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幸福二分之一

幸福二分之一

幸福二分之一范文第1篇

 

工作方案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的安排和打算,工作中都需要制定工作方案。方案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方案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方案,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为此收录了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国际幸福日”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主题“感悟幸福,发现幸福,晒出幸福”,在校园中开展“国际幸福日”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围绕“自信乐观、给予分享、爱心绽放、感恩宽容”四个要求,对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引导学生们了解幸福的真谛,品味各种幸福的滋味,强化学生发现幸福和感知幸福的能力,加强自身的幸福感,懂得分享和传承幸福的方法,让幸福之风吹进家庭、吹进校园,为我校创建“幸福校园”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活动主题:

感悟幸福,发现幸福,晒出幸福;

三、组织机构

组长:张聚成、汪厚健

副组长:王娟、杨伊、徐波

组员:张娟、王丹

四、活动时间:3月1日—3月28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发现幸福

幸福宣言:我要乐观我要自信我要努力

具体要求:幸福是一种能力,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平凡幸福,让人生更丰富,生命更灿烂!

活动1:画——幸福海报

幸福是一些好小好小的事情。

把这些好小好小的事,仔细地聚集在一起,才会发现,这些美丽的幸福,无处不在。

搜罗起这些小小的平凡幸福,做成一枚一枚的“标本”,藏在记忆的储物架上,在每一个想要幸福的时刻,去回味它们。

活动方法:初一年级组织各班制作幸福手抄报,收集评选后进行展览。

活动2:上——幸福课堂

初一各班开展《感受幸福》的幸福主题课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发现生活中的幸福。

第二阶段:创造幸福

幸福宣言:我要分享我要奉献我要超越

具体要求:懂得快乐分享,无私奉献;给予别人越多,你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乐越多!做到胸怀广阔。

活动3:说——幸福故事

有的人幸福可以长达一生,有的人却只有一瞬。

你想拥有怎样的幸福?请说出你的`幸福故事跟我们分享。

活动方法:初二年级撰写自己的幸福故事,字数500-800字

在初二年级开展“幸福”主题班会,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各班学生讲述自己的幸福故事,上交优秀幸福故事3篇。

每班推荐1名学生在校园广播站《心语心声》栏目向全校师生讲述自己的幸福故事。

第三阶段:传递幸福

幸福宣言:我要沟通我要关爱我要给予

具体要求:敞开心扉去沟通,学会感受温暖的关爱,感受真诚的赞美;学会关心身边的同学,孝敬父母长辈,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更快乐。

活动4:做——传递幸福

在初一各班安排布置“幸福天使”的活动,通过让每一位同学成为“幸福天使”,培养同学们传递幸福的能力,在生活中关心和温暖他人,给别人带去幸福的同时,给自己带去幸福。

活动5:拍——幸福瞬间

幸福的瞬间时时刻刻都围绕在我们身边,它是那么得不经意,让人那么没有感觉。

幸福无时无刻都在,我们抓住幸福的瞬间,每一次回味,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幸福的瞬间,一定要让它长留,不让它轻易流逝R22;R22;

活动方法:安排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寒假期间,找寻自己眼中的幸福,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自己身边家庭生活或学校生活中有趣的场景和画面,展示出个人童年的幸福和独特魅力。

各班推荐上交20张照片参加校级“美丽中国梦”摄影作品展示活动。

第四阶段:感悟幸福

幸福宣言:我要感恩我要宽容我要成长

具体要求:懂得对生活说感恩,要珍惜身边人、身边事;用宽容的心待人,让自己更快乐。

活动5:演——幸福生活

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主题班队会,结合生活实际,表演幸福生活,可以用歌曲、相声、小品等多元信息表达幸福,把幸福演出来、唱出来。

活动6:妇女节“幸福日”活动

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利用妇女节传统的黑板报、主题班会的活动,深入幸福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以“爱妈妈,爱老师;与爱同行,共享幸福;”为主题,初一、初二各班开展黑板报、主题班会活动。

使学生们学会感恩母亲的爱心、感恩母亲的劳动、感恩母亲的教诲,在感受老师无私关爱、深深情意的同时,也表达所有学生对母亲的无限敬爱之情,使妈妈们感受到自己的幸福。

“幸福日”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主题“感悟幸福,发现幸福,晒出幸福”,在校园中开展“幸福日”主题系列活动。

对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引导学生们了解幸福的真谛,品味各种幸福的滋味,强化学生发现幸福和感知幸福的能力,加强自身的幸福感,懂得分享和传承幸福的方法,让幸福之风吹进校园,为我校创建“幸福校园”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活动主题:

发现幸福,感悟幸福,晒出幸福;

三、组织机构

组长:秦加军

副组长:杨玉梅、陆玲

组员:禹荣、李东阳、马楠、崔莹、许璐玭、乔椿慧

四、活动时间:3月16日—3月17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一)发现幸福

活动1:画——幸福海报

幸福是一些好小好小的事情。

把这些好小好小的事,仔细地聚集在一起,才会发现,这些美丽的幸福,无处不在。

搜罗起这些小小的平凡幸福,做成一枚一枚的“标本”,藏在记忆的储物架上,在每一个想要幸福的时刻,去回味它们。

活动方法:组织各班制作幸福手抄报,收集评选后进行展览。

活动2:上——幸福课堂

开展《感受幸福》的幸福主题课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发现生活中的幸福。

(二)感悟幸福

活动3:说——幸福故事

有的人幸福可以长达一生,有的人却只有一瞬。

你想拥有怎样的幸福?请说出你的幸福故事跟我们分享。

推荐1名学生在校园广播站《心语心声》栏目向全校师生讲述自己的幸福故事。

活动4:演——幸福生活

开展主题班队会,结合生活实际,表演幸福生活,可以用歌曲、相声、小品等多元信息表达幸福,把幸福演出来、唱出来。

(三)晒出幸福

活动5:拍——晒出幸福

使同学们拍出生活中幸福的照片,全班交流分享。

水西沟中学

20XX年3月10日

国际幸福日活动方案【3】

什么是国际幸福日

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International Day of Happiness)。

