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南方建筑论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精选

南方建筑论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研究创新方法取向(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2)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的营造技术源流与交融:文化区内的研究会忽略了文化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关联性和地域的共性,岭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为基础的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建筑体系和营造技术,但文化圈相邻地区则在文化上和建筑营造方面则相互借鉴。研究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一方面将民系中民间和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间的营造技术的交流融合,重视营造技术的源流发展,以归纳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样式和技术特征。(3)重视与开拓地方建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有经验的老工匠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地方建筑术语模糊不清等诸种原因,都对地方建筑的系统规范研究带来莫大困难。所以对其进行基础理论和规范研究将是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对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与规范方法的研究;对地方建筑断代依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术语规范化的研究等等。这将会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规范和方法上的意义,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4)加强研究的科学性:注重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性研究,一方面重视设计法则、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与尺度之法则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包括结构力学特点、材料力学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试图将两者关联起来思考问题。在应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毗邻港澳,经济特区范围大、设定早,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历史建筑面临拆迁和改造,开展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相当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有效的开展调查评估和修缮工作;其次,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严重缺失,该项研究对认识地域建筑特色,承传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例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使得本项目具有应用于国际研究的潜力。

2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关于岭南建筑技术、类型、区域的研究;(2)关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艺技术的研究;(3)关于设计手法与理论的研究;(4)关于地域建筑技术源流的研究。

2.1基于地方性营造传统的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2000年以来东南大学学术队伍的系列研究课题上。东南大学张十庆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建筑谱系与区划研究》(项目批准号:59978006;2002年完成)。主要成果有:张十庆《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建筑史论文集》15辑)等系列论文1)。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朱光亚教授负责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0028609)“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课题,以及2007年开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研究》(项目批准号:50678034),成果包括了张玉瑜《福建传统大木匠师营造技艺研究》等系列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表1)。上述研究有以下3个特点:(1)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成为用“地方性”知识反思现有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体系的学科前沿领域;(2)重视地方性营造技术传统的研究,对南方建筑形式谱系、技术源流、工艺作法等技术性层面的强调,这成为对20世纪90年代偏重建筑文化理论探讨的反动,也是学科发展回归基础知识建构的有益表现。这对进一步建构地方性建筑的基础理论,深化研究成果并和现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等)进行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中国南方”在相关研究中主要限于传统的“江南”地区,这是南方古建筑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可以注意到,作为“江南”与“岭南”过渡的福建地区也得到了关注,这意味着研究课题发展向“岭南”提出了要求。

2.2岭南地区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包括:

(1)以龙庆忠教授为主导的岭南古建筑研究龙庆忠教授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自1948年任教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教授以来,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学生应该打好建筑历史的基础,以史为鉴,造福于民。所以长期以来致力于岭南地域的古建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带领学生对广州、佛山、潮州、揭阳等地的重要古建筑进行测绘,收集岭南地区的古建筑资料,进而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龙庆忠文集》2)中,文集中收录的“古番禺发展史”、“广州中山四路秦汉遗址研究”、“广州南越王台遗址研究”、“南海神庙”、“瑰伟奇特、天南奇观的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广州怀圣寺”等论文可谓岭南古建筑研究的扛鼎之作。龙老前后培养出如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陶郅、肖大威、程建军、张春阳、郑力鹏等学者,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吴庆洲《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等系列论文(表2)。龙庆忠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培养建筑史学后人,不仅开创了岭南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先河,更为岭南古建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陆元鼎教授为主导的传统民居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成果多,在当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元鼎教授指导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等系列论文(表3),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以类型为基础的民居研究理论,为南方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基础。他出版了《广东民居》、《中国民居建筑》等重要专著,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及居住模式研究》。20多年来持续主持了15届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和7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有多部论文集出版。近年来,在相关的民居学术研讨会中加强了民居营造技术课题的关注。

(3)吴庆洲教授对岭南古建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肇庆梅庵》、《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等论文,对岭南重要古建筑的法式有着较深入的探讨,是研究华南宋元时代古建筑的重要文献。此外,在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吴庆洲教授指导博士生完成了系列相关硕士、博士论文。

(4)笔者致力于岭南古建筑的法式与营造技术研究,发表了相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所著《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3),对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基本上继承了营造法式的研究传统,对广东官式建筑或殿堂式建筑的形制、大木作技术和地域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岭南大式殿堂建筑构架样式谱系。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李哲杨《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等系列论文(见表4)。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如肖旻、李哲杨等,在岭南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法式尺度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综上,关于岭南地区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虽然在营造技术和法式、工艺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对于逐步全面开展本研究课题已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统计2000~2012年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总计144篇,其中建筑类型约占1/2,其次是建筑法式的研究约占1/3,而建筑工匠的研究最为薄弱仅占1.5%。两个高校相比较而言,东南大学在建筑法式的研究方面更为出色,而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类型研究方面则更为关注。通过比较,在岭南地区亟待加强建筑工匠和建筑法式的研究。

