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相思白居易

长相思白居易

长相思白居易范文第1篇

长期以来,白居易作为唐代重要的诗人和文学家已为今人熟知。但事实上,白居易一生痴爱音乐。不仅撰写了以《琵琶行》《霓裳羽衣舞》为代表的大量涉及音乐、舞蹈的诗作,还写过《议礼乐》《沿革礼乐》《复乐古器古曲》这样体现其音乐思想的理论文章,充分显示出他深厚的艺术感悟和相当专业的音乐修养。同时,白氏本人的音乐造诣,亦见诸其丰富的音乐实践。总体上看,国内较有影响的中国音乐史理论著述大多都对白居易演奏乐器和歌唱的爱好有所介绍,其作为唐代重要的文人琴家亦为大家公认。例如: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的第五编(隋、唐、五代)中谈到:“白居易自己能弹古琴,爱听古琴、琵琶、阮咸、筝、鬻篥等乐器的演奏。爱听歌唱,又爱听《霓裳羽衣》《高调凉州》《绿腰》《水调》《何满子》《都子歌》等乐曲。”,蔡仲德先生在著作《中国音乐美学史》中介绍白居易“酷好音乐,能弹琴,嵇康、陶潜一样终身与琴为伴”。陈应时、陈聆群先生主编《中国音乐简史》也提到白居易“能弹奏古琴,爱听乐器演奏、唱歌,爱听大曲的表演”。另外。在孙继南与周柱铨先生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关也维先生编著《唐代音乐史》、刘再生先生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以及秦序先生《崇雅与爱俗的矛盾组合——多层面的白居易音乐美学观及其变化发展》等著作或论文中对白居易的音乐实践活动也均有所涉及。但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可见。大部分学者对白氏音乐实践活动的研究大多限于使用简略、概括性的文字加以介绍。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白居易的音乐诗作。对其弹琴、弹筝及歌唱三方面的音乐实践活动进行考察,并探讨这些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出的一些倾向。

一、从白居易的诗作看其音乐实践活动

(一)弹琴

白居易喜爱并擅长弹琴。琴在他生命中像是一位友好伴侣。他自言“本性好丝桐,坐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好听琴》):甚至连出游时都是“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自喜》)。他还曾将琴、酒、诗喻作“北窗三友”,说“三友甚相熟。无日不相随”(《北窗三友》)。

元和三年(808,37岁)白居易写作了《松斋自题》: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余。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况此松斋下,一琴数蛈书。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持此将过日,自然多晏如。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坦言自己在而立之年升任谏官,俸禄充足,不必担忧养家糊口。平日里有诗书琴酒为伴,聊以自娱。他首次对自己弹琴的情况进行了描述,言语间毫不掩饰自己当时心宽体舒、安乐知足的思想状态。弹琴已成为白居易生活中一项重要的自我娱乐活动。尽管白居易在诗中没有流露出自己对政治的热衷,但这种安然自若的生活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其仕途的升迁。是年四月二十八日,白居易拜授左拾遗,依前充翰林学士。他自称“职为学士,官是拾遗”。摆在这位新进谏官面前的是实现理想抱负的大好机会,他对前途充满信心。

长庆二年(822,51岁)白居易自中书舍人除杭州刺史,结束了多年的贬谪生活。初到杭州的白居易“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郡亭》),在忙于政务之外。也同样选择琴乐作为聊以自娱的方式。对于白居易而言,琴声即是心声,弹琴能聊以自娱,抒发性情,“耳根听得清初畅”(《琴酒》)_亦能修身养性,“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好听琴》)。从白居易所写的弹琴诗可知。他最喜爱并最擅长的琴曲是《秋思》,甚至将这首琴曲作为自己晚年退居洛阳期间,每日早起或晚坐必做的功课:

小亭门向月斜开,满地凉风满地苔。此院好弹《秋思》处,终须一夜抱琴来。(《杨家南亭》)

小亭中何有?素琴对黄卷。蕊珠讽数篇,《秋思》弹一遍。从容朝课毕,方与客相见。(《朝课》)

晨起对炉香,道经寻两卷。晚坐拂琴尘,《秋思》弹一遍。(《冬日早起闲咏》)

这首《秋思》澹然清远,“调清声直韵疏迟”(《弹2》),每每在晨起独坐时,或在寻山望水问,抑或在夜窗幽独处,信意弹起。都让白居易感到身心静好,忘却烦愁。

白居易一日与挚友刘禹锡相聚,小饮过后,他便调弄琴弦,弹了这首《秋思》:

闲居静侣偶相招,小饮初酣琴欲调。我正风前弄秋思,君应天上听云韶。(《梦得相过援琴命酒因弹偶咏所怀兼寄继之待价二相府》)

这样的相聚,总是让白居易感到“心适而忘心”(《舟中李山人访宿》)。所以,但凡友人来访,他常会备酒弹琴。他的诗作《闲居偶吟招郑庶子皇甫郎中》、《夜招晦叔》、《舟中李山人访宿》等都对这种弹琴活动有所记述。这种琴酒相酬的活动实际在唐代文人生活中是寻常事。唐代科举制度下,文官都是读书人。在这种酬唱场合,官员的身份被淡化,文人的身份则变得突出。文人们高谈阔论,抒发己见,琴酒相酬,娱人之外兼以自娱。白居易经常以琴会友,并不拘泥于追求弹琴的技艺,而是想要借此抒怀寄情,酬谢知音。