决议说,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具有现实意义,在公共政策目标中对此予以承认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动目的

在全校进行幸福感教育,引导师生了解幸福的真谛,品味各种幸福的滋味,让教师感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感受幸福的教育,为我校创建“幸福校园”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活动主题

传递幸福 体验幸福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0日(第x个国际幸福日)

(一)上午:8时05分至12时

(二)下午:14时20分至17时

四、活动地点

(一)上午-校内:学校主干道、篮球场、羽毛球场

(二)下午-校外:滨水公园 赵博生烈士纪念馆

五、活动保障

(一)领导小组组长:校长

(二)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

(三)各处室职责及责任人:

1、总务处:校园设施优化修缮;搭建主干道主席台;提供活动所需电、彩旗、桌椅等硬件设备。

2、工会、团委、妇委会、各年级:慰问家庭收入较低的教工;上午组织师生个人在校内拍福照、下午组织班级在公园拍“全家福”;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活动各个环节实施有效地调度,全面巡视督促各班级活动的组织落实,确保活动的畅通有序。

3、办公室:负责联络、接待、引领各级领导、爱心人士和家长代表来校参加活动;组织好来宾和师生留言;安排活动考勤;问候全校教工。

4、政教处:划分各项活动场地;组织好下午的“体验幸福”活动。

5、安稳办:向生活区居民通告活动期间校园暂时全封闭管理时限。

维持活动秩序,确保校内外各项活动安全。

6、电教处:负责音响及活动背景音乐;LED会标;精选“幸福”主题视听课视频。

7、教务处:组织向全校学生赠书;组织校园幸福书画展。

8、教研处:组织向全校教工赠书。

9、少工委:组织捐资助学仪式。

10、文化宣传小组:拟定活动方案;制作校园宣传横幅、“感谢函”纪念牌以及“拍福照”背景板;向全校师生及家庭发祝福短信;邀请县委宣传部、电视台、教育局等单位来校宣传并提供音频和文字资料;组织对各项活动全景式的摄影摄像和报道工作。

六、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传递幸福(校内)

活动1.享幸福举行“以爱育爱,用心筑心”捐资助学仪式

具体要求:8点05分捐助仪式开始;主干道安排爱心人士、教工、受助学生和家长就坐;初一(5)班和初一(14)班为参加活动班级。

活动2.捧幸福给全校师生赠书

具体要求:9点整赠书活动开始;向教工赠书的地点安排在捐赠仪式主会场;向学生赠书的地点安排在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时间安排为初一(高一)年级第二节课、初二(高二)年级第三节课、初三(高三)年级第四节课。

活动3.拍幸福——身在“福”中拍福照

具体要求:领完书的班级由班主任带领有序拍福照,如果时间不够,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拍照,班级可以自带相机。

活动4.晒幸福举办校园幸福书画展

具体要求:师生晒出书画作品,在校园内分享幸福感。

活动5.播幸福组织一堂“幸福”主题视听课

具体要求:在大课间时间,全校各班组织观看电教处精选的以“幸福”为主题的视频。

活动6.传幸福组织初三(高三)师生交流幸福

具体要求:上午第四节课,初三(高三)年级各备课组在主干道上摆摊设点,师生就学习问题进行探讨,共享交流的幸福。

(二)第二阶段:体验幸福(校外)

活动1.幸福游

具体要求:14点20分学生到班级集合,班主任布置安全以及注意事项,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随行,初一年级先到滨水公园停留进行活动,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继续前往赵博生纪念馆进行活动,然后两个年级交叉进行活动;16点30分校外活动结束,全体师生集队归校。

活动2.幸福乐

具体要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自带相机在各个活动区域组织班级学生拍“全家福”;召开“拥抱春天、体验幸福”的主题班会,展现班级的幸福快乐。

七、活动要求

1、活动期间,各部门要高度负责,密切配合,确保活动安全圆满。

幸福二分之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幸福指数 幸福感 企业 模糊综合评判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58-03

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民众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表述。企业职工幸福指数是能够反映企业职工的幸福情况的重要度量,更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因此,建立企业职工幸福指数模型,合理评价企业职工的幸福程度,找出影响企业职工幸福的关键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企业职工幸福指数的策略,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具有长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幸福指数指标概述

幸福指数是衡量幸福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数,它的影响因素是各个方面的。通过对企业职工幸福感来源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根据职工的社会角色分工,其幸福感主要来源于自身、家庭、工作和交际四个方面。因此,可以把影响企业职工幸福指数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类(一级指标):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工作情况和社会情况。这四个一级指标又包含各自的子因素(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下面分别就这四个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说明。

个人状况是幸福的根本来源。个人状况主要是指工的内在情况,包括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同时还包括影响个人身体状况的运动情况和影响心理状态的个人爱好。在此,运动是指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如健身、爬山等;个人爱好主要指职工长期坚持的可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等。

家庭幸福对企业职工的幸福影响也极其重大。家庭作为一个共同体,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载体是房子,近年来,房价的不断攀升给许多企业职工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住宿条件的满意程度成为影响企业职工幸福一个不可忽略的指标。企业的住房制度和工资薪酬从一定意义上对企业职工的家庭幸福产生影响。家庭幸福的二级指标包括:对家庭的感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的经济收入、住房满意度和住房福利满意度。

工作情况满意度决定了职工对企业是否具有归属感、认同感,是否情愿为企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其二级指标包括工作时间、工作性质、福利待遇、进修机会、人事制度、休假情况等。

社会情况满意度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生活的氛围,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情和品位,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人际适应能力、交往能力较强的人幸福指数往往比较高。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都是人际关系的重要体现。因此,社会满意度主要包括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两个二级指标。表1给出了企业职工幸福指数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二、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幸福指数模型概述

(一)一级指标的综合评判分析

对影响企业职工幸福指数的一级指标进行一次模糊综合评判,可以分成5个步骤。

1.建立一级指标的因素集

(1)

