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述天气的谚语

描述天气的谚语

描述天气的谚语

描述天气的谚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谚语  学习英语  学习人生哲理

        一 引言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的一个精华,从形式到内涵独具特点,它简洁凝练,句式多变,音韵和谐优美,描写生动逼真,内涵丰富,蕴含了说英语国家人们的人生哲理,警喻功能明显。英语学习者可通过领会英语谚语的形式特点来学习英语,同时通过领会英语丰富的内涵,学到人生哲理,知晓如何为人处世。

        二 抓住英语谚语形式特点来学习英语

        形式上,英语谚语简洁凝练、句式多变、语音和谐、描写生动。学习者可以模仿英语谚语来遣词造句,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法结构、语音、修辞知识。

        英语谚语既简洁凝练又句式多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Accidents will happen(天有不测风云);Bare words, no bargain(空话不能成交);Be not hasty to outbid another(不要锋芒毕露)。英语谚语语音和谐优美,这具体体现在押韵、重复和对仗等形式上,如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知音难觅),Call a spade a spade(有啥说啥,直言不讳)和Great boast, small roast(牛皮吹,收效微)。英语谚语描写惟妙惟肖,常可分为直描、比喻和拟人等,例子俯拾皆是,比如Great weights hang on small wires(千钧一发);Business is the salt of life(事业如盐,是人生所必需);Complacency is the enemy of study (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英语学习者可抓住上述形式特点来学习英语,用英语简洁明白地表达,又结合多变的句式、和谐的语音、传神的描写,使语言鲜活起来。另外由于具备以上形式特点的英语谚语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学习者可寓学于乐,能很好地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更好地学好英语。

        三 抓住英语谚语内涵特点来学习人生哲理

描述天气的谚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谚语  学习英语  学习人生哲理

        一 引言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的一个精华,从形式到内涵独具特点,它简洁凝练,句式多变,音韵和谐优美,描写生动逼真,内涵丰富,蕴含了说英语国家人们的人生哲理,警喻功能明显。英语学习者可通过领会英语谚语的形式特点来学习英语,同时通过领会英语丰富的内涵,学到人生哲理,知晓如何为人处世。

        二 抓住英语谚语形式特点来学习英语

        形式上,英语谚语简洁凝练、句式多变、语音和谐、描写生动。学习者可以模仿英语谚语来遣词造句,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法结构、语音、修辞知识。

        英语谚语既简洁凝练又句式多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Accidents will happen(天有不测风云);Bare words, no bargain(空话不能成交);Be not hasty to outbid another(不要锋芒毕露)。英语谚语语音和谐优美,这具体体现在押韵、重复和对仗等形式上,如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知音难觅),Call a spade a spade(有啥说啥,直言不讳)和Great boast, small roast(牛皮吹,收效微)。英语谚语描写惟妙惟肖,常可分为直描、比喻和拟人等,例子俯拾皆是,比如Great weights hang on small wires(千钧一发);Business is the salt of life(事业如盐,是人生所必需);Complacency is the enemy of study (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英语学习者可抓住上述形式特点来学习英语,用英语简洁明白地表达,又结合多变的句式、和谐的语音、传神的描写,使语言鲜活起来。另外由于具备以上形式特点的英语谚语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学习者可寓学于乐,能很好地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更好地学好英语。

        三 抓住英语谚语内涵特点来学习人生哲理

        根据英华大辞典,谚语是箴言。箴言乃警世喻人之语。英语谚语内涵上颇具警喻功能,包含的人生哲理比比皆是。

  英语谚语的人生哲理从涉及动植物、饮食、身体、颜色、服装、数字、时间、天气和四季、婚姻和家庭、职业和阶层各个方面体现出来,比如A bird never flies on one wing (孤掌难鸣),As long as the green hill lasts, there’ll always be wood to burn(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A good appetite is a good sauce(胃口好,吃什么都香);A deformed body may have a beautiful soul(残缺的身体也可以有美好的心灵),A green wound is soon healed(新伤好得快);Clothes do not make the man(人品好歹,不在穿戴);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富不过三代);A moment’s error can bring a lifelong regret(一失足成千古恨),A spell of autumn rain, and a spell of cold(一场雨一场寒);A house divided against itself cannot stand(家和万事兴),A good wife and health is a man’s best wealth(良妻和健康是男人最

