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导游考试题

导游考试题

导游考试题

导游考试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导游资格证;考试;试题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193-02

导游资格证书是导游从业的必要条件,导游工作又是很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的主要岗位。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存在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较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因此提高导游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帮助学生们顺利获得导游资格证书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很多院校围绕着导游资格证书考试开展了相关的课程建设和培训等,与之相关的试题库建设工作也在研究与实施之中。

一、导游资格证考试试题库建设意义及目的

1.更加客观、科学地检测教学质量,督促教师规范化授课。很多授课教师都会围绕教学大纲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授课,对于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命题方向、重点难点等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加之教师擅长的教学内容不同,在期末考试时,在所难免地会突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考测点,或对国家考试做出押题等方向性的判断等,使得学生在期末考试时有侧重地进行复习。然而,从多年来的国家导游资格证书考试来看,其重难点并不十分突出,学生复习时应覆盖尽可能多的知识点,

在试题库建设之中,课题组成员按照自己对于考试的把握和课程的理解,结合历年考试真题、网络资料等,提供题目,考试时自动抽题,随机组卷,避免了考前给学生划重点、甚至透题的可能风险,能够更加客观、科学地检测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同时为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教师必须围绕教学大纲,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并利用试题库中每一章节的课后练习题帮助学生们巩固学习成果,客观上进一步督促了教师的规范化授课。

2.提供全面、科学的学习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试题库中的题目覆盖知识点全面,难易有梯度区分,在模拟考试环节中模拟真实考试时间、题量及难易度组卷,让学生在线实现模拟考试,并能够当场获得分数,挑出错题,给予批评或奖励,提供全面、科学的学习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

3.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对社会进行培训服务的功能。导游资格考试题库的建设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服务高职院校学生,更体现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互动学习,试题库不仅供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更对社会考证复习人员开放,帮助院校之外有志于考取导游资格证书的人群提高学习成绩,有力地弥补了他们自学或校外培训的不足,进一步发挥了高职院校对社会进行培训服务的功能。

二、导游资格证考试题库建设的内容及要求

1.建设内容。 围绕导游资格证书考试大纲要求,参照考试试题形式,将题库划分为《导游业务》、《旅游法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四个部分。试题库题目全部采取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及综合题形式。命题时根据知识点设计试题,试题难度分为以下四个等级,分别是难、较难、易和较易,所占比例分别为15%、25%、15%和45%左右。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应用和综合能力,并注意关注社会、行业发展动态、前沿热点等,进行题目设计,并吸收历年来多个省份的考试真题,丰富题库。

2.建设要求。命题组对题目的设计、采集、排版、录入等有严格的要求,对于试题的题干表述是否规范、历年真题的采集是否权威、题目格式排版是否统一、录入时是否符合难度区分等级有明确的规定,录入题库软件后对于知识点的重复率由软件自行评估解决。学生使用过程中,对于试题的难易度、正确性、独立性都有所检验,命题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及调试。并经常性地结合社会、行业发展动态、前沿热点等增删题目,保持动态性及科学性。设置有管理员、教师及学生三个权限,管理员权限包括基本信息设置、课程设置、班级管理、考试统计等,教师权限包括题目的录入、增删、修改、考试成绩录入等,学生的权限主要包括在线测试、在线答题、在线提问及查询成绩。

三、导游资格证考试试题库的使用

导游考试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观念启发;思维发散;资源整合

河南旅游历史与文化这门课程是河南省旅游局指定的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对于大二学生来说必须在每年的11月份导游资格证考试之前讲完这门课,以便学生考试之用,然而这时才到了学期的一半,考完之后课还得继续上,这就给任课教师出了难题,如何解决摆在面前的困难,如何把学生的思维留在课堂之上,期冀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案。时间老人的脚步进入了21世纪,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也面临着与时俱进,不得不进行变革的抉择。其原因在于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旅游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河南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一直延续着大二的学生考完全国导游资格证以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继续上课的困扰,尤其对于河南旅游历史与文化、导游业务、旅游法规、全国旅游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经过分析和亲身感受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安排与现实出现冲突

传统的教学计划要求考完导游资格证必须继续上课,现实是学生没有心思再上课,但是作为教学管理的一环还得把学生留在课堂,矛盾产生了,冲突出现了,问题就摆在面前,给教学管理提出了难题。如果停课意味着旅游管理专业就是为了考取导游资格证,拿到导游资格证就等于毕业证,这就歪曲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本质。