其中,e1,e2,…,em分别表示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例如,对一级指标“个人状况”而言,e1指“身体状况”,e2指“心理状态”,e3指“运动情况”,指“个人爱好”。

2.建立二级指标的评判集

V={v1,v2,v3,v4,v5} (2)

其中,v1是“很低”,v2是“较低”,v3是“中等”,v4是“较高”,v5是“很高”。

3.确定因素的隶属度函数

图1采用Kaufmann的梯形分布表示步骤2中的5个模糊语言变量的等级分布及评分范围。

4.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Ri

首先,对各个二级指标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各个等级的评分区间见表2。其次,根据评分获得故障模式的评判矩阵,对于评分区间的情况,可以先将区间模糊化成隶属度函数,然后求出模糊集和各语言变量的交点,即各个模糊集和模糊语言变量的模糊关系。

以表2中的满意B为例说明获得评判矩阵的方法。满意B的评分值为6-8,该评分值模糊集B1与各语言变量v1、v2、v3、v4、v5的贴近程度如下:

N(v1,B1)=0,N(v2,B1)=0,N(v3,B1)=075,N(vv,B1)=075,N(v5,B1)=0

所以,

同理可得N1=(0,0,0,0,1),N3=(0,075,075,0,0),N4=(1,025,0,0,0)

5.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首先建立权重分配集Ai,根据每个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对它们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

式中:

需要说明的是幸福指数的衡量过程首先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因此,各因素的二级指标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相关性。在对各个二级指标赋值时需要进行评价体系的相关性分析,如因子分析。

其次,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求得各个一级指标的的综合评判Bi

(3)

(二)幸福指数的综合评判分析

首先,建立一级指标对幸福指数的单因素评判矩阵R

其次,建立权重分配集,根据每个一级指标对幸福指数的影响程度大小对它们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

然后,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求得幸福指数的综合评判:

B=A・R(4)

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幸福指数的评估区间。

该评价模型可以直接用来对单个企业职工的幸福指数进行评估。该模型同样可以针对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对它们的企业职工的幸福指数进行评估。

三、基于L市某企业的案例分析

某科研企业为续存企业,现有员工2301人,通过员工幸福指数普查得到2256份有效问卷。经过评价体系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一级指标对幸福指数的影响程度大小的权重分配集,见式(5),以及各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影响程度,见表3。以某员工的问卷结果为例给出应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幸福指数模型的方法和步骤,该员工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3。

A=(03,03,03,01)(5)

根据表3,对一级指标“身心健康”而言,其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集为:

A1=(04,02,01,03)

而评判矩阵为

因此,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向量为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得新员工对“身心健康”的幸福指数为“高”。同样的,可得其他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向量分别为

然后可以得到幸福指数的评判向量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该员工的幸福指数为“中等”。

依此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幸福指数的评判,结果如下:

(1)该企业职工的幸福指数“很高”的比例为913%,“高”的比例占2611%,“中等”的比例占5075%,“较低”的比例占1028%,“低”的比例占373%。说明企业职工的幸福指数主要为“中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该企业职工对“个人状况”的满意程度为“很高”的比例占1064%,“高”的比例占6680%,“中等”的比例占1037%,“较低”的比例占842%,“很低”的比例占377%。说明该企业职工对“个人状况”的满意程度主要是“高”。该企业为职工提供丰厚的医疗保险以及附加医疗保险,这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建有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场地,为员工的健身和娱乐提供了场地,让员工在娱乐的同时增强了体魄。

(3)该企业职工对“家庭情况”的满意程度为“很高”的比例占1729%,“高”的比例占1636%,“中等”的比例占5577%,“较低”的比例占664%,“很低”的比例占394%。说明该企业职工对“家庭情况”的满意程度主要是“中等”。分析原因主要是,当前社会房子确实在家庭幸福中占有一个重要位置。随着房价的上涨,房子对于员工,尤其是新员工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单位为员工的购房提出了一系列的购房政策,但这些不能从根本上缓和员工的购房压力。

(4)该企业职工对“工作情况”的满意程度为“很高”的比例占1019%,“高”的比例占2358%,“中等”的比例占4000%,“较低”的比例占1994%,“很低”的比例占629%。说明该企业职工对“工作情况”的满意程度主要是“中等”,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该企业职工对“社会情况”的满意程度为“很高”的比例占3746%,“高”的比例占2992%,“中等”的比例占2026%,“较低”的比例占886%,“很低”的比例占350%。说明该企业职工对“社会情况”的满意程度主要是“很高”。

四、结论

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职工幸福指数评判模型,综合评判各个幸福指数指标得到企业职工的幸福指数。该模型对于合理评价企业职工的幸福程度,找出影响企业职工幸福的关键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企业职工幸福指数的策略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影响企业职工幸福指数的因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而每种因素又包含许多不同的情况。因此,要权衡如此纷杂的影响因素建立企业职工的幸福指数的统计指标体系是十分困难的,目前尚有许多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需要很好的解决。本文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职工幸福指数模型,旨在综合各个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给出企业职工的幸福指数。该模型对于城市居民或其他集体的幸福指数研究同样适用。

参考文献:

[1]张波,周恩毅.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7(1):154-157.

[2]张晓明,纪红艳.吉林省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调查研究――以长春市、吉林市和四平市为例[J]. 商业时代,2016(6):16-20.

[3]张龙,江芳.NC公司职工幸福指数调查与对策分析[J].新经济,2016(12):119.

[4]刘小娇.幸福指数体系的五个方面[J].中国统计,2016(4):16-18.