3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对于本项目而言,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涵盖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建筑(祠堂、书院民居)的营造技术的整体研究,包括建筑设计法则、各匠作技术(以大木作技术为主,包括砖作、瓦作、土作、雕作等装饰装修技艺),并以此为线索和基础,探讨岭南各文化地理区划或民系之间及与周边关联地区的营造技术源流传播和交融关系,初步建立岭南建筑地域特征的连续谱系。

3.1研究内容

(1)谱系划定:岭南地区古建筑谱系的调查、划定及其演变的历史研究。特别关注岭南地区古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谱系,研究不同构架类型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异同及其联系。以及几大方言文化族群(“民系”)的分布与岭南古建筑谱系与分谱系。(2)营造体系研究:岭南地区古建筑主要类型的营造体系(设计、工艺、材料、样式与尺度等)。主要特征类型包括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公共建筑(祠堂、书院)、民间住宅等。以整体、系统的观念对地域建筑营造过程中各层次、各层面、各种的技术加以研究。(3)断代研究:岭南古建筑形制的分区、分期及断代特征与依据,并尝试进行历史解释。按各子系分别归纳,细化到尺度、比例、形态、材料、工艺、观念等各层面;尝试建立树状表格示意框架(图1、2)。(4)地域性技术研究: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亚热带)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地域性研究,包括应对高温潮湿、台风、虫害的隔热、防潮、防风、防虫等防御性营造技术和上述内容相关相协调的建筑物理性(隔热、通风、防盗)营造技术及其关联研究;如何应对高温、多雨(暴雨阴雨)、潮湿、强日照、生物侵蚀、台风、地震等相关材料的利用、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的通风、隔热、防虫、防风、抗震、防腐等,探讨本地域有益有效的低成本适应性技术,有效保护的技术等。(5)技术源流研究: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技术源流研究,通过与相邻地域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比较研究;与北方官式建筑基本形制的比较研究,探索本地区建筑的原型和营造技术的源流关系。各区域的社会历史发展,汉越文化,不同时期南传的北方“正统”文化的相互作用,不同体系建筑文化基因的沉淀。更深入的认识岭南地区内部各系统建筑的现象与演变历史,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下,在亚太地区的高度认识岭南区域内种种建筑现象,历史与内涵,从而深化对中国建筑史的认识。

3.2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旨在建立广府地区古建筑的类型体系、术语体系、符号体系;初步提出形制鉴定的指标;解释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的演变问题,探索岭南古代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4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4.1古越人(本地土著)原生建筑营造技术的调查研究

对这一点来说,主要是加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甚至东南亚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研究,特别是对曾经广泛流行于该地区的干栏式、穿斗式建筑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方面的研究来寻找线索、演变轨迹和建筑规律。

4.2对调查目标与量的科学筛选与控制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1.1论文数量及其时间序列以宗祠、宗祠文化为主题,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到1993~2012年间共810篇,其中从1993年至2002年共162篇,从2003年至2012年共648篇。对这些文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表明近10年以来,学者们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兴趣益浓(图1),2007年左右达到研究热潮,此后的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高位。这一现象与近10年以来,重视与提倡国学、发扬优良传统、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密切相关。

1.2研究学科分布按研究宗祠的学科类别统计,历史考古学者们发表的关于宗祠文化的论文最多,占36%(图2)。宗庙制度、宗法制度等是历史考古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宗法制度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研究宗法制度,对当今的政治改革有所裨益,因此受历史、政治学者们的重视。旅游管理学发表的关于宗祠文化的论文居次,这与挖掘文化遗产、发展旅游紧密相关。由于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逐渐受排斥。旅游是一种绿色产业,发展旅游成为全国各地政府竞相争取的金字招牌。依托宗祠古建筑、祭祀始祖、发扬民俗文化、进行学术考察等,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提高知名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和经济的需求,推动了旅游管理学的学者们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建筑规划学者们也非常重视宗祠文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规划方兴未艾。建筑规划学者很自然地研究宗祠建筑,吸取中国古建筑的精髓,激发设计灵感。不同学科研究所发表的论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历史考古类和建筑规划类在2010年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而民族与文学类从2009年开始持续上升,旅游管理类在2005年达到顶峰后至2011年又开始回升。

