惠力度,即使在“双十一”或春节的电商大战中,也没出现过。

或许沈亚和洪晓波两人想过息事宁人、暂避对手锋芒,毕竟你不可能一直烧钱开路,但眼看当当尾品汇5、6月间共计三次开火,一时江湖地位已经直逼唯品会!忍耐到7月,唯品会开始发力阻击。

7・19超级特卖节成为唯品会官方微博高调推出的反击之战。

这基本回归了网民们熟悉的商战节奏。谐音而成的“双hui大战”将会战日的气氛渲染得乌云压城城欲摧――围绕这天的战略部署,唯品会被爆出将以2.7亿元金额的广告保证流量,报复性打击某快速崛起的特卖平台;李国庆应战也是必然的。之前是敌前叫阵对方闭不出城,自己表现再威风也不算打了胜战,现在是对手下了战帖。当当尾品汇随即被爆出吹响供应商集结号备货4亿元。

没过两天,有细心网友发现,通过百度、搜狗搜索“唯品会”关键词,“当当尾品汇”的搜索广告链接却赫然在列,分明是当当通过百度、搜狗等拦截唯品会广告流量,简直是一场现实版的“草船借箭”!大家不禁感概,电商出身的李国庆对网络的“操作”,比做实业出身的沈亚、洪晓波娴熟得不是一点半点。

到了7月17日,当当尾品汇3折再满200减120的“终极”特卖会率先打响,比“说好的”7・19特卖大战足足提前了2天!

当当屡出“奇兵”,5月上线以来销售额一路飙升,6月当当服装整体销售增长了超过5倍,进入7月同样势头不减。相比之下,唯品会实在是太稳重太好欺负了,怎么随便对手使劲掐你都不吱声呢?

高手只用一招

如果谁真以为唯品会品格“呆萌”,那就输了。做了十多年实业,现金丰沛到连VC都懒得理的沈亚、洪晓波有这么傻吗?人家的态度是,一手卡住行业命门,都犯不着理你。

命门是什么?归根结底是货源。

2008年,两位创始人借鉴了法国风行一时的网站,做名品限时折扣,时常为拿不到品牌商的正规授权苦恼。而国内消费者对网购1000元以上的商品颇为抗拒,唯品会有时一天只有几个订单。沈洪两人又发现“在中国什么叫名牌?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往往是根据家门口的商场里有没有专卖店来判断,有专卖店就叫名牌,没有就不是。”于是,唯品会逐步将目光从“一线奢侈品牌”转向“二、三线时尚品牌”,大大开拓了市场和货源。

转型之后不久,唯品会便赶上了好时候。2010年下半年之后,中国服装行业积压了大量库存。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服装行业存货达2569亿元。据说,如果中国所有服装企业停产,仅库存量也够在服装市场上销售三年。

高库存压力使得厂商需要专门的清尾货渠道,将尾货与旗舰店新品区隔开来,以避免对品牌造成伤害,唯品会的模式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清理尾货甚至形成了一个渠道圈子。比如广州这个国内最大的服装、零售交易中心,在电子商务上一直没有被重视。唯品会看准这个空当,迅速与广州的各大交易市场进行对接。

唯品会与品牌商的合作模式是:唯品会给出固定的档期,品牌商将货品运送到唯品会仓库中,如果5天内没有售罄将拉走;平均一个品牌1年可以获得6到10次的折扣零售机会。

为了让特卖做出效果,唯品会特别组建了买手团队,目前有约300人,几乎全是来自时尚行业、零售行业、服装行业的资深人士。买手一是要对参加限时特卖活动的商品进行筛选,还要跟品牌商沟通,对产品的数量、配比量、区域分布价格做出一定的指导,在产品下架后买手还会将相关的售卖数据反馈给品牌方,作为销售参考。

唯品会渠道的库存消化能力逐渐被证明,与供货商的关系也愈加稳固。截至2012年底,唯品会与6000个品牌有合作,其中超过800个品牌是独家合作,俨然已成为国内最大名牌特卖商。没有之一。

所以,看似当当尾品汇声势惊人,但很多品牌商家已与唯品会签订了排他性协议,尾货大战时被“釜底抽薪”的品牌其实不少。

围观群众这才恍然大悟,还有细心者回顾硝烟滚滚的6月寻找蛛丝马迹。果然,当时曾有消息人士在微博透露,唯品会要求供应商签署“独家销售协议”。据说在该份协议中,唯品会列出了禁止供应商在其网站销售的电商名单,其中当当尾品汇赫然在“黑名单”上。

唯品会方面表示,“网络上的真真假假,不排除被竞争对手恶搞”,强调合作是双方协商进行的。不过,无论是沈亚,还是洪晓波都曾经表示,由于回款速度几乎比竞争对手快一倍,唯品会对供应商的粘性非常大,华南地区传统服装库存50%以上都是通过唯品会在消化。唯品会面对供货商们已经是强势的一方。

这种强势地位还体现在唯品会与供应商间的减价能力不断提升,其毛利率已提升至23.4%。而反观当当网和供应商的关系,则在与京东、苏宁易购等B2C的竞争中显得十分不稳定,甚至一度由于价格战和品类扩张导致毛利降至13%,2013年恢复为17.2%。