(二)弹筝

据目前笔者所见的文献资料显示,白居易曾有过弹筝的活动。大和六年(832,61岁)白居易于洛阳任河南尹期间写作《夜招晦叔3》一诗,就对自己弹筝进行了描述:

庭草留霜池结冰,黄昏钟绝冻云凝。碧毡帐上正飘雪,红火炉前初炷灯。高调秦筝一两弄,小花蛮植二三升。为君更奏湘神曲,夜就侬来能不能?为了欢迎友人,白居易备下好酒,还调弄筝弦弹奏《湘神曲》。在这个雪夜,弹筝成为了白居易另一种抒感的方式。

次年(833,62岁),白居易进行了《筝》的创作: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璨,柱触玉玲珑。猿苦啼嫌月,莺娇语泥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灯下青春夜,樽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寥寥数语,就将义甲和筝柱的材质、筝的音色及筝曲节奏、速度和情绪的变化细致地描绘了出来,同时表现出演奏者技艺之精湛,可见白居易对筝有很高的熟知程度。倘若白居易不懂弹筝,是无法写出如此生动而简练的诗句的。但白居易并没有停留在直观欣赏的阶段,他曾嗔怪钟子期从俞伯牙的琴声中只能听到山和水,因为他认为丰富多变的音乐带给欣赏者的绝对不会是简单的图画,反之,它们能在欣赏者心中被物化成各种截然不同的形象。“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这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描绘,都是白居易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的感受,并经过进一步想象形成的画面。其次,白居易并没有直接评论弹筝女的演奏技艺,但“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表明白居易通过她的演奏觉察到了隐伏在乐曲之中的悲伤和哀愁,相对于精湛的技艺,白居易更加注重是情感的表达。再者,“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正契合了白居易对“无声胜有声”意境的追求。此处,音乐的休止是暂时的,但正是在这短暂的停顿之中。才能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有声”难以表现的“忧愁”、“暗恨”和“深情”。

开成元年(836,65岁),白居易还向好友牛僧孺。求觅一面秦筝,牛僧孺觅得秦筝之后赠与白居易。白居易为表答谢,还先后赋诗两首寄予牛僧孺:

楚匠饶巧思,泰筝多好音。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玉柱调须品,朱弦染要深。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秦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答》)

远讯惊魔物,深情寄酒钱。霜纨一百匹,玉柱十三弦。(诗人自注:思黯远寄筝来。先寄诗云: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仍与酒资同至。)楚醴来尊里,秦声送耳边。何时红烛下,相对一陶然。(《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白居易在诗句中不仅提到了筝的材质和色泽,还明确指出好筝出自楚匠之手,可见他是个古筝工艺的行家。一方面。得到好筝的白居易兴奋异常,甚至将筝比作“魔物”,将弹筝者比作“魔女”。期待与友人一起诗酒相娱;另一方面,白居易早年对佛教持否定态度,认为“其区区西方之教,与天子抗衡;臣恐乖古先唯一无二之化也。然则根本枝叶,王教备焉。何必使人去此取彼?……虽臻其极则同归,或能助于王化;然于异名则殊俗,足以贰乎人心。”。而此时的白居易已步入晚年,对佛教不再有揶揄之词,声称:“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其心理上对禅宗是有意接纳的。

(三)歌唱

除了弹琴和弹筝,歌唱也是白居易的一项重要音乐实践活动。在他的诗歌中,对他在不同场合进行的歌唱活动有较详细的描述。有时是在与友人饮酒相聚时,以歌助兴,“兴来吟咏从成癖,饮后酣歌少放狂”(《座中戏呈诸少年》)、“醉后歌尤异。狂来舞不难”(《与诸客空腹饮》);有时是在出游时,以歌抒情,“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看采菱》);或是在愁苦烦闷中,以歌消愁,“莫遣沉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除此之外,在与挚友相见时。以歌唱和,则是更为常见的一种情况。白居易与刘禹锡之间就有两首著名的唱和诗。唐敬宗宝历二年(826,55岁),白居易因病罢苏州刺史返回洛阳,时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结束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亦奉旨归洛。两位故人意外在扬州相逢,兴奋之余又感慨万千。一次酒席上。白居易借着酒兴把箸击盘即兴而歌: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员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遭遇远贬,一直谪居朗州、播州、和州等地。白居易盛赞刘禹锡为“国手”,对这段长达二十三年的坎坷经历表示了愤懑与同情。刘禹锡听罢白居易的歌唱随即也即兴作了一首唱和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在诗中宽慰自己和白居易,用豁达之心面对世事,并对白居易的歌唱表示酬谢。两人推心置腹,真挚坦诚,足见友情之深厚。诗中“与君歌”和“听君歌”,可以看出两人之间曾进行了歌唱的活动。而这种唱和活动是唐代文人间为了交流而普遍使用的形式。

二、白居易音乐实践活动的三种倾向

白居易的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出“自娱”、“慕贤”和“修身”三种倾向。形成这三种倾向的原因固然与其本人生活经历及兴趣爱好密切相关,而自古以来一直延续的文化传统在其中亦发挥了重要影响。

