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述秋天的成语

描述秋天的成语

描述秋天的成语

描述秋天的成语范文第1篇

作者严忠贵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这是梁衡的散文《夏感》,描写了夏季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表现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抒发了对金黄色的夏季的情有独钟。梁衡,山西霍州人,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和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创作了大量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梁衡散文,一般以思想性议论性见长,其散文语言多叙述和议论。

但本文以描写居多,娴熟巧妙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多细致生动,富有韵致。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突出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这些特点本来是抽象的,“沸腾的一锅水”就化抽象为具象了。再如“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描写了农作物具有人一样形象的动作,很有趣味,特别是人的跑步冲刺的形容,让读者强烈感受到农作物旺盛的活力。“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蝉儿“潜在树叶间的一声声长鸣。”“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的麦子的香味。”诉诸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使读者对夏的感受如见其形如听其声如闻其味。( : )

其次,本文语言读来颇有书卷味,常常文白相间,显得雅致。如“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简洁精练,富有文言味。读来不免让人跃跃欲试,也来个:夏之色为金之黄,如稻浪如麦香,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也来个:冬之色为寒之白,如冰雪如霜花,孕育着新的生命力。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蕴籍凝炼,有节奏感,与后面的散句相映成趣,富有变化之美。

且在描写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时,引用了古诗句“田家少忙月,五月人倍忙”加以印证,那种悯农的情感,不由让人想起唐代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让人想起同样是白居易《观刈麦》里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让人想起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里的“小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甚至想起峻青在《海滨仲夏夜》里的描述:“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的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的说笑,尽情的休憩。……”

描述秋天的成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02-01

一、情境教学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通过情感、美感的灌输,能够在课堂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并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之中。其通过教师将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情景,并通过具有一定游戏性质的教学使学生在趣味中进行学习,而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也更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通过音乐渲染情景。音乐是一种具有较好抒情功能的艺术方式,其能够通过听觉上的体验帮助人们更好的感受特定的气氛。在小于语文课堂中也是一样,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准备好适合本堂课程的音乐,并在同学生共同阅读文章时进行播放,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在音乐声中产生特殊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产生良好的愉悦感,从而在文字以及音乐这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更好的对文章内容进行学习。

比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在同学生朗读完文章之后,通过录音机向学生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并且在歌曲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对于不熟悉这首歌曲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教学,并号召全班同学一起唱这首歌曲。通过这种音乐同课文一起学习的方式,则能够有效的将音乐同文章进行相互的渗透、相互的补充,并且还能够为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湖中游荡的感觉中更好的完成这篇文章的学习。

2、语言描绘创情景。在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在使用教学手段的同时注重其同恰当语言描绘的结合。比如当文章中的特定情景出现时,就是则可以适时的辅以一定语言的描绘,并通过语言的描述来更好的增加相应课程的学习氛围,而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来说也能够具有较好的导向性作用。

比如在《秋天》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文章中对秋天的意境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在恰当的时间内充分的对秋天所具有的风景以及魅力进行描述则成为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为学生展开教学:在课程开始之后,教师则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秋天是我们生活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季节,当秋天来了时,我们的周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并在问题提出之后让学生以畅所欲言的方式对自己生活过程中所具有的经验以及观察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当学生都对自己的意见表达完毕之后,教师则可以开始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插图进行观察,并进一步的通过自己所具有的语言对他们所看到的进行描述。而当学生描述完之后,教师则可以安排学生正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学习,并使其能够更为细致的对文章对于秋天所进行描述是怎样的、文中都描述了怎样的秋天景象、其在描述过程中都使用了那种修辞手法以及优美词句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方式,教师则通过语言描绘的方式帮助学生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生动、具体的学习情景,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的学习欲望和阅读兴趣,并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3、巧妙利用图画。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图画也是帮助学生感受现实情境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通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挂图、插图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则能够非常好的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具有生动、鲜明的直观画面,并以此来获取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而当学生已经对这部分起到注意之后,教师则可以适时的根据图画同课文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以及相似之处以图导文,图文合一,并通过对比、点拨以及启发等一系列手法的应用来更好的引发学生的想想,帮助学生更好的文字所体现出的画面进行琢磨,从而在这个氛围中更好的感受到文章内容之美。