回到战局本身,“釜底抽薪”和“草船借箭”谁更狠?反正再也没有人敢小瞧唯品会的能量。

当当的窄路

李国庆心里有相当的紧迫感。自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流血上市”之后,连续两季度实现盈利,目前市值18.3亿美元;与之相比,成立13年的当当网,经历了京东快速扩张的冲击、B2C市场洗牌、主营品类缩小至图书服装母婴家纺类的调整、与投资方摩擦不断等各种曲折,市值不到唯品会的三分之一。

当当需要新的盈利点,需要向资本证明自己,需要在尾货这个已经被唯品会证明的“小而美”的市场里分一杯羹(唯品会开盘首日收盘价仅为5.5美元,到2013年7月最高超过50美元)。李国庆毫不掩饰羡慕之情:“当几个傻笨黑粗的电商还在死掐的时候,唯品会出来了。”

但是唯品会不好学。

唯品会依靠限时特卖的模式,成功培养了一大批忠诚度较高的买家。数据显示,从2010年~2012年,唯品会的活跃用户数从27.6万跃升至411万,每个活跃用户贡献的营收也从2010年的118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68美元。

背后的支撑逻辑是,唯品会对于库存的管理是大进大出――大量进货,大量退货,库存转换快,仓库平均每5天就要更换一次SKU(库存量单位) 。顾客可以货到付款,退换货都不需要承担运费。要处理这种动态数据,从搭建数据库到落地细节,都需要花时间试错修正。

但是当当也不是机会全无。唯品会的速度还需要供货商的支持。供应商要把货品先全部拉到唯品会的仓库,5天后没卖完的再用车拉回来,这种“强制入仓”的方式能保证唯品会库存无压力,也能保证消费者在物流等方面的消费体验,但对于供应商来说,整个过程非常繁琐耗时。“运费倒是其次,这来去的准备、清理、归类等流程加在一起要快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售罄率低,对于供应商来说就是极大的成本。”有人这样抱怨。

于是当当尾品汇不要求供应商入仓,卖家既可以选择自己发货,也可以选择使用当当提供的物流服务。此外,当当对品牌商收取的销售佣金比例,也远低于对手,所以也颇吸引了一些品牌商的目光。

如今,有所觉察的唯品会也在开始考虑供货商的感受。尝试在用户下单后,才让品牌商在限定时间内拉到就近的仓库,希望逐步改变之前品牌商要大笔承担两头物流费用的情况。不过,所谓“船大难掉头”,该模式还只是试点,能否走通还是后话。

唯品会两位老板引以为豪的壁垒还有一个,即上文提到的买手模式。这也是一个难以被模仿得“形似”的杀手锏。当当根本就没考虑硬拼,而是结合自身情况采取了平台模式。在李国庆看来,服装是个流行趋势瞬息万变的品类,自己组建买手团队,且团队不够成熟的话,进货存在一定积压的风险。所以对当当来说,采取平台模式更为“轻盈”,更具开放性。

唯品会和当当之争,其实又成了两种不同模式的比拼。孰优孰劣不好下论断。可以肯定的是,经过“双汇战”的洗礼,唯品会的先发优势仍然明显,当当尾品汇成功打入尾品市场完成亮相,尾货电商第一阵营已经初步形成。

剩者为王

俗话说,猛虎也怕群狼。

唯品会针对“特卖”人群书写电商新神话的时候,并不只有当当看中了这块“肥肉”。一时间,天猫要办品牌特卖平台,凡客推出特卖活动,京东密谋特卖京品汇,走秀网推出美国特卖会……除了纷纷出台相应促销策略,很多电商还开始山寨唯品会,甚至不惜挖角撬行。

为了吸引供应商进驻,后起特卖平台的手段相当直接“粗暴”。据说针对唯品会的扣点――“去年一线(品牌)签25%,今年28%签下来就不错了”,当当的扣点为12%,1号商城为6%,聚划算的费用为5.5%+3%,品牌团费用3天15万元,京东为12%加5000元团购费。

唯品会可谓遭遇八面埋伏。限时特卖也由蓝海变成了一片红海。这种模式是否能够成为众多电商长期的盈利模式呢?唯品会在混战中有多少胜算呢?

不少分析人士将专注尾货和综合B2C模式进行了库存、平台等各方面的对比,但归根结底,要点只有两条:第一,平台对消费者的粘性;第二,对供应商的粘性。

对于大多数网购爱好者来说,并不存在对于电商平台的忠诚度,“哪里货好,又便宜,就去哪里。”而根据艾瑞公司公布的报告,唯品会的客户重复购买率达到了80%。这与唯品会专注商品的驾驭有关。唯品会从页面设计、货品选择等方面透露出自己的态度:以一种做特殊产品的方式来做过季商品,而很多后来者们做尾品更像是做甩卖。

李国庆也忍不住为对手把脉:“只要唯品会坚持深耕垂直领域的道路,坚守服装尾货特卖模式,依然会小而美地活着。反之,如果唯品会为了求大,扩张至卖新品,卖全品类,就会付出很大代价。我要是唯品会,我就甘心于做好服装的特价货,中国的这个机会仍然很大。”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法

