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经共有多少篇

诗经共有多少篇

诗经共有多少篇

诗经共有多少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为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纯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09-01

引言

语篇分析开始于结构主义者哈里斯提出语篇分析这一概念。黄国文(2002)认为,多年的语篇分析实践告诉我们,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它不但有严密的理论框架,而且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韩礼德提出了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他是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

一、诗歌功能语篇分析

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验,经验功能指语言对外部物质世界过程和事物的反映,主要通过及物系统和语气来实现。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及物系统。及物系统包括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Halliday,1994)。该诗总共涉及了物质过程6次,行为过程1次,心理过程2次,关系过程2次,存在过程4次。物质过程和行为过程重点是叙述而其他过程主要是描述的作用。该诗物质过程和行为过程略少于其他过程的总和,因此该诗是一首抒情为主叙事为辅的诗歌。在关系过程,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诗人通过叙事和心理活动表达了自己的矛盾心情。从环境成分来看,“In a yellow wood”作为环境成分,诗人为我们呈现了树林里有两条路这个场景。“long”作为时间的环境成分暗示了诗人对选择那条路的矛盾。接着诗人采用了缘由环境成分解释他为何选择了另一条路。由此可以看出,诗人是如何利用环境成分来推动整首诗的发展。

人际功能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来实现,表达了说话者的身份、地位和推断等人际功能。语气系统是通过语气和剩余部分构成的。语气是由主语和限定成分组成。情态就是指处于两极之间的各种中间程度的统称(Halliday,2000)。用代词“I”充当主语,增加了整首诗的真实性。“two roads”作为主语生动而形象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矛盾难以抉择的心情,与诗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情态角度来看,在诗的第三、四、十四、十六行分别使用了“could”“should”“shall”,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矛盾、不确定的内心活动。总的来说,诗人采用了不少情态动词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场景,并由此达到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精神共鸣。

语篇功能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怎样把信息组织好,同时表明一条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三个子系统: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结构。主位是已知信息,述位是新信息(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小句的主语充当小句的主位称为无标记主位;主位不是小句的主语称为标记主位。衔接指的是不同句子或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和词汇关系。衔接手段包括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刘润清、文旭,2006,175)。为了达到某种强调的目的,诗人采用了标记主位。在诗的第三行,真正的主语是代词“I”,但是诗人把“long”放在了主语的前面充当了标记主位,强调了诗人选择踏入那条小路的时间很久,更能体现出诗人矛盾的心情。该诗主要采用了无标记主位,强调了主语是诗人试图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这里的路在诗人眼中既是他面前的两条小路,也具有人生道路的象征意义。在本诗中使用的衔接手段包括代替、指称和连接。诗人采用了名词替代如第四行“one”和第七行“both”,大量的使用替代和指称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整首诗更加简洁,琅琅上口。主位推进模式指的是前后小句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的某种联系和变化。该诗采用了复合模式,包括了主位同一型和延续型。诗的第一、五行之间属于延续型,第十三、十七行之间属于主位同一型。复合模式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主位推进模式的组合,赋予整首诗多变性,避免了单一枯燥和乏味。

二、结语

本文从概念功能和及物系统、人际功能、语气系统和情态以及语篇功能、主述位系统和衔接系统出发试图对弗罗斯特的诗歌《为选择的路》进行系统地分析,发现了该诗以抒情为主叙事为辅;采用情态动词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场景,并由此达到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精神共鸣;使用复合模式赋予整首诗多变性,避免了单一枯燥和乏味。因此三大纯理功能帮助分析诗歌的语篇特点和写作风格,同时验证了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诗歌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2000.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诗经共有多少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诗文 经典诵读 浸润 科学性 可行性

古典诗文是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遗产。在十几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校摸索出了一条以“古诗文诵读工程”为核心,结合国学教育,开展不同形式的特色教育之路,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真正起到“让古诗文经典诵读浸润学生的人生”的效果,充分印证了用古诗文经典诵读浸润学生的人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以科学性、可行性的理论为依据,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我国的古典诗文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和积淀,具有感发人心、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增长知识的功能,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是中华儿女共同情感和群体心声的抒发和体现,引起了后人心灵上的共鸣,深得一代代中国人的喜爱,并将其发扬光大。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这充分说明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是人格培养、知识增长的重要时期,如果让每位学生从儿童时期就养成诵读和欣赏经典古诗文的习惯,既能使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古诗文的内涵,受到良好的礼仪文化教育,又能继承、发扬这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二、建立行之有效、规范的制度,保证“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开展

1.开展课前十分钟诵读。我们利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诵读,并且列入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学年背诵古诗文80篇,小学阶段共背诵古诗文不少于500篇。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篇目大大超过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数目。