(二)旅游管理专业等于导游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涵盖了管理、导游、接待、计调等相关内容,如果就简单教会了学生导游知识那是不够的,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需求,开阔不了学生视野,适应不了社会企业对学生技能要求,从而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是一纸空文,一张文凭。长期以往出现恶性循环,最终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就是考证专业,就是导游专业,导致学生对办学方向和专业认识进行歪曲。

二、解决问题的出路

在以上所述背景下,需要对课堂教学必须进行变革,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授课水平,启发学生观念,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一)整合课程内容,实行专题教学

河南旅游历史与文化这门课程涉及到河南的历史、地理、气候、文化、科技、发明、风俗、名人等内容,知识面广而碎,知识不难易于理解,不宜按逻辑记忆,这就给教师按照传统的章节授课提出了考验,传统的章节授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显得授课比较死板,达不到应有的记忆效果,尤其在考导游资格证之前学生更难记忆。基于以上因素考虑对其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打破章节。全书分为六个专题:河南地理环境、河南社会文化发展、河南自然景观、河南古都、河南人文景观、河南民俗宗教武术,实行专题教学,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在考导游资格证之前有重点的实行专题教学,讲授关于考证的知识点,考证之后继续沿着原来的专题思路讲授知识,这样既能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又能解决考完证之后教师无从下手的窘境,从而摆脱老师课堂讲学生不愿听的局面。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让学生两不误,既迎合了学生口味,又能让学生学到东西,转变学生考完证之后万事大吉的惯性思维,最终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课堂的教学、完整的体系,保证了旅游管理专业和教学安排的统一性。

(二)补充相应知识,引入实践教学

实行专题教学就是为了拉大知识框架,只要框架有了,剩下的就是看教师的知识面宽与否,需要教师往里面填充与河南旅游基础与文化相关的知识。考证之前书上相关的知识点已经基本讲完,学生一般有这样的习惯,翻过的的东西不想从头再看,这时就需要老师补充相关的知识,给学生传授新的东西,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转贴于

学生在考导游资格证之前的状态可以说是自己的二次高考,都在加紧备战,不敢有丝毫懈怠,恐怕自己的辛苦没有回报,在这种氛围下老师对一些实践教学只能放下,一心围绕着导游资格证而转,可以说师生高度投入,无暇顾及实践教学。考证之后,教师要主动的牵着学生鼻子走,把丢失的实践教学补回来,学生兴趣极高,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了课堂教学,比如:参观旅游管理系实验室的河南旅游概况沙盘,通过声光电教学让学生对河南的旅游概况有个直观的认识;组织参观地质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实地考察,让学生对河南文化更深的了解;利用旅游进入淡季,景区人少的特点,组织学生进驻相应景区,了解河南的自然、民俗、宗教等旅游知识。

(三)以点带面,注重兴趣教学

学生考完导游资格证之后,心思基本已经不再课堂上,学生自我调节和评价很重要,考的好坏可以从他们的举止、状态、行为、言谈观察出来,这时有的学生想回家调整、有的想逃课、有的失去目标,出现颓废、懒惰以上情况的出现对教师提出了考验,要想吸引学生必须所讲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按摩,及时疏导,重新树立目标。老师在授课时必须调动学生的爱好、兴趣,才能把课堂顺利进行下去,否则会出现你在上面讲,下面没人听或者走神的状况,最终出现出力不讨好。比如:征求学生意见想听那些相关知识;让知识面广的学生也上讲台讲一讲;实行情景再现或小组团队教学,以上方式都能达到留住学生“心”,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到知识。

(四)提高自身授课水平,结合学生特点专研技巧

传统的授课方法目前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的渴求,作为河南旅游历史与文化课程的老师,必须平时注意收集知识,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能受到启发,接收到新的知识,了解最前沿的信息。作为主导地位的老师,必须结合自身的语言、特点、方式、思维等情况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方式,这就是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制胜法宝。考证之前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心中对授课方式的认识和理解占领统治地位,也就是说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学生,争取学生的认可,从而让学生喜欢你的授课方式和技巧。