由于哲学研究的是关于整个世界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它与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不同,决定了它是一门抽象的理论性学科,学习哲学既要具备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又要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够学好。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感到哲学难学,其原因或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贫乏,不扎实,或是抽象思维能力不高。这给哲学教师提出了教学上的具体问题,即如何教好哲学,在教学方法上如何创新改进,如何提高哲学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就此作一探索。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准确定位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应从理论灌输、方法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三方面定位,做到三位一体,以提高本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是从基本概念、原理着手,强化本课程的理论灌输。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首先必须弄清其基本概念和原理,讲清楚基本概念原理是本课程教学的首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突出概念原理的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是由一系列基本的概念原理构成的,只有学好基本概念原理,才能运用它对社会生活、自然现象进行深刻的分析,这可称为“以理论事”,突出的是“理”而不是“事”,强调的是“事”为“理”服务。而在以往的哲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主张不从理论着手,大讲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然后引出理论,即“以事论理”,突出的是“事”而不是“理”。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分布,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强化了“理”为“事”服务,而不是“事”为“理”服务,显然不符合哲学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

二是从方法论原则着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指导原则。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然涉及到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的、理论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在认识活动中决定思维指向和思维侧重点,是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认识正确性的程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方法论具有同一性,哲学思维是一种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的思维,具有思辨性特点,运用到科学的思维中和实际工作中,形成科学的方法论系统,并能不断开拓思维空间。大学生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品质逐步形成。在哲学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方法论、思维方式的培养,既是哲学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又符合大学生思维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的一条红线,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哲学原理变成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着手,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哲学本身就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而人生观、价值观又是世界观在人生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的演绎和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学会做人,明确人生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进步方向一致。应当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系列原理的教学体现出来,如果脱离一系列原理的教学,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就完全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本身应有的哲学原理教学的功能。

以上哲学课程教学三个方面功能的定位,应紧密联系,互相贯通,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不可偏废。而基本概念、原理的灌输又是最基本的定位,它的教学效果的大小,决定和影响着方法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程度。

二、从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上把握哲学内容的体系从而确定哲学内容的知识板块

现代认知学习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在哲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上,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联系上,把握哲学内容的体系,确定哲学内容的知识板块,形成哲学课程的认知结构。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的统一体。整体由部分组成,从整体宏观的视野出发,对部分进行单独的、分别的研究,能深刻地把握整体。割断联系,抛开整体,就看不清各个组成部分,离开部分,就不能从宏观把握整体的面貌。辩证法强调从整体以及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联系上分析问题,反对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片面的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体系确定其知识板块,必须了解其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是互相联系的板块结构,是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因此,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解为四大板块,即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这样划分的理由有三点:1、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使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理解。2、既从哲学内容的体系出发,涵盖了全部哲学基本原理,又突出了各个部分内容的侧重点。即马克思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该板块重点是突出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该板块重点是突出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该板块重点是突出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该板块重点是突出唯物史观。这种划分考虑到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使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正如列宁所说的“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绝不可能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列宁选集》,3版,第2卷,221-223页。)3、便于教学的有序进展。一般来说,哲学教学顺序按上述板块顺序推进,不可颠倒。当然,我们看到,近年来出版的有的哲学教材,将以上四个板块作了变动,如将“实践”的知识分割在“唯物主义”和“认识论”两个板块中,使这一知识点显得分散,不利于教学。

三、从知识体系大厦的构架和支撑上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重点

重点是相对一般而言的,在一个知识体系中,重点的知识就是指处于基础性的、核心的、支撑大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则。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而言,其重点应该有6个。1、物质观及其与意识的关系。2、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3、认识的辩证规律及其真理观。4、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确定上述6个重点的理由。1、物质观及其与意识的关系,这是哲学课首先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不懂得物质的原理,可以说就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唯物主义,离开物质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就失去了根基。所以,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原理,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2、把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作为重点的理由是,要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就必须辩证地看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最能体现辩证法内容的就是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这两个规律又是对立统一规律从不同侧面的展开。掌握这三大规律,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掌握了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如果说不懂得三大规律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也就不懂得辩证法。3、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它把认识本身作为思考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论,就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此,就提出了认识的辩证规律(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所以,要掌握认识论,就必须掌握认识的规律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否则就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4、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中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板块,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一个根本标志,其内容非常丰富。社会基本矛盾作为重点,是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而其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社会形态。由生产力一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一一上层建筑,层层决定作用和层层反作用,构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所以社会基本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把它们作为重点,理所当然。如果不懂社会基本矛盾,可以说就不懂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是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体即人的观点出发,来做更深人的阐发。因为社会规律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产力的构成中,劳动者是主导性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原理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体问题上的展开和深化,所以,这一原理应该作为重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属于社会文化结构领域,对文化进行专门的研究是必要的,所以也应作为重点。