2.开展古诗过级测试。我校建立了古诗文经典诵读过级制度,规定了考核要求,制定了《小学古诗文诵读过级实施方案》以及测试标准。每年5—6月份,我校组织并培训科任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古诗文过级测试。过级测试要求学生通过抽签决定背诵自己所在年级的《古诗文经典诵读》教材中的6首,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要求过2级,6年共过12级。只有熟练背诵全本教材上的古诗文,才能顺利通过。

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诵读实践,编辑、出版教材,拓宽学生诵读古诗文的阅读面、阅读量

在实施“古诗文诵读工程”的初始阶段(1999—2006年),我们先后以《中华古诗文读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唐诗三百首》等书为诵读教材。在积累了大量的诵读实践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校于2005年组织本校语文教师,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文中优中选精,遴选出334篇适合少年儿童背诵的名篇佳作,编为6册,分别供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使用。

这套《小学生古诗文经典诵读》覆盖并超过新课标规定的篇目,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编排。低年级学生从背诵白话蒙学经典以及简短的名句、诗歌开始,难度逐渐加大到篇幅较长的诗文词赋等,安排比较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诗文的理解和思考。在编写时,除在原文中给生字加注拼音外(一至三册),还在文后安排了“请你知道”“为你释疑”“帮你理解”或“给你提示”几个小板块。前三项分别是介绍作者、解释字词和作品的译文、鉴赏,我们在译成现代汉语的同时,尽量保持了原作的意境和风格。最后一项是对作品内涵的提炼和延伸,启示学生自察自省,完善自我。

四、结合学年德育目标,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提高诵读经典古诗文质量,赋予“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更鲜活和实用的生命力

我们在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时,十分注重它的长久性和实用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德育目标,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提高诵读经典古诗文质量,赋予“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更鲜活和实用的生命力。

1.以节目的形式表演古诗文。诗是浓缩了的语言精华,把语言展开,诗的意境也就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我校先后举行了以“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诵读经典古诗,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每年的“六一”联欢会上,都有以古诗为题材的节目。

2.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PK赛”。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各班开展不同形式的古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PK赛”,同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现场抽签,有感情地背诵或PK。

3.绘制古诗配画手抄报。学生把诵读过的古诗文,配上想象的画面,精心设计,绘制成图文并茂、别具一格的古诗配画手抄报。这样就能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出诗歌所表现的生动意象。

4.写读后感。学校要求各班都召开《我从古诗中寻找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做礼仪小公民》等为主题的班队会,并要求学生及时把读古诗文的体会写出来,交流心得。这样不仅使学生会背诵古诗文,还使学生从古诗中有所感悟,受到了教育。

5.每日一句古训。在实施古诗文诵读工程的同时,我们注意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起来,要求各班在黑板左边一小角写一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的古诗文经典名句,每日一换,并且让各班学生准备一个小本,每天将本班黑板上的经典名句记录下来。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同时也在学生中弘扬了中华传统民族精神。

五、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力求取得内蕴性、持久性、影响性的效果

开展此项工程,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大量诵读经典古诗的层面,而是力求取得内蕴性、持久性、影响性的效果。实践证明,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学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综合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不少学生为人处事的态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已成为提醒学生珍惜时间、爱惜粮食的警句;“温故而知新”则成为学生的座右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此外,古诗文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记忆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诗经共有多少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泰山文学 古代文献 文体

泰山古代文献浩繁,涉及文体种类广泛。诸多文体集中于一狭小地域,对于古代文学文体变迁研究来说,实为典型的原生态个案。剖析这一个案,明晰古代文体在泰山一域的演变,对于整个古代文学的文体学研究,当有特别的意义。本文试以《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等传统文体学著作之分类为参照,对泰山古代文体作类举剖析,抛砖引玉,以待泰山文体研究之宏论。

一、泰山古代文体种类分布概况

1.诗、词、曲类。

诗为泰山文学作品最多之文体,其中又以五古、五、七言律、绝最多。最早咏及泰山诗为《诗经・鲁颂・宓宫》[1],四言诗。传为孔子作《丘陵歌》,亦为四言。专咏泰山之四言诗为魏曹植《飞龙篇》。五言诗较先者为曹植《驱车篇》等,后李白《登泰山六首》等,蔚为五言古诗大观。七言诗以东汉张衡《四愁诗》(其一)为先,其辞仍存楚风。五律最著名者为杜甫《望岳》;五言排律以唐代李义府《隽州遥叙封禅》为先;七律以刘禹锡《送东岳张炼师》较早。五绝如张志纯《题桃花峪》,七绝如卢照邻《登封大铺歌》等。二言,元代唐肃《日观赋》中拟汉武帝刘彻登泰山所咏:“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堪为咏泰山仅有之二言诗;元代杜仁杰《天门铭》雄浑、悲壮,实为中国古代三言诗之佳作,惜山东师范大学周远斌《论三言诗》竟未论及,置元代三言诗为空白[2]。六言诗有张志纯《遗世颂》等;杂言诗有明代曾ぁ盾笃皆缧型岳》,王守仁《泰山高》等。除此以外又有:拟作:汪坦《别泰山拟李太白五言长篇》,乾隆《拟子建飞龙篇》等;联句:明代周琉、杨志学、胡缵宗联句《泰山行》;歌谣:明代张位《舍身崖歌》,吕坤《毒草歌》等;乐府:曹植《泰山梁甫吟》,李白《梁甫吟》等;操:唐代韩愈《龟山操》,等等。