教师授课的对象是学生,要不断根据学生年级的变化、年龄的变化、知识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要想把学生吸引在课堂之上提高自己的授课技巧是必须做的,这也是一个老师的魅力所在。要想提高技巧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多听课、多学习、对思考,结合众人之长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用心了解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多媒体授课、现场体验授课、图示授课、参与性授课、小组授课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相互穿插,相互调节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共鸣。

导游资格证考完之后,学生出现了大起大落,心思不在课堂一门心思关心自己的成绩,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授课方式以及学生的特点留住学生的心,提高授课技巧就成了获取学生心知的途径之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导游资格证考试前后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前几年大家都比较头疼,感觉考完学生没心思停课,教师就没心思授课,这样就打乱了整个教学计划,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就等同于导游资格证专业,从而不利于整个教学安排,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影响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本文通过以上四点的论述,期望找到一条解决的办法,为了学生,为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当之无愧的要面对,提高整个专业的授课环境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青,引领课堂教学要学会超越技术层面,中国教育报,2008-02-19

[2]殷宗霞,新课程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2009-05-28

[3]卢鹏程 周耀威,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思考与探索,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 第04期

[4]孔青,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互动,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 第05期

导游考试题范文第3篇

为了更好地完善导游等级制度和推动导游队伍的建设,国家旅游局于2010年正式恢复中断了14年的高级导游员考试,在浙江省进行了试点工作,由此产生了新世纪(21世纪)的第一批高级导游员。本调查对试点工作进行了跟踪调查和分析,梳理了恢复高级导游员考试的背景,论述了试点工作的意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一、调研背景:2010高级导游员考试试点背景

国家旅游局从20 世纪90 年代起就非常重视对导游队伍的建设。1994年国家旅游局了《关于对全国导游员实行等级评定的意见》和《导游员职业等级标准》,开始了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这一制度在国务院1999年5月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得以确认,从而成为一项法定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导游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国家对导游人员实行等级考核制度。2005年国家旅游局《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规定“导游人员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等级。导游员申报等级时,由低到高,逐级递升,经考核评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导游员等级证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41号文件)提出要“抓紧改革完善导游等级制度,提高导游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五年内完成对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

全国高级导游员的考核认定工作始于1996年,当年评审出全国第一批高级导游员。1998年又进行了全国特级导游员的考核认定工作。此后这两项工作就中断了。2005年国家旅游局重启全国中级导游员考核工作,一直延续至今。但高级和特级导游员认定工作却一直没有启动。

2009年国家旅游局提出恢复高级导游员考试,明确在浙江省进行试点工作。浙江省是旅游经济大省,旅行社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历来十分重视导游员队伍建设。此试点工作由国家旅游局成立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以负责考试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浙江省旅游局专门成立了浙江省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负责高级导游员考试的试点实施方案、考试大纲等的制定。经过前期工作的准备,高级导游员考试(浙江省试点)的笔试于2010年10月23日举行,面试于11月25、26日进行。

二、调研方法、调研对象和调研数据统计

高级导游员考试于2010年在浙江省成功试点后,产生了21世纪的第一批新高级导游员62名。2011、2012年高级导游员考试在全国全面铺开,安徽、海南、上海等省市的旅游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导游员进行了考试,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据初步统计,2011、2012年全国产生了1300多名高级导游员,在导游队伍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次调查对浙江试点后产生的62名高级导游员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除发放问卷以外,还进行了个别访谈、深入交流,内容主要涉及考试的必要性和高导身份对他们的影响力等。调查对象及结果如下:

三、调研分析报告

从调查数据和访谈交流结果看,2010高级导游员考试(浙江省试点)在考生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考试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有效度,62名合格者大多数来自旅行社,平均年龄36岁左右,经验阅历相对丰富,极好地补充了高级导游员队伍,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同时调查也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今后完善高级导游员考试提供了依据。

本调查主要按“为什么要考考了以后有何效果考得是否合理以后应如何考”的问题逻辑来进行,由此,我们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为什么要考?考了以后有何效果?――高级导游员考试的必要性和社会意义:能完善导游等级制度、促进导游队伍建设、提升导游社会地位。

