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南方吸血鬼

南方吸血鬼

南方吸血鬼范文第1篇

《火线警探》的故事发生在被划入“上南方”的肯塔基州。主人公雷兰在肯塔基的一个乡村小镇长大,好不容易混到大城市迈阿密当警察,却因为深入骨髓的南方骑士精神,跑去逼一个即将犯案的杀手决斗,结果在击毙杀手之后,又被发配回肯塔基当一名基层小警员。

雷兰的招牌形象是,牛仔帽不离头,双手插在腰带上,缓慢、摇摆地走着猫步。雷兰的主要对手博伊德,每次都用同样的姿势和步伐接近他,仿佛他们并不是要大打出手,而是打算飙某种土风舞。

从2010年开始播出,如今《火线警探》已经进入了第五季。在对付博伊德的同时,每一季雷兰都会面对一个不同的黑帮。其中主要是雷兰的各路南方乡亲―高举南北战争时南方军旗的白人至上主义团伙、与之水火不相容的村炮黑人帮派(有别于大城市的黑人金链汉子)、南方女性主导的跨黑白两道的家族式黑帮,还有“城市包围农村”的迈阿密黑帮。

南方州“圣经地带”的外号,在剧中也有直接体现。大反派博伊德总是自诩上帝信徒,却时刻担忧他手下的因为信仰上帝而从良。而《火线警探》的英文片名Justified,更是不只意味着主人公执法有“正当理由”,同时也是借用它的宗教含义:“上帝把人从与滔天罪行相连的惩罚中解脱出来”。

真爱如血 True Blood

《真爱如血》改编自畅销吸血鬼小说《南方吸血鬼》,虽然名字变了,但是气质没有丝毫改变,重点仍然在于吸血鬼这种向来在影视作品中被演绎得吊炸天的生物,一旦出现在美国南部,跟南方人混在一起会变成什么熊样。

这套剧集的故事背景是,在不久的将来,由于日本人发明了“真血”这种饮料,吸血鬼以此为人血的替代品,从此不用再猎杀人类,可以走出来毫无掩饰地面对人类。于是你会发现,吸血鬼原来不一定都像传中那样阴郁迷人―因为吸血鬼会保持他被转化时的形象,所以他可能是一个中年发福的同性恋男子;吸血鬼的名字也不一定是古雅的欧洲式人名,而可能是“吸血鬼比尔”―女主角苏琪就曾经愤怒地质问男主角吸血鬼比尔,为什么会吸血鬼会叫这么low的名字。豹人、狼人、变形怪、精灵等传说中的生物同样被玩坏,纷纷以乡土气息浓郁的形态登场。

甚至即便只看《真爱如血》的片头画面:单层的板房、沼泽地里的鳄鱼、公路上被压成肉饼的负鼠、浸信会的仪式、长老教会的教堂……你也能看出,这套魔幻剧集骨子里其实就是一幅美国南部风情画。

南国医恋Hart of Dixie

名校毕业的纽约姑娘佐伊,来到阿拉巴马的一个小镇诊所,做全科大夫攒人品刷经验值。

南方小镇居民过分友善热情的性格让佐伊很崩溃:当好邻居送蛋糕迎接她时,佐伊却说,在纽约好邻居的标准就是互相不搭理;食物也是地道的南方风味,“任何东西都是油炸的,上午十点不到就吃了一大盘自制曲奇”。当地的老太太们看不惯她的短裤,美容店鄙视她“像刚起床一样乱”的发型,南方佳丽嘲笑她的名牌设计师服饰,她为派对准备高大上的分子美食想给大家开开眼界,结果在镇民眼中还不如一盘炸鸡柳,纽约来的闺蜜差点跟她翻脸,因为“竟然为一个戴着腰包轰趴的女土包子辩护”。纽约客和南方镇民互相瞧不上,所有的文化冲突都在剧中成了最好的段子。

音乐之乡 Nashville

曾经的超级巨星瑞娜,被所在的公司要求她跟冉冉升起的新星茱丽叶合作,否则就取消她的巡回演唱会安排。在被誉为“音乐之乡”的纳什维尔,一场新老乡村音乐天后换代的战争就此展开。

南方吸血鬼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西方影视;吸血鬼文化;流行

吸血鬼文化是西方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渊源,起源并流传于中世纪的欧洲大陆,在现代主要是通过文学和影视传播,近年有愈发流行的趋势。在西方影视界,百年来,吸血鬼主题一直闪烁着离奇又魅惑的光环,成就了诸多的名片佳作。从早期的《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到近年的《暮光之城》系列,热播美剧《真爱如血》《吸血鬼日记》,吸血鬼主题糅合了悠久的宗教文化传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掀起了一波波的“吸血鬼”收视风潮,也激发了人们探索这一古老神秘主题的欲望。