因祭祀泰山要用乐,故历代有曲,如:《泰山景》(道曲)[3],唐代《封泰山祀天乐章一十四首》、《禅社首祭地o乐章八首》等。而文人词因其体式与登泰山情怀大相径庭,故数量甚少,有元好问《清平乐・泰山上作》。

2.辞赋类。

泰山辞作较少,多为祭祀实用之作,如宋代鲜于辍对郎翊恰,清代张铎《迎神辞》、《送神辞》等。赋体虽非实用,但因古代之赋多与地理相关,如萧统《文选》收赋分15类,其中“京都”、“纪行”、“游览”、“江海”诸类皆与地理相关[4],又兼赋长于浏物抒怀,故泰山赋作数量颇丰,且多有名家名作,如唐李白大赋《明堂赋》、丁春泽律赋《日观峰赋》,清蒲松龄《秦松赋》[5]等。辞赋类相关文体如:颂:班固《东巡颂》等;赞:《青帝广生帝君赞》、朱孝纯《泰山赞》,等等。

3.论说类。

论说一类,古代文论中区别为多种名目,分别举例如下:论:章俊卿《明堂论》;说:清代褚峻、牛运震《金石图说》;篇:汉代班固《白虎通封禅篇》;解:明代吕坤《观日解》;议:明代沈应奎《岱祠迂议》、《再谒元君议》;注:郦道元《水经注・汶水》;辨:顾炎武《高里山辨》;考:高诲《玉女考》,等等。

4.书记类。

因古代文人“游”多有“记”之故,泰山“记”一类数量甚多,如东汉《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等。书(书信)有宋代石介《与奉符知县书》等。此类中还有:纪要:明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录:欧阳修《集古录》;谱:宋代刘《秦篆谱》,等等。

5.序跋类。

序:宋代刘《秦篆谱序》;叙:明代雍焯《泰山志・叙》;引:《岱史引》;跋:朱熹《跋泰山秦篆谱》;例:《岱史・凡例》,等等。

6史志类。

史志类文体集中于《泰山志》、《岱史》之书,如表:《岱史・山水表》,其他文献中也有名作,如书:《史记・封禅书》;传:王之纲《玉女传》,等等。

7.祭告类。

泰山为历代帝王封禅祭祀之所、民间朝拜祷告之地,故祭告类文章众多,体例丰富:封禅:《汉武金泥玉检文》、《宋玉牒文》、《宋真宗登封玉册》等;祝:《唐高宗玉牒祝文》、《宋大中祥符元年御祝文》等;祭:北魏高允《祭岱岳文》,宋欧阳修《祭东岳文》等;告:宋济南守曾巩《告岱岳文》等;符:东汉光武帝刻石《河图会昌符》等;咒:后晋《总持咒幢》;法旨:《大元国师法旨碑》,等等。

8.诏令类。

历代帝王、地方政府多关注泰山,故制令甚多。其文体有:制:唐开元十四年制《听王希夷致仕还山》,明洪武三年六月二十日制《去泰山封号》等;诏:汉武帝《改元元封诏》,东汉章帝元和二年《东巡诏》等;谕:明代《巡抚都御史何起鸣宣谕》等;禁约:元代《王母池禁约刻》等;牒:金代《玉泉寺牒》、《香严寺牒》等;执照:元代《泰安州申准执照碑》,等等。

9.奏议类。

此类文种颇多,如:唐代长孙无忌等撰《请封禅表》等;疏:北宋孙]谏疏、明代王在晋《青龙神吐火疏》等;奏:东汉张纯《请封禅奏》等;策:元代《东平布衣赵天麟上策》等;驳议:粱代许懋《驳封禅议》等;议:唐代颜师古《封禅议》等;对:汉代嚎怼斗忪对》等;移:《岱史公移》,等等。

10.碑铭类。

泰山自古为刻石胜地,碑碣石刻数不胜数。其文体有:铭:《秦李斯刻石铭文》,汉武帝《鼎铭》,唐玄宗《纪泰山铭》等;碑:汉代《泰山都尉孔宙碑》等;碣:《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等;墓志:宋代欧阳修《徂徕先生墓志铭》等;墓表:姜潜《故李侍郎墓表》等;墓碣:《陶公墓碣》等;题勒:《供石题勒》等;题名:《刘仁愿题名》等;题识:《明代钟惺题识》,等等。

