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伯牙鼓琴的意思

伯牙鼓琴的意思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第1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

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它所折射的含蓄深沉、道法自然的奇伟风骨,直达“大音希声”“大璞不雕”“大美无言”的境界,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千古绝唱在情感和事理上的所有期待。且先来看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

在古书《列子・汤问》中,这个故事被这样描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到了《吕氏春秋・本味》中,这个故事又被这样描述: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及至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洋洋数千言,将这个故事讲述得愈发清晰饱满,并且补充了许多推想的细节。

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许许多多关于友谊的典故。比如管仲与鲍叔牙的“管鲍之交”,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的“生死之交”,羊角哀与左伯桃的“舍命之交”等等。然而相较其他友谊知己而言,我以为俞伯牙和钟子期更得“知音”之精髓,他们的传奇故事也更具傲人的风骨。具体想来,原因有二。

其一,伯牙与子期的相交,依赖的不是耳鬓厮磨,甚或全然忘我的付出,而是风雅的音乐,他们的相交是琴声、心声的理解和悦纳,更为玄妙的是只在一夕之间,琴音流转之中,恬淡得不着一言。其壮烈不及羊角哀与左伯桃的舍生忘死,其曲折不及管鲍的峰回路转,不过在意境和美感上却是无出其右。尤其是“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寥寥数言,将知音友谊的内涵注解得淋漓尽致。故事中没有伯牙和子期相知相属时的只言片语,也没有生离死别的哀绝人寰。然而也正是如此,不免使人想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不遑多让、顺理成章、自然恬淡。诗人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在这里,伯牙子期该是经过前世多少次的回眸了呢?

其二,与其他人的相交不同,伯牙子期的相交维系于一张古琴,可谓“自琴而始,破琴而终”。古琴亦称瑶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到现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古琴发声轻弱,这就使它脱离于觥筹交错、言语喧哗的场合,如此也就脱离于世俗的谄媚营苟,而自见其清朗高格。它还赢得了诸多硕儒隐士的钟爱,因为正可抒发“众人皆醉我独醒”“香远益清”“孤傲清雅”的情味。再来看琴的创制者传说:“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等,虽未可信,但其格调和风骨可见一斑。另外,古琴文化遗存之丰硕也堪称中国乐器之最。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孔子遭厄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弟子馁病,孔子弦歌”(《孔子家语》),比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雎》),比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再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要林黛玉演奏一曲。林黛玉讲道:“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诸如此类,无不向我们昭示着古琴的超凡脱俗。它在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是与名士隐者的高贵气节相依相偎的,正所谓“士,无故不彻琴瑟”,它已成为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和完美人格的象征。

且让我们走进文本――

相比《列子・汤问》《吕氏春秋・本味》的故事原文,教材呈现的“伯牙绝弦”语言更加集中。到“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戛然而止,既不像《列子・汤问》中来个举例说明――泰山之阴援琴而鼓,也不像《吕氏春秋・本味》来个“小题大做”,引申到礼贤尽忠,拖泥带水,纠缠往复。题目《伯牙绝弦》或许是编者所加,其中“绝”是断绝的意思。

从整个文章的篇章布局来看,可与《高山流水》的曲式相应,“起、承、转、合”,一波三折。一句为起,二、三、四句顺承而下,五句急转而后合,简约凝练至极,如此也使得文本更加抑扬顿挫,生气勃勃,充满张力。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文本语言形式与文本意象、情感跌宕是相契相应、完美对接的,这可能也是这个文本语言上的最大秘妙。一句平静叙述,意谓交代伯牙子期人物出场。二三句开始出现“峨峨”“洋洋”形成波澜,“善哉、善哉”持续推动情绪走高,而且这两句句式完全相同,只在“志在流水”前省略“伯牙鼓琴”一句,当是避免重复,然而一读就能呼之欲出。四句统而括之,以“必得之”落尾,“之”为虚词,又加上是平声,自然形成余音缭绕不绝于耳之感。如此一来,这四句,伯牙子期已成一应一答、一唱一和之势;再加上语言的起伏有致,正好体现伯牙子期由相遇到相知到成为知音,情绪自然是一个由平静走向兴起走向激越最后转为平静喜悦的过程。语言如此的整齐对应,仿佛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伯牙和子期也是一个鼓一个听,一个倾诉一个回应,两人不觉欣喜若狂,继而起舞旋走,击掌欢笑,当时之辉煌灿烂可见一斑,最后又按捺情绪,不免惺惺相惜,促膝长谈,恢复平静的过程。而到第五句,急转后合,句式开始出现长短错乱形式,三字、八字、五字,没有规律,没有对应,如此也正好凸显出伯牙当时之心境。没有回应,不再对称,于是只有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方能宣泄当时那无边的痛苦和无限的失望。可以说,语言形式在直观上恰当地表现了语言内容。