[1] [2] 

好的财富);A great teacher produces a brilliant student(名师出高徒)。道出人生哲理的英语谚语,不胜枚举,语意丰富,不管是严厉警示,还是温和的提醒,都给人以人生启迪。

        四 结论

描述天气的谚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谚语;闽台谚语;文缘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06-03

福建闽南地区与台湾同源同宗,几百年来,闽南移民迁徙台湾,在台湾奋斗发展的同时,也传承拓展了闽南文化。在民间文学方面,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演进交融,形成了具有乡土区域特点的民间口头文学创作,其中民间谚语的发展与互动极有特色。

谚语是来自民间口头创作并且流传甚广的通俗大众文学艺术形式,是一种定型化的颇具哲理、洗练俗白的语言。谚语既有风土人情、、生活经历中提炼出的,赋予了训诫意义的短小韵文,也有在长期时代演进中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和大量的歇后语。传承至今,各类闽台谚语依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影响与作用。

一、闽台谚语的类型

(一)人生箴言类谚语

在闽南与台湾,有很多关于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勤俭等人生箴言类谚语,这类俗谚形成于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与闽台两地特有的乡土习俗、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富有浓郁的当地乡村色彩。

“大石也要小石擎,红花也要绿叶扶。”讲的是乡村文化中人们的互相帮衬,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味。

“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邻居)。”意指农耕环境中邻里关系的重要,好邻居可以互相成就对方。

“早吃饱,午吃巧,暗顿(晚餐)半饿饱。”这是闽台地区人民几百年来演绎推导出的关于饮食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谚语,主张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科学养生理念。

“冬吃菜头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民间素有推崇冬天吃萝卜、夏天吃生姜的习俗,认为这是最朴素的食补方式。

“一瞑无眠,三瞑补勿会过。”讲的是通宵熬夜对身体的伤害,一宿无眠,三个晚上也补不上,告诫人们要起居有序。

“勿吃过量酒,毋喝隔瞑(隔夜)茶。”过量酒与隔夜茶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伤害,这是民间生活智慧的结晶。

“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这是人生智慧类箴言,是人生经验的总结。过小桥下马,是为了安全。渡口不争船,以免义气用事引发争执落水。

“有情毋惊千里远,无情哪怕门对门。”这里表述的是人类情感的神奇与非理性,正因为这有情与无情,爱情才成其为世间最美妙的情感。

“不当家勿知柴米贵,不生囝毋知父母恩。”这是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养儿方知父母恩,开始当家方知当家的不易。

“兄弟若同心,田涂(泥巴)变黄金。”此类训诫是教育兄弟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形成凝聚力。

“教囝泅溪(游泳),毋通教儿爬树。”这句谚语的本意是,为人父母要教会孩子游泳,为了成年以后的自救与救人。但不需要教孩子爬树,因为爬树有可能导致失足摔下的危险。此类俗谚的引申意思是,父母应教会孩子应对生活问题的技巧与能力,教子有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父母。

“毋惊山高,只惊脚软,毋惊事难,只惊人懒。”这类箴言引申出人生须勤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二)气象、环境和生活习俗类谚语

闽台两地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对气象与农作物的生长关系有着大量的认知积累,在此基础上民间口头文学传承了许多关于气象与节气的俗谚。这些谚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使得祖祖辈辈生活在温润、富饶、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人民代代受益。比事:

春谚,“‘立春’在腊月(十二月)间,明春无倒春寒。”倒春寒对作物的影响很大,尽早判断气象发展,在农耕时代意义重大,这是长期观察气象与农作关系的经验所获。

“二月初二霆雷,稻尾较重秤锤。”土地公生日传说是二月初二,这句话的表述意为二月初二天打雷,早稻的收成将是一个大丰收。

“春蒙曝死鬼,夏蒙做大水。”这句谚语意指春天大地大雾连绵弥漫,带来的将是夏日晴空,干旱少雨的气候让鬼都暴晒致死;如果夏天雾蒙蔽日,则是洪水泛滥的预警。

“麦惊清明尖叶雨,稻惊秋来白日风。”早季成熟的麦穗清明收成时最担忧突降春雨,秋天金黄的稻穗白露时节收成时最担心突然刮风。

夏谚,“‘夏至’刮西南(风),大雨水涨潭。‘夏至’大晴天,无雨到秋边。”这里说的是夏至刮西南风,会带来连绵不断的雨水,形成涝灾;夏至如果是大晴天,可能昭示一直到秋天都匮乏雨水,导致旱情。

