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封面设计论文

封面设计论文

封面设计论文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1我国音乐书籍封面设计的传统形式

从最初用竹简记录诗歌的《诗经》到现今琳琅满目的各类音乐书籍,音乐书籍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依笔者之见,传统的音乐书籍封面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纯色加书名”形式。即用较为厚实的纸张为书籍做一个封面,偶尔有一些简单的构图,但没有深层次的设计理念。这种装帧形式在雕版印刷术运用之后便开始普及,通常是用深色的纸或者织物做封面,用贴在左边的签条书写书名。民国以后,各种优秀的西方音乐书籍相继翻译出版,但基本还是采用这种形式,在红色、黄色、蓝色等原色纸封面上打印书名和作者名。如民国时期吕骥编、新中国书局出版社发行的《新音乐运动论文集》(图1)。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形式依然是音乐书籍封面设计的主流,比如丰子恺著、新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入门》(图2),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管弦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提琴初级教程》、由于这种封面设计形式非常经典,因此在设计意识多样化的当代依然存在。如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钢琴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钢琴教程和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音乐书籍的封面,都是运用的纯色纸张加书名的设计形式。第二种是“图片加文字”形式。即设计者通过在封面运用图片(或照片)、色调等设计元素形象化地表现书籍内容的形式。如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罗沃尔特音乐家专辑丛书,选用音乐家的照片或画像为封面主要构图要素(图8);湖南文艺出版社的乐器“跟我学系列”教程,以乐器照片加背景色彩为封面(图9)。这种形式对第一种形式的最大突破在于图片或照片要素的运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工艺性,但由于追求的是直观形象,想象空间太小,无法带给读者更深层次的吸引力,再加上照片或画像的组合过于呆板,艺术性不强。

1.2音乐书籍封面设计进入造境美时代

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从20世纪末开始,一些书籍装帧设计者开始追求设计艺术的神韵与境界,各种传达作品精神内涵和意境的装帧设计涌现出来。受此影响,音乐书籍封面设计进入追求意境的时代。设计者开始舍弃照片图画直接拼接的封面模式,转而在理解作品的内容、特色和风格的基础上,经过内省,将作品内涵上升到高度精神境界,再将这种精神境界以艺术的形态展现出来,创造出能够完美诠释作品神韵和意境的封面设计。音乐本就是艺术的分支,艺术分支之间在美的标准上是相通的,因此造境于音乐书籍的封面设计显然顺理成章,同时从宏观上也表现出一种浓厚的民族风味。

2音乐书籍封面设计造境的基本手法

音乐书籍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如音乐史、音乐技法、音乐曲集、音乐理论、音乐评论、音乐感想等。各类音乐书籍的内容不尽相同,艺术形象和风格特色各有千秋,封面设计造境的手法千变万化。但总体而言,音乐书籍封面设计造境的手法可以归纳为四类。

2.1以音乐元素造境

音乐元素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是音乐的任何组成部分,如单独的音乐作品片段、某一类作品的曲风、音乐符号(高音谱号、低音谱号、音符、休止符、各类音乐术语等)等。由于音乐作品片段是声响性质的,音乐曲风是无形的,因此在封面设计时一般只能运用音乐符号造境。以音乐元素造境的封面设计常见于阐述综合性音乐知识的音乐书籍。这类书内容丰富多样且主题不固定,很难将其内化成某种特定的情景,因此比较适宜用音乐元素进行表达。音乐符号是音乐的代表元素,它的出现可以直接让读者产生与音乐相关的联想,如果再加上一点旋律律动线条,则能立刻引导读者将视觉效果幻化成为无声的旋律,带领其进入音乐的境界,创造出被美妙音乐包围的温暖氛围。比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基本乐理简明教程》(图10),封面设计由各种音乐符号组成,包括高低音谱号、变音记号、还原记号、调号、装饰音记号。这些符号以叠影的方式串在一条曲线状的五线谱上,曲线的形状像两只反向倒影的耳朵,寓意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也是对音乐旋律起伏变化的形象反映。这个设计能让读者迅速产生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联想。运用音乐符号营造意境在音乐书籍封面设计中所占比例很大。此外,乐谱原型、五线谱及其变形等音乐元素的运用也较多(图11—14)。这类设计总体来说旨在创造一种音乐氛围,引领读者进行音乐体验。