一、吸血鬼文化起源

吸血鬼是人类思想的阴暗面创造出的最诡异恐怖的灵异之一。传说中,他们是人死而复生变成的,只在黑夜中行走出没,嗜血为生。他们惧怕阳光,在吸血鬼迷信盛行的中世纪,人们会在门上画上十字架以期挡住吸血鬼进入房内。吸血鬼通过把自己的鲜血给予他人来繁殖后代,新生的吸血鬼通常经历从人性到嗜血的本性转变的痛苦过程。吸血鬼永生不老,具有人类所不具有的类似神的特殊能力,比如快速移动,感觉极其敏锐,会读心术,控制人类的思想,等等。而且这种“魔力”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愈加加强。尽管如此,吸血鬼毕竟是受到诅咒的,他们只能与黑夜为伴,麻木、冷漠、无聊伴随着永远的寂寞,永生就成了不可承受之痛。许多影视作品都反映了吸血鬼历经历史沧桑却难逃生存困惑的复杂痛苦心理。

吸血鬼的传说之所以起源并流行于西方,和欧洲的基督教传统和伦理基础大有渊源,也是欧洲宗教和历史文化的产物。据《圣经》记载,亚当和夏娃的两个儿子亚伯,该隐,分别以放牧和种植瓜果蔬菜为生,他们每年向上帝贡献祭品以表达对上帝的尊崇和膜拜。在一次献祭中,亚伯贡献的祭品获得上帝的大加赞赏,该隐受到冷落。满怀嫉妒的该隐杀死弟弟藏尸农田。这一切当然瞒不过上帝的慧眼,于是该隐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诅咒。上帝惩罚他只能在黑暗中流浪,以吸食鲜血维系生命。所以根据基督教的传说,吸血鬼是被诅咒的,背负沉重十字架的异类,不能上天堂,地狱也无其立足之地,只能像孤独的幽魂游荡世间。影片《夜访吸血鬼》中的莱斯泰特对路易所说的一席话很好地反映了吸血鬼的处境和困惑:“We are immortal,in front of us is such a feast,but conscience cant appreciate it,and nothing is wrong it regrets.God to kill,so we also; for under God all things no one like us,and no one like we did not like it,hell rancid imprisonment and wandering in it of the earth and the kingdom of darkness angel.”(我们是永生的,有如此华美的盛宴摆在我们面前,但是良心无法接受它,而内心不能不对它感到遗憾。上帝杀戮,我们亦如此;上帝创造下的万物没有一个像我们――不受地狱的禁锢而只能在黑暗中游荡的天使。)

吸血鬼的传说也源于人类对血液的崇拜与恐惧,这在欧洲宗教传说中也可窥其端倪。在中世纪之前由于科技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血液有一种复杂的情结。一方面,人们认为血液是灵魂的体现和生命的特征,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又把鲜血和死亡,伤害联系在一起,认为血是不祥之兆。基督教教义中也显示出这种矛盾和纠结。比如,《圣经》中规定血是珍贵的,是献给神的祭品,凡人无权享用。基督教的礼拜仪式上,面饼代表上帝的身体,而葡萄酒就代表上帝的血。但是,《圣经》中也曾多次提到,血是不洁之源。血液代表着罪恶。这都体现了当时欧洲人对血混合着崇拜和禁忌的矛盾心理。

吸血鬼的形象不仅起源于宗教文化,同时也是世俗历史文化的产物。尤其是中世纪欧洲大瘟疫的流行对吸血鬼传说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早在十三、十四世纪,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黑死病(鼠疫)在欧洲大范围流行,数以万计的人死去,神职人员也不能幸免,这引起人们的极度恐慌。传说中,怕传播疾病,很多黑死病人还没真正断气就被匆匆收棺掩埋,人们在开棺时发现许多尸置挪动,胸口带血,在惊恐之余认为有吸食人血的鬼魂作祟。吸血鬼的传说由此产生并流行开来,17世纪大瘟疫在欧洲再次流行时达到高峰。在当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反抗、个性和思想解放的背景下,吸血鬼形象得到关注并有了很大的发挥和拓展,出现了许多以吸血鬼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论著,从侧面也对吸血鬼的这一形象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学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源泉,许多吸血鬼主题的影视精品都以文学著作为蓝本或从中汲取灵感。吸血鬼的形象和有关风俗、传说也多来自早期的一些文学作品。比如,影视中的吸血鬼多是贵族出身,富裕,衣着华丽,身份高贵,有相当的教养气质。这都是受到了早期的吸血鬼小说的影响。

二、吸血鬼影视形象演变

近百年来,影视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的。早期的吸血鬼题材电影中,作为恐怖电影的重要元素,吸血鬼的形象是阴森可怖的,面部表情狰狞僵硬,阴气逼人,给人以不寒而栗的感觉。影片有众多血腥暴力镜头,以体现吸血鬼嗜血的本性。而在近几年推出的电影电视剧中,吸血鬼形象有了很大变化,人物主角有年轻化趋势,吸血鬼也多以时尚的青春期少年的形象出现,比如《暮光之城》中的爱德华,《吸血鬼日记》中的斯蒂芬、戴蒙、埃琳娜等,以青春靓丽的高中生的形象出现,人物形象更前卫时尚,表情也不再僵硬,变得丰富起来。