“‘小暑’东北风,不久有台风。”台风与小暑东北风的关系揭示得一目了然,小暑时节刮东北风,是台风将至的预警。

“好上元,好早冬。”这句话是说上元节前后如果连续都是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早冬的收成也将大好。

“无食五月节粽,破裘不甘放。”意指端午节吃过粽子后,才是真正的夏天来临,可以换季收起厚重的衣被。

“六一,一雷压九台;七一,一雷九台来。”这句是说六月初一打雷,夏天的台风会很少。七月初一打雷,随后就是很多个台风相随到来。

“七月半,减一条线。”意指“中元节”过了,“昼渐短,夜渐长”。

秋谚,“霜降,风台走去藏。”意指秋天末尾节气“霜降”一过,闽台海洋性气候中最常见的夏季台风也将远去不见踪影。

“秋前北风多阴雨,秋后北风旱到底。”也说的是风雨、季节与旱涝的关系。

“‘秋分’露重,冬季多霜。”阐述了霜冻与秋分露水的关系,这是常年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冬谚,“‘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春少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是否下雨,与冬天的晴朗、春天的雨水有着密切的关联。

“‘大雪’刮北风,冬季多霜冻。”大雪节气的北风与冬季霜冻的密切联系在这里得以体现。

“‘冬至’少雨,来春厚(多)寒。”这句谚语也是形象描述了冬至节气时少雨,来年春天多寒天的民间气象经验。

“‘小寒’暖,春多寒‘小寒’寒,六畜安。‘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小寒’冷勿会透,‘小暑’台风到。‘大寒’寒勿会死,‘立春’踔踔跳。”这几句关于大寒、小寒的谚语,讲的是小寒、大寒节气的气候现象与整年的气象关系。小寒、大寒如果暖和,来年开春的春冻则让人跺脚跳;小寒、大寒刮南风,来年六月台风就早早到。

“冬至在月头,欲寒在年兜”,“冬至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寒冻正二月”。这几句说的是关于冬天是否寒冷的判断。冬至在月初,年关时节寒冷;冬至在月中,当年的冬天不见雪与霜;冬至在月末,开春的正月、二月则暴冷。

二十四节气是千百年间人民智慧的结晶,闽南一带关于节气与气象的谚语随着移民的迁徙,对台湾当地此类谚语的产生构成了影响。谚语不仅是生活现象的总结与提炼记录,更是农民、渔民赖以谋生的风向标。在长期的海上捕鱼、陆地耕作和生产实践中,闽台两地的农民渔民学会了对天察言观色,把握气候与节气的种种关联,再用以指导日常劳作。这些在民间口头传承数百年的谚语集成了两地人民的智慧与见识,成为了民间文学的精髓构成。

二、闽台谚语的特点

(一)闽台谚语的内容表达

从内容上看,闽台谚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由生活常识、思想趣味、人生哲理和日常科学集合而成。

闽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俗谚,题材相当广泛,涉猎社会人生、道德伦理、家庭生活、天文气象、地域地理、人神鬼仙等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万千形态。这些或劝诫或诙谐的谚语,亲切平和地表达了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既是祖先智慧经验的结晶,也是海峡东西两岸民风民俗、道德信仰的缩影。谚语中传递的乐天知命的生活哲学,至今仍对两岸百姓的生活起着指导意义。

闽南与台湾两地由于历史移民的缘故,语言、习俗、文化皆相近。长期的两岸历史渊源关系,闽南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随着移民进入到台湾,在台湾地区落地生根,并随着移民生活的拓展而演进和衍生。这些新旧杂陈的台湾谚语也会对海峡对岸的闽南地区谚语的表达与运用产生影响,海峡东西两岸的民间文化相通相吸,互为观照,互相传动与影响。

