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意思的小游戏

有意思的小游戏

有意思的小游戏

有意思的小游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游戏教学法 组织策略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0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组织实施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引导小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在体验浅显易懂、富有趣味的游戏过程中,更形象贴切地理解、掌握、领悟深奥的数学原理,训练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1 游戏教学法的意义分析

1.1 有助于形象传递数学原理和知识

在数学历史上,一些数学原理或推论的发现往往是由一个不起眼的小现象引起的,数学家们依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将各类现象演算成了数学界的公理。而数学小游戏却可以将公理倒退回去,蕴含在一个简单又直接的游戏之中。游戏虽小,其中蕴含的知识和道理却是非常有效的。当学生们完成游戏后,发现了数学规则,推导出原理,或在老师的指引下见证了原理的推导过程,都是一次次数学知识的美妙传递过程,并且在游戏中学生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会更牢固、理解得更深。

1.2 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探索能力

学生一起完成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学生们也乐于在游戏中收获知识,而多次完成游戏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重视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和细节,并大胆猜想其本质,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有效锻炼,在学生不断发现和思考的过程中激扬他们的探索精神。

1.3 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游戏是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具体化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游戏,小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数学的运算和转换规则,并理解数学专用术语的含义,能够将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相互联想起来,并对数学的抽象性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引发、形成抽象思维。当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再遇到类似的抽象性问题,也能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模型,联想到结果。

2 游戏教学法的组织策略

数学游戏作为一种拉近学生与数学距离的有效方法,受到很多老师的重视,也有许多老师付诸实践将数学游戏引进到课堂中。但发现,有些学生却不为所动,有些学生却起劲投入,似乎对学习数学知识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这里,强调了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游戏尤其重要,必须注重方式方法、讲究组织策略。

2.1 精选游戏,激趣励学

数学游戏是交给小学生玩的,也是使其展开学习的双重道具。那么,选择游戏的时候就要兼具游戏性能,又具有知识深度。教师首先要保证数学游戏的趣味性,这是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游戏的前提。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游戏的趣味性可以充分体现在游戏道具的选择和使用上,如选择七巧板、拼图等学生感兴趣的道具;也可以体现在游戏规则的设计上,如击鼓传花等带来的紧张感,抢答带来的竞争意识;还可以体现在奖品的创设上,设置一定奖品也能激发学生们很大的兴趣参与游戏。

其次,又要保证游戏与数学知识的巧妙融合。如,“七巧板里的正方形去哪了”游戏、“面积不变”等游戏都富含着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几何数学原理。教师在设置游戏的时候,最好将其与刚刚学过、即将要学的知识点巧妙结合起来,才能很真正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2.2 注重体验,评价促学

游戏具有鲜明的体验性,就是其本质所在。我们教师要注意尽量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指引学生们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学生亲自参与游戏、完成游戏,才能更深地体验到游戏中包含着的重要知识原理。而学生完成游戏后老师的必要评价也很重要。或许学生对游戏的结果一知半解,并没有很好地与数学知识进行对接。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往数学知识的方向去思考得出一个科学的、定式性的结论。

2.3 注意适度,科学引学

数学课堂中游戏活动应注意适度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个游戏玩久了就失去了趣味性,教师要注意游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维护学生对游戏的感兴趣度;二是,数学游戏固然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但并不是学习的全部,老师要注意不要使学生沉迷于游戏,而偏废了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联系。

3 游戏教学法的必要反思

3.1 游戏教学应充分尊重孩子的爱玩天性

数学游戏教学让孩子认识到,数学并不可怕,玩游戏也可以学好数学,这是对孩子爱玩天性的一种积极引导与维护。小学生的天性是喜爱玩游戏的,如果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接触到游戏,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定会直线上升,游戏可以维持、刺激学生的学习数学动力。

3.2 游戏教学应充分重视孩子的学习需求

数学游戏是针对小学生学习心理和数学思维特质的一种特有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数学游戏,对刺激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十分有益。对数学的课堂教学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发展思考能力的有效技巧。