2.2以音乐内容造境

音乐内容主要指音乐反映的社会生活风情和表达的主要情感。以音乐内容造境一般是通过营造物镜,以实物渲染让读者流连忘返的情境。它需要设计者在充分理解音乐书籍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设计出能揭示音乐内容且富有情趣的封面,使读者能通过封面轻松愉快地了解书籍内容。比如《儿童古典音乐绘本》系列中的《胡桃夹子》(图15),封面以音乐故事中的老鼠与国王两个相互冲突的矛盾体为设计核心,再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音乐内容场景展开设计,使读者在看到封面的时候就对音乐内容有了大概了解,从而引导读者提前进入音乐的情感体验。

2.3以音乐形象造境

音乐形象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述。从客观上说,音乐形象是一种“音响形象”,是用声音来塑造感官形象。从主观上说,音乐形象是一种“听象”“视象”,当听众听音乐时,他不仅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听觉形象,而且会根据这种听觉产生一定的联想,将听觉转换成视觉形象,形成“视象”。这种“视象”可以是根据音乐内容产生的场景联想,也可以是根据音乐产生的有关音乐演奏形象的联想。音乐书籍封面设计以音乐形象造境就是因为音乐形象具有“视象”特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具备鲜明的音乐形象。音乐有标题性音乐与非标题性音乐两种。非标题性音乐内容比较抽象,抒发感情较多,不利于具体的内在视象描写,也不易引起联想;标题音乐一般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描写性较强,而且描写的主要是现象,能轻易引起相关的视象联想。因此,以标题音乐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更易选择以音乐形象造境。比如,《黄河钢琴协奏曲》(图16)采用该协奏曲的核心形象黄河作为封面主体形象,《中国陕北民歌》(图17)以最具陕北特色的风景面貌作为设计重点,《二胡艺术与江南文化》(图18)选用具有江南风格的音乐形象作为设计主题(图16—18)。有些音乐书籍选用音乐表演的视觉形象来表现内容。如图19—22四本有关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书籍的封面,都以古代音乐演奏的画像或者陶俑代表古代音乐形象。还有一种比较隐喻的音乐形象造境,即以其他艺术形象来表现音乐形象,其中最常见的是以“梅兰竹菊”作为与音乐相通的艺术形象。如《笛子技巧系统练十九课》(图23)、《笛子曲选集》(图24)分别选用“兰”和“竹”作为设计主题。“兰”代表幽静的气质,“竹”代表超群脱俗的气节,两个设计都运用艺术相通的特性来表现书籍内容所要体现的主体音乐形象。

2.4以音乐文字造境

文字是一种形式抽象却极具内涵的符号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音乐文字是具有音乐意义与内涵的文字,一般以用书法字体书写与音乐相关的文字为主要表现手段。比如,《泉州南音》(图25)以乐曲的文字谱(一种用文字记录乐谱演奏位置的记谱法)为设计背景,《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图26)运用古代音乐文献记载为设计背景。音乐文字的出现给书籍营造了一种古香古韵的氛围,为书籍增添了不少艺术表现力,从而使音乐书籍更富生命力。由于中国文字的地域特殊性,这类以音乐文字造境的书籍,内容一般以介绍中国古代音乐为主。

3音乐书籍装帧的造境之美

“造境”作为书籍装帧的最高境界也是音乐书籍装帧设计的最高追求,不仅封面设计应追求造境之美,整体设计都应追求造境之美。笔者认为,音乐书籍的造境美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3.1追求和谐的美学观

音乐书籍装帧造境首先要遵循追求和谐的美学观。“和谐”是美学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谐观强调整体、静态的和谐,“整体”表示事物不能是单一的,因为单一只能称为“同”而非“和”。“和”要求不同性质的事物或因素之间的配合,“谐”要求众多不同质事物之间的相互融合、排列有序。因此,音乐书籍的装帧造境设计要避免设计材料单一,色彩和设计素材应尽量多样化;设计元素的排列要避免并排出现,应将素材错开,主次分明,这样才能产生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在纸张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具有护眼功能的浅色纸,这种颜色既能防止长时间看书给读者带来的眼睛疲劳,而且能给读者古典的感觉(古代欧洲乐谱的抄写多用浅黄色牛皮纸)。在开本设计上,乐谱集之类的书尽量用8开,这样乐谱才比较清晰,看起来不吃力,非乐谱书籍可根据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在色彩搭配上要均衡、协调,实现对立统一。