幸福二分之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幸福;原理;需求;感知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49-02

幸福是一个充满诱惑、充满神秘又非常现实的话题。人类史上的思想家,差不多都论述过幸福,可谓众说纷纭。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也差不多都有幸福的体会和认识,结论也是千差万别。作者通过综合分析多种幸福论述,发现其中蕴涵的共性可归纳为:“四个环节一条主线”,即需求、追寻、满足、感知四个环节,贯彻始终的一条思维主线是比较。

一、需求与幸福

“幸福”相关字与幸福。与“幸福”有关的汉字,有祥、康、和、庆、幸、喜、悦、好、乐、欢、吉、安、欣、宁、福、富、利等。分解这些字,共性的部分大体有代表财富的有“禾”、“土”、“田”、“羊”等,代表安全的有“宀”(意即房屋),“礻”(示傍,代表神灵保佑,根意是“屋顶”)等,代表家庭及人员的“女”(女人)、“子”(孩子)、“丁”(人口)、“人”等,代表心情感受的有“忄”(开心、舒心)、“乐”(音乐)、“口”(意即有食)、“广”(外界事物直观映象引起的感受程度,蕴涵满足的意思)、“大”等。从这些字根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幸福的相关因素,基本构成了人们理想中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使然,是生活的基本特征。

需求的层次与幸福。对幸福的追求,可以细分为多个层面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层次,第一类是生理需求,比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性、分泌等等;第二类是安全需求,比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家庭安全、道德保障、未来信心等;第三类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第四类是尊重的需求,比如自我尊重、成就被社会认可、相互尊重等;第五类是求知需求,比如对未知东西的好奇、对事实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等;第六类是审美的需求,比如和谐、精巧、游戏、音乐等;第七类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实现理想抱负,能力的充分展示,实现生命自觉等。每一种需求的满足,都会带来幸福感觉。需求的层次也反映出幸福的层次。我们常听到的“健康就是幸福”、“活着就是幸福”,对应的是第一层次的需求。在2011年3月两会前夕回答网友“何谓幸福”时说,“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这对应的主要是第二层次的需求。马克思说,真正的幸福人生,在于追求“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这对应的主要是第七层次的需求。

需求的程度与幸福。心理学研究表明,需求一旦被确定为追求的目标时,在精神上就会产生紧张,紧张会积淀成压力,当目标实现(或需求被满足)时,压力得以释放,释放的过程也是一种放松的过程,此时产生的精神体验即是轻松自由和幸福满足。另外还发现,需求的程度越强烈,追求的过程越曲折,感受的紧张和痛苦越深刻,需求满足时体验到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中国古代总结的人生四大幸福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每一件都是强烈的渴求加上艰难的求索,最后以一种近乎突然的形成得到满足。这种幸福感具有强烈的冲击力,终身难忘。强烈的幸福感连同求索的痛苦会联成一种自然参照物,成为潜意识里的比照对象。

二、感知与幸福

感知满足与幸福。需求环节过后,是追求和满足两个环节。关于追求的过程与满足的结果之间,我们时常感到有些迷惑。严格意义上来说,满足比过程离幸福感更近些。试想,一个人在沙漠里走,水喝完了,很渴,所以到处找水。他在寻找水的过程中,感受到的肯定是紧张和痛苦,而不是幸福。只有当他找到水时,他才会感觉到幸福。生活中,我们常说,“重在参与”、“重在过程”、“不以成败论英雄”等。其实这里隐藏着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结果”和“过程”的具体内涵发生了变化,这里的“过程”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过程”,而是变成了追求的“结果”。所以只要一进入这个“过程”,主体就能感知到“满足”。耶稣是这方面的典型,他把自己肉体上的痛苦当做救赎别人的一种方式,这样,本属于追求解脱的痛苦过程,却变成了精神的幸福之旅。当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痛苦达到极限,幸福也达极致。总之,不管把什么当做目标,只要主体感知到了满足,幸福感就会相伴而来。

幸福二分之一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幸福 幸福的维度 实践生活 沉思生活

[中国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1)05-0056-05

一、幸福是什么

定义幸福是件困难的事,亚里士多德指出,虽然人人都向往幸福,但对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把它说成不同的东西”。面对这种情况,亚氏首先列举流行的意见,找出其合理成分,批判其谬误,然后通过否定走向肯定,得出他自己的定义。亚氏对幸福的总体看法是:幸福是人追求的最高目的,是人合德性的实现活动①。但具体而言,亚氏的观点又存在分歧,即幸福是只包含沉思活动,还是同时包括合乎伦理德性的实践活动②?支持前一种观点的论据出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十卷中,“如果幸福在于合德性的活动,我们就可以说它合于最好的德性,即我们的最好部分的德性……而这种实现活动,如已经说过的,也就是沉思”。而后一种观点则能获得《尼各马可伦理学》其他部分和《优台谟伦理学》的支持。海外学界对这个问题有着大量争论,但尚无定论。笔者倾向于后者,即幸福既包含沉思活动,也包含合乎伦理德性的实践活动,但沉思活动的地位更高。这种理解有利于对亚氏的伦理思想的整体把握。因为如果幸福只包含沉思活动,那么亚氏对伦理德性的大量讨论便和幸福毫无关系。

二、亚氏对“幸福是合德性的实现活动”的论证

亚里士多德对其幸福定义的论证可分为目的性论证和功能性论证。

(一)目的性论证

亚氏认为,“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幸福是人欲求的目的。那么幸福这种目的有什么特性?我们如何将幸福同其他目的区分开呢?它和其他目的的关系如何?目的性论证就是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它要求幸福具有完满性和自足性这两个特点。

完满性取决于欲求对象是否因自身而被欲求。亚里士多德将欲求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只因他物而被欲求,只能作为欲求他物的手段,本身不能作为目的,比如说财富。第二类既可因自身而被欲求,也可因他物而被欲求。它们可以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荣誉、快乐、努斯和各种德性就属于这类事物。我们可以因其自身而欲求它们,也可因幸福之故欲求它们。第三类只因自身被欲求,它是终极目的,不能作为欲求其他目的的手段。第三类欲求对象是最高的善,也就是幸福。在亚氏看来,作为终极目的的事物最完满,既可作目的又可作手段的事物次之,只能作手段的事物最不完满。由此可见,幸福是最具完满性的目的。它不可与其他目的并列,是最值得欲求的。