如果说,性、暴力、嗜血、恐怖是早期吸血鬼题材电影的主题的话,那么,后来拍的影视作品的主题出现了一些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惊情四百年》的伯爵历经四百年仍执著于爱情。《夜访吸血鬼》中吸血鬼的形象被更多的赋予人性的特征,其恐怖邪恶的形象在观众的心中得到了淡化。路易作为吸血鬼中的正义者开始对人的本性,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和探索。路易一直保留着人的良知,漫长的岁月中孤寂、自责、寂寞充彻着他的内心,他深刻地体会到永生的痛苦。对人性的探讨正是这部影片的持久魅力所在。进入21世纪后,吸血鬼影视风格则由沉重转为轻松,变成了以青春期青涩爱情为亮点的主题,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吸血鬼收视热潮再度掀起。这个时期的影视代表作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暮光之城》系列,美剧《吸血鬼日记》。吸血鬼的恐怖狰狞形象经过近百年变迁演变为充满神秘感、潇洒迷人的时尚少年形象。吸血鬼不再离群索居,也能和常人一样上学,工作,多数能和人友好相处。部分正直的吸血鬼成了素食主义者,不再伤人吸血,通过购买血库的血或吸食动物血为生,因此变得更具人性,有的吸血鬼甚至在人类危险时会挺身而出。从生活态度来讲,吸血鬼们从最初的颓废、迷茫、消极逐渐变得更加积极,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与人类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三、吸血鬼文化流行原因分析

(一)人类对永生的向往和渴望

根据基督教的传说,亚当和夏娃因为原罪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从此人类失去了上帝的庇护,不仅要经历种种苦难,还要面对死亡的必然降临。死亡意识和对死亡的恐惧从此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千百年来,作为食物链的最顶端,人类虽然傲视万物,可以改造世界,可仍脱不了死神的魔掌。在人类的意识中对死亡的恐惧总是如影随形,人类一直以来梦想可以像神一样不朽。然而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种族却拥有永生的能力,他们从遥远的中世纪走来,承载了古老而悠久的传说。他们走出阴森的古堡和千年的棺木,隐没在茫茫人海里,他们冷酷而孤独,举止优雅而高贵,散发着暗夜中的魅惑。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着永远年轻的容颜和身体,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超越常人的异能。如果你看过《V字特工队》,一定会对一个情节印象深刻,尊贵的红衣主教居然膜拜在吸血鬼脚下,情愿受他们的驱使,他说的一句话令人吃惊却发人深省,“如果换来的是永生,失去太阳又算得了什么”,永生,对人类的诱惑力大太了,为了永生人类宁愿牺牲太阳的温暖。人们渴望永生,源于人类对未来的不可预知,对死亡的极度恐惧,吸血鬼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摆脱这些烦恼,不管时间怎么改变,空间怎么转换,吸血鬼都将容颜永驻。这或许就是人们多少年来痴迷于吸血鬼传说的原因之一。

(二)爱情是影视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人的理想中,美好的爱情没有国界、时间、年龄和人种的限制。对爱情的向往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吸血鬼题材的影视作品往往以动人心魄,缠绵悱恻的爱情为主线,上演着一部部催人泪水跨越生死的“人鬼情未了”。早期的电影《惊情四百件》以华美的画面、强大的演员阵容、凄美的爱情故事、唯美的音乐、浪漫的气息赢得当年奥斯卡最佳服装、化妆、音效奖。德古拉伯爵穿越四百年的爱恋赢得人们的共鸣同情,人们发现原来吸血鬼也是有爱情的,因为永生更执著更持久更痴情。如果由英俊的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合演的经典之作《夜访吸血鬼》描述了吸血鬼之间的爱恋纠葛的话,近年热播影视剧《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把吸血鬼的神秘和青春期的青涩之爱融合在一起,更是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狂潮。爱情如此美好,而青春的爱情犹如玫瑰花瓣上晶莹的露珠,更加珍贵,沁人心脾。

当然,吸血鬼素材的影视作品之所以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追捧,还源于其他因素。比如吸血鬼性格迥异,个性不同,展现了不同的人性,往往引人沉思;影视中出现的涉及宗教、风俗的种种传说也引发人们的兴趣;现在高科技的电影制作技术使得电影增加了魔幻、神奇的色彩,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等等。

西方文化中,吸血鬼主题集永生、死亡、宗教、恐怖、爱情几大强大的主题于一身,每个时代吸血鬼的形象各不相同却又非常成功,大量的文学影视作品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流传,吸引人们去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美]安妮・赖斯.夜访吸血鬼[M].姜秋霞,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 周星,王宜文.影视艺术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陆启宏.巫师――人世间的魔鬼[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 赵亮,周莉.西方血族文化绽放的人性和谐之花[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03).

南方吸血鬼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吸血鬼;形象;文化;主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45-02

一、吸血鬼影片的文化学研究

在当前的学术文献资料中,对吸血鬼影片的文化学研究相对来说是比较详尽的。研究者从宗教、人性等角度对吸血鬼影片进行剖析。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吸血鬼电影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吸血鬼电影中的宗教价值观成为文献资料中探讨的主要层面,尤其是从西方宗教文化中对死亡观的考察、边缘人性的隐喻内涵以及终极关怀中的反问与思考。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此类影片进入繁荣发展期,吸血鬼这一形象也逐渐脱离了纯粹的死亡、罪恶、黑暗等传统主题,创作者试图将“人性”灌输其中。然而,80年代时期便开始走向下坡路,直至90年代吸血鬼影片再次翻身与觉醒。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好莱坞影片中吸血鬼的时空感得以凸显,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商业元素:时尚、魔幻及强烈的戏剧冲突。影片类型也由从最初的恐怖片拓展至喜剧、动作、爱情、魔幻等类型影片。这些新元素的注入,使吸血鬼的原本的恶魔形象开始转变,显现出更多的人情味,也使吸血鬼的形象更加丰满。正是吸血鬼身上追加的这些元素也折射出人性的黑白,也让人类内心深处的黑望得到了宣泄与张扬。