3.2寻求色彩美与意境美的统一

色彩的搭配与意境的营造有很大关系,色彩的巧妙组合能够增强书籍装帧设计的意境美,反之,用错色彩将无法达到造境的要求。比如前述《黄河钢琴协奏曲》《中国陕北民歌》《二胡艺术与江南文化》这三本书,就很好地运用了色彩美与意境美的统一。黄河,因其水中大量含沙导致河水变黄而得名,因此在营造黄河波澜壮阔的意境时,一定要运用相应的黄色为主调,同时黄河又是中国的母亲河,所以可以选择中国红的字体来搭配黄河背景。陕北风情最显著的风土特征是黄土高坡,所以《中国陕北民歌》的色彩也是以黄色为主。江南多烟雨,雾蒙蒙,雨蒙蒙,《二胡艺术与江南文化》的色调刚好适合这种江南情调,设计者用巧妙的色彩组合营造出诗一样优美的意境。

3.3塑造形与态的完美结合

这里的“形”与“态”分别指代“形象”与“神态”。形象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在脑海中形成的对该物体的整体印象,它不是物体本身,而是一种人们对事物的感受,会因人而异。“神态”是事物的精神内涵,只有在深刻理解以后才能够准确把握。音乐是没有具体形象的,它会因听的人不同而各异,也会因为听的心情不一样而截然不同,因此音乐的“神态”显得非常重要,只有把握它的神态,才能更好地体现形象。音乐书籍装帧设计的造境,实质就是抓住书籍“神态”,将其用图像、版式等“形象”地表现出来。造境美就是形与态的完美结合,只有当两者高度统一的时候,音乐书籍的装帧设计才能够神形兼备,引人入胜。

3.4引导多层次审美体验

日本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大师杉浦康平曾提出著名的“书籍五感”理论[3],他指出:“书的表达需要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书籍五感是设计思考的起始”。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所以在进行音乐书籍装帧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如何让读者从视觉转换到听觉。《声乐教程》(图27)运用音乐元素为创造主题,流动的线条寓意快速的音乐运动,给读者一种如听音乐的听觉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图28),封面采用两个演奏者的音乐形象为创造核心,两个形象栩栩如生,让人似乎听到古乐徐徐飘来。《国乐飘香》(图29)重在“飘”和“香”,立即将视觉图像转化为听觉、味觉等。所以,音乐书籍的装帧设计同样要重视五感,在选材和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体现设计理念,传递音乐蕴含的思想情感,提升书籍的文化韵味和艺术美感,满足读者五感的需要,创造出更加合适的意境[4]。

4结语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封面设计 文字 形式美 创新思维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设计是书籍的脸面及外衣,大多时候可以说是封面把书籍卖给了读者,因为好的封面就像招贴画一样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21世纪的书籍已经是一种文化商品,这就要求书籍设计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进行创新。一本书有再好的内容,但如果没有好的面貌──一个能使读者一见倾心的封面,也会被埋没在书架中,因此,书籍与读者见面首先就依赖于封面。读者对封面第一眼的感觉非常重要,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有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封面这块有限的空间里,通过文字、图形、色彩以及材质把书籍内容的信息传达给读者,而文字要素是封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封面设计中的文字既有语言意义,同时又是抽象的图形符号,它具备了最基本的形态要素的点、线、面,以此进行组合构成,作用于封面设计。因此,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以文字为主以图形为辅,特别是书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封面上可以没有图形,但绝不可以没有文字,文字在封面设计中应占有显著的位置。下文就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的构成展开论述。

一、封面设计中文字的构图形式

设计封面文字内容要根据书籍内容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考虑。封面设计中以书名为主体,作者名称、出版社名称等文字为辅的构图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垂直构图书名文字垂直排列,常见垂直构图有居中垂直、上居中、下居中、居左、居右,或较长的书名以垂直错位的方式出现。垂直构图具有严肃、庄重、高尚、刚直的风格。