另一个值得我们欣喜的语言秘妙在语音上。如果用心诵读此篇,日久,便能感受到其每句语音正好契合以声传情、因声求气之愿景。比如第一句中的尾字“琴”“听”均为平声,诵读起来亦是平静推进,余韵绵绵;第二句有“峨峨兮若泰山”,“峨峨”为上声,“泰”为入声,“山”为平声,诵读起来声调高扬、语音响亮、余音不绝;第三句有“洋洋兮若江河”,“洋洋”为上声,“江”为平声,“河”为上声,自然也声调高昂、清晰响亮,在“河”字后短促干净、戛然而止,铮铮有声,而两句中均有“善哉”,“哉”为平声,尾音要拖长;第四句“必得之”的“之”为平声,亦是余音缭绕。及至“子期死”,“死”为去声,有哀远道之效,自然婉转。“谓”世再无知音”中“谓”“世”“再”均为入声,短促低沉,“无”为上声,“知”“音”均为平声,若有余韵,“破”“琴”“绝”“弦”为入声和上声,均要短促猛烈低沉,“终”“身”为平声,要延长,“不复鼓”的“鼓”为去声,自当哀怨婉转。

如此诵读全文,你会发现,这样的语音正恰如其分地表现内容和情感的跌宕起伏,读之既久,会有曲韵弥漫,而且让人恍惚,甚至产生先有声韵,再填文字,天衣无缝完美结合的错觉。具体到每一文句,有如下思考和解读:

一、“起”。“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把故事的基本信息直截了当地说了个明白。我以为这正是叙述者的高明之处,也正是文言文的精妙之处――语言集中简省,点到为止。故事要呈现的是“知音”,所谓知音,就已经脱开了世俗的身份、居所、学识、年龄等的所有羁绊,若是还在意这些,那么怕是断难成知音!他们能成为知音,源于古琴,一善鼓,一善听,成为知音的条件足矣,不必赘言其他。如此,也更显得两人情感的真挚澄澈,清亮如水。这里的两个“善”字,都是善于、擅长的意思。擅长到什么程度?关于伯牙学琴,《二香琴谱》《悟雪山房琴谱》《太平御览》《通志》等均有记载,亦是传奇,讲述伯牙随成连先生在东海蓬莱,遂妙绝天下。由此可见,伯牙的琴艺,已经达到以声言物、以声叙情的境界,使无形的琴声变得有形有质,可以触摸,这可以说是琴艺中的最高境界了。而子期呢,善于倾听,善于与琴艺高绝的伯牙在琴声中获得交流与共鸣。这自然得有与伯牙相当的艺术修养和造诣。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们必定有着相近的境遇和情怀。他们在年龄阅历(伯牙大子期一岁)、人生经历、理想抱负、愿望追求等方面一定有着许多的重合,他们的情感和思维也一定存在着某种相似,才有可能产生接下来这样精妙绝伦的融通。