在对吸血鬼影像中异教文化的探讨中就有研究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生者’的所指是双重意义上的,即表面上的剧中人物和实际上的观众;“死者”的所指同样是双重意义上的,即表面上的剧中吸血鬼和实际上人们想象中的死亡。文化学意义上的“对话”由实际上的生者和想象的死者构成,是想象,是恐惧,是迷恋,是困惑……”在这里,作者试图向我们我们阐释在吸血鬼的影像世界中,生与死已成为影片中永恒的探讨主题,在西方宗教文化的语境背景下,对人性的探讨也凸显出其文化符号的隐喻特性。

其次,在宗教背景下的关于人性探讨。对释吸血鬼这一角色的诠释离不开对基督文化背景的理解,例如影片《德库拉》中的伯爵俨然是作为邪恶的化身,上帝的对立面呈现在观众面前,信仰就成为一种关乎未来的精神考验。“上帝的绝对属性如全知、全能、永恒等被隐秘地转移到德古拉身上,这让我们看到影片考验的不仅是吸血鬼,也是通过异教文化的展现考验耶稣的信徒。”

此外,吸血鬼与流行文化也是当前文献资料中所探讨的主要领域。2008年,由凯瑟琳・哈德威克执导的影片《暮光之城》上映,一时间引发全球追捧。而“暮光”现象作为流行文化的成功个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于是就有美国媒体戏称,“2008年,如果你不是住在南极的话,你很难忽略吸血鬼流行的升温。”2009年《暮光系列2・新月》上映时,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状况:一边是知名影评人的谩骂与嘲讽,一边则是高票房的影响力。这种狂热氛围,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都不约而同地贴上了“疯狂”、“歇斯底里”字样的标签。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戴锦华教授在《文艺争鸣》中对吸血鬼流行文化的解析中谈到:“关于大众文化功能的通常说法是,它可以给人提供想象性的抚慰,以及现实当中能够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想象性解决。一个美国研究吸血鬼文化的大学教授指出,所有现在的这些吸血鬼的故事和以往的吸血鬼故事不同,它们都有着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甚至到不近情理的地步。这既是这批流行的吸血鬼故事的特征,也同时是大众文化文本的基本特征。”

二、吸血鬼作为社会意义探讨的隐喻符号

在当下吸血鬼影片中,单纯地描写吸血鬼嗜血成性、威胁人类生命等血腥、暴力题材的电影逐渐减少,吸血鬼们逐渐与现实社会融合,而这也极大地扩充了吸血鬼在银幕上的表现空间。现有的文献资料中,研究者也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吸血鬼隐喻下的社会意义进行探究,其隐喻特征的分析也占据了浓重的笔墨。

吸血鬼题材电影以深入社会的笔触反了许多社会焦点问题,将当下一些热点而具争议的话题引入其中。“吸血鬼还对同性恋和双性恋做了指涉。一方面,人在转变成吸血鬼的过程中伴随着血对流的特征,这是两性欢爱的折射。另一方面,在当代西方社会,吸血鬼这个符号更多地表受排挤、歧视的社会群体……”

关于艾滋病,一些文献也做出了论述,“在‘艾滋恐慌事件’中吸血鬼显得相对无辜,非常时期人们的联想往往特别丰富,吸血鬼因其暖昧性和吸血行为,难免这场浩劫。但毕竟广大的德古拉迷并不是处在艾滋病核心的同性恋或恋血癖,所以很快吸血鬼就被人们释放,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星期六晚间直播》的滑稽短剧中,德古拉在吸血前还要警惕的给受害者验血,在动辄恐慌的日本,首次相关宣传也选了德古拉做代言人―甚至连我都怕艾滋病。”在对吸血鬼形象的探讨中,研究者对其符号价值赋予了丰富的意义,这些社会问题的探讨也在影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南方吸血鬼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吸血鬼;人性

一提到吸血鬼,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恐怖和血腥,它们没有情感,也没有人性,以杀人为乐,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安妮笔下的吸血鬼却是让人爱恨交加。它们以吸血为生,却也渴望着与人类为伍;它们苦苦地追寻自我,追求美好,却始终找不到归属;它们拥有着超于常人的神力,却依然受到死亡的威胁。安妮・赖斯运用幻想的手法,呈现给读者一个非现实的世界。《夜访吸血鬼》这部作品反映了人性的困惑、人与自己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是社会现实的投影,更具有超越现实的哲学意蕴。