水平构图这是一种常用方法,一般有水平居中、水平居上、水平居左、水平居右。书名在中间让人感觉沉稳、古典、规矩,在书的上部令人感觉轻松、飘逸,居左靠近书口的一边有动感,有向外的张力,在下部让人感觉压抑、沉闷。水平构图给人以平静、安定、稳重的感觉。

倾斜构图人们常用倾斜方式表现动感,打破过于死板的画面,以静求动。书名文字的倾斜排列令画面活跃有生气,运用合理有助于强化书籍主题。

聚集构图书名文字聚集排列,能呈现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并能增强视觉冲击力。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紧张密集的感觉,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封面设计中字体设计

封面设计中的字号选择因大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书名一般选用较大的字号做到主题突出,而作者名和出版社的名称可以作为线的概念用较小字号。封面中所运用的字体除了选择恰当的字体外,笔划也要清晰醒目,容易识别,具有可读性,不要选择不容易读懂的字体。随着时代潮流不断演变,字体也随之变迁,像大篆、小篆、钟鼎文现在只成为书法家的专用,广大读者对其认识很少;草书、行书、繁体字对现代大多数人来说,识别率也很低。对现代创意的字体,在运用时也要注意其识别性,不要只注意形式美感,而忽略了传递信息的功能性,否则会影响书籍与读者的交流及书籍在市场上的流通。封面设计中文字可选用多种形式的字体设计,如书法体、美术体、印刷体等。利用书法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美术体则又可分为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美术体两种,前者作为美术体的主流强调外形的规整,点画变化统一,后者具有变化丰富、个性突出、适应性强、富有装饰的特点。印刷体则利用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丰富了表现力,弥补了个性不足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之,无论运用何种字体,都要与书籍内容和表现风格做到统一,字体首先作为造型元素而出现,不同字体造型具有不同的独立品格,给予人的视觉感受和视觉诉求力也会不尽相同。

三、封面设计中文字的形式美

书籍封面的字体既具有可阅读性功能,又具有装饰性功能。既然有装饰性功能,就具有它的形式美感。首先是每一个字的形式美感,除了选择或创造每一个字体外,还有对笔划点、横、竖、撇、捺局部地进行创意和设计,使文字图形化,从而使封面设计形成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增加读者对文字的记忆。其次,文字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感还体现在文字的排版、大小的对比、笔画粗细对比、疏密关系以及文字在空间上的运用。封面设计中的文字要注意把握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读者在视觉感受中体验到美感。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决定文字排列的形式,调节节奏的强与弱,调节字体形式的点、线、面抽象形式的律动,使视觉不断有新的感受,并体现出书籍的总体风貌与特色。如果书籍封面有图形和文字配合,字体的处理就应考虑和图形的呼应关系,根据图形的大小,复杂与简单的程序处理字体的视觉强弱效果。文字设计与图形设计要有主有次,有强有弱,要做到层次分明,合理地运用封面有限的空间。

四、封面文字设计与设计师的创新思维

设计师的设计构思与灵感是设计水平的一种体现,也是评价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已呈现图文互动的趋势,先进的印刷技术提供了版面文字设计的可能性,文字设计也呈现出多元化、艺术化的趋势,同时对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立足书籍内容、品质定位、满足读者的视觉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师要打破传统思维设计模式,通过文字图形化或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表达对文字的多种感受,在不断创新中寻找多种可能性,找到书籍内容与封面文字所要表现的切入点,进而不断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拓展思路,开辟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的新领域。

总之,随着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书籍装帧设计的应用形式、传播媒介、使用价值、服务对象、创作方法等有了更多层次的拓展,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也将呈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图书封面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图形、色彩和文字3个方面。在具体的封面设计中,美编根据图书的内容和读者对象,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巧妙地把这3个要素融合起来,在突出图书所包含的丰富内涵的同时,还以一种追求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1.1美编的专业素养决定封面的艺术风格

出版社的美编一般都经过美术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或培训,在设计封面时,都有自己比较明确的设计理念和一定的专业技能,对图片的取舍、色彩的搭配、字体字号的运用,都经过慎重的考虑和比对。如一本《机械设计基础》的封面设计,设计者在封面图片的选择上一般会突出“机械”“机器”的主题,书名字体一般会选择棱角分明、比较“刚性”的字体,让读者一看封面就能感受到图书的内涵。图书封面主色调的设计也会与内容和读者对象相协调,如政治性读物的封面主色调一般比较庄重、淡雅,少儿读物的封面主色调一般比较活泼、明快等。