二、“承”。接下来的三句话是对上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延续承接,进行一种诗意的具象化的描述。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前两句是具体描述,第三句是统而括之。其中的“志”特别值得注意,它是一种内心的志向、情怀、抱负和感念。伯牙将这样的感念通过高超的琴艺倾诉出来,却并不是弹奏了一曲叫作《高山》、一曲叫作《流水》的曲子。试想如果曲子早已成型,而钟子期能听出来,最多只能算是有些古琴素养,却当不得“知音”。妙就妙在伯牙是即兴所致、直抒胸臆,而钟子期却能心领神会、一语中的,这就使得“善鼓琴、善听”充满玄妙神奇的色彩了。这里“善哉”的“善”与前文意思不同,当是“好”“妙”“了不得”之类的意思,是子期在聆听伯牙琴声之后情不自禁的赞赏。两人间这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在这两个“善哉”中已经开始闪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两句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泰山是至高至伟的象征,雄于天下,是历朝历代皇帝们的祭天之所。孟子有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其雄峻天象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而“江河”自也不是一般的江河,而是专指长江、黄河,这在古代文学中早有定论。以这两个带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进行代表性的描述,至少有这样一些好处:其一是表现伯牙与子期的艺术水准。伯牙琴艺之高超直可表达峨峨泰山、洋洋江河,其琴艺境界自然已臻化境。你想啊,泰山、黄河、长江作为象征性符号,已经代表了山、水的极致。故事中,只描述了这一山一水,看似单薄,实则丰厚至极。有了这一山一水,可以说也就涵盖了千山万水,涵盖了世间所有,如此极致的山水都能表现,何况其他呢?与之相应的是,伯牙有所志,而子期能一一描绘,将缥缈抽象的琴音化为有形有质的山水足见其听力的高超,尤其还能以“峨峨兮、洋洋兮”描述之,准确之外还有程度、境界的高超感知,这就不得不令人信服他的“善听”了。其二,这一山一水作为山水之极品,也成为伯牙和子期人格心灵的写照,这里既有他们作为高士、隐者对于山水的热爱,也有他们高傲、孤冷、胸怀天下的情趣的阐发,更弥漫着一种道家禅门的自然情怀,那种把适意自得作为人生追求的超脱。其三,这一山一水其实也在影射着伯牙子期相交的纯粹高格、至尊至圣,如泰山般万古长青,如江河般绵延不绝。

紧接着的“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句可以说是前两句充分蓄势后的喷薄而出。这里的“念”与上句的“志”一样,都是心里想要表达的形象,或者是内心一缕情绪的流泻,或者是一晃而逝的灵感迸发,而钟子期必能知道并且真真切切地描述出来。在《列子・汤问》篇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你看,“每奏而辄穷其趣”,每奏一曲,子期立即就悟透伯牙曲中的旨趣,以至于到后来,伯牙舍琴而叹“吾于何逃声哉?”,意思是说,我如何能够隐匿自己的心声呢?这显然已经到了心灵相通的境界了。我们文化记忆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说的应该就是这样一种融通。

所以,行文到“钟子期必得之”这句,其实“知音”二字已经不言而喻了。我们可以想象,伯牙微笑不语,尽情弹奏,子期静心聆听,一语道破琴音所念,两人相视一笑,心下感叹:原来是你!原来你在这里!乾坤朗朗,笑语晏晏,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所得,必伯牙所念之。这种灵魂与灵魂之间的认同,精神与精神之间的相遇是何等辉煌灿烂!这时候,任何的盟誓都是多余的,任何的物欲都是苍白的,天地间只剩得琴声、笑声和两颗心同频共振的声响,这种时候,就恨不得把自己掰开了揉碎了,就此交融定格于人世之间。从此,两个生命都绽放出特别的光亮,因为彼此的内在都被照彻得豁亮豁亮的。这正是:“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三、“转而后合”。正当我们沉浸在伯牙子期知音互赏、心满意足的记忆中时,突然,文本以冰冷的字句进行突转――“子期死”。不遑多言,子期已死!没有任何的辗转,没有任何的曲折,就这样直截了当――子期死了。从正常的事理上说,这之间有大量留白,分别后如何相互思念,如何又会得病,等等。但从情理上和创作上看,这样写,自然使得语言更加集中,更加具有张力,紧紧聚焦在“知音”这一表达意图上。

伯牙兴冲冲赴相会之期,临了却面对如此境况,我们分明可以感知到伯牙神情一震,不觉悲从中来,饮泣不止的情状;也可以想象伯牙来到子期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将对子期的所有怀念、激赏、怅惘瞬间贯注于琴声琴韵之中,最后,茫茫然卓立于天地之间,想到自此又心无所寄,顿感天地黯然失色,孤独凄清。那种神情不免使人想到五柳先生的《饮酒》中的句子:“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至此,伯牙的世界又回归到没有遇见子期之前的寂寞与灰暗,甚至更加寂寞与灰暗,因为没有被照彻之前并不知道内心还有如此豁亮、奇伟的境界。如今,那种被无限认同、无限悦纳的高峰体验瞬间流逝,所带来的自然是更加沉重更加巨大的悲痛。这正是“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处觅知音”啊!