(一)自娱

白居易的音乐实践活动首先表现出自娱的倾向。白居易爱乐,曾自况离不开琴、酒和书。白居易亲身参与弹琴、弹筝和歌唱的活动,不带任何功利性。是纯粹自由不受束缚的。一方面这些活动本身可以带给他无穷乐趣,如“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偶吟二首》其一)、“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放情自娱,酪酊而后己。”(《醉吟先生传》)、“纵酒放歌聊自乐,接舆争解教人狂。”(《又戏答绝句》)另一方面借助音乐可抒怀寄情,如“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弹》)、“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筝》)

白居易以乐自娱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表现。或是朝课时“《秋思》弹一遍”(《朝课》),感叹自己“幸有琴书堪做伴”(《赠侯三郎中》)。“与老相宜只有琴”(《郡西亭偶咏》);或是在宴饮时“为君举酒歌短歌”(《短歌行》),用以助兴;或是在友人来访时,“何以延宿客。夜酒与秋琴”(《舟中李山人访宿》),“高调秦筝一两弄,小花蛮榼二三升”(《夜招晦叔》)。

自古文人爱乐,多为自娱。音乐同酒、茶一样,皆为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生活中的点缀品。我们所熟知的嵇康、陶渊明、欧阳修、坡、柳永、姜夔等人均对音乐情有独钟。让音乐走进生活、伴随人生,是出于文人们对艺术化人生境界的追求。同时,因为音乐不像文字那样具有明确的语义,音乐含蓄。也正好符合文人对思想空间、意义空间的追求。所以,音乐之于文人,是驱散郁结的良药,是放情自娱的途径,是心中感情的寄托。

(二)慕贤

除了自娱之外,白居易还藉乐慕贤。慕贤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拥有的情怀。中国古代文人实现理想抱负的唯一途径就是出仕为官,但在封建专制的大背景下,他们的命运往往掌握在拥有权力的少数人手中。在权势面前,文人们大多深感自己力量的渺小,失意、无奈成为这些传统文人普遍存在的情感。所以经历相似的前代先贤便成为文人们竞相仰慕追思甚至交流的对象。

同嵇康、陶渊明一样,白居易终生与琴相伴,他对这两位先贤也十分仰慕,陶渊明的诗集更是常伴左右。晚年时。白居易还效仿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撰写了《醉吟先生传》。元和六年(811,40岁),白居易丁母忧蛰居渭上,杜门不出,生活无趣,每日过着“朝亦独醉歌,暮亦独醉睡”(《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五)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咏陶潜诗有感,遂效法陶潜诗体,写下《效陶潜体诗十六首》。此时的白居易面对母亲的故去,友人元稹被贬江陵,自己也改任京兆户曹参军,回到故里又看到乡民依然贫苦的生活,他束手无策,万般无奈,失落与惆怅的情绪搅扰得他难以平静,早已没有当年初为谏官时的泰然自信。他还在诗序中自嘲这些诗句是“醉中狂言,醒辄自晒”。其中第三首是白居易按陶渊明“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一典故写作而成:

朝饮一杯酒,冥心合元化。兀然无所思,日高尚闲卧。暮读一卷书,会意如嘉话。欣然有所遏,夜深犹独坐。又得琴上趣,安闲有馀暇。

诗句难掩失意感伤的颓唐情绪,而陶公超然物外的琴乐境界显然给了白居易很大的感悟。而借由琴声,让他觉得自己“心灵超越时空而与他仰慕的大诗人陶渊明又多了一重贴近。”

元和十年(815,43岁),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陷入人生低谷。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白居易愤怒且迷惘,他觉得自己也像那些失意的先贤一样,有心报国无路请缨,在寄给友人元稹的诗中他频频提到屈原这样的志士。次年,白居易游访陶渊明旧宅。感慨万千。写下《访陶公旧宅并序》: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白居易在表达对陶公仰慕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愁苦。“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实际上几乎是在含蓄地诉说自己的遭遇。

感情总要有所寄托。像陶潜一样。弹琴成为白居易绝佳的寄情之事。在白居易看来,琴似乎是他同这些先贤心灵相通的桥梁。这一情怀在他的诗作中多次被提及:

矧予东山人,自惟朴且疏。弹琴复有酒,且慕嵇阮徒。(《马上作》)

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师。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北窗三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因康与籍,及我三心知。(《对琴酒》)可以说,正是出于对这些前辈的仰慕,白居易对琴才有着始终如一的爱好。白居易很少对自己弹琴的时间、地点或场景等内容进行描述,对自己弹奏的技艺也几乎从不提及。他不再单纯把琴当做乐器,而是靠它同先贤沟通交流。

(三)修身

修身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传统儒家十分注重“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白居易的音乐实践活动具有明显“修身”的倾向。例如,他认为酒可以帮助舒畅刁顽的脾性,清畅恬和的琴音可以使人拥有平和的性情,并强调音乐潜移默化的作用。‘白居易特别将琴乐作为自己自勉自励,塑造人格的途径。其有诗云:“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好听琴》)、“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清夜琴兴》),“近来渐軎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弹秋思》),白居易认为琴也具有一定的品格。琴音清谈恬和,表明弹琴者自身人格也是高洁清雅的。

儒家要求的“修身”目的是不断提高个人的涵养素质,使其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其实质是要将外部要求形成内在的自觉意识。从被动转为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白诗中频繁指出“本性好丝桐”(《好听琴》)、“自嫌习性犹残处,爱咏闲诗好听琴”(《味道》)、“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有图画、歌舞者,靡不观”(《醉吟先生传》)。可见音乐已成为白居易用来涵养情性的一种自觉要求。