3.3 游戏教学应注重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

数学老师在游戏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将枯燥且抽象的数字、图形转化为富于趣味性、喜闻乐见的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传递数学的定理和公式,这是一种很有创造性的智慧举措。数学游戏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抢答竞赛、故事猜谜、规则发现、数学小实验等都是非常好的形式。

4 结语

优化数学游戏数学,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将使他们不再抵触数学学习。只要教有效把握课堂节奏,注意游戏的适当与适度,利用数学游戏来带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殿堂,领悟数学的奥妙和神奇,也不失为一种真正使孩子们学好数学、发扬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素质的有益手段。

参考文献:

有意思的小游戏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16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逐步改革,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游戏教学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能激发学生上课兴趣和活动自觉性。此外,游戏可以让小学生用更轻松的方法来掌握体育锻炼的方式,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恰当运用体育游戏,正逐步成为深受小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学形式,并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一 游戏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理论上讲,游戏是一门融娱乐教育、健身和智力开发于一体的应用学科,是由有一定的动作、情节、比赛规则、结果等内容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游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实际上也就是将游戏贯穿于小学体育教学,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显著地作用。

二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游戏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美好生活的热情、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更容易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只是依着书本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对于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很难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体育游戏从形式到内容都很丰富多彩,于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紧扣教材,合理地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游戏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之所以在体育课程中加入游戏的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边动手、边动脑,在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的同时,提升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在游戏活动中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提出疑问。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第三,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作风和意志品质。课堂教学游戏一般以集体性游戏为主,该类游戏多属于竞赛性或对抗性活动。通过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作风和意志品质。在集体游戏中,学生必须遵守规则,要帮助队友,相互协作,以捍卫集体荣誉为目标。这样,在游戏中就要求学生要做到:(1)维持竞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不能违反规则;(2)为了集体荣誉全力以赴,必要时损失个人的利益。(3)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三 将游戏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游戏的内容组织要科学合理。要想将游戏很好地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游戏的功效,就必须重视游戏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任课教师在构思游戏内容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组织的游戏应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其次,体育教学中游戏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再次,游戏内容的组织要考虑教学条件现状,从而提高其可执行性。否则,即使游戏内容再新颖,游戏的教育功能再出色,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教学目标也就无法达成。

第二,游戏的讲解和示范工作要科学得当。体育教学中融入的游戏,需要正确的讲解和示范,这是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法的第一步,能否恰当地对游戏进行讲解和示范会对游戏的后续开展和教学活动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任课教师在对游戏进行讲解时,一般要向学生介绍游戏的基本情况,其中,游戏的完成方法和应遵循的规则规范应作为讲解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建立了游戏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游戏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达到高效地完成教学活动的目的。另外,教师在对游戏进行讲解和示范的过程中,要时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力求简洁明了,生动形象;讲解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调整,讲解和示范工作完成后,最好先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的练习,以便发现学生在理解游戏方面的偏差,从而及时做出纠正。

有意思的小游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中将体育教育和游戏相互融入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游戏具有愉悦性,也有规则性,体育游戏不是单纯的游戏,它不仅能让学生锻炼身体,掌握体育教学内容,还必须遵守游戏过程中规则,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进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让学生们实现全面发展。体育游戏与一般的游戏不同,它是在教学的基础上,采取各种体育形式创的游戏。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孩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注意力集中,启发孩子智慧,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特别是体育教学中有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独特的作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作用

体育游戏作为教学内容或者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首先要与所教学内容有关,不能随意安排,要有针对性。其次体育游戏要有趣味性,只有有趣味性的游戏才不至于让学生厌烦。再次,体育游戏要有规则性,混乱无序不是体育游戏的特点,也不是体育教学可以允许的,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游戏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有针对性、趣味性和规则明确的体育游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道德品质,增强参与者的规则意识、纪律意识,锻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增强记忆力。体育游戏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游戏辅助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单纯而古板的动作示范学生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教学效果不佳。体育游戏能够让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很快地掌握较为有难度的动作,很多小学生在听到游戏这两个字的时候就已经变得欢呼雀跃,他们有时候连游戏还是严肃的教学也分不清,有时候你把很严肃的东西说成是游戏,就足以让他们快乐的投入,要是教学目标都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 体育游戏的德育渗透效果显著