1.2美编的文化素养决定封面的文化意蕴

图书的封面设计属于艺术范畴,没有足够的艺术素养沉淀,很难设计出赏心悦目且又意蕴深厚的图书封面。书籍是商品,但它首先是一种文化产品。因而它要求美编在设计封面前,必须了解图书的内容,领悟作者写作此书所要表达的内涵,因而好的封面设计首先应该突出图书的内涵。封面设计中的线条、文字、符号、色彩等不能简单堆积,而要通过美编的构图,表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给人意境深远、格调高雅的印象。

1.3美编的创作经验制约封面设计的水平

任何一个美编都希望运用自己的美学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图书的内容,设计出既赏心悦目、品位高雅,又能突出图书主题、吸引读者眼球的图书封面。然而,在图书封面设计的实践中,美编的设计理念除受到自身的专业水准和对图书的理解等影响外,创作经验也制约着美编设计理念的实现。经验丰富的美编在封面的构图、色彩的搭配和文字的处理方面得心应手,设计出来的作品给人一种纯熟感,一般无须作过多修改;反之,一些缺少经验的美编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差强人意。

2责编对封面设计产生的影响

在图书封面设计的实践中,一方面,美编的设计理念决定图书封面的风格和品位;另一方面,图书封面的设计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责编的影响。责编作为图书的“第一读者”和图书封面设计的委托方,往往会对封面设计提出各种要求,或对美编已经设计好的封面进行修改,导致最后的图书封面效果与美编最初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效果大相径庭。可以说,责编对封面设计的理解和要求往往左右着美编对图书封面设计理念的实施,影响封面设计的最终效果。责编往往通过以下方式对图书封面产生影响:

2.1责编对美编设计理念的制约

在进行封面设计前,出版社一般会要求责编先填写一张“图书装帧设计单”,里面除了图书书名、作者、开本、成品尺寸、内容简介等内容外,还包括责编对设计的要求等。这样的工作环节本身无可厚非,但“对封面设计的要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图书的责编在心里对封面构思了一个模糊的、自己也很难清楚表达出来的设计框架,并要求美编按照他的思路进行设计,否则就要求重新设计。比如《数字时代出版人才的培养与素质要求探析》在封面设计时,美编重点从“数字出版”的角度考虑,精心构思了体现“数字出版”内涵的“云数据”图形,突出了前沿科学的理念;而责编要求从专著的角度,重点体现专著或庄重严肃或清新简约的风格。最后,美编只好按责编的要求设计封面。对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责编首先就对封面设计划定了一个框架,在这种框架下设计出来的封面很难有美编的设计理念体现其中。但责编本身对美术设计并不在行,表达出的设计理念比较笼统,有些甚至偏离美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2.2责编对设计方案的修改乃至颠覆

几乎每一个出版社的美编都有这种近乎“痛苦”的经历: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封面,只要交给责编,十有八九会提出很多修改要求,很多甚至是对美编原有设计理念的彻底否定。更有甚者,有些责编干脆要求美编同时拿出几个设计方案供他们挑选,然后再修改。比如《宝地清远》一书从风土人情、文化教育、旅游交通、环境等方面论述了广东省清远市的物宝风华、人杰地灵,美编选取了书中具有代表性的3张图片,按责编和作者的要求提供了3种设计方案。但是,责编却要求按照作者的建议,将清远市的城市标志放在封面,并且要求将该城市标志占1/3以上版面突出表现出来,美编只好以前的3个设计方案,重新设计,导致整个封面设计方案与原来的设计方案大相径庭。