正是在这种无可排遣的孤独痛苦之后,文本转而后合“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如果没有对上述两人相知相属、知音互赏的体会,断然不能理解伯牙的行为。也有人可能会想:伯牙为何如此轻断世间再无知音?我以为这是没有体验到两个人心灵相契的程度。原本能听得懂伯牙琴声的就寥寥无几,而能听得懂伯牙心声的至今只子期一人,对于两人之间友谊的珍重与坚守,对于知音的不离不弃、至死不渝,使得伯牙根本就不会有去寻找另一个人来代替子期的想法。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其实是因为心目中最最懂他的子期已经不在了,他怀念的是子期,是在琴声上懂他又能在心灵上契合他的唯一的人,他在伯牙心中已经无他人可替代了,而并不是说找个能听得懂他琴声的人就可以。到这里,知音就成为了心灵相契、至死不渝的友谊的代名词。既然子期死,那么“我”如何表达自己的坚守与怀念呢?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要知道伯牙对琴那是何等的痴迷,琴于伯牙来说,是显示身份、表达志向和愿望的唯一载体。而如今,世乏知音空抚琴,教人如何承受得住?这正是所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对伯牙来说,“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其实也就意味着整个精神生命的终结,意味着今后活着的伯牙将是一副干瘪的皮囊!从这个意义上说,伯牙绝的不仅是弦,也是自我的音乐生命,自我的精神生活,自我所有的期待、希冀和幸福。“铮”的一声,高山流水遂成绝响,天地间又恢复了沉沉的黑暗,我们除了一声叹息,心中不免多了一丝疼痛。耳边不禁回荡起伯牙在子期坟前的悲声高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g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历尽天涯无足语,

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第2篇

针对课文中的“善”字,两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案例一】

(1)课文中还有一个关键字“善”,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读句子。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表现了他们的什么感情呢?(知音)

(3)用自己的话说说知音相遇的那份欣喜。

【案例二】

师:课文中的“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生:四次,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能具体说说吗?

生1:前面的两个“善”字应该是“喜欢”的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字应该是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

生2:应该是“啊”或“好啊”的意思!

师:后面的两个“善”字除了“好啊”还可以怎么说?能不能用现代汉语说一说?

生:真了不起啊!

生:非常棒啊!

师:的确,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其他同学读懂了什么?

生:我认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的意思是说,伯牙鼓琴时,心里想着高山,旋律里面自然出现了高山的情景。

师:说得真好,我要忍不住对你说“善哉”。

生:我读懂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意思。他们俩是最好的朋友,也就是所谓的“知音”。

师:的确,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只有知音才会如此默契。伯牙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高山和江河吧?想一想还会有哪些景色?

生:还会有鸟语花香。

生:还会有绿油油的春天,还有白茫茫的冬天。

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皎皎明月”。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第3篇

【原典】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战国・列子《列子・汤问》

【释义延伸】

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是好朋友。俞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的音乐欣赏能力很强,两人经常在一起研讨音乐。

一天,俞伯牙听说成连先生的琴技十分高明,便对钟子期说:“我想拜成连先生为师学琴,你看怎么样?”钟子期很支持他。一晃三年,俞伯牙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提高,但他还没有达到得心应手地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地步。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俞伯牙说:“我有一位老师,住在东海,我带你去向他请教,帮你进一步提高琴技吧!”他们驾舟来到东海蓬莱山,成连先生让俞伯牙先上了岸,说自己去请老师,便驾着小舟走了。伯牙一个人等在山上,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着澎湃的涛声,不由得心潮起伏。他摆好琴,把全部感情都倾注于琴弦,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他觉得,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自己的收获大极了。就在这时,成连先生把船撑了回来,一上岸,就向伯牙表示热烈祝贺。伯牙这才恍然大悟,先生是故意把自己留在岸上,让大自然来教自己的。

钟子期听说伯牙学成归来,十分高兴,前来看望他,问他收获大不大,伯牙说:“我收获如何,弹一曲给你听,你就知道了。”于是,伯牙弹起了《高山流水》。

当伯牙弹着“高山”那几章的时候,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简直像巍峨的高山屹立在眼前!”伯牙又弹“流水”那几章的时候,钟子期又说:“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流水!”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俞伯牙得知这一噩耗,伤心地把自己心爱的琴都摔碎了,悲痛地说:“知音不在人世了,我还弹什么琴呢!”