国家旅游局于1994年的《关于对全国导游员实行等级评定的意见》和《导游员职业等级标准》明确规定了导游员的初、中、高、特四个等级及相应的标准要求。但在2010年高级导游员等级考试(浙江省试点)开始之前,高级导游员等级考试自1997年以来,已经停滞14年,其中只有极个别中级导游员通过参加省部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导游技能大赛或因立功授奖、取得省部级以上称号而晋升为高级导游员。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高级导游员的缺失,使得导游等级制度难以完善。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显然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适时进行了全国高级导游员等级考试(浙江省试点)并在试点基础上于2011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高级导游员等级考试。

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2010年重新启动高导考试是否必要”问题,100%的人都认为有必要。由此可见,重启高级导游员考试是广大导游们的呼声,特别是给中级导游员们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考试调动了导游们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了自我检验和提升的机会。广大考生的积极备考过程,也会形成不断提升职业素质的良好风气,对旅游业高级人才的开发与储备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一些老导游非常热爱导游职业,做了很多年导游工作,很想有一种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那么晋升为高级导游员就是对他们的最高精神奖励。

对于“成为高导后对自己要求提高是否大”问题,认为很大的占42% ,有点大的占44%,共占86%。对于“高导身份对您工作有无帮助”问题,认为很大占29%,有帮助占29%,有点帮助占21%,共占79%,可见,成为高级导游员后,绝大多数人认为对于自身的要求也会随着等级的上升而提高,大多数人肯定了高导身份对工作的帮助,他们觉得参加考试,就是为了更好地自我检验,找到自身差距,提升综合素质。访谈发现部分人表示高级导游员身份能激励他们更认真对待导游接待任务,更注重导游词创新和设计路线行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专业型、知识型的名副其实的高级导游员。而这也能让旅游业界的初级、中级导游员看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对于“高导考试对提高导游社会地位是否有用”问题,认为很有用的占31% ,有用的占38%,共占69%。由此可见,大部分觉得成为高级导游员后能提高导游的社会地位。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由于目前庞大的导游队伍中,高级导游员少之又少,已经成为旅行社的奇缺人才,因此能够成为高端导游队伍中的一员,大家都觉得无比荣耀。导游作为旅游活动的协调者和信息传递者,与塑造旅游目的地和旅行社的品牌形象息息相关。游客需要高素质的导游服务,旅行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导游人才队伍。这让他们觉得自信心和使命感越来越强,社会地位明显提升。

(二)考了什么?考得是否合理?――对2010高级导游员考试的内容、难度等方面的调查分析。

2010高级导游员考试分中文(普通话)和英语两个语种,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进行。笔试考核内容在知识掌握上主要体现深度性、在分析和运用能力上主要体现旅游重大时事和政策分析、旅游业态分析、旅游危机管理能力等,对导游词的要求也从会讲解、会赏析、会写作提高到有原创性、深度性的创作,特别适合于高层次、专题性的旅游团。导游知识方面主要包括中国基本国情国策、旅游资源知识、旅游者分类知识等。面试部分突出导游词的原创性和深度性、对旅游行业认识、旅游过程处理的系统性,考察导游词即兴创作、旅游争议处理、地方旅游相关问题分析三部分内容。对于英语考生来说,笔试的框架和中文一样,内容上突出对国家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业务、旅游文化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翻译技巧与写作能力。

根据调查,可以看到考生中对考试内容、题型、分值等方面认为合理、科学的占了大多数,有80%的人认为很合理或者合理。对于考试难度的调查,显示有难度的占59%,比例不是很高,可见大家对于考试的难度问题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由于考试实施方案和大纲采取了充分调研和论证的方式,汇集了行业专家意见,主要突出了考察高级导游员的综合论述、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专题性、原创性的创作讲解能力,因此,总体上看考试实施方案和大纲制定都比较科学合理。从调查反馈来看,大部分考生认为试点考试的内容较合理、题型题量恰当。

(三)以后应考什么?如何体现考试价值?――从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中得出的建议:应更注重考试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应将导游等级考评和职称晋升对接起来。