体育游戏具有游戏性、竞争性还有规则性,体育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竞争式体育游戏的特点,为了获得成功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心理承受力也得到提升,使他们具备坚强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体育游戏促使他们顽强拼搏、积极思考。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品德、人格等等体现得非常明显、彻底,这是老师仔细观察和了解学生,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绝佳机会,因此体育游戏还可以渗透德育、对学生的品行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在体育游戏中,学生通过遵守规则意识、增强竞争学会了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感,为帮集体的团结向上也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3. 体育游戏可以启迪学生智慧

竞争性是体育游戏的特点之一,获得胜利是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目标,学生为了获得胜利,他们必须机智灵活的处理各种突况和困难情况,在体育游戏中,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和发散状态,他们灵活处理各种变化着的情况的能力,显示着他们的智力水平,他们在游戏中通过不断地处理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他们看到那些善于思考的同学能够获得胜利,每一个同学就开始思考自己的策略,改变行为方式不断地改善他们的行动方式,在这些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提升,自信增加、智力发展。因此体育老师要注意多给学生安排一些挑战智力的体育游戏,让他们在轻松自在的活动中启发智慧,为体育教学增添活力,也为学校其他科目的学习带来帮助。

二、体育游戏设置的原则

1. 趣味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体育游戏的设置一定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他们喜玩好动,充满好奇,教师要灵活处理和设置体育游戏,让体育游戏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充满兴趣、急于尝试,并且体育游戏必须经常变换方式保持新颖性,同时体育游戏与一般游戏不同,要以锻炼和提高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因此体育游戏是锻炼学生身心、增强学生体质的游戏,因此在体育游戏的设置和评价中一定要考虑这一原则,学生的身体有没有新词得到锻炼,这是体育游戏是否成功的标准。

2. 体育游戏辅助教学和德育渗透的原则

体育游戏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辅是其最大特点,要是以自主学习为幌子,让学生放任自流、毫无约束的去疯玩,是有违体育游戏的精神实质的。体育游戏的设置还要注意德育渗透的原则,让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体育游戏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游戏活动,学生们在游戏中体会规则要求,提高学生纪律性,锻炼学生意志力,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3. 安全性原则

体育课由于在室外或者别的开阔的场地实施,体育器材本身的危险性比较高,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游戏的准备和设置中,必须考虑安全问题,老师首先是场地和器材安全,其次是学生动作是否规范安全,还有教师在体育游戏中,要随时注意每一个学生在游戏中的状态变化,看是不是有体力下降的情况,要随时调整活动强度,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之,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符合小学生喜玩好动心理特点,它既是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之一,也是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在组织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课程兴趣、锻炼他们身心健康、提高他们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思考,扎实准备,在游戏设置时注意安全性和科学性,让体育游戏发挥出最大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有意思的小游戏范文第4篇

游戏形式是体育教学的载体

任何教学都是需要载体的,小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只是在众多的教学形式中,确定游戏作为重要形式是需要勇气的。体育教学不像别的学科那样古板,因而学生容易喜欢体育课,但这却不意味着体育教学方式是适合学生的,事实上很多时候恰恰相反,真正的体育教师开始认真授课时,学生反而不喜欢体育了,其深层原因正在于体育教师一旦认真之后,其教学方式与考试学科的教学并无差异。而这显然不符合体育教学的特征,也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以“位体前屈”的教学为例,这是一个小学体育的常规测试项目,要求学生在静态下,双臂伸直,手尖至少能够达到双脚的脚尖。其考查的是学生的躯干、腰、髋等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对于部分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而要达到应有的标准,有的教师就专门训练学生的这一动作。这显然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可事实上,这完全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积分制比赛,学生在比赛及得分的动力之下,可以将身体拉伸所造成的“痛苦”转换成比赛的动力;也可以让学生分成三人以上的小组(不超过十人均可),让其中的两人拉一根绳子或硬杆,其他学生一个拉一个走到绳子的面前,两人控制绳子的高度与游戏对象的腰部齐平(或略高),让学生弯腰并用手拿到绳子另一边的小物体。笔者的实践表明,这一游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游戏对象自身有成功拿到物体的动力,其余学生的鼓励甚至是善意的笑声,也能成为学生的动力。而在这种游戏形式中,学生的韧带能够得到有效的拉伸,从而提高“坐位体前屈”的成绩。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游戏的形式掩盖了机械的体育训练的痛苦与无聊,也让笔者意识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形式的重要性。