长相思白居易范文第2篇

爱花无论桃杏梅

杜鹃、牡丹、紫薇、桃花、梅花、杏花、樱花、桐花、荷花等,都在白居易的诗歌吟咏之列。他尤其喜爱杜鹃花,在《山石榴・寄元九》一诗中,他写道:“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杜鹃之美,无与伦比,有如绝代佳人西施,而芙蓉、芍药皆相形见绌。白居易对杜鹃的评价,竟是如此之高!因为爱杜鹃花,他不仅把江州(今江西九江)山上野生的杜鹃移植到住所,还写下了《戏问山石榴》一诗:“小树山榴近砌裁,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不仅如此,元和九年(814年),白居易调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时,还千里迢迢,把庐山杜鹃带去种植,并写下了《喜山石榴花开》一诗:“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白居易惟恐读者不知此花的来历,还特意在题目下写下了“去年自庐山移来”的注脚。据初步统计,收入《白居易集》中吟咏杜鹃花的诗,除以上几首外,还有《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山石榴花十二韵》、《题山石榴花》等。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在《海棠》一诗中把海棠比作女娇娃,构思新颖,堪称佳作。而比苏轼早数百年的白居易,早就把花当作自己的“夫人”,可谓是首开花卉拟人化的先河。他写道:“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既体现了诗人诗作构思的不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爱花感情之深。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白居易不仅钟爱杜鹃花,甚至对闲花野草也一往情深,甚有感情。这在《同友人寻涧花》一诗中可以找到佐证。诗句是:“闻有涧底花,贳得村中酒。与君来校迟,已逢摇落后。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记取花发时,期君同携手。”虽寻芳不遇,但他还打算次年再去寻觅。

白居易因爱花、咏花,曾遭政敌攻击而被贬谪。元和十年(815年),时任太子左善赞大夫的白居易,第一个上书唐宪宗李纯,请搜捕刺杀武元衡(宰相)的凶手。新任宰相张弘靖、韦贯之认为白居易不是谏官而上书奏本;忌恨他的人又诬陷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不慎掉在井里淹死了,而写了赏花及新井诗,有伤名教,遂贬为州刺吏。诏书刚下,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唐宪宗,言白居易所犯迹状不宜任地方长官,宪宗乃追诏改授江州司马(郡佐官)。降职也罢,降级也罢,京官可以不当,但花木不可不爱。此后的白居易不改初衷,仍爱花、咏花、种花。以此而论,白居易可真算得上是个花痴了。

花下对饮亦潇洒

爱花必赏花。凡花事盛隆,白居易总要前去观赏,且每每于花下留下诗作。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下庄南桃花》)“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看浑家牡丹花戏赠李十二》)早年居于长安的白居易,已有此雅兴了。

此后,白居易的赏花诗作屡见:“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儿醉几场。……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在狂。”白居易一生写出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花诗。

栽花植树不知疲

爱花必种花。白居易原籍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后因藩镇割据,烽烟四起而避难越中(今浙江一带)和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符离镇)。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进士及第后,他先后在长安、、江州、杭州、苏州、洛阳为官或家居,一生住地多变。但无论住在哪里,也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他的高情逸致,栽花植树,始终如一。

贞元十九年(803年),32岁的白居易官授校书郎,开始进入仕途。这时他在长安常乐里租了一处房屋住了下来。入住后,见园中竹丛“枝叶殄瘁,无声无色”,于是“乃芟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亲手抚育。日后,竹丛复苏,出现了“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的美丽景象。对此,白居易心有所感,写下了《养竹记》一文。

次年,白居易卜居距长安约百里的渭村。此间,白居易栽花种树甚勤,房屋四周桃红柳绿。他在诗作《重到渭上旧居》中写道:“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在《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树》一诗中,他也曾作过追忆:“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

比较起来,他种花植树最为热心时候,是贬为江州司马和忠州刺史时。白居易贬下江州后,先是住在官舍。后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春,筹资在风景秀丽的庐山香炉峰、遗爱寺之间,构一住宅名“草堂”,举家迁居于此,直到元和十三年(818年)。此间,他栽杉种柳不辍,还种山樱桃、杜鹃花和荷花等,并写下了“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等颇有情趣的诗作。

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调任忠州刺史。在忠州的两年里,是他一生中栽花种树最勤的时候。此间,他种过桃、杏、梅、柳、荔枝、杜鹃等花树,留下了《东坡种花二首》、《种桃花》、《东涧种柳》等众多诗作。在这些诗里,他留下了“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每日领僮仆,……铲土壅其本,……”等诗句。十分难能可贵的是,白居易明知在忠州的任期只有3年,但仍热心栽种。对此,他在《种荔枝》一诗中是这样写的:“红颗真珠诚可爱,白发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这不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舍己为人的精神体现么!果然,元和十五年(820年)冬,3年任期未满,唐宪宗就将白居易召回长安改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告别江州,白居易对东坡花树依依不舍,深情地下写下《别种东坡花树两绝》:“二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白居易离开忠州若干年之后,还念念不忘东坡花树,写下了“最忆东坡红烂漫,野桃山杏水林檎”、“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等诗句,对东坡花树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长相思白居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白居易;日本平安文学;白诗;白氏文集