11.其他。

小说:《胡母班》等[6];戏曲:元代《病打独角牛》[7]等。

二、泰山古代文体种类分布特点

1.泰山文献中文体种类分布广泛。

以上各类见于《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文章缘起》等文体著作的文体70余种,种类丰富。对于一座山岳而言,此种情况甚为少见,值得深入研究。

2.泰山诸文体作品数量分布差别很大。

以《岱览・艺文总录》为例,全书收录作品凡765篇,其中文体种类分布情况:诗最多,古、近体诗共556篇;赋15篇,乐章神词琴操48篇;其他各体文章如诏诰制15,表疏7,奏对9,议驳8,状策2,书1,序11,颂4,赞7,符命2,传注考7,论篇辨说觚20,记志纪录随笔跋35,碑文1,墓志2,祭祝告谢文15,共146篇。其中诗文数量最多的原因在于,游览泰山抒怀、记游需要。实用文体的丰富,是缘于泰山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3.泰山诸文体作品的时代分布有较大差异。

仍以《岱览・艺文总录》为例,765篇作品,其时代分布为:汉22篇,魏晋南北朝29篇,唐五代78篇,宋75篇,金元32篇,明340篇,清189篇。以明代最多,其原因除文献流失外,明代去泰山封号,民间朝拜、游览之风盛行,所以明清文人吟咏之作遂多。

4.泰山文体源流清晰,绵延数千年不断,文学成就斐然,实为文体发展史之典型个案。

泰山为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文化中心,所以也是文体汇萃之地。诸体文章多有文体开创之功、发展之力。如游记一体,诸多游记专著以《封禅仪记》为中国古代第一游记,而究其实质,《尚书》关于禹巡狩泰山之行记,则为更古老之游记发端。泰山诗文等多有该文体历史上第一流作者、第一流作品。如五古之曹植,五律之杜甫,古风之李白,皆为诗歌史之顶峰,其泰山诗作亦为诗歌史上一流作品,影响深远。而秦代李斯之泰山刻石文,形式模仿雅、颂,三句为韵,四言为句,开碑文体先河。泰山文体的研究,对于中国文学史,对于整个古代文学的文体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列文章篇目,除特别注明者外,皆出于汤贵仁,刘慧主编.泰山文献集成[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5.

[2]周远斌.论三言诗[J].文学评论(京),2007,(4):75-81.

[3][5][7]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泰山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3:478,547,468.

诗经共有多少篇范文第4篇

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诗选集》,收入诗作76首。1977年该书增订出版,新增14首,共90首。1986年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我选注的《诗选注》,收入诗作137首。2003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选的《诗词集》(我参与了此书的编选和注释工作),共收诗词159首,是从已收集到的600余首诗词中选出来的。其中建国前创作的诗词有84首,建国后创作的诗词有75首。诗词是他革命一生、战斗道路的艺术体现,更是中国人民自辛亥革命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的真实、生动的记录。

“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

早在青年时代,就常为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而忧虑,对清王朝腐败的封建统治强烈不满,而怀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的《顺庆府中学堂留别》写于1906年底,那正是腐朽的清王朝摇摇欲坠、帝国主义列强张牙舞爪企图瓜分中国的黑暗时代。因而此诗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祖国面临危亡关头,爱国青年们寻求济世救民之路的激越感情。

“骊歌一曲思无穷,今古存亡记忆中。”首联以告别师友时的所思为中心,抒写出自己内心无比深广的“穷年忧黎元”的忧愤和“捐躯赴国难”力挽狂澜的冲天壮志,激情高昂。“污吏岂知清似水,书生便应气如虹。”在颔联中采用鲜明对比的方式,揭露了清王朝官吏们的贪婪腐朽,赞扬了年轻的“书生”们高昂的爱国热情和斗争精神。颈联“恨他狼虎贪心黑,叹我河山泣泪红”,既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与腐朽的清王朝相互勾结,贪得无厌地对中国人民进行掠夺、压榨,又控诉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行径。同时叹息我中华大国在中外反动派的摧残下,正流淌着血与泪。尾联“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表示作为爱国青年应当勇敢地承担起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历史责任,应当树立起重振祖国河山、富国强民的冲天壮志。这一诗句充分表达了他的崇高理想。

1909年2月底,千里跋涉来到云南昆明,几经周折考入了云南讲武堂步兵科。行前,他写下了《赠诸友》:“壮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这是一首离别诗,也是一首述志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没有着力抒写离别时的场景、气氛,没有作任何离别时的环境点染,更没有“对长亭晚”泪眼相向、依依惜别的儿女情长,而是抒写他“投笔从戎”扭转乾坤的冲天壮志和慷慨激越的战斗豪情。