相对于完满性,自足性更为复杂。亚氏给出了自足性的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出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一卷,其意为“一事物自身便使得生活具有可欲性,并且无所缺乏”,也就是说,拥有自足性的事物在使生活具有可欲性的同时,也使生活无所缺乏。人一旦拥有了幸福就不再需要别的东西。第二种含义出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十卷,“沉思中有最多的我们所说的自足。智慧的人当然也像公正的人以及其他人一样依赖必需品而生活。但是在充分得到这些后,公正的人还需要其他某个人接受或帮助他做出公正的行为,节制的人、勇敢的人和其他的人也是同样。而智慧的人靠自己就能沉思”。这里的自足性是指,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人们对外在的善的依赖程度。由于沉思的生活更少地依赖于财富等外在的善,自足性更高,所以它的地位由于合乎伦理德性的实践活动,是最高的幸福。

目的性论证的作用是检测性的,亚里士多德用它将享乐的生活,追求外在的善的生活排除在幸福之外。因为这些生活要么不自足,要么不能成为最终目的。但这种论证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就完满性而言,怎样的目的才是最完满的?其答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事人所处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具有相对性。就亚氏而言,卓越地运用和发挥理性,特别是沉思,最具完满性。但其他文化传统中的情况未必如此。比如在基督教中,沉思活动并不完满,它只是将人引向上帝的途径,而非人的最终目的。在功利主义者看来,最大多数人的福利才是最终目的,理性活动只是实现福利的手段。

就自足性的第一种含义来看,它会使人高估幸福对于生命的意义。自身的幸福并不是唯一使生活值得欲求的事情。他人的幸福、人类的福祉、个人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可以成为生活的目的。个人幸福不是生活意义的唯一源泉。

就自足性的第二种含义来看,它会引起两类问题。第一,自足性受制于环境和传统。在亚氏看来,沉思活动、理论研究不需要大量外在的善。然而在当代,理论研究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和广泛的合作,其自足性并不强。仅凭自己的力量和资源,人们很难完成重大的研究项目。第二,要求幸福具有自足性会付出很高的代价。追求自足性表达了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即认为幸福应尽可能地由自己控制,外界因素不会轻易夺走人的幸福。然而,人对外在世界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完全为人所支配的东西非常少。亚氏本来强调幸福是内在德性和外在行为的结合,强调幸福是一种积极的实践,但自足性却为幸福退回到内心世界和感觉世界埋下了一颗种子。当人对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下降时,伊壁鸠鲁的快乐和斯多亚的德性就更具自足性,更不易受外界的影响。这一点令人想到康德,在康德那里,人虽然不能控制幸福,但可以控制道德。外在世界可以影响人的幸福,但夺不走人的道德。道德是完全自主的。人的尊严并不体现在获取幸福上,而是体现在坚守道德上。当两位哲学家发现理性的生活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冲击时,亚里士多德选择了沉思,康德则选择了道德。

(二)功能性论证

功能性论证希望论证的结论是:人类有属于自身的功能,即合德性的实现活动,以及人的善就在于出色地完成这类活动。亚里士多德的论证分为两步。第一步用类比的方法来证明存在专属于人的功能。亚氏认为既然眼睛、手、足和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自己属于自己的实现活动,木匠、鞋匠也有自己的实现活动,那么人也应当有自己特有的实现活动。第二步是通过与植物和动物的活动进行对比来确定人的功能是什么。亚氏认为生命活动为植物所有,感觉活动为动物所有,所以这两者都不是人所特有的,只有植物和动物都不具有的理性活动才是人特有的功能。人的善就在于实现理性。

理性①的运用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理性在实践活动中规范和引导情感与欲望。人用努斯来把握实践三段论的小前提,用明智来把握情感与欲望的中道,找到达到目的的方法。第二类是理性自身的运用,也就是沉思。人运用智慧来把握最高

等的题材的、居首位的科学。第三类是理性在制作和生产中的运用。三者中,沉思活动把握不变事物中的真,其地位最高。实践活动把握可变事物中的真,地位次之。制作活动虽然也把握可变事物中的真,但制作出来的产品是为其他活动服务的,不具有完满性,无法通过目的性论证,因此被亚氏认为幸福不包含制作。

幸福不仅是完成实现活动,而且是卓越地完成这些活动。德性就是使人卓越地,持久地完成这些活动的品质。它分为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伦理德性和情感欲望相关,它的作用在于使人恰当地处理情感和欲望,使其服从明智的命令。理智德性使人能进行快速和正确的思考,使人的理性自身处于优良状态。另外,快乐还伴随着有德之人的实现活动。如果不因实现活动感到快乐,那人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有德者。

功能性论证的作用是建构性的,亚氏用它确立起幸福定义的内容。但功能性论证又十分脆弱,因为它建立在类比和对比论证的基础上。首先,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各自的功能,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有特定的功能,并不能表明人类就有属于其类的功能。其次,人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将人和其他生物区分开,这一点在今日看来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人特有的功能,这对当代人而言也欠缺说服力。

当我们将目的性论证和功能性论证结合起来的时候,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明确地论证合德性的实现活动本身就是最高的目的。它难以和目的性论证结合。“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就是终极目的”这一判断被亚氏当作自明的结论来使用。这是功能性论证的最大的软肋,也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第二,目的论论证将可以通过功能性论证的制作活动排除在幸福之外。这表明亚氏并非一味地追求理性,他不是一个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者。另外,如果艺术品的创作也属于制作,那么艺术活动也被亚氏排除在幸福之外。

三、亚氏幸福观中的三重维度

上文梳理和反思了亚氏对其幸福观的论证,笔者将进一步分析其论证中存在的三重维度。

第一重维度是立足于个性的个体维度。目的性论证立足于最高目的的自足性和完满性。然而怎样的目的具有自足性和完善性?怎样的目的才能使人的欲求获得最终的满足?这是非常个人化的问题。不同的人、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处境中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为了追求完满的和自足的目的,为了使欲求获得最终的满足,人必须经历不断的选择和放弃,这使得欲求性论证具有个人主义,乃至存在主义色彩。