1、在体现考试的有效性和可信性方面还有待改进。一项科学的考试要讲究效度和信度问题,而2010试点考试和2011、2012全国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是否能真正反映出高级导游员的水平,还有待探讨:首先是考试的形式――笔试和面试问题,2010试点采用笔试和面试各100分的形式,但2011、2012年全国范围内举行的高级导游员考试取消了面试,根据调查发现不少高级导游员认为此举不合理,如对于“2011高导考试全部采用笔试共200分”,73%的人认为不合理。可见,大家普遍认为面试能真实反映导游员的水平,如综合知识运用、临场应变、高端讲解或翻译能力等。至于面试环节复杂、安排耗时费力等问题,考生建议采用网络考评形式,由专家根据论述、讲解或翻译的视频来打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其次是综合知识考察方面,很多如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旅游资源等知识在初、中级考试都有涉及,而高级的考试如何体现题目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考生来说,由于大纲规定的考查范围极广,知识要点很多,又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备考任务十分艰巨。那么到底应考什么?跟踪调查显示71%的人认为应考“综合知识的运用”,可见,高导考试的内容应更注重专业性的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2、应尽快将导游等级考试和职称晋级对接起来。调查发现高、特级导游员在导游员队伍中的比例极少,根本原因还在于很多导游员认为此类考评的含金量不高,不像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等直接与收入相关。导游等级制度与现行职称体系不挂钩。据了解,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上还没有“导游员”这一职业。制度的缺失削弱了导游员的归属感、荣誉感。职称代表了从业者在某一行业的地位,而现行的职称体系中没有导游员序列,这大大降低了广大导游员对这一职业的忠诚度,使得行业人员流动频繁,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导游员的收入、职称与导游职业技能等级没有挂钩,直接阻碍了导游人才的专业化、高水平发展。

调查发现对于“把导游考评和职称晋级对接起来”问题有75%的人认为很有必要,25%的人认为有必要,共占100%,这无疑是导游考评职称化的强烈呼声。另外,在“尽快推出特级导游考评有无必要”问题上,有70%的人认为是必要的,这充分体现了导游员对导游等级制度完善的肯定和对导游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愿望。

四、总结

导游考试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资格考试

本文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能力导向的旅游管理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LJKT20110204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考取导游资格证人数为78.6万人,持IC卡导游总数为60万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占26.4%。2002年8月底,我国仅有19.7万人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8年间获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数增加了3倍。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0年全国旅游投诉情况通报》显示,2010年全国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接到投诉9,942件,其中投诉导游未尽职责问题1,139件,占受理投诉总数的12.99%,比2009年增加355件,同比上升45.28%。一方面是导游人数的急剧扩大;一方面是导游服务质量的下降。这表明目前我国导游队伍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已经成为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我国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1989年实行以来,为行业选拔了上万名导游人员,从导游管理实践上来看,在全行业推行导游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它对提高导游队伍素质、保证导游工作的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导游工作的范围、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行的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亟待进行改革。

一、我国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概述

我国的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制定有关法规制度开始,并逐步形成管理体系。(表1)可以看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逐步走向完善,形成了导游人员的准入(资格认证)、证件申领及颁发、等级考核管理、IC卡计分管理、年审考核、退出机制等一整套管理体制,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导游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现行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面临新的挑战,有待进行改革。

二、现行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准入制度不完善。依照我国导游法规规定,导游员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从事导游职业必须取得导游证。与其他职业资格不同,负责导游职业资格认证及考核的部门是国家旅游局及下辖各级旅游行政部门。

导游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导游资格考试的组织模式、准入条件、准入方式三个方面。从组织模式上来看,依据《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政策、标准和对各地考试工作的监督管理。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工作。从实践上来看。组织导游职业资格认证的组织是旅游行政部门,缺乏旅游行业企业的参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持证劳动者的接纳一方,企业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准入的方式来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要想成为一名导游员,必须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试通过后方可获得导游职业资格证书,但条例并未规定考试的方式。从实践上来看,目前由各省旅游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组织,各地考试时间、内容均有所不同,但方式均为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首先通过纸笔测试的方式选拔出一定数量的考生,然后参加面试,笔试主要以标准化试题为主,面试由各地旅游行政部门聘请当地旅游院校教师、旅行社工作人员进行考核,面试合格后方可发放导游职业资格证书。从实施效果来看,这种重书面表达、轻业务操作能力的考试方式在选拔合格导游员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导游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熟练的业务能力,而这些是笔试所测验不出来的,先笔试后面试的认证方法使得那些真正具备导游服务能力和素质的考生过早地被淘汰,更多选拔上来的则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高分低能的考生。