【用法】

后来,“伯牙鼓琴”这一典故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者朋友知己心心相印,也作“水深山峨”、“高山流水”等。

割席分坐

【原典】

管宁①、华歆②……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

①管宁:字幼安,三国时魏国高士,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县)人,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②华歆(xīn):字子鱼,冀州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市)人。曹丕即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

【释义延伸】

三国时魏人管宁和华歆曾在一起读书,一同学习,但是两人却性格迥异。管宁俭朴好学,不慕富贵,华歆恰恰相反。

一天,两人在菜园里锄地,忽然锄出一块金子来。管宁好像没有看到似的继续锄地。华歆却惊喜万分,立刻把金子拾起来,但看到管宁一副冷淡的表情,又不好意思地悄悄抛下了。

又有一次,两人正在书房读书,恰巧有一位达官贵人经过,前呼后拥,十分威风。管宁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一心读他的书。华歆却抛下书本,连忙奔出门去看热闹,看了好一会儿才回来。回来以后,还对管宁大谈那人的排场,流露出非常羡慕的神情。管宁对此深恶痛绝,于是抽出刀来,把两人同坐的席子,一刀割成两半,很严肃地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第4篇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拥有神秘高超的琴艺,民间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传说。尤其是他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在《吕氏春秋·本味篇》《列子·汤问》《风俗通义·声音》等多种文献中俱有记载。后来此故事作为“知遇型”故事母体的原型在明清话本和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得到大量的渲染和改编,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诗人以高山流水为喻,来表达自己的知音情结,如唐寅“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等等。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子期死了,伯牙为何非得“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不只伯牙,历史上的琴人因琴友亡故而绝弦不弹者不乏其人。琵琶、古筝等其他乐器也有情志相投者,他们为何没有伯牙这样决绝的举动?

高山流水知音少,不是知音不与弹。这不得不从古琴特有的知音情结谈起。

首先,古琴是一门严肃的音乐艺术,寄托着古人天人合一、征道崇圣的神圣信仰。“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桓谭《新论·琴道》)古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代表三百六十六日。前广后窄,代表尊卑。上圆下方,模拟天地。十三个琴徽,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中间一个徽代表闰月。五条弦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古琴的命名如“岳山、龙池、凤沼、雁足、天柱”等,涵盖了山、水、天、地、鸟等物。可以说在古琴身上,体现着天、地、人三者在至高境界的完美结合,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

正因为如此,古人对古琴持有神圣的信仰和尊崇,对弹琴规范亦有着严格的限定。《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钟子期提到古琴有“六忌”“七不弹”:忌大寒、忌大暑、忌大风、忌大雨、忌迅雷、忌大雪;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弹奏时必须静心息虑,端庄肃穆,反对弹奏时瞻前顾后、形神支离,认为这样弹奏就会失却琴道的高雅。除此之外,古琴对弹奏的时间地点也很挑剔:月高人静的夜间,古松幽篁的所在,激溅飞瀑的山涧,抑或竹篱茅舍的院落……

其次,琴人们多具有凌俗高洁、凛冽孤傲的个性,他们视古琴为高尚人格的表征,将之作为超越世俗、寄托志向的首选乐器。

嵇康孤高傲岸、耿介刚正,一生与琴为友,看中的就是古琴清高超拔的品格。他不以俗世权势为尚,追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逍遥和自由,古琴是他含道独往、弃智遗身、思想得以寄托的最好器物。《晋书·戴逵传》记载“:戴逵字安道,谯国人也。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太宰五陵王晞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1]宁可琴破也不愿做高门士族的锦衣乐奴,屈身侍奉浅薄无知的高门。从伯牙摔琴谢知音到戴逵的破琴拒做谄媚讨好的王门伶人,俱表现的是历代琴人不媚尘俗、行气如虹的铮铮傲骨。此外,还有方正好义、贫贱不移的萧长夫,高风亮节、宁死不屈的邝露等。明清长篇小说中的琴人多是些高行懿德的贤达之人,如《三国演义》中的司马徽和诸葛亮、《东周列国志》中的邹忌、《封神演义》中的姬伯等。一些女性琴人也不例外,《林兰香》中蓄有古琴的燕梦卿就是一个处处隐忍克己的贤德之人,作者通过另外两个高人季狸、公明达的评论,表达了对她凛冽超俗的人格不被现实世界所容纳的深切同情和惋惜。《红楼梦》塑造了一群精通琴棋书画的大观园奇女子,而唯独把琴赋予了清高孤傲、目无下尘的林黛玉,作者的用意同样是深远的。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恶劣境遇中,黛玉最后人琴俱焚魂归离恨天,其间对自我灵魂的张扬和守护以及对污浊现实的悲剧性抗拒,恰是其高洁清峻之人格与旷世简傲之琴格的绝妙叠合。[2]