入学后不久,便秘密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积极从事清王朝的活动。

“雄飞志在五洲外,烈战功存四海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10月30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参加了蔡锷领导的云南起义。其后在1919年他写的《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其二)就生动地记录了这段战争经历:“传遍军书雁字斜,誓拼铁血铸中华。悲秋客忆重阳节,起义师乘八月槎。”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称帝,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举行护国讨袁起义,组织护国军北伐讨袁。1916年1月16日,任护国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支队长(相当于团长),率部由滇至黔入川,泸纳之战中,他改任第三支队长,身先士卒指挥棉花坡战役,取得胜利。主攻泸州、兰田坝一仗,重创敌军张敬尧部,经过泸纳多次战斗,赢得了勇猛善战的声誉,后升为旅长,一举成为爱国名将。写于1918年秋的《题护国岩》:“曾记项城伪法苛,佯狂脱险是松坡。清廷奸佞全民蠹,专制碍共和。京兆兴妖从贼少,滇黔举帜义军多。风流鞭策岩门口,将士还乡唱凯歌。”还有写于同期的“重光祖国借余晖,万众同心用力微。毳幕腥膻终寂寞,汉家子弟尽雄飞。喜当年富兼身壮,时正秋高又马肥。戎马少年半同学,倾心为国志无违。”(《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其三))都是他这段战斗历程真实而又形象的记录。1917年护国军改编为靖国军,任第二军第十三旅旅长,部队驻防泸州,以后又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先后与北洋军阀的反动军队进行了为时五年的长期斗争,功绩卓著。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在和北洋军阀的连年战争中,的部队损失很大,残酷的现实对他产生了强烈刺激。追随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多年,革命不但没有成功,旧军阀未打倒,新军阀又产生出来,国家日渐衰落,人民更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感于此,他在《感时五首用杜甫〈诸将〉韵》(其二)中写道:“伟人心事在争城,扰攘频年动汉旌。久受飞灾怜百姓,长经苦战叹佳兵。欣闻外地同时靖,默祝中原早日清。独抱杞忧安社稷,矢心为国睹升平。”愤慨地揭露了新旧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气势悲壮,意境开阔,结构严密;语言凝练质朴,对仗工整匀称;用典明白易懂,而又恰当准确;活用成语故事,很好地突出了此诗的思想主旨。

这时,他在泸州与许多同仁组织了东华诗社、振华诗社,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揭露当时军阀混战的罪行,反映了自己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担忧的爱国情怀。同时他又和孙炳文等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讨论俄国十月革命,讨论,讨论民主、科学、民族独立等问题,讨论《新青年》等介绍的社会主义思潮,努力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他成了的热心追随者,开始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世界革命的理想。发出了这样高昂的呼声:“博得勋名万古垂,轰轰烈烈不逶迤。雄飞志在五洲外,烈战功存四海陂。信有霜寒堪寄傲,肯因苦雨便离枝。岁寒劲节矜松柏,正直撑天永不移。”(《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其八〉)在这组诗的前七首和此诗中继承和发扬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优秀传统,采用联章体的形式抒写了崭新的革命内容,章法谨严,用力极勤。这一组诗气势磅礴,豪情激荡,议论纵横,历史内容非常丰富,伟大人格无比高尚,革命决心何等坚定!

“水深火热民望救,安危度外不思量”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为了寻求革命真理,于1922年7月到达上海,会见了孙中山和陈独秀。孙中山劝他留在部队内,而陈独秀拒绝了他的入党申请。于是决心出国寻求真理。是年10月22日抵达德国柏林,见到了,经介绍加入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从此,就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1926年,中国革命形势高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两党合作,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即将开始。乃于7月回到上海,随后被派往四川,争取杨森部参加国民革命军,被委派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党代表。同时,他又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军委书记杨公、军委委员同志一起策划举行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往来于万县、重庆、泸州等地,做了许多工作。写于1926年的《艾承庥局长六十寿赠诗》(四首),就是他这个时期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第一首诗中为老朋友艾承庥祝寿时写道:“颂寿难忘脱难朝,携将圭碗赠箪瓢”,在回顾了当年的斗争生活后,他又写道:“血战疮痍嗟满地,操戈逐鹿睥群枭。人皆可以为尧舜,誓救生民路一条。”在第二首诗中他还回忆道:“一戎衣竟溃纷争,回首韬机尚自评。鲁肃赠长者意,元璋留柬故人情。中山主义非无补,卡尔思潮集大成。从此天涯寻正道,他年另换旧旗旌。”开首表示对当年参加护国、护法战争的功绩、经验教训尚须总结,然后回顾了与艾承庥的友谊,劝导艾承庥参加此次北伐革命战争。在诗中向艾承庥指出,孙中山的主张对中国并非没有好处,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最正确的学说,这也是自己当年为什么要抛弃高官厚禄到万里之遥的德国寻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换成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唯一原因。“我本江南一鲰生,十年从事亚夫营。身经沧海羞逃世,力挽狂澜岂为名。别有良图酬壮志,难忘盛意向前程。劳人乌马空归去,大好河山创太平。”在第三首诗中,他对自己10年来从事辛亥革命、护国、护法战争的斗争历史做了正确的总结,表示自己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图壮志,为了拯救祖国大好河山,创造一个人民大众能够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神州沉陆世沧桑,锦绣河山怀虎狼。”在第四首诗中强烈地抒发了自己在神州陆沉,锦绣河山惨遭帝国主义、北洋军阀一群虎狼蹂躏之际,决心救民于水火之中,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的革命意志,“水深火热民望救,安危度外不思量”,充分显示了他那共产党人光明磊落、肝胆照人、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这组赠友诗抒平生之抱负,忆友人之挚情,可歌可泣,感人至深。诗的形象鲜明生动,用典精当自然,语言质朴含蓄,章法谨严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浅显中见沉郁,越发显得诗的气魄更加雄伟、高亢、豪迈,诗意也更为明白、晓畅、深刻。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八路军总司令,率师出征抗日。他遵照党中央指示,放手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点燃了华北地区的抗日烽火,并指挥敌后抗日战争,粉碎了发动的第一次高潮,取得了抗日战争初期的伟大胜利。在这一时期写下了不少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光辉诗篇,如“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太行春感》)“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寄语蜀中父老》)“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出太行》)这些诗篇都表现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的豪迈气魄、激昂斗志和革命精神。这些诗篇气势雄浑、感情奔放、意境开阔、语言质朴刚劲,音节响亮豪壮,比喻形象生动,用典十分确切,堪称战斗诗篇的典范。