(二)闽台谚语的形式构成

闽台谚语形式短小精炼,句式整齐紧凑,往往将抽象的概念寓于具体形象之中,言简而意赅,富有丰富意味。

谚语来自民间,因此大量的闽台谚语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例予以描述,通俗并带有口语特点。讲究节奏和韵律,均匀齐整,注意押韵,说来琅琅上口。同时还大量使用借代、夸张、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使谚语具体可感,意蕴深长,由表及里。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闽台谚语,容易上口、便于记忆、方便使用,在海峡东西两岸源源不断地互为影响、渗透。这些基本定型的俗谚,有不少像民间流行的诗歌,以艺术美感的方式传承。

闽台两地位处海峡的东西两岸,血缘互亲,地缘邻近,商缘连接,文缘深厚,法缘相循。福建和台湾人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年福建人迁徙至台湾,闽台两地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远古时代福建沿海岛屿与台湾岛屿浑然一体,海平面使得今天的福建与台湾相隔一条海峡,两岸有着地缘相近的特点。商、周时期台湾与福建的生产技术即有交流,后来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日趋繁荣,两地人员间的商业往来活动颇多,始终有着密切互动的商缘。历史上福建人移居台湾时,不仅带去了方言,也保留了家乡的许多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至今台湾的主要方言为闽南话,闽南地区的高甲戏、南音、木偶戏等在台湾也广为流传,妈祖、保生大帝是两岸百姓共同的民间信仰,闽台两地的文化源远流长。清朝光绪时期,台湾开始独立建省,之前台湾一直隶属福建管辖,法缘相循是两地关系的一大特点。

闽台两地谚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两岸民间的喜爱,作为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学艺类型,它充满丰富的情感,具有节奏韵律感,上口易记,是民间智慧的广泛集成,生活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很多的谚语因其具有的高度凝练性、概括性,而成为了人们日常起居中的具有教育、指导意义的警句名言。这些涉猎生产过程、工作技能、生活方式、处世之道的俗谚,寓意深刻,形式灵巧活泼,以其富有趣味的形态,传递严肃醒世的人生教导,便于理解模仿,也极富有生命力。闽台谚语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内涵蕴藉、指向明确,成为了闽台两岸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学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1〕吴同端,王文宝,段宝林.中国俗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武占坤.中华谣谚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3〕陈保亚.语言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4〕何绵山.闽台区域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5〕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闽台区域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陈建民.语言社会文化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描述天气的谚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英隐喻 人生类谚语 文化差异 认知语义学 对比

一、引言

谚语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重要财富。在中西方文化中我们都能找到大量的谚语,或描述情感,或表达对世界的认知。谚语是人类思想的生动反映,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Black(1962,p.27,引自林书武,1997)曾指出,谚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它们通常是以隐喻的形式表达,谚语、寓言和谜语都可以看成是一种隐喻。Black所说的隐喻并不是指传统修辞学里面的一种修辞手法,而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然而,在大多数人眼里,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通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其实不然,隐喻还大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比如“山腰”、“山脚”等。也许正是由于人们太习惯于使用隐喻,以至于忽视了其普遍性,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因此,研究谚语中的隐喻,特别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中的谚语,有利于揭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世界的不同认知。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中的人生类谚语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比了其中所隐含的隐喻的异同并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二、理论基础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和明喻并列的一种修辞方式,和人类生活无关,只是一种纯粹的文学手段,其作用是修辞。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只有那些有天赋的或受过训练的人才知道如何使用隐喻(李福印,2000)。因此传统的隐喻概念和人类基本认知无关。然而,这种看法很快就遭到了挑战。Richard的互动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连串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它和人类的思维及认知有关,是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不是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创造了隐喻(束定芳,2001)。互动理论为研究隐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Lacoff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她认为,隐喻不是话语,而是概念,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如使用的东西,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束定芳,2001)。

Lacoff将隐喻定义为用一个概念领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领域,即,概念领域A是概念领域B(K?vecses,2002)。概念领域是指经验的系统组织。两个领域之间的相对应的部分或者映射构成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隐喻语言表达式的基础。换句话说,隐喻有两个层次,即底层形式和表层表达式,底层形式就是概念隐喻,表层表达式就是我们实际说出来的话。概念领域B又叫做源领域。顾名思义,人们从这个领域中找寻隐喻表达式来理解概念领域A,所以它比较具体。而概念领域A就是目标领域,是人们需要理解的领域,比较抽象。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来更好地说明以上概念。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达法: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You disagree?Okay,shoot!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he’ll wipe you out.