一、吸血鬼的传统文化

历史上,不同种族和区域的人们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创造了许多在暗夜里活动的角色,如幽灵、僵尸和狼人等。吸血鬼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与幽灵相比,有着人一样的肉体;与僵尸相比,有着僵尸所不具备的独立思想和社会体系;与狼人相比,有着不同于狼人在月圆之夜才能变身的限制。吸血鬼文化属于欧洲传统文化的范围,负载着欧洲古老的文明,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吸血鬼主题集疾病、死亡、性和宗教情感等几大强有力的主题于一身”,它们不仅仅是被塑造出的一个形象,而且是一个文化体系,有自己的起源、历史、等级等等,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吸血鬼形象都是在这一框架中衍生出来的。安妮・赖斯在《夜访吸血鬼》中虽然用“架空史学”的手法颠覆了一些传统的吸血鬼文化,但我们不能否认吸血鬼的传统文化对她的文学创作仍具有极大的影响。

1、吸血鬼形象的起源

最早的吸血鬼形象难以确定,一般来说,关于吸血鬼起源的说法有以下几种:(1)源于宗教;(2)追溯到中世纪的黑死病和狂犬病;(3)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带回来的僵尸文化和木乃伊情节。在这三点之中,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更倾向于第一点。吸血鬼是欧洲文明的产物,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往往都是与宗教有关,吸血鬼文化也绝不例外。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所诠释的吸血鬼一般都是以《圣经》为蓝本,而几乎所有有关吸血鬼起源的传说都是血腥而恐怖的,蒙着一层宗教的外衣,充满了背叛和原罪,像是中世纪人编造出来的恐怖故事,来宣扬教义和警戒世人,表达某种对黑暗和鲜血的恐惧。

2、吸血鬼的传统形象

传统的吸血鬼形象都是纯粹的邪恶与灾难的象征。它们皮肤惨白,牙齿尖长,眼睛通红,让人不寒而栗,通常从受害者颈部的动脉吸食新鲜血液。对它们而言,人类只是盘中的餐肉,低贱卑劣的物种,它们从不吝惜于杀戮。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文化中,吸血鬼是魔鬼侵占了人类尸体进行作恶的代名词。在传统的吸血鬼小说中,吸血鬼就是魔鬼,它们拥有种种异能,不会被感情束缚,并且嗜血如命,这一切都让人们对其充满了恐惧与憎恶。但是吸血鬼也不是毫无弱点的,阳光、银器和木桩等往往是它们的致命伤。

二、吸血鬼的相关背景文化

吸血鬼虽然有异于常人的强大力量,但是这些并不代表它们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可以为所欲为。前面已经提到过,西方的吸血鬼文化并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的一个形象,它之所以能成为文化是因为在这一形象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涉及历史、宗教等领域的背景框架。在这一框架中,它们也有身份、地位、能力等的差异和所要遵守的约束,也可以说那是一个属于吸血鬼所拥有的吸血鬼式的异类社会,这个所谓的约束,就是卡玛利拉六戒律。卡玛利拉六戒律对血族来说,就相当于宪法对我们的意义。六戒律分别为避世、领权、后裔、责任、客尊和弑亲,这六条戒律对血族来说不仅仅是约束,同时也是一种保护。

比起“Vampire”(吸血鬼),吸血鬼更乐于称呼自己为“Kindred”(血族),它们拥有人类所谓的“不死之身”。在大多数文学作品及神话传说中,血族都不是通过异性结合产生下一代的,而是“转化”。一个凡人要成为血族成员必须经过“The Embrace”,即初拥,初拥之后,它们之间便有了一种奇异的血亲关系。这种类似于血液交换的过程也同样暗示了血液在人类精神中的特殊意义和地位。

三、西方文学中吸血鬼形象的人性演变

在西方文学史上,吸血鬼文学是作为一支神秘的文化体系而存在着。吸血鬼的形象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发生着演变。

1、《圣经》中的该隐――从神到恶魔的堕落

在《圣经・创世纪》中,提到了世界上第一个吸血鬼,就是该隐。

当该隐因为嫉妒而用石头砸死弟弟亚伯,这一切就都开始了,上帝惩罚该隐“现在你必从这地受诅咒。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该隐回应上帝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你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你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上帝则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

该隐被上帝放逐,到处漂泊,以受永恒之磨难。之后他遇见了夜之魔女莉丽斯,后者教授他用鲜血来获得力量和魔法。至此,该隐便演变成了一个嗜血的恶魔,他邪恶并且永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吸血鬼的由来。

2、《德拉库拉》――恐怖、血腥、孤独的施虐者

德库拉库,又被译作德古拉。在欧洲历史上确实有德古拉这个人,他的一生一直在与入侵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军队作战,曾两次大败敌军,是罗马尼亚人眼中骁勇善战的民族英雄。但他性格异常残暴,每次抓获俘虏,都将敌人贯穿于木桩尖上,直至血尽而亡,因此他也被称为“穿刺王弗拉德”。十九世纪末,爱尔兰作家布莱姆・斯托克在创作小说的准备期间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隐含着恶魔之意的名字,于是用来为小说中的吸血鬼命名。

由于这个真实存在的形象和这部小说的成功,使得德古拉成为流传最广和最出名的吸血鬼,成了吸血鬼文化的代名词。只要一提起吸血鬼,人们就会想到小说中所描写的德古拉那恐怖的形象:“他额头饱满;两条粗眉快连到眉心了;额角稀稀拉拉耷着点头发,但其他地方毛发浓密;大大的鹰钩鼻,鼻梁尖尖的,鼻孔呈奇特的弓形;浓密的胡须下,双唇紧抿,流露出一副威严的神情;牙齿雪白、尖利,但他红润的嘴唇却显出超乎寻常的活力;两耳苍白,尖尖竖起;两颊凹陷下去,下巴却挺宽实。整张脸显得极其苍白”。它白天躲在黑暗的棺材里,晚上以吸食人血为食,没有心跳,没有感觉,没有生老病死,孤独地在古堡中永生着,以折磨人类来换取漫长的生命中的一丝乐趣。