游戏思想是体育教学的灵魂

比游戏形式更重要的是游戏思想。在笔者的观念中,游戏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教学思想,关键在于游戏与体育的渊源,以及实际体育教学中游戏所起的作用。所谓游戏思想,指超越了游戏形式,通过对游戏作用的研究得出的游戏实质。相应的,也就有了游戏教学的思想,即在体育技能教学或体能训练中对游戏思想加以运用的教学思路。

体育之所以不等同于游戏,是因为体育训练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出现,使得游戏的形式渐渐淡化。然而,小学体育教学毕竟不是竞技体育,尽管有各项测试的需要,但在日常教学中却不能演化为应试教育。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同时又不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游戏思想的提取与运用。

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形式,但他们并不排斥游戏思想,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于游戏思想更为接纳。笔者以为,游戏的实质在于其趣味性与挑战性,因为有了趣味性,所以学生乐于参加,因为有了挑战性,所以学生敢于参加。譬如400米跑,估计没有一个学生喜欢这一训练,但其又确实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力。此时游戏思想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了:耐力跑难以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但游戏思想却可以发挥作用。耐力跑的过程中,学生怕的其实是那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是解决方法之一。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在400米跑道的200米、300米和终点处安排三个小组的学生“驻守”,等跑的学生到达此处时,他们要做出一个动作以吸引跑的学生的注意,并能让他们感觉到愉快,学生常用的方法是做鬼脸、做出夸张的动作、发出怪异的声音等。不要小看这一行为,实际上需要表演的学生动很多的脑筋,而跑的学生也确实因此而感觉到400米跑的困难没那么大了。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只是提出要求――这种要求的提出的背后,应当说是一种游戏思想。不夸张地说,在体育教学中只要有了游戏思想,学生的体能技能训练都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享受的过程。

从形式到思想的嬗变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塑游戏的地位,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来促进学生对体育的真实喜爱,借助于游戏思想来促进体育教师自身的智慧教学,应当都是体育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如上所说,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形式和思想两个层次,形式不可忽视,而从形式到思想的嬗变更是需要教师研究的,这个嬗变的过程既是学生对体育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深刻理解的过程。在笔者的研究中,游戏思想驱动下的学生角色任务、小组竞争、互相提供兴奋点等游戏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坚持游戏思想,这是促成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印丽梅.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

有意思的小游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 游戏教学 意志品质

小学生是祖国的新一代,是国家、民族希望之所在,国家、民族的兴旺,有赖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小学生要担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强健的身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各种教学中利用尽可能利用的方法、手段、途径培养小学生的素质。

小学体育教材中,游戏教材所占的比重较大,也是小学体育的基本教材,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大都喜爱游戏活动,因为游戏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它包括队列游戏、奔跑游戏、跳跃游戏、对抗与负重游戏、球类游戏、智力游戏等。因此,通过游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少年儿童认识自然和社会,加强同学之间的了解,而且可以培养小学生朝气蓬勃,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