1.3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按研究宗祠的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统计(表1),安徽,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较多。互联网网上祭祀借助互联网,将现实中的纪念馆、宗祠、陵园和公墓等‘搬’到网络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访问和祭奠。1.4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按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统计:笔者将地域案例分布情况分成8段,90篇以上的是安徽;60~65篇的有浙江和广东;50~55篇的有福建;21~30篇的有湖南;16~20篇的有江西和四川;11~15篇的有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及江苏;6~10篇的有河南、台湾、山西、上海及河北;1~5篇的有山东、陕西、甘肃、重庆、北京、天津、新疆乌鲁木齐、哈尔滨市、香港、澳门、互联网。(图4)从研究宗祠的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及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南方的安徽,广东,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广西,江苏等省较多,其中以安徽省的最具有代表性。这主要是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官僚和文人众多等等原因的结果。所以导致南北方分布的不平衡。

2研究涉及的内容回顾

近年我国宗祠文化研究的进展,可将已有研究分为综合性研究、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建筑风格及特色研究、保护、开发及利用研究以及其他等6个类别(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宗祠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与价值和建筑风格及特色研究2个方面,其中对功能与价值研究最多,有论文383篇,占47.3%,主要集中在祭祖敬祖、聚会议事、宗族救济、宗族教化、传承乡土文化、民俗活动等方面;其次是建筑文化研究,有152篇论文,占18.8%,主要是研究其平面布局已及空间结构特征;而综合性研究,以及宗祠文化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相比之下较少,有待加强。

3研究方法分析

许多研究者通过田野考察、发放问卷、访谈、个案、文献查阅等等方式方法研究了宗祠文化。例如常建华[24]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将历史文献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有阮云星的《宗族风土的地域与心性:近世福建义序黄氏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及杨国安的《明清以来鄂东南地区村落、祠堂与家族社会》,等等。宗祠文化的研究方法一般有田野考察、发放问卷、访谈、案例分析和文献查阅5类。对研究论文来说,有些不是纯粹的用某一种方法,某些论文兼用数种方法(表3)。结果显示,我国宗祠文化研究的方法以案例分析为主,有462篇论文,所占比例为57%,主要集中在功能价值、建筑文化、规划设计等方面;其次是田野考察,有论文122篇,占15.1%,主要研究其功能、功能转换及价值、第3是文献查阅法,有92篇论文,占11.4%,采用此方法的主要是宗祠的发展及其综合性研究;第四是发放问卷,有论文73篇,占9%;第五是访谈,有61篇论文,占7.5%。

4结语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0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置于在自然的大环境中,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超级秘书网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古民居本身因年代久远及建筑材料的限制,导致古民居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刻不容缓。我国古民居多为砖、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凤吹日晒,老化程度加剧及资金匾乏,更加深了这种紧迫性的程度。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1.因地制宜

维护生态环境生态建筑的设计不仅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要确定和优化及时和适当的施工方法,使真正的生活达到和谐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建筑整体设计性能和生态建筑成本

建筑设计充分融入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条件等直接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被动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冷却,降低建筑照明,采暖,空调所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北方寒冷地区建设的建筑保温材料,多输入,应该花更多的钱;而南方的一个热点地区遮阳考虑的方向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眩光,科学使用当地的建筑环境。构建一个健康、无污染、舒适的生活环境,其中包括利用专门设计的对人体没有害的生活用品,禁止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威胁的天然气、有辐射的日用品,满足人体对健康的要求,创建舒适的室内环境,例如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达到人体需要的最佳,房间采光满足人的眼部需要。房间中的隔音效果也很重要,运用对应的技术减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把新的节能环保的技术融入到生态建筑中去。运用高科技使室内的照明工具可以根据所在地的光照强度自动进行调节,室内还应有节水的新系统,节约水资源。对废旧物品也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态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能源通常较厚的墙壁,供暖和空调,用来减低能源的损耗,节约资源,减少生态建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使生态建筑的各方面与周围环境都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建筑与生态的平衡。

二、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生态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生态建设的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其核心内容是基于对自然环境、使用的建筑、生态、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建筑及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组合,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自律,并拥有土地、水资源,减少污染、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研究不平衡的生态建设系统,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差别很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学科大多局限在较发达的城市,在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东北地区。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生态、能源、科学学科的大多数研究虽然内容更加丰富,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各学科之间的结合。特别是如何将一个特定区域会生活环境和植物环境工程相结合,也是未来研究要加以解决的问题。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应在中国建筑业生态建设上发表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宣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生态建设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建筑和生态指导原则和理论、先进的生态建设经验上,缺乏实际的工程实践模型、计算机模拟、测试环境的影响分析。

三、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措施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理念生态建筑设计,设计者应积极发挥创新精神,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节能技术应用到建设生态建设之间,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改善生态建筑生态功能,提高生态建设和生态建设,设计更加科学、节能、环保的生态建设,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对环境对生态的不利影响施工的科技含量,提高生态建设,最终建立一个全面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科学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必然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中排出的废物对环境的生态建筑,因此,生态建设的设计应尽可能不要占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以回收再利用可再生材料建造,将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确保环境不受影响,实现和谐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的。提高其能源效率的生态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运用了顺风和逆风的特点,减少了建设过程中的机械通风的依赖。