再次,古琴是弹奏艺术,更是一门驰骋想象的听觉艺术,对听琴者要求很高,遇到一个好的知音很难。明代琴家冷谦在《琴声十六法》中指出,琴人只有充分地发挥想象,才能“弦与指合”“指与意合”“音与意合”,到达浑然天成之境。徐上瀛《溪山琴况》说:“盖音之于远,境入希夷,非知音而未知,而中独有悠悠不已之志。”优秀的弹者可以使虚堂凝雪、草阁流春,也可以使玄霜降、白鹤临、游鱼出听、六马仰秣……善弹如此重要,善听同样不可或缺。“自非曾是醉翁客,莫向俗耳求知音。”这要求听琴者不仅具备较高的艺术想象和琴艺修养,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以为知音”(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旷远渊静、放达至精的胸怀和素养,是古琴知音的必要前提。否则,就如《红楼梦》第八十六回林黛玉所言:“宁可独对那青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3]但遇到知音谈何容易!“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罕有知音者,空有流水声”“欲取鸣弹琴,恨无知音赏”。薛易简《琴诀》叹曰:“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也。”南宋夏珪《临流抚琴图》、元王蒙的《溪山高逸图》等名画俱表达了琴音难觅的悲慨。

对知音的期待是历代弹琴者最为迫切的心灵饥渴,这也决定了知音之间必定倾力相助的原因和必然。《前定录·杜思温》篇讲一个喜欢弹琴的年轻人,深夜临水弹琴时得到一个老鬼的嘉许。出于知音之谊,老鬼冒险冲破禁忌将杜思温的未来前程打探出并秘密告知,再三叮嘱他当化险免灾:“慎勿为武职,当有大祸,非禳所免,志之志之!”很可惜,杜思温无力改变命运的捉弄,最后丧失了性命。

知音的难寻难得、情志的相得相投使得琴人们情感决绝,一旦知音死去就意冷如死、绝弦心灰。“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嵇康死,好友向秀哀痛,从此“绝弦罢流水”以哀悼挚友。“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孟郊在知音包大监死后,从此绝弦不弹。“谁念文园倦客,琴空在,懒向人弹。愁何及,楚天老月,偏是到窗前。”胡翼龙与琴友的情谊堪比痴情男女。子猷和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五子和第七子,两人既是一对亲兄弟,又是一对好琴友。子敬死后,悲痛欲绝的子猷坐在灵床上为弟弟弹琴,月余遂弦断人亡。顾彦先和张季鹰是一对琴友,也是一对情深意切的莫逆之交。顾彦先死后,张季鹰不胜其悲前往凭吊,“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真挚情谊,感人肺腑。

据说,伯牙“摔琴破弦”故事发生那年,子期27岁,伯牙39岁,正是年富力强、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时期。两人素不相识、本为陌路,江湖一见,即因《高山》《流水》志趣相投而相见恨晚,引为知音。“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了解了古琴“知音情结”背后蕴含的丰富复杂的琴文化,伯牙摔琴绝弦谢知音的决绝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古琴文化的浸入及其在古代小说中的文学功能”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52WW1202。)

参考文献

[1](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57-2458.

伯牙鼓琴的意思范文第5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在我校十月份开展的“课内比教学”展示周活动中,刘红梅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一课,成功地发挥朗读的作用,让学生既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感受了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了解了钟俞间的知音情,积累了经典诗文。

下面是刘红梅老师《伯牙绝弦》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初读扫清障碍,熟读出古文韵味

师:伯牙为什么绝弦?答案就在书中,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感觉不流畅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

(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自告奋勇读给大家听?

(一学生读)

师:了不起,刚接触这篇古文就读得这么正确、流利。可毕竟是古文,读正确了,流利了,还不行。就像我们喝茶,要慢慢地品,才会有唇齿留香的感觉。现在,请大家再读课文,这次就要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来。

(学生自由体会读)

师:这次,谁来读?