在一些现代英语词典中,Vainpire(吸血鬼)词条就是以德古拉作为介绍吸血鬼习性的蓝本。而在之后的吸血鬼文学中,吸血鬼也多是以德古拉这一经典形象为蓝本进行创作。

3、《夜访吸血鬼》――披着吸血鬼外衣的普通人

安妮・赖斯在《吸血鬼编年史》系列中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人性的吸血鬼群体,一反以往传统的吸血鬼文化中残暴、可怖的形象,都俊美不凡,而且具有浓郁的人性的色彩。如果说以德古拉为代表的吸血鬼是披着人皮的魔鬼,那么安妮笔下的吸血鬼则是披着吸血鬼外套的普通人。

在安妮笔下,传说中怪异诡诈的吸血鬼形象被一系列拥有正常的身份和无穷魅力的吸血鬼所代替,宛如“圣经中的天使”。而且,它们并不像传统吸血鬼那样,对人类怀抱仇恨与蔑视,它们绝不肆意放纵自己对鲜血的渴望,甚至竭力控制自己吸血的天性,以此来在人类社会中找寻自我的平衡。它们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心世界,惧怕孤独,并企图在人类社会中寻找到自我的认同感,但是,它们却并不能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正如同阿尔蒙所说:“吸血鬼的存在原则是美丽和无悔,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孤独地永生”。

在《吸血鬼编年史》系列中的第一部《夜访吸血鬼》中,作者通过对吸血鬼的内心世界及存在状态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吸血鬼。它们懂得爱、它们渴望被爱,它们所代表的,其实多半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受歧视和排挤的弱势群体。“吸血鬼们没有制造恐怖,他们仅仅只是恐怖的收集者……由于人类的压迫与排挤,吸血鬼们只能苟且于世间……也正因为人类统治着这个世界,吸血鬼才成为邪恶之物”。吸血鬼拥有与世人平等的生命,却得不到所应拥有的平等对待,被人类认为是邪恶的化身、是罪恶的根源,但人类却没有意识到,即使是身为受害者,他们也完全有能力消灭吸血鬼。人类由于未知的恐惧而对吸血鬼群体产生仇恨,吸血鬼也同样惧怕着人类无止境的报复。因此,它们只能绝望地孤独地活着。安妮・赖斯刻画的正是这样一个在迷茫中生存的群体。而小说的主人公路易,就是这个迷茫群体中的代表。

路易生为人时,他为弟弟的猝死悔恨不已,后来遇到了一个名叫莱斯特的吸血鬼并被其变成吸血鬼,从此便开始了吸血鬼生涯。在永无止尽的时间里,路易经历了悔恨、平静、背叛,最后还是勇敢地面对自己注定孤独的永生。在安妮笔下,吸血鬼与社会对立的身份被对换了:“我们不是……魔鬼的孩子吗?”“我们怎么可能是魔鬼的孩子……你相信魔鬼创造了你周围这个世界吗?”“不,我相信是上帝创造的……我想知道我们是不是魔鬼的孩子?”“正是如此……你己经意识到魔鬼的所有才能都来自上帝,而魔鬼只不过是上帝创造的,我们也就是上帝的孩子……”路易似乎在长久的迷茫探索中找到了自己一直以来渴望追寻的答案,但事实上终究没有。“你想了解吸血鬼的内心世界吗?”安妮・赖斯从一开始就明确地想给我们展现一个截然不同的吸血鬼的内心世界。它拥有七情六欲,它明白爱与被爱,它追寻着现实社会中一个正常人所想追寻的一切,它甚至比人更具有人性。

总之,作为一个延续数千年的文化现象,吸血鬼传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积淀,这些都构成了其核心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吸血鬼形象也会有新的理解和阐释。安妮・赖斯的《夜访吸血鬼》只是对作者所处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吸血鬼形象的奠定,是对以往吸血鬼形象的一个突破性的颠覆。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到现在又出现了更加崭新的吸血鬼形象,像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系列中的卡莱尔一家,它们脱离了以往吸血鬼形象的所有阴暗面,拥有各式各样的超能力,阳光也不再是能杀死它们的武器,它们的爱情也更加的柔美和浪漫,这些都是吸血鬼文学在安妮・赖斯之后的后续发展,期待有人会对它们进行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灵娟.试论《吸血鬼编年史》中的吸血鬼形象[D].湖南:湘潭大学,2007:3,18.

[2][法]克罗德・勒库德著.朱晓累译.吸血鬼的历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6,11,68,152.

[3]史托克著.吴岳添、林中河译.吸血鬼传奇――西方聊斋[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3.