四、结语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

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土掌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而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形成的“一颗印”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重檐式瓦房是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白族人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住宅。

一、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构成、地理经济和信仰及意识形态。

与中原地区自先秦以来就形成比较明确、清晰的文化传统相比,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如傣文化从来都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百淮系文化也自成一家。

从地理经济上看,氏羌文化起源青藏高原的氏羌族群,是一种高原游牧游耕文化,“编发左社,随畜迁徙”是其特点;百越文化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百越族群,稻作、干栏建筑、纹身为其本质;百淮文化被视为云南的本土文化,或许可称作“以采猎为务”的狩猎文化,剿牛、猎头、喜山居…显然,这种划分是极为粗略的。实际上,每一种都并非纯粹的文化类型,而是杂交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于其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族源出发,云南文化可分为氏羌文化、百淮文化和百越文化几种类型。从精神意识看,又有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巫鬼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分。

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民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建筑中被划分得很明确。云南少数民族在建筑中众多的忌讳也充分说明了多元性,例如白族、彝族的门楼和壁照是相当重要及神圣的地方;“土掌房”的炕是标志社会地位的地方,等等。

二、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丰富性

(一)建筑分布的丰富性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25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分布上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聚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自己独特的建筑样式,例如大理白、彝族、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元江哈尼族、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等,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筑样式都是统一的,沿袭自己民族几千年来的风格;在杂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由此而衍生出的很多新的建筑样式。

少数民族在云南分布很广,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南地区;傈僳、怒、独龙、哈尼、傣、拉枯、侃、景颇、布朗、纳西、藏、阿昌和德昂等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另外,各民族居住的立体分布也较明显。白、壮、回、纳西等族多居于平坝;傣、阿昌居于低热河谷;彝、哈尼、拉枯、仇、景颇、布朗、瑶、德昂多居于半山区或边远山区;苗族多居于高寒山区;藏和普米居于滇西北高原;傈傈、怒和独龙族则分布在怒江、独龙江两侧的山区。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南地区;傈僳、怒、独龙、哈尼、傣、拉枯、低、景颇、布朗、纳西瞥藏、阿昌和德昂等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

(二)建筑样式的丰富性

从建筑的样式来说,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可谓丰富多彩:有平顶的,例如哈尼族的“土掌房”;有吊脚的,例如傣族、景颇族的“竹楼”;有分层的,例如宁菠纳西族和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还有白族、彝族由重檐瓦房发展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以及彝族的“一颗印”等等。

这些建筑样式按照今天的建筑标准来看也是相当科学的,它们之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备通风、透气、透光、保暖等功能,有的还具有冬暖夏凉,防潮、抗震等功能。

三、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原生性

(一)建筑材料的原生性

炎热多雨潮湿的云南南方地区竹木繁茂,各民族以充足的竹木材料建造竹楼,凉爽、防湿,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良好住房。高寒山区森林茂密,气候寒冷,各民族就地取材,建造了保暖性良好的木楞房。滇南山地建筑土掌房,所需泥土木材多,这种房冬暖夏凉,通风透光好,屋顶做晒台晒粮食,便于生产生活。重檐式瓦房和“一颗印”式房屋保暖和防风性能好,适宜温带地区人们居住并可防风和抗震,适合云南大理、丽江等地的自然条件。滇池、洱海地区是云南经济文化中心,彝、白、回、纳西、汉等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各民族建筑“三颗印”式、三合院、四合院、三坊一照壁等,造价和技术要求高。而云南东南、南方的木柱房、土掌房、竹楼等造价低,技术不高,适合这些地区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状况。

(二)建筑样式的原生性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境,自古以来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就不多,除了云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大理、昆明以外,基本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充分保留了自己民族的建筑特色。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建筑样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得益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超级秘书网

四、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景观独特性

除了满足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以外,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还突显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特色—景观独特性。

白族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一座端庄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一般的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户住的“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开井,四眼小天井。此外,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犹似迷宫。不过这种古老而又造价昂贵华丽的住宅已不被当地白族人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不减当年,而且有所发展。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正墙的彩绘装饰。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门楼建筑艺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确定其主人的经济地位,也是一种光宗耀祖的标志。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材料组成一座串角飞檐、花仿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的综合性艺术建筑。

照壁是白族居民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院内有照壁,大门外有照壁,村前也有照壁,可见照壁的作用和重要性。照壁均用泥瓦砖石砌成。

彝族的“一颗印”,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空气,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由于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故称“一颗印”。

宁菠纳西族和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典型的平面有单间式、双间式、三间式三种,每一种又有带外廊及不带外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