唐朝时,日本向中国派遣遣唐使,积极摄取了唐朝的先进文化,唐朝的文学作品也随之传到日本。日本人出于对先进文化的崇拜,对唐朝的文学作品积极模仿吸收,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学――平安文学受到了唐代文学的很大影响,其中,对平安文学影响最大的,就是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是一名多产的诗人,其文集《白氏文集》收诗文3800余篇。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从内容上来看,前期以批判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讽喻诗为主;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诗渐多。由于语言通俗易懂,不仅被旧来的士大夫阶层所喜爱,在下层人民中也广为传唱。

《白氏文集》对日本的平安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白居易成为日本人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尤其是其闲适・感伤诗,在平安朝的文学作品中经常被引用,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颠峰人物。

一、白居易对平安文学的影响

974-1192年是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其文学的特征,可以简单总结为初期汉诗文的隆盛;中期和歌的复兴和女性文学的繁荣;末期贵族文学的变质。本文由于篇幅限制,从汉诗、和歌、女性文学这三个角度来分析白居易对平安朝文学的影响。

1.汉诗

桓武天皇为了再建律令制度,在政治、文化等所有方面学习唐朝的制度,唐风文化受到尊崇。在嵯峨天皇时,汉诗文迎来了最盛期。文人集会时,经常通过做汉诗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平安朝的汉诗人吸取最多的,就是白居易的诗(以下简称“白诗”)。

首先,是模仿白诗的形式来创作汉诗。在日本,最早模仿白诗排律的诗人是菅原道真。下面这两首诗分别是白居易和菅原道真的作品。

何处春深好,春深富贵家。

马为中路鸟,妓作花…

何处春深好,春深贫贱家。

荒凉三径草,冷落四邻花…

――白居易《春深・二十首》

何人寒气早,寒早走还人。

案户无新口,寻名占旧身…

何人寒气早,寒早卖盐人。

煮海虽随手,冲烟不顾身…

――菅原道真《寒早・十首》

白诗20首,菅原诗10首,每一章首句,各自同义重复,二句首词承接前句尾词,每一章分别叙述一个内容,各章互相连缀,形成一个贯通的主题。毫无疑问,菅诗模仿了白诗的形式,是白诗的“仿体诗”。

其次,把白诗的句子运用到日本汉诗中的作品也有很多。下面分别是白居易和岛田中臣的诗:

危亭绝顶四无邻(A),见尽三千世界春(B)。

但觉虚空无障碍,不知高下几由旬?

回看官路三条线,却望都城一片尘。

宾客暂游无半日(C),王侯不到便终身(D)。

始知天造空闲境(D),不为忙人富贵人(C)。

――白居易《春日题干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不是山家是释家,危望远眼光斜(A)。

今朝无限风轮动,吹绽三千世界花(B)。

――岛田中臣《春日雄山寺上方远望》

胫耩手杖汉难收,得上台山最绝顶。

惆怅贵人无到日(C),只今犹合傲王侯(D)。

――岛田中臣《台山绝顶》

白诗和岛诗的A、B、C、D分别对应。岛田把白诗中的若干“意象”进行分解,通过重新组合,溶入自己的诗中,构成新的“意象”。这种新的“意象”与原诗的语句并不完全一致,在遣词韵律方面有所调整。也就是岛田中臣虽然运用了白诗,却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对白诗重新分解组合来创作汉诗。

可见,白诗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对平安时代的汉诗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的汉诗人不仅直接模仿白诗的形式,还巧妙地运用白诗的内容进行构思,推动了汉诗创作的发展。

2.和歌

公元894年,日本政府停止向中国派遣遣唐使,中断了和唐朝的文化交流。同时,由于假名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唐风文化出现衰退,和歌取代汉诗文,成为文学的主流。在日本歌坛上,出现了以“六歌仙”(僧正遍昭、在原业平、小野小町、文屋康秀、喜撰、大伴黑主)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歌人。

这一时期,以白诗为主体的中国唐诗的意境和美学意识,逐渐进入到和歌创作中。“六歌仙”中几乎没人不受白居易的影响。下面是“六歌仙”之首遍昭的和歌:

天つの通ひ路吹きとぢよをとめの姿しばしとどめむ

(天高云翻飞风吹不停息可怜少女影思欲常相见)

――僧正遍照《五节之时待见日姬》

在这首和歌中,歌人把太阳比作少女,表达了在节日之时思欲相见,却由于云遮日,欲见不能的心情。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和自然气氛的烘托手法,很明显是受到白居易《柘枝妓》中的“看罢曲终留不住,云翻雨送向阳台”这一构思的影响。同时,由于唐诗的大量引进,和歌与唐诗的碰撞已是无法避免。在这种风气下,歌人们尝试着把唐诗的佳句引入和歌,于是就出现了“句题和歌”,就是以一句唐诗佳句为题,将该句的内容化为和歌。最著名的是大江千里所作的《句题和歌》,在其125首句题和歌中,以白居易的诗句为题的有74首。例如「こづたふにの糸の弱ければとむるよからぞになし(树梢添枝条 吐出新绿丝 莺飞来此歇 弱嫩不胜力)。这首和歌,就是取自白居易《杨柳枝词》中的“绿绦条下不胜莺”一句。