第二重维度是立足于社会性的社群维度。我们知道,在亚氏看来,合乎伦理德性的实践活动发生在共同体之中,发生在公共领域中,它与城邦的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城邦为个人提供了德目,提供了追寻幸福所需要的外在条件,是人实践活动的意义背景,为人的伦理生活绘制了蓝图。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在城邦的共同生活中展现出卓越品质的人,是一个很好地完成了一个公民职责的人。勇敢、友爱、正义等德性只有在城邦生活中,只有在人的交往中才能展现出来,才能获得其意义。然而,不同的社群所倡导的德目和生活方式是不同的,这会导致不同社群中的人所追寻的幸福也不同。另外,不理想的社群还会造成人的畸形发展,妨碍幸福的实现。比如一些社群只强调享乐、消费等非理性活动等。更甚者,如果人生活在一个不义的社群中,参与社群活动越多,犯下的罪恶可能就越大,离幸福可能就越远。

第三重维度是立足于人类共性的本质维度。功能性论证着眼于人的理性本质来构建幸福的概念。幸福就在于很好地实现人的理性本质,使人“是人所是”。另外,本质维度还体现出超越的色彩,即对人非理性部分的超越,尽量地使生活与理性相契合。追求沉思能使人超越共同体和时代的局限,建立起适用于全人类的幸福观。虽然现代人对什么是人的本质莫衷一是,亚氏的理性本质论也有些过时,但本质论的视角为亚氏的幸福观提供了一个超出个人经验与社会性的维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在对幸福定义的论证中,亚里士多德重点使用了功能性论证,着力从人的本质的维度来论证其幸福观,凸显了理性对于人类幸福的决定性作用。亚氏虽对社群维度有所涉及,但其不是根本,而个体维度只是隐含在目的性论证中,没有得到发展。这三重维度间的张力一方面给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造成了一些困难,另一方面也为后世的幸福理论提供了宝贵资源。

四、实践生活与沉思生活的关系

幸福在于合德性的实践生活和沉思生活,然而这两者真的只有高下之分么?两种生活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和矛盾?实践生活是否也展现出非理性方面的魅力?下面将就这几个问题分析两种生活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实践生活和沉思生活并不像亚氏所论证的那样,只有高下之别,而无内在的冲突,人们不是在两种不矛盾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更好的。第一,实践活动会成为人进行沉思活动的负担。醉心沉思的人不得不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参与政治活动,应对伦理事件。这恰如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王,他虽然不热衷于政治,不想成为哲学王,但对城邦的责任迫使他成为一名统治者,担任公职。第二,实践生活可能会限制人的理性活动。实践生活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各种规范,它们对人们进行理性活动的手段有所限制。比如,人不应该为了科学目的进行高风险的实验。第三,实践活动甚至会禁止某些理性活动。这种情况常在沉思活动威胁到统治者或城邦利益时发生。统治者因害怕理性思考的结果威胁到现有的政治秩序和他们的利益,有可能禁止某些理性活动。苏格拉底之死就是很好的例子。更有甚者,统治者可能根本就不希望人们进行思考,他们或者提倡一些抑制理性和思想的德目,如服从、恭顺等,或者倾向于消灭一切思想,使共同体的成员处于一种不思考的状态,变成容易被其驱使的“愚民”。纳粹统治下的德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实践生活和沉思生活并不能无矛盾地结合起来。理想的城邦是它们结合,并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的必备条件。亚氏心中的城邦不仅是一座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维持日常生活的集体,更是为促进人的德性和幸福而存在的集体。“城邦不仅为生活而存在,实在应该为了优良的生活而存在”,“真正无愧为一‘城邦’者,必须以促进善德为目的”。亚氏的理想城邦提供有利于理性发展的德目,鼓励理性的生活。只有在这种城邦中,实践生活和沉思生活才能良好地结合。构建这种城邦也就成为了亚氏政治学的终极目的。

既然沉思是人最高的幸福,那么当实践生活和沉思生活发生冲突时,人是否应放弃实践生活呢?亚氏没有得出这样极端的结论。最好的例子就是亚氏对勇敢的态度。他说:在德性上愈完善,他所得到的幸福愈充足,死给他的痛苦就愈大。因为,他的生命最值得过,而他又全然知晓地失去这最大的善,这对他必定是痛苦的。但是他的勇敢并不固这痛苦而折损,而且也许还因此而更加勇敢。因为他所选择的,是在战斗中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做得高尚[高贵]。

如果理性的生活才是幸福的,而幸福又是每个

人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生命,因为生命是人实现理性的条件。但亚氏的选择并非如此,他可以感受到生命、意志、情感和信念所具有的价值。人们宁可牺牲生命,放弃过理性生活的机会――特别是过沉思生活的机会――也不能放弃勇敢。另外,正如纳斯鲍姆在《善的脆弱性》中所言:“我们发现什么东西具有价值,本质上取决于我们需要什么,以及我们是如何受到限制的。离开了这样一个情景,我们就无法理解人类价值的善与美”,“一个不受限制的存在者的视野,并不是一定就是一个无限制的视野,因为在这个视野中看不到很多价值”。由于人是有限的感性存在者,受困于外物的缺乏,人才有了获得伦理德性的可能。纯粹的理性存在者,也就是亚氏所说的神,不可能拥有伦理德性,也不可能理解伦理德性的价值,他们有着视野上的局限。神只能沉思,而人则能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

五、谁之幸福?何种幸福?

前文着重从亚氏的体系内部对其理论进行了反思,下面将从其体系外部进行反思,进一步揭示其幸福理论的要点和视阈。外部反思围绕着“谁之幸福?何种幸福?”这两个问题展开。

(一)谁之幸福?