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Kvecses,2002)

从斜体字可以看出,战争领域的术语被用来理解“争辩”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就是说,战争的特征被映射到了“争辩”这个目标领域上。战争里的敌人映射为论辩的双方;战争中的行为,比如攻击、摧毁、射击等映射为辩论或争吵。因此,以上的句子都具有相同的概念隐喻,即,“争辩是一场战争”。从这个概念隐喻我们可以推出这些不同的表达法。这些表达法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没有人会意识到概念隐喻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由此可以看出,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研究隐喻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用它来研究谚语中的隐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和认知习惯。因此本文将以认知语义学作为理论基础来研究中西人生类谚语中隐喻的差异。

三、语料来源及分类

本研究的语料来自于谚语词典或谚语集。研究者查询了尽可能多的相关词典(Manser,2004;Mieder,1992;楚风,2000;高兰英,2000;周锡卿,1987),最后找到了中英文人生类谚语各57条和90条。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有限的谚语中,并不是所有的谚语都是隐喻表达式。比如:“Life is lifeless without health.”这句英文谚语是对事实的直接描述,没有蕴含任何隐喻。像这类非隐喻表达式都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但是判断某句话是不是隐喻并没有一定的标准,Black(1979,引自Malmkjar,2000)曾指出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确定一个表达式到底含不含隐喻,更多的是一种直觉。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讨论,去掉非隐喻表达式后最终确定了50条英文谚语和26条中文谚语符合本研究的条件,从而建立了本研究的语料库。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中英人生类谚语的异同,研究者按照Lacoff的方法将其分为三大类。Lacoff根据隐喻的认知功能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向隐喻(Lacoff,1980,引自 K?vecses,2002)。在结构隐喻中,来源领域为目标领域提供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比如“LIFE IS A JOURNEY”。本体隐喻是指我们能够用事物或者物体等来描述经验,比如“LIFE IS FOOD”。方向隐喻使目标概念在我们的认知系统具备连贯性,通常和空间方向有关,比如“LIFE IS UP AND DOWN”。

四、结果和讨论

根据以上的筛选和分类方法,我们在语料库中找到了18个英文概念隐喻和10个中文人生类概念隐喻,如下表所示。

注释:① 按照惯例,概念隐喻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

② 括号中数字为隐喻表达式数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概念隐喻数量方面,英文超过中文。在我们的语料库中,总共有18个英文概念隐喻,而中文只有10个。此外,英文概念隐喻的层次性也比中文丰富。英文概念隐喻涵盖了结构、本体和方向三大类隐喻,而中文人生类谚语中没有方向隐喻类别。数量和广度的差异表明西方文化对人生的理解较之中国文化而言更广泛。

从隐喻内容上开看,中英文人生类隐喻都呈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表中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语言中都有如下三种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LIFE IS A PLAY”,“LIFE IS PLANT”。尤其是第一个隐喻,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其隐喻表达式都是最多的,分别有12个和7个。两种语言都不约而同地把旅程当作是来源领域绝不是偶然。这种一致性可以从两个地区人民的共同生活经历进行解释。不管一个人生长在什么环境,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一生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正如一次旅程,从一个地方出发,经历艰辛最终到达目的地。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就会用旅程来构建人生类谚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尽管存在着相似性,但更多的还是差异。首先,有些概念隐喻只出现在英文或者中文中。具体而言,汉语中人生没有被映射到战争、、疾病、梦、金钱、商品、物质和食物,而英语中则没有天气、考试、书籍、棋、星星、火和味道等来源领域。K?vecses (2002)曾指出,不同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差异是其文化差异的直接体现。因此对隐喻的差异可以从文化对比的角度进行解读。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某些差异如何体现了不同的宏观社会文化背景。