在这里,和歌所表现的意境,就是白诗的一句,并没有添加新的内容。但是,这毫无疑问是文学创作,因为它运用了日本独有的31音“音数律”来表达白诗的内容,赋予白诗一个日本化的外壳。

可以看出,平安时期,以白诗为代表的唐诗被吸收运用到和歌中,为和歌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歌通过积极吸收中国文学的影响,扩大视野,提高了艺术技巧。

3.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的繁荣是平安文学的一大特征,其中紫式部所著的《源氏物语》,可以称得上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本文试以《源氏物语》为例,来分析白居易对女性文学的影响。

众所周知,《源氏物语》不仅吸收了日本古典文学的精华,也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佛教思想等其他精髓。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者指出:作为在底层影响《源氏物语》的因素,《白氏文集》起了很大的作用。从引用数字上来看,全篇共有154处引用白诗,对《白氏文集》的引用次数要占汉语典籍引用总数的59%。

《源氏物语》的第一卷《桐壶》中,多次引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以唐玄宗专宠杨贵妃的故事,直讽桐壶帝宠爱桐壶更衣。例如下面这一段:

皇上看了《长恨歌》画册,觉得画中杨贵妃的容貌,虽然出于名画家之手,但笔力有限,到底缺乏生趣。诗中说贵妃的面庞和眉毛似“太液芙蓉未央柳”,固然比得确当,唐朝的装束也固然端丽优雅,但是,一回想桐壶更衣的妩媚温柔之姿,便觉得任何花鸟的颜色与声音都比不上了。以前晨夕相处,惯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句,共交盟誓,如今都变成了空花泡影。天命如此,抱恨无穷!

“太液芙蓉未央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诗句都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桐壶帝和桐壶更衣这两个人物正是参照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作者紫式部用迭影的方式对人物进行了日本式的重塑,达到了神似的地步。

在《须磨》卷中,有这样一个场面。源氏公子被流放到须磨时的一个晚上,“此时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源氏公子想起今天是十五之夜,便有无穷往事涌上心头。遥想清凉殿上,正在饮酒作乐,令人不胜艳羡,南宫北馆,定有无数愁人,对月长叹。于是凝望月色,冥想京都种种情状。继而朗吟“二千里外故人心”,闻者照例感动流泪。”这句“二千里外古人心”出自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禁中独值对月忆元九》,是白居易和被贬的好友元祯的赠答诗。正如白居易在八月十五的晚上思念好友元缜的心情一样,源氏想起了京城的女性们。

二、日本人广泛接受白居易的原因

第一,白诗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日本的平安时代非常相似。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时代。而日本的平安朝,天皇的权力逐渐减弱,武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特别是到平安末期,武士的势力壮大,贵族社会逐渐失去活力。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佛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于是,白诗中体现出来的老庄享受现世的逍遥观念和佛家追求来世的解脱思想就引起了平安时代贵族们的深切共鸣。

第二,白诗通俗浅显,直白流畅,易于理解和模仿。白居易的诗歌大量吸收民间语言,具有很强的通俗性、现实性和平民性。《冷斋夜话》中说白居易作诗后都要请老妪来听,并根据老妪的理解程度来修改,直到老妪能够理解为止。这种说法虽不足为凭,但白诗易懂却是不争的事实。对日本人来说,汉语毕竟是一种外语,在理解运用上有难度,于是,通俗易懂的白诗自然成了日本文人模仿的对象。

第三,白居易的性格与平安时代典型的日本人相似,白诗的审美情趣也与平安时代的审美意识有相通之处。白居易的作品中,闲适・感伤诗占很大比例,在这些诗中,体现出一种追求与自然融合、心物一体的精神,对季节的变迁把握细腻,充满了忧郁伤感的情调。这与重视自然美,纤细地感知事物,追究“幽玄”的平安文人的性格相符,和“物哀”,“风雅”这些平安时代的审美情趣也十分契合,因此被平安时代的文人广泛接受。

第四,无论是质还是量,长达70余卷的《白氏文集》,对平安文人来说,是一部大型的文学事典兼辞典。白居易一生写了3800余首诗,而且其作品的取材范围几乎涵盖了中唐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当时的日本文坛尊崇汉诗文,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参考资料,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流传到《白氏文集》,自然成了模仿的范本。

参考文献:

[1] 宋再新.千年唐诗缘―唐诗在日本[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长相思白居易范文第4篇

摘要:白居易作为中晚唐一位杰出的诗人,一生创作了82首咏史怀古诗,然而学界对其咏史怀古诗研究较少。笔者拟在整理白居易的咏史怀古诗的基础上,根据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风的变化来对其咏史怀古诗做分期研究。

关键词 :白居易 咏史怀古 风格 分期

白居易现存诗2740首,其咏史怀古诗共82首(笔者据《白居易全集》统计,丁如明、聂世美校点,上海古籍出社1999年版)。历来对白居易其人其事曾有许多分期研究,而且观点多有不同,曹磊在《白居易创作心态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中,详细综述了各种分期情况,此处不再赘述。笔者综合各种资料研究发现,曹磊将诗人的思想分为前中后三期是很有道理的,故笔者亦从此说法,将白居易的咏史怀古诗分成前中后三个阶段来研究。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生活和社会背景下,白居易有着不同的思想和创作心态,因此在咏史怀古诗中所传达的思想也会不同,有必要对其咏史怀古诗做分期研究。