1941年1月,发动第二次高潮,皖南事变发生。日寇对抗日根据地连续“扫荡”和实行“三光”政策,我党、我军处于极为困难的时期。党中央、领导了整风运动,发出了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伟大号召。提倡南泥湾精神以克服困难,极大地推动了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此时,创作了《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赠友人》等诗篇。“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赠友人》)这首七绝是55岁寿辰时,把1940年5月写的《赠战友同袍》稍加修改,以《和杨朔作学原韵》书写答赠向他祝寿的刘白羽、杨朔等人的。诗中以磅礴的气势,抒发了驱逐日寇,收复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抒写抗击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反对摩擦,表达我革命军民威武刚强、同仇敌忾、英勇献身的决心,是抗日战争时期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当我们读到《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录四首)的第一首“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神州尚有英雄在,堪笑法西意气浮”时,我们为英勇的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保卫祖国的英雄事迹感到自豪!当读到后三首“黄河东岸太行陬,封锁层层不自由。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朋辈志同意自投,团成砥柱止中流。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抗战连年秋复秋,今秋且喜稻如油。迷漫烽火黄河岸,父老齐声话御仇”时,我们又不能不对顽固派封锁抗日根据地的罪恶行径感到愤怒,更对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所有爱国力量,取得了大生产运动和抗日斗争不断的胜利而感到骄傲。

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日寇加紧了对抗日根据地的残酷“扫荡”,顽固派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民族解放的重任落在了我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的肩上。在之前这五年的艰苦战斗岁月里,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牺牲了无数优秀儿女,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写下了“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悼左权同志》)的诗句和《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等诗。在这些诗里,高度赞扬了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左权等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的指战员。同时,在《为同志而作》《游南泥湾》《祝同志五十寿辰》等诗里又热情歌颂了转战大江南北,立下不朽功勋的和转战千里北国、威震幽燕的,以及艰苦奋斗,建设陕甘宁边区、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广大指战员的英雄业绩。1944年日寇进攻中原和华南一带,军队在河南、湖南、广西大溃败。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战胜严重困难,转入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因此,创作了《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千村沦落悲三楚,四位‘英雄’丧廿军。”辛辣地讽刺了军队丧师辱国的可耻行径。“北国翻新看后劲,东邻陨越可先闻。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黄龙定约君。”生动地描写了解放区战场的胜利局面,热情地歌颂了解放区军民抗击日寇的伟大功绩,充分表现了对抗日军民的无比信赖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总司令,并与刘少奇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河东,执行党中央交给的任务。亲自领导了晋察冀一举攻克敌人坚固设防的战略要地石家庄,首创攻坚战范例。以后,又同、刘少奇、任弼时等一起协助领导了全国的解放战争,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派的800万军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统治和压迫,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这一时期写下了《祝徐老七旬晋一》《和同志诗一首》《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韵》《贺董老六三大寿并步原韵》《和郭化若同志〈山中春暮有感〉》《贺少奇同志五十寿辰》等诗篇。其中《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韵》组诗,可以说是解放战争时期诗歌的代表作。这一组诗用同一主题贯通,又各自成篇,艺术地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既有整个战场的战况、战景的概括叙述,又有对华北战场的几个著名战役的具体描绘。同时还有对南征北战的各地将领的寄语抒怀,从而勾画出一幅如火如荼的解放战争历史画卷,洋溢着气吞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放歌“国贼难逃千载骂,义师能奋万人心”(《冀中战况》);“北地早成磐石固,南征犹怨义旗迟”(《十月战景》);“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寄南征诸将》)的大好形势,以遒劲、豪放、刚健的笔触,通过“沧州战罢归来晚,闲眺滹沱听暮砧。”(《冀中战况》)“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攻克石门》)“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手中。”(《寄南征诸将》)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我军南征北战、横扫蒋顽的历史性画卷。热情歌颂了“后起青年多俊秀,秋高试马壮而肥。”(《新农村》)“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攻克石门》)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并预言了“四万万人争解放,铲除封建建神州。”(《战局时局》)“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寄南征诸将》)“扫尽法西归马日,伫看四海耀红旗”(《寄东北诸将》)的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这组诗歌铿锵有力,慷慨激昂,格律严谨,对仗工整,真有吐纳山川、叱咤风云的气概。以朴素生动的群众语言和极其丰富形象的比喻来反映斗争现实,抒发自己对斗争生活的真实感受,读来倍感亲切,易懂易记。这组诗歌由于它深刻而丰富的政治内容与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此也就成为诗歌中的名篇,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铁道将通葱岭下,弟兄携手建神州”