比如,在中文中出现的这个概念隐喻“LIFE IS TASTE”(人生是味道)就体现了中国独特丰富的饮食文化。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中国菜讲究色相味俱全,其中味就是很重要的一环。中国人吃东西讲究味道,比如日常生活中,主人上菜时通常会说“味道怎么样”或者“合不合您口味”之类的话语,可见味道在中国人饮食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反观西餐,却不大注重口味,味道没有中餐那么浓,菜式也比较单一。根据卞浩宇&高永晨(2004)的解释,西方饮食文化强调实用主义,注重食物的营养,饮食只是一种单纯的生存手段。因此味道没有在英文中被作为隐喻来源领域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英文人生类谚语概念隐喻没有提及味道,却提到了食物,有6条英文谚语是来自于“LIFE IS FOOD”这个本体隐喻。其实食物或饮食也是西方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环,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另一个中文中出现而英文中没有的是天气隐喻。这个差异也可以从文化中找到答案。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民占据着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传统的农业生产受天气的影响很大,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因而人们对天气比较关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很多关于雷公电母、龙王降水的故事都是这些思想的反映,此外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也体现了气候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思想相应地在概念隐喻中反映了出来。

再比如中文隐喻借用了星星和火比如“人生应该是颗星, 活着就要发光”, “人生有如火, 散发热和光”等来表达对人生的看法,而英文中则没有类似表达,这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不同价值观。中国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孙隆基(2004)曾指出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呈现出“二人关系”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光关心自己更关心别人,别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等等。因此“关心他人”、“为别人服务”之类的思想会反映在人生类谚语中。而西方人更关注自己,提倡个人自由,不会把别人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因而也不会出现中文中的类似隐喻。

第二个差异表现为中英人生类谚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的隐喻表达式侧重点有所不同。以“LIFE IS A JOURNEY”为例,中文强调的是人们生活遇到的困难,如“人生如远航要破千重浪”, “人生路上关卡多,只能一步一步过”, “人生路上风雨多,愚者弱者叹奈何”, “人生路上几十年,酸甜苦辣味俱全”等。但英文中,困难并没有太多侧重,更多的是强调旅程的结构特征,比如“Life is just one parting after another.”,“Life is a voyage that’s homeward bound.”,“Life’s race is either forward or backward.”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英人生类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存在相似和不同之处,这些异同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生存环境差异有关。本文也再次证明了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习惯,而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段。因此对比不同语言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资料所限,中文语料库相对英文语料库较小,可能会造成对比不是很全面,因而扩大语料库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K?vecses,Z.Metaphor[M].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Malmkjar,K.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M].London: Routledge,2002.

[3]Manser,M.H.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Proverbs[M].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4.

[4]Mieder,W.A Dictionary of American Proverbs[M].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5]卞浩宇,高永晨.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2):49-53.

[6]楚风.中国谚语集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7]高兰英.实用英汉谚语词典[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8]李福印.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4):44-48.

[9]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 (1):11-18.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描述天气的谚语范文第5篇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从文化的范围来划分,文化又可分为:①物质文化,包括建筑物、服饰、食品、工具等,即各种物质产品。②制度文化,包括政治、制度、法规及相应的风俗习惯等,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现出来的。③精神文化,即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谚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财富。中法两国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因此在各自谚语中都带有语言、文化、社会、历史、宗教、传统等方面的烙印。

1.生活习惯不同

法国和中国的饮食文化享誉世界,但又各有自身的特点。法语谚语“Un repas sans fromage est une journée sans soliel.”说的是“吃饭时没有奶酪就如同一天中没有太阳。”又如:“Pain tant qu’il dure,mais vin à mesure.”意思是“酒要适量,面包多多益善。”在法国人的生活中,奶酪、面包、葡萄酒都是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而在中国,人们则是以米饭,馒头,白酒为主,所以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酒香不怕巷子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谚语。所以不同的饮食文化孕育出了具有各自饮食文化特点的谚语。

2.不同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与宗教有关的谚语也就自然地出现在法中两国各自的文化当中。法国人大多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Dieu”(上帝)在人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Dieu ne veut pas la mort du pêcheur.”(天无绝人之路。)“L’homme propose et Dieu dispose.”(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人千百年来信仰佛教,相信佛祖掌控着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因此和佛教有关的谚语也很多,如“临时抱佛脚”,“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

3.思维方式不同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人和动物的关系源远流长,中法两个民族都从动物身上受到很多启发,总结出很多关于动物的谚语来阐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但有时在描述同一现象时,法中谚语中却用到了不同的动物。法语谚语“Absent le chat,les souris dansent.”(猫儿不在,老鼠猖狂。)如果表达同样地意思,中国人常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两种语言分别用猫、老虎和老鼠、猴子来代表强弱两种势力。类似含义的句子还有“Un bon renard ne mange pas les poules de son voisin.”(狐狸不吃自己周围的母鸡