四、突破难点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就某一学科来说,其概念原理都有特定的载体,如数学概念、原理的载体有点、线、面、正负数等,物理学的概念、原理的载体有力、速度、热、光、电等。这些学科一般能通过实物、模型、演示、运算等方式和手段来认知,有直观性、具体性的特点。而哲学学科理论是这些具体科学理论的概括,没有直观、具体的载体,它是对这些具体学科理论的再概括、总结、提炼,因而就更抽象。由此,人们误认为哲学是玄虚缥缈、高深莫测的学问,给哲学教学也带来了难度。如何攻克哲学教学的难点,是提高哲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一是注重原理的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哲学原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指一个哲学原理是由诸多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在讲授原理时,对每个要素都要进行分析讲解,给学生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构架,要避免零碎地、片面地讲解原理。注重原理的准确性,是指对原理内容的概括、提炼、表述方面保持准确,避免曲解、误解。一般来说,哲学教师讲授哲学原理时,需要对原理重新概括提炼,以文字形式写成讲稿,讲稿要求准确,口头表述时,同样要求准确。

二是讲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哲学理论是一系列抽象概念和严密逻辑构成的范畴体系,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不同,仅仅记住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不等于真正懂得和掌握哲学理论的真谛,因此,必须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哲学理论分析社会热点实际,使哲学教学由空洞、抽象、枯燥转变为丰富、具体、生动。但同时,也应避免片面渲染、夸大实际事例,就事论事。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范文第4篇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哲学; 解读模式; 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4-0064-06

自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公开问世以来,东西方学者就围绕着《手稿》的性质以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多样化的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观点。著名学者张一兵在《人本学的青年马克思:一个过去了的神话》和《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解读模式与文本学》中,第一次指出了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五大解读模式:西方马克思学的模式、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的模式、阿尔都塞的模式、前苏联学者的模式和中国学者孙伯教授的模式。[1]101120笔者认为,除了对待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差异之外,这些解读模式之间的关键区别,恰恰是对《手稿》中所体现出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尤其是建立在异化劳动概念基础上的异化史观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地位的理解。因而研究《手稿》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呈现已经发生的对《手稿》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地位问题进行界说的逻辑地平线,澄清异化劳动概念的准确性质和在唯物史观发展史上的定位,不仅对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准确地辨识国内外各种以《手稿》来解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潮流,对在与各种以马克思的名义进行言说的理论观点的交锋中真正搞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四种解读模式与“《手稿》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地位”问题的定位

按照笔者的理解,在张一兵所概括的关于马克思哲学的五种解读模式中,前四种模式要么不承认唯物史观,要么把唯物史观与《手稿》中的思想截然对立,要么将《手稿》中不成熟的一些唯物史观的萌芽直接指认为唯物史观本身,这都是对《手稿》性质和定位的误读。

第一种解读模式,是西方马克思学制造的所谓“两个马克思”的神话。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们认为《手稿》所代表的马克思是所谓“青年马克思”,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最高峰;而《资本论》所代表的马克思则是所谓“老年马克思”,“老年马克思”的思想处于“停滞”与“衰退”状态,“两个马克思”的思想是互相对立的。也就是说,这种西方马克思学的解读模式根本不承认马克思一生的伟大发现――唯物史观,他们将马克思《手稿》中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遗迹混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抽象人道主义意识形态,从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这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我们要与之划清界线。

第二种解读模式,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学的解读模式,主要代表人物有早期的弗洛姆、早期的马尔库塞、列斐伏尔与后期的萨特等。他们以《手稿》的精神解释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归结为以消除异化获得人的解放为最高目的的人本学。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在《手稿》中就得以确立了,青年马克思那种先验的劳动异化史观的人本学逻辑,被直接指认为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真谛。这种劳动异化史观的人本学逻辑被认为贯穿于马克思后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及其手稿特别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也贯穿于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后来的研究都不过是原先人本学逻辑的展开和“提升”。他们并不是站在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也并不承认西方马克思学所制造的“两个马克思”的神话。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归结为《手稿》所代表的以消除异化获得人的解放为最高目的的人本学,就必然会否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当然在这样的解读模式中,也就不存在“《手稿》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地位”这样的问题。

第三种解读模式,是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提出的所谓“断裂说”。阿尔都塞以1845年4月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分界线,认为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上的断裂”,“断裂”前后的马克思是截然不同的:在此之前是处于人本主义意识形态逻辑框架中的青年马克思,这个时期马克思著作中的思想都受制于人道主义这一“总命题”,因此不能把它们列入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在此之后的马克思,则创立了全新的科学世界观,属于马克思主义者。两个马克思之间泾渭分明,《手稿》恰恰是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即将诞生之前的作品,虽然在写作时间上最接近马克思思想发生转折的1845年,但在思想实质上最远离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阿尔都塞也只承认一个马克思主义,但这是科学的唯物史观,《手稿》属于理论上的人道主义,恰恰为马克思主义所反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第30卷第4期李卫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地位第四种解读模式,是前苏联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前,特别是20世纪70―80年代初苏联学者解读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观点,也是中国和东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较为普遍的观点,这是一种量变“进化说”。他们囿于列宁在没有阅读后来发表的马克思早期论著的情况下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分期,认为马克思在1843年巴黎笔记以前,仍然受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1843年夏天,马克思受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和《未来哲学原理》的影响,开始向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这一进程直到1846年秋才告结束,其标志是写作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按照这种模式,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就是一个连续不断无飞跃的量的渐进过程,其中至多存在一种不断清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影响而走向成熟的理论表述的因素。因而,马克思在《手稿》中那些仍然处于前马克思主义水平的思想,也被当作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被指认出来。张一兵深刻地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提出的“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的方法,在这种解读模式中表现为“猴体就是人体”。[1]106107这样一来,马克思在1845年所发动的划时代的哲学革命的意义就被大大弱化了;而且由于对马克思早期文本中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缺乏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研究,当1932年《手稿》出版后,西方马克思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化,用《手稿》中的思想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时,前苏联哲学界面对这种严重的理论倒退,由于自身缺乏对《手稿》思想的准确定位,因而在对西方错误思潮的反击中因为自己的混乱和矛盾而显得苍白无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戈尔巴乔夫打出改革与新思维的旗帜,苏联哲学界回到了上述第二条道路,即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当戈尔巴乔夫提出“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的利益”时,这实际上已经是受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蒙蔽的自欺欺人了,而这种自欺欺人的后果就是苏联的悲剧。