[4]Jean Marign著.吴岳添译.吸血鬼:暗夜里寻找生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

南方吸血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暮光之城》;哥特化;女性视角;女性主义;电影艺术

最初,哥特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风格的,多见于欧洲具有宗教意义的建筑物中,如教堂、礼拜堂等地,通常是尖顶;后来由于日耳曼民族文化的扩张,以红与黑为代表的哥特文化风格有了极大的传播。目前所使用的哥特派或哥特风格大多是带有神秘和恐怖气氛的浪漫,因而,用“哥特”来形容电影《暮光之城》系列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暮光之城》全片充满着大量的神秘主义特色,并且在浪漫中带有着哥特式的恐怖。本文拟采用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剧情本身和电影艺术两方面来分析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化色彩。

一、哥特式电影概述

为何笔者在本文中一再强调可以从哥特的角度解读电影《暮光之城》或者说影片《暮光之城》可以被归类为哥特电影呢?首先,本部分先总结并研究了哥特电影,尤其是吸血鬼电影的发展历史。

(一)早期哥特电影

早在1921年时,世界上就已经出现了哥特电影的元素。当时,瑞典人克里斯滕森只做了一部名字叫做《历代的巫术》的影片,虽然故事情节的完整性、电影的艺术性都有待加强,但在那个电影刚刚诞生的时候,这些都无可厚非。虽然是简单粗糙的特技和凤毛麟角的情节以及纪录片式的方法,我们还是看到了关于“巫术”的一部分资料。用现代电影人的眼光来看,这完全是一部纪录片或者电视专题片,带有纪录片(不过其中的镜头是摆拍的)的性质。但无论如何,在电影发展早期就已制作出的这部电影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就是哥特色彩的融入。因为在《历代的巫术》中,异教、死亡、巫术等元素第一次用电影的手段表达出来,这些在我们看《暮光之城》时也会惊讶发现,时隔近100年,电影的故事元素竟然还是这么相似。不过,这部带有很强革命性的电影因为题材和内容过于超前,直到二战后才被解禁。更令人玩味的是,对于“哥特民族”的考察目前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来自于《历代的巫术》拍摄时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1]

(二)哥特电影的成熟与发展

哥特电影在产生后通过《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也就是后来的《吸血狂魔》)得到了发扬,并且在大西洋两岸迅速走红。不过,这一电影浪潮在二战后很快被打破,一方面,旧有的哥特电影被人们遗忘;另一方面,新的哥特电影因为二战后人们对心灵抚慰的期待而很少制作。电影中更多表达了灵魂与心灵的抚慰,而宣扬痛苦和死亡的哥特电影一时间发展缓慢,走入了一个瓶颈期。

不过,二战后各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恢复和电影艺术的迅速发展再次把哥特电影纳入了电影的创作渠道中来。1958年,著名的吸血鬼德古拉再次出现在大银幕上,这一次是以电影《德古拉的噩梦》的形式出现。从这里开始,后代吸血鬼的形象基本被定型,张嘴便是又长又尖的獠牙,而五十多岁的角色还是高大英俊,举止威严,兼有兽性的凶残和贵族的优雅。从此之后,哥特式的吸血鬼电影重现银幕,并且随着《无眼之颜》《欲望》等电影的拍摄逐渐走向高峰。

哥特式电影发展到黄金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以《剪刀手爱德华》的上映为标志,虽然没有异教、死亡、吸血鬼,但是它却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与孤独感,大大拓宽了哥特电影的题材范围。

(三)哥特电影的新发展

时间进入新世纪,好莱坞的类型电影纷纷趋向成熟和固定化,而同时,哥特电影的题材与电影艺术成就也都达到了高峰,电影人面对的一个难题就是哥特电影的扩展和推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影人们把目光逐渐从电影本身转向了文学与电影、戏剧与电影、音乐与电影的交叉发展上来,于是电影《暮光之城》、电视剧《吸血鬼日记》应运而生,同时,历史追溯剧也开始疯狂,如讲述德古拉历史的《范・海辛》和《吸血鬼日记》的衍生剧《始祖家族》,这些作品都植根于良好的剧本创作,并且带有很强的偶像色彩,吸血鬼哥特电影继续大放异彩。

二、《暮光之城》的哥特化剧情与女性审美

(一)暮光之城:月色

女主人公伊莎贝拉・斯旺是一个在凤凰城读高中的女生,给人的感觉总有一些不同,由于特殊的家境,他离开了再婚的妈妈,而搬去和当警察的父亲查理一起生活。在华盛顿周边那个叫福尔克斯的小镇里生活,贝拉过得朴实而安逸,她做梦也想不到这里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这里连年阴雨,晴天并不多,她的生活也过得漫不经心。然而,贝拉很快遇到了一位浑身上下充满神秘气质的男生,他有着俊美的外形和雕塑般的脸庞,还有着无比高贵的贵族气质,他叫爱德华・卡伦。他们很快就产生了一些特别的化学反应,不是爱情,也不是友谊,只是忍不住想多看对方几眼。[2]

爱德华的真正身份后来是他自己承认的,一个不食用人类鲜血的吸血鬼,作为吸血鬼中的“素食主义者”,爱德华的卡伦家族中每一个吸血鬼都要忍受其他吸血鬼难以忍受的一段戒食人血期。爱德华也是如此,不过,贝拉却充分调动起了爱德华的欲望,他渴望拥有她,但又像一样,不能与他灵肉合体。于是,在这段充满着伦理与信仰幻灭的时空中,两人踏上了激情的爱恋。