一、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肌肉运动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和获得某种活动技能,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节篮球运动技术课中,我在讲解完高运球技术后,马上安排一个“运球接力比赛”的游戏: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组成纵队,每组第一位同学拿到球,听到口令后高运球到球场另一端线再折返回来交给第二位同学,以此类推到最后一位,最先回终点的一组为胜。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运球技术,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小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和家庭,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干部子弟、有农民的孩子,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求知学习,走到一起来了,因此必须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小学游戏教材中能够培养这种精神品质的内容比较多,如1—3年级“奔跑”游戏中的《老鹰抓小鸡》、《大渔网》、《8字接力跑》、《跳长绳比赛》、《打龙尾》等等,这些游戏大部分都需要分组,编队,且具有对抗比赛的特点,因而需要教师在游戏前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男女比例均衡,身材大小搭配合理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队,同时教师在导入或激趣谈话时要强调,做好这个游戏关键是同一组队的每个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心中要有一个目标,为自己的组队获得胜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这样所分出的组队自然形成一个临时的集体,而每个队员心中也自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要为我的集体出力流汗,再者,教师要讲清楚在这个游戏中在某一个具体环节上怎样团结协作,怎样才能配合默契,达到取胜的目的,如果教师这番话讲出来以后,或正在讲时,学生中有了比较明显的反应,这种反应现象正是这个游戏教学的目标初步,在组织初赛、复赛之后,教师必须总结出获胜组队或失败组队之所以获胜或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每个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和相互配合是否到位,如此一来不管是胜方还是败方的队员心理自然产生再决雌雄的欲望,而这时,学生思想上的集体主义已经产生,已经成为一种很强大的凝聚力,这就达到了这个游戏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重要的心里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等方面,这种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遗传或自发形成的,必须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培养才能形成,小学生正处在意志品质的形成期,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学习、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这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小学1—3年级游戏教材中的《障碍赛跑》和4—6年级中《障碍接力跑》就可以达到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师在分组以后,在每个组的前面设置2—3个障碍,如用长凳子作“矮墙”,用皮筋或绳子作“钢丝网”等,所设置的障碍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大小,身材高矮而定,由于小学生的意志性格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诸如:执拗、任性、冒失轻率、活泼而缺少自制等,在跨越障碍时,难免有失误失败的现象,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或把障碍的难度变小或进行鼓励,使之品尝一下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滋味,这样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四、通过游戏教学,渗透学生的思想教育

体育游戏往往不是单纯的活动性游戏,而是一种体力与智力、德育相结合的活动,可以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多数游戏是集体进行的,有的游戏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借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如”绑解手帕”接力游戏中,手帕如何”绑”与”解””前后靠”,追拍中的”追”与”逃”等体育游戏,都是在一定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可以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告诉学生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达到思想教育效果。

五、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情商

小学生的年龄大抵在6—12岁之间,说实在的,这个年龄正是爱玩的年龄,如果不让他(她)们玩,其情绪必然受到压抑,而被压抑的情绪必然影响其学习情绪,而小学体育中的游戏教材,说到底就是“玩”的教材,所以我们何不利用游戏教学,调动小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游戏氛围中发逐步丰富其情感呢?

小学游戏教材的内容都是少年儿童所喜爱的内容,如《老鹰抓小鸡》、《快找同伴》、《青蛙过河》、《打龙尾》、《钓鱼钩》、《骑马赛跑》、《传口令》等,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最易表露出各种行为和情绪,心里健康专家的有关研究表明:人即使是成年人,在游戏时一般是不设防的,也就是没有伪装的,少年儿童则能在游戏中显露出他原本纯真的童真童趣,教育教学的实践也告诉我们,上游戏课时,小学生表现出的高兴、愉快、生气、内疚等情感都是由游戏本身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在游戏中获胜了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失败者呢则神情沮丧,萎靡颓唐,面对这些明显的情感,教师必须适时进行教育,面对胜利和失败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胜不骄、败不馁,对偶尔的胜利和失败要看淡些。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绪,在对抗性的游戏比赛中,大家要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这样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情商,而且渗透了德育教育。

当然,小学体育教材中的游戏教学内容不只可以培养以上所述的几种素质,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其他的良好素质,诸如个性特征,身体素质,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等,我们要善于运用游戏教材的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游泳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体育总局

石油仪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开卷有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