因此,在当前,深入分析《手稿》的性质,深刻理解建立在异化劳动基础上的异化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不仅是一个迫切的学术任务,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

二、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第五种解读模式与《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上的地位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2]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把历史唯心主义从其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驱逐了出去,从而产生了真正的社会科学,而且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石。自从马克思的《手稿》于1932年公开发表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通过对《手稿》的歪曲解释将马克思归结为异化理论家,这是“资产阶级学者对马克思的裸的伪造”。他们的攻击矛头是“直接指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3]8。但是,我们也不同意阿尔都塞的观点,为了对抗西方马克思学所谓“两个马克思”的伪造而将《手稿》与成熟的唯物史观截然对立起来。其实,成熟的唯物史观的产生有赖于德国古典哲学与古典经济学的有机结合,《手稿》是马克思为了解决使他“苦恼的疑问”[4],第一次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概念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开始,从中产生了异化劳动理论。在这种批判中,不成熟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与不自觉的客观现实逻辑互相交织,处于矛盾的状态,虽然人本学异化劳动史观居于显性支配地位,但从客观经济现实出发的科学逻辑已经发生并客观存在,从而开辟了通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道路。

因此,笔者认同由南京大学的孙伯先生提出并由其学生张一兵先生发展完善的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第五种解读模式。这一模式首先由孙伯先生在其撰写的《探索者道路的探索》中提出,并由张一兵先生在其一系列论著中加以指认和完善。张一兵先生将这种解读模式概括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次转变论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两种逻辑相互消长的观点”[1]107。这种解读模式的特点在于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转变归结为两次。第一次转变是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立场转向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转向一般共产主义,而这次思想转变过程又归结为两个异质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37年马克思加入青年黑格尔派哲学阵营一直到1843年夏天以前,这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反映在他的博士论文以及《莱茵报》时期的一系列文章中,主要受突出自我意识的青年黑格尔派改装过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马克思在运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立场批判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使自己感到困惑的物质利益问题,开始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在魏特林、赫斯和青年恩格斯的影响下,思想发生了上述转变。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本包括《克罗茨纳赫笔记》、《德法年鉴》时期的文章,《巴黎笔记》以及《手稿》和《神圣家族》,最后是1845年3月写下的评李斯特《国民经济学体系》的手稿。而第二次转变则是一场真正自觉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格式塔式的整体转换,而不是如前苏联学者所说的量变进化说。这场革命在《评李斯特》一文中初露端倪,发生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完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致安年科夫的信》和《哲学的贫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伯先生第一次提出了在《手稿》一类文本中,青年马克思不成熟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与不自觉的客观现实逻辑互相交织、处于矛盾的状态:一是处于主导地位的逻辑即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的逻辑,这是一种隐性唯心主义历史观,这种逻辑从人的先验类本质――劳动出发,将社会历史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二是不自觉的从客观经济现实出发的科学逻辑,但这并不代表此时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的理论自觉,而是由于马克思亲身接触了无产阶级的实践以及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使他不自觉地偏离了人本主义异化逻辑。在1844年―1845年3月,这两条逻辑线索始终处于一种对立的和动态的相互消长之中。

我们可以用孙伯先生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一书中的话来概括《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孙先生指出,《手稿》证明,“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方面,确实曾经经历了一个深受费尔巴哈人道主义影响的阶段”。但《手稿》中的马克思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费尔巴哈主义者。在《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运用费尔巴哈的主要原则和范畴,“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另一方面又根据政治经济学所确认的事实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要素,彻底发挥了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从而大大地深化、扩展和改造了费尔巴哈的原则和方法,开辟了通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道路”[5]。按照孙先生的观点,《手稿》还没有达到唯物史观的水平,但开辟了“通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道路”。

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在于用一种严整的科学的历史观,即关于人类社会结构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和学说,代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用“异化”对历史现象的解释。[3]8而在《手稿》中占主导地位的逻辑恰恰是从人的先验的类本质――劳动出发,把人类的历史归结为人的本质异化及其扬弃和复归的历史,这说明《手稿》总体基调仍然是不成熟的,它只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6]72,是马克思的思想从不成熟到成熟之间的“里程碑”[6]62,而不是一部已经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著作。