在1949年7月给《新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已年近古稀。但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他仍然不辞劳苦,每年都利用两到三个月或更多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视察,深入到工厂、农村第一线,找当地的领导干部、专家和工人、农民谈话,调查研究,同他们交换意见,然后给党中央写报告,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重大决策。

1954年2月26日,他同、、聂荣臻等由北京乘火车赴广州去视察,时逢华北大雪,喜兆丰年。他写下了《浪淘沙・雪中过邯郸》:“飞雪满山川,净化平原。融融暖气却春寒,嫩绿新苗逢瑞雪,万姓同欢。乘兴百人团,巡视江南。长征弹指十余年,景物全新惊世变,天上人间。”在词中描绘了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景,歌颂了社会主义祖国的巨大变化。1956年9月在党的“”会议上,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光荣任务。为了实现亿万人民这一伟大愿望,亲赴全国各地视察、指导工作。1957年1月他风尘仆仆来到海南岛,看到了海南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他赋诗描绘了五指山区的巨大变化和壮丽图景:“深山建公路,崎岖使之平。幽谷多俊秀,草木尽峥嵘……民族欣解放,迁移出山林。”(《过五指山》)1958年,年逾古稀的乘火车经过河西走廊的嘉峪关,7月15日到达当时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玉门时,他览古抚今,异常兴奋,于是写下了:“长城万里尽西头,嘉峪关高耸戍楼。铁道将通葱岭下,弟兄携手建神州。”

对于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更是倾注了无限激情。“农民分地大翻身,苦战九年镇日勤。”“移山造海志掀天,千万人民拥向前。组织联军齐建设,山河改变例无先。”(《和何香凝主任原韵二首》)“黔灵山上望贵阳,建设十年换新装。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上黔灵山》)在这首诗中,更是满怀激情地歌颂贵州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革命精神,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把一个贫穷落后的贵州改变了面貌。“十年植花木,盛装此湖山。十年修公路,大圈套小圈。十年勤培养,天堂逊人间。”(《登西湖北高峰》)1961年元月27日,游览了杭州西湖并登上北高峰,写下了这首纪游诗,以铺叙的笔法描绘了西湖美景已胜天堂。

1961年2月8日,和徐特立、谢觉哉等同志一起去福建前线视察工作后,又高兴地乘船游览了古田水库,并兴奋地写下了《和谢老原韵》:“湖水清平波浪无,楼船并进路航迂。岛中风景明如画,池上鸥飞甚款徐。四级梯形多发电,层堤水利用无余。古田巨坝完成好,灌溉运输又养鱼。”形象地描绘了古田水库的如画美景,歌颂了建成水库的福建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革命精神。

还特别强调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指出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更要造福于子孙后代。1964年8月,他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仑贝尔草原视察工作,兴奋地写下了:“三大草原两失败,我国草原依然在。夏草如茵望千里,马牛羊驼肥壮快。暑去秋来天气爽,牧民飞腾相比赛。保护东北大草原,富及子孙唯所赖。”(《寄自内蒙呼仑贝尔》)在这首诗中,赞扬了呼仑贝尔草原上马、牛、羊、骆驼肥壮牧业兴旺的景象,并指出我们要吸取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大草原人为破坏、严重退化的教训,搞好生态保护,做到生态平衡,保护好我国这一大草原,使它千秋万代造福于人民。