(一生读)

师:有古文的味道了。我尤其欣赏她读的这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个“再”字强调得好。怎么读出古文的节奏,就是该强调的地方一定要强调,有轻有重,有强有弱,才能抑扬顿挫。一起试一试。

(全班学生齐读)

师:(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在这篇古文里,还有两个句子难读,请大家小声地琢磨琢磨,看看善读的你们能不能找出来。

(学生试读体会)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找出难读句子。

师:细心的同学们,听老师读。留意到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生:我注意到老师在读“善哉”时,语调提高了,并且“善”和“哉”之间的语气延长了。

师:(你很善听,你真的很善听)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生:我觉得这是钟子期赞叹伯牙弹得好的语气词。

师:对。大家看,文下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注释告诉我们:“哉”和“兮”都是语气词,相当于“啊”,我们读的时候,在这样的词后面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韵味就出来了。不信,我们再请个同学读一读。

(一生读)

师:(太好了!当我们的同学给我们带来惊喜时,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师:精彩是属于每个同学的,现在我们一起读,来了兴致,摇头晃脑的读都可以。

(全班学生齐读)

师:(我想把掌声送给我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真的很棒。)古文哪,就是要这样一遍一遍地读,读着读着,你发现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学生说)

[评析]刘老师针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注重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宋代的朱熹曾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凡读书必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牵强暗记,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如何落实“多读”上,刘老师首先就落实初读的要求,做到读正确、流利,扫清朗读的障碍,并提醒学生注意利用文下注释,习得读书的方法。再读时,则要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在指导读出古文的韵味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两个长句子,刘老师又通过范读,从语气词“哉、兮”入手,让学生明白“读古文时,该强调的地方一定要强调。只有读得有轻有重,有强有弱,才能抑扬顿挫,才能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就在这反复的有变化的朗读过程中,刘老师让学生体会到了古文的节奏和韵味美,感受到古文虽然离我们久远,但是读起来也很有节奏,富有不一般的韵味。教师指导得细致,学生也读得非常到位。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学生很自然地明白了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片段二]纵情吟诵,读出个性

师:读着读着,你们从哪些句子读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又真的善听呢?”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师:句中“善哉”的“善”与“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中的“善”意思一样吗?谁能说出所以然来!

生:不一样。“善哉”的“善”是“太好了”,而“善鼓琴”“善听”的“善”指“擅长”。

师:对,在古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很常见的。这里“善哉”是钟子期听了伯牙鼓琴后,从内心发出的由衷的称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生齐答:太好了、太妙了!

师:对,谁来读一读这两个含有“善哉”的句子,读出由衷的赞叹。

(一生读,读出了由衷的赞叹)

师:读得真好,就是这种语气。当你们读到“峨峨兮若泰山”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雄伟的泰山。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自古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现在请男生读这句,把泰山高大巍峨的画面读出来。

(男生齐读)

师:(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巍峨的泰山)我们请女生读第二句“洋洋兮若江河”。

(女生齐读)

……

师:(你们的语文功底真深厚)就是这样高大雄伟的泰山,就是这样波涛汹涌的江河,让我们一起来读。

[评析]在指导研读时,刘老师注意让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例如,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验到:“善哉”,原来就是钟子期听到俞伯牙的琴声后发出的感慨、由衷的赞叹!接着,当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时,刘老师及时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当你们读到‘峨峨兮若泰山’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当你读到“洋洋兮若江河”的时候,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所描述的意境,做到了朗读与感悟、朗读与想象的紧密结合。朱熹提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其实朱熹所说的这“心到”,就是强调阅读过程中“想”的重要性。确实,朗读是眼、耳、口等多种感官以及大脑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语文朗读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形”,而且还要让他们触摸到语文的“情”和“神”。刘老师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融合到文本中去,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表达出自己对文章内涵独特的体验。

[片段三]创设情境诵读,积累经典

师:伯牙正是以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表达了他痛失知音的遗恨。也正是这破琴绝弦,才使这个故事更加跌宕起伏、荡气回肠。(音乐响)就在故事发生三百多年后的战国,古书《列子》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我们一起读。(全班齐读)

师:时间在流逝,五百年后,古书《吕氏春秋》又为我们展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最美好的瞬间。(出示:伯牙鼓琴……)男生齐读。

师:借问人间悉际遇,伯牙弦绝以无声,一千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又在古诗中为伯牙的破琴绝弦而叹息不已,(出示:子期死……)女生齐读。

师: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六(1)班的孩子也在朗朗传颂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的同学背诵,不能背诵的同学高声朗诵。

(全班学生齐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