2.3责编对封面各要素的审查和把握

与前面两种责编影响、制约美编设计理念的情况相反,有些责编对图书的封面设计要求则显得过于随意。从科学、规范的出版流程来考虑,封面设计方案最终完成后,责编需要进行最后的审查和把关。除了审查封面文字外,责编还会就色调是否协调、形式与内容是否一致等作最后的审查。因为书稿经编辑加工、排版后,图书内容、印张会发生变化,而图书的版式、用纸等也会作相应的调整,有时甚至作者名、书名、系列名、图书定价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些都需要责编细心审校。然而,有个别责编提交“图书装帧设计单”后,就不闻不问了,对设计出来的图书封面整体设计有什么修改意见、字体字号有什么特殊要求、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是否需要补充什么内容,等等,也不置可否,拿了就用,质检时发现问题就直接交给美编修改,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的态度,这种做法对封面的设计质量尤其是封面所表现内容的准确度会产生不利影响。

3美编的设计理念与责编的要求有效融合

从以上分析可以预见,在实际工作中,责编和美编因封面设计发生矛盾和分歧的现象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双方在合作中未自始至终保持有效沟通。在封面设计过程中,美编始终与责编保持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谈谈美编理念与责编要求的融合问题。

3.1美编要透彻理解责编的要求

美编在进行封面设计之前,要仔细弄清楚责编对封面设计的要求,设计单要尽可能设计得详细,里面除了图书书名、作者、开本、成品尺寸、内容简介等内容外,责编对设计理念的要求、对主色调的搭配、对图片的要求,甚至对封面字体字号的要求等,都不妨开列出来。这时,关键在于美编与责编的有效沟通。一张简单的设计单反映不出责编的所有要求,有些要求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直接的沟通更能了解责编对封面设计的要求。因此,作为封面设计者,美编要主动摒弃那种模式化的、教条式的工作方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以负责任的态度与责编就封面设计进行沟通,了解责编对封面设计的要求和想法,只有如此,美编才可能设计出让责编和自己、读者满意的设计方案。

3.2责编要充分尊重美编的艺术创作

有的责编说,在封面设计上,他们就是美编的客户,美编必须无条件地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设计。确实,从生产者与使用者的角度分析,美编可以将责编摆在“客户”的位置,“客户”提出的要求,美编在设计时应尽量考虑进去,特别是书名、开本、成品尺寸、印张等原则性的因素,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在色彩搭配、字体字号、构图等构成封面设计效果的因素上,也应尽量考虑责编的要求,以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在切实了解责编的设计要求之后,一个有经验的美编就已经在脑海中构思了大致的设计方案,此时,美编就要及时、主动地进行设计,而不是拖延很久后再进行设计。那么,在构思封面设计方案时,主格调的确立以谁的观点为主?是听任自己的设计思维,还是在糅合责编意见的基础上,由自己主导设计理念?对于这个问题,很多美编和责编分不清楚,甚至很少考虑这个问题。在现实工作中,很多责编习惯于主导封面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要求美编这样那样。但是封面设计首先是艺术设计,色彩的搭配、插图的构成、字体字号的选取等都有一定的讲究,而责编对这些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只是从自己的主观和感性出发提出要求,因此,当美编清楚了责编的要求,并进行了沟通时,就应该处于主导者的位置,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经验和独到体会来设计封面。只有美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拿出一定水准的封面来满足责编的要求。思维受控的美编是很难设计出高水平的图书封面的,从这一方面讲,美编的艺术创作应该受到责编的充分尊重。

3.3双方充分沟通交流,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封面设计方案出来之后,美编应主动将设计方案发给责编,让他们对内容的正确性和整体构图方案进行仔细的审阅。责编除了对内容的正确性进行审阅之外,对设计方案往往会提出很多修改意见。即使美编已经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了设计,他们也可能要求修改,甚至全盘否决。辛辛苦苦、绞尽脑汁地按照责编的要求设计出来的封面设计方案被责编提出那么多修改要求,甚至否决,美编心里当然不好受。遇到这种情况,美编要沉得住气,先静下心来仔细倾听责编的修改意见,分析责编的建议是否合理,然后再有选择性地修改设计方案。从满足“客户”的需求出发,美编既不能一概拒绝责编的修改要求,也不能全盘接受责编的一些“外行”建议。有时,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美编提前设计出两个或多个方案来满足客户,这也是很有必要的。而对于责编来说,耐心听取美编的创作构思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责编不是美编,对于封面的构图、色彩的搭配、文字的运用等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训练,在审美理解上难免有局限。

4结语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文章介绍TRIZ的涵义并结合TRIZ设计一般过程,通过封面设计的的创新改造,说明TRIZ在书籍封面中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创新设计;TRIZ理论;分割原理