三、《手稿》中人本主义异化史观与唯物史观因素的交织

我们具体来探讨一下在《手稿》中,从先验人的类本质出发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与从客观经济现实出发的科学逻辑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逻辑即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的逻辑。异化劳动是贯穿《手稿》全书的基本概念,是马克思这一时期批判研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所获得的最重要的成果。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包含着根本矛盾:它一方面把劳动提升为自己的唯一原则,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但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工资和利润之间的成反比例变化的规律,这又等于否定了劳动是一切财富源泉的地位,承认了私有财产的主体地位。例如,李嘉图学派就把资本家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而工人只应得到最低的工资,看作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正常关系的表现。这说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站在私有财产而不是劳动的立场上来表达资产阶级经济规律的。因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所表达的经济规律不是劳动的规律,其实是异化劳动的规律。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则是站在劳动的立场而不是资本的立场上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在他看来,既然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这就意味着劳动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但现实中的劳动过程却又不给劳动提供任何东西,反而给私有财产提供了一切,因此现实中的劳动其实质是异化劳动。马克思接着运用层层推进的逻辑分析方法,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还试图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他此时并没有充分的经济学知识来弄清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他一方面把私有财产的根源归结为异化劳动,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追问异化劳动的起源:“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类发展的本质为根据?”[7]102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每一个范畴,如商业、竞争、资本、货币等等,都不过是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7]101。

必须看到,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确实是一个重要标志,是青年马克思第一次思想转变的最重大成果。因为费尔巴哈仅仅把自己的批判局限于宗教领域,只是看到了人把自己的生活二重化为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马克思则进一步要求探索宗教异化的世俗根源。在克罗茨纳赫时期,他已经把宗教异化归结为政治异化,在政治国家的二元生活(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的分离)中看到了基督教精神的世俗根源。而到了《德法年鉴》的文章中,他又初步揭示出政治异化的根源是由于市民社会本身的二重化,是由于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个人互相脱节、互相分离因而丧失了自己的类生活的缘故,于是个人生活和类生活、个人存在和类本质之间的矛盾和裂痕就随之扩大起来。在那里,他已经同意赫斯的观点,认为金钱、货币制度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指出正是这种异化构成了犹太教的世俗基础。他说:“我们不是到犹太人的宗教里去寻找犹太人的秘密,而是到现实的犹太人里去寻找他的宗教的秘密。犹太教的世俗基础是什么呢?实际需要,自私自利。犹太教的世俗礼拜是什么呢?经商牟利。他们的世俗的神是什么呢?金钱。”[8]49而“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8]52。

在《手稿》中,马克思把这个批判进一步向前推进,他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造成市民社会成员互相脱节、互相分离的私有财产和货币制度的根源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运用异化概念分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得到了异化劳动概念,他的结论是:“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7]100这样一来,我们看到,从克罗茨纳赫时期到《德法年鉴》的文章再到《手稿》,马克思就从政治异化理论发展到劳动异化理论。如果我们把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劳动异化这三个理论联结起来,就能获得一个系统而完备的人本主义异化论的历史哲学体系。依靠这个体系,马克思就能完成对现实生活一切领域的哲学人本主义批判,从作为市民社会生活基础的劳动直到社会最上层的宗教,都可以从“人的本质”中得到说明。可以说,从当时德国哲学界在异化理论上的思想水平来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已经把异化理论发展到最深层次了。无怪乎马克思在提出他的“异化劳动”理论时充满了喜悦之情,认为它既可以阐明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又可以解开人类历史的哑谜,“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7]120

乍一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已经迥然不同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是用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来说明人们的全部社会历史现象了,从宗教、政治到经济领域。那么,马克思此时是否已经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水平呢?其实,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仍然没有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框架。马克思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但这里的劳动并不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和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具体劳动,而是被抽象地理解为理想化的作为类本质的劳动。这种劳动其实是一种价值悬设,并不是从对现实社会中的工人或农民劳动的分析得出的,而是作为一种哲学预设,作为与现实中异化劳动的对立物而提出的,其内容就是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人格体现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而迄今所存在过的现实的劳动都是对这种本真的人类劳动的偏离、歪曲和丧失即异化劳动。所以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人”,即符合人的类本质的人,也就不是处于现实社会生产关系中从事现实劳动的工人或农民,也不是奴隶和农奴,而是指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处于一种理想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真正的人”其实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的抽象人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在标志着唯物史观诞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借批判费尔巴哈与自己过去的旧的哲学观念决裂,恰恰批判了这种人的概念,他们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9]73他们指出他们考察方法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9]73。而在《手稿》中,马克思恰恰是从“所设想、所想象出来的人”出发的,这说明当时的马克思仍然处于哲学人本主义的逻辑之下。