第一,亚氏的功能性论证告诉我们人类的幸福是什么。但亚氏没有将这个结论用在所有人身上。他所谈的幸福主要属于理想城邦中的男性公民。那些缺乏理性或者没有公民地位的人没有获得幸福的条件。奴隶、外邦人等都不可能获得幸福。他甚至认为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连作为人的资格都没有。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对性别、身份的偏见,亚氏没有将其理论用于所有人身上,但这些局限并不表明其幸福理论本身不适用于所有人。

第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主要针对的是非生产者。因为有奴隶从事生产活动,城邦中的公民才有充足的资源和大量的闲暇来进行实践活动和沉思活动。他们的幸福建立在奴隶的不幸之上,建立在奴隶的强迫劳动之上,建立在他人的异化之上。如果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来审视今日的社会,普通公民获得幸福的机会将比较小,因为我们要在生产性活动中投入大量时间,用来投身实践活动和沉思活动的资源也比较少。只有在经济上的压力缓解后,普通公民才能更多地投身于亚氏所倡导的幸福生活中。社会中的少数精英阶层更有机会获得亚氏所说的幸福,这使亚氏的幸福观带有精英主义的色彩。

第三,亚里士多德基于人类的理性本质来讨论幸福。他的幸福观建立在抽象的“类”和“本质”的观念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经验性的“自我”观念上。亚氏的着眼点是人类,而不是个人。其特征是重共性而轻个性。当代是一个注重个性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定义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幸福的内容更多地依赖于经验性的自我观念,使个人在什么是幸福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当然,这并不表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就失去了意义。他的幸福观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断地思考,人作为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应该追求怎样的幸福。

(二)何种幸福?

第一,亚氏的幸福不是一种感觉状态和心灵状态,而是提倡积极行动,有所作为。幸福不是追求快乐,回避痛苦,或者专注于内心的精神生活,乃至在宗教生活中追求灵魂的安顿和来世的幸福,而是要在实践和沉思的生活中实现人的本质,将人的潜力发挥出来,实现出来。幸福就是要追求卓越,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幸福不仅要过得去,而且要过得好,过得兴旺。亚里士多德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走向了“实现你自己”。这使得亚氏的幸福观同只重视内在状态的快乐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幸福观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亚氏的幸福观无疑更积极、更有活力。

第二,幸福就是要过理性的生活。幸福的人一方面要在“知”的层面上发挥理性,进行纯粹的理性思辨活动,探究世界的真相和真理,另一方面要在“行”的领域中以理性规范情感和欲望,以理化情,容情于理。但亚氏在突出理性对于幸福的决定性作用时,却忽视了情感、生命力、意志力等非理性因素对幸福的贡献。他将审美活动、情感活动、消遣游戏以及生产活动都排除在幸福之外。这无疑是其理论的一大盲点。

第三,亚氏的幸福观建立在其对人性的理解上,强调了自然与人为的结合。他一方面认为德性不是出于自然的,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培养才能获得,强调后天教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德性的形成并不反乎自然。自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接受德性的潜能。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求知亦是人的本性,因此成为一个好的实践者或沉思者都是对人性和自然的发展。

第四,亚氏的幸福是人一生的幸福,而不是某时某刻、一时一刻的幸福。他的幸福观立足于生命的整体历程,是一种可以持续的生活方式。这使得亚氏的幸福论同那些快乐主义者区分开来。因为快乐主义者的着眼点是感觉,而感觉总是将人引向当下,将人生视为获取快乐的各种片段的组合,而缺乏一种对人生总体性的把握和筹划。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

[2]Anthony Kenny.Aristotle on the PerJect Lif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93.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78-280.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40.

幸福二分之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幸福;心理效应;现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07-03

一、对幸福的理解和释义

1.幸福的涵义

幸福的涵义极其丰富。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均从各自学科研究领域的角度对幸福予以解释和定义,可谓五花八门。我们认为:幸福是人们经过社会比较之后,对生活水平和生息环境等外界事物的体验、理解和感知,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主观心理的一种反映。幸福是客观外部事物与主观内部心理进行“刺激―反应”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效应现象。

2.“幸福曲线”

幸福的心理效应现象实际上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心理表征,可描述成一条“幸福曲线”(见下图)。“幸福曲线”是幸福在统计意义上的表达,曲线上每一点都是幸福指数,每个个体都处于曲线的某一点上,位置不同,幸福指数就不同。从幸福曲线看,当个置接近坐标的原点O时,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几乎没幸福感可言;在达到L点之前,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幸福效应就增大,幸福指数就快速提高;当个体处于L点之后,生活达到富裕水平,经济收入的增加对幸福的刺激效应较小,幸福指数上升缓慢;当个体处于曲线峰顶G点时,幸福指数达到最高峰,随后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呈递减态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此同时,幸福感会因财富、安全或个体自身等多元诱因,开始出现幸福“分化效应”趋向。

“幸福曲线”揭示了幸福的一般规律。由于各个国家的客观条件不同,各国人民的幸福感就不同;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素质不同,幸福感也不相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莱恩认为:“当人们连衣食住行这样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会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收入每提高一点,个体就会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递增的效应就开始呈递减态势,并且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二、幸福心理效应现象

既然幸福是客观外部事物与主观内部心理进行“刺激―反应”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就必然会引起心理效应的现象。

1.幸福“需要效应”

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是幸福的客观基础,是幸福感的基本需求条件。基本需要本身不是幸福,幸福是人对它的一种主观体验、理解和感受。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个体对基本需要的心理反应过程,就是幸福“需求效应”。人对基本需要满意度越高,幸福感就大,反之就小。幸福“需求效应”处于幸福曲线临界点L之前,其特点是:它所依赖、参照的条件主要是以“经济指标”为主体,很少考虑其他需要指标,且处于幸福曲线的上升期。因此有几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影响幸福的“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的临界点是多少?第二,在“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得以实现、生活富裕之后,影响幸福感的主体又是什么?第三,影响人的幸福体验和感受的主观因素是什么?