比如在《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实际文章学习之前先为学生播放关于我国黄果树瀑布相关的幻灯片,从而以这种最为直接的方式帮助学生去体验黄果树瀑布所具有的这种震撼视觉。进而在感受到这种自然气息的同时能够以一种非常向往的感觉去开始本篇文章的学习,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也是十分有利的。

4、生活显示情景。有句话说的好: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样,只有我们创设出良好的生活情景,才能够更好的将生活引入到语文课堂之中,从而在将同教材内容存在密切联系的内容引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更好的去帮助学生以自身的时空想象力去进一步的感受生活、体会文章内容。对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再现生活情景的这种方式来说,其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并通过这种形式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更好的去观察自然中存在的相关内容,并能够在这种现实的氛围中去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并进一步的在课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我们自然相关的知识进行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在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教材理解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以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总的来说,在我们现今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是一项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在本文中,我们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能够良好联系实际,从而使情境教学能够更好的发挥效果。

参考文献:

描述秋天的成语范文第3篇

一、以语言描述情境

我在教《天净沙 秋思》一文时,文本所写的时代与我们跨越千年,对学生而言,马致远毕竟是遥远而又陌生的。于是,在讲述内容时,我巧妙地以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和我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个秋天的黄昏,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我深情描述几幅优美的画面,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随着优美的旋律,让学生闭上眼睛融入情境,我用语言描述: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我以动情的语言描述,把九种景物巧妙地组合,想象了一些情节,向学生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走进这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体会了游子的心情,将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学生、老师、作者、文本的情感紧紧地融为一体,碰撞、交流、共鸣,从而获得深层的领悟,创造性的领悟。

二、以资料扩展情境

《月亮上的足迹》一文中,我恰当插入了“阿波罗”登月计划,太空中的日常生活,航天飞机等相关材料,让学生走进宇航员,更深入地体会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时的激动心情,和登上月球的重大意义。用资料扩展了情境吸引了学生,对学生起到了感化、激励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生命意识得到了提升。在教《理想》一文时,插入了许多科学家的事例扩展情境,唤醒了学生类似成长体验,唤醒了学生自身理想的种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能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令人心驰神往,它特有的旋律、节奏,常常会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去。如在教学《春》这一课时,我放了《高山流水》古筝曲,作为背景,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用了《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曲,触动心灵的背景音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再巧妙的情境创设都不能离开文本。

描述秋天的成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语文写作;写作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47

一、前言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部分教师都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每次布置任务,一提到写作,学生的条件反射便是把教师给的写作模板记下来,长期这样,学生就不会主动了解写作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律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忽略对知识分析讲解,也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投入感情,这样的教学情感也不会自己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在初中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依靠参考书进行教学,明显缺乏对教学的热爱,缺乏对学生教学的情感投入与交流。所以,要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了解学生所处的阶段,利用情景教学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使他们产生写作兴趣,从被动变为主动。

二、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教学应用的策略

1. 让学生投入到角色扮演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选择一些课文让学生扮演,虽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角色中,但是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因为有的学生在扮演的时候,很多学生会积极地观看,这样的情景再现可以冲击他们的感官意识。例如,可以从《背影》这篇文章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通过人物形象、心理进行揣摩。这篇文章比较贴近生活,通过角色的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地体会到那一份亲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人物扮演能让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背影》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与父亲之间最难忘的事情,也可以引入一些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在角色扮演中能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那份浓重的亲情和对历史的认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教学条件得到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很普遍。教师在初中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有关课文中出现的景物、风景或者相关视频进行播放,生动逼真的画面,这种情景教学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就融入到学习氛围中。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用自己的想法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地体会课文所表达的韵味。例如,人教版七年级的《紫藤萝瀑布》,作者所说的“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只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也不会集中注意力听课,也不知道紫藤萝的模样。如果教师将紫藤萝的图片播放出来,就会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也能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壮观景象。当学生写作时也可以模仿课文,对美景生动地加以描述,改变以往的口语化作文,教师也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3. 让学生到场景相似的环境中体验