是无产阶级的杰出诗人。建国前,他创作的诗篇多是五、七言,其中绝句更能引人入胜。他的诗篇既有刚健豪迈的风骨,又有质朴淳厚的韵味。他的诗篇早年受杜甫影响较深,题名为步杜甫韵字样的诗篇,就有21首之多。他也喜欢白居易的“元和体”,从他的诗作中也可以看到白居易诗风对他的影响。他主张诗歌应该通俗化、群众化,要朴素、明朗,他的诗篇就是他这一主张的很好实践。在创作诗歌时,善于把自然景物、社会画面、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理想世界熔铸在一起,调动写意、纪实、抒情、议论等各种手法。有的诗篇气势磅礴,有的诗篇沉郁顿挫,有的诗篇明快亢亮,有的诗篇清新活泼,显示出了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

诗经共有多少篇范文第5篇

爱,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而爱情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一提到它们,总会让人怦然心动,心头涌起一股暖意。近日再读《诗经》,我对爱情又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更是有大量描写普通人的爱情和婚姻的诗篇。《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

下面仅就《诗经》“国风”中的部分诗篇谈谈我的感受。

一、 哪个男子不钟情

《诗经》中有不少描写青年男子大胆追求爱情的诗篇。

请看——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一首恋曲,表达青年男子对女子的爱慕,并渴望永结伴侣。看:具有君子之风的小伙子,见到了一位勤劳、美丽的“幽闲贞专之善女”,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爱慕之情。他独自陶醉在对“淑女”的一往深情之中,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这里透露出的爱情观是“君子”与“淑女”的两情相悦。爱,是一种追求;爱,是一份付出;爱,是一种思念;爱,更是一份责任……“淑女”啊,你是“君子”今生最美的牵挂……张爱玲说:“天使没有了翅膀会怎样? 你说:会被上帝遗弃,从此离开天堂。 他说:你错了,她会落到我的身旁,陪我看日落斜阳。 我说:其实你们都错了,因为我会留在她身边,一起陪着她看地老天荒……”我想“我”就是这位“君子”!

其他还有《出其东门》《蒹葭》《宛丘》《东门之池》等等。

二、 哪个少女不怀春

《诗经》中更有许多描写女子大胆追求爱情的诗篇。

请看——

《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首诗是写待字闺中的采梅女子渴盼追求她的心上人不要辜负青春,快快来求婚,可是直到树上的梅子快要落尽了,也没有候到任何佳音。姑娘见此情景,便不禁以梅子兴比,情深意切的唱出了这首怜惜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爱上了你,我才领略思念的滋味、期盼的愁苦和等待的煎熬,还有那不能自已的追求欲。为什么你的一举一动都让我心潮起伏?为什么我总害怕时光飞逝而无法与你终生厮守?在奴隶社会里,男女爱情还不那样深受封建礼教压制束缚,我们女性就用一首《摽有梅》唱出了内心最深处对情感寄托的欲求。唐人杜秋娘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确,圣洁的爱情是需要等待,但情投意合时就要大胆的说出来!

其他还有《匏有苦叶》《东门之杨》《东门之墠》《子衿》《晨风》《泽陂》《丘中有麻》等等。

三、 共剪西窗情浓浓

《诗经》中还有大量描写夫妻别后相思的诗篇,其意切切。

请看——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在外服役的丈夫的诗——黄昏羊归宿,妻子思征夫;别后心无怨,牵肠又挂肚;何时再相聚,共剪西窗烛。诗歌把妻子的期盼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真挚。有妻如此,此生无憾!

再看:《击鼓》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描写士兵九戍在外,怀念家人,唯恐不能白头偕老的心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这位征夫在军旅生活中日夜思念亲人,他想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蒙眬,肝肠寸断!由此不难看出其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其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诵,已经成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的代名词。

其他还有《卷耳》《汝坟》《殷其雷》《绿衣》《伯兮》《小戎》等等。

四、 男欢女爱相聚欢

《诗经》中还很多描写恋人相聚的诗篇,其情融融。

请看——

《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首诗写的是情人邂逅乍见的喜悦,非常浪漫而自由:良辰美景,邂逅佳人;情有独钟,便携手藏入芳林深处,恰如一对自由而欢乐的小鸟,一待关关相和,便双双比翼双飞。表面看似偶然相遇,实际则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冯梦龙说:“草木之有生意,发而为芽;情亦男女之生意,其无芽乎”,两情相悦,自然喜上眉梢。

再看:《静女》

这是一首抒写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歌。男女约会,女方“爱而不见”,躲躲藏藏,男方“搔首踟蹰”,急得发慌;女方送给男方一棵草,男方却把它当做至宝,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趣。青春年少,热情似火;草因人贵,芳心有我;爱屋及乌,情有归所;两心相许,终得正果!吟诵此诗,读者亦会被其浓浓的青春气息所感动,而诚心祝愿这对恋人幸福美满。

其他还有:《野有死麇》《桑中》《君子阳阳》《女曰鸡鸣》《风雨》《东方之日》等等。

五、 祝愿两情天地久

《诗经》中还有些祝愿爱情的诗篇。

请看——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它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愿景,诗中用枝叶茂盛、果实累累的桃树来比喻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