有研究认为,目前世界应以“人均GDP3000美元”作为幸福的“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基本需要的界限:在人均在3000美元之前,经济越发展,国民幸福感越强;过了人均3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对人们的幸福影响效应不强,即GDP的作用不大。为此,人均GDP过了3000美元的一些西方国家政府,用GDP和GNH(国民幸福总值)的“双重导向”去体现国民幸福心理的“需要效应”,在人的自尊自由、社会福利程度、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公平现象和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采取措施,从非“基本需求经济值”方面促进国民的幸福。

2.幸福“对比效应”

个体的幸福感是经过社会对比之后产生的,是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对比心理过程称为幸福“对比效应”。人们对生活的对比方式,有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也有与周围人群的横向比较;有与生活水平高的人群作比较,也有与生活水平低的人群作比较。影响比较方式的因素有个体的价值取向、期望值和心态品质等。对比方式不同,心理效应结果不同。例如,一个世代都在偏僻山区生活的青年,有妻子孩子小家庭,与周围邻居相比,生活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甚感幸福;他后来到大都市打工之后,刚开始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幸福感倍增(纵比),但一段时间后,参照系发生变化,一旦与城市里的富人相比较(横比),受不同工作强度、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生活待遇和不同社会阶层等因素的影响,就觉得劳苦、贫富差距和不公平,幸福感骤减。这就是“对比效应”的结果。

如何看待幸福,如何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郑希付教授在回答凤凰网记者采访时说:“要接受自己所拥有的,对工作、对生活的现状不要抱怨,抱怨不解决问题,接受现状并努力让自己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心理学的社会比较模型说明,不幸的人总是向上比,而幸福的人总是向下比。”如何看待幸福?要做到“四不要”:不要抱怨生活现状,不要抱怨不幸,不要向上比,不要自寻不幸。要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古人所云的“知足常乐”就是这个道理。

3.幸福“边际效应”

当人的生存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影响人的幸福客观基础的就不是单纯以经济收入为指标主体了,这个主体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指外界事物本身发生变化,而是指人对经济收入的幸福感受发生变化。当幸福的基本需要以单纯经济收入为主体的刺激作用逐渐失效,而新的外界刺激主体尚未确立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就称为幸福“边际效应”。幸福“边际效应”处于幸福曲线临界点L上,其特点是:第一,原有的经济指标对幸福刺激作用减弱,出现幸福指数上升缓慢现象;第二,人们对幸福的外界刺激物(参照物)进行重新选择,处于经济收入刺激和新刺激的边际,幸福感出现无所适从的边际心理效应。

幸福“边际效应”一方面影响人们的幸福对比方式,从而影响“对比效应”;另一方面影响人们重新选择幸福的外界参照物,从而影响“生存基本需要满足”之后的幸福状态,甚至可以影响很长时间。

4.幸福“高原效应”

当人们生活富裕,并处于幸福曲线顶峰G点时,会出现对经济收入的幸福体验极不敏感的现象,称作幸福“高原效应”。幸福“高原效应”的特点是:第一,出现“高原效应”的人,心理处于盲点期或出现茫然心态。第二,幸福感呈递减态势,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大,金钱财富不是幸福的惟一刺激物,甚至是不幸的诱因。第三,幸福的客观指标主体不单是经济收入,而是呈“多元型”――即出现多元诱因。有些富人不幸福,是因他们处于“高原效应”期,且又暂未寻找到幸福生活的新诱因所出现的心理现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在生存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等其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最大幸福,它是对具有正常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而言的。倘若个体的心态不正常,“高原效应”之后,寻求不良刺激物,就不是马斯洛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因此,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不只是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它在“高原效应”心理机制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5.幸福“分化效应”

幸福“分化效应”与幸福“高原效应”紧密联系,是幸福“高原效应”的结果。由于“高原效应”呈“多元型”的客观指标,因而会导致幸福“分化效应”。分化结果可能出现多种心理现象:一种是“自我实现”,追寻幸福生活新的积极方式――如追求事业成功、社会服务、社会公益、社会义工,或者是运动、书法、旅游等活动;另一种是“自我刺激”,寻求刺激幸福感的替代物――如追求名誉、地位、享受,甚至是贪污腐化、美色、刺激等;再一种是“自我陶醉”,寻求幸福的惰性诱因――如期望安逸、贪图享乐、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缺失工作生活的目标动力,甚至出现“富二代现象”、“啃老族现象”和“富太现象”。

影响幸福“分化效应”主观因素包括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心理品质。尤其是心理品质,它是幸福“分化效应”的基础:积极心理品质可导致良好的心理效应,而消极心理品质可诱导不良的心理效应。因此,加强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有助于人对幸福感的认知和形成良好的幸福感。

6.幸福“潮涨效应”

经济学研究认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是日益增长的”。也就是说,人们基本需要是不断提高的,即L点是动态的,随着社会进步而上升。人们的基本需要提高所产生的幸福感变化是一种心理效应现象,称作幸福“潮涨效应”。例如,当你没有自行车而步行时,见到别人有自行车,觉得如果自己有自行车会很幸福;当你有了自行车时又觉得别人有摩托车,如果自己也有摩托车该多幸福;而当你有了摩托车时又会觉得别人有汽车真幸福,如果自己有汽车定然更幸福;当你有了汽车,看到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有汽车,幸福感持续不久也就降下来。又如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基本标准普遍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现在则是“洋楼加汽车、美酒加咖啡”。

幸福“潮涨效应”反映出“四个不断变化”:人们对基本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比较参照体不断提高,社会“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同样也在不断变化。反过来说,随着社会生活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对基本需要不断提出新的高要求,这就出现幸福“潮涨效应”。

综上所述,影响幸福的因素不只是人的基本需要,还有其他诱因,而最主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因素。了解幸福的“心理效应”,有助于人的幸福感的建构,也有助于对人的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郑雪等.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6.

[2] 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 刘鸣.教育的最大目标应是孩子的终生幸福[N].南方日报,2011.6.5.

[4]张卫等.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5).

相关期刊更多

幸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出版社;武汉市妇女联合会

祝你幸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妇女联合会

国际皮肤性病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