学生只有具备开阔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更顺利地写完作文。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到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大自然也能使人心情舒畅,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课文描述的鼍爸校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对景色的描写能力。实践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方式,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课本中所出现的课文,描绘的情景无处不是来源于生活,只要将其与生活联想在一起,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在展开体验活动时,可以找出课本上出现的物品,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生动的描述,这样能更好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利用业余时间带学生到与课文场景相似的环境体验,过后让学生结合课文,结合当天看到的景物写作文。例如,初中人教版中《秋天》这篇课文描写的秋景,秋天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学生如果不切身体验和细心观察周边的秋天景象,是无法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脑海中所知道的秋景描绘出来,当他们遇到类似的写作题材才能更顺利地完成。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富有诗意,使学生不会再排斥写作,不会把写作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积极主动地写,因此才能全面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4. 用音乐渲染气氛

轻缓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放松,保持心情舒畅才能做好事情。初中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古诗词,教师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朗读或者背诵,学生很难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诗歌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一起朗诵,然后选择一些学生上台做朗诵表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让他们更加注重创造精神和集体精神。例如,教师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以用轻缓的音乐做背景,让学生集体跟着节奏朗读。这首诗作者描绘深秋晚景,在写法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抒发了作者羁旅异乡的惆怅之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秋天的成语范文第5篇

那么,什么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自然景物与作者心中境界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包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在教学中如何探寻诗词意境,再现意境,体味古典诗词的魅力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想象诗中之“画”,体会诗中之“情”,领悟诗中之“理”。我是这样做的: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原古诗画面。

诗人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读者就要运用联想和想象把用语言所描绘的一切还原为生活中的画面,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作品中所表现的部分去想象、意会那些没有表现的景和情。因为诗词的想象和意境,不只包括直接描绘出的有限的景与情,更应包含无限深远、无限广阔的意蕴和情趣,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同时,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注意知人论世。诗人的阶级出身、文化教养、性格、遭遇等的不同,诗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也是千差万别的,要注意考虑诗人受各种原因的影响,特别是民族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的一致,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等等。如《咏梅》诗,陆游与的诗风格不同,表现的意境也迥然不同。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二)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来创设意境。

古人好讲含蓄之美,往往移情于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充分发挥电化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的优势,通过画面、音响渲染、声画联璧等手段有助于表现抽象的的意境,给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 如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上让我们见到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该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正构成一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用画面再现以下镜头:(主观镜头):故乡、亲人、团聚,同样是明月皓空,觥筹交错,众宾喧哗,天伦之乐!倏地(闪回现实镜头):月落江底,江水潋滟,(声响)喧哗之声,萦绕在耳。顿时,诗人思接千里,犹如故乡就在眼前:好近啊,故乡的明月!

(三)利用语言描述再现意境。

假如缺少教师的语言描述,就会将再现古诗意境变成盲目的、无计划的、无目的的教学。相反,教师贴切、优美的描述语言,不但能将学生带入诗歌中的情境,还能使学生从中得到语言美的享受。

教师重视古诗文中关键词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古诗用词的精妙之处,让学生明白该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观察什么,联想什么,这时候老师再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去启发他们,学生自然会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之中,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进而感受意境之美。

例:《山居秋暝》的意境描述: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摆动,渔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

(三)通过诵读体会意境。

“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的有效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避免单一的读,要默读、诵读相结合,个别读和集体读交错使用,重点篇目做反复读,声请并茂的读,读中有感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加深对古诗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