在《手稿》中,马克思除了研究异化劳动之外,同时还研究了对象化劳动。马克思当时理论的重心集中在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上,而不是着力于研究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关系。然而,马克思的这种不自觉的研究隐含的形式却已触及了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为其不久以后的唯物史观的创立开了先河。从马克思当时所持的人道主义观点来看,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恰恰是现实劳动的正反两个方面:对象化劳动是现实劳动的肯定方面,“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7]91。异化劳动是现实劳动的否定方面,“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7]91。因此,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所谓对象化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自然基础,其内容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占有,这种劳动是永远都不能被废除的。所谓异化劳动实际上是指私有财产制度下抽象的、创造价值的劳动,这种劳动的发展导致了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制度的出现,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进而引起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加剧,最后导致对私有财产的彻底扬弃。可见,异化劳动主要是就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言的,指的是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主要是指它的资本主义形式。对象化劳动则是就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而言的,是指改造和占有自然界的生产劳动活动。因而,在马克思那里,扬弃异化劳动并非要取消一切劳动,因为作为改造和占有自然界的生产劳动是不能消除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消除的只能是私有财产制度下劳动的非人化和反人道的性质。所以,对异化劳动的研究实际上指向生产关系,而对对象化劳动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到生产力。尽管马克思当时还不可能弄清楚,为什么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总是奇怪地结合在一起,劳动的对象化怎么会变成劳动的异化,通过对象化劳动而对自然界的占有为什么会变成对自然界的丧失,但是他对劳动的这种二重性的初步分析,却为后来唯物史观的发现开辟了道路。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达到唯物史观的水平,像他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那样,把特定历史阶段上人类所创造的交往关系对人类主体的异化归结为由分工作为杠杆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所作的批判,仍然是基于一种作为价值悬设的理想化的人类本质,从而把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归结为人道主义的要求,而不是归结为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他已经探索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这一唯物史观核心问题的边沿,虽然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展开,但毕竟以萌芽的形式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在《手稿》中,马克思透过对对象化劳动的论述,已经天才地洞见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他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分析私有财产的运动,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也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7]121陈先达认为:“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上,跨出了一大步。”[3]245

所以,在《手稿》中,总体上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交织着唯物史观的萌芽。在其中,从理想化的先验类本质出发的异化史观逻辑与从客观经济现实出发的科学逻辑不自觉地交织在一起,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处于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的襁褓之中,马克思时而运用异化劳动的抽象思辨逻辑,把作为真正的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与作为人的现实存在的异化劳动相对立;时而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对象化劳动,从而能够深刻地说明人类的生产劳动不论其异化与否,对于整个社会生活和全部人类历史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可以说此时的马克思唯物史观是一株生长在异化史观土壤中的茁壮的幼芽。

[参考文献]

[1] 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中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M]//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

[3] 陈先达.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5] 孙伯.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153154.

[6] 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分手不是唯一的结果范文第5篇

在中国手机市场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诺基亚、三星、LG、摩托罗拉、夏普等一大批国际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几乎形成垄断,曾经辉煌的本土中坚品牌波导、TCL、夏新、科健、首信等在竞争中全部落败淡出市场,大多数的本土手机企业被逼到了只有生产山寨机才能维持生存的地步。

不在逆境中消亡,就必须在逆境中成长,品牌创建虽然艰辛,但也是中国企业必须走的道路。先驱虽然已经倒下,但新的力量也在逐步形成,近两年在手机行业最受瞩目的就是步步高旗下的OPPO音乐手机和朵唯女性手机。

2010年3月23日,一直关注中国最具成长力品牌的权威财经频道央视二套《商道》栏目以“花为女人开”为主题,对上市仅半年的朵唯手机品牌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报道认为朵唯女性手机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所创造的销售业绩,堪称为近年来中国企业创建品牌的代表。

在这里先对朵唯女性手机在2009年所取得的业绩进行简单的回顾:

2009年1月1日,叶茂中策划项目组进驻朵唯,开始调研策划。

2009年6月9日,朵唯女性手机在深圳召开第一次品牌会,开始在全国招商建立终端;

2009年7月,朵唯首批三款女性手机推向市场。

2009年9月,首批三款手机中的两款销量突破10万台,创下了近年来手机行业新品上市的销售奇迹。

2009年12月,朵唯S600被人民网评为“2009年度中国手机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手机”。

2009年底,朵唯女性手机在全国建立3000多个终端,实际零售销量突破60万台。

发现机会比学习市场营销更重要

如果从市场营销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各个要素来看,朵唯都无法与诺基亚、三星等品牌相比,甚至与联想、金立等国产品牌都有非常大的差距。朵唯是一个新品牌,没有品牌积淀,企业在运营朵唯品牌之前也没有手机生产制造经验,更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只是在渠道运营上有一些基础,但和领先品牌相比也没有优势可言。但就是在营销能力全面落后的情况下,朵唯能得到快速成长,其关键正是因为发现并抓住了女性手机这样一个市场机会。

发现机会比学习市场营销更重要,正是在这个策略思想之下,经过叶茂中策划2003年才有雅客不做巧克力而去做维生素糖果雅客V9的成功,2004年才有代表中国男装的柒牌中华立领的风靡,2007年才有福马“非蛋糕”品类的胜利,2009年也才有了朵唯女性手机的诞生。

定位就是牺牲,定位必须坚持

朵唯是第一个做女性手机的吗?只要稍稍了解手机市场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其实早在朵唯女性手机诞生之前,就有TCL、波导、三星、LG等品牌推出过女性手机,女性手机并非是朵唯品牌的专利产品,但是为什么朵唯依然能够在竞争中取得快速成长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在我们的建议下,朵唯接受了定位就是牺牲的策略思想,并坚决地在营销上加以执行。朵唯品牌以专业女性手机为定位,并紧紧围绕着这个定位进行产品开发和品牌传播,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朵唯即专业女性手机,专业女性手机就是朵唯的认知。