从准入条件上来看,我国导游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即导游资格证书和导游证,对这两种资格,《条例》规定了不同的准入条件。对于导游从业资格,即按照规定,需满足四个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四项条件中备受诟病的是第二项,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导游考试准入门槛太低,应该提高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学历要求。从导游员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来看,提高学历要求未必可取,学历高并不意味着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导游职业更多地需要沟通交流、应急应变、管理、组织等心智技能,一味地提高学历要求反而容易陷入学历怪圈,而忽略了实际能力的考察。以上四项条件,后两项真正涉及导游员素质的基本要求反而在实践中被忽视,考生在报名时只需提交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即可,至于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报名时则无从考察,实际上导游工作对身体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两项条件需要进行特别的强调和考察。对于导游执业资格,即导游证的获取,本来应该注重实际操作,但是由于认证方式过于简单及表面化,导游证这道门槛并未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二)证件管理缺乏操作性及配套措施。《条例》规定,导游证(IC卡)的有效期为3年,本意应为自然淘汰非从业人员或者从业量过低者,却没有配套的执行规定,这条规定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执行。《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获得导游资格证三年未从业的,资格证自动失效”。这条规定超出了《条例》规定的范围,缺乏法律依据,使得执行起来难度较大,很难发挥调节作用。

关于导游证的发放,《导游IC卡发放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各省级旅游局应当于每年的3月底和9月底前,根据本地区导游考试合格人数的情况及其他因素,以书面形式向国家旅游局提出申请并说明所需导游IC卡初、中、高、特级的数量和理由。”意味着每年申领及发放导游IC卡只有两次,时间集中在3月份和9月份,由于各地导游资格考试的时间有所不同,使得考生们获得导游证件的等待时间过长,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各地导游服务工作的开展。

关于导游证计分及年审,《办法》第三章规定导游证被扣10分后由最后扣分的旅游执法单位暂时保留导游证,年审时不予通过,但缺乏配套执行手段,使得对导游员缺乏实际的约束力。

(三)等级考核制度不健全。现行的导游等级考核制度,把导游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级别,但不具备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性质,也缺乏配套的激励体制,既没有和导游的荣誉联系,也没有和导游的收入挂钩,导游没有一条可以长期从业的职业提升通道,导致不少人把导游职业当成近期谋生手段,短暂过渡。

从导游等级考核方式来看,依照最新规定,中级和高级导游考核采取统一笔试方式,以标准化试题为主,只要笔试合格,即可晋升级别。笔试的方式无法测量出一名导游员的真实工作能力,选拔的方式、考试内容均需改革。

(四)退出机制不完善。《条例》的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了吊销导游证的几种违规情况,而对那些长期不从业、从业过程中违反职业道德和操作规则的导游员,缺乏法律手段,无法可依,缺乏合理可操作的退出制度。因此,多年以来,导游人数只增不减,队伍日益臃肿,而实际从业人员却并不多。

(五)导游职业分类不合理。《条例》中提到两种导游员:一种是参加国家导游考试获取导游证书的人员;另一种是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的人员,虽未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由旅行社向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的临时导游员。实践中,旅行社招聘导游人员往往看重的是从业经历,而目前导游职业资格制度是先颁发导游证,然后在实践中获取经验,这违背了选拔导游人才的初衷。

多数旅游城市的旅游业往往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这使得导游职业收入具有不稳定性,给导游从业也带来了困难。

三、改进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议

(一)修订《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从根本上完善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旅游法》正在制定过程中,为适应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条例》也要做相应的修订,从立法上完善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修订应当从导游准入制度、过程管理制度、薪金待遇制度、等级考核制度、退出机制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借《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的机遇,明确导游的职业定位,争取使导游等级以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性质进入新版《职业分类大典》。

(二)改革导游资格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但目前的导游资格考试制度急需改革,从组织模式上,应成立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评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人员、优秀导游员三部分组成,建立评委资源库来实施导游考试的组织、管理、考核,考试方式侧重现场考试,考场设在导游工作现场,如景区、饭店、旅游汽车,注重对导游工作能力的考察,加长导游考试的时间段;灵活设定导游考试的时间,不统一考试时间,随考随测,导游证的申领与颁发也要进行改革,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评合格即可申请,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发放。

考试内容方面,除导游基础知识、工作能力外,增加对导游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测试考核,以保证选拔的针对性。导游等级考核制度也要从导游实际能力的考核出发来进行有针对的考核。