一、白居易前期的咏史怀古诗——沉郁雄劲的忧患之歌

白居易前期的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从贞元四年(788)《王昭君二首》的创作开始,时年17岁。德宗建中四年两河兵乱,白居易几经战乱而离家远游,年少的他耳闻目睹天下丧乱,从小便励志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王昭君二首》其一),借王昭君被胡沙摧残以至于面目全非的典故来表达诗人对百姓所遭罹难的感慨,昭君如此姣好的容颜尚且如此,更何况天下苍生呢!“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知宫里时”(《王昭君二首》其二),诗歌继续深入,传达了诗人渴望大唐中兴的美好夙愿。

《渭上偶钓》作于元和六年(811),时白居易四十岁,母陈氏卒,丁忧退居。诗人于渭水垂钓,记起昔年太公望,“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渭上偶钓》),从而感慨自身,希望早日回归朝廷,为皇帝建言。此时的白居易虽情不得已,也还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诗人仍然自言“兴尽钓亦罢,归来饮我觞”(《渭上偶钓》)。

在退居下邽期间,白居易创作了著名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写出了对人生的思考。其效法陶渊明,在山村中饮酒闲乐,“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徵君。……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字里行间也夹杂着诗人的无奈,只好饮酒聊以度日。“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效陶潜体诗十六首》),想到屈原被楚王放逐,刘伶被弃于山林,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刘伶买醉竹林,屈原却是“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这让诗人更加矛盾,虽然明白“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但是他还是不肯放弃仕进之心。

前期的咏史怀古诗主要还是期望着积极用世,而笔者在此从咏史怀古诗中所探究的诗人当时之思想,并非全如前人所说的理想丰满、斗志昂扬,而是我们恰可以看到诗人内心的另一面。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前期白居易的咏史怀古诗风格应该是沉郁雄劲、满怀激情而关心民生疾苦的。

二、白居易中期的咏史怀古诗——矛盾彷徨的悲慨之音

中期以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直至大和三年自请外放为止,《读史五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深刻反映了白居易中期屡遭贬黜、心境沉浮、徘徊矛盾的心态。

元和十三年迁忠州刺史,白居易心中又重新燃起希望。然而险恶的仕途再次挫伤了白居易的希望,希望的产生和破灭不过一瞬间,诗人内心更加挣扎与绝望,曾经的壮志在几度仕宦浮沉中消磨殆尽。“楚怀放灵均,国政亦荒淫。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汉文疑贾生,谪置湘之阴。是时刑方措,此去难为心。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沉。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读史五首》其一)诗人再次想起屈原和贾谊,先贤的境遇比自己更加悲惨,一方面是对屈子、贾生的同情以及与他们同病相怜的无奈;另一方面也借古抒怀,感慨自己身世之悲。屈原作《离骚》,徘徊江畔,正与此时的白居易相似。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自己是该继续曾经的济世之志还是就此退隐,仍然无所适从。《读史五首》其二则以司马迁和嵇康身陷囹圄作比:“马迁下蚕室,嵇康就囹圄。抱冤志气屈,忍耻形神沮。当彼戮辱时,奋飞无翅羽。”喻自己想要奋进却苦于“无翅羽”,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深刻沉思,想到黄绮、巢许等隐士,不禁萌生退意。当然此时的白居易内心仍然在挣扎。

可以说此时白居易仍然怀着报国救世的志向,只是心境有所变化,体现在咏史怀古诗中,则是诗人的自我解脱。因此,这一阶段的咏史怀古诗总体风格是悲慨彷徨的,诗中增加了更多对古人的追忆,更深切地透漏了诗人的身世遭际之悲,以及在悲慨中蕴含的人世和出世的矛盾心态。

三、白居易后期的咏史怀古诗——超然闲适的退隐之思

后期是从大和三年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到会昌六年诗人逝世为止的十七年时间。大和三年,诗人五十八岁,可以说已近花甲之年。白居易罢刑部侍郎,迁往东都洛阳,从此过着半隐半仕的生活。此时,白居易已然看透了世间百态,最终转向独善其身。大和四年所作《思往喜今》:“忆除司马向江州,及此凡经十五秋。虽在簪裾从俗累,半寻山水是闲游。谪居终带乡关思,领郡犹分邦国忧。争似如今作宾客,都无一念到心头。”可以说这是诗人对人生的阶段性总结,从此以后,终于可以打开心扉与山水相伴。世事依然纷乱,诗人仍然关心着民生,却已不再掺杂自己的人生之悲。从诗中可以看出,此时的诗风已经趋向闲适,初期那种沉郁雄劲的风格逐渐消弭。自大和七年到会昌元年,白居易长期居于洛阳,诗人的心境也在品读书籍中逐渐豁然开朗,开始接受老庄等逍遥隐逸的思想。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读老子》)“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读庄子》)此时诗人终于闲暇,不只是职务的空闲,更在于内心的幽静,故而于闲适之中读书品茗,享受天伦之乐,读读老子和庄子,开始理解道家的逍遥隐逸思想。