。)汉语则常用“兔子不吃窝边草”。

4.历史文化不同

中法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很多谚语成语均出自历史典故。“Rendre à César ce qui appartient à César,et Dieu ce qui appartient à Dieu.”(是恺撒的当归凯撒,是上帝的当归上帝。)出自《圣经》新约部分,意思是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汉语中的“物归原主”表达了相同的意义。“物归原主”出自明代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二、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的不对等和非语言因素的不对等,要么放弃选择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要么选择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等值。这种选择实际上就是直译与意译之间的选择。直译是从形式出发的翻译,因此又被称为“字面翻译”或“逐字翻译”。意译是从意义出发的翻译,意译的方法追求的是拨开原文形式的阻挠和囚禁,将原作所蕴含的内容和神韵表达出来。

法语谚语有其独特的语言和修辞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倾向于选用中文的谚语和成语,进行对应性的翻译。因为不管是法国的谚语还是中国的谚语,其中的一些谚语都是对社会现象或事实的描述,对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往往能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谚语或成语来翻译法语谚语。如:Année nEigeuse,année fructueuse.(多雪的年份就是丰收的年份。)可意译为“瑞雪兆丰年”。但是对于某些法语谚语,中文里虽然有类似的说法,但是表达的意义,特别是文化内涵并不能完全对应,有时字面意义一致但内涵却相距甚远,如:Loin des yeux,loin du coeur.(远离了眼睛,远离了心灵。)可意译为“人走茶凉”,而非“眼不见,心不烦”。因此对法语谚语的翻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直译法。

(1)直译不加注法。

有些法语谚语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内涵在汉语中从内容到形象都找不到恰当的表达,这时可以使用直译的方法,用尽量符合谚语形式的汉语对法语谚语进行翻译,试着正确表达原文的基本意义和文化内涵。

Paris ne s’est pas fait en un jour.

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Tous les chemins mènent à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Tel père,tel fils.

有其父,必有其子。

(2)直译加注法。

当法语谚语蕴藏的文化内涵不为中国人所熟知时,有时需要对整个句子的寓意加以注释,有时还要注明谚语的出处来源。

Le vin est tiré il faut le boire.

酒已斟出就该喝。(比喻事情既然已经开始就得做下去。)

Le talon d’Achille.

阿喀琉斯之踵。(出自古希腊神话,比喻致命的弱点。)

2.意译法

(1)完全保留形象。

比较法语谚语和汉语谚语,找到一些无论在意义上、形象上都基本相同的表达方式。可以使用现成的汉语谚语或成语来翻译法语谚语。

Les murs ont des oreilles.(墙上长了耳朵。)

隔墙有耳。

Après la pluie,le beau temps.(雨过之后就是好天气。)

雨过天晴。

Il faut battre le fer pendant qu’il est chaud.(打铁应当在其热得时候。)

趁热打铁。

Pas à pas,on va loin.(一步接着一步,就可以前行得很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转换形象。

一些法语谚语和汉语中的谚语或成语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其中所使用的形象不同,这时转换原语句中的形象,套用现成的汉语谚语或成语进行翻译。

Clef d’or ouvre toutes les portes.(金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门。)

有钱能使鬼推磨。

Battre le chien devant le lion.(在狮子面前打狗。)

杀鸡给猴看。

Qui m’aime,aime mon chien.(爱我也要爱我的狗。)

爱屋及乌。

(3)舍弃形象。

某些法语谚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性相对应或近似对应的表达,采用直译的方法又不能表达其真正的含义,有时会让人产生误解或无法理解,这时原语中的词性、词义、结构等因素就需要做些调整和引申。

A la faim,tout est pain.(饥饿的时候,一切皆是面包。)

饥不择食。

Quand on parle du loup,on en voit la queue.(当谈到狼的时候,看见了狼的尾巴。)

说曹操,曹操到。

A bon chat,bon rat.(有刁猫就有刁鼠。)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中法谚语具有一定的共识性,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在法语谚语翻译过程中,直译法注重原文的表面形式,意译法主要针对法中两个民族在伦理道德和生活体验等方面都有一些共识一些共识性的东西。两种方法有其各自的功能和各自的特点,不应该互为矛盾,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到达翻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