(三)改革导游分类制度。目前,按照国家行政法规,我国导游人员分为导游、临时导游、景区(点)导游。其中,按照《条例》规定,导游是指参加并通过全国统一的导游资格考试、办理注册登记并领取导游证的人员,临时导游是指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不进行资格考试而由旅行社向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的人员,景区(点)导游是指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规定并实施管理、在景区(点)提供导游讲解服务的人员;此外,我国实行导游等级划分制度,存在着初级导游、中级导游、高级导游和特级导游的类型划分。

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和导游服务情况来看,有必要增加兼职导游、实习导游。兼职导游指那些具备外语或特定的知识、技能,经过一定的培训和考核上岗的导游人员。一方面这些导游所具备的外语或特定的知识、技能等是我国旅游接待服务和提高导游服务水平所必需的,有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专职导游短期甚至永远也不可能具备的,这对深度观光、度假休闲、康体健身和各种专项旅游的导游接待服务非常必要;另一方面这些人有自己的职业,且很多不能或不愿意离开、放弃自己的职业身份,只是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导游服务,既可增加收入,又可以丰富阅历、学习知识和扩大交流交往,对其职业工作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内容的丰富有利。此外,兼职导游的管理和劳动社会保障等主要由其所在单位负责,不存在企业管理缺位问题。

实习导游证是为了适应高等院校旅游及相关专业教学和培养导游后备人才的需要,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考核发证,以高等院校旅游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为对象,可以按照教学计划进入旅行社和景区景点观摩、学习和协助导游从事服务,不得独立承担导游服务,由所在学校负责监督管理和权益保障,毕业离校实习导游证自动失效。

从工作范围来看,可将导游划分为国家导游、地区导游、景区(点)导游。国家导游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全陪和地陪导游服务;地区导游可以在市级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地陪导游服务;景点导游只能在本景区点内从事导游讲解等服务。地区导游可以通过考试和注册持有一个以上地区导游证并在一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内从事导游服务,联系密切的行政区可以组织跨区域的导游考试和颁证,并实行地区导游在本区域内从事导游服务制度。国家导游从地区导游中产生,由国家旅游局负责资格、注册等管理,地区导游由省级旅游局负责资格、注册等管理,景点导游以景区点自身管理为主,这样分类有助于导游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这样,我国导游的分类,主要就是按照工作内容的性质和特征划分为国家导游、地区导游、景区(点)导游,按照就业形态划分为旅行社和导游公司导游、兼职导游、临时导游、实习导游,按照职业技能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导游。

(四)完善退出机制。在导游法规中应明确导游员退出行业的条件,并配套相应的执法手段。除法规中规定的几种吊销导游证的条件外,对那些违背了《办法》中27中违规情况的导游员也要补充相应处罚办法,除不予通过年审、暂缓通过年审、全行业通报、警告批评四种处罚外,可增加暂扣导游证、在限定时间内禁止从业等处罚细则。对于长期不从业的导游人员,如确属不愿从事导游行业,可注销其导游证件,如不能长期从事导游工作,可转为兼职导游员。

四、结束语

导游人员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和旅游形象的代言人,其对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国内现行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从而使导游职业充满了困惑。本文从现行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分析出发,从准入制度、考试制度、职业分类制度、退出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希望能对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良性运行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班若川.导游队伍建设在路上[N].中国旅游报,2011.1.

[2]刘爱服.严格导游准入制度与健全导游管理体制的探讨[J].旅游学刊,2011.5.

[3]李川.修改《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立法建议(下)[N].中国旅游报,2011.11.

[4]蔡家成.我国导游管理体制研究之二:体制沿革[N].中国旅游报,2009.12.

[5]伍延基.导游人员资格认定的另一种途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6]李秀娜,王兵.法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内导游执业危机解决路径研究[J].旅游学刊,2009.9.

[7]吴慧.导游资格认定制度改革的新思路―由新加坡导游管理措施引发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1.

[8]李志强.对导游资格考试的建议[N].中国旅游报,2008.11.

[9]刘是今.导游资格考试制度的重新审视[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3.

[10]樊春梅,闫来英.导游资格认定制度现状及改革思路探讨[J].科技广场,2009.8.