在书籍封面设计与现代科技同步进入人们的起居,并影响着社会形态与人们的生活,不同时代,不同的经济文化因素都赋予了书籍封面设计的不同使命。书籍的丰富,竞争的加剧,在饱和的市场中进行商品的销售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人们所关注的不再是企业能生产什么而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尤其是在个性化的需求呈日益增长的趋势下,书籍封面的设计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寻找书籍封面设计的的定位是,要注重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感受,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1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就是解决发明问题的设计,经历了产品的设计要求,概念设计,通常设计,最终设计结果四个阶段。其中核心阶段是概念设计,创新设计主要是在概念设计阶段解决设计中的冲突。目前,创新设计出现了许多成功的设计方法和理论,设计方法有:试凑法、头脑风暴法、联想类比法等;这些设计方法和理论较为独立,缺乏联系,不能形成一个有效整体系统。在创新设计过程中,这些方法和理论没有给设计人员太多的规则可循,支持提出及实现可能特征的工具集十分有限,设计完全建立在设计人员的经验上,而TRIZ理论出现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2TRIZ理论

TRIZ理论是由GenrichAltshuller(根里奇•阿奇舒勒)提出并总结的,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其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其次,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再就是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

3TRIZ理论在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TRIZ机械制造原理中有着众多的发明创造原理,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原理,它充分着指导着如何去发明创造以及如何去应对在这些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不是这些原理只能运用到机械制造中吗?答案是否定的,当今社会,书籍装帧设计发展的十分迅速,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有着相对重要地位的就是书籍的封面设计,为了让封面出彩,很多设计师会在封面中添加各种各样的想法,其中在TRIZ理论中,就又一些原理可以指导我们对封面进行创新设计,下面,我进行总结,得出在这40条发明原理中可以指导封面创新设计的原理,他们分别是:1、分割原理;2、分离原理;3、局部质量原理;4、合并原理;5、维数变化原理;6复制原理;7、改变颜色原理;8:符合材料原理。我总结的这八种原理,并不是单一成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下面,我将举出实例给予证明。

分割原理是指将一个物体分成相护独立的部分,如图1,是对封面中最重要的元素—Garamond进行分割处理,把其分为各个字母,然后,采用分离原理,将习惯性的第一个字母G作为原型分离出来,再进行设计,把分离的字母重新组合,运用合并原理,组成G型,同时运用了局部质量原理,把各个字母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化,,再次运用改变颜色原理,把字母的各个颜色也进行划分。这样,画面的主体G就出现了,并衬于Garamond这个主要元素之下,通过颜色可以是读者明显把视觉注意力集中于Garamond如图2.本幅封面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质感,有吸引读者的点,其中,在封面设计中,同样也是利用triz理论来加以创新设计的,首先,先使用分割原理,将单词的字母单独分割开来,使其变成相对独立的部分,接着进行分离,取出相对重要的字母,之后再利用局部质量原理,对字母进行大小,视觉的改变,最后利用维数变化原理,把2维的字母变成3维立体的,由此,本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封面也被设计了出来。如图3。这个封面设计,其中给人最大印象的应是此封面推陈出新,把思维不再单一的局限在传统的思想中—纸质封面,而是另辟蹊径,以布代纸做出的封面,当然,这个想法就是TRIZ原理中的复合材料原理,通过改变材料来完成设计,最后达到了一个完美的效果。通过改变颜色原理,巧妙的利用的封面颜色的深浅变化,同样做到了引导视觉的目的。

如图4,这是另一款封面设计,其中以问号为基本型,把体现书籍内容的单词通过TRIZ原理中的合并原理进行合并,来组成问号的基本型,然后再通过维数变化原理,将单词的排列方式,样式进行变形,来达到3维立体的效果,整个封面颜色虽然只有黑白,色调单一,但是通过他的排版,样式,给本张封面带来了另一种风趣,这其实就是通过triz的理论来进行创新设计的。

4结语

书籍封面设计师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通过TRIZ的应用实例表明,运用TRIZ理论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与TRIZ相结合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书籍封面设计的技术区域,它所发展的系统观念,理想性法则,矛盾原理及一般性原则的思维和理论,也为非技术领域提供了有用的参考。在解决技术问题中,TRIZ理论是强有力的创新工具。它可以使每位设计人员突破思维惯性,进行创造性思维。还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有效地指导设计人员进行产品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1]檀润华.创新设计——RIZ:发现问题解决问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赵新军.技术创新理论TRIZ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刘喜生.包装材料学[M].长春:吉林大学书版社,1997.