这一部影片所主要体现的哥特风格不必多说,主要是吸血鬼家族“卡伦”的构建,同时,还有围绕爱德华所讲述的充满奇幻的吸血鬼历史故事,以及爱德华与贝拉穿行在森林时的奇幻场景交互。然而,这一切又都是在小说中浓厚的女性视角统领下完成的,仅从爱德华这一角色的构建来说,导演选择了并不是完美欧美男性长相的罗伯特・帕丁森,这是因为出于角色的需要和女性视角的完善,具有这一特质的男性应该带有古希腊的贵族色彩。同时,人物的面部装扮――无比白皙的脸庞,有神却神秘的眼睛,时而泛红的眼眶,这都对女性有着无比的吸引力,可以说是完全用女性的视角写成的人物。再看另一个主要的男性主人公――狼人雅各布・布莱克,这个男性角色身体强壮,极有男性的身体魅力,与爱德华形成了天然的对比。然而两人的共性就是都对贝拉无比痴迷,这也符合女性视角下的男性角色,“穿越性”很强。最后,从剧情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女主人公贝拉似乎无所不能,即使她是一个人类,但是她有保护她的父亲、狼人雅各布和吸血鬼爱德华,处于一圈男性包围中的贝拉能获得她想要的所有事物,即使面对危险,也总有不可知的三派或更多力量保护。[3]

(二)暮光之城:新月

《新月》的剧情承接上一部,在一年后与观众在影院见面。贝拉和爱德华的恋情无比密切,但却遭受着种族原始本能的挑战,无奈之下,卡伦家族搬离小镇。对爱德华无比思念的贝拉通过各种危险的方法与爱德华在幻境中相见。狼人雅各布这时承担了剧情中绝大部分的男性人物功能,即保护女主角,并推动剧情向前发展。更重要的是,处于狼人和吸血鬼两个种族的矛盾,爱德华将贝拉置于一个异常纠结的环境中,她无比挣扎自己的选择和爱情,为情所困。不过故事很快有了转机,为了拯救爱德华,贝拉冒死赶去意大利,两人发现对对方有着无比痴情的爱恋,终于再次叙写爱情故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新月》开始,《暮光之城》系列电影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虽然每年所制造的话题依旧,但是却没有了原来的好评和广大非粉丝群体观众对其的期待。原因就在于从第二部开始,电影中的女性视角逐渐转移,变成了传统的一贯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风格。如《新月》中,贝拉的心理都是寄托在男主角的身上,可以说,爱德华的陪伴是她继续生活的理由,《月色》中那种唯我独尊的风格逐渐消失。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暮光之城》丧失了许多女性观众。[4]

(三)暮光之城:月食

《月食》中,贝拉在感情漩涡中越陷越深,她的人身安全也面临着重大的威胁。一系列神秘事件相继发生,失踪、袭击、谋杀,越来越多的人死于非命,一场吸血鬼和狼人的战争不可避免。为了保护贝拉,狼人和吸血鬼家族联手,对抗不断施压的吸血鬼望族和追杀贝拉的维多利亚。故事的结尾再次把贝拉推向情感纠结的高潮,面对两个深情款款的男人,一方是优雅的爱德华,另一方是健硕的雅各布,她会选择谁呢?

《月食》中,电影根据小说做出了相当多的妥协,不仅放弃了第二部中效果不好的男性视角,而且把重点关注到贝拉的感情纠结上,这种处理方式给了第三部更多的奇幻式的哥特色彩。尤其是对于死亡、占卜、预测、追杀、战争的渲染性描绘,使画面被神秘所笼罩,

(四)暮光之城:破晓

《破晓》是暮光之城的最后一部,但是为了延续这个具有品牌效应的吸血鬼电影的生命力和吸金价值,分成了上下两部上映。两部共同延续了之前的话题,爱德华和贝拉的爱情终于结成正果,并且诞下了一名婴儿。为此,贝拉成为吸血鬼卡伦家族的一员,并且因为婴儿的诞生和卡伦家族的壮大,家族战争不可避免……[5]

故事到这里已经完成了对于小说的改编工作,票房成绩屡屡下滑的《暮光之城》干脆在这两部作品中放弃了女性视角,而单纯运用哥特式的电影语言描述奇幻的色彩和吸血鬼故事。可以说,通过四部(实际上是五部)电影,《暮光之城》为我们展现了一场吸血鬼与人类、狼人以及吸血鬼家族之间的爱恨情仇,在一定的时间内,都是难以逾越的哥特式电影高峰。

三、结 语

本文从哥特电影的历史特点出发,提供了一种《暮光之城》的定位标准和依据,并且,按照这种故事模式和逻辑,分部叙述了电影的女性视角和哥特式风格。笔者认为,小说的前两部较成功地诠释出了哥特电影的基本特色,也保留了珍贵的女性视角。

[参考文献]

[1] 卓雅.西方经典影像的异己实体――后殖民视阈中的《暮光之城》[J].齐鲁艺苑,2010(06).

[2] 夏建中.消费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3] 孙翠玉.“女性范例”:“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女性规训――布希亚思想的女权主义探微[J].北方论丛,2007(05).

[4] 高红艳,崔海波.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早期社会学家和鲍德里亚的消费思想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