[11]贾玉芳.浅议导游资格考试制度的改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

[12]王镜,马耀峰.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7.3.

导游考试题范文第5篇

想要在2021年拿下自己的广东导游证,那就要多学习学习一些相关资料,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21广东导游相关资料,欢迎各位朋友阅读哦!

2021广东导游相关资料 广东导游资格考试证书办理通知各地级以上市旅游局:

现将《关于做好2021年取得导游资格证人员办理导游证工作的通知》(旅监管函〔2021〕100号)转发给你们,请你们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做好2021年取得导游资格证人员办理导游证工作。工作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至我局市场监督管理处。现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提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今年全省3066人取得了导游资格证,此次电子导游证申领、审核、制作、发放工作量大,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市旅游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告知今年取得导游资格证的人员办理导游证的时间、操作流程和有关要求(申领电子导游证操作流程指引见附件2);要积极指导辖区内导游行业组织、旅行社认真做好信息的核实确认工作;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受理申请人提出的取得电子导游证的申请,并做出是否准予核发导游证的决定,积极推进电子导游证的审批发放工作。

二、严格遵守办理导游证工作的有关规定

各市旅游局导游管理部门及其授权的导游行业组织或其他机构在接受申请人注册、制作发放导游身份标识时,不得向导游收取注册费、制作导游身份标识工本费等费用。导游行业组织收取会员会费的,应当符合《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以导游证注册费的名义收取会费。各导游行业组织、旅行社要认真做好申请人填报信息的核实确认工作,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三、发挥电子导游证优势,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

各地要加大政策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依托电子导游证加强对导游的动态管理。根据《导游管理办法》的规定,导游在执业过程中必须携带电子导游证、佩戴导游身份标识,并开启“全国导游之家”APP。质监执法工作人员使用“全国旅游监管”执法APP,检查电子导游证,查验导游身份等。如果各市旅游质监执法人员还没有账号的,请各市系统管理员为本市的旅游质监执法人员开通账号。

特此通知。

附件:申领电子导游证操作流程指引

广东省旅游局

2021年5月2日

附件

申领电子导游证操作流程指引

第一步:经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合格,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

第二步: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导游行业组织注册(在导游行业组织注册时,应当提交的材料:身份证、导游人员资格证、本人近期照片、注册申请)

第三步:登录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jianguan.12301.cn/

第四步:选择导游入口

第五步:按提示填写申请信息并提交资料(需提交的资料:1.身份证的扫描件或者数码照片等电子版;2.未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承诺;3.无过失犯罪以外的犯罪记录的承诺;4.与经常执业地区的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经常执业地区的导游行业组织注册的确认信息,经常执业地区在省内不受限制)

广东导游考试《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广东省)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考试(现场考试)是导游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广东主要景点的讲解能力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的了解程度;考查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考查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考查外语考生在导游讲解过程中现场翻译能力和听力水平。

二、考试内容

(一)景点讲解:主要是考察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考生对旅游景点的熟悉程度,以及运用普通话讲解景点的能力,包括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正确性。考生从考试景点中抽取一个,由主考官宣布该考生抽取的景点。不要求考生讲解景点的全部内容,但考生须准备所有讲解内容。考生先讲解景点,后回答三个与其余景点相关的问题。

中文类考试景点讲解范围: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市华侨城旅游度假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韶关市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湛江市湖光岩风景名胜区、梅州市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区、清远市连州地下河、佛山市南海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惠州市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河源市万绿湖风景区、阳江市海陵岛大角湾风景名胜区、中山市孙中山故居。

外语类考试景点讲解范围: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开平碉楼、中山纪念堂、中国民俗文化村、陈家祠。

(二)导游规范:主要是考察考生在接待过程中向旅游者提供规范化、程序化服务的水平。考试包括两个方面:考生在整个考试过程中规范化的表现(包括语言、举止、接待程序和标准);由考评小组提出一个有关规范化服务的问题。

(三)应变能力:主要是测试考生在接待过程中处理应急事件和机智回答旅游者提出的疑难问题的能力。如:旅游者患重病、死亡、交通事故、旅游证件丢失、旅游者物品被盗以及其它突发事件的处理。考生须回答一个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四)综合知识:主要考察考生对本省重要景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考生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考评小组须向考生提出一个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五)口译(外语类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