根据朵唯品牌上市半年多的情况来看,这个定位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虽然LG、三星等国际品牌依然还在推出女性手机产品,也有一些本土品牌采取了跟随性定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它们都不会对朵唯品牌形成真正的威胁,如果说还有阻碍朵唯品牌成长的因素,那可能更在于朵唯自己本身,那就是必须抵挡住诱惑,持之以恒地去坚持和完善专业女性手机的品牌定位。

朵唯品牌同样会面临着众多诱惑,其实就在我们与企业决策层进行专业女性手机定位的讨论时,现场就有很多的不同意见,有的认为智能手机才是未来的方向,有的认为互联网手机前途更光明,有的认为3G手机的市场机会不能放弃,有的认为直接放弃男性市场的定位不可取,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但我们从企业资源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并以定位就是牺牲的策略思想,说服企业接受了专业女性手机的定位。但定位必须坚持,否则就将前功尽弃,因此企业自身在品牌不断成长中牢牢进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用横向营销思维创新产品建立区隔

我们都知道市场竞争有两个层面――品牌竞争和产品竞争,其中品牌优势的积累需要时间的积淀和长期有效的传播,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市场竞争是残酷的,竞争对手不会眼看着你长大,他们甚至恨不得将你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在品牌创建初期或者市场上已经存在强大的竞争对手时,打造产品竞争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那如何打造产品竞争力呢?从理论上说,可能的方向只有两个:一是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二是和竞争对手不一样。但事实上,由于产品的好坏企业自己宣传并不能完全作准,只能由消费者自己判断,而在消费者心中强势品牌的产品永远是最好的,比如装在可口可乐瓶里的非常可乐会同样美味,但却不会有消费者会认为非常可乐比可口可乐质量更好。因此,打造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不在于做得更好,而是要与竞争对手不一样,要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与竞争对手的区隔,形成差异化:用凉茶与可口可乐竞争,自然效果会更好。

什么样的手机才是女性手机?小巧的、轻薄的、色彩靓丽的、时尚的、有香味的……的确这些都是很能吸引女性购买手机的因素,但在朵唯上市之前,已经有三星、LG这样的强势国际品牌将这些要素做到了极致,在这些方面朵唯手机只能踏踏实实做学习者、模仿者,要实现超越简直比登天还难。

打破、打破、再打破,在市场竞争中我们只要在正确的策略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就能够打破常规创新产品。有效吗?当然有效,在朵唯品牌上市两个月后的总结会上,朵唯手机客服部提供了一份超过5000人的名单,都是在购买朵唯女性手机以后,打电话向企业咨询如何使用“一键求救、自动定位”功能的女性消费者。有这么多女性消费者关注,你说它算不算成功呢?

借势策略提升品牌整合传播的效率

企业要创建品牌,没有传播不行,因为只有通过传播,我们的品牌才能被目标消费者认知,才有可能成为消费者消费选择的对象,“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今天绝对只是一个神话,在一定程度上营销其实就等于传播。无传播不品牌,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企业家已经感同身受,品牌整合传播的重要性也毋须多说,但具体如何进行传播呢?毕竟在这个已经传播过度的社会里,要让花在传播上的每一分钱都起到应有的价值,的确更像一个理想而非现实。

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但只要有正确的策略思想,就可以不断地向完美靠近。那同样的传播费用怎样才能取得最大化的传播价值呢?我们认为,借势策略对于提升品牌整合传播效率绝对就是不二良方。我们在服务客户时,借势始终是一条重要的策略原则,真功夫借势功夫文化功夫电影、中华英才网借势世界杯和超人、雅客借势奥运和非典、柒牌借势李连杰、红金龙借势航空热……这些品牌通过借势进行品牌整合传播,无一例外地都取得了成功。

朵唯作为一个新品牌,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目标消费者的信任,借势策略更是功不可没。

首先,我们选择了舒淇作为朵唯的品牌代言人,因为舒淇不仅在形象上与朵唯女性手机的品牌调性一致,更因为当时其主演的《游龙戏凤》、《非诚勿扰》正在中国热播,其个人的影响力正处于巅峰,她的美丽和优雅绝对可以对朵唯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形成强烈的吸引力,朵唯作为一个新品牌与舒淇结盟,通过传播绝对有效地拉近了与目标消费者的距离。

其次,为了充分演绎女性手机的安全诉求,项目组又为舒淇量身打造,创作了数位“保镖”作为配角,当然这可不是普通的保镖,而是拷贝了《黑客帝国》里的大牌明星基努・里维斯形象的保镖,虽不是明星,但却是人所皆知的公众符号,同样可以形成不同凡响的记忆点。

第三,在广告投放上,朵唯只选择与强势媒体合作,虽然当时的上市传播预算相当有限,但我们认为新品牌上市如果没有强势媒体的配合,成功概率也将大大降低。因此,朵唯品牌上市传播没有采取散弹打鸟的方式,而是将所有预算集中投放在了当时最受女性消费者欢迎的湖南卫视节目《全家一起上》,虽然投放只有几个月,但效果非常明显,朵唯品牌在终端销售甚至没有所谓的上市预热期,真正做到了上市即销,在一段时间内企业甚至来不及为市场供货,良好的销售为朵唯快速回笼了资金,进而为持续传播奠定了可能。

相关期刊更多

风采童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中外文摘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期刊协会

城乡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