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范文第1篇

1、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2、译文:伯牙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钟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不仅弹琴是这样,有才能的人也是这样。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良马不是自己变成千里马的,而是等待伯牙然后变成千里马。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伯牙鼓琴范文第2篇

【作者】佚名 【朝代】未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标签: 音乐知音小学文言文故事

2、译文

伯牙鼓琴范文第3篇

唐装、旗袍,一看就知道中国韵味;丝绸、陶瓷,一品就知道中国特色;京剧、昆曲,一听就知道中国戏曲;舞狮、龙灯,一瞧就知道中国品位。越具有民族特色,越属于全世界。著名特级教师阅读教学吹起的浓郁中国风,增强了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他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展现了汉语内在风韵,追寻民族文化的魅力,深值我们品味。

一、 汉字溯源

汉字是东方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师充分运用汉字学知识,帮助学生弄清汉字的源流,明了汉字的本义与引申义,对汉字教学尤为重要,意义深远。

著名特级教师、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林睿老师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伯牙绝弦》一课,运用汉字学知识精彩解读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博得满堂喝彩。一个“善”字的教学,林老师先让学生看“善”字的变化,感受汉字进化的历程,再对“善”字的三项意思进行选择,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选择字义,准确理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汉字溯源,认清字理,教学扎实,令人赞叹。

师:文言文犹如宝塔。一个伯牙,一个子期,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善”字在这篇文言文中出现很多。“善”的本义,从羊从言,多说好言。同学们看以下三个“善”字,这是从小篆、隶书到楷体的演变。

师:“善”字上方“羊”的一竖往下通常不出头,但是这个“善”字,为了和中间的“点、撇”搭配,“羊”的一竖往下出头了。“善”字表示美好、赞叹,引申为做得好。“善”字有三种解释,下面三个句子,“善”字分别选择哪一种解释?

善:

(1) 吉祥、美好

(2) 表示赞叹,好

(3) 做得好,擅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3)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

“善”字的教学清晰明了,教得透彻,“绝”字的教学另辟蹊径,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师板书小篆“绝”字:

师:“绝”字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割断,一丝不剩。在这篇文言文中,“伯牙绝弦”“破琴绝弦”,伯牙断了几根弦?

生:一根不剩!

师:伯牙呀伯牙,你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我失去了知音,也就失去了鼓琴的源头动力。

师:我听出了伯牙失去知音的落寞。伯牙呀伯牙,你只为子期弹?

生:三尺瑶琴为君子。

师:伯牙呀伯牙,你绝的是什么?绝的仅仅是琴弦?

生:此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已去,我心也随之而去。

师:这真是“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评析: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林睿老师汉字教得正确、明白、透彻,通过“善”“绝”两字的教学,让学生充分领略汉字的美,感受语文的美。由“善”“绝”两字引申出来,学生感知伯牙鼓琴技艺的高超,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情,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随之提高。

二、 句式传承

学习文言文,有效借鉴文言文中的句式进行练说练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挑战性。学生在充分的言语实践中内化文言文的言语表达方式,并创造性地迁移运用,感受文言文魅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师肩头的一份责任。

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闫学老师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伯牙绝弦》一课,教学“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一句话时,创设了“钟子期会怎么赞叹”的语境,收获了无法预设的精彩。

师: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会怎么赞叹?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会怎么赞叹?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展开你想象的翅膀,通过乐声,他会表现怎样的场景?

生:他会表现“万马奔腾、灯光明亮、寒风呼啸”的场景。

生:他会表现“清风徐徐、飞流瀑布、五彩朝霞”的场景。

生:他会表现“春色满园、碧海蓝天、大海翻腾”的场景。

师:伯牙的琴声或许会表现“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炊烟袅袅、流水潺潺、春雨潇潇、白雪皑皑、云雾蒙蒙、霞光灼灼”的场景。

师:假如你是钟子期,你感受到了清风徐徐,你会怎么赞叹?

生:善哉,徐徐兮清风!