大和九年,白居易作《咏史》:“秦磨利刀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可怜黄绮人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作鸾凰天外飞。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诗人将李斯与黄绮作比,李斯兢兢业业为大秦帝国之基业奋斗终生,终了却晚节不保;而黄绮闲云野鹤,歌舞逍遥一生。白居易此时更希望能做鸾凰翱翔天外,认清了现实,祸福由天。正如大唐王朝日渐衰微,地方割据势力日渐做大,自己却无法挽回;好友相继离世,而自己只能在梦中惊醒,空自嗟叹。看破红尘凡事,白居易也就不再做王朝中兴之梦,而是面对现实,面对自身,曾经为黎民为天下而四处奔走的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不如以乐观的心态静观其变。

可见,白居易晚年的咏史怀古诗在诸多的人生磨砺中转向了超然闲适。诸多学者一贯喜欢把白居易这个时期的思想和诗歌向消极靠拢,笔者以为不然。这并不是一种消极避世的心态,他并没有放弃对民生的关怀,也没有放弃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只是以另一种超然闲适的心态来创作诗文,来面对一切。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咏史怀古诗更多的是反映自身心境的变化,前期诗风以沉郁雄劲为主,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和仕途的沉浮,诗风又由悲慨彷徨转向超然闲适,风格的转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变化,以及人生态度的转化。白居易咏史怀古诗在其诗歌全集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创作艺术成就颇高。笔者学识有限,谨以自己所学所思整理出白居易所有咏史怀古诗82首并进行简单的分析赏析,当然其中难免有误。笔者将白居易的咏史怀古诗兹列附录于文后,还望诸君批评指正。圈

参考文献:

【1】王拾遗.白居易生活系年【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

【2】朱金城.白居易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3】(唐)白居易.白居易全集【M】,丁如明、聂世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社,1999.

【4】池万兴,刘怀荣.梦逝难寻——唐代文人心态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附录:白居易咏史怀古诗

《长恨歌》、《杂感》、《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一、其十二、其十三、其十四、其十五、其十六>、《咏怀》<冉牛与颜渊>、《咏怀》<自从委顺任浮沉>、《题灵岩寺》、《昭君怨》、《缭绫》、《读史五首》、《杭州春望》、《杂兴三首》、《八骏图》、《放言五首》<其三、其五>、《李夫人》、《隋堤柳》、《访陶公旧宅》、《答<四皓庙>》、《哭王质夫》、《骊宫高》、《立碑》、《读<汉书>》、《过昭君村》、《李都尉古剑》、《叹鲁二首》、《读邓鲂诗》、《登乐游原望》、《读谢灵运诗》、《偶然二首》<其一>、《题浔阳楼》、《冀城北原作》、《读老子》、《竞渡》、《七德舞》、《题四皓庙》、《青冢》、《李白墓》、《题故曹王宅》、《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读庄子》<去国辞家谪异方>、《读庄子》<庄生齐物同归一>、《题谢公东山障子》、《读道德经》、《采诗官》、《过颜处士墓》、《王昭君二首》、《渭上偶钓》、《吴官辞》、《闲卧有所思二首》<其二>、《咏史》<九年十一月作>、《经溱洧》、《寄卢少卿》、《梨园弟子》、《游襄阳怀孟浩然》、《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海漫漫一戒求仙也》、《池上闲吟二首》<其一>、《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书事咏怀》、《毛公坛》、《采石墓》、《读鄂公传》、《题岐王旧山池石壁》、《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王子晋庙》、《二王后一明祖宗之意也》、《蜀路石妇》、《胡旋女一戒近习也》、《司天台一引古以儆今也》、《罗敷水》、《游石门涧》、《登城东古台》、《春题华阳观》、《和李势女》、《过故洛城》

长相思白居易范文第5篇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首酬答诗,要想真正理解这首诗,必须了解白居易的赠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首先,刘白两人互相酬答说明两人关系甚密。其实两人本身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公元772年出生,都为官清明,非常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做了不少实事,又都诗才出众,爱喝酒吟唱,而且都被贬在苏州做过刺史并深受人民拥戴。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彼此慕名已久,并有书信往来,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未曾谋面。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当时白居易也因病辞去苏州刺史一职,在返京途中,两人在扬州相遇,神交已久,初次相逢,既喜又悲。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此后,两人一直有诗相互唱和。刘禹锡将自己和白居易的唱和诗编为《刘白唱和集》,这里他将自己和刘禹锡合称为“刘白”。如果说李白、杜甫是盛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李商隐、杜牧是晚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人,那么中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就是刘禹锡和白居易。所以,当时人们便将他们并称为“刘白”。

在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发出了无限感慨,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是说明刘禹锡的不幸命运;二是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一来一往,显示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互相关切之情。

刘禹锡在酬诗中就很自然地发出感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有恍如隔世、人事全非之感。而王质烂柯的典故,又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真是言简意丰,让人感慨万千。

因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所以,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我”如沉舟,他人则如千帆竞发,直驶而过;“我”如病树,而别人如万木争春,生机盎然;沉浮各异,但景中又寓理,即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是社会的发展趋势,表现了他的豁达与乐观。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和对世事的变迁及仕宦的沉浮而蹉跎与忧伤。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精神一振,一扫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因而尾联便顺势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样赠诗与和诗珠联璧合,互相映照,只有对照阅读,才能更好地解读其中任一首诗,如果单独地读其中的一首,我想是很难得其精妙的。刘白的一赠一和,不但表现了刘白两人的深厚的友情与杰出的诗才,而且成就了文坛一段佳话。

相关期刊更多

百姓生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金盾出版社

中学数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