封面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书籍封面;设计;创意;对策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61-01

一、书籍封面创意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一)目标读者的年龄层、文化水平

按年龄层分,书籍可分为少儿读物、中老年读物等、中青年读物等,少儿读物封面应活泼生动、色彩绚丽,要突出书籍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另外由于少年儿童理解能力尚浅,读物封面内容应具体、直接、准确;中青年读物以及老年读物应相对严肃、庄重,色彩和谐,由于该人群文化水平较高,应采用象征性的手法来进行封面形象的设计。

(二)学科

按学科分,书籍可分为经济类、哲学类、文学类、科技类、历史类、政治类等等,不同学科的书籍封面设计应有所区分,如科技类书籍封面应前卫、现代;历史类应庄重肃穆;哲学类应沉着素雅等。

(三)功能

按功能分,书籍可分为工具书、教课书、教辅导书、专注等,其中教科书应沉稳大气;教辅书应构图新颖,色彩鲜明。

(四)书籍的“商品”属性

书籍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按书籍的“商品”属性可将其分为“畅销书”、“一般图书”。“畅销书”的设计要新颖、色彩要强烈,夺人眼球。根据书籍的内容,不同类别的书籍在设计者头脑中会根据生活经验、心理感受和学识水平产生纷繁的画面、映像和色彩。

二、书籍封面创意设计对策

(一)突出板式创意设计

版式创意设计要求突出封面设计的形式美,以新颖、独特的形式塑造和主题的展现,增强读者视觉的冲击力,在突出版式创意设计中,还要注意书的内容的表现,不能为了形式去拼凑流行元素、组合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设计,在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的存在都应该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的,点、线、面三者的构成,要有其排列的原则,每个元素间的对比差别也要注意到。反差如果小,变化不大,那么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就小,反差大则能够强烈地吸引读者,形成视觉上的优势。

(二)合理编排文字、色彩和插图

结合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地位,来确定最适合表现它的色彩,因为色彩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感情。封面的插图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合理的恰当的插图给一本书的封面设计提升了亮色,使封面更加生动、活泼,在商品的促销上,插图与文字的作用是不分上下的,有时因其自身的特点甚至被文字更重要,更突出,能够更好地为书籍服务,它服务与书的主题的表现,帮助读者更加有效地领会一本书的内容,插图和文字都是直观地表现方式来为读者展示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主题的进行了形象化的表达,使读者借助文字和插图对数的内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一目了然。

(三)强化文字创意设计

文字是书籍的载体,一本书从其书名的字体设计到字体之间的组合,再到封面封底上的文字内容的如何设计等等,都要做到具有整体性的编排设计,文字不仅仅是语言的载体,也是一种图形艺术,要结合一本书的特点来运用适合的字体,如果仅仅是在封面安排一些文字介绍,只能起到一种信息传达的作用,失去的是封面设计的美感,甚至失去美感的封面往往会直接障碍了读者阅读的欲望,因此文字的创意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字体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与一本书的内容相和谐,在字库中宋体和黑体是应用较广泛字体,大多数的设计都会结合书的内容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形、加粗、变细、倾斜等变化,创造出一种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增强视觉的冲击力。

(四)注重材质的运用

纵观现代书籍的设计,封面设计师为了结合古代书籍的特点,追求一种原始的书装形态来实现一种形式的回归,展现一种古朴深沉的设计风格,让书平添了几分返璞归真的色彩,选材形式是在好的创意前提下,给封面设计锦上添花的方式,独特而新颖的创意、灵动的设计方式才能够为书籍带来新鲜的视觉的感受。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为了加深读者在快速浏览中的印象,书籍的封面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成功的封面设计,需要多种设计因素,以版面编排直观形象地呈现给读者,因此书籍的封面设计中设计的创意是尤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与长兴.论封面创意设计的表现形式[J].美术大观.2009(9).

相关期刊更多

大理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

供热制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山地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