师: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会怎么赞叹?

生:善哉,皎皎兮明月!

师:伯牙鼓琴,志在芳草,钟子期会怎么赞叹?

生:善哉,萋萋兮芳草!

师: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钟子期会怎么赞叹?

生:善哉,袅袅兮炊烟!

师:伯牙鼓琴,志在春雨,钟子期会怎么赞叹?

生:善哉,潇潇兮春雨!

师:伯牙鼓琴,志在白雪,钟子期会怎么赞叹?

生:善哉,皑皑兮白雪!

师:伯牙鼓琴,志在霞光,钟子期会怎么赞叹?

生:善哉,灼灼兮霞光!

…………

评析:学生运用文言文的句式进行仿说,内化迁移,活学活用,创新表达,成为课堂教学新的生长点,生成出许多不曾预设的精彩。通过这样的古文熏陶,学生文言文的素养会逐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会不断提升。这样的课堂是鲜活的,这样的课堂是美丽的,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这样的教学具有汉语独特风韵,余音绕梁,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三、 表述寻踪

伯牙鼓琴范文第4篇

原 典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战国・列子《列子・汤问》

释义延伸

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是好朋友。俞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的音乐欣赏能力很强,两人经常在一起研讨音乐。

一天,俞伯牙听说成连先生的琴技十分高明,便对钟子期说:“我想拜成连先生为师学琴,你看怎么样?”钟子期很支持他。一晃三年,俞伯牙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提高,但他还没有达到得心应手地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地步。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俞伯牙说:“我有一位老师,住在东海,我带你去向他请教,帮你进一步提高琴技吧!”他们驾舟来到东海蓬莱山,成连先生让俞伯牙先上了岸,说自己去请老师,便驾着小舟走了。伯牙一个人等在山上,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着澎湃的涛声,不由得心潮起伏。他摆好琴,把全部感情都倾注于琴弦,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他觉得,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自己的收获大极了。就在这时,成连先生把船撑了回来,一上岸,就向伯牙表示热烈祝贺。伯牙这才恍然大悟,先生是故意把自己留在岸上,让大自然来教自己的。

钟子期听说伯牙学成归来,十分高兴,前来看望他,问他收获大不大,伯牙说:“我收获如何,弹一曲给你听,你就知道了。”于是,伯牙弹起了《高山流水》。

当伯牙弹着“高山”那几章的时候,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简直像巍峨的高山屹立在眼前!”伯牙又弹“流水”那几章的时候,钟子期又说:“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流水!”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俞伯牙得知这一噩耗,伤心地把自己心爱的琴都摔碎了,悲痛地说:“知音不在人世了,我还弹什么琴呢!”

用 法

后来,“伯牙鼓琴”这一典故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者朋友知己心心相印,也作“水深山峨”、“高山流水”等。

割席分坐

原 典

管宁①、华歆②……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 释

①管宁:字幼安,三国时魏国高士,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县)人,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

②华歆(xin):字子鱼,冀州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市)人。曹丕即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

释义延伸

三国时魏人管宁和华歆曾在一起读书,一同学习,但是两人却性格迥异。管宁俭朴好学,不慕富贵,华歆恰恰相反。

一天,两人在菜园里锄地,忽然锄出一块金子来。管宁好像没有看到似的继续锄地。华歆却惊喜万分,立刻把金子拾起来,但看到管宁一副冷淡的表情,又不好意思地悄悄抛下了。

又有一次,两人正在书房读书,恰巧有一位达官贵人经过,前呼后拥,十分威风。管宁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一心读他的书。华歆却抛下书本,连忙奔出门去看热闹,看了好一会儿才回来。回来以后,还对管宁大谈那人的排场,流露出非常羡慕的神情。管宁对此深恶痛绝,于是抽出刀来,把两人同坐的席子,一刀割成两半,很严肃地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伯牙鼓琴范文第5篇

1、《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2、《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此曲为古琴曲